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编程软件 » linux网页编译环境

linux网页编译环境

发布时间: 2022-08-01 09:37:23

A. 源码编译如何保证linux系统环境不损坏

1、安装编码源码的编译工具,一般是需要安装gcc
yum install gcc
2、把源码解压
tar zxvf uname.tar.gz
3、进入解压的目录执行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完成编译安装

B. 如何建立Linux交叉编译环境

最近有很多朋友在探讨关于建立Linux交叉编译环境的问题,下面就一些问题作一个说明,以期抛砖引玉。
基于Linux操作系统的应用开发环境一般是由目标系统硬件(开发板)和宿主PC机所构成。目标硬件开发板用于运行操作系统和系统应用软件,而目标板所用到的操作系统的内核编译、应用程序的开发和调试则需要通过宿主PC机来完成(所以称为交叉编译)。双方之间一般通过串口,并口或以太网接口建立连接关系。
但在此我建议构建如下的交叉编译环境,适合个人或研发小组使用:单独拿出一台PC机(PII以上即可,就用以前淘汰的旧机器就可以),在该PC上安装桌面的Linux操作系统(如Red
Hat
Linux
8.0及以上),可以采用默认的安装选项(注意要包含ftp服务),这台PC作为Linux服务器,除管理员以外,一般不直接让其他人去操作。
将该Linux服务器接入局域网,并新建一些合法用户,以便其他的PC机(在此我们将其称为工作站)的合法用户能访问到Linux服务器。而其他的PC机(工作站)仍然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原来干啥继续干啥。
需要的软件工具包括:
1、FTP客户端程序(如Cuteftp,可到网上下载)。
2、Telnet工具(如SecureCRT,可到网上下载)。
3、移植到某一特定ARM平台的Linux操作系统内核源码(一般由销售商整理提供)。
4、GNU编译工具,可由相关网站下载,或由销售商整理提供。
在工作站安装:在某工作站PC上安装FTP客户端程序和Telnet工具,安装完毕后应该可以在该工作站PC和Linux服务器之间进行文件的传输,并在工作站PC可以通过Telnet登陆到Linux服务器(可能需要将Linux服务器的防火墙服务关闭才能完成)。
在Linux服务器安装:将工作站PC上的Linux操作系统内核源码压缩包和GNU编译工具通过FTP传送到Linux服务器的某个目录(如合法的用户目录),然后在该目录下解压,并将GNU编译工具安装到默认的工作目录即可,以上工作通过在工作站PC使用Telnet工具完成,而不需要在Linux服务器上进行。
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编译:Linux操作系统内核的编译一般有一个比较固定的步骤,会根据MakeFile文件的不同而略有差异,可参考相关文档,编译的工作在工作站PC使用Telnet工具完成。
按固定的步骤编译内核完成以后,会在相应目录生成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通过FTP将该可执行的二进制文件传回工作站PC,然会再通过ADS或SDT下的烧写工具写入开发板的Flash即可。
(T004)

C. 怎么在linux环境编译hadoop

1,找一台可以访问外网的linux机器作为编译环境,因为ant编译过程中,需要从网上下载一些依赖包
2,下载hadoop代码包,解压,设置HADOOP_HOME
3,下载ant二进制包,解压,设置ANT_HOME
4,在HADOOP_HOME目录下使用ant编译命令:ant compile-native
5,编译完成后,把build/native/Linux-i386-32/lib目录下的内容覆盖到hadoop/lib/native/Linux-i386-32下面,然后重启hadoop测试mapred可用性
关于更多Linux的学习,请查阅书籍《linux就该这么学》。

D. 关于嵌入式linux的交叉编译环境问题

既然用arm-linux-gcc -v显示版本出来了,那你的交叉编译器是装好了的,现在你编不过去的原因可能有两个:
1.环境变量问题,如果你改了普通用户用下的环境变量,那你的交叉编译器只能在普通用户下认到,同理,超级用户的也是如此,如果你想在普通用户和超级用户都能认到交叉编译器,那你得改etc下的环境变量

2.编译uboot的权限问题,编译uboot里的有些文件是需要超级用户权限的,如果你不是在超级用户下编,是编不过去的

PS:即使有了超级用户权限,如果第一个问题没解决好,那也是编不过去的
如果上面两个问题都解决了还是编不过去,那就是你的uboot有问题了,你可以去uboot的官方下个标准的过来编下看看,不用你买的板子配的uboot

E. arm-linux 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希望有清楚的人解答,复制的闪人

是这样子的,计算机linux中原有的gcc是针对通用的X86等处理器而言的,编译出来的可执行文件是只能在通用计算机上运行的,arm也是一种处理器,只不过其指令等和X86等CPU不同,所以需要有针对arm的编译器来编译源程序,才能在arm中运行。
我在arm9下做过linux,qt编程,需要先在PC上安装linux,然后安装arm-linux-gcc,同时为了可以使用arm-linux-gcc来编译程序,需要指定环境变量,这个可以在.profile等文件中进行更改,具体办法你查一下就知道了。或者使用export命令在终端中设置环境变量。两种方法的结果有区别哦!
你想用2440的开发板的话就是arm9了,我还没找到arm9的仿真工具,但是网上已经有arm7的仿真工具。
对于arm-linux-gcc,只要你安装好并设置好了路径(环境变量)后,在一个终端中输入#arm-linux-gcc -v
那么你一般可以看到你安装的arm-linux-gcc 版本信息,到此你就可以使用它编译你的源程序,然后将生成的可执行文件下载到arm开发板中就可以运行了。
还有什么问题再说吧,我也是一个人摸索出来的,估计摸索了一个月才成功的在arm上运行了第一个自己的qt图形界面程序,祝你好运!
我的建议:
一、熟悉linux 的各种操作命令(如export)
二、学会怎么下载可执行文件到arm中
三、学会用pc控制arm上的linux

我只用过arm-linux-gcc,在你的安装文件夹下可以找到

F. 在Linux 7下编译安装WordPress,为何无法正常在网页端安装

编译安装,是否安装完成,是否安装正确

服务是否启动,网络是否互通

G. Linux下的交叉编译环境设置

采用交叉编译的主要原因在于,多数嵌入式目标系统不能提供足够的资源供编译过程使用,因而只好将编译工程转移到高性能的主机中进行。
linux下的交叉编译环境重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对目标系统的编译器gcc
2.对目标系统的二进制工具binutils
3.目标系统的标准c库glibc
4.目标系统的linux内核头文件
交叉编译环境的建立步骤
一、下载源代码 下载包括binutils、gcc、glibc及linux内核的源代码(需要注意的是,glibc和内核源代码的版本必须与目标机上实际使用的版本保持一致),并设定shell变量PREFIX指定可执行程序的安装路径。
二、编译binutils 首先运行configure文件,并使用--prefix=$PREFIX参数指定安装路径,使用--target=arm-linux参数指定目标机类型,然后执行make install。
三、配置linux内核头文件
首先执行make mrproper进行清理工作,然后执行make config ARCH=arm(或make menuconfig/xconfig ARCH=arm)进行配置(注意,一定要在命令行中使用ARCH=arm指定cpu架构,因为缺省架构为主机的cpu架构),这一步需要根据目标机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配置,笔者进行的实验中目标机为HP的ipaq-hp3630 PDA,因而设置system type为SA11X0,SA11X0 Implementations中选择Compaq iPAQ H3600/H3700。
配置完成之后,需要将内核头文件拷贝到安装目录: cp -dR include/asm-arm $PREFIX/arm-linux/include/asm cp -dR include/linux $PREFIX/arm-linux/include/linux
四、第一次编译gcc
首先运行configure文件,使用--prefix=$PREFIX参数指定安装路径,使用--target=arm-linux参数指定目标机类型,并使用--disable-threads、--disable-shared、--enable-languages=c参数,然后执行make install。这一步将生成一个最简的gcc。由于编译整个gcc是需要目标机的glibc库的,它现在还不存在,因此需要首先生成一个最简的gcc,它只需要具备编译目标机glibc库的能力即可。
五、交叉编译glibc
这一步骤生成的代码是针对目标机cpu的,因此它属于一个交叉编译过程。该过程要用到linux内核头文件,默认路径为$PREFIX/arm-linux/sys-linux,因而需要在$PREFIX/arm-linux中建立一个名为sys-linux的软连接,使其内核头文件所在的include目录;或者,也可以在接下来要执行的configure命令中使用--with-headers参数指定linux内核头文件的实际路径。
configure的运行参数设置如下(因为是交叉编译,所以要将编译器变量CC设为arm-linux-gcc): CC=arm-linux-gcc ./configure --prefix=$PREFIX/arm-linux --host=arm-linux --enable-add-ons 最后,按以上配置执行configure和make install,glibc的交叉编译过程就算完成了,这里需要指出的是,glibc的安装路径设置为$PREFIXARCH=arm/arm-linux,如果此处设置不当,第二次编译gcc时可能找不到glibc的头文件和库。
六、第二次编译gcc
运行configure,参数设置为--prefix=$PREFIX --target=arm-linux --enable-languages=c,c++。
运行make install。
到此为止整个交叉编译环境就完全生成了。
几点注意事项
第一点、在第一次编译gcc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找不到stdio.h的错误,解决办法是修改gcc/config/arm/t-linux文件,在TARGET_LIBGCC2_CFLAGS变量的设定中增加-Dinhibit_libc和-D__gthr_posix_h。

H. linux 下的make编译环境设置

装,肯定装,不过这些是些基本的库,以后还要装很多库呢,学的越多,装的库就越多。不过make这东西是工具,不是因为make而装这些库的,而是你要编程要用到这些库,make只是一条命令。以后还得自己编写Makefile,才能体现出make的用处,不过最近需要的编译工具是gcc工具。

I. 虚拟机linux怎么查看交叉编译环境

1.安装源码编译环境(配置gcc),在ubuntu安装完成已经有gcc(gcc是由GNU之父Stallman所开发的linux下的编译器,全称为GNU Compiler Collection, 目前可以编译的语言包括:C, C++, Objective-C, Fortran, Java, and Ada.),但是gcc还不能编译文件,因为缺少一些头文件.那么我们就要来配置这些头文件。在这里我们需要安装build-essential这个软件包,安装了这个包会自动安装上g++,libc6-dev,linux-libc-dev,libstdc++6-4.1-dev等一些必须的软件和头文件的库。安装build-essential,你可以在新立得搜索然后安装或者在终端里输入:
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2.除了编辑器之外,我们还需要文本编辑器来编写程序源码,Ubuntu中其实已自带编辑器,但是目前较为着名而且流行的vi / vim 编辑器可以通过在Ubuntu的软件中心下载,或是在终端输入指令下载,指令如下:
sudo apt-get install vim-full

3.解压包:arm-linux-gcc-3.4.5-glibc-2.3.6.tar.bz2,(注:不同文件包类型,指令有区别,如bz2 -xf)如下指令:
sudo tar -xf arm-linux-gcc-3.4.5-glibc-2.3.6.tar.bz2 OR sudo tar -xf arm-linux-gcc-3.4.6-glibc-2.3.6.tgz -C /work/

我的Ubuntu使用第二个指令解压后解压包放在了work目录下。

4.修改环境变量,把交叉编译器的路径加入到PATH:方法一:修改/etc/bash.bashrc文件(此文件只对当前用户适用),指令如下:
sudo gedit /etc/bash.bashrc
然后在文件的末尾空白处加入一下代码:
if [ -d /work/gcc-3.4.6-glibc-2.3.6 ] ; then
PATH=/work/gcc-3.4.6-glibc-2.3.6/arm-linux/bin:"${PATH}"
fi
即完成路径的添加。

5.使新的环境变量生效,不用重启电脑。输入下面指令:
source /etc/bash.bashrc
6.检查是否将路径加入到PATH。输入下面指令:

echo $PATH
若显示的内容中含有:/usr/local/arm/4.3.2/bin 说明已经将交叉编译器的路径加入PATH。至此,交叉编译环境安装完成。

7. 测试是否安装成功,下面的命令会显示arm-linux-gcc信息和版本。

J. 解释“linux交叉编译环境”这个概念,要具体专业点,用专业术语解释,考试的一道问答题来的,谢谢

交叉编译器是一种可以在平台A上为另一种平台B编译程序的编译器。其中,运行交叉编译器的平台A称为宿主机,交叉编译生成的目标文件的运行平台B称为目标机。交叉编译器的编译过程称为交叉编译。
一个完整的arm-linux交叉编译器包括arm-linux-gcc、glibc、binutils等组件。其中,arm-linux-gcc是为ARM平台编译C程序的编译器;glibc是嵌入式C程序所需的基本函数库;binutils包含一组二进制工具。所以交叉编译器又称为交叉编译工具链。
由于交叉编译器中每个组件都有各自的版本,所以可以使用不同版本的组件来制作交叉编译器。但是,组件之间会因版本不匹配的问题二产生错误。为了避免这种麻烦,建议直接使用制作好的arm-linux交叉编译器。
另外,团IDC网上有许多产品团购,便宜有口碑

热点内容
targz解压缩 发布:2025-02-09 06:59:19 浏览:310
wpsphp 发布:2025-02-09 06:58:41 浏览:960
视易锋云系统如何架设辅助服务器 发布:2025-02-09 06:47:08 浏览:768
mysql备份脚本shell 发布:2025-02-09 06:46:33 浏览:14
腾讯云服务器怎样调整分辨率 发布:2025-02-09 06:46:30 浏览:368
php上一个页面 发布:2025-02-09 06:41:25 浏览:488
改装配置后不想重启怎么办 发布:2025-02-09 06:36:40 浏览:445
算法复杂度定义 发布:2025-02-09 06:30:46 浏览:585
昵图源码接口 发布:2025-02-09 06:30:37 浏览:724
微信怎么没有支付密码 发布:2025-02-09 06:29:52 浏览: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