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脚本
1. 一体化净水设备微课程脚本
一体化自动反冲净水器在设计了突出方便实用、操作简单的特点,整套系统巧妙地利用水力学特性,实现自动运行,对操作人员素质要求不高,一般人均可操作自如,并能自动控制设备运行特点。当滤层表面堵塞到一定程度时自动反冲,整套装置没有运行部件,设备故障几乎为零,运行可靠,便于维护。
除了对一级泵房及加药系统的管理外,一体化净水处理器从反应、絮凝、沉淀、集泥、排泥、集水、配水、过滤、反冲、排污等一系列运行程序,达到了自动运行的要求,值班人员只要定时作水质监视测定工作外,无需对净水装置操作管理。一体化净水处理器高浓度的絮凝层,能使原水中的杂质颗粒,在其间得到充分的碰撞接触,吸附的机率,因而能适应各种原水的水温和浊度,杂质颗粒去除率高。在一定使用条件时,还具有除藻功能。
2. 如何设计与制作微课
如何设计与制作微课
一、脚本的开发
一寻找素材
从自己的经历中,寻找有价值的素材。所谓"价值"包括下面的特点:1、教师自己感觉难忘的、有效果的;2、符合教育规律,操作有创新。
二梳理价值点
1、主线梳理:文章信息多、容量大,所以要抽出主线,将一切与主题无关的内容删除或精减。如果是故事,只选择一个;如果是策略,选择一个主题的。
2、内容删减:文章中的繁杂的信息过多,需要删减:主要有下面两点:(1)基本删除:如关于"理论"的叙述、背景的过多的描述、情感化的语言、成绩与荣誉;(2)内容删减:不论什么,都要选择有创意、易操作的素材,删掉大家都在知道的或都已使用过的。
最终的删减的字数在300-500之间。许多文章只能选择出10%左右的内容。
三提升价值点
基于基本素材,进行再开发,素材的不同,梳理角度不同:
故事类:(1)追问过程:故事中间是不是还有什么波折?(2)追问方法:是不是还有什么重要的方法,我是不是没有意识到?(3)追问提升:这些方法是不是可以梳理出更具普遍意义的做法?能不能拓展到其他人或事的上面?
策略类:(1)策略追问:究竟怎么做?还有没有其他办法?(2)风险追问,如果这样会遇到什么问题?能不能再有新做法?
四形成脚本
课程化开发。基于上述的追问,形成了有价值的故事,做成脚本。
二、PPT制作
微课程基于PPT技术,但是与目前的PPT不一样
一模板与背景
1、基本板:纯白底黑字或黑底白字
2、特殊时:红色、黄色等可用、但不做主体色。
二图画与布局:
微课程可分为下面三种布局,风格尽可能统一。
(1)画图板:画为主
绘本板:画中加字,画中套字,适合于经典故事
小人书版:字画分离,上图下字或上字下图,图画80%,字占20%;适合于电影、经典故事。同一页一般不出现两幅图。
(2)文字版:字为主
字画板:以字为主,有图做点缀。(图:不用动画)
纯文字板:
(3)混合板: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三字号:
基本字号:40±6:用于正文基本叙述。
突出字号:需要重点强调的字或句,可大也可小。如果同页出现大小不同的字,反差控制在±20以内,比如小的40,最大不得超出60,防止反差过大
四字体:醒目,字体粗,看得清
鼓励:黑体、方正超粗黑简体、方正综艺体等。
少用:宋体、隶书、行书等
五字数与速度
教师课程其他
每页最多字数35字如字数超:分批动画呈现或明暗呈现
播放速度(每秒字)5-6字
特殊页面
播放速度
思考页面3-5秒:如"你知道吗""思考5秒"
过渡页面1-2秒:如"开始""接着看""怎么样?"
六音乐
选择轻音乐
3. 微课如何制作
制作微课程的第一个要素就是选题设计。
一、如何进行选题设计
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学科门类必然有其独有的特性。低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对于微课程的简明程度要求高,要通俗易懂;高年龄段学生喜欢个性化的、有特点的讲课,对教师的讲课技巧提出要求。另外,每次制作微课的目的要明确;是讲授新的知识,让学生提前预习,还是复习重难点查漏补缺,亦或是易错题讲解。不同的目的微课的侧重点、讲解方式及准备的素材都不一样,相对而言,新颖的提前预习微课程和易错题讲解微课程因为目的明确,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
二、良好的微课制作工具
合适、顺手的微课制作工具会使微课制作事半功倍。传统的制作工具是在微课制作场景中摆放几台摄影机进行拍摄,现如今微课制作工具更加高效、便捷;其主要工作原理在对电脑屏幕和教师语音进行实时的录制。对市场上的微课制作工具进行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
1、单纯的屏幕和语音录制软件,比如微课大师等。这类软件体积较小,功能基本全面,能够满足对于微视频的录制。不足在于,不带手写功能,使学生失去一种“上课”的体验感,对于许多需要手写演示的课程展现效果不是很理想。
2、功能全面的录屏软件,比如Camtasia Studio等。这类软件体积不大,功能全面,能够满足对于微视频的录制。但可能正是由于功能的全面而使软件看起来比较繁琐,有种畏惧感,同时也缺乏手写功能的体验感。
3、软、硬件配套的录屏软件,比如汗微微课宝。功能全面,满足教师对于微课制作的需要,高级版中增加了对于视频的编辑处理,以及教师视频录制过程中的语音纠错功能。由于带有专业的硬件手写板,使得教师的演示和思维逻辑展现更为直接和清晰。界面相对简洁,容易上手。
三、个性化的讲课风格
当今时代是一个个性化的时代,都追求一种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在学生印象中讲课风格个性化的老师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微课比纸质课程更容易展现教师的授课风格,更容易表现教师在现实课堂中无法表现的讲课个性化。当然内容是核心,内容是主体。千万不要去追求有个性的风格,而忽略了内容。但是,有创意的风格可以提高内容的表达的效果。
相信微课制作者解决好以上三个方面的问题,制作一份受学生欢迎的微课不再是梦想。
4. 下面哪个选项不是微课程的标准 a,微脚本 b,微容量 c,微干扰 d,有实物
A、枯草杆菌依靠分解动物的尸体、粪便或植物的枯枝落叶吸取有机养料,属于腐生,A正确.B、蘑菇属于真菌,营养方式为腐生,B正确.C、乳酸细菌靠分解食品原料中的有机物来维持生存,属于腐生,C正确.D、蓝细菌属于光能自养性菌类,D错误.故选:D。
5. 微课程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反馈信息
微课程制作形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PPT式微课程,此课程比较简单,PPT由文字、音乐、图片构成,设计PPT自动播放功能,然后转换成,时间在5分钟左右。
第二种类型:讲课式微课程:由讲师按照微课程要求,按照模块化进行拍摄,经过后期剪辑转换,形成微课程,时间为5-10分钟。
第三种类型:情景剧式微课程,此课程借鉴好莱坞大片拍摄模式,组成微课研发团队,对课程内容进行情景剧设计策划,撰写脚本,选择、演员、场地进行拍摄,经过制片人后期剪辑制作,最终形成微课程。时间为5-10分钟。
6. 微课脚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微课脚本看成是微课制作时所依据的工作底本。微课脚本根据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可以划分为微课程脚本和微课分镜头脚本。教师
7. 微课和传统课程有什么区别
微课,常见应用场景是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如:晨会、夕会的边角料时间、拜访客户等待时间、乘坐公交与地铁的时间,有句俗语:“每次上厕所都要能成长一点点”,可见微课程是应用一个个小小的碎片时间完成,课程形式会多样化:资讯、真人、动画、交互、游戏等等。总之要能够运用碎片化的学习时间来达成学习目的。由于借用移动互联、手机APP应用培训与学习形式未来将展现出更多的创新与交互形式。
那微课到底多长时间呢?——2小时一门课,显然无法满足微课的应用场景?根据应用场景大家也能脑补出答案:深蹲一次洗手间15分钟左右脚都麻了~所以15分钟左右,甚至更短,5分钟、10分钟最好,如果超过30分钟,就真心不能和微课扯上什么联系。所以目前我们市场上能见到的主流微课程级别分为3分钟以下、3~5分钟、5~10分钟为一个级别,15~30分钟可以作为小型专题进行学习。每个分项课程好比一集情景剧,独立开来有单独剧情,整合起来又有逻辑体系。
那在15分钟,甚至是5分钟的时间里,怎样保证让学员有收获呢?换言之:微课和传统课程到底有什么不同??
总的来说,微课比较起传统课程,不同的地方在于:
一、以知识点结合实务操作进行课程研发:
传统课程以章节、小节为单位,包含多个知识点,而且每个知识点从了解到应用进行教学研发,而微课程研发更多以知识点+实际应用的方式进行课程研发:如:时间管理中文本框工作法为一个知识点,文本框+OUTLOOK邮件应用进行微课程脚本开发,模拟了小李一上班收到20封邮件进行分类整理的案例讲解课程《上班5分钟如何快速处理手头邮件》。
所以微课程更重视客户体验也就是上战场,由于微课讲授时间有限,要讲得好,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得聚焦课程教学目标,这一步是微课开发成功的前提。谈到教学目标聚焦,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二、以短片形式进行课程研发
由于讲授时间有限,讲解时一定得有好的呈现套路,才能保证在有限时间里讲清楚。好的呈现套路,就是手法。因此笔者再借鉴影视文学电影脚本设置思路研发了特有微课程开发思路,结合传统的课程开发套路(开场、引言、知识点、练习、结语)进行整编应对不用微课形式、时间、人群、用途有不同的脚本思路。最简单的操作就是绘制故事时间轴在进行脚本编撰。
三、重反馈,应用现代技术进行课程评估
课越碎,到处都是课,如何做好课程评估将成为培训管理者很大的挑战,如何结合平台进行课程评估将成为未来柯氏四级评估后的挑战,应用移动手机平台进行行为分析将能成为新的支撑与轨迹学习管理,目前技术上多数能支撑到随学-随测,未来技术还将实现学-测-评-行为分析-轨迹管理-知识传播-绩效验证的模式。
四、在散落的微课程中寻找逻辑
单独的微课程由于时间段其实是轻逻辑的,这个就比较容易理解。逻辑的作用曾有很多老师打过比方,是串起知识点的珠子,当很多知识点出现时,帮助学员记忆的,微课只有一个知识点,所以串珠子的线就不需要了。该点随课程研发人员专业度提升将有所改变,微课程将慢慢结合行动中学习、工作中学习的逻辑线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地图(现有培训管理系统中的学习地图大多是扯淡)这也将是未来培训管理遇到的最大挑战。
8.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选择理由
微课程设计与制作选择理由是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情境、资源、活动的设计。
微课程是以某一学习主题为核心组织起来的相关活动,所以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将技术整合到课程中去,更重要的是将已经脱离社会的学习活动回归到真实的生活中,将人为孤立起来的知识回归到真实的生活源泉中,将单一的被动接受学习方式还原为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群落。
微课程课时一般比较短,教学材料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所设计的活动一般和现实相关,不只是让学生提取知识,而是鼓励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思考,在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本门课程的知识,也丰富了其他相关学科知识。
微课程类型:
1、PPT式微课程,此课程比较简单,PPT由文字、音乐、图片构成,设计PPT自动播放功能,然后转换成视频,时间在5分钟左右。
2、讲课式微课程:由讲师按照微课程要求,按照模块化进行授课拍摄,经过后期剪辑转换,形成微课程,时间为5-10分钟。
3、情景剧式微课程,此课程借鉴好莱坞大片拍摄模式,企业组成微课研发团队,对课程内容进行情景剧设计策划,撰写脚本,选择导演、演员、场地进行拍摄,经过制片人后期视频剪辑制作,最终形成微课程。时间为5-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