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圣经
㈠ atbah加密法
希伯莱文的圣经旧约中,使用了atbash――逆序互代法,和albam――折半顺序互代法,对三处文字进行了加密(还有一种atbah法,也就是分段逆序互代,当年也是流行过地);
公元前五世纪,斯巴达人开始使用世界上第一种加密器械――skytale,也就是“天书”。顺便提一句,说到巧译,这个skytale的确译的好:密码,本身就该是天书。而这里所说的天书,就是把羊皮纸缠在特定直径的木棍上,写好文字以后一解开,纸上的字顿时歪七扭八,就谁也不认识了;解密的时候再找同样粗细的棍子,缠上读出便是――谁说尺寸不重要的?至少天书告诉我们,没有比尺寸更重要的了。。。
真正的跃进出现在公元前2世纪,希腊历史学家Ploybius不知道受了什么启发,发明了方表法。这个方表价廉物美,老少皆宜,经过诸多改良直到二十世纪还在战争中使用,的确是密码学发展的第一大里程碑,我们稍后再介绍;
历史学家设计密码,大名鼎鼎的朱利叶斯.恺撒皇帝也自己设计密码。他的办法说难不难,就是把每个字母
都用之后三位的字母替换掉。比如,A变成三位后的D, D变成三位后的G,S变成三位后的V。这样,sad就变成了vdg。至今,这样使用字母表顺序,只是正反向顺延的换字表,都被称为恺撒换字表;
阿拉伯人则记录了密码编码和密码分析的进展,就连cipher(密表,换字表)这个词都来自阿拉伯当年最牛的数学领域。在1412年,Qalqashandi撰写的网络全书,更是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一个密码学发展上的里程碑。在书里,他
第一次提到多表替代加密,还给出了换字表;
第一次提到了语言特征在密码分析中的作用;
第一次提到频率分析在密码分析中的作用。
这三点的重要性怎么估计都不过分:
多表替代,足足风光了几百年;
语言特征,比如在英语里字母i后一般不会跟i、q啊,比如ing、de、com这样的常见组合啊,可以大大减少
密码分析的难度,也给分析人员猜解明文提供了理论依据;
频率分析就不多说了,单字替代正是败在这个频率分析上的。
之后从密码学家的角度看,西方开始崛起了;并且,这一崛起,就再也没给几个古国以任何机会,至今仍然把持着密码学界的龙头老大地位。诸如多名码替代、多表替代等着名方法,都开始进入了蓬勃的发展期。再之后,人类文明进入了机器密码的时代。
㈡ 密码起源的资料
密码由来
公元前405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已进入尾声。斯巴达军队逐渐占据了优势地位,准备对雅典发动最后一击。这时,原来站在斯巴达一边的波斯帝国突然改变态度,停止了对斯巴达的援助,意图是使雅典和斯巴达在持续的战争中两败俱伤,以便从中渔利。在这种情况下,斯巴达急需摸清波斯帝国的具体行动计划,以便采取新的战略方针。正在这时,斯巴达军队捕获了一名从波斯帝国回雅典送信的雅典信使。斯巴达士兵仔细搜查这名信使,可搜查了好大一阵,除了从他身上搜出一条布满杂乱无章的希腊字母的普通腰带外,别无他获。情报究竟藏在什么地方呢?斯巴达军队统帅莱桑德把注意力集中到了那条腰带上,情报一定就在那些杂乱的字母之中。他反复琢磨研究这些天书似的文字,把腰带上的字母用各种方法重新排列组合,怎么也解不出来。最后,莱桑德失去了信心,他一边摆弄着那条腰带,一边思考着弄到情报的其他途径。当他无意中把腰带呈螺旋形缠绕在手中的剑鞘上时,奇迹出现了。原来腰带上那些杂乱无章的字母,竟组成了一段文字。这便是雅典间谍送回的一份情报,它告诉雅典,波斯军队准备在斯巴达军队发起最后攻击时,突然对斯巴达军队进行袭击。斯巴达军队根据这份情报马上改变了作战计划,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击毫无防备的波斯军队,并一举将它击溃,解除了后顾之忧。随后,斯巴达军队回师征伐雅典,终于取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雅典间谍送回的腰带情报,就是世界上最早的密码情报,具体运用方法是,通信双方首先约定密码解读规则,然后通信—方将腰带(或羊皮等其他东西)缠绕在约定长度和粗细的木棍上书写。收信—方接到后,如不把腰带缠绕在同样长度和粗细的木棍上,就只能看到一些毫无规则的字母。后来,这种密码通信方式在希腊广为流传。现代的密码电报,据说就是受了它的启发而发明的。
“密码”一词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人们可以举出许多有关使用密码的例子。如保密通信设备中使用“密码”,个人在银行取款使用“密码”,在计算机登录和屏幕保护中使用“密码”,开启保险箱使用“密码”,儿童玩电子游戏中使用“密码”等等。这里指的是一种特定的暗号或口令字。现代的密码已经比古代有了长远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一门科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为之奋斗。
http://ke..com/view/7411.htm#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