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高层访问
Ⅰ 中欧工商峰会,全场6次掌声 都给了总理的哪些金句
短短20分钟的讲话,赢得了现场观众的6次长时间掌声,这6次分别谈到了什么话题?
图为出席中欧工商峰会的与会者们纷纷起立鼓掌欢迎的到来。吴刚 摄
甫一讲出此行目的,立刻引来长久掌声。为什么?因为一下就直接触碰到了欧洲人目前最敏感的神经。美欧关系模棱两可的今天,英国脱欧进程仍在继续,多国大选频繁进行,民粹主义仍暗流涌动,再加上恐怖主义、难民危机、债务问题……每一件想起来都是头痛和不确定性,在这个时候,“稳定”发展的中欧关系,犹如冰雪天的暖阳,怎能不立刻打动人的心灵?
比利时瓦隆大区外贸与外国总署署长巴斯卡勒·德尔科米内特就对记者说,近年来,在全球化遭受质疑,保护主义势力有所抬头的背景下,中欧之间依然应该是做最可靠和相互依赖的合作伙伴。在她看来,一个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应该是“双赢”的关系。欧盟和中国有着强烈的互补性,期待欧盟在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也希望能以的此次访问为契机,推动欧盟和中国在经贸、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上取得进一步发展”。
以贸易和自由化便利化为代表的经济全球化,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虽然经济全球化会带来各种问题,但是指出,不能“因噎废食”,当前的迫切任务,是坚持自由贸易,重振贸易和两大引擎,推动世界经济迈上稳定复苏的轨道。这一点,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深有同感,“欧中双方都致力于开放的世界、基于规则的国际体系、自由和公平的贸易,致力于寻找重要问题的全球解决方案”。
中欧经贸关系中合作与竞争并存,但合作共赢是主流。现在,双方互补互利的合作格局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合作的方式,从单一的“欧洲+中国制造”,增加了“中国+欧洲制造”“三方合作”等方式,开辟了“一带一路”建设新领域,双方利益交汇点更多、相互依存度更高。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盟成员国普遍存在经济增长乏力的问题。比利时联合会秘书处弗兰克林 皮特尔对记者表示,作为全球三个最大经济体中的两个,欧盟和中国在寻求加深合作方面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今天,欧盟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贸易伙伴。“在当今世界,欧盟和中国之间相互联系的经贸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个紧密的合作能有助双方应对共同挑战:如保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与包容性、促使金融体系更加稳定与稳健等等”。据了解,在这方面,目前中欧间已经形成了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中欧金融监管之间的对话等机制。
图为与会者认真聆听在中欧工商峰会上的演讲。吴刚 摄
“小孩子能够连翻十几个跟斗,但像我和容克主席这样的身量估计很难。”的一席话逗笑了在场的所有人,但也形象地比喻出了中国经济的现状——体量大,现在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跟过去都不能同日而语。中国经济总量一直在保持中高速增长,去年已经超过了11万亿美元。
法中委员会秘书长林碧溪表示,李这一妙喻回应了欧洲工商界对中国经济发展放缓的疑虑。
中国正处在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的重要阶段,对欧洲高品质消费品、先进技术设备、优质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欧洲经济回暖,居民消费稳定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大,也将为中国提供新的商机。
听到这些,欧盟—中国贸易协会主席约胡姆 哈克玛显得有些激动,他对记者说,的演讲令人振奋,中国将给欧洲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中国经济增速最近几年有所放缓,欧洲一些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有些担心,但在今天的演讲里深入浅出地说明了中国经济的现状和发展前景,会让不少欧洲人打消对中国经济的担忧。“在我看来,无论从哪个经济指标进行衡量,中国依然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这不仅是中国的福祉,也是世界的福祉”。
哈克玛还说,不断发展的中国对于欧洲很多来讲都意味着机遇,特别是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更是为欧洲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造福世界的发展工程,沿线国家人民都将从中受惠。最近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国际社会进一步共建共享‘一带一路’指明了方向,欧洲应该抓住这个商机”。
这个片段获得了观众的两次掌声,因为开始举起了一只手表示“赞成”,意识到“不对”后,又举起了双手,让掌声更加经久不息。这尤其凸显了中欧工商界人士对两国在领域达成共识的期待。
多次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只会越开越大。
近期,中国第七次修订外商产业目录,限制类条目再次缩减1/3,负面清单的外资管理模式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只要是在中国注册的,无论内资还是外资,中国都一视同仁。”指出,在资质许可、标准制定、采购、享受“中国制造2025”政策等方面,都会依法给予同等待遇。同时也提出,希望欧方在审查等方面更公正对待中国。
图为与会者认真聆听在中欧工商峰会上的演讲。吴刚 摄
更开放、更公平、更规范的环境,是中欧工商界人士的共同期待。欧洲议会议员爱勒罗拉·福伦扎指出,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趋势的当下,的演讲是对贸易保护主义与国际贸易秩序破坏者的强有力回应。还就欧洲关心的中国环境等问题给出了答复,“事实大家都有目共睹,我也相信李的回答会更加增强欧洲主们对中国的信心”。
中欧数字协会主席卢伊基说,李的话充满了智慧,消除了欧洲对中国环境的疑虑。波兰雇主协会主席顾问马伊曼则表示,李以详实的数据回应了对中国环境的质疑,有理有据,对欧洲家震动很大。欧盟应以更加务实的举措推进中欧经贸合作。
中欧关系走过40多年历程,逐步迈入成熟稳健的发展轨道。2014年,主席访问欧盟期间,提出共同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为中欧合作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现在,中欧全方位合作稳步推进,经贸合作硕果累累,人员往来频繁密切。
平均每分钟双边贸易额超过100万美元,每周有600多个航班往返于中欧之间,每月中欧班列运行多达150列……中欧合作是优势互补的必然结果,双方人民都从中受益。
如欧洲议会对华关系代表团主席乔 莱恩所说,听到这些利好的消息感到非常高兴,此次中欧工商峰会是一个对于双方而言不可多得的机遇之窗,非常希望双方能在经贸等领域加快合作的步伐。“在全球受贸易保护主义严重威胁的背景下,欧盟和中国应该携手致力于进一步发展自由贸易、寻求气候变化应对方案以及维护全球和平与区域稳定。现在这个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欧中的紧密合作,这对国际社会的和平稳定都是重要的保证”。
Ⅱ 中欧双方在哪些方面达成共识了
据报道,商务部今天(28日)举行例行发布会,新闻发言人高峰介绍了第七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取得的进展和成果, 中欧双方坚决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
高峰介绍,在刚刚结束的第七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中,双方表示,争取在第20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期间,首次交换市场准入清单出价。随着双方完成交换清单出价,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将进入新阶段。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高峰:中方将继续秉持开放、灵活、务实的态度,积极推动谈判取得更大进展。我们相信,早日达成一个全面、富有雄心的投资协定,符合中欧双方的共同利益。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高峰:我们相信,在个别国家出现内顾倾向、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形势下,中欧经贸合作将为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和稳定发展带来一股“暖流”。
Ⅲ 中国与欧盟关系
3月28日,疫情防控以来的首趟中欧班列从湖北武汉出发,将急需的防疫物资、生活必需品等货物运往德国、法国、匈牙利、捷克、波兰等欧洲国家。在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成都青白江铁路港片区,这些中欧班列连接了中国和欧洲的城市,为欧洲国家送去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也为中国各地带来欧洲各国的葡萄酒和其他商品。统计显示,上半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大幅增长,累计开行5122列,同比增长36%,反映出中欧经贸关系的蓬勃发展,也充分说明了中欧关系的重要性。
今年是中欧建交45周年。当前,中国和欧盟的贸易额均领先世界。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美国;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据欧盟委员会的统计,中国是欧盟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和第二大出口市场。中国和欧洲平均每天的贸易额超过10亿欧元。
中欧双方都致力于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过,相比而言,欧盟的对华立场表现出复杂性。2019年欧盟发布了《欧中战略展望》政策报告,将中国定位为“合作伙伴”、“谈判伙伴”、“经济竞争者”和“制度性竞争对手”。由于欧盟对华态度的这种复杂性,针对不同的事务和政策,欧盟会采取不同的方式与中国接触。一方面,欧盟在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往来中表现出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又时不时地采取可能破坏双边关系的举措。例如,7月30日,欧盟以涉嫌网络攻击为由制裁两名中国公民和一家中国企业。
中国和欧盟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治理模式等方面确有不同,但双方合作远大于竞争。正如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7月30日与意大利外长迪马举行视频会晤时所说,中欧双方应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借鉴,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使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的国家实现共同促进、共同繁荣。
中欧不是制度性竞争对手,而是全面战略伙伴。双方有着广泛的共同经济利益,这使得双方的合作必不可少,而不是可有可无。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带来诸多挑战,加之中美紧张局势不断升级,但最近我们看到,中欧高层交往日益频繁:7月28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与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以视频形式共同主持了第八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7月29日,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与欧盟委员会第一副主席蒂默曼斯举行了视频会见。在双方努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及其灾难性影响之际,中欧关系似乎呈现出更大的发展势头。
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在第八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前夕表示:“当前的危机让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伙伴携手合作。通过齐心协力,我们可以更快地实现经济复苏,并在贸易和投资等双方共同关心的领域取得进展。”欧盟仍然对与中国合作持开放态度,特别是在贸易和投资领域,但中欧关系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障碍。正如东布罗夫斯基斯在同一场合所说的那样,“我们还有一些症结需要解决,例如给予双方企业对等待遇。”
在中欧关系上,中方始终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希望欧盟发展壮大,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重要作用。中国与欧盟的繁荣和可持续增长是息息相关的。双方更多的是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更不是“制度性竞争对手”。这一点可以从双方的贸易数据中得到证明。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中欧双边贸易额达2841.57亿美元。在全球化时代,作为拥有不同治理模式的两大经济体,中欧双方可能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竞争,这是很自然的,但双方也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欧从合作中获得的利益远大于竞争可能带来的损失。
随着双方在贸易和投资谈判上取得进展,美国将密切关注,其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更加紧密的中欧关系。欧盟能否在美国施压下保持战略定力,按照自身的根本和长远利益行事,是对欧盟领导人的重大考验。面对疫情带来的挑战和困难,中欧有机会建立更加紧密的双边关系。美国正为了一己私利煽动意识形态对抗,欧盟需保持警惕。更为重要的是,中欧应密切合作,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抵御逆全球化浪潮,共同倡导多边主义,促进经济早日复苏,给双方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作者:邢玉堂 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科研管理与国际合作部副主任、副研究员)
Ⅳ 中欧峰会的中欧关系简况
1975年5月6日,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正式关系。1983年11月1日,中国与欧洲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建立外交关系,从而与欧洲共同体全面建交。
中欧关系发展良好。
1998年,中欧建立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
2002年,中欧签署政治对话协议。
2003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目前,双方已建立30多个磋商与对话机制,涵盖政治、经贸、科技、能源、环境等领域。
2003年10月,中国发表首份对欧盟政策文件。
2004年2月,双方在北京举行中欧政策文件研讨会,提出一系列双边合作的具体目标和计划。
2006年10月,欧盟发表自1995年以来第六份对华政策文件。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6年中欧贸易额达2723亿美元,同比增长25.3%,其中我出口1819.8亿美元,进口903.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6.6%和22.7%。2007年第一季度贸易额为753.9亿美元,同比增长30.3%。欧盟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并成为我第一大出口市场。
欧盟是中国累计第一大技术供应方和累计第四大实际投资方。截至2006年底,中国累计从欧盟引进技术24108项,合同金额986.6亿美元;欧盟累计对华直接投资项目25418个,合同金额979.5亿美元,实际投入531.8亿美元。 (一)科技合作
1998年12月,双方签署《中欧科技合作协定》。
2003年10月,签署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伽利略计划”合作协议。
2004年,中欧续签科技合作协定。同年12月,签署《中欧和平利用核能研发合作协定》。
2005年5月,“中欧科技战略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
2006年10月,“中欧科技年”在布鲁塞尔正式启动。11月,包括中国、欧盟在内的七方代表在法国签署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计划联合实施协定及相关文件。
(二)教育合作
2004年12月,中欧签署“中国窗口项目”财政合作协议,欧方将投入900万欧元招收中国学者和学生赴欧学习。我与德、英、法等国签署了互认学历学位协议,在13个欧盟国家的23所孔子学院已开课。目前,约17.5万中国留学生在欧盟学习,欧盟国家有近1万人在华留学。2006年5月,中欧高教合作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0月,中国政府启动了为期5年的“中国-欧盟学生交流奖学金项目”,自2007年起每年向100名欧盟青年学生提供政府奖学金。
(三)旅游合作
2004年2月,中欧签署《关于中国旅游团队赴欧共体旅游签证及相关事宜的谅解备忘录》(ADS)。9月,中国旅游团队赴欧的旅游业务正式开展。2006年,中国公民首站赴欧盟国家人数约116.5万人次。
此外,中欧在工业、农业、能源、交通、气候变化、民航、信息、卫生、质检、社会保障、司法与民政等领域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对话与合作。
Ⅳ 中国与欧盟建立了什么关系
摘要 一、政治关系1975年5月6日,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外交关系。1983年10月,中国与欧洲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分别建立外交关系。11月1日,中国与欧洲共同体正式宣布全面建交。1998年,中欧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2001年双方建立全面伙伴关系;2003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2003年10月,中国发表首份对欧盟政策文件。2006年10月,欧盟发表自1995年以来第六份对华政策文件。2007年1月,中欧启动伙伴合作协定的实质性谈判。近年来,中欧高层交往不断。朱总理(2000年)、温总理(2004年、2009年)、马凯国务委员(2010年)访问欧盟总部,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2011年)、欧盟委员会主席桑特(1998年)、普罗迪(2004年)、巴罗佐(2005年、2008年、2010年)、欧盟理事会秘书长兼欧盟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索拉纳(2004年)、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兼欧盟委员会副主席阿什顿(2010年、2011年)、欧洲议会议长博雷利(2006年)、布泽克(2010年)等分别访华。双方迄已建立60多个磋商和对话机制,涵盖政治、经贸、人文、科技、能源、环境等各领域。中欧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是双方最高级别的政治对话机制,建立于1998年,迄已举行十四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是经贸领域最高级别的对话机制,迄已举行三次。此外,中欧还建有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机制,迄已举行两轮。二、经贸关系欧盟是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技术引进来源地。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据中国海关统计,2011年中欧双边贸易额总值为5672.1亿美元,同比增长18.3%。其中,中国出口3560.2亿美元,进口2111.9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4%和25.4%。2012年1至2月,中欧双边贸易额798亿美元,同比增长4.7%,其中,中国出口475.86亿美元,进口322.14亿美元,分别增长-1.1%和14.7%。截至2011年底,欧盟在华直接投资项目35104个,实际投入785.4亿美元。其中,2011年,欧盟在华直接投资项目1743个,实际投入63.5亿美元。2011年,我国对欧非金融类投资42.78亿美元,同比增长94.1%。除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外,双方还建有经贸混委会、贸易政策、知识产权、竞争政策等对话机制。三、其它领域合作(一)能源合作1997年
Ⅵ 考虑高层领导力在线课程 中欧的在线课程和行业内其他商学院课程相比如何呢 比如和长江商学院相比
AD领导力和领越领导力都是版权课,但内容相差很大。AD领导力是哈佛大学和英国克兰菲尔德商学院共同开发的课程,在中国主推的中层管理技能——团队管理的五种力量。AD领导力侧重实战,领越领导力侧重理论。个人认为AD领导力的课程非常实用。
Ⅶ 中欧四大伙伴关系是什么
中欧四大伙伴关系指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中欧四大伙伴关系正在凝聚双方共识基础上向前发展。
1、和平伙伴关系:带头走和平发展道路
要积极推进中欧各领域对话合作,加强政治对话,共同推动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政治解决,维护多边主义,特别是维护和支持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要共举多边主义旗帜,坚持公平正义,共同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方愿同欧方一道努力,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
欧盟保持团结、稳定、开放、繁荣符合中方利益,中方支持欧洲一体化的一贯立场不会改变,希望奥方为增进中欧战略互信、促进中欧全方位合作积极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同北欧和波罗的海国家发展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双边关系,推进互利共赢的双边和区域合作,不仅符合我们各自国家的利益,也有利于推进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向前发展,契合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2、增长伙伴关系:相互提供发展机遇
要挖掘中欧经贸合作潜力,促进双向投资,加强创新领域合作,丰富“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包括探索行之有效的三方合作。要对接各自发展战略,拓展务实合作领域和渠道,特别是加强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合作,共享亚欧大陆互联互通带来的发展红利。
要抓住“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的新机遇,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开展务实合作,共同促进亚欧大陆繁荣。要调动更多力量积极参与中法合作,推动地方合作不断做实做深。继续推动“中国制造2025”同法国“未来工业”计划全方位对接,加强创新合作,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业等领域更好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3、改革伙伴关系:相互借鉴、相互支持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方在这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年份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宣布并开始实施了一系列开放举措,未来还将向中国人民和世界交出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更好成绩单。
中国和欧盟都处在世界最大经济体、贸易体之列,也都是多边贸易体制受益者、维护者。双方应当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加强战略沟通和协作,携手维护多边主义、基于规则的自由贸易体系,共同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完善全球治理、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
双方要保持高层密切交往,加强对双边关系的顶层设计,鼓励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用好机制性对话,我们欢迎德国抓住中国新一轮开放机遇;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共同做大蛋糕、做大产业、做大市场,双方可以在未来产业领域开展更多合作,共同开拓第三方市场。
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4、文明伙伴关系:为彼此进步提供更多营养
要探索中欧文明对话的新领域新模式,扩大人文领域交流合作。要增进相互了解,加强交流互鉴,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夯实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互信基础。要以人文合作为抓手,夯实两国友好的民意基础。
要扎实推进人文交流,推进各领域长效合作和机制建设,以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和巴黎2024年夏季奥运会为契机,深化两国体育合作,加强旅游、青年等领域交往合作。
Ⅷ 中欧高层近期密集交往,释放的是何种信号
中欧高层近期的密切交往,其实是为了推进双方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两者也在8次会谈中达成了很多共识,拥有了很多成果,相信以后双方的合作会更加深刻。
而这一次的深入交流体现了中国和欧盟双方都想要互相进行经济交流,能够一起获得经济成果。也表明了双方的政治决心以及超高的行动能力,体现了中国和欧盟两者之间是合作伙伴关系,如今中国和欧盟都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力量,更是世界的两大市场,所以中欧的高层会议是极其具有经济效益的,更是具有实践效益,在会晤中两者都主张反对以及合作可能对未来的经济走向都有巨大的影响。
Ⅸ 中国与欧盟之间的总协定保护了多少中国人和欧洲人
1975年5月6日,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达成建立正式关系的协议。1983年11月1日,中国与欧洲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建立正式关系。至此,中国与欧共体实现全面建交。1988年5月,欧共体委员会在华设立代表团。
近年来,中国与欧盟及其成员国的关系发展顺利,双方保持了频繁的互访和接触。江泽民主席、李鹏委员长、朱镕基总理、李瑞环主席等访问了大多数欧盟成员国。许多欧盟成员国及欧盟委员会领导人也先后访问了中国。1999年,江泽民主席两次出访西欧,成功访问了意、英、法等5个欧盟国家。李鹏总理访问了希腊。荷兰、德国、芬兰等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也对我国进行了访问。1999年12月19日,芬兰总统阿赫蒂萨里代表欧盟、以及欧洲议会副议长马林霍、欧盟委员会对外关系委员彭定康出席澳门回归仪式。2000年2月,吴邦国副总理访问了欧盟总部,与欧方就扩大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广泛交换了意见。
1998年4月2日,朱镕基总理与欧盟轮值主席国英国首相布莱尔、欧盟委员会主席桑特在伦敦举行首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双方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希望建立面向二十一世纪的长期稳定的中欧建设性伙伴关系,并决定建立双方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1999年12月21日,朱镕基总理同欧盟轮值主席国芬兰总理利波宁及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在北京举行第二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双方重申中欧在新世纪中将继续致力于发展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进一步扩大深化在各个领域的互利合作。
自1994年中欧建立政治对话与磋商机制以来,双方合作顺利进行。1999年2月8日,中欧第七次人权对话在波恩举行。3月29日,在柏林第二届亚欧外长会议期间,唐家璇外长会晤了欧盟"三驾马车"外长,就中欧关系、贸易、人权及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了意见。5月底,中欧第三次司法研讨会在德国巴特洪内夫举行。9月7-9日,中欧第二届妇女问题研讨会在芬兰罗瓦涅米举行。10月18日,中欧第六次司级专家政治磋商在北京举行。10月19日,中欧第八次人权对话在北京举行。2000年2月,第九次中欧人权对话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
近年来,欧盟积极调整对华政策。1995年12月,欧盟通过《中国-欧洲关系长期政策》文件。1996年11月,欧盟委员会提出《欧洲联盟对华新战略》。1998年6月29日,欧盟外长理事会审议通过了《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对华政策新文件,决定把对华关系提升到与美、日、俄同等重要的水平,加强中欧政治对话和经贸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在人权问题上,欧盟连续两年决定在人权会上不提出、不联署反华提案。
(二)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中欧经贸关系发展较快。1985年,中欧签订《中国与欧共体贸易与经济合作协定》,并不定期举行部长级经贸混委会。近年来,中国和欧盟在经贸、科技、能源等方面的合作进一步发展,双方签署的主要协议有:《中国和欧盟关于工业合作的会谈纪要》、《中欧航空领域产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中欧汽车工业合作协议》、《中欧辽宁环保项目》、《中欧环境管理合作项目》、《西藏白朗农业合作开发项目》、《中欧职业培训项目》、《中国政府与欧盟委员会在航空与通信领域的工业合作谅解备忘录》、《中欧科技合作协定》、《甘肃基础教育》等。1999年3月4-5日,在第三次中欧能源合作大会上,双方签署了关于加强中欧能源合作的联合声明。
近年来,欧盟部分调整其反倾销政策。1998年4月27日,欧盟卢森堡外长会议决定将中国从其反倾销规则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名单中删除。1999年4月19日,欧盟委员会决定给予黄磷反倾销案中云南马龙化建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经济地位,这是20年来中国企业首次在欧、美对华反倾销案中获得市场经济地位。
中欧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双边谈判继续进行。1999年10月10日和12月1日,外经贸部石广生部长先后在第二届亚欧经济部长会议和世贸组织第三届部长级会议期间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拉米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进行商谈。10月25日,中国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率团在日内瓦与欧盟委员会贸易总司司长贝斯勒进行磋商。
欧盟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日本和美国。1999年1-6月,中欧双方贸易额为249.5亿美元,同比增长15.9%,其中中方出口131.6亿美元,同比增长0.6%;进口117.9亿美元,同比增长39.6%。截至1999年6月,欧盟对华投资项目总数9738个,协议外资金额381.7亿美元,实际投入190.7亿美元;其中1999年1-6月,欧盟企业在华直接投资项目408个,协议金额18.2亿美元,实际投入16.6亿美元。欧盟是中国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的最大供应者。截至1998年底,中国从欧盟引进技术累计8564项,合同总金额455.2亿美元,占我同期引进技术总额的45.1%。截至1998年底,欧盟成员国及官方金融组织累计向我提供政府贷款协议金额约152.77亿美元,占我利用同类贷款总额的36.2%.。
自1983年以来,中国与欧共体委员会在人员培训、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商业合作、环境保护、农业以及扶贫等领域的发展援助合作不断扩大,迄已完成合作项目19个,金额1.46亿欧元,正在执行中的项目18个,金额1.24亿欧元。自1995年以来,欧盟委员会每年对华发展援助金额约6500万欧元。
中国与欧盟自80年代起开展农业领域的合作,取得了积极的成果。1996年签署了欧盟援华奶类项目(二期)和改良水牛畜种等项目协议,目前这些项目执行顺利。
中国与欧盟在教育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包括同声传译培训、学术交流等许多项目。1994年,中欧在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建立中欧工商管理学院,旨在培养掌握国际企业经营管理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的人才。1997年起,中欧启动实施《中欧高教合作项目》,每年派100多名中方人员赴欧进修交流。欧盟迄已资助在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四川联合大学、社会科学院等单位设立了欧洲研究中心。1997年10月,中欧签署了《欧盟青年经理培训项目》协议,欧方将选派225名欧盟国家的青年来华参加语言和商务知识方面的培训,培养在华从事商务活动的欧洲经理人才。
三、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1998年4月2日发表)原文如下:
1998年4月2日,中国总理朱镕基同欧洲联盟主席国英国首相布莱尔和欧洲联盟委员会主席桑特在伦敦举行了首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中就进一步发展中欧关系及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广泛的共识。
双方一致认为,在世界形势发生重大而深刻变化的情况下,中国和欧盟进一步加强对话与合作不仅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中国密切关注欧盟一体化进程,欢迎并支持欧元的实施。欧盟欢迎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心及其在改革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欧盟特别赞赏中国政府上个月在九届人大提出的一系列大胆的具体改革行动。
欧方向中方介绍了欧盟委员会对华政策新文件的内容,中方对欧盟委员会旨在提升并充实欧盟与中国关系的建议表示欢迎。双方表示希望在中国和欧盟之间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议性伙伴关系。
双方强调,进一步加强经贸关系是中欧关系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
双方重申了在互利的基础上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的有关承诺,以加强世界多边贸易体系。中方对欧盟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表示赞赏,重申愿在权利和义务平等的基础上,早日成为包贸组织的一员。双方同意,以确保就切实的商品与服务市场准入达成一揽子协议为中心任务,在未来几个月内努力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进程中取得新的进展。
双方对中欧人权对话去年恢复以来取得的进展表示欢迎。欧盟欢迎中国决定批准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并准备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双方认为,中欧之间继续在人权各个领域进行对话及开展广泛的合作项目以取得进一步的进展是重要的。
欧盟赞赏中国面对亚洲金融危机所采取的坚定立场,特别是其不使人民币贬值的决心和继续进行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承诺。双方表示相信亚洲地区不但能克服金融风波带来的暂时困难,而且在实行必要的有成效的改革后,亚洲将会比以前更加昌盛。
双方将加强在国际金融货币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欧盟愿意提供有助于中国建立健全的金融体系的一揽子具体援助。中方对此表示欢迎。
双方认为,这次会晤是成功的和富有成果的,对中欧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同意继续保持高层交往的势头,并考虑每年举行一次中欧领导人会晤。
Ⅹ 论文材料
http://www.sj52.com/html/caijing/guojimaoyi/2008/11/6471075.html
欧盟一体化进程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摘要】
欧盟是21世纪世界重要的一极。迄今为止,欧盟的注意力主要放在经济一体化的建设上。目前欧盟正加快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经济、司法和安全全面一体化过渡,采取的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办法,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做法。未来欧盟将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对21世纪世界格局的变化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对此我们需要有清醒的认识。本文先引入相关背景和资料以建立研究的对象与体系,然后从四方面入手,分别阐述了欧盟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欧盟一体化进程下中国与欧盟的合作前景及问题,并对此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欧盟一体化 中国对外贸易
【相关资料及背景】
欧洲联盟(简称“欧盟 E U”)是当今世界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政治、经济集团组织。其前身是欧洲共同体,即欧洲经济共同体、煤钢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的统称。
1993年11月,《欧洲联盟条约》(又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欧共体演化为欧洲联盟。现有25个成员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创始国)、英国、丹麦、爱尔兰(1973年加入)、希腊(1981年)、西班牙、葡萄牙(1986年)、奥地利、芬兰和瑞典(1995年)、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塞浦路斯和马耳他(2003年),形成了一个规模与美国不相上下的统一大市场。
1975年5月6日,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正式关系。1983年11月1日,中国与欧洲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建立正式关系。至此,中国与欧共体实现全面建交。1995年和1996年,欧盟先后通过《中国-欧盟关系长期政策》和《欧盟对华新战略》文件,强调应更加重视中国的作用和影响,采取“建设性接触”的战略,加强双方在经贸及其他各个领域的合作与对话,并重申欧盟对华政策的全面性、独立性和长期性。1998年,欧盟进一步采取了一些改善对华关系的措施:决定在联合国人权会议上不再提出或联署针对中国的提案;修改反倾销规则,将中国从“非市场经济”国家名单中删除;通过《与中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对华政策新文件,主张提升中欧关系水平,深化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近年来,中欧政治关系良好,高层互访频繁,各级政治磋商活跃。中国领导人分别访问了欧盟一些成员国,欧盟国家多数领导人也先后访华。1998年4月,朱镕基总理在伦敦与欧盟主席国英国首相布莱尔、欧盟委员会主席桑特举行了首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并发表联合声明,就中欧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达成共识,将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化。此外,中国同欧盟及其成员国开展了不同级别的政治磋商和对话,中国人大和政协与欧洲议会及欧盟经社理事会保持了正常的交往。
中国和欧盟关系已步入全面健康发展的轨道。纵观近年的发展历程,与中美关系比较,中欧关系具有明显的稳定性和上升性。欧盟最近制订的第五份对华政策文件,要求与中国发展战略伙伴关系。2003年10月,中国政府第一次制订并公布《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全面地阐述了中国对欧盟的政策。
一、欧盟是中国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
我国与欧盟自从1975年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双边贸易和经济合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资料表明,1975年双方的贸易总额仅为24亿美元,而1995年则达到403.4亿美元,25年间增长了21倍。欧盟对我国的投资也在逐年增加,到2000年欧盟对华直接投资累计额近400亿美元。但是相对而言,双边贸易总体规模尚不大,欧盟15个成员国的贸易总额仍低于美国和日本。2002年中欧双边贸易已达867亿美元。2003年1至9月,已超过890亿美元,同比超过4成。欧盟已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居日本、美国之后,中国香港之前。
欧盟来华投资热情高涨。尽管投资项目数和合同外资额排在香港地区、日本、美国、韩国之后列第五位,但其对华直接投资的项目呈现出平均规模大、资金到位率高、技术含量高、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等特点。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西太平洋石化、法国家乐福、德国利渤海尔、瑞典爱立信等项目,都是中国与欧盟的成功合作。
此外,中国从欧盟技术引进力度加大。欧盟国家成为中国引进技术、设备的最大供应者。
二、欧盟一体化进程下中国与欧盟经贸合作的前景
欧盟设想在21世纪中期,把欧洲经济区扩展到东欧和南欧的周边国家,把欧洲建成“全欧洲经济联盟”;2003年5月,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塞浦路斯和马耳他等10国正式成为欧盟的新成员国。毫无疑问,一个新的扩大了的欧盟将会成为商机无限的乐土。新欧盟人口将由现在的3.7亿增加至4.8亿,整体规模将与美国不相上下。如此规模的一个统一的大市场,是任何企业都无法忽视的。
欧盟扩大最直接的好处,便是这些新成员国关税税率的降低。目前,新成员国的进口关税均普遍较欧盟为高。例如,波兰及匈牙利对非农产品实施的平均进口关税,分别为19.9%和9.8%,而欧盟的平均水平只有7.4%。关税的降低,无疑有助于中国企业扩大出口。
对中国企业而言,因入盟关税调降而特别受惠的产品包括钟表、玩具、游戏、运动用品和人造首饰,因为欧盟对这些产品实施的关税均在5%以下。而东欧各国征收的税率却较高。以10国中最大的波兰为例,该国的手表关税高达20%—35%,人造首饰的税率也高达21%。显而易见,东欧国家入盟后调低关税,将有助于中国产品扩大销路。
在加入欧盟后,只要根据欧盟标准获得认证的中国产品,就会在新成员国得到认可。此举并不仅限于电子及电器产品,还包括其它多类消费品和食品。技术标准的统一,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中国产品进入市场的难度,但也会有助于中国企业拓展新成员国的市场,更因产品可以同时在西欧和东欧市场销售而取得更大的规模效益。
欧盟的扩大,还意味着中国可以从更多的国家获得普惠制待遇。普惠制即“普遍优惠制”,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出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包括某些初级产品)的一种关税优惠制度。普惠制项下的出口产品关税平均要比最惠国税率低约1/3左右。目前,欧盟15国均属于给惠国,而新成员国中只有波兰、捷克和斯洛伐克3国给予中国普惠制待遇。欧盟扩大后,所有新成员国都将给予中国出口的制成品、半制成品普惠制待遇,这对中国企业享受关税优待、扩大出口、提高出口效益有一定好处。
特别是欧元流通后,欧元区外的资本在进入欧元区后可享受国民待遇,使资本在欧元区的转移便捷了许多,对中国企业家很有吸引力。至于中欧广大的富有魅力的旅游市场,接纳大量的欧中游客,也是可以预见的。
正式源于欧盟逐步走向开放的一体化模式,尽管欧盟作为一个机制化的一体化组织在冷战之后主要采取扩大成员国的路径扩展自己的活动空间,但是它也不断调整自己的政策取向,先后制定了走向亚洲新战略和与我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的文件,表现了欧盟对开展与亚洲各国关系的重视,尤其是对我国这个新兴的有着巨大潜力的市场的重视。
2003年10月30日,中欧第6次领导人会晤在北京举行。中方提出,中欧双边贸易额到2007年力争达到1500亿美元,2013年达到2000亿美元。欧盟重申要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与投资伙伴(目前互为第三大贸易伙伴)。在上述《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中,我们已表示:期待欧盟成为中国最大贸易与投资伙伴。为此,中国将致力于发展中欧“富有活力和长期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