当前位置:首页 » 编程软件 » 编译程序的后端

编译程序的后端

发布时间: 2023-05-27 09:50:23

① 连接编译器的前端和后端的接口是

中间语言。连接编译清卖器的前端和后端的接口是中间语言。编译器的整体实现分成前端和后端,并腊连接前端和后端绝正滑的是一个代表SDK的中间表示。

② 编译程序为什么有分前端和后端

随着大家对浏览器页面的视觉和交互要求越来越高,“套模板”的方式渐渐无法满足要求,这个所谓的表示层慢慢地迁移到浏览器当中去了,一大批像Angular, ReactJS之类的框架崛起,前后端分离。

后端的工程师只负责提供接口和数据,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前端取到数据后在浏览器中展示,各司其职,这种分工能够更好地节省时间,使产品的质量更好。

(2)编译程序的后端扩展阅读:

GCC编译的前端将不同的高级编程语言经过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转化为与前端语言无关的统一的中间表示。有了与前端无关的中间表示,GCC的前端将不同的高级编程语言转换成这种中间表示,这就是GCC处理器支持多种编程语言的根本原因。

前端编译的主要作用,是将编写的 .java 文件 编译成 .class 文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字节码文件;字节码 文件,里面包含了我们编写的 .java 代码中的运行逻辑,参数 以及 这些参数在内存中的分配。

③ 为什么编译器后端生成的是汇编而不是c语言

编译器后端生成的应该是机器语言,也就是二进制语言。
汇编语言和机器语言一一对应,所以有时调试显示的是汇编而已。
至于为什么是机器语言而不是C,是因为编译的目标是给机器运行用的,机器只能"看懂"机器语言。

④ 编译原理中的前端,后端和遍是什么啊能解释下吗

遍:对源程序或等价中间语言程序从头到尾扫视并完成规定任务的过程。
前端: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及中间代码生成、部分代码优化,主要依赖于源程序,与目标机无关;
后端:包括部分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依赖于中间代码、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机器指令系统。

⑤ 编译程序的术语

编译原理看过了吗?

⑥ 编译程序分为哪几个主要部分

1、词法分析

词法分析的任务是对由字符组成的单词进行处理,从左至右逐个字符地对源程序进行扫描,产生一个个的单词符号,把作为字符串的源程序改造成为单词符号串的中间程序。执行词法分析的程序称为词法分析程序或扫描器。

2、语法分析

编译程序的语法分析器以单词符号作为输入,分析单词符号串是否形成符合语法规则的语法单位,如表达式、赋值、循环等,最后看是否构成一个符合要求的程序,按该语言使用的语法规则分析检查每条语句是否有正确的逻辑结构,程序是最终的一个语法单位。

3、中间代码生成

中间代码是源程序的一种内部表示,或称中间语言。中间代码的作用是可使编译程序的结构在逻辑上更为简单明确,特别是可使目标代码的优化比较容易实现。中间代码即为中间语言程序,中间语言的复杂性介于源程序语言和机器语言之间。

4、代码优化

代码优化是指对程序进行多种等价变换,使得从变换后的程序出发,能生成更有效的目标代码。所谓等价,是指不改变程序的运行结果。所谓有效,主要指目标代码运行时间较短,以及占用的存储空间较小。这种变换称为优化。

5、目标代码生成

目标代码生成是编译的最后一个阶段。目标代码生成器把语法分析后或优化后的中间代码变换成目标代码。



(6)编译程序的后端扩展阅读:

特点

数据结构分析和综合时所用的主要数据结构,包括符号表、常数表和中间语言程序。符号表由源程序中所用的标识符连同它们的属性组成。

其中属性包括种类(如变量、数组、结构、函数、过程等)、类型(如整型、实型、字符串、复型、标号等),以及目标程序所需的其他信息。常数表由源程序中用的常数组成,其中包括常数的机内表示,以及分配给它们的目标程序地址。

分析部分源程序的分析是经过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三个步骤实现的。词法分析由词法分析程序(又称为扫描程序)完成。

其任务是识别单词(即标识符、常数、保留字,以及各种运算符、标点符号等)、造符号表和常数表,以及将源程序换码为编译程序易于分析和加工的内部形式。


⑦ 编译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遵循的原则、识别机构、使用的文法编译原理

编译原理中的遍概念
编译阶段也常常划分为两大步骤,分析步骤和综合步骤 分析步骤和综合步骤 分析步骤是指对源程序的分析 -线性分析(词法分析或扫描) -层次分析(语法分析) -语义分析 综合步骤是指后端的工作,为目标程序的生成而进行的综合

你分析过吗?若按照这种组合方式实现编译程序,可以设想,某一编译程序的前端加上相应不同的后 端则可以为不同的机器构成同一个源语言的编译程序。也可以设想,不同语言编译的前端生成同一种中间 语言,再使用一个共同的后端,则可为同一机器生成几个语言的编译程序。

一个编译过程可由一遍、两遍或多遍完成。所谓"遍",也称作"趟",是对源程序或其等价的中间语言程 序从头到尾扫视并完成规定任务的过程。每一遍扫视可完成上述一个阶段或多个阶段的工作。例如一遍可 以只完成词法分析工作;一遍完成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工作;甚至一遍完成整个编译工作。对于多遍的编 译程序,第一遍的输入是用户书写的源程序,最后一遍的输出是目标语言程序,其余是上一遍的输出为下 一遍的输入。

在实际的编译系统的设计中,编译的几个阶段的工作究竟应该怎样组合,即编译程序究竟分成几遍, 参考的因素主要是源语言和机器(目标机)的特征。比如源语言的结构直接影响编译的遍的划分;像 PL/1 或 ALGOL 68 那样的语言,允许名字的说明出现在名字的使用之后,那么在看到名字之前是不便为包含该名 字的表达式生成代码的,这种语言的编译程序至少分成两遍才容易生成代码。另外机器的情况,即编译程 序工作的环境也影响编译程序的遍数的划分。遍数多一点,整个编译程序的逻辑结构可能清晰些,但遍数 多即意味着增加读写中间文件的次数,势必消耗较多时间,一般会比一遍的编译要慢。

⑧ 编译程序中间代码的生成对编译器的前端和后端有什么作用

编译器粗略分为词法分析,语法分析,类型检查,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目标代码优化。把中间代码生成及之前阶段划分问编译器的前端,那么后端与前端是独立的。后端只需要一种中间代码表示,可以是三地址代码或四元式等,而这些都与前端生成的方式无关。也就是不论你前端是用fortran还是c/c++,只要生成了中间代码表示就可以了,后端是不管你是用哪种语言生成的。

⑨ 编译程序的后端由哪些阶段构成,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编译前端主要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这几个部分,后端则包含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部分。前端的特点是仅与编译的源语言有关,而后端则仅与编译的目标语言及运行环境有关。
将编译过程划分成前端和后端,主要目的是在多...

热点内容
存储虚拟化方案 发布:2025-02-14 00:21:15 浏览:695
ubuntupython3安装 发布:2025-02-14 00:14:45 浏览:661
和平精英怎么更新比较快安卓 发布:2025-02-14 00:14:35 浏览:974
怎么改密码锁 发布:2025-02-13 23:47:39 浏览:852
androidbitmap获取大小 发布:2025-02-13 23:47:38 浏览:559
怎么把升级鸿蒙系统变回安卓 发布:2025-02-13 23:36:07 浏览:595
偶校验c语言 发布:2025-02-13 23:22:52 浏览:937
芒果如何提取离线缓存视频 发布:2025-02-13 23:16:12 浏览:793
王者荣耀微信区安卓哪里分低 发布:2025-02-13 23:14:10 浏览:658
安装linuxvmwaretools 发布:2025-02-13 22:56:02 浏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