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南起韩国访问
1. 如果没有1941年的那场大火全斗焕和韩国历史会如何发展
若1941年的那场大火未发生,全斗焕的人生轨迹将如何演绎?我们不妨进行一番设想。在20世纪前半段,大量朝鲜族民众移居中国。全斗焕一家在1939年移居吉林,如未返回朝鲜,应成为中国朝鲜族公民。以赵南起上将的经历为参考,他于1945年加入解放同盟,参与革命活动,并在1947年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赵上将作为朝鲜族青年,凭借其文化、意志与年龄优势,极有可能在1947年的磐石县解放时主动参军。
成为解放军战士后,若全斗焕在解放东北、华北和中南的战争中未遇不测,则可能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连、营级干部,隶属于东北民主联军或东北野战军。他的政工干部背景或使其走此路线,1955年时或已晋升为43军下属团或人武部政治处负责人,获大尉或上尉军衔。
若全斗焕留在海南军区,他可能担任海南某县或市人武部政委或军分区主官,参与“三支”“两军”工作,直至1968年担任海南行政区革委会委员或某县革委会主任、海南行政区委委员。海南在1967-1968年期间,动乱情况相对温和,军区对全岛控制有力,全斗焕大概率不会面临如1980年光州的挑战。
全斗焕在特殊年代中的表现,基于他在现实世界中的能力,或在1968年开始的运动中大放异彩,使海南地区局势更加紧张。他可能会利用职权任用亲近干部,促进地区秩序恢复与生产发展。进入1970年后,若得到广州军区领导的认可,全斗焕可能晋升至军区机关,担任政治部领导,乃至广州军区政治部下属二级部领导,步入高级军官行列。
1973年许世友将军成为广州军区司令员时,全斗焕若已晋升师级干部,可能成为军区机关或广州军区政治部下属领导。然而,广州军区的运动中,全斗焕的举动可能引起北京不满,最终导致运动终止。全斗焕的仕途或在这一时期遭遇挫折,需在80年代初以军级地位离开部队,或继续在其他单位“发挥余热”。若赢得许世友和韦国清的支持,全斗焕可能享受一段平稳的仕途,直至1979年自卫反击战爆发,成为陆军某军政委的可能性增加。
80年代中期新老干部换届之际,全斗焕凭借政治能力,可能成为大军区机关政治部领导,至1988年军衔恢复后,有机会晋升至少将军衔,并在1993年再次晋升上将军衔。然而,这番设想仅为假设,不应太过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