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编程软件 » 浇口编程

浇口编程

发布时间: 2022-09-22 15:48:48

① 塑料模具详细开发方案以及模具加工详细步聚!

塑料注射模设计一般流程

客户

工程负责人制壁厚分析

接分模表(Toolplan)模具编号品脱模斜度分析

受塑料结有无侧向凹凸

任颜色(是否透明)构有无不合理结构

务2D平面图分进胶位置

图纸析进胶数量

3D立体图

模模具型号建立存放图档确定模仁大小

具是否有侧抽芯准将产品图缩放到1:12D侧向抽芯机构设计

结顶出方式备放缩水 排排气系统设计

构有无强脱工将产品图镜射位确定模胚大小

分有无二次顶出作建立图层

析有无困气处

圆顶针导

浇冷顶扁顶针向直边

注主流道却冷却水管出司筒定水口边

系分流道系冷却水胆系推板位中托边

统浇口统喷流冷却统气动脱模系边锁

设冷料穴设铍铜冷却设螺纹脱模统内模管位

计计计二次脱模设

3DCNC编程

分模

拆铜公

其撑柱

它复位弹簧尺坐标标注图框校核

结先复位机构寸线性标注技术要求

构定距分型机构标角度标注填写标题栏

件垃圾钉注文字说明名细表审批

设定位圈

计透气性金属材料透气性金属材料

② 注塑成型工艺有哪几个步骤

塑件的注塑成型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填充——保压——冷却——脱模等4个阶段,这4个阶段直接决定着制品的成型质量,而且这4个阶段是一个完整的连续过程。

1、填充阶段

填充是整个注塑循环过程中的第一步,时间从模具闭合开始注塑算起,到模具型腔填充到大约95%为止。理论上,填充时间越短,成型效率越高,但是实际中,成型时间或者注塑速度要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

高速填充。高速填充时剪切率较高,塑料由于剪切变稀的作用而存在粘度下降的情形,使整体流动阻力降低;局部的粘滞加热影响也会使固化层厚度变薄。因此在流动控制阶段,填充行为往往取决于待填充的体积大小。即在流动控制阶段,由于高速填充,熔体的剪切变稀效果往往很大,而薄壁的冷却作用并不明显,于是速率的效用占了上风。

低速填充。热传导控制低速填充时,剪切率较低,局部粘度较高,流动阻力较大。由于热塑料补充速率较慢,流动较为缓慢,使热传导效应较为明显,热量迅速为冷模壁带走。加上较少量的粘滞加热现象,固化层厚度较厚,又进一步增加壁部较薄处的流动阻力。

由于喷泉流动的原因,在流动波前面的塑料高分子链排向几乎平行流动波前。因此两股塑料熔胶在交汇时,接触面的高分子链互相平行;加上两股熔胶性质各异(在模腔中滞留时间不同,温度、压力也不同),造成熔胶交汇区域在微观上结构强度较差。在光线下将零件摆放适当的角度用肉眼观察,可以发现有明显的接合线产生,这就是熔接痕的形成机理。熔接痕不仅影响塑件外观,同时由于微观结构的松散,易造成应力集中,从而使得该部分的强度降低而发生断裂。

一般而言,在高温区产生熔接的熔接痕强度较佳,因为高温情形下,高分子链活动性较佳,可以互相穿透缠绕,此外高温度区域两股熔体的温度较为接近,熔体的热性质几乎相同,增加了熔接区域的强度;反之在低温区域,熔接强度较差。

2、保压阶段

保压阶段的作用是持续施加压力,压实熔体,增加塑料密度(增密),以补偿塑料的收缩行为。在保压过程中,由于模腔中已经填满塑料,背压较高。在保压压实过程中,注塑机螺杆仅能慢慢地向前作微小移动,塑料的流动速度也较为缓慢,这时的流动称作保压流动。由于在保压阶段,塑料受模壁冷却固化加快,熔体粘度增加也很快,因此模具型腔内的阻力很大。在保压的后期,材料密度持续增大,塑件也逐渐成型,保压阶段要一直持续到浇口固化封口为止,此时保压阶段的模腔压力达到最高值。

在保压阶段,由于压力相当高,塑料呈现部分可压缩特性。在压力较高区域,塑料较为密实,密度较高;在压力较低区域,塑料较为疏松,密度较低,因此造成密度分布随位置及时间发生变化。保压过程中塑料流速极低,流动不再起主导作用;压力为影响保压过程的主要因素。保压过程中塑料已经充满模腔,此时逐渐固化的熔体作为传递压力的介质。模腔中的压力借助塑料传递至模壁表面,有撑开模具的趋势,因此需要适当的锁模力进行锁模。涨模力在正常情形下会微微将模具撑开,对于模具的排气具有帮助作用;但若涨模力过大,易造成成型品毛边、溢料,甚至撑开模具。因此在选择注塑机时,应选择具有足够大锁模力的注塑机,以防止涨模现象并能有效进行保压。

3.冷却阶段

在注塑成型模具中,冷却系统的设计非常重要。这是因为成型塑料制品只有冷却固化到一定刚性,脱模后才能避免塑料制品因受到外力而产生变形。由于冷却时间占整个成型周期约70%~80%,因此设计良好的冷却系统可以大幅缩短成型时间,提高注塑生产率,降低成本。设计不当的冷却系统会使成型时间拉长,增加成本;冷却不均匀更会进一步造成塑料制品的翘曲变形。

根据实验,由熔体进入模具的热量大体分两部分散发,一部分有5%经辐射、对流传递到大气中,其余95%从熔体传导到模具。塑料制品在模具中由于冷却水管的作用,热量由模腔中的塑料通过热传导经模架传至冷却水管,再通过热对流被冷却液带走。少数未被冷却水带走的热量则继续在模具中传导,至接触外界后散溢于空气中。

注塑成型的成型周期由合模时间、充填时间、保压时间、冷却时间及脱模时间组成。其中以冷却时间所占比重最大,大约为70%~80%。因此冷却时间将直接影响塑料制品成型周期长短及产量大小。脱模阶段塑料制品温度应冷却至低于塑料制品的热变形温度,以防止塑料制品因残余应力导致的松弛现象或脱模外力所造成的翘曲及变形。

影响制品冷却速率的因素有:

塑料制品设计方面。主要是塑料制品壁厚。制品厚度越大,冷却时间越长。一般而言,冷却时间约与塑料制品厚度的平方成正比,或是与最大流道直径的1.6次方成正比。即塑料制品厚度加倍,冷却时间增加4倍。

模具材料及其冷却方式。模具材料,包括模具型芯、型腔材料以及模架材料对冷却速度的影响很大。模具材料热传导系数越高,单位时间内将热量从塑料传递而出的效果越佳,冷却时间也越短。

冷却水管配置方式。冷却水管越靠近模腔,管径越大,数目越多,冷却效果越佳,冷却时间越短。

冷却液流量。冷却水流量越大(一般以达到紊流为佳),冷却水以热对流方式带走热量的效果也越好。

冷却液的性质。冷却液的粘度及热传导系数也会影响到模具的热传导效果。冷却液粘度越低,热传导系数越高,温度越低,冷却效果越佳。

塑料选择。塑料的是指塑料将热量从热的地方向冷的地方传导速度的量度。塑料热传导系数越高,代表热传导效果越佳,或是塑料比热低,温度容易发生变化,因此热量容易散逸,热传导效果较佳,所需冷却时间较短。

加工参数设定。料温越高,模温越高,顶出温度越低,所需冷却时间越长。

冷却系统的设计规则:

所设计的冷却通道要保证冷却效果均匀而迅速。

设计冷却系统的目的在于维持模具适当而有效率的冷却。冷却孔应使用标准尺寸,以方便加工与组装。

设计冷却系统时,模具设计者必须根据塑件的壁厚与体积决定下列设计参数——冷却孔的位置与尺寸、孔的长度、孔的种类、孔的配置与连接以及冷却液的流动速率与传热性质。

4.脱模阶段

脱模是一个注塑成型循环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虽然制品已经冷固成型,但脱模还是对制品的质量有很重要的影响,脱模方式不当,可能会导致产品在脱模时受力不均,顶出时引起产品变形等缺陷。脱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顶杆脱模和脱料板脱模。设计模具时要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脱模方式,以保证产品质量。

对于选用顶杆脱模的模具,顶杆的设置应尽量均匀,并且位置应选在脱模阻力最大以及塑件强度和刚度最大的地方,以免塑件变形损坏。

而脱料板则一般用于深腔薄壁容器以及不允许有推杆痕迹的透明制品的脱模,这种机构的特点是脱模力大且均匀,运动平稳,无明显的遗留痕迹。

注塑工艺参数

1、注塑压力

注塑压力是由注塑系统的液压系统提供的。液压缸的压力通过注塑机螺杆传递到塑料熔体上,塑料熔体在压力的推动下,经注塑机的喷嘴进入模具的竖流道(对于部分模具来说也是主流道)、主流道、分流道,并经浇口进入模具型腔,这个过程即为注塑过程,或者称之为填充过程。压力的存在是为了克服熔体流动过程中的阻力,或者反过来说,流动过程中存在的阻力需要注塑机的压力来抵消,以保证填充过程顺利进行。

在注塑过程中,注塑机喷嘴处的压力最高,以克服熔体全程中的流动阻力。其后,压力沿着流动长度往熔体最前端波前处逐步降低,如果模腔内部排气良好,则熔体前端最后的压力就是大气压。

影响熔体填充压力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3类:(1)材料因素,如塑料的类型、粘度等;(2)结构性因素,如浇注系统的类型、数目和位置,模具的型腔形状以及制品的厚度等;(3)成型的工艺要素。

2、注塑时间

这里所说的注塑时间是指塑料熔体充满型腔所需要的时间,不包括模具开、合等辅助时间。尽管注塑时间很短,对于成型周期的影响也很小,但是注塑时间的调整对于浇口、流道和型腔的压力控制有着很大作用。合理的注塑时间有助于熔体理想填充,而且对于提高制品的表面质量以及减小尺寸公差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注塑时间要远远低于冷却时间,大约为冷却时间的1/10~1/15,这个规律可以作为预测塑件全部成型时间的依据。在作模流分析时,只有当熔体完全是由螺杆旋转推动注满型腔的情况下,分析结果中的注塑时间才等于工艺条件中设定的注塑时间。如果在型腔充满前发生螺杆的保压切换,那么分析结果将大于工艺条件的设定。

3、注塑温度

注塑温度是影响注塑压力的重要因素。注塑机料筒有5~6个加热段,每种原料都有其合适的加工温度(详细的加工温度可以参阅材料供应商提供的数据)。注塑温度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温度太低,熔料塑化不良,影响成型件的质量,增加工艺难度;温度太高,原料容易分解。在实际的注塑成型过程中,注塑温度往往比料筒温度高,高出的数值与注塑速率和材料的性能有关,最高可达30℃。这是由于熔料通过注料口时受到剪切而产生很高的热量造成的。在作模流分析时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补偿这种差值,一种是设法测量熔料对空注塑时的温度,另一种是建模时将射嘴也包含进去。

4、保压压力与时间

在注塑过程将近结束时,螺杆停止旋转,只是向前推进,此时注塑进入保压阶段。保压过程中注塑机的喷嘴不断向型腔补料,以填充由于制件收缩而空出的容积。如果型腔充满后不进行保压,制件大约会收缩25%左右,特别是筋处由于收缩过大而形成收缩痕迹。保压压力一般为充填最大压力的85%左右,当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5、背压

背压是指螺杆反转后退储料时所需要克服的压力。采用高背压有利于色料的分散和塑料的融化,但却同时延长了螺杆回缩时间,降低了塑料纤维的长度,增加了注 塑机的压力,因此背压应该低一些,一般不超过注塑压力的20%。注塑泡沫塑料时,背压应该比气体形成的压力高,否则螺杆会被推出料筒。有些注塑机可以将背 压编程,以补偿熔化期间螺杆长度的缩减,这样会降低输入热量,令温度下降。不过由于这种变化的结果难以估计,故不易对机器作出相应的调整。不明白的话,有时间可以去 http://www.3359088.com 或者 http://www.0086k.com看看,希望对你有帮助!

③ CNC数控加工螺纹方法

有经验公式:1.3倍螺距。比如:螺距是2mm,直径是20mm,那么要加工到螺纹的底径是20-1.3*2=17.4mm,那程序就编写用:G92 X19.5 Z-20 F2
X19
X18.6
X18.2
X17.8
X17.4
这样子就可以了。祝你成功!

④ Pro/ENGINEER的模块组成

Pro/Engineer是软件包,并非模块,它是该系统的基本部分,其中功能包括参数化功能定义、实体零件及组装造型,三维上色,实体或线框造型,完整工程图的产生及不同视图展示(三维造型还可移动,放大或缩小和旋转)。Pro/Engineer是一个功能定义系统,即造型是通过各种不同的设计专用功能来实现,其中包括:筋(Ribs)、槽(Slots)、倒角(Chamfers)和抽壳(Shells)等,采用这种手段来建立形体,对于工程师来说是更自然,更直观,无需采用复杂的几何设计方式。这系统的参数比功能是采用符号式的赋予形体尺寸,不象其他系统是直接指定一些固定数值于形体,这样工程师可任意建立形体上的尺寸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任何一个参数改变,其他相关的特征也会自动修正。这种功能使得修改更为方便和可令设计优化更趋完美。造型不单可以在屏幕上显示,还可传送到绘图机上或一些支持Postscript格式的彩色打印机。Pro/Engineer还可输出三维和二维图形给予其他应用软件,诸如有限元分析及后置处理等,这都是通过标准数据交换格式来实现,用户更可配上 Pro/Engineer软件的其它模块或自行利用 C语言编程,以增强软件的功能。它在单用户环境下(没有任何附加模块)具有大部分的设计能力,组装能力(运动分析、人机工程分析)和工程制图能力(不包括ANSI, ISO, DIN或 JIS标准),并且支持符合工业标准的绘图仪(HP,HPGL)和黑白及彩色打印机的二维和三维图形输出。Pro/Engineer功能如下:
1. 特征驱动(例如:凸台、槽、倒角、腔、壳等);
2. 参数化(参数=尺寸、图样中的特征、载荷、边界条件等);
3. 通过零件的特征值之间,载荷/边界条件与特征参数之间(如表面积等)的关系来进行设计;
4. 支持大型、复杂组合件的设计(规则排列的系列组件,交替排列,Pro/PROGRAM的各种能用零件设计的程序化方法等)。
5. 贯穿所有应用的完全相关性(任何一个地方的变动都将引起与之有关的每个地方变动)。其它辅助模块将进一步提高扩展 Pro/ENGINEER的基本功能。 Pro/ASSEMBLY是一个参数化组装管理系统,能提供用户自定义手段去生成一组组装系列及可自动地更换零件。Pro/ASSEMBLY是 Pro/ADSSEMBLY的一个扩展选项模块,只能在 Pro/Engineer环境下运行,它具有如下功能:
1. 在组合件内自动零件替换(交替式)
2. 规则排列的组合(支持组合件子集)
3. 组装模式下的零件生成(考虑组件内已存在的零件来产生一个新的零件)
4. Pro/ASSEMBLY里有一个 Pro/Program模块,它提供一个开发工具。使用户能自行编写参数化零件及组装的自动化程序,这种程序可使不是技术性用户也可产生自定义设计,只需要输入一些简单的参数即可。
5. 组件特征(绘零件与广组件组成的组件附加特征值.如:给两种零件之间加一个焊接特征等)。 Pro/CABLING提供了一个全面的电缆布线功能,它为在Pro/ENGINEER的部件内真正设计三维电缆和导线束提供了一个综合性的电缆铺设功能包。三维电缆的铺设可以在设计和组装机电装置时同时进行,它还允许工程设计者在机械与电缆空间进行优化设计。Pro/CABLING功能包括:
1. 新特征包括:电缆、导线和电线束;
2. 用于零件与组件的接插件设计;
3. 在Pro/ENGINEER零件和部件上的电缆、导线及电线束铺设;
4. 生成电缆/导线束直线长度及BOM信息;
5. 从所铺设的部件中生成三维电缆束布线图;
6. 对参数位置的电缆分离和连接;
7. 空间分布要求的计算,包括干涉检查;
8. 电缆质量特性,包括体积、质量惯性、长度;
9. 用于插头和导线的规定符号。 Pro/DESIGN可加速设计大型及复杂的顺序组件,这些工具可方便地生成装配图层次等级,二维平面图布置上的非参数化组装概念设计,二维平面布置上的参数化概念分析.以及3D部件平面布置。Pro/DESIGN也能使用2D平面图自动组装零件。它必须在 Pro/Engineer环境下运行。其功能有:
1. 3D装配图的连接层次等级设计;
2. 整体与局部的尺寸、比例和基准的确定;
3. 情况研究-参数化详细草图(2D解算器、工程记录和计算)绘制;
4. 组装:允许使用3D图块表示零组件了定位和组装零件位置;
5. 自动组装。 Pro/ENGINEER提供了一个很宽的生成工程图的能力,包括:自动尺寸标注、参数特征生成,全尺寸修饰,自动生成投影面,辅助面,截面和局部视图,Pro/DETAIL扩展了Pro/ENGINEER这些基本功能,允许直接从Pro/ENGINEER的实体造型产品按ANSI/ISO/JIS/DIN标准的工程图。
Pro/DETAIL支持的功能包括:
1. 支持ANSI,ISO,JIS和DIN标准;
2. 全几何公差配合:
* 特征控制标志
* 基本尺寸标注
* 公差基准面和轴;
3. 测量标准
* 毫米尺寸
* 公差尺寸
* 角度尺寸
4. 字符高度控制;
5. 图内可变字符高度;
6. 用户自定义字体;
7. 图内多种字体;
8. 双尺寸标准;
9. 纵向尺寸标注;
10. 扩展视图功能:
* 零组件剖视图
* 自动画面剖线
* 半剖图
* 多暴露视图
* 旋转面剖视图
* 比例视图(所有视图不同比例)
* 轴测图(ISO标准);
11. 表面光洁度标记;
12. 用户自定义绘图格式和绘图格式库;
13. 图表;
14. 用于Pro/DETAIL设置隐含标准的配置文件;
15. 用于注释表面光洁度和球星的多引线种类;
16. 尺寸与尺寸线平行;
17. 可选择的消隐线显示观察;
18. 具有输入用于注释的ASCⅡ文件能力;
19. 多层零件图和布置图。
Pro/DETAIL也包括2D非参数化制图功能,可用于生成不需要3D模型的产品图。
Pro/DETAIL提供下列功能:
1. 具有读其它符合 IGES4.0、SET和 DXF标准的 CAD系统生成的图形能力。
2. 具有修改输入图形来影响设计修改或更新能力。
3. 具有利用 Pro/PROJECT提供图形储存、恢复等功能来管理这些图形的能力。
4. 具有通过 IGES到 PTC支持的绘图仪输出这些图形能力。
5. 具有将非相关性几何体加到 Pro/DETAIL图形的能力。
6. 具有生成用户自定义的符号和符号库的能力。
7. 具有生成用户自定义的线型能力。 Pro/Feature扩展了在 Pro/ENGINEER内的有效特征,包括用户定义的习惯特征,如各种弯面造型(Profited Domes)、零件抽空(Shells)、三维式扫描造型功能(3D Sweep)、多截面造型功能(Blending)、薄片设计(Thin一Wa)等等。通过将Pro/ENGINEER任意数量特征组台在一起形成用户定义的特征,就可以又快又容易地生成。Pro/FEATURE包括从零件上一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复制特征或组合特征能力,以及镜像复制生成带有复杂雕刻轮廓的实体模型。
1. 用户定义特征是参数化的,当然也很容易修改。
2. 一个用户定义的特征可在同一零件上生成并反复使用。或者在一个零件组里或在其它设计里使用的特征可以是一个“标准”特征。
3. 对于 Pro/FEATURE标准特征库可以很方便地开发并使其对整个 Pro/FEATURE用户都是有效的。
4. Pro/FEATURE特征或特征组可以从—个地方复制到另一个地方。
5. 能象组合库一样支持局部组合
6. 特征能象零件一样被镜像复制
7. 先进的设计特征扩展了 Pro/ENGINEER包括下列特征的特征库的能力:
(l) 壳:产生各种“空心”实体,提供可变壁厚。
⑵ 复杂拱形面:生成带有适合不同外形表面的实体模型。
⑶ 三维扫描:沿着3D曲线扫描外形以生成雕刻状实体模型。
⑷ 薄壁特征:很容易地生成各种“薄壁”特征。
⑸ 复杂混和:以一种非平行或旋转的方式(“复画”)将各种外形混合在一起。
⑹ 组合零件:将二个零件组台成一个或将一个零件从另一个中去掉形成一个空腔。
⑺ 混和/扫描:沿着一个示意轨迹的路径混合各种外形。
⑻ 开槽特征:将2D图投影到任何3D表面以形成一个装饰几何体。
⑼ 偏置面:将一个2D外形面投影到任何外表面以生成一个上升或下降特征,该特征表面与原外表面有一个偏差。
⑽ 分割线:生成一个用于分割图案表面的分割线。
⑾ 管道:在零件上以及组件里的零件之间生成“管道”元素。 Pro/HARDNESS-MFG是一套功能很强的工具,在电子线体及电缆生产工序上,专用以生成所需的加工制造数据。Pro/DIAGRAM及 Pro/CABLING提供的功能贯彻了整个由设计至加工制造过程。Pro/HARDNESS- MFG亦提供了指板(NAIL BOARD)、数字工程图(Stick-figure dravings)、零件表(Parts Lists)以及线体方位表(From—To Wire List)。设计者只需通过一个快速“触按式”界面,就可以将三维的电缆
拉直生成一个弄平的电缆。Pro/HARNESS-MFG具备完整的关联性,它可以改变三维电缆的长度或形状,从而自动生成一张弄平的电缆。Pro/HARDNESS- MFG的效益包括:大量节省初始的生成,以及因变动对指板(Nail Board)进行的人工重整工作。 Pro/INTERFACE是一个完整的工业标准数据传输系统,提供 Pro/Engineer与其它设计自动化系统之间的各种标准数据交换格式.它可用于 Pro/ENGINEER几何的输入和输出。剖面可以参数化并被构造 Pro/ENGINEER内的任意特征种类。
1. 二维和三维图形:Pro/INTERFACE提供了将2D和3D图形通过 IGES4.0或 SET输入到 Pro/ENGINEER的绘图模式里的能力,输入后,正常制图功能都是有效的。
2. 三维线框图形:Pro/INTERFACE提供了将3D线框几何体通过 IGES4.0或 SET 输入到 Pro/ENGINEER内的能力,该线框体能被用于生成全参数化,以特征为基础的实体模型。如果需要,可以覆盖到非参数化的实体模型上。
3. 任意形状曲面:Pro/INTERFACE提供了通过 IGES4.0或 SET将一个或更多的任意形状曲面输入到 Pro/ENGINEER内的能力。一旦输入后,这些面可以被偏置和缝合在一起,及被其它曲面剪裁,它们也可以被用于构造一个实体模型(见 Pro/SURFACE有关详细描述)。
4. 三维表面模型:Pro/INTERFACE提供了通过 IGES4.0或 SET将部分表面或整个表面线框模型输入到 Pro/ENGINEER内的能力。在 Pro/ENGINEER内.如果有遗漏表面可以加上,并且整个表面模型也可以覆盖到一个非参数化的实体模型上。覆盖到非参数化实体模型上的表面可以作为一个“单一特征”。这样用户就可以将所有参数化特征附加到这“单一特征”上,当然该特征也能象其它任何 Pro/
ENGINEER修改。
数据交换功能包括:
1. SLA:用于将3D模型信息输出到生产工作台。
2. RENDER:用于将3D模型信息输出到着色程序。
3. DXF:用于输入和输出那些支持 DXF格式文件系统的2D信息。
4. NEUTRAL:用于输出符合 Pro/ENGINEER中间文件格式的特征、零件、部公差信息。
5. IGES:用于输出符合 IGES4.0标准的2D图形和3D模型(包括零件和部件)。
6. PATRAN Geom;用于输出符合 PATRAN中间文件格式的零件几何体数据。
7. IGES128:用于输出零件几何体(注:除非特殊需求规定,将无效)。
8. SUPERTA BGeom:输出符合用于输入列 SUPERTAB的 UNⅣERSAL文件格式的几何体。
9. SET:用于输入符合 VDA标准的 Pro/ENGINEER模型。 Pro/LIBRARYACCESS提供了一个超过2万个通用标准零件和特征的扩展库,用户可以很方便地从菜单里拾取任意工业标准特征或零件,并将它们揉台进零件或部件的设计中,使用更方便、快速、并能提高生产力。
1. 标准零件包括:方形和六角形螺帽、平面垫圈、弹簧垫圈、半月销、机制螺母,内藏凸台和止动螺钉,大小固 铆钉,开口销和叉杆销等等。
2. 标准特征包括:孔、槽、凸台、镗孔,同轴凸台,通风格栅.金属片偏置,金属片弯管特征,管状特征等等。 Pro/MESH提供了实体模型和薄壁模型的有限元网格自动生成能力。也就是它自动地将实体模型划分成有限元素,以便有限元分析用,所有参数化应力和范围条件可直接在实体模型上指定,即允许设计者定义参数化载荷和边界条件,并自动生成四边形或三角形实体网格。载荷/边界条件与网格都直接与基础设计模型相关联,并能象设计时一样进行交互式修改。
Pro/MESH包括:
1. 自动生成四面体单元和三角形薄壳单元(单元厚度参数由模型厚度决定)
2. 参数化定义网格
3. 载荷与边界条件是参数化的,并被直接应用到几何体上(包括所有和局部区域)。同时也可连接到设计参数里。
4. 支持作用于面的对流约束
5. 支持固定点上的瞬时载荷约束 Pro/MOL DESIGN模块用于设计模具部件和模板组装,它包括如下功能:
1. 采用参照设计模型的方法,自动生成模具型腔几何体。
2. 对单一、多面类似或者多面不同的型腔,采用 Pro/ENGINEER的组装命令及花样组来定出型腔。
3. 对复杂的多面/注模,提供 Slider/CAMMED移动功能。
4. 用不同的缩减补偿方式,修改造型几何体。
5. 在模拟过程,采用干扰核查的方法支定度及模似模具开口及 Molding Ejection Sequence.
6. 备有 AC Technology的 C—Flow/EZ分析软件,提供空腔冲填及 AIR TRAPPING模拟、 Front、ram速度、weld线及流体速度(Flow Velocity)。
7. 直接取得 Pertinent模具设计工程的信息,包括冲填器皿及型腔表面积等信息。
8. 可生成摸具的特定功能,包括浇口(Sprue)、浇道(Runner)、浇槽(Gates)、冷凝线(cooling line)及分离线。
9. Pro/LIBARARY亦有提供与 Pro/MOLDESIGN使用的功能,包括标准化的摸具组装及元件。 Pro/MANUFACTURING将产生生产过程规划.刀路轨迹并能根据用户需要产生的生产规划做出时间上及价格成本上的估计。Pro/MANUFACTURING将生产过程生产规划与设计造型连接起来,所以任何在设计上的改变,软件也能自动地将已做过的生产上的程序和资料也自动地重新产生过,而无需用户自行修
正。它将具备完整关联性的 Pro/ENGINEER产品线延伸至加工制造的工作环境里。它容许用户采用参数化的方法去定义数值控制(NC)工具路径,赁此才可将Pro/ENGINEER生成的模型进行加工。这些信息接着作后期处理,产生驱动NC器件所需的编码。
Pro/MANUFACTURING为下列机器操作产生自动化的工具路径:
1. 铣削加工(Mitting)
2. 车削加工(Turning)
3. 线体电子释放机械技术
4. 钻床加工(Dritting) 1.Pro/NC-CHECK提供图型工具.用以对铣削加工及钻床加工操作所产生的物料,作模拟清除。Pro/NC-CHECK内选定的工具.会依照 Pro/MANUFACTURING定义的切割路径移动,用户亦可以清楚看到物料清除的进度。加工制造组件以阴影显示,装组线上各个组件可以由用户设定不同的颜色。它亦让用户可以在整个加工制造过程,定义夹层平面(Clipping Plane)特定的深度。夹层平面(Clipping Plane)对物料清除摸拟过程提供纵切面的阅视功能。这项独一无异的功能.再加上颜色的设定,选定工具路径、内置参考模型、工具及任何夹具(Fixture)均能一目了然.不生混淆。此外,Pro/NC- CHECK能让用户对工具及夹具(Fixture)进行快速验证及评佑。从而防止严重的损失。
2.Pro/NC-CHECK与 Pro/MANUFACTURING一并使用时,用户可用以仔细检定切割零件的每一部份,节省了用户不必要地在昂贵机器上试用及操作的时间。因此,将这些产品合并使用,不仅体现了贵重资源得以节省的好处,亦提供了一个加工制造的良好方案。 Pro/PLOT需在Pro/ENGINEER或可单独运行之Pro/DETAIL或可单独运行之Pro/ⅥEWONLY)环境下工作。Pro/PLOT是一个选项模块,它提供了驱动符合工业标准的输入、输出设备能力(如绘图仪、数字化仪、打印机等),Pro/PLOT包括了 Pro/CALCOMP、Pro/HPGL2、Pro/VERSATEC、Pro/GERBER四个模块。
1. Pro/CALCOMP是 CAlCOMP系列外设驱动程序模块。
2. Pro/HPGL2是 HP系列外设驱动程序模块。
3. Pro/VERSATEC是 VERSATEC系列外设驱动程序模块。
4. Pro/GERBER是 GERBER系列外设驱动程序模块。 Pro/REPORT是 Pro/ENGINEER的一个选项模块,它提供了一个将字符、图形、表格和数据组合在一起以形成一个动态报告的功能强大的格式环境。它能使用户很方便地生成自己的材料报表(BOM),并可根据数据的多少自动改变表格的大小。功能包括:
1. 在报告中附加视图。
2. 填写报告的键盘提示参数。
3. 应用数据的特殊显示。
4. 所需数据的筛选和分类。
5. 显示/不显示的双重记录项。 Pro/SHEETMETAL扩展了 Pro/ENGINEERR的设计功能,用户可建立参数化的钣金造型和组装,它包括生成金属板设计模型以及将它们放平成平面图形。Pro/SHEETMETAL提供了通过参照弯板库模型的弯曲和放平能力。弯曲允许量通过弯曲或放平状态下的模型附加特征的功能,同时支持生成,库储存和替换用户可自定义的特征。
1.特征包括:
(l) 壁:平面壁可以将示意壁连接到模型的选择边上。冲压壁可以沿着模型上垂直选择边冲压出壁的示意外形。
⑵ 弯曲:允许用户规定如何弯曲一个模型的平面部分而不需要加一个新的材料。
⑶ 形状:允许将复杂形状表面掺合进板筋件中。用户定义的形状特征库可以通过产生用户定义的形状特征以外的特征来生成。
⑷ 穿孔:穿孔特征允许用户预先定义自己的穿子L形式并将它们加到库里。穿孔包括—个坐标系统,该坐标用于 Pro/MANUFACTURING用于刀具定位数据的相对基准。
⑸ 槽:提供一个槽的形式库,该形式可由用户预先定义。开槽只需要二个定位基准。
2.操作包括:
(l) 展平:将一个弯曲的板筋件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可按照用户定义的方式进行。
⑵ 弯:将一个平面图形弯成原来板筋件的弯曲状态。
Pro/SHEETMETAL包括当进行放平操作时参照一系列弯现表的功能。弯曲允许量是材料厚度、材质、半径和角度的函数。表格可以由外部生成并使用 Bend Table命令进行修改。Pro/SHEETMETAL允许用户制定板筋件的弯曲顺序并保存弯曲次序表,就象用于弯曲和展平的参考一样。Pro/SHEETMETAL还允许用户将制造信息连接到一个形状特征上,该特征以后将被去除(多工具操作)。 Pro/SURFACE是一个选项模块,它扩展了 Pro/ENGINEER的生成、输入和编辑复杂曲面和曲线的功能。Pro/SURFACE提供了一系列必要的工具,使得工程师们在整个工业范围内很容易地生成用于飞机和汽车的气动曲线和曲面,船壳设计以及通常所碰到的复杂设计问题,是Pro/Engineer软件中主要的曲面造型指令。功能包括:
1. 生成曲线及曲线种类;
⑴ 在草图中画出示意几何体;
⑵ 通过 IGES输入曲线;
⑶ 通过 IGES)输入定义曲线的点;
⑷ 通过一系列点插值曲线;
⑸ 求二个曲面的交换;
⑹ 不 、圆、佯条曲线、二次曲线、复合曲线。
它们主要用于:
⑴ 构造用于曲面实体模型的旋转几何体;
⑵ 定义用于生成任意仲类特征的几何体;
⑶ 定义扫描轨迹线;
⑷ 多点倔值/定义平滑线;
⑸ 增加或改变一个线框模型。
2. 编辑曲线:
⑴ 在交点处截断曲线;
⑵ 缩短或加长地剪裁曲线;
⑶ 通过移动定义点或改变斜率条件重新定义曲线,
⑷ 改变曲面交线定义曲线;
⑸ 删除或恢复曲线。
3. 生成曲面及曲面种类:
⑴ 冲压或旋转一条曲线;
⑵ 沿着轨迹线扫描一条曲线,
⑶ 沿着—多轮廓轨迹扫描一条曲线;
⑷曲线之间的融合;
⑸ 四条边界曲线之间的融合;
⑹ 通过一个点映射平滑表面;
⑺ 两族曲线之间的事例(“放样”),
⑻ 二交曲线间的融合;
⑼ 二次曲面间的倒角/圆滑;
⑽ 通过 IGES输入曲面,
⑾ 通过计算值曲面输入:
⑿ 平面、圆柱面、直纹曲面、圆锥面、球面/圆环面、旋转曲面、薄壁柱面、非均匀有理B样条曲面(NURBS)、倒角曲面(角的倒角)、恒定或可变半径的倒角/ 不 曲面、偏置曲面和由计算值定义的曲面。
4. 编辑曲面:
⑴ 将曲面缝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曲面网,
⑵ 在与其它曲面交线处剪裁曲面,
⑶ 改变输入点的文件定义一个曲面;
⑷ 重新定义用于定义曲面的轨迹或曲线;
⑸ 用曲面或曲面网替换实体模型的任一表面;
⑹ 将曲面缝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封闭的容器从而生成一个实体模型;
⑺ 偏置一个曲面或曲面网;
⑻ 将一个曲面转换成一个薄壁实体。
它们主要用于:
⑴ 构造复杂特征和零件;
⑵ 构造表面模型;
⑶ 构造实体模型;
⑷ 在一个实体上生成任意种凹下或凸起物;
⑸ 用一新的曲面或网替换实体模型上的任意表面;
⑹ 给一线框模型复益上表面并变成一个非参数化的实体模型;
⑺ 实体表面可以生成偏置表面。 LinkAble PARTcommunity 在线零部件数据资源库:LinkAble PARTcommunity旨在为基于Pro/E环境的设计者提供完善而有效的零部件三维数据资源,用于本地产品的开发和配置。LinkAble PARTcommunity除包含完整的ISO / EN / DIN标准件模型数据资源外,更囊括数百家国内外厂商的零部件产品模型,涉及气动、液压、FA自动化、五金、管路、操作件、阀门、紧固件等多个门类,能够满足机电产品及装备制造业企业的产品研发人员日常所需,且该在线模型库为终身免费注册和使用。LinkAble PARTcommunity提供Pro/E的原始格式模型下载接口外,还提供名为Part2CAD的集成接口,可将在线模型下载后直接打开于本地Pro/E界面。
名为PARTsolutions,是翎瑞鸿翔与德国卡迪纳斯共同面向中国市场推出的Pro/E离线版零部件数据资源库解决方案,其不仅可提供比PARTcommunity更为丰富的零部件数据资源,而且采取局域网服务器-客户端安装方式,大大提高了Pro/E终端对模型数据的搜索和调用效率,此外,接口程序提供了二者的无缝嵌入式集成方案。此外,PARTsolutions可与Pro/E及其PLM环境实现紧密集成,实现企业内部物料信息与模型信息的对接,从而在源头上避免和减少了一物多码现象。同时为了因应制造业行业的需求,该模型库提供企业自有数据资源的配置模块,可为企业本地服务器提供兼容多CAD环境的企标件和特定供应商产品数据的配置任务。

⑤ 车床 滑块

不太清楚你要问什么。希望对你有帮助!

http://ke..com/view/16588.htm
车床:
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在车床上还可用钻头、扩孔钻、铰刀、丝锥、板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车床主要用于加工轴、盘、套和其他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是机械制造和修配工厂中使用最广的一类机床。

古代的车床是靠手拉或脚踏,通过绳索使工件旋转,并手持刀具而进行切削的。1797年,英国机械发明家莫兹利创制了用丝杠传动刀架的现代车床,并于1800年采用交换齿轮,可改变进给速度和被加工螺纹的螺距。1817年,另一位英国 人罗伯茨采用了四级带轮和背轮机构来改变主轴转速。

为了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1845年,美国的菲奇发明转塔车床;1848年,美国又出现回轮车床;1873年,美国的斯潘塞制成一台单轴自动车床,不久他又制成三轴自动车床 ;20世纪初出现了由单独电机驱动的带有齿轮变速箱的车床。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军火、汽车和其他机械工业的需要,各种高效自动车床和专门化车床迅速发展。为了提高小批量工件的生产率,40年代末,带液压仿形装置的车床得到推广,与此同时,多刀车床也得到发展。50年代中,发展了带穿孔卡、插销板和拨码盘等的程序控制车床。数控技术于60年代开始用于车床,70年代后得到迅速发展。

车床依用途和功能区分为多种类型。

普通车床的加工对象广,主轴转速和进给量的调整范围大,能加工工件的内外表面、端面和内外螺纹。这种车床主要由工人手工操作,生产效率低,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和修配车间。

转塔车床和回转车床具有能装多把刀具的转塔刀架或回轮刀架,能在工件的一次装夹中由工人依次使用不同刀具完成多种工序,适用于成批生产。

自动车床能按一定程序自动完成中小型工件的多工序加工,能自动上下料,重复加工一批同样的工件,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

多刀半自动车床有单轴、多轴、卧式和立式之分。单轴卧式的布局形式与普通车床相似,但两组刀架分别装在主轴的前后或上下,用于加工盘、环和轴类工件,其生产率比普通车床提高3~5倍。

仿形车床能仿照样板或样件的形状尺寸,自动完成工件的加工循环,适用于形状较复杂的工件的小批和成批生产,生产率比普通车床高10~15倍。有多刀架、多轴、卡盘式、立式等类型。

立式车床的主轴垂直于水平面,工件装夹在水平的回转工作台上,刀架在横粱或立柱上移动。适用于 加工较大、较重、难于在普通车床上安装的工件,一般分为单柱和双柱两大类。

铲齿车床在车削的同时,刀架周期地作径向往复运动,用于铲车铣刀、滚刀等的成形齿面。通常带有铲磨附件,由单独电动机驱动的小砂轮铲磨齿面。

专门车床是用于加工某类工件的特定表面的车床,如曲轴车床、凸轮轴车床、车轮车床、车轴车床、轧辊车床和钢锭车床等。

联合车床主要用于车削加工,但附加一些特殊部件和附件后,还可进行镗、铣、钻、插、磨等加工,具有“一机多能”的特点,适用于工程车、船舶或移动修理站上的修配工作。

http://ke..com/view/747816.htm上的:
滑块:
模具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随着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塑料制品在航空、航天、电子、机械、船舶和汽车等工业部门的推广应用,产品对模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模具设计方法已无法适应当今的要求. 与传统的模具设计相比,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无论是在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方面,还是在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方面,都具有极大的优越性。美国MOLDFLOW上市公司是专业从事注塑成型CAE软件和咨询公司,自1976年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套流动分析软件以来,一直主导塑料成型CAE软件市场。MOLDFLOW一直致力于帮助注塑厂商提高其产品设计和生产质量,MOLDFLOW的技术和服务提高了注塑产品的质量,缩短了开发周期,也降低了生产成本,MOLDFLOW已成为世界注塑CAE的技术领袖。利用CAE技术,可以在模具加工前,在计算机上对整个注塑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准确预测熔体的填充、保压和冷却情况,以及制品中的应力分布、分子和纤维取向分布、制品的收缩和翘曲变形等情况,以便设计者能尽早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修改,而不是等到试模后再返修模具。这不仅是对传统模具设计方 法的一次突破,而且在减少甚至避免模具返修报废、提高制品质量和降低成本等方面,都有着重大的技术、经济意义。塑料模具的设计不但要采用CAD技术,而且还要采用CAE技术,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21世纪,塑料工业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速发展。塑料,在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乃至国民经济中已拥有举足轻重的不可替代的地位。模具是工业生产的重要工艺装备。由于用模具加工成形零部件,具有生产高效、质量好、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已成为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模具制造是一个生产周期要求紧迫,技术手段要求较高的复杂生产过程。总之,模具具有结构复杂、型面复杂、精度要求高、使用的材料硬度高、制造周期短等特点。应用数控加工进行模具的制造可以大幅提高加工精度,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加工效率,缩短模具制造周期。同时,模具的数控加工具有一定典型性,并比普通产品的数控加工有更高的要求。在模具的加工中,各种数控加工均有用到,应用最多的是数控铣及加工中心,数控线切割加工与数控电火花加工在模具数控加工中的应用也非常普遍,线切割主要应用在各种直壁的模具加工,如冲压加工中的凹凸模,注塑模中的镶块、滑块,电火花加 工用的电极等。对于硬度很高的模具零件,采用机加工办法无法加工,大多采用电火花加工,另外对于模具型腔的尖角、深腔部位、窄槽等也使用电火花加工。而数控车床主要用于加工模具杆类标准件,以及回转体的模具型腔或型芯,如瓶体、盆类的注塑模具,轴类、盘类零件的锻模。在模具加工中,数控钻床的应用也可以起到提高加工精度和缩短加工周期的作用。模具应用广泛,现代制造业中的产品构件成形加工,几乎都需要使用模具来完成。因此,凡制造业发达的国家,模具市场均极为广阔;凡模具发达国家,制造业也必定很发达和繁荣,也必定拥有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所以,模具产业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宝贵的技术资源。优化模具系统结构设计和型件的CAD/CAE/CAM,并使之趋于智能化,提高型件成形加工工艺和模具标准化水平,提高模具制造精度与质量,降低型件表面研磨、抛光作业量和制造周期;研究、应用针对各种类模具型件所采用的高性能、易切削的专用材料,以提高模具使用性能;为适应市场多样化和新产品试制,应用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和快速制模技术,以快速制造成型冲模、塑料注射模或压铸模等,应当是未来5~20年的模具生产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 塑件的工艺分析 1.1 塑件的成形工艺性分析塑件名称:产品材料:ABS(抗冲) 塑件质量: 1.3g 塑件要求:MT8级 零件图塑件材料特性 ABS是在聚苯乙烯分子中 导入了丙烯腈 、丁二烯等异种单体后成为的改性共聚物,也可称为改性聚苯乙烯,具有比聚苯乙烯更好的使用和工艺性能。ABS是一种常用的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的工程材料。ABS塑料为无定形料,一般不透明。ABS无毒、无味,成形塑件的表面具有较好的光泽。ABS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特别是抗冲击强度。ABS还具有一定的耐磨性、耐旱性、耐油性、耐水性、化学稳定性和电性能。ABS的缺点是耐热性不高,并且耐气候性较差,在紫外线作用下易变硬发脆。 塑件材料成形性能 ABS易吸水,使成形塑件表面出现斑痕、云纹等缺陷。为此,成型加工前应进行干燥处理;在正常的成型条件下,壁厚、熔料温度对收缩率影响极小;要求塑件精度较高时,模具温度可控制在50—60oc ,要求塑件光泽和耐热,应控制在60-80oc;ABS 比热容低,塑化效率高,凝固也快,故成形周期短,ABS的表观黏度对剪切速率的依赖性很强,因此模具设计中大都采用点浇口形式。 1.2 塑件的成形工艺参数确定查有关手册得到ABS(抗冲)塑件的成形工艺参数:密度 1.01—1.04g/cm3 收缩率 0.3%—0.8% 预热温度 80oc—85oc,预热时间2—3h 料筒温度 后段150oc—170oc 中段165oc—180oc 前段180oc—200oc 喷嘴温度 170oc—180oc 模具温度 50oc—80oc 注射压力 60—100MPa 成型时间 注射时间20—90s 保压时间0—5s 冷却时间20—150s 二 注射模的结构设计注射模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分型面的选择、模具行腔数目的确定及型腔的排列、浇注系统设计、型心、型腔结构的设计、推件 方式、侧抽心机构设计、模具零件设计等内容。模具的基本结构 塑件采用注射成型法生产。为保证塑件表面质量,使用点浇口成型,因此模具应为双分型面注射模(三开式)。 我们采用标准模架:100×L/A2 型腔布置型腔分为单型腔和多型腔,多型腔又有平衡式排布、非平衡式排布两种。在这里我们选择但型腔,因塑件体积质量较小,形状相对比较复杂,生产批量不大的特点,综合考虑,所以采用一模一腔注射模具。考虑到塑件的两侧均有内凹圆孔,须侧向抽心,采用一模一腔,这样模具尺寸较小,制造加工方便,节省材料。确定分型面影响选取分型面的因素很多,比如分型面应选在塑件的最大轮廓处;分型面的选取应有利于塑件的留模方式,便于塑件的顺利脱出 塑件分型面的选择应保证塑件的质量要求,本实例中塑件的分型面有两种选择。方案1 如图所示 此方案的分型面在工件的对称中心处,因塑件表面质量要求较高,影响其表面质量,侧抽心行程相对大,不容易达到侧抽心的目的。此方案不可行。 方案2 如图所示 此分型面在底部,对塑件的外观影响不 大,侧抽心行程不大,比较容易达到侧抽目 的,此方案可行。关于塑件的分型面我们还有多种方案,由于那些方案不是很理想,为了节省时间,我们不作介绍了。 (4) 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浇口位置应尽量选择在分型面上,以便于模具加工及使用时浇口的清理;浇口位置距型腔各个部位的距离应尽量一致,并使其流程为最短;浇口的位置应保证塑料流入型腔时,对着型腔中宽敞、壁厚位置,以便于塑料的流入;避免塑料在流入型腔时直冲型腔壁,型芯或嵌件,使塑料能尽快的流入到型腔各部位,并避免型芯或嵌件变形;尽量避免使制件产生熔接痕,或使其熔接痕产生在之间不重要的位置;浇口位置及其塑料流入方向,应使塑料在流入型腔时,能沿着型腔平行方向均匀的流入,并有利于型腔内气体的排出; 1.主流道设计。根据手册查得XS-ZS-22型注射机喷嘴的有关尺寸。喷嘴球半径:R0=12mm 喷嘴口直径:d0=∮2mm 根据模具主流道与喷嘴的关系:R=R0+(1~2)mm,d=d0+1.5mm 取主流道球面半径:R=14mm 取主流道小端直径:d=3.5mm 为了便于将凝料从主流道中拔出,将主流道设计成圆锥形,其锥度为10~30。经换算得主流道大端直径D=6mm。 (2)浇口套设计见下图: 主流道浇口套的设计,主流浇口套取T8A,热处理淬火硬取55HRC。浇口套及其固定形式如图所示 浇口套预定模固定板的连接形式为螺钉连接。配合为h7/m6。 (5) 推件方式的选择 根据塑件的形状特点, 模具型腔在定模部分,型心在动模部分。其推出机构可采用推杆推出机构、推件板推出机构。由于分型面有台阶,为了便于加工,降低模具成本,我们采用推杆推出机构,推杆推出机构结构简单,推出平稳可靠,虽然推出时会在塑件上留下顶出痕迹,但塑件底部装配后使用时 不影响外观,设立三个推杆平衡布置,既达到了推出塑件的目的,又降低了加工成本。注:推杆推出塑件,推杆的前端应比型腔或型心平面高出0.1-0.2mm (6) 侧抽心机构的设计 改塑件上有内凹结构,并且两边对称,它垂直于脱模方向,阻碍成型后塑件从模具中脱出。因此,我们在这里给它设计侧向抽心,把塑件两端的内凹结构做成活动的滑块形式的侧型心,即侧抽心。我们选用滑块导滑的斜滑块分型抽心机构。(7) 模具排气槽的设计当塑料熔体充填型腔时,必须顺序地排出型腔及浇注系统内的空气及塑料受热而产生的气体。如果气体不能被顺利排出,塑料会由于填充不足而出现气泡、接缝或表面轮廓不清等缺陷,甚至气体受压而产生高温,使塑料焦化。特别是对大型塑件、容器类和精密塑件,排气槽将对它们的品质带来很大的影响,对于在高速成行中排气槽的作用更为重要。我们的塑件并不是很大,而且不属于深型腔类零件,因此本方案设计在分型面之间、推杆预模板之间及活动型芯与模板之间的配合间隙进行排气,间隙值取0.04㎜。 (8) 冷却系统的确定 冷却水回路布置的基本原则: a) 冷却水道应尽量多,b) 截面尺寸应尽量大; c) 冷却水道离模具型腔表面的距离应适当; d) 适当布置水道的出入口; e) 冷却水道应畅通无阻; f) 冷却水道的布置应避开塑件易产生熔接痕的部位; 由以上原则我们可以确定冷却水道的布置情况,以及冷却水道的截面积。三 工艺计算 1、注射压力的确定由塑料的要求可知:此塑料的材料为ABS,ABS的表观黏度和剪切速率的依赖性很强,因此模具设计中大都采用点浇口形式。由《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表1-3可查得:ABS塑料的注射压力为70—90MPa 2、锁模力的确定由于熔体塑料是在高温上充满型腔,一定会对注射机的轴向产生很大的后推力,因此需要对模具加有一定的锁模力,否则就会产生溢料、飞边、塑件形状发生改变等缺陷,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型腔内的塑料容体的压力可由:P=KPO计算,K为压力损耗系数,一般可取:0.2—0.4。 所以:P=(0.2—0.4)×(70—90)=14—36Mpa 取P为35Mpa,A为分形面上的投影面积。则FO 远远大于Pa=35×118.256=4138.96N 3、注射量的确定 经测量计算塑件的体积为1.29cm3 模具设计时,必须使得塑件在一个注射成型周期所需塑料容体的容量或质量在注射机额定容量的80%以内,并且由表可查得ABS塑料的密度为1.01—1.04g/cm3所以估算质量为m=ρv=1.01×1.29=1.3g 保证塑件良好质量前提的条件下,主流道L应尽量短,否则将多 流道凝料,并且压力损失会显着提高,通常主流道凝料长度由模板厚度确定,一般应L≤60mm,可取L=50mm。估算凝料的容积: V凝=1/3∏(sin1/2 L2)L=0.33×3.14×0.0087×50=1.13cm3 M凝=1130*1.01=1.1g 所以: V=1.29+1.13cm3=2.42cm3=2420mm3 m=2420/0.8=3025mm3 mg=m/0.8=3.9g 所以可初步确定注塑机额定注射量为3025mm3 额定注射量质量为3.9g 四、选择注射设备 注射机规格的确定主要是根据塑件制品的大小及生产批量以及现有的设备特点来确定。 1、 根据注射机额定注射量为3.9g,可由《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中表2-8选择确定注射机型号为:XS-ZS-22 2、校核注射压力注射机的注射压力为75、115Mpa,我们所选的塑料的注射压力在70-90Mpa之间, 70-90 Mpa <75-115 Mpa得结论:可行。 3、校核注射机的锁模力 由以上计算可知:注射机的锁模力为:250000N>4138.96N符合要求,因此可选用XS-ZS-22 五、模具设计计算 1、模具成型零件的尺寸计算及确定成型零件:直接与塑料接触,并决定塑件形状和尺寸精度的零件,也即构成型腔的零件。型芯、凹模,它们是模具的主要零件。 模腔尺寸的计算: (1)、型腔的径向尺寸确定:按平均值计算,塑件的平均收缩率S为0.6% 7级精度 模具最大磨损量取塑件公差的1/6;模具的制造公差£z=△/3取x=0.75。 LM1 5.98O+0.48 →6.26O-0.48 (LM1)o+£z=〔(1+s)Ls1-X△〕o+£z =〔(1+0.006)×0.26-0.75×0.48〕0+0.18 =5.930+0.16 ②LM2 48O+0.48 →5.28O-0.48 (LM2)o+£z=〔(1+S) ×5.28-0.75×0.48〕o+£z =4.950+0.16 ③LM3 5.15O+0.48 →5.63O-0.48 (LM3)o+£z=〔(1+S) ×5.63-0.75×0.48〕o+£z =5.300+0.16 ④LM4 1O+0.48 →1.38O-0.38 (LM4)o+£z=〔(1+S) ×1.38-0.75×0.38〕o+£z =1.100+0.12 ⑤LM5 18.89O+0.88→19.77O-0.88 (LM5)o+£z=〔(1+S) ×19.77-0.75×0.88〕o+£z =19.230+0.29 ⑥LM6 0.96O+0.38→1.34O-0.38 (LM6)o+£z=〔(1+S) ×1.34-0.75×0.38〕o+£z =1.060+0.12 ⑦LM7 ∮2O+0.38 →∮2.38O-0.38 (LM7)o+£z=〔(1+S) ×2.38-0.75×0.38〕o+£z =2.100+0.12 ⑧LM8 ∮6.1O+0.58 →∮6.68O-0.38 (LM7)o+£z=〔(1+S) ×6.68-0.75×0.38〕o+£z =6.290+0.19 ⑨LM9 ∮0.77→1.05 (LM9) =〔(1+S)*1.05-0.75*0.38〕 =0.86 o+0.13 ⑩LM10 10.5 →11.18 (LM10) =〔(1+S)*11.18-0.75*0.68〕 =10.74 (2)、型芯高度尺寸 ① H 4.7 →5.18 HM1 =〔(1+S)*5.18-0.75*0.48〕 =〔(1+0.006)*4.7+0.5*0.48〕 =4.97 ② H 8.9 →9.48 HM2 =〔(1+S)*9.48-0.75*0.58〕 =〔(1+0.006)*8.9+0.5*0.58〕 = 9.25 (3)、型芯的径向尺寸: ① LM1=5.98 →5.98 LM1 =〔(1+s)*Ls+x△〕 =〔(1+0.006)*5.98+0.75*0.48〕 = 6.37 ② LM2=2.12 →2.12 LM2 =〔(1+s)*Ls+X△〕 =〔(1+0.006)*2.12+0.75*0.38〕 =2.42 (4)、型腔的深度尺寸 ① H m1 0.77 →1.15 Hm1 =〔(1+s)Hs1-x 〕 =〔(1+0.006)*1.15-0.5*0.38〕 =0.97 Hm2 10.5 →11.18 Hm1 =〔(1+s)Hs2-x 〕 =〔(1+0.006)*11.18-0.5*0.68〕 =10.9 (5)斜导柱侧抽芯机构的设计与计算 ①: 抽芯距(S) S=S1+(2→3)㎜ = +(2→3)㎜ = +(2→3)㎜ =2.93+2.5㎜ =5.43㎜ ②: 抽芯力 (Fc) Fc=chp( cos -sin ) =〔2*3.14*(3.1+1)∕2*10 〕*3.5*10 *1*10 *(0.15*cos30 -sin30 ) =60.38N ③: 斜导柱倾斜角( )斜导柱倾角是侧抽心机构的主要技术数据之一,它与塑件成型后能否顺利取出以及推出力、推出距离有直接关系。本模具为安全起见,选择 =22 30 锥台斜角 ( ) =25 与抽芯距对应的开模距 H=s*cot =5.43*cot 22.5 =2.414㎜脱模力(Ft) Ft=Fc=63.08N 弯曲力(Fw)Fw=Ft∕cos =63.08∕cos22.5 =68.57N 开模力 (Fk) Fk=Ft*tan =63.08*tan22.5 =26.13N ④: 斜导柱工作长度计算 (L) L=S*(cos ∕sin ) =5.43*cos22.5 ∕sin22.5 =29.5㎜ 六 模具有关参数校核(1)模具闭合高度的确定和校核 1.模具闭合高度的确定。根据标准模架各模板尺寸及模具设计 的其他尺寸:定模座板H定=16mm 2.定模板H=18mm 动模板H.=23mm 支撑板H支=15mm 垫块?H垫=40mm 动模座板H动=16mm 模具闭合高度: H闭=H定 + H + H.+ H支 + H垫 + H动 =16+18+23+15+40+16 =128mm 模具安装部分的校核 该模具的外形尺寸为160mm×100mm,XS-ZS-22型注射机模板最大安装尺寸为250×350,故能满足模具安装要求。 由于XS-ZS-22型注射机所允许模具的最小厚度为60mm,最大厚度为180mm,故满足模具安装要求。模具开模行程校核 由于塑件小,抽心距小,故满足要求。(本注射机最大开合模行程为160mm)七 模具材料的选择及热处理的确定塑料注射模具结构比较复杂,组成一套模具具有各种各样的零件,各个零件在模具中所处的位置、作用不同,对材料的性能要求就有所不同。所以选择优质、合理的材料,是生产高质量模具的保证。塑料模具用材料的要求有:要有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具有足够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具有良好的抛光性;具有 良好的热处理性;具有良好的热处理性;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表面加工性等特点。在这里我们查手册得下表: 模具零件 使用要求 模具材料 热处理 说明 成形零布件 强度高、耐磨性好热处理变形小、有时还要求耐腐蚀 5GrMnMo、5GrNiMo、 3GrW8V 淬火、中温回火 ≥46HRC 用于成型温度高、成型压力大的模具 T8、T8A T10 T10A T12 淬火 低温回火 ≥55HRC 用于制品形状简单,尺寸不大的模具 38GrMoAlA 调制 氮化 ≥55HRC 用于耐磨性要求高并能防止热咬合的活动成型零件 45、50、55、40Gr、42GrMo 调制、表面淬火 ≥55HRC 用于制品批量生产的热塑性塑料成型模具 10、15、20、12GrNi2 渗碳、淬火 ≥55HRC 容易切削加工或采用塑性加工方法制作小型模具 铍铜 导热性优良、耐磨性好、可铸造成形 锌基合金、铝合金 用于制品试制或中小批量生产中的成形零件 球墨铸铁 正火或退火 正火≥200HBS 用于大型模具 主流道衬套 耐磨性好、有时要求耐腐蚀 40、50、55 表面淬火 ≥55HRC 推杆、拉料杆等 一定的强度和耐磨性 T8A T8 T10 淬火、低温回火 ≥55HRC 导柱、导套 表面耐磨、有韧性、抗弯曲不易折断 20、20Mn2B 渗碳、淬火 ≥55HRC T8A\T10A 表面淬火 ≥55HRC 45 调制、表面淬火、低温回火 ≥55HRC 黄铜H62\青铜合金 用于导套 成形零部件 强度高、耐磨性好、热处理变形小 9Mn2V 淬火低温回火 ≥55HRC 用于制品生产批量大,强度、耐磨性要求高的模具 Gr12MoV 淬火中温回火 ≥55HRC 同上,但热处理变形小、抛光性好 各种模板、推板、固定板、模座等 一定的强度和刚度 45、50、40Gr 调制 ≥200 HBS 结构钢Q235 球墨铸铁 用于大型模具 HT200 仅用于模座 八 注射模主要零件的加工要求及工艺编制 8.1注射模主要零件的加工要求 8.1.1毛坯锻造技术要求 为了节省原材料和加工工时,提高生产效率,模具毛坯采用自由锻造的方式,同时,通过锻造使材料组织细密,碳化物分布和流线分布合理,从而改善热处理性能,提高模具使用寿命。另外,为了保证锻造的硬度,消除锻造应力,软化锻件,以便于以后的机械加工,坯料还应该在锻件成型后,进行调制(淬火+高温回火)处理。 8.1.2平面加工平面加工就是对模具中的各个零件的端面和侧面的加工。加工过程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由于此模具属于小型的模具,所以,粗加工可采用刨或铣削加工,左后可利用精铣或精磨进行精加工。 8.1.3型腔的加工型腔的加工方法根据加工条件和工艺方法可分为三种:通用机床加工型腔(车、铣、刨、磨、钻)。专用机床加工(仿形铣、CNC机床、加工中心等)。此塑料件对其表面质量要求较高,但零件的型腔不是很复杂,通用机床以及数控机床可以加工出其型腔。考虑以上情况,此模具型腔 可以数控铣为主要加工方法,采用Cimatron E进行编程后处理。 8.1.4 模具零件加工技术要求 零 件 名 称 加 工 零 件 条 件 要 求 动定模板 厚度 平行度 300:0.002以内 基准面 垂直度 300:0.02以内 导柱孔 孔径公差 H7 导柱孔 孔距公差 0.02mm 垂直度 100:0.02以内 导柱 压入部分直径 精磨 K6 滑动部分直径 精磨 F7 直线度 无弯曲变形 100:0.02以内 硬度 淬火、回火 55HRC以上 导套 外径 磨削加工 K6 内径 磨削加工 H7 内外径关系 同轴度 0.01mm 硬度 淬火、回火 55HRC以上 塑料注射模具制造过程的基本要求(1)要保证模具质量(2)要保证模具的使用寿命(3)要保证模具的制造周期(4)要保证模具成本低廉(5)要不断提高加工工艺水平(6)要保证良好的劳动条件 模具的制造工艺过程要保证操作工人有良好的劳动条件,防止粉尘、躁音、有害气体等污染源产生。 8.2 塑料注射模具工艺编制(1)模具图样设计了解所要生产的制件、了解所生产制品的批量、了解生产塑料制件所有设备。 下面各主要零件的加工,我们使用Cimation E来完成。型腔的加工工艺过程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内容 0 备料 棒料 1 锻造 14*32*14 2 热处理 退火 3 铣 铣台阶及平面 4 铣 腔体 5 抛光 平面 说明: 此件在加工时,应先加工两侧的圆孔,然后再进行型腔腔体的加工,否则刚刚加工好的平面就会被夹具夹伤,在分型面处留下痕迹,对将来模具的寿命和塑件的质量有着一定的不良影响,所以我们应在热处理之后进行圆孔加工,然后重新装夹工件进行铣削。 型心的加工工艺过程 序号 工序 内容 0 煅 缎制成14*32*10 1 热处理 退火 2 铣 整个型心 3 热处理 淬火、回火 4 化学热处理 镀铬抛光 零件图 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简要说明 1 下料锻造 10110120 2 调制 HRC26~29 3 刨 10010019/11 4 磨 10010018/10.5 5 精铣基准面 10010020 6 铣槽 1610010 7 铣槽 32.222013.57 8 钻、铣孔 5、 8、 12 2、定模座板零件图如下图: 零件名称 定模座板 编号 003 件数 1 零件图 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简要说明 1 下料锻造 161×101×17 2 调制 HRC26~29 3 精铣基准面 160×100×16 4 配钻所有孔 20 14 8 12 工件 名称 数 量 材料 名称 定模座板 1 45 序号 工序名称 工艺简要说明 1 下料 2 铣 3 磨 4 精铣基准面 5 配钻所有孔 工件 名称 数 量 材料 名称 垫块 2 45 序号 工序名称 工艺简要说明 1 下料 2 铣 3 精铣基准面 4 配钻所有孔 工件 名称 数 量 材料 名称 动模座板 1 45 序号 工序名称 工艺简要说明 1 下料 2 铣 3 精铣基准面 4 配钻所有孔 工件 名称 数 量 材料 名称 支撑板 1 45 序号 工序名称 工艺简要说明 1 下料 2 淬火 3 铣 4 精铣基准面 5 铣型腔 半边留0.03mm抛光量,铣分流道 6 型腔抛光 型腔 7 配钻所有孔 九 模具的总装 9.1 模具的技术要求为了保证模具的制件质量就必须到达一定的制造技术要求,GT/T4170规定了塑料注射模具零件技术条件,HB2198规定了塑料、橡胶模具技术条件。标准规定了塑料模具的零件加工和装配的技术要求,以及模具的材料、验收、包装、运输、保管的基本规定。 模架装配精度要求 模具组装后的精度 浇口板上平面对地板下平面的平行度 300:0.05 导柱导套轴线对模板的垂直度 100:0.02 固定结合面间隙 不要有 分型面闭和时的贴和间隙 0.03mm

⑥ 求一套工厂里面完整的塑胶模具设计流程

注塑模具设计流程,下面就拿本人设计经验与思路跟你分析下:
第一步:产品分析与修改,确定模具结构,缩水图:
1、产品分析:开模方向,分模线与分模面,外形尺寸,厚度,拔模角度,倒勾及相应抽芯方式,进胶点与进胶方式,模穴数等等。
2、转工程图:用三维软件出图,一般建立三个视图:第一个主视图(后模表面投影),第二个第三个立体示意图(外表面和内表面)。其他视图按第三角法或第一角法摆放,剖视图(X和Y,剖切位置线通过重要位置中心,倒勾,柱位,孔位,枕位等等),保存文件DXF格式,到CAD打开标数处理。
3、缩水图:将上一步工程图镜像一次并且放大一个缩水率的倍数。(标明:MI,缩水率)
第二步:产品排位:在模具内怎样排列
考虑因素:模具长宽方位,产品模穴数,进胶位置,间隔(强度,放什么零件放得下)
先排第一个视图是后模侧俯视图抓主视图,第二个视图排前模侧俯视图,先把第一个视图中心线镜像到正右方然后抓后视图,然后排第三个X方向剖视图放在后模侧俯视图的正下方,第四个视图Y方向剖视图排在前模侧俯视图正右方。
第三步:模仁订购
根据产品的大小,生产批量,模穴数,抽芯机构等.
第四步:模胚订购
根据模仁大小与抽芯机构(侧),进胶方式与位置,前模是否有抽芯(开模动作,油缸),产品材料,顶出方式等等。
第五步:将模仁装配至模胚内
第六步:模仁与模胚安装与定位设计
第七步:分模线,枕位,镶件设计
第八步:如果客户产品有倒勾要设计抽芯机构如行位或斜顶设计
第九步:设计浇注系统(直接浇口,侧浇口,潜水口,牛角式,点浇口,扇形浇口,搭浇口等)
第十步:如果是细水口模具那么要设计开闭器与塞打螺丝
第十一步:排气系统设计(排气槽位置与产品溢边值大小)
第十二步:顶出系统设计(顶针,斜顶,司筒,顶块,推板,气顶等)
第十三步:冷却系统设计(水路样式如直通式,阶梯式,隔板式,螺旋式等)
第十四步:辅助零件开设(弹簧,垃圾钉,撑头,中托司,锁模板,扣机,边锁,平衡块,限位块,吊模孔,撬模坑等)
第十五步:检查与修改,视图补充与位置调整
第十六步:2D转3D分模或做全3D
第十七步:拆散件图(3D+2D)
第十八步:图纸审核,改图。
第十九步:图纸合格后打印归档
第二十步:图纸发给模具制造车间加工
以上模具设计从客户给3D图开始到设计出模具图到加工整个流程步骤,希望对你有帮助!

客户提供的图纸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客户给定审定的塑件图纸(二维电子图档)及技术规范要求(此时需要用三维软
件构建3D图)。
(2)给定3D图档,处理成2D图(出工程图纸)。
(3)给定样板(手板),此时需要测绘出2D和3D图。
以上是一般有三种,其中第二种情况最常见,就是客户产品设计师设计好了3D产品拿给你开模。

模具设计工程师需要绘制图纸有:成口工程图,缩水图,模具装配图,散件图,开模顶出示意图,改模图等,而且我写的就是按顺序排序

⑦ ug软件难学吗

当然是有难度,但是只要是用心学,这东西也不是学不会。
首先,UG是一个功能庞大的软件,模块众多。你要有一个自己的学习方向,这是非常重要的。要明白自己要用在哪一方面。
其次,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每天能坚持学一点,你就会有很大的进步。
最后,要想用的熟练必须要经过长期的使用,入门其实挺简单,不过要想能熟练操作就要不断练习,使用。不断的积累绘图的一些技巧和思路。这样才能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⑧ UG好学吗

UG好学,自学3个月能学会。

UG它的界面布局、命令的标识性和分布都很人性化。UG虽然有很多模块,但用户要根据自己的职业、专长、特点去选择主学模块。

比如用户是搞产品设计的,那么就主学建模模块,当然,产品结构、配合工艺、装配工艺、产品特性、CAD机械制图等这些知识都要懂。

UG的优点:

UG它功能强大,可以轻松实现各种复杂实体及造型的建构。它在诞生之初主要基于工作站,但随着PC硬件的发展和个人用户的迅速增长,在PC上的应用取得了迅猛的增长,已经成为模具行业三维设计的一个主流应用。

UG的开发始于1969年,它是基于C语言开发实现的。UG NX是一个在二维和三维空间无结构网格上使用自适应多重网格方法开发的一个灵活的数值求解偏微分方程的软件工具。

热点内容
scratch少儿编程课程 发布:2025-04-16 17:11:44 浏览:640
荣耀x10从哪里设置密码 发布:2025-04-16 17:11:43 浏览:368
java从入门到精通视频 发布:2025-04-16 17:11:43 浏览:86
php微信接口教程 发布:2025-04-16 17:07:30 浏览:310
android实现阴影 发布:2025-04-16 16:50:08 浏览:794
粉笔直播课缓存 发布:2025-04-16 16:31:21 浏览:346
机顶盒都有什么配置 发布:2025-04-16 16:24:37 浏览:213
编写手游反编译都需要学习什么 发布:2025-04-16 16:19:36 浏览:817
proteus编译文件位置 发布:2025-04-16 16:18:44 浏览:367
土压缩的本质 发布:2025-04-16 16:13:21 浏览: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