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编程软件 » 中微编程

中微编程

发布时间: 2022-07-30 21:12:23

Ⅰ 微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在微指令的控制字段中,每一位代表一个微命令,在设计微指令时,是否发出某个微命令,只要将控制字段中相应位置成"1"或"0",这样就可打开或关闭某个控制门,这就是直接控制法.
在6.3节中所讲的就是这种方法.但在某些复杂的计算机中,微命令甚至可多达三四百个,这使微指令字长达到难以接受的地步,并要求机器有大容量控制存储器,为了改进设计出现了以下各种编译法.
6.4.1 微指令的编译法(编码译码方法)(2)
2.字段直接编译法
在计算机中的各个控制门,在任一微周期内,不可能同时被打开,而且大部分是关闭的(相应的控制位为"0").所谓微周期,指的是一条微指令所需的执行时间.如果有若干个(一组)微命令,在每次选择使用它们的微周期内,只有一个微命令起作用,那么这若干个微命令是互斥的.
例如,向主存储器发出的读命令和写命令是互斥的;又如在ALU部件中,送往ALU两个输入端的数据来源往往不是唯一的,而每个输入端在任一微周期中只能输入一个数据,因此控制该输人门的微命令是互斥的.
选出互斥的微命令,并将这些微命令编成一组,成为微指令字的一个字段,用二进制编码来表示, 就是字段直接编译法.
6.4.1 微指令的编译法(编码译码方法)(3)
例如,将7个互斥的微命令编成一组,用三位二进制码分别表示每个微命令,那么在微指令中,该字段就从7位减成3位,缩短了微指令长度.而在微指令寄存器的输出端,为该字段增加一个译码器,该译码器的输出即为原来的微命令.
6.4.1 微指令的编译法(编码译码方法)(4)
字段长度与所能表示的微命令数的关系如下:
字段长度 微命令数
2位 2~3
3位 4~7
4位 8~15
一般每个字段要留出一个代码,表示本段不发出任何微命令,因此当字段长度为3位时,最多只能表示7个互斥的微命令,通常代码000表示不发微命令.
6.4.1 微指令的编译法(编码译码方法)(5)
3.字段间接编译法
字段间接编译法是在字段直接编译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缩短微指令字长的一种编译法.
如果在字段直接编译法中,还规定一个字段的某些微命令,要兼由另一字段中的某些微命令来解释,称为字段间接编译法.
本方法进一步减少了指令长度,但很可能会削弱微指令的并行控制能力,因此通常只作为直接编译法的一种辅助手段.
6.4.1 微指令的编译法(编码译码方法)(6)
字段A(3位)的微命令还受字段B控制,当字段B发出b1微命令时,字段A发出a1,1,a1,2,…,a1,7中的一个微命令;而当字段B发出b2微命令时,字段A发出a2,1,a2,2,…,a2,7中的一个微命令,仅当A为000时例外,此时什么控制命令都不产生.
6.4.1 微指令的编译法(编码译码方法)(7)
4.常数源字段E
在微指令中,一般设有一个常数源字段E就如指令中的直接操作数一样.E字段一般仅有几位,用来给某些部件发送常数,故有时称为发射字段.
该常数有时作为操作数送入ALU运算;有时作为计算器初值,用来控制微程序的循环次数等.
6.4.2 微程序流的控制 (1)
当前正在执行的微指令,称为现行微指令,现行微指令所在的控制存储器单元的地址称现行微地址,现行微指令执行完毕后,下一条要执行的微指令称为后继微指令,后继微指令所在的控存单元地址称为后继微地址.
所谓微程序流的控制是指当前微指令执行完毕后,怎样控制产生后继微指令的微地址.
与程序设计相似,在微程序设计中除了顺序执行微程序外还存在转移功能和微循环程和微子程序等,这将影响下址的形成.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产生后继微指令地址的方法.
6.4.2 微程序流的控制 (2)
(1)以增量方式产生后继微地址.
在顺序执行微指令时,后继微地址由现行微地址加上一个增量(通常为1)形成的;而在非顺序执行时则要产生一个转移微地址.
机器加电后执行的第一条微指令地址(微程序入口)来自专门的硬件电路,控制实现取令操作,然后由指令操作码产生后继微地址.接下去,若顺序执行微指令,则将现行微地址主微程序计数器( PC中)+1产生后继微地址;若遇到转移类微指令,则由 PC与形成转移微地址的逻辑电路组合成后继微地址.
6.4.2 微程序流的控制 (3)
6.4.2 微程序流的控制 (4)
(2)增量与下址字段结合产生后继微地址
将微指令的下址字段分成两部分:转移控制字段BCF和转移地址字段BAF,当微程序实现转移时,将BAF送 PC,否则顺序执行下一条微指令( PC+1).
执行微程序条件转移时,决定转移与否的硬件条件有好几种.例如,"运算结果为零","溢出","已完成指定的循环次数"等.
我们假设有八种转移情况,定义了八个微命令(BCF取3位),在图中设置计数器CT用来控制循环次数.如在执行乘(或除)法指令时,经常采用循环执行"加,移位"(或减,移位)的方法,指令开始执行时,在CT中置循环次数)每执行一次循环,计数器减1,当计数器为零时结束循环.又考虑到执行微子程序时,要保留返回微地址,因此图中设置了一个返回寄存器RR.

Ⅱ 简述程序和微程序两个的概念和区别。

程序是一系列机器指令的有序集合,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有子程序、分支、循环等结构,存放在主存中,可以更新修改;

微程序是一系列微指令的有序集合,微程序设计是将传统的程序设计方法运用到控制逻辑的设计中,因此在微程序中也可以有微子程序、分支、循环等结构。

区别:

1、体系不同

程序它以某些程序设计语言编写,运行于某种目标结构体系上。微程序存储在控制存储器CM中,只能读出,不能更改,CM中的所有微程序解释执行整个指令系统中的所有机器指令。

2、编译不同

一般的,程序是由高级语言编写,然后在编译的过程中,被编译器/解释器转译为机器语言,从而得以执行。

有时,也可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汇编语言在机器语言上进行了改进,以单词代替了0和1,例如以Add代表相加,Mov代表传递数据等。


(2)中微编程扩展阅读:

微程序的设计技术:

微程序设计技术,指的是利用软件技术来实现硬件设计的一门技术。优点:微程序设计克服了组合逻辑控制单元线路庞杂的缺点,同硬布线比较具有规整性,灵活性,可维护性等一系列优点。缺点:由于增加了到控制存储器中读取微指令的时间导致执行速度慢。

程序的运行:

为了使计算机程序得以运行,计算机需要加载代码,同时也要加载数据。从计算机的底层来说,这是由高级语言(例如Java,C/C++,C#等)代码转译成机器语言而被CPU所理解,进行加载。

Ⅲ 高中微机课学编程吗

不学,都是学习一些计算理论基础。

eg:块模一:计算机基础。分绪论;数据的表示、存储与运算;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病毒的预防、检查与消除。
块模二:一:中文windowsXP,1,wondowsXP概述;2,wondowsXP的基本操作,3.wondowsXP的管理工具;4。wondowsXP的应用程序;wondowsXP的附件。
块模三:文字处理系统。
1.办公软件中文office2003/2007简介;2.文档编辑;3.排版与打印;4.制表;5.插入资料;6.其他功能;7.新增功能。另一个是文字处理系统WPS跟上面那个文字处理差不多。
模块四:表处理系统。电子表格。
模块五:计算机教育应用。1.是基础;2。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3。多媒体软件开发。模块六:计算机网络应用。

Ⅳ 微程序设计是什么

  1. 微程序(microprogram)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M.V.Wilkes在1951年首先提出的,它是实现程序的一种手段,具体就是将一条机器指令编写成一段微程序。每一个微程序包含若干条微指令,每一条微指令对应一条或多条微操作。在有微程序的系统中,CPU内部有一个控制存储器,用于存放各种机器指令对应的微程序段。当CPU执行机器指令时,会在控制存储器里寻找与该机器指令对应的微程序,取出相应的微指令来控制执行各个微操作,从而完成该程序语句的功能。微程序设计技术,指的是利用软件技术来实现硬件设计的一门技术。

  2. 微程序设计技术,指的是利用软件技术来实现硬件设计的一门技术。

    优点:微程序设计克服了组合逻辑控制单元线路庞杂的缺点,同硬布线比较具有规整性,灵活性,可维护性等一系列优点。

    缺点:由于增加了到控制存储器中读取微指令的时间导致执行速度慢。

Ⅳ 微程序和程序的关系

微程序是由多个机器指令组成的机器指令集,程序则是为了完成某一应用功能所编写的代码的集合。简单一点,微程序是机器指令级别的,程序是高级语言级别的。

一种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机器指令的有序集合,包括子程序、分支、循环和其他结构,存储在主存中,可以更新和修改;

微程序设计是一组有序的微指令。微程序设计是传统程序设计方法在控制逻辑设计中的应用。因此,微程序也可以有微子程序、分支、循环等结构。

(5)中微编程扩展阅读:

微程序和程序的区别

1、不同的系统

是用某种编程语言编写的,运行在某种目标架构上。微程序存储在控制内存CM中,控制内存CM只能读取,不能更改。CM中的所有微程序解释并执行整个指令系统中的所有机器指令。

2、编译是不同的

通常,程序是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然后在编译期间由编译器/解释器翻译成机器语言以执行。

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用汇编语言进行编程,汇编语言经过机器语言的修改,用文字代替0和1,如Add用于添加,Mov用于传递数据等。

Ⅵ 微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微程序设计技术

微程序设计的关键是如何确定微指令的结构(包括微指令编码和微地址形成方法)。
微指令设计追求的目标 (1) 有利于缩短微指令字长度;
(2) 有利于减小控制存储器的容量;
(3) 有利于提高微程序的执行速度;
(4) 有利于对微指令的修改;
(5) 有利于微程序设计的灵活性。

一、微指令编码

(1)直接表示法---微指令操作控制宇段中的每一位代表一个微命令。
· 优点:简单直观,其输出可直接用于控制;
· 缺点:微指令字较长,因而使控制存储器容量较大。
(2)编码表示法---把一组相斥性的微命令信号组成一个小组(即一个字段),然后通过小组(字段)译码器产生操作控制信号。
· 优点:可以用较少的二进制信息位表示较多的微命令信号,使微指令字长大大缩短;
· 缺点:由于增加了译码延时,微程序的执行速度略有减慢。
(3)混合表示法---把直接表示法与编码表示法混合使用,以便综合考虑微指令字长、灵活性和执行微程序速度等方面的要求。

热点内容
如何下载油猴脚本并安装 发布:2025-02-08 15:02:12 浏览:595
硬件哪个配置性价比高 发布:2025-02-08 14:47:07 浏览:146
如何去掉仅限自动配置 发布:2025-02-08 14:37:55 浏览:708
压缩空气有啥 发布:2025-02-08 14:26:01 浏览:704
python输入一个数 发布:2025-02-08 14:26:00 浏览:451
普惠e卡最初密码是多少 发布:2025-02-08 14:21:57 浏览:477
亚索后q脚本 发布:2025-02-08 14:21:06 浏览:325
官方源码 发布:2025-02-08 14:09:25 浏览:438
python过滤器 发布:2025-02-08 14:05:06 浏览:618
火山币算法 发布:2025-02-08 14:04:49 浏览: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