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领导人访问朝鲜
❶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有几外志愿军烈士陵园
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位于朝鲜桧仓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是朝鲜几十个志愿军烈士陵园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它位于平壤以东约100公里的山区,坐落在平安南道桧仓郡的一个150米高的山腰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曾驻扎在这里。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桧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所在地原本是志愿军的简易墓地。1954年,《朝鲜停战协定》签署一年后,志愿军烈士陵园开始兴建,1957年建成,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
桧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依山而建。园内有按照中国民族传统风格修建的纪念亭、牌楼等。陵园正中央是雄伟的志愿军铜像,铜像昂首屹立在高大的基座上。铜像基座的四面均有题词。大门的牌楼上是郭沫若题写的“浩气长存”四个大字。
陵园四周群山起伏,苍松翠柏环绕,山下溪水潺潺。陵园由下至上分三层景观,每一层均以塑像、碑文、浮雕、绘画等艺术形式,展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形象。
陵园大门上用中朝两国文字书写着“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大门至陵园第一层有240级台阶,象征着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浴血奋战的240万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
在第三层的墓地里,包括毛岸英在内的134名烈士长眠于此。除3名无名烈士外,每一个坟冢前都立有石碑,所有墓旁都种有一株当年从中国移植的东北黑松。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对于牺牲在战场上的烈士,原则上都安葬在朝鲜。1950年11月24日,志愿军司令部被炸,毛泽东之子、志愿军总部参谋毛岸英不幸牺牲。有人建议运回国内安葬,彭德怀司令员给周恩来总理发电报提出:“我意即埋在朝北,似此对朝鲜人民教育意义较好,其他死难烈士家属亦无异议。”周恩来批示:“同意彭的意见。”
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访问朝鲜时,都要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举行纪念活动。每逢重要纪念日,朝鲜党和政府领导人会到此陵园纪念志愿军。毛岸英的妻子刘松林曾四次到这里为毛岸英扫墓。
云山志愿军烈士陵园。云山烈士陵园位于朝鲜云山郡旧邑里。陵园内建有纪念碑、纪念亭、牌楼等建筑物。安葬在这里的是1950年10月25日至1950年11月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第一次战役中牺牲的烈士。第一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第一役,历时十天,歼敌15000余人,收复云山、博川、温井、宁边、德川等重要城镇,初步稳定朝鲜战局。志愿军在此次战役中伤亡1万余人,大部分安葬于云山烈士陵园。
价川志愿军烈士陵园。位于朝鲜价川市中心的高地上,这里安葬的是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第二次战役西线作战中牺牲的烈士。在第二次战役的西线战场,志愿军激战八昼夜,歼敌23000余人。
长津湖志愿军烈士陵园。位于长津湖畔,这里安葬的是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第二次战役东线长津湖之战牺牲的烈士。长津湖之战历时28昼夜,歼敌13900余人。
第二次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伤亡30700人。价川与长津湖两个烈士陵园安葬着第二次战役牺牲的烈士。
开城志愿军烈士陵园。位于开城市松岳山下。开城是朝鲜停战谈判会场所在地,最初作为停战谈判会场的来凤庄和后来的板门店都在开城。这里安葬着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第三次战役中牺牲的烈士。此次战役历时9天,突破“三八线”,占领汉城,将敌人驱至“三七线”以南地区。此战歼敌19000余人,志愿军伤亡8500人,大部分安葬于这个陵园。
上甘岭志愿军烈士陵园。位于朝鲜平康郡福溪镇。这里安葬着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志愿军烈士。上甘岭战役历时43天,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为残酷的战役,也是世界战争史上最为残酷的战役。此役共毙伤俘敌25000余人,志愿军伤亡11500余人。上甘岭战役中涌现出黄继光、邱少云、孙占元等着名战斗英雄。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烈士,除黄继光、邱少云、孙占元等着名战斗英雄安葬于沈阳外,其余均安葬于上甘岭烈士陵园。
金城志愿军烈士陵园。位于金城地区,这里安葬着1953年5月13日至7月27日,在夏季反击战役中牺牲的志愿军烈士。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是志愿军转入阵地防御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敌坚固阵地发起进攻的战役,历时两个半月。志愿军实施了三次大规模的进攻,其第三次进攻即金城战役,一举突破敌人四个师的防御,突入敌纵深15公里。夏季反击战役共毙伤俘敌123000余人,收复土地240平方公里,有力地促进了停战的实现。志愿军在这次战役中伤亡54000余人。
新安州志愿军烈士陵园。位于朝鲜新安州市,是为纪念铁路运输战线上光荣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园内有志愿军领导机关和朝鲜交通省分别竖立的纪念碑。志愿军铁道兵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面对敌人强大的空中力量,粉碎了敌人实施的绞杀战,建成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新安州志愿军烈士陵园安葬了1178人。铁道兵部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1131人,铁路员工牺牲574人。
❷ 外交1949-1959目录
1949至1959年间,中国与苏联之间的外交活动频繁。其中,1949年7月,中国为纪念苏联红军烈士,举行扫祭仪式,表达对烈士的敬仰与悼念。
1950年1月,为庆祝斯大林70岁寿辰,中国热忱祝贺,彰显两国友谊深厚。同年43月,中国电影《中华儿女》荣获国际奖项,展示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
1950年至1960年间,中国在朝鲜西线取得胜利,展现中国军事实力。1952年26月,中国政府代表团前往莫斯科访问,周恩来总理等领导人返回北京。
1953年1月,中长铁路移交,标志两国在经济合作上的深化。同年22月,中捷两国农民友谊交流活动,促进两国农业合作。40月,苏联体育代表团首次在北京表演,展现体育交流的成果。
1954年,中美英人员拒绝遣返,选择前往朝鲜,中国给予安置。同年11月,志愿军协助朝鲜人民春耕,长辛店机车厂支援朝鲜修货车,体现两国在军事和经济上的合作。
1954年16月,周恩来外长率团出席日内瓦会议,为中国外交活动增色。同年1月,汽车制造者回国,展现中国工业发展。3月,中苏民用航空通航协定签署,促进两国航空合作。
1956年,日本侨民回国,体现中国对外籍人士的友好态度。同年,苏联舰队访问中国,进一步加强了两国的军事交流。齐白石荣获国际和平奖金,凸显中国在文化领域的成就。
1956年68月,周恩来总理在河内活动,体现了中国对周边国家的外交努力。同年72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深化了中印友好关系。
1957年16月,阿尔巴尼亚人在景德镇学习,促进两国文化交流。同年62月,无线电器材厂开工,显示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进步。
1957年63月,毛主席率领代表团赴苏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典礼,彰显中国对苏联的友好态度。同年62月,中国举办足球友谊赛,促进体育交流。
1959年12月,西哈努克赠送朱副主席小汽车,体现了中柬友好关系。同年62月,中国举办足球友谊赛,进一步加强体育交流。72月,苏“伊尔-18”型客机在中国试航,显示中国在航空领域的进步。
❸ 朝鲜举行的阅兵,中方派遣哪位领导人参加了这次活动的最新微博结果
朝鲜阅兵中方派哪位领导人参加?外交部回应
问:关于朝鲜举行的阅兵,中方派遣哪位领导人参加了这次活动?
答:我们在这里说过,中朝是友好邻邦,双方保持着友好往来的传统。
追问:据报道,中国政府朝鲜半岛事务特别代表武大伟15日访问了朝鲜,中方能否证实?
答:我不知道你从哪儿听到的这个消息。就像我刚才跟你讲的,中朝之间一直保持着友好往来的传统,我们也与包括朝方在内的有关各方保持着密切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