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编程软件 » 编程时光

编程时光

发布时间: 2022-07-09 11:54:53

Ⅰ 你们在学编程的时候每天代码的练习时间是多少

每天6小时,两年就4千多小时了,有人说成为一个行业内的大师需要有1万小时的练习时间,两年下来你就是半个大师了。

Ⅱ 给五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 1000字作文

写作思路:围绕主题给五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阐述,很特殊,特殊在是写给自己的,其实也就是用另一种方式告诉自己应该记着感恩,有一点一滴的建议都让人为之动容,需要语言流畅,情感真挚自然,基调高昂乐观。

正文:

五年后的我:

你好!

这是一封我写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因为五年后的自己肯定和现在是不一样的。我内心是充满期待和欢喜。

就如同四年前的自己和现在也是不一样的。

只是四年前没有这样的机会和心境给自己未来写一封这样的亲笔信件。站在现在去展望未来,肯定会有一些话,对五年后的自己诉说。

五年的时光,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在这不长不短的时光里面,也是自己人生非常之宝贵的这五年的时光。给自己人生成长的道路上面是有一些安排和计划。

不能让这宝贵的时光,在自己的手上任由流逝。

为何我一直强调,这个五年是很重要的五年呢,我是从 2016 年正式开始接触编程行业的。在这之前,我仅有的基础就是打字。

没有写过一行代码,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将来是靠编程的手艺在江湖上挣得一份薪水。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命运是和编程关联起来了。

不过命运总是那样随机和无常,截止到目前,我已经在这个行业整整渡过了4年有余的时光。



但是论述起自己的编程水平,我给自己的评价是小学三年级的水平。属于入行级别的水平。

一方面是,编程领域的知识宽泛而庞大。还有一方面,自己天资平平。

虽然也在这四年的时光里面要求自己学习和成长,但是自己也做的是不尽人意。坚持的过程中没有做到全身心的投入。

自己甚至都做不到像自己读小学那个样子,因为读小学的时候,几乎每一天都是在课堂上跟着老师学习新的知识。

小学时光,自己的每一天都是在进步。从能认识拼音汉字到可以书写短篇作文,从基础的阿拉伯数字熟知到可以进行解方程。

回首自己在已过的这四年接触编程的时光中,自己在编程领域知识的进步远远没有达到自己小学时光的成长速度。

在坚持和努力方面也远远没有达到日拱一卒、全心全意、心无旁骛的状态。

但是,也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过往四年时光在编程知识领域的坚持投入、反复的自有提示和激励。因为我不曾放弃过。

让我有了在深入进入编程领域知识的基础。也就是编程领域的小学水平给我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让我在未来的五年的时光里面,可以更进一步的在编程领域知识进行探索。

不过这个前提是,我可以要求我自己在未来五年的时光,能一步一步优化自己的坚持,能慢慢去做到日拱一卒。每一日都是有新知识点的收获。

这个目标,别看被人都说烂了。但是实践起来还是非常有难度的。

人性是天生趋向于懒惰。而且,随着自己的年龄的增大,这种趋向于懒惰的走向还是越来越快。可能这也就是人到中年,越来越油腻的原因吧。

自己想要在未来的五年获得编程领域知识的收获,只有这样的一条路可以走。

轻松容易的路大多都是不能获取进步的路,如果在愉快中就可以提升自己领域的专业知识,那抖音快手我估计,我真的会刷的停不下来了。

我也相信自己,在这未来的时光里面,肯定会出现无数次,没有坚持去践行这样目标的日子。

那也不可怕。它并不是洪水猛兽。只要自己知道及时的自我调整,那都不是啥大问题。

还有一点要跟自己说明白的是,不管多样忙,多样没有时间。

一周保证两次的 5 公里跑步,这样的小目标也是切不可抛弃的。好的身体是实现自己价值的载体和基础。

而且,经常跑步锻炼可以保持思维的活跃和敏捷。身体好,精神好。投入到工作和编程领域知识的学习也是更加有效率。

磨刀不误砍柴工。一周 2-3 次的 5 公里跑步耽误不了多少时间的。反而,从整体上,它还是会节省你的时间,而且还会让你拥有一个相对健康的体魄。

读书和跑步是实现自我价值提升的最便捷的路径了,它不是一句空话。只是很多人在这条路上做不到日常的坚持,也包括我自己。

Ⅲ 求翻译下面这句话,感觉中文词穷了

我们的学生对于多语言编程技能的良好运用不仅使他们在国际竞争中具有明显优势,同时也让他们在编程时感到愉悦。

Ⅳ C语言诞生之前,有哪些重要的编程语言

你好,根据资料记载,C语言诞生前还有B语言和BCPL语言,C语言源自Ken Thompson发明的 B语言,而B语言则源自BCPL语言。C语言的诞生是和UNIX操作系统的开发密不可分的,原先的UNIX操作系统都是用汇编语言写的,1973年UNIX操作系统的核心用C语言改写,从此以后,C语言成为编写操作系统的主要语言。1978年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贝尔实验室正式发布C语言,1983年由美国国家标准局开始制定C语言标准,于1989年12月完成,并在1990年春天发布,称之为ANSI C,有时也被称为 C89 或 C90。

Ⅳ 时光流逝的编程怎么样做

这个的话我认为还是非常的好做的,而且编程也是非常的简单的,只要咱们自己喜欢做的话就可以了。

Ⅵ it编程自学网

摘要 亲,校外要想学习编程,以下的网站可以参考,oeasy学软件——oeasy系列互联网软件&编程相关教程。

Ⅶ Python中的10条冷门知识

下面时Python中一些不常见的冷门知识,感兴趣的小伙伴不妨来学习一下。
1、省略号也是对象
… 这是省略号,在Python中,一切皆对象。它也不例外。在 Python 中,它叫做 Ellipsis 。在 Python 3 中你可以直接写…来得到这玩意。
>>> ...
Ellipsis
>>> type(...)
<class 'ellipsis'>
而在 Python2 中没有…这个语法,只能直接写Ellipsis来获取。
>>> Ellipsis
Ellipsis
>>> type(Ellipsis)
<type 'ellipsis'>
它转为布尔值时为真
>>> bool(...)
True
最后,这东西是一个单例。
>>> id(...)
4362672336
>>> id(...)
4362672336
这东西有啥用呢?据说它是Numpy的语法糖,不玩 Numpy 的人,可以说是没啥用的。
在网上只看到这个 用 … 代替 pass ,稍微有点用,但又不是必须使用的。
try:
1/0
except ZeroDivisionError:
...
2、增量赋值的性能更好
诸如 += 和 *= 这些运算符,叫做 增量赋值运算符。这里使用用 += 举例,以下两种写法,在效果上是等价的。
# 第一种
a = 1 ; a += 1
# 第二种
a = 1; a = a + 1
+= 其背后使用的魔法方法是 iadd,如果没有实现这个方法则会退而求其次,使用 add 。
这两种写法有什么区别呢?
用列表举例 a += b,使用 add 的话就像是使用了a.extend(b),如果使用 add 的话,则是 a = a+b,前者是直接在原列表上进行扩展,而后者是先从原列表中取出值,在一个新的列表中进行扩展,然后再将新的列表对象返回给变量,显然后者的消耗要大些。
所以在能使用增量赋值的时候尽量使用它。
3、and 和or 的取值顺序
and 和 or 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两个逻辑运算符。而我们通常只用它来做判断,很少用它来取值。
如果一个or表达式中所有值都为真,Python会选择第一个值,而and表达式则会选择第二个。
>>>(2 or 3) * (5 and 7)
14 # 2*7
4、修改解释器提示符
>>> import sys
>>> sys.ps1
'>>> '
>>> sys.ps2
'... '
>>>
>>> sys.ps2 = '---------------- '
>>> sys.ps1 = 'Python编程时光>>>'
Python编程时光>>>for i in range(2):
---------------- print (i)
----------------
5、默认参数最好不为可变对象
函数的参数分三种
可变参数
默认参数
关键字参数
今天要说的是,传递默认参数时,新手很容易踩雷的一个坑。
先来看一个示例:
def func(item, item_list=[]):
item_list.append(item)
print(item_list)
func('iphone')
func('xiaomi', item_list=['oppo','vivo'])
func('huawei')
在这里,你可以暂停一下,思考一下会输出什么?
思考过后,你的答案是否和下面的一致呢
['iphone']
['oppo', 'vivo', 'xiaomi']
['iphone', 'huawei']
如果是,那你可以跳过这部分内容,如果不是,请接着往下看,这里来分析一下。
Python 中的 def 语句在每次执行的时候都初始化一个函数对象,这个函数对象就是我们要调用的函数,可以把它当成一个一般的对象,只不过这个对象拥有一个可执行的方法和部分属性。
对于参数中提供了初始值的参数,由于 Python 中的函数参数传递的是对象,也可以认为是传地址,在第一次初始化 def 的时候,会先生成这个可变对象的内存地址,然后将这个默认参数 item_list 会与这个内存地址绑定。在后面的函数调用中,如果调用方指定了新的默认值,就会将原来的默认值覆盖。如果调用方没有指定新的默认值,那就会使用原来的默认值。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访问类中的私有方法
大家都知道,类中可供直接调用的方法,只有公有方法(protected类型的方法也可以,但是不建议)。也就是说,类的私有方法是无法直接调用的。
这里先看一下例子
class Kls():
def public(self):
print('Hello public world!')
def __private(self):
print('Hello private world!')
def call_private(self):
self.__private()
ins = Kls()
# 调用公有方法,没问题
ins.public()
# 直接调用私有方法,不行
ins.__private()
# 但你可以通过内部公有方法,进行代理
ins.call_private()
既然都是方法,那我们真的没有方法可以直接调用吗?
当然有啦,只是建议你千万不要这样弄,这里只是普及,让你了解一下。
# 调用私有方法,以下两种等价
ins._Kls__private()
ins.call_private()
7、时有时无的切片异常
这是个简单例子
my_list = [1, 2, 3, 4, 5]
print(my_list[5])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F:/Python Script/test.py", line 2, in <mole>
print(my_list[5])
IndexError: list index out of range
来看看,如下这种写法就不会报索引异常,执行my_list[5:],会返回一个新list:[]。
my_list = [1, 2, 3]
print(my_list[5:])
8、for 死循环
for 循环可以说是 基础得不能再基础的知识点了。但是如果让你用 for 写一个死循环,你会写吗?(问题来自群友 陈**)
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在往下看之前,建议你先尝试自己思考,你会如何解答。
好了,如果你还没有思路,那就来看一下 一个海外 MIT 群友的回答:
for i in iter(int, 1):pass
是不是懵逼了。iter 还有这种用法?这为啥是个死循环?
这真的是个冷知识,关于这个知识点,你如果看中文网站,可能找不到相关资料。
还好你可以通过 IDE 看py源码里的注释内容,介绍了很详细的使用方法。
原来iter有两种使用方法,通常我们的认知是第一种,将一个列表转化为一个迭代器。
而第二种方法,他接收一个 callable对象,和一个sentinel 参数。第一个对象会一直运行,直到它返回 sentinel 值才结束。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int 呢,这又是一个知识点,int 是一个内建方法。通过看注释,可以看出它是有默认值0的。你可以在终端上输入 int() 看看是不是返回0。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由于int() 永远返回0,永远返回不了1,所以这个 for 循环会没有终点。一直运行下去。
9、奇怪的字符串
字符串类型作为 Python 中最常用的数据类型之一,Python解释器为了提高字符串使用的效率和使用性能,做了很多优化。
例如:Python 解释器中使用了 intern(字符串驻留)的技术来提高字符串效率。
什么是 intern 机制?就是同样的字符串对象仅仅会保存一份,放在一个字符串储蓄池中,是共用的,当然,肯定不能改变,这也决定了字符串必须是不可变对象。
示例一
# Python2.7
>>> a = "Hello_Python"
>>> id(a)
32045616
>>> id("Hello" + "_" + "Python")
32045616
# Python3.7
>>> a = "Hello_Python"
>>> id(a)
38764272
>>> id("Hello" + "_" + "Python")
32045616
示例二
>>> a = "MING"
>>> b = "MING"
>>> a is b
True
# Python2.7
>>> a, b = "MING!", "MING!"
>>> a is b
True
# Python3.7
>>> a, b = "MING!", "MING!"
>>> a is b
False
示例三
# Python2.7
>>> 'a' * 20 is 'aaaaaaaaaaaaaaaaaaaa'
True
>>> 'a' * 21 is 'aaaaaaaaaaaaaaaaaaaaa'
False
# Python3.7
>>> 'a' * 20 is 'aaaaaaaaaaaaaaaaaaaa'
True
>>> 'a' * 21 is 'aaaaaaaaaaaaaaaaaaaaa'
True
示例四
>>> s1="hello"
>>> s2="hello"
>>> s1 is s2
True
# 如果有空格,默认不启用intern机制
>>> s1="hell o"
>>> s2="hell o"
>>> s1 is s2
False
# 如果一个字符串长度超过20个字符,不启动intern机制
>>> s1 = "a" * 20
>>> s2 = "a" * 20
>>> s1 is s2
True
>>> s1 = "a" * 21
>>> s2 = "a" * 21
>>> s1 is s2
False
>>> s1 = "ab" * 10
>>> s2 = "ab" * 10
>>> s1 is s2
True
>>> s1 = "ab" * 11
>>> s2 = "ab" * 11
>>> s1 is s2
False
10、两次return
我们都知道,try…finally… 语句的用法,不管 try 里面是正常执行还是报异常,最终都能保证finally能够执行。
同时,我们又知道,一个函数里只要遇到 return 函数就会立马结束。
基于以上这两点,我们来看看这个例子,到底运行过程是怎么样的?
>>> def func():
... try:
... return 'try'
... finally:
... return 'finally'
...
>>> func()
'finally'
惊奇的发现,在try里的return居然不起作用。
原因是,在try…finally…语句中,try中的return会被直接忽视,因为要保证finally能够执行。

热点内容
wpsphp 发布:2025-02-09 06:58:41 浏览:960
视易锋云系统如何架设辅助服务器 发布:2025-02-09 06:47:08 浏览:768
mysql备份脚本shell 发布:2025-02-09 06:46:33 浏览:14
腾讯云服务器怎样调整分辨率 发布:2025-02-09 06:46:30 浏览:368
php上一个页面 发布:2025-02-09 06:41:25 浏览:488
改装配置后不想重启怎么办 发布:2025-02-09 06:36:40 浏览:445
算法复杂度定义 发布:2025-02-09 06:30:46 浏览:585
昵图源码接口 发布:2025-02-09 06:30:37 浏览:724
微信怎么没有支付密码 发布:2025-02-09 06:29:52 浏览:33
mplayer编译版 发布:2025-02-09 06:29:13 浏览: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