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figure脚本
⑴ 运行在linux常用的configure脚本时,使用哪个参数可以停用soname功能
下面对每一个选项进行简略的介绍:
--cache-file=FILE
'configure'会在你的系统上测试存在的特性(或者bug!)。为了加速随后进行的配置,测试的结果会存储在一个cache
file里。当configure一个每个子树里都有'configure'脚本的复杂的源码树时,一个很好的cache file的存在会有很大帮助。
--help
输出帮助信息。即使是有经验的用户也偶尔需要使用使用'--help'选项,因为一个复杂的项目会包含附加的选项。例如,GCC包里的'configure'脚本就包含了允许你控制是否生成和在GCC中使用GNU汇编器的选项。
--no-create
'configure'中的一个主要函数会制作输出文件。此选项阻止'configure'生成这个文件。你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演习(dry run),尽管缓存(cache)仍然被改写了。
--quiet
--silent
当'configure'进行他的测试时,会输出简要的信息来告诉用户正在作什么。这样作是因为'configure'可能会比较慢,没有
这种输出的话用户将会被扔在一旁疑惑正在发生什么,使用这两个选项中的任何一个都会把你扔到一旁。(译注:这两句话比较有意思,原文是这样的:If
there was no such output, the user would be left wondering what is
happening. By using this option, you too can be left wondering!)
--version
打印用来产生'configure'脚本的Autoconf的版本号。
--prefix=PEWFIX
'--prefix'是最常用的选项。制作出的'Makefile'会查看随此选项传递的参数,当一个包在安装时可以彻底的重新安置他的结
构独立部分。举一个例子,当安装一个包,例如说Emacs,下面的命令将会使Emacs Lisp file被安装到"/opt/gnu/share":
$ ./configure --prefix=/opt/gnu
--exec-prefix=EPREFIX
与'--prefix'选项类似,但是他是用来设置结构倚赖的文件的安装位置,编译好的'emacs'二进制文件就是这样一个问件。如果没有设置这个选项的话,默认使用的选项值将被设为和'--prefix'选项值一样。
--bindir=DIR
指定二进制文件的安装位置,这里的二进制文件定义为可以被用户直接执行的程序。
--sbindir=DIR
指定超级二进制文件的安装位置。这是一些通常只能由超级用户执行的程序。
--libexecdir=DIR
指定可执行支持文件的安装位置。与二进制文件相反,这些文件从来不直接由用户执行,但是可以被上面提到的二进制文件所执行。
--datadir=DIR
指定通用数据文件的安装位置。
--sysconfdir=DIR
指定在单个机器上使用的只读数据的安装位置。
--sharedstatedir=DIR
指定可以在多个机器上共享的可写数据的安装位置。
--localstatedir=DIR
指定只能单机使用的可写数据的安装位置。
--libdir=DIR
指定库文件的安装位置。
--includedir=DIR
指定C头文件的安装位置。其他语言如C++的头文件也可以使用此选项。
--oldincludedir=DIR
指定为除GCC外编译器安装的C头文件的安装位置。
--infodir=DIR
指定Info格式文档的安装位置.Info是被GNU工程所使用的文档格式。
--mandir=DIR
指定手册页的安装位置。
--srcdir=DIR
这个选项对安装没有作用,他会告诉'configure'源码的位置。一般来说不用指定此选项,因为'configure'脚本一般和源码文件在同一个目录下。
--program-prefix=PREFIX
指定将被加到所安装程序的名字上的前缀。例如,使用'--program-prefix=g'来configure一个名为'tar'的程序将会使
安装的程序被命名为'gtar'。当和其他的安装选项一起使用时,这个选项只有当他被`Makefile.in'文件使用时才会工作。
--program-suffix=SUFFIX
指定将被加到所安装程序的名字上的后缀。
--program-transform-name=PROGRAM
这里的PROGRAM是一个sed脚本。当一个程序被安装时,他的名字将经过`sed -e PROGRAM'来产生安装的名字。
--build=BUILD
指定软件包安装的系统平台。如果没有指定,默认值将是'--host'选项的值。
--host=HOST
指定软件运行的系统平台。如果没有指定。将会运行`config.guess'来检测。
--target=GARGET
指定软件面向(target to)的系统平台。这主要在程序语言工具如编译器和汇编器上下文中起作用。如果没有指定,默认将使用'--host'选项的值。
--disable-FEATURE
一些软件包可以选择这个选项来提供为大型选项的编译时配置,例如使用Kerberos认证系统或者一个实验性的编译器最优配置。如果默认是提供这些特性,可以使用'--disable-FEATURE'来禁用它,这里'FEATURE'是特性的名字,例如:
$ ./configure --disable-gui
-enable-FEATURE[=ARG]
相反的,一些软件包可能提供了一些默认被禁止的特性,可以使用'--enable-FEATURE'来起用它。这里'FEATURE'是特性的名字。一个特性可能会接受一个可选的参数。例如:
$ ./configure --enable-buffers=128
`--enable-FEATURE=no'与上面提到的'--disable-FEATURE'是同义的。
--with-PACKAGE[=ARG]
在自由软件社区里,有使用已有软件包和库的优秀传统。当用'configure'来配置一个源码树时,可以提供其他已经安装的软件包的信息。例如,
倚赖于Tcl和Tk的BLT器件工具包。要配置BLT,可能需要给'configure'提供一些关于我们把Tcl和Tk装的何处的信息:
$ ./configure --with-tcl=/usr/local --with-tk=/usr/local
'--with-PACKAGE=no'与下面将提到的'--without-PACKAGE'是同义的。
--without-PACKAGE
有时候你可能不想让你的软件包与系统已有的软件包交互。例如,你可能不想让你的新编译器使用GNU ld。通过使用这个选项可以做到这一点:
$ ./configure --without-gnu-ld
--x-includes=DIR
这个选项是'--with-PACKAGE'选项的一个特例。在Autoconf最初被开发出来时,流行使用'configure'来作为
Imake的一个变通方法来制作运行于X的软件。'--x-includes'选项提供了向'configure'脚本指明包含X11头文件的目录的方
法。
--x-libraries=DIR
类似的,'--x-libraries'选项提供了向'configure'脚本指明包含X11库的目录的方法。
⑵ Linux系统中如何执行“./configure”命令
1、打开终端输入一下的命令$crontab -e。
(2)configure脚本扩展阅读
configure'脚本有大量的命令行选项.对不同的软件包来说,这些选项可能会有变化,但是许多基本的选项是不会改变的.带上'-- help'选项执行'configure'脚本可以看到可用的所有选项。
尽管许多选项是很少用到的,但是当你为了特殊的需求而configure一个包时,知道他们的存在是很有益处的.下面对每一个选项进行简略的介绍:
cache-file=FILE
'configure'会在你的系统上测试存在的特性(或者bug!).为了加速随后进行的配置,测试的结果会存储在一个cache file里.当configure一个每个子树里都有'configure'脚本的复杂的源码树时,一个很好的cache file的存在会有很大帮助。
help
输出帮助信息.即使是有经验的用户也偶尔需要使用使用'--help'选项,因为一个复杂的项目会包含附加的选项。例如,GCC包里的'configure'脚本就包含了允许你控制是否生成和在GCC中使用GNU汇编器的选项。
no-create
'configure'中的一个主要函数会制作输出文件。此选项阻止'configure'生成这个文件.你可以认为这是一种演习(dry run),尽管缓存(cache)仍然被改写了。
quiet/--silent
当'configure'进行他的测试时,会输出简要的信息来告诉用户正在作什么。这样作是因为'configure'可能会比较慢,没有这种输出的话用户将会被扔在一旁疑惑正在发生什么。使用这两个选项中的任何一个都会把你扔到一旁。
⑶ 如何编译配置Apache中的Configure
./Configure文件是一个经常被遗忘的Apache工具。本文介绍如何用./Configure进行编译配置,避免每次编译Apache时进行重复的操作。文章比较了常规方法与使用./Configure这两者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如何手工编辑配制文件进行编译配置。 一、优缺点比较 我们知道,配制Apache编译选项使用的是configure。但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使用Configure。注意两者的差别:常用的那个配制工具是小写c开头的“configure”,这里要讨论的“Configure”以大写的C开头。 解开Apache源代码之后,configure脚本位于顶级目录下面。一般我们按照如下步骤使用它: tar -zvxf apache_1.3.14.tar.gz cd apache_1.3.14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apache make make install Configure是位于src子目录下的脚本。它的参数不是通过命令行指定,而是在一个名为Configuration的配置文件中指定。Apache提供一个默认的配置模板文件Configuration.tmpl,其中包含了通用的默认配置值。 用Configure进行默认安装的过程如下: tar -zvxf apache_1.3.14.tar.gz cd apache_1.3.14/src cp -f Configuration.tmpl Configuration vi Configuration ... 如必要,修改默认配置值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缺点 用Configure进行配制有几个明显的缺点,至少对初学者来说是这样的。 首先,这种配制方法并不广为人知。只要是对开放源代码软件有所了解的人,解开源代码并进入它的目录之后,或许会对它的configure脚本感到熟悉,但往往不会进入src子目录去寻找其他什么东西。 即使知道可以用Configure进行编译配制,Configuration文件本身也可能成为小小的障碍。这是因为,虽然Configuration文件内部包含的说明相当完善,每一行都有丰富的注解说明其作用,但这个文件实在过于庞大,包含了许多大多数人永远不想要加以定制的选项。 最后,虽然有关这两种配制方法差别的资料略显缺乏,但总地看来初学者最好使用configure,而Configure只适合于经验丰富的用户使用。虽然这并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缺点,但它无疑使许多用户驻足而不敢尝试。 优点 使用Configure进行编译配制最大的优点在于,它方便了我们将特定的配置信息保存下来以后再用,无需记住冗长的configure命令行选项。 例如,本人上次编译Apache时使用的configure命令如下: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apache --enable-mole=most --enable-shared=max --enable-mole=auth_dbm --enable-mole=auth_mysql 这还应该算是一次比较简单的编译。问题在于,即使是输入上面这行命令,我也要查看各种参数的语法并努力记住各个模块的名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由于我经常要重新构造Apache,这个问题就显得比较突出了。 configure也有它的好处,它实际上会在src目录下生成一个配制文件,我们可以保存这个文件供以后参考。这个文件就是src/Configuration.apaci。 如果我们为测试目的构造Apache,完成后又要在正式运行的系统上以完全相同的方式构造Apache,configure的这个功能将是非常有用的。此时,我们只需要复制一份Configuration.apaci文件,将它拷贝到正式运行的服务器上,然后用这个文件编译Apache服务器即可。 应当说明的是,虽然默认情况下配制选项由Configuration文件提供,但我们可以用-file参数指定另外的文件: ./Configure -file Configuration.saved_prefs 二、手工编辑配制文件 以前,指定编译选项的唯一方法是手工编辑Configuration文件。当然,那时候我们还要步行上学,跋山涉水。这一切现在都已经过去。 不管怎样,如果你准备直接使用Configuration文件,你就得仔细地了解一下它到底由什么内容构成。Configuration文件中的大多数选项都是无需定制的,不过了解一下它们的用处是有好处的。 Configuration文件的前面是关于本文件的一个简短说明。下面摘录了这部分内容并给出其译文: # There are 5 types of lines here: 这里共有5种类型的代码行: # &single;#&single; comments, distinguished by having a &single;#&single; as the first non-blank character “#”注释,以第一个非空字符为“#”区别 # # Makefile options, such as CC=gcc, etc... Make文件选项,例如 CC=gcc,等等... # # Rules, distinguished by having "Rule" at the front. These are used to # control Configure&single;s behavior as far as how to create Makefile. 规则,以前面的“Rule”区别,用于控制Configure的行为以至 如何创建Make文件 # # Mole selection lines, distinguished by having &single;AddMole&single; at the front. # These list the configured moles, in priority order (highest priority # last). They&single;re down at the bottom. 模块选择行,以前面的“AddMole”区别。这些行以优先级为序列出 了已经配制的模块(高优先级的在后面)。模块选择在文件最后进行。 # # Optional mole selection lines, distinguished by having `%Mole&single; # at the front. These specify a mole that is to be compiled in (but # not enabled). The AddMole directive can be used to enable such a # mole. By default no such moles are defined. 可选模块选择行,以前面的“%Mole”区别。这些行指定了必须 编译的模块(但不启用)。AddMole指令可以启用这种模块。默 认不定义这种模块。 大多数用户只需修改模块选择行,其他内容只适合于深入了解其含义的用户进行修改。在文件的最后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如下形式的行: AddMole moles/standard/mod_cgi.o 它表示本次编译Apache应启用指定的模块(这里是mod_cgi模块)。我们可以用注释掉相应行的方法来删除特定的模块;反之,如果取消已注释行的注释将启用该模块。 我们可以通过SharedMole指令(而不是AddMole)将模块编译成DSO(共享对象,shared object): SharedMole moles/standard/mod_vhost_alias.so 注意在编译DSO时必须启用mod_so模块。 用configure生成Configuration.apaci文件,然后检查其改动之处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一旦在Configuration文件中完成了所有必须的改动,只需运行./Configure即可开始编译过程。 三、使用哪种方法好? 显然,使用configure和使用Configure都有着各自强硬的支持者,但可以相信每一种观点都有其派别和历史的原因。 我们建议两种方法都用。用configure生成Configuration文件,阅读这些文件了解其作用,然后保存其中的部分文件供以后在Configure命令中使用。 如果你打算只进行默认安装,而且从来没有想到过要改变任何一个选项,那么使用哪一种方法进行配制就无关紧要了
⑷ c程序中的configure脚本有什么作用
获取环境信息,检查依赖库,生成makefile等
比如各个编译器的特性该不该用,要不要使用某些库等
configure只是习惯
⑸ ffmpeg configure 脚本是什么生成的
NDK全称:Native Development Kit。
1、NDK是一系列工具的集合。
* NDK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帮助开发者快速开发C(或C++)的动态库,并能自动将so和java应用一起打包成apk。这些工具对开发者的帮助是巨大的。[1]
* NDK集成了交叉编译器,并提供了相应的mk文件隔离平台、CPU、API等差异,开发人员只需要简单修改mk文件(指出“哪些文件需要编译”、“编译特性要求
”等),就可以创建出so。
* NDK可以自动地将so和Java应用一起打包,极大地减轻了开发人员的打包工作。
2、NDK提供了一份稳定、功能有限的API头文件声明。
Google明确声明该API是稳定的,在后续所有版本中都稳定支持当前发布的API。从该版本的NDK中看出,这些API支持的功能非常有限,包含有:C标准库(libc
)、标准数学库(libm)、压缩库(libz)、Log库(liblog)。
3. 利用ndk编译ffmpeg
ndk自带的文档,其中有一篇STANDALONE-TOOLCHAIN.html,里面涉及了独立编译的方法,
A typical use case if invoking the 'configure' script of an open-source library that expects a cross-compiler in the CC environment variable.
那意思很明显我们可以用这种独立编译方法,编译一些由‘configure’脚本生成的开源库,这篇介绍了把ndk当成普通编译工具使用,比我我们在linux使用的gcc命令,其实ndk都为我们提供了,甚至ndk还为我们提供了make工具。
此外你还需要了解configure参数,你可以用./configrue --help ->help.txt 生成帮助文件。我的编译代码如下:
./configure \
--logfile=FILE \
--prefix='/home/wangping/source/ffmpeg_ndk/release' \
--enable-gpl \
--enable-version3 \
--enable-nonfree \
--disable-doc \
--disable-programs \
--disable-avdevice \
--enable-small \
--cross-prefix='/home/wangping/arm_android14_toolchain/bin/arm-linux-androideabi-' \
--enable-cross-compile \
--target-os=linux \
--extra-cflags='-I/home/wangping/arm_android14_toolchain/sysroot/usr/include' \
--extra-ldflags='-L/home/wangping/arm_android14_toolchain/sysroot/usr/lib' \
--arch=arm \
--disable-symver \
--disable-debug \
--disable-stripping \
--extra-cflags="-fPIC -DANDROID" \
logfile: 是输出日志一的文件名
prifix :在运行make install后,他会相应生成的库文件,及头文件拷贝的指定文件夹
cross-prefix:是你编译工具的前缀
extra-cflags:都是编译时候的选项,你在里面要提供头文件的位子
extra-ldflags:是连接时候的选项,要提供你库文件的件子
这些配置,你要参考 STANDALONE-TOOLCHAIN.htm ,你还可以自成由发挥,只要正确地指定 gcc,等编译工具和头文件以及链接库的位子即可, 比如你可以把extra-cflags和extra-ldflags去掉,而加sysroot先项,configure完成后,就运行make了。
⑹ Linux 下的 make, configure 究竟有多难用
听过身边很多个程序员朋友说Linux这个系统慢慢慢慢地就变得不好用了。
所以,在Linux下安装一个应用程序时,一般需要先运行脚本configure,然后用make来编译源程序,在运行make install,最后运行make clean删除一些临时文件。使用上述三个自动工具,就可以生成configure脚本。运行configure脚本,就可以生成Makefile文件,然后就可以运行make、make install和make clean。操作的复杂,可见一斑。
⑺ 求高手解答:linux系统编译问题
configure是每个源码包里自带的配置脚本,它会自动检查你的系统是否满足编译这个软件所需要的条件(比如,编译器是否安装,用到的头文件是否有,等等),并进行一些相关配置。
一般来说 ./configure后面带的参数主要是用来设置编译和安装这个软件时的一些相关参数,如果你不在 ./configure后面提供,那么编译、安装的时候就使用软件默认的设置。
最常见的参数就是 --prefix,指定安装软件的目录 (如果不指定,应该是默认为 /usr/local)。另外还有一些比方设置库路径,文档安装路径等参数 (这些参数一般各个软件都支持),还有一些是软件特有的配置参数,比如启用或者禁用某个特殊的功能等。具体每个软件的configure脚本支持哪些参数,可以用
./configure --help 的方法来查看。
第二个问题,./configure出错,一般来说就是你的系统不满足这个软件安装的要求,导致configure脚本检测出无法正确配置,如我上面说的,比方你没安装编译器或者编译器版本有问题,或者是缺少某个头文件,或者是缺少某些库等等,具体是什么问题,要看 ./configure 出错的提示了。
⑻ Linux中的./configure
./configure是源代码安装的第一步,主要的作用是对即将安装的软件进行配置,检查当前的环境是否满足要安装软件的依赖关系,但并不是所有的tar包都是源代码的包,楼主可以ls看看有没有configure这个文件,也许你下的是二进制的包,如果是二进制的包,解压后直接就能使用。
具体如下:
1、简介
Linux操作系统是基于UNIX操作系统发展而来的一种克隆系统,它诞生于1991 年的 [Linux桌面] 10 月5 日(这是第一次正式向外公布的时间)。以后借助于Internet网络,并通过全世界各地计算机爱好者的共同努力,已成为今天世界上使用最多的一种UNIX 类操作系统,并且使用人数还在迅猛增长。
2、基本信息
Linux[2]操作系统是UNIX操作系统的一种克隆系统,它诞生linux系统于1991 年的10 月5 日(这是第一次正式向外公布的时间)。以后借助于Internet网络,并通过全世界各地计算机爱好者的共同努力,已成为今天世界上使用最多的一种UNIX 类操作系统,并且使用人数还在迅猛增长。
3、分区规定
设备管理在 Linux 中,每一个硬件设备都映射到一个系统的文件,对于硬盘、光驱等,IDE 或 SCSI 设备也不例外。Linux 把各种 IDE 设备分配了一个由 hd 前缀组成的文件;而对于各种 SCSI 设备,则分配了一个由 sd 前缀组成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