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牌编译大师
⑴ 网狐6.6是用vc几编译的
警告没事
⑵ 能打德州的棋牌软件有哪些
1、能打德州的棋牌软件
(1)博雅德州扑克
(2)JJ德州扑克
(3)爱奇艺德州扑克
(4)德州扑克2
(5)大亨德州扑克
(2)棋牌编译大师扩展阅读
以上五种扑克的具体玩法:
1、《博雅德州扑克》:
《博雅德州扑克》是一种玩家对玩家的公共牌类游戏。一张台面至少2人,最多22人,一般是由2-10人参加。德州扑克一共有52张牌,没有王牌。
每个玩家分两张牌作为“底牌”,五张由荷官陆续朝上发出的公共牌。开始的时候,每个玩家会有两张面朝下的底牌。经过所有押注圈后,若仍不能分出胜负,游戏会进入“摊牌”阶段。
2、《JJ德州扑克》:
JJ德州扑克源自中国最专业的棋牌竞技平台(JJ比赛),首创比赛模式,其专业性、公平性在棋牌届独树一帜,在牌局开始的时候,每个玩家都会发得两张面朝下的底牌。
在经过所有的押注圈以后,若仍不能分出胜负,游戏则会进入“摊牌”阶段,也就是让所剩的玩家亮出各自的底牌以较高下,持大牌者获胜。
3、《爱奇艺德州扑克》:
是爱奇艺游戏精心打造的一款精品扑克游戏,玩法来源于风靡全球的德州扑克,在经典玩法的基础上融入了全球独创的明星影视主题赛事。在经过所有的游戏押注圈后,若还不能分出胜负,则游戏进入摊牌阶段,也就是说所有的玩家亮出自己的成手牌以较高下,持大牌者获胜。
4、《德州扑克2》:
在《德州扑克2》中,玩家将扮演一个菜鸟牌手,从最底层的初级牌桌开始,一路过关斩将,直到坐上拉斯维加斯扑克王的宝座。。德州扑克共有52张牌没有王牌,每个玩家分5张公共牌,还有两张牌作为“底牌”。经过所有的押注圈以后,若不能分出胜负。
5、《大亨德州扑克》:
《大亨德州扑克》是国内首个主打MTT锦标赛和SNG大师赛的专业德州扑克竞技平台。是国内德州扑克游戏第一门户《中扑网》五星推荐的德州扑克游戏平台。致力为广大德州爱好者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绿色德州扑克平台。
⑶ 棋牌解码数据大师是真的吗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4-21
⑷ 棋牌源码架设过程中编译失败是什么原因
奇怪,你这是什么编译器???很明显提示你少张图片
⑸ 做一个网络棋牌游戏需要什么学什么语言或编程技术。我是零基础。。。追加10分。希望专业回答。谢谢各位大
几乎所有的编程语言都可以,0基础想快点做出来的话去试试易语言,那个东东虽然不成熟,不过上手快对于你的要求还是能够容易完成的,UI,编译什么的也不用你费心
⑹ 解码数据大师作弊真的吗
摘要 骗人的,除非他自己开发的棋牌知道数据,全都是骗人的,利用人的贪念噶韭菜
⑺ 怎样取得国家杯棋牌授权
摘要 因为每年只有海南中智运动体育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国家杯唯一授权承办方,具有全权负责该赛事的权利。
⑻ 做电脑棋牌小游戏的软件
1.“纵横四海”这款游戏曾经在韩国software振兴院主办的游戏评选活动中获得三等奖。游戏中的地图按照真实的世界地图绘制,玩家可以在世界各地做贸易赚大钱,组建自己的无敌舰队并打败海盗。超越地理和文化的差异进行世界性的贸易,创造财富,成为全世界最伟大的商人 。 2.自由棋王(QQ版),帮您思考,帮你赢棋,可根据对手情况设置棋力,可以让你轻松击败对手!可以设置象棋种类,QQ版的两种象棋都可以支持!快棋的话最好将棋力设置为'中',碰到高手则将棋力设置为'高',碰到大师级则设置为'最高' screen.width-300)this.width=screen.width-30 。 3.目前专业规则五子棋软件比较强的软件,最高实力大约在初段以上,可用于学习、研究、模拟对弈等。估计用过的都知道他的妙用吧,对啦,下载安装完毕后请先不要运行程序,先把安装目录里的zrzd.exe,key*.dll文件改成只读。 4. 自贡扑克游戏,是四川地区较流行的扑克之一,也是比较老的一款扑克游戏,在网络上也没见这种游戏,所以就率先把这种扑克玩法移植到了电脑游戏中,此游戏由两个人玩,现在移置到电脑上就可以和电脑对战了,游戏可玩性强,可随时查看自己的分数和电脑的分数,可设置获胜分数等,希望大家喜欢。而且是完全免费版。 screen.width-300)this.width=scree 。 5.本游戏默认采用四川自贡麻将的玩法规则,模拟现场打麻将的气氛。做工细腻,配音多姿多彩,能令你的笑声也多彩多姿,这是本游戏的一项重大特色。具有一般网络麻将游戏所不具有的电脑人工智能。同时也具有网络对战功能,任何一个游戏玩家都可以成为游戏主机,而进行网络对战,其中聊天功能独具特色、别具匠心,使你犹如在现场说话一般,并操作方便快捷,体贴周到。还具有各种不同的玩法设置 。
⑼ 象棋大师金波的生世
金波: 从茶馆练出来的国家象棋大师
中国棋牌网讯 “1990年,在沈阳学棋的时候,没有人引荐,就常去茶馆找高手下,交2元茶水钱,跟人打彩学棋。”
3月10日,“网络多酷杯”全国网络棋牌大赛在中国棋院激战正酣。比赛间隙,中国象棋大师金波接受中国棋牌网独家专访时,重温当年在沈阳学棋的艰苦岁月。
“那个时候,沈阳棋坛火热,棋风兴盛,棋友开的棋社,我们叫茶馆,那是一个纯粹的下棋地方,沈阳市知名棋手、辽宁省的高手常聚会在茶馆下棋。而我当时没有关系,有关系的才能得到高手指点。”今年45岁的金波说起那个学棋资源匮乏的时代,略显唏嘘。
开始,给人家买包烟还行,后来,下10元、20元一盘,这样跟高手过招的机会才会多一点。下不过人家的时候,让我一先,一步一步地开始,后来,随着水平进步,分先后手下,他们渐渐都不行了。
8岁学棋,邻居、公园里有下棋的,就跑去看。较早表现出象棋天资的金波,1983年便获得区里中小学生比赛冠军,之后,进入沈阳市体校开始接受训练。
然而,走象棋之路并非易事。没有被辽宁队收录进去,金波面临困惑,自己有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在棋坛上到底能不能继续发展?
人生难得几回搏。少年金波下定决心,先打业余比赛,一步一步走下去。
从1990年到1994年,一直参加全国业余比赛,获得几次全国业余大奖赛冠军。事实证明,金波的确有这个实力。
翻过这个坎,便是一马平川。
1995年,对金波来说,是一个象棋事业丰收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经过朋友介绍,金波代表铁道部第三工程局打比赛,参加全国铁路系统的运动会,获得第一名;那一年,金波作为主力队员,代表火车头队,获得全国团体赛冠军;那一年,首届全国象棋棋协大师棋王战,金波获得冠军,并获得国家象棋大师称号。
自此,金波在高手如云的中国象棋界占据了一席之地。
“当时拿到国家大师称号,挺激动的,毕竟这几年,没有白付出,这也圆了自己儿时的一个梦想。”
谈及1995年全国个人赛在江苏吴县赢许银川的那一盘棋,这位身体壮实的东北汉子脸上洋溢着孩子般的天真笑容。
当时,20岁的许银川处于巅峰时期。“碰到自己的偶像,心里挺荣幸的。”比赛中,尽心尽力地下出自己的水平来。“许银川有点轻敌,走招欺负人,故意保留变化,把局面搅复杂。”
2009年,从沈阳队来到北京队,他与全国冠军王天一、蒋川一起磨合,打造了这支北京象棋队的豪华阵容。“北京队这几年联赛成绩都非常好,最近5年获得2次冠军,2次亚军,1次季军。”
对于未来,金波心中有谱。“首先加强身体锻炼,争取一个好状态。再者,更加深入地研究棋艺。”“象棋进入网络时代,各种电脑软件都出现了,有时候摆棋就需要借助电脑软件。”
金波,这位60后棋坛老将,战斗力依然十足。
金波:1969年出生,辽宁省沈阳人;1989年沈阳市中国象棋大赛荣获成年组冠军,1992年沈阳市棋王赛冠军,1994年山西省首届棋王赛冠军,1995年全国团体赛冠军成员,1995年首届棋协大师赛冠军,,1995年全国铁路运动会象棋赛冠军,1998年、1999年全国象棋个人赛第4名, 2000年第3届全国象棋大棋圣战亚军。
2001全国象棋个人赛第5名,2002年全国象棋团体赛亚军队成员。
第九届亚洲象棋锦标赛冠军。
⑽ 详细介绍一下中国象棋界的几位特级大师,包括他们的详细资料
胡荣华
姓名:胡荣华(huronghua)
胡荣华
1945年出生
上海人
象棋特级大师
辉煌战绩
8岁习弈,1960年15岁首次参加全国比赛即夺取冠军。
15岁时首次参加全国赛即夺得冠军,1988年被亚州象棋联合会授予中国象棋国际特级大师称号。
称雄棋坛四十余年,至2000年底保持着五个第一:十五岁成为最小的全国冠军、唯一成为十连霸的棋手、五十五岁成为年龄最大的全国冠军、唯一获得十四届全国个人冠军的棋手、唯一称雄棋坛四十余年的棋手。
以后直至1979年,连续10届蝉联全国冠军,独步弈林20年,以十连霸闻名中外。1983年和1985年又获两次全国冠军。多次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是连续6届亚洲杯赛团体冠军中国队主力队员。1984年获第一届七星杯国际邀请赛冠军,1991年和1993年获第5、6届亚洲名手邀请赛冠军。1982年国家体委授予其中国象棋特级大师称号,并授予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88年被亚洲象棋联合会授予特级国际大师称号。
60年代,胡荣华、杨官麟双雄并立,80年代棋艺发展,棋坛繁荣,柳大华、李来群,吕钦、徐天红、赵国荣、许银川等新星崛起并立。胡荣华虽年过不惑,公务缠身,但是凭着坚强的毅力和深厚的功力,始终在棋坛上与群雄拼搏,且战功赫赫。在国内最高水平的五羊杯全国冠军赛中曾5次捧杯。并因连续3届捧杯而永久保有五羊杯。在1982年至1992年全国个人赛中,曾获4次亚军,2次季军。他为上海队获得5届全国团体冠军,立下了战功。胡荣华在1982年首届三楚杯、北方杯、上海杯,1984年昆化杯、第3届三楚杯,1986年第2届天龙杯,1988年木建杯、净安杯、首届棋王赛,1989年金角杯,1991年宝仁杯世界顺炮王争霸战,1992年华山杯赛中均荣获了冠军。 胡荣华天资异禀,记忆力惊人,曾创盲目1对14人的记录,其棋路全面,灵活多变,开、中、残局都有深厚的功力。在30多年的棋坛生涯中,他对象棋理论的研究,象棋全局古谱的发掘、整理,取得了很大成就,对古谱中的过宫炮、飞相局、反宫马、顺手炮等皆有重大的创新,使之成了当代流行布局。主要着作为反宫马专集,国内外均已出版。胡荣华飞相百局则是由北斗棋苑、宝岛象棋联合出版。
胡是当之无愧的当代棋王,在棋界享有崇高的声誉。现任上海市人大常务委员、上海棋社社长、高级教练,目前仍在棋坛奋斗不息。
柳大华
柳大华,1950年3月3日出生于湖北武汉
擅长中局搏杀,招法凶狠,有“东方电脑”“棋王”之称。1980年从胡荣华手中夺过了全国象棋冠军,终止了胡荣华“十连霸”的势头,1995年在北京创下了1对19人的蒙目棋最高纪录。
获奖情况及棋路历程:
1963年,获得湖北省少年象棋赛冠军
1976年,柳大华获全国第十二名,
1977年获全国第九名,
1978年获全国第三名,
1979年获全国第二名。
1980年夺得全国象棋冠军,终止了胡荣华“十连霸”的势头
1981年,曾创下一对十九盘蒙目棋的世界纪录。由于记忆力惊人,人称“东方电脑”。
1984年,获特级大师称号
1988年,获得“七星杯”国际邀请赛冠军
1991年、1993年、1997年获得三届“银枝杯”象棋赛冠军
1995年2月25日,在北京中国棋院举行1对19的“盲目棋”比赛,柳大华获得9胜8和2负的佳绩,也作为“中国之最”载入史册。
……
2006年8月4日,柳大华在成都和108人同时对弈,历时7时30分,获得了69胜30和9负的佳绩,成功创下了101盘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2006年9月24日,在临朐县沂山顶应众1对12弈“盲棋”,在全国引起极大的震动。
曾为中国队夺得第一、二、五、八、九届“亚洲杯”象棋团体冠军。
让人惊叹的“盲棋神技”
2006年8月9日上午,“浪潮杯”首届中国象棋人机大战热身赛,即柳大华盲棋表演赛一对五的比赛,最终落下了最后一粒子,柳大华以三胜一平一负的成绩同时战胜了25名网络业余选手。比赛中,柳大华镇定自若,背对着棋盘和选手们,细心聆听裁判报出的各组走棋,他稍加思索后报出对每盘棋每一回合的应对招数。整个盲棋表演赛过程中,双方落子节奏似乎超出人们在赛前的想象,很快一组业余选手就败下阵来。柳大师始终面对观众,表情并不丰富,但显得信心十足。赛后,大师表示对比赛结果非常满意,他说,“这个结果比我自己赛前的预测还要好,毕竟一人对阵五组,对精力消耗会很大。”有意思的是,柳大华在赛后认出25名挑战者中,除了一些网络象棋爱好者以外,确实有一些国内中象的高手,甚至是他自己认识的朋友。
让人感动的母子情怀
柳大华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他9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拉扯四个孩子,日子过得好艰苦。
大华的妈妈是一位勤劳贤慧的母亲,尽管生活的重担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一家五口人的吃穿都得由她操持,但对孩子们下棋一事却最支持。
开始,由于她对下棋缺少认识,认为那只是玩玩,甚至担心孩子们学坏了。可当她发现弟兄三个学棋后,不但家务活干得多了,而且个个在校是优秀生,她再也不反对孩子们下棋了。有一件事,尤其使她感动。
一天晚上,大华跟两个哥哥去文化宫参加象棋表演赛,棋赛结束时,主办单位发给每人一包点心,三人谁也没有舍得吃一块,原封不动地拿回了家,往妈妈面前一放,说:“妈,您吃吧,这是我们下棋挣的点心。”
妈妈从每个包里拿了一块,放在嘴里慢慢嚼着,她似乎从来没吃过这么香甜的点心。做妈妈的,还有什么比得到儿女的孝敬更香甜的呢?
可当她把目光一停留在儿子们身上,见每人穿的都是比较破旧的衣服时,不觉一阵心酸,心中暗想,穿这样的衣服,如何在大庭广众之下表演象棋呢?想到这里,泪水几乎夺眶而出,她对儿子们说道:“就是不吃不喝,我也得给你们做身体面的衣服。”
经过一段时间的省吃俭用,柳大华的母亲节省下30元钱买了几米蓝灯芯绒布料,给每人做了身制服。穿上这身衣服,兄弟三个可就“体面”多了。每当外出表演,三人一色蓝灯芯绒制服,棋又下得好,特别引人注目,于是后来又有了这样的赞扬:“蓝灯芯绒弟兄,棋下得好厉害!”
由于妈妈的支持,大华和二哥在国际象棋训练班益发鼓足了劲。
柳大华,作为中国象棋界的领军人物,带领着国棋在世界范围内独领风骚,是世界象棋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吕钦
个人简介
吕钦,1962年出生,广东省惠东人。象棋特级国际大师。 被誉为“羊城少帅”;全国人大代表。
编辑本段人物点评
吕钦8岁开始学棋以弈棋,反应敏捷,攻杀犀利闻名,有“快马飞刀”的美誉,人称“羊城少帅”,现任广东省象棋队教练员兼运动员。1991年被评为广州市十大杰出青年,1993年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97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代表大会代表。 他的人生座右铭是“脚踏实地”。
编辑本段主要经历
1978年获全国象棋赛少年组冠军。
1982年获全国象棋第三名。
1983、1991、1993年获全国象棋赛亚军。
1986、1988年两次获全国象棋赛冠军。
1985年获第二届亚洲城市名手赛冠军。
1990、1995年获第一、四届世界象棋锦标赛男子个人、团体冠军。
1992年第七届“亚洲杯”象棋赛男子团体冠军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
1989~1992年连续五次(第九至十三届)“五羊杯”冠军;
1980年以来,作为广东队主力,为该队七次夺得全国团体赛冠军。
1990年首届世界象棋锦标赛个人冠军和中国队获团体冠军主力成员。
1990、1992年获得第一、三届“银荔杯”赛冠军。
1994年获第四届“棋王”赛冠军。
1995年第四届世界象棋锦标赛个人冠军及中国队获团体冠军主力成员。
1986年获象棋特级大师称号。
1989年获特级国际大师称号。
1991年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1993年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2001年12月在澳门参加第7届世界象棋锦标赛,获男子个人冠军,并与队友合作,获团体世界冠军。
着有《广东少帅吕钦专辑》、《棋坛少帅吕钦专集》。
辉煌战绩
11次全国象棋团体赛冠军广东队的主力队员,2次全国体育大会象棋团体赛冠军队主力队员,3次全国象棋个人赛冠军,6次亚洲象棋团体锦标赛冠军队主力队员,1次亚洲象棋名手赛冠军,4次世界象棋锦标赛个人和团体冠军,9次夺得“五羊杯”全国象棋冠军邀请赛冠军,4次“银荔杯”全国象棋争霸赛冠军,以及多次获得各项杯赛冠军。1991年当选广州市十大杰出青年,1993年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97年当选为中共十五大代表。4次获得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2次获得广东省十佳运动员称号和新中国50周年棋坛十大杰出人物。
现今状况
吕钦是棋坛“梦之队”广东象棋队多次获得全国冠军的主力队员。2003年,吕钦作为广东队教练,2004年、2006年率队荣登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冠军宝座,2003年、2005年获得象甲联赛亚军。
2007年11月,吕钦与柳大华一起代表中国队获第2届亚洲室内运动会象棋团体赛冠军。
吕钦弈棋反应敏捷,攻杀犀利,有“小吕飞刀”、“快马飞刀”等美誉,人称“羊城少帅”。
吕钦现任广东省象棋队教练员兼运动员。1991年被评为广州市十大杰出青年,1993年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1997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代表大会代表。
业余下棋
吕钦的收入也是浮动的,就是看参加的商业比赛多不多,目前所有的杯赛他都参加的。吕钦作为省棋牌中心副主任,广东省象棋队主教练有一份不错的岗位工资,不过主要收入还是依靠非凡棋力赢得的赛事奖金。
不过,吕钦依靠下棋致富,还只是近几年的事情。他回忆起自己拿过的第一个奖是在1973年,他刚刚11岁———惠阳地区少年冠军。
吕钦得到的第一笔赛事奖金还是在1983年,他在全国比赛中获得了第三,奖金是80元钱。1985年的兰州大师赛上,他获得了冠军,奖金达到了120元钱。那时候的奖金跟现在当然没法比,不过象棋比赛逐渐跟商业结合起来,也促进了这项运动的发展。
近年来吕钦在各种商业赛事上屡屡夺冠,收入自然颇丰。尤其是去年的银荔杯。这是目前国内奖金最高的赛事,冠军奖金高达15万元。拿了冠军,扣完个人所得税,拿回家12万元。这是他拿回家的最高奖金。
银荔杯并不是吕钦参加的奖金最高的比赛,有一年在美国举行的国际挑战赛上,他获得了冠军,奖金是3万美金。尽管不用交个人所得税,但是按规定,他要上交国家棋类管理中心65%的奖金,最后到手的也就1万美元左右,所以还是银荔杯拿到的最多。不过他也坦言,中国象棋跟围棋或者国际象棋比起来,奖金还是毛毛雨。
编辑本段业余生活
前年,封开县举办一个活动,期间主办单位邀请吕钦和许银川、文静夫妇与众多象棋爱好者切磋棋艺,之后的筵席,县领导等都过来敬酒,吕钦显得很随意,都会举杯往来。据说,吕钦过去的酒量是很出名了,不过现在,他除了一些必要的应酬之外,平时已经是滴酒不沾了。
吕钦自评,酒风正,这就是个性。同朋友喝酒,他豪爽实在。前年武汉的个人赛上,他开局不利,连输几盘。他邀约朋友到黄鹤楼喝酒,一句调侃,众人叫好。结果第二天的比赛,他居然连赢三盘!
当年因为身材干瘦,差点失了老婆许妙玲的芳心,但现在的吕钦,却时时为自己发胖的体形担忧。在棋队里,他被同事笑称为“肚腩王”,所以几年前他开始爱好跑步。
每天下午吕钦都会到办公室后面的田径场上进行慢跑。5点开始是棋队的体能训练时间,别人可以打球,练器械,这些老家伙就跑跑步算!他就沿着田径场慢跑五六千米。
他说,现在比赛频繁,没有好的体能是不行的。不过什么时候不再下象棋了呢?他说到了他觉得自己拿不了冠军的时候,他就会考虑退下来。
不过上海的胡荣华60多岁了,还保持着顶尖的状态。现年43岁的特级大师吕钦应该不会那么快就从棋坛赛场上下来的。
编辑本段成长过程
吕钦是惠东人民的骄傲,也是父亲的骄傲,吕钦能有今天也是离不开父亲的默默支持,功成名就的吕钦也不忘孝敬老人家,他已经在老家为父亲建了一套房子,吕钦也会抽空回家看望父亲,平时也是常常打电话问候。
小时候,吕钦家里穷,兄弟姐妹众多,吕钦父亲为了生计,经常不在家,兄弟姐妹主要是靠祖母拉大。当时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父亲,而父亲为了支持吕钦学好棋艺,每次吕钦要外出比赛,父亲都会毫不犹豫地掏出15到20元钱,资助吕钦。
在吕钦的记忆中,父亲几乎就没当面表扬过自己,只是会在和村里人聊天的时候,偶尔说到自己,说的时候,神情颇为自豪。
吕钦说,平时由于比较忙,也是很难得回去探望父亲,但是他每年春节必定会回老家的。已成为人父的他也备感一种父亲的责任,因此也对老父更加眷念。
山村里走出“小吕飞刀”
广东惠东县稔山镇长排村是广东一个偏僻的山村,吕钦就是出这里走出来,走向世界棋坛的最高峰,现在惠东象棋很普及了,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再走出另外一个吕钦,或许时迁物移,过去的那段时光,只能是留在记忆之中。
吕钦家有7兄弟姐妹,吕钦排老二,当时家境不是很好的他就要负责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但是生活艰辛并没有淹没他在象棋上的天赋,他年纪不到9岁时就已经打遍村中无敌手,村里已经名气很响了。
不过谈起当时的艰辛,吕钦也是感慨不已,因为当时一副最便宜的象棋也要一毛多,吕钦两天才有一分钱的零用钱,他和同伴从教室里偷来粉笔,找到块地方,划上楚河汉界,用瓦块当棋子,然后在上面写上军马炮的字样。
他无法找到自己的启蒙老师。因为,他完全是靠看人下棋看会的。上世纪60年代的广东农村,孩子们哪有什么课余活动?村里的老人们常年聚集在一个空屋子里下棋,这个地方也是最吸引吕钦的地方,每天一放学,他放下书包就往那里跑。“看了一个礼拜,我就完全会了。”吕钦回忆说。
他开始跟小伙伴们较量。孩子们是买不起象棋的,吕钦的父母是盐民,他小时候,父母一直在5公里外的盐场干活,常年都不在家,他是由祖母带大的。7个兄弟姐妹中,吕钦排行老二,祖母给每个人的零花钱是两天1分钱。。而一副最便宜的象棋也要一毛多,孩子们想了办法,他们从教室里偷来粉笔,找到一块地方,划上楚河汉界,棋子就用瓦块,在上面写上车马炮的字样。没过多久,小吕钦已经打败了所有的伙伴。
那些无意中成了吕钦师傅的老人们,很快发现了孩子的天赋。一开始还觉得老人们水平很高,没过多久,发现他们不行了,村里的老人没一个能下过他了。
1978年,吕钦高中毕业,他准备参加高考。他成绩很好,很有希望考上大学。但这个时候公社的领导找到他,希望他按省里的要求参加全国少年比赛。公社对吕钦寄予了厚望,在最困难的年代里,革委会每个月特批给他家三四斤猪肉。“你先参加比赛,高考可以推迟一年。”公社承诺。
结果吕钦一举拿到了全国少年冠军,也就在这一年,他进入二沙岛的省队,离家27年。“吕温侯”“小吕飞刀”是棋坛的封号,连续夺冠成就了一位“棋王”。
升任大师
从2001年,吕钦就开始担任广东省象棋队的教练员兼队员。目前广东象棋队有十多个人,除了比赛,从周一到周六都要训练,而且从早上8时30分到下午五时,五时之后是体能训练。
吕钦的成功只要是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自己没有老师,但是他的手下目前已经有了12名全有大师头衔的弟子。作为广东象棋队的主教练,省棋牌中心的副主任,吕钦已经把大半的精力给了别人。
吕钦把大部分心血都花在了教学上。但是他坚持,要成为职业棋手,必须要有天分。“有些棋手看到我们打比赛挣钱,但是这样的全国才不到10人,绝大部分的人还是很平庸的。所以我也在观察孩子们,光勤奋,有理想不够,如果他们没有天分,就劝他们尽早放弃,下棋可以锻炼智力,但要以此为生,非天才不可。”
作为教练,他把广东省队建设成了全国最规范、也最具实力的一支队伍。不过他对记者表示担忧:“别人都说现在广东队最强,其实,广东队里有我还有许银川这样的棋手,因此在团体赛上,我们总能够获得冠军,不过在个人赛上,后继不力,特别是女队员,需要在全国争取到前六或前三才行”。
作为教练员,吕钦感觉跟做运动员最大的区别就是责任大了,他不仅自己要参加比赛,还有安排队员的各方面情况。
吕钦,在棋盘中成长,在棋坛中功成名就,因此他对中国象棋的发展责任感越来越强,他坚信中国象棋的发展前景将一片光明。
编辑本段爱情之路
吕钦从惠东简陋破旧的农家小院走出来,孤身一人在广州二沙岛的省队。从农村来的他一点也没有自卑感,他只想在比赛中取胜,这种执着也体现在他的感情上。
老婆追了七年
1983年,14岁的汕头姑娘许妙玲进入广东省象棋队,当时队里有杨官璘、蔡福如两位着名教练,更有弱冠之年的名将吕钦。一个惠东人,一个汕头人,都不会说广州话,到了星期天,家在广州的棋手都回去度周日,而从外地来的棋手就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吕钦和妙玲就是这样日久生情。
1988年,许妙玲退役了,按照家里的要求,她回到汕头找工作。分隔两地让吕钦无法忍受,他的情书雪片般飞往汕头,但往往四五封信才换了姑娘的一封回信。他想起了打电话,许家旁边的公用电话成天响,四邻都烦了,妙玲的母亲起初很反感,但吕钦的执着感动了妙玲,也感动了她的家人,她最后确定回广州。
妙玲对吕钦的了解,应该说从她第一次到吕钦老家后,有了质的变化。1990年吕钦夺得了首届世锦赛的冠军,他希望妙玲陪他回家看看,许起初不太愿意,但经不起吕钦的花言巧语。在人们看来,吕钦虽然已是两届全国冠军和世界棋王,人长得又黑又瘦,又比妙玲大了7岁,他配不上漂亮的妙玲。在埝山乡长排村吕钦的家门口,妙玲这个城里姑娘被震撼了。棋王就是从这简陋破败的农家小院里走出来的!那一刻,她坚定了自己终身伴侣的人选。
从1991年结婚到现在,小两口恩恩爱爱,羡煞了旁人。吕夫人现在在广州棋艺社担任教练,教小孩子下象棋,丈夫是省队的,夫人却是归广州队管,虽然他们无法像当年在广东省象棋队的时候那样工作和生活都形影不离,不过,每天19时下班后,夫妻俩自己的小家,日子过得同样有滋有味。
编辑本段家庭生活
女儿爱好音乐
如今,吕钦的女儿已经12岁了,今年升初中。由于圆号吹得好,已经被省重点中学——广州实验中学录取了。
颖颖没有女承父业,只下过一段国际象棋,也拿过东山区少年比赛的名次,但是她对棋并没有父亲的痴迷,吕钦也认为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不过颖颖在音乐方面的收获让夫妇俩格外骄傲。她是学校管乐队的成员,圆号吹得特别好,被广州实验中学作为特长生已经了录取。“要知道进实验中学多难呀,颖颖很争气,一下子给我们省了好几万。而这个学校你就是交钱,还不一定有名额呢。”吕钦得意地说。孩子学音乐的花费也很高,每个学期要给学校交一千多元,孩子曾随队到韩国比赛,六千多元的费用都是家长出的。上中学以后,家里准备给孩子换换装备,给她买一个新的圆号,大约要一万多,学艺术一般家庭都负担不起,她还算幸运。
常年在外,最让吕钦感到愧疚的是,对女儿的关心不够。幸福的家庭是相同的,从吕钦甜蜜的三口之家,你可以闻到一种幸福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