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编程参数
Ⅰ 求CNC编程加工参数,刀具参数,转速进给
一般通过以下来确定
切削速度公式:
Vc=πDN/1000。
π:3.14。
D:车床是工件直径,铣床是铣刀直径。
N:转速。
1000:mm转换成m。
进给是根据每转切削量来确定的,一般车床这个比较好确定,用每转进给就可以了。加工中心就要根据刀具来确定了,公式 F=f*n*s f是每个切削刃的进给量 单位 毫米 n是刀具的切削刃数 s主轴转速。
CNC数控加工有下列优点:
①大量减少工装数量,加工形状复杂的零件不需要复杂的工装。如要改变零件的形状和尺寸,只需要修改零件加工程序,适用于新产品研制和改型。
②加工质量稳定,加工精度高,重复精度高,适应飞行器的加工要求。
Ⅱ 数控铣铣钢的最佳切削参数是多少啊请大哥帮忙下吧~~~感谢
要看你用的是什么刀了,合金刀可以适当的放高些,而且
背吃刀量
也要看你是粗加工,还是精加工,一般粗加工时大一些,2mm左右,精铣时要小,一般0.5mm以下。
Ⅲ 加工中心用高速钢做钢件的切削参数怎么定,谁有更好的参数急用,谢谢了
加工中心对速度与进给量比普通机床有更高要求,要求高效率,高精度,而高速钢红硬度低,不适合高速加工,所以加工中心一般使用硬质合金及更高硬度,更高强度刀具,高速钢一般不再加工中心用与切削钢件类工件。
Ⅳ 碳素钢的基本参数
1、碳素结构钢
主要用途:各类工程。通常热轧后空冷供货,用户一般不需进行热处理而直接使用。这类钢按其屈服强度等级共分五个等级。
命名:标志符号Q+最小σS值—等级符号+脱氧程度符号 如:Q235AF
等级符号:A、B、C、D(D级达到了优质钢水平)
2、优质碳素结构钢
主要用途:重要机件。可以通过热处理调整零件的力学性能。出厂状态可以是热轧后空冷,也可以是退火、正火等状态。按国家标准(GB/T699-1999的规定,分为优质钢、高级优质钢A和特级优质钢E三个质量等级。
命名:用两位数字表示,两位数字表示钢中含碳量的万分之几。 如:45钢 WC=0.45%
常用牌号:08F、15、45、60、60Mn等。
3、碳素工具钢(WC=0.65%~1.35% 属高碳钢)
主要用途:制作各种小型工具。可进行淬火、低温回火处理获得高硬度高耐磨性。分为优质级和高级优质级两大类。
命名:标志符号T+含碳量的1000倍。 如:T10 WC=1.0%
高级优质级在钢号尾部加A,如T10A
4、一般工程用铸造碳素钢件(铸钢)
主要用途:难用锻压等方法成型的复杂零件且力学性能要求较高;
命名:标志符号ZG+最低σS值—最低σb值 如:ZG340-640 编号:Q+数字+质量等级符号·脱氧方法符号
例如:Q235A·F
其中Q表示屈服强度,235表示屈服强度的数值,A表示质量等级为A级,F表示沸腾钢。
Q235A·F―表示屈服强度为235N/mm2;,A等级质量沸腾钢。 碳素钢的性能主要取决于钢的含碳量和显微组织。在退火或热轧状态下,随含碳量的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和冲击韧性下降(见图)。焊接性和冷弯性变差。所以工程结构用钢,常限制含碳量。碳素钢中的残余元素和杂质元素如锰、硅、镍、磷、硫、氧、氮等,对碳素钢的性能也有影响。这些影响有时互相加强,有时互相抵销。例如:①硫、氧、氮都能增加钢的热脆性,而适量的锰可减少或部分抵销其热脆性。②残余元素除锰、镍外都降低钢的冲击韧性,增加冷脆性。③除硫和氧降低强度外,其他杂质元素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钢的强度。④几乎所有的杂质元素都能降低钢的塑性和焊接性。
氢在钢中能造成很多严重缺陷,如产生白点、点状偏析、氢脆、表面鼓泡和焊缝热影响区内的裂缝等。为保证钢的质量,必须尽可能降低钢中氢的含量(见应力腐蚀断裂和氢脆)。脱氧带入的残余元素如铝,可减小低碳钢的时效倾向,还可以细化晶粒,提高钢在低温下的韧性,但余量不宜过多。由炉料中带入的残余元素如镍、铬、钼、铜等,含量高时可提高钢的淬透性,但对要求具有高塑性的专用钢,如深冲用钢板,则是不利的。 碳素钢大都采用氧气转炉和平炉冶炼,优质碳素钢也采用电弧炉生产。根据炼钢过程脱氧程度的不同,碳素钢可分为镇静钢、沸腾钢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半镇静钢。冶炼方法对钢的性能影响,主要是通过钢的纯净度而起作用的。人们通过真空处理、炉外精炼和喷吹技术等,都可获得更高纯净度的钢,从而显着改善了碳素钢的品质。
碳素钢的塑性加工工艺通常分热加工和冷加工。经过热加工,钢锭中的小气泡、疏松等缺陷被焊合起来,使钢的组织致密。同时,热加工可破坏铸态组织、细化晶粒。使锻轧的钢材比铸态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经冷加工的钢,随着冷塑性变形程度增大,强度和硬度增加,塑性和韧性降低。为提高成材率,广泛应用连续铸钢工艺。
Ⅳ 求助钨钢刀加工45号钢的切削参数!!(要详细说明)
你好,我是上海工具厂销售有限公司的,主要负责我厂产品(工量具,共十大类产品)的技术服务工作。
其实您所提供的资料不是很全面,因此根据加工中心的特性,我只能假设你是在进行铣削加工。
45#钢属结构钢,淬火前的硬度是140—220HB。以我厂ME系列经济型立铣刀(国产硬质合金材料、TiCN涂层)在湿冷却情况下切削为例,建议的切削用量为:
铣槽:
Vc(线速度)=70m/min
fz(每齿进给量)=0.005*直径D
ap(切深)=0.40*D
侧铣精加工:
Vc=105m/min
fz=0.008*D
ap=0.80*D
ae(切宽)=0.03*D
侧铣粗加工:
Vc=91m/min
fz=0.007*D
ap=1.00*D
ae=0.20*D
9mm的切深应当没问题,但并不推荐。建议的侧铣切深不宜过大,因为会由于刀具悬伸长度过长、切削载荷过大产生挠曲使加工面不垂直,正确的方法是采用较小切深的多次分层侧铣,从而解决此问题。9mm的切深分两刀切比较合适。
Ⅵ 数控加工不锈钢304切削参数如何选择
在编程时,编程人员必须确定每道工序的切削用量。选择切削用量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影响切削的各种因素,正确的选择切削条件,合理地确定切削用量,可有效地提高机械加工质量和产量。影响切削条件的因素有:机床、工具、刀具及工件的刚性;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切削进给率;工件精度及表面粗糙度;刀具预期寿命及最大生产率;切削液的种类、冷却方式;工件材料的硬度及热处理状况;工件数量;机床的寿命。
上述诸因素中以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切削进给率为主要因素。
切削速度快慢直接影响切削效率。若切削速度过小,则切削时间会加长,刀具无法发挥其功能;若切削速度太快,虽然可以缩短切削时间,但是刀具容易产生高热,影响刀具的寿命。决定切削速度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
(1)刀具材料
刀具材料不同,允许的最高切削速度也不同。高速钢刀具耐高温切削速度不到50m/min,碳化物刀具耐高温切削速度可达100m/min以上,陶瓷刀具的耐高温切削速度可高达1000m/min。
(2)工件材料
工件材料硬度高低会影响刀具切削速度,同一刀具加工硬材料时切削速度应降低,而加工较软材料时,切削速度可以提高。
(3)刀具寿命
刀具使用时间(寿命)要求长,则应采用较低的切削速度。反之,可采用较高的切削速度。
(4)切削深度与进刀量
切削深度与进刀量大,切削抗力也大,切削热会增加,故切削速度应降低。
(5)刀具的形状
刀具的形状、角度的大小、刃口的锋利程度都会影响切削速度的选取。
(6)冷却液使用
机床刚性好、精度高可提高切削速度;反之,则需降低切削速度。
上述影响切削速度的诸因素中,刀具材质的影响最为主要。
切削深度主要受机床刚度的制约,在机床刚度允许的情况下,切削深度应尽可能大,如果不受加工精度的限制,可以使切削深度等于零件的加工余量。这样可以减少走刀次数。
主轴转速要根据机床和刀具允许的切削速度来确定。可以用计算法或查表法来选取。
进给量f(mm/r)或进给速度F(mm/min)要根据零件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刀具和工件材料来选。最大进给速度受机床刚度和进给驱动及数控系统的限制。
编程员在选取切削用量时,一定要根据机床说明书的要求和刀具耐用度,选择适合机床特点及刀具最佳耐用度的切削用量。当然也可以凭经验,采用类比法去确定切削用量。不管用什么方法选取切削用量,都要保证刀具的耐用度能完成一个零件的加工,或保证刀具耐用度不低于一个工作班次,最小也不能低于半个班次的时间。
不锈钢的加工
不锈钢的强度和硬度与中碳钢相近,但塑性大,加工硬化严重,使切削抗力增大,消耗功率多,加上不锈钢导热性差,使切削区和刀具的温度高,刀具易磨损。此外,不锈钢的塑性大,粘附性强,容易粘刀而形成积屑瘤,使加工表面粗糙度增大,切切屑不易卷曲和折断,造成排屑困难。因此,切削不锈钢的刀具材料,应选择热硬性、耐磨性、导热性、抗粘接性能好的刀具材料。
车刀宜采用较大的前角和较小的副倒棱,在保证切削刃强度的条件下,尽可能使切削刃锋利,以减轻加工硬化。车刀的前刀面和后刀面应仔细研磨,以保证加工表面获得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值。
Ⅶ 碳素钢有哪些基本参数
碳素钢是近代工业中使用最早、用量最大的基本材料。世界各工业国家,在努力增加低合金高强度钢和合金钢产量的同时,也非常注意改进碳素钢质量,扩大品种和使用范围。
目前碳素钢的产量在各国钢总产量中的比重,约保持在80%左右,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铁道、车辆、船舶和各种机械制造工业,而且在近代的石油化学工业、海洋开发等方面,也得到大量使用。
碳素钢的基本参数:
碳素钢的简要介绍:
含碳量小于2.11%,除铁、碳和限量以内的硅、锰、磷、硫等杂质外,不含其他合金元素的铁碳合金。工业用碳钢的含碳量一般为0.05%~1.35%。碳素钢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含碳量。含碳量增加,钢的强度、硬度升高,塑性、韧性和可焊性降低。与其他钢类相比,碳素钢使用最早,成本低,性能范围宽,用量最大。适用于公称压力PN≤32.0MPa,温度为-30-425℃的水、蒸汽、空气、氢、氨、氮及石油制品等介质。常用牌号有WC1、WCB、ZG25及优质钢20、25、30及低合金结构钢16Mn。
碳素钢的命名方法:
1、碳素结构钢
主要用途:各类工程。通常热轧后空冷供货,用户一般不需进行热处理而直接使用。这类钢按其屈服强度等级共分五个等级。
命名:标志符号Q+最小σS值—等级符号+脱氧程度符号如:Q235AF。
等级符号:A、B、C、D(D级达到了优质钢水平)。
2、优质碳素结构钢
主要用途:重要机件。可以通过热处理调整零件的力学性能。出厂状态可以是热轧后空冷,也可以是退火、正火等状态。按国家标准(GB/T699-1999的规定,分为优质钢、高级优质钢A和特级优质钢E三个质量等级。
命名:用两位数字表示,两位数字表示钢中含碳量的万分之几。如:45钢WC=0.45%。
常用牌号:08F、15、45、60等。
3、碳素工具钢(WC=0.65%~1.35%属高碳钢)
主要用途:制作各种小型工具。可进行淬火、低温回火处理获得高硬度高耐磨性。分为优质级和高级优质级两大类。
命名:标志符号T+含碳量的1000倍。如:T10WC=1.0%
高级优质级在钢号尾部加A,如T10A。
4、一般工程用铸造碳素钢件(铸钢)
主要用途:难用锻压等方法成型的复杂零件且力学性能要求较高;
命名:标志符号ZG+最低σS值—最低σb值如:ZG340-640
表示方法:
编号:Q+数字+质量等级符号·脱氧方法符号
例如:Q235A·F
其中Q表示屈服强度,235表示屈服强度的数值,A表示质量等级为A级,F表示沸腾钢。
Q235A·F—表示屈服强度为235N/mm2;,A等级质量沸腾钢。
碳素钢化学影响:
碳素钢的性能主要取决于钢的含碳量和显微组织。在退火或热轧状态下,随含碳量的增加,钢的强度和硬度升高,而塑性和冲击韧性下降(见图)。焊接性和冷弯性变差。所以工程结构用钢,常限制含碳量。
碳素钢中的残余元素和杂质元素如锰、硅、镍、磷、硫、氧、氮等,对碳素钢的性能也有影响。这些影响有时互相加强,有时互相抵销。例如:①硫、氧、氮都能增加钢的热脆性,而适量的锰可减少或部分抵销其热脆性。②残余元素除锰、镍外都降低钢的冲击韧性,增加冷脆性。③除硫和氧降低强度外,其他杂质元素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钢的强度。④几乎所有的杂质元素都能降低钢的塑性和焊接性。
氢在钢中能造成很多严重缺陷,如产生白点、点状偏析、氢脆、表面鼓泡和焊缝热影响区内的裂缝等。为保证钢的质量,必须尽可能降低钢中氢的含量(见应力腐蚀断裂和氢脆)。脱氧带入的残余元素如铝,可减小低碳钢的时效倾向,还可以细化晶粒,提高钢在低温下的韧性,但余量不宜过多。由炉料中带入的残余元素如镍、铬、钼、铜等,含量高时可提高钢的淬透性,但对要求具有高塑性的专用钢,如深冲用钢板,则是不利的。
碳素钢加工性能:
碳素钢大都采用氧气转炉和平炉冶炼,优质碳素钢也采用电弧炉生产。根据炼钢过程脱氧程度的不同,碳素钢可分为镇静钢、沸腾钢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半镇静钢。冶炼方法对钢的性能影响,主要是通过钢的纯净度而起作用的。人们通过真空处理、炉外精炼和喷吹技术等,都可获得更高纯净度的钢,从而显着改善了碳素钢的品质。
碳素钢的塑性加工工艺通常分热加工和冷加工。经过热加工,钢锭中的小气泡、疏松等缺陷被焊合起来,使钢的组织致密。同时,热加工可破坏铸态组织、细化晶粒。使锻轧的钢材比铸态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经冷加工的钢,随着冷塑性变形程度增大,强度和硬度增加,塑性和韧性降低。为提高成材率,广泛应用连续铸钢工艺。
Ⅷ 模具45#钢材用UG编程参数怎么设置
你说的应该是加工中心的参数。这个参数其实很简单就可以找到,但是你在实际的加工中就会发现这些参数只能作为你入门时设置参数的一个参考。并不是所有的工件在加工的时候都适合的,所以我还是建议你自己去看去感觉 这个很重要的,总结经验你会发现同一的活你的加工速度提升的 空间在哪里 才是你进步最好的方法。 千万不要想得到那么一份参数表就像得到秘籍一样就觉得自己能独步江湖。
Ⅸ 求模具钢,硬料CNC开粗的加工参数。
加工材料的状态不同,不可能有一个固定的参数,既然是硬料,一般采用低转速、小吃刀、慢走刀的方法试着加工。在加工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切削的颜色来判断选择的加工参数是否合适。应根据切屑的颜色、机床的吃刀受力情况来调整切削参数。比如:提高或者降低主轴的转速,加快或者降低走刀速度或者吃刀深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