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密码管理 » 曲折加密

曲折加密

发布时间: 2023-07-03 22:05:41

① 如何查看加密了的网页的源代码啊

<!--STATUS OK--><html><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charset=gb2312">
<title>网络搜索_site:(sina.com) 郑智化 </title>
<STYLE>
<!--
body,td,.p1,.p2,.i{font-family:arial}
TD{FONT-SIZE:9pt;LINE-HEIGHT:18px;}
.f14{FONT-SIZE:14px}
.f10{font-size:10.5pt}
.f16{font-size:16px;font-family:Arial}
.c{color:#7777CC;}
.p1{LINE-HEIGHT:120%;margin-left:-12pt}
.p2{width=100%;LINE-HEIGHT:120%;margin-left:-12pt}
.i{font-size:16px}
.t{COLOR:#0000cc;TEXT-DECORATION:none}
a.t:hover{TEXT-DECORATION:underline}
.p{padding-left:18px;font-size:14px;word-spacing:4px;}
.f{line-height:120%;font-size:100%;width:32em;padding-left:15px;word-break:break-all;word-wrap:break-word;}
.h{margin-left:8px;width:100%}
.s{width:8%;padding-left:10px; height:25px;}
.m,a.m:link{COLOR:#666666;font-size:100%;}
a.m:visited{COLOR:#660066;}
.g{color:#008000; font-size:12px;}
.r{ word-break:break-all;cursor:hand;width:225px;}
.bi {background-color:#D9E1F7;height:20px;margin-bottom:12px}
.pl{padding-left:3px;height:8px;padding-right:2px;font-size:14px;}
.Tit{height:21px; font-size:14px;}
.fB{ font-weight:bold;}
.mo,a.mo:link,a.mo:visited{COLOR:#666666;font-size:100%;line-height:10px;}
.htb{margin-bottom:5px;}
-->
</STYLE>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
function my_submit(form){
form.sr.value=1;
form.action='/s?tn=aiyat&ct=0&ie=gb2312&cl=3&f=8&bs=site:(sina.com) 郑智化&wd=site:(sina.com) 郑智化&sr=1';
form.submit();
return true;
}
function my_submit1(form){
form.ct.value=0;
form.sr.value=0;
form.action='/s?tn=aiyat&ct=0&ie=gb2312&cl=3&f=8&bs=site:(sina.com) 郑智化&wd=site:(sina.com) 郑智化&sr=0';
form.submit();
return true;
}
function h(obj,url){
obj.style.behavior='url(#default#homepage)';
obj.setHomePage(url);
}
if (top.location != self.location) {
top.location=self.location;
}
if (window.name == 'nw') { window.name = '';}
function ga(o,e){if (document.getElementById){a=o.id.substring(1); p = "";r = "";g = e.target;if (g)
{ t = g.id;f = g.parentNode;if (f) {p = f.id;h = f.parentNode;if (h) r = h.id;}} else{h = e.srcElement;f = h.parentNode;if (f) p = f.id;t = h.id;}if (t==a || p==a || r==a) return true;window.open(document.getElementById(a).href,'_blank')}}
function ss(w){window.status=w;return true;}
function cs(){window.status='';}
function c(w,u,s,p,t){if(document.images){var p=window.document.location.href;var t=(new Date()).getTime();(new Image()).src="http://survey2..com/images/w.gif?query="+w+"&url="+escape(u)+"&spos="+s+"&path="+p+"&t="+t;}return true;}
//-->
</script></head>
<body onload="document.f1.reset();" bgcolor=#ffffff text=#000000 link=#261CDC topmargin=6 bottommargin=0 leftmargin=0 rightmargin=0>
<table width="100%" height="54" border="0" align="center"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form name=f1 action="/s">
<tr valign=middle>
<td width="100%" valign="top" style="padding-left:8px;width:137px;" nowrap>
<a href="http://www..com/"><img src="http://www..com/img/sslm1_logo.gif" border="0" width="137" height="60" alt="到网络首页"></a>
</td>
<td></td>
<td width="100%" valign="top">
<div class="Tit">
<a href="http://news..com/ns?cl=2&rn=20&tn=news&word=site%3A%28sina%2Ecom%29+%D6%A3%D6%C7%BB%AF">新闻</a><span class="fB">网页</span><a href="http://post..com/f?kw=site%3A%28sina%2Ecom%29+%D6%A3%D6%C7%BB%AF">贴吧</a><a href="http://..com/q?ct=17&pn=0&tn=ikaslist&rn=10&word=site%3A%28sina%2Ecom%29+%D6%A3%D6%C7%BB%AF&fr=wwwt">知道</a><a href="http://mp3..com/m?tn=mp3&ct=134217728&lm=-1&word=site%3A%28sina%2Ecom%29+%D6%A3%D6%C7%BB%AF">MP3</a><a href="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site%3A%28sina%2Ecom%29+%D6%A3%D6%C7%BB%AF">图片</a><!--bds<a href="$bdDSURL$">硬盘</a> -->
</div>
<table border="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tr><td valign="top" nowrap>
<input type=hidden name=tn value="aiyat">
<input type=hidden name=ie value="gb2312">
<input type=hidden name=bs value="site:(sina.com) 郑智化">
<input type=hidden name=sr>
<input type=hidden name=z value="">
<input type=hidden name=cl value=3>
<input type=hidden name=f value=8>
<input name=wd size="35" class="i" value="site:(sina.com) 郑智化" maxlength=100>
<input type=hidden name=ct value="0"><input type=submit value=网络搜索> <input type=button value=在结果中找 onclick="return my_submit(f1);"></td>
<td valign="middle" nowrap>
<a href=http://www..com/search/jiqiao.html target="_blank">帮助</a>|<a href="http://www..com/gaoji/advanced.html">高级搜索</a>
</td></tr></table>
</td>
<td></td>
</tr></form></table>
<table width="100%" border="0" align="center"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class="bi">
<tr>
<td nowrap><a onClick="h(this,'http://www..com')" href="#" style="color:#000000 ">把网络设为首页</a></td>
<td align="right" nowrap>网络一下,找到相关网页约2,860篇,用时0.001秒</td>
</tr>
</table>
<table width="25%"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align="right"><tr>
<td align="left" style="padding-right:10px">
<div style="border-left:1px solid #e1e1e1;padding-left:10px;word-break:break-all;word-wrap:break-word;">
</div>
<br>
<DIV id=ScriptDiv></DIV>
</td></tr></table>
<table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r><td class=f><a onmousedown="return c('site%3A%28sina%2Ecom%29+%D6%A3%D6%C7%BB%AF',this.href,1)" href="http://books.sina.com/creation/sinacolumn/contents/20050310/20050310-016_1_gb.html" target="_blank"><font size="3">解读<font color=#C60A00>郑智化</font></font></a><br><font size=-1><font color=#C60A00>郑智化</font>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大概会是一副身残志坚的形象,至少在大陆是如此。这可以从他在大陆的轨迹得到证明:他在大陆...事实上,<font color=#C60A00>郑智化</font>的意义决不局限于以一位残疾人的身份唱出励志歌曲。 <font color=#C60A00>郑智化</font>最早的一首... <br><font color=#008000>books.sina.com/creation/sinacolumn/conten ... 13K 2005-3-10 </font> - <a href="http://cache..com/c?word=%D6%A3%3B%D6%C7%BB%AF&url=http%3A//books%2Esina%2Ecom/creation/sinacolumn/contents/20050310/20050310%2D016%5F1%5Fgb%2Ehtml&b=0&a=13&user=" target="_blank" class=m>网络快照</a> <br></font></td></tr></table><br><table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r><td class=f><a onmousedown="return c('site%3A%28sina%2Ecom%29+%D6%A3%D6%C7%BB%AF',this.href,2)" href="http://books.sina.com/creation/sinacolumn/contents/20050310/20050310-016_8_gb.html" target="_blank"><font size="3">解读<font color=#C60A00>郑智化</font></font></a><br><font size=-1>现在我们可以明显的感觉到<font color=#C60A00>郑智化</font>是站在现代社会怀念前现代 “脚(印)”这个比喻至少在他的歌里出现...这样我们也就能够理解<font color=#C60A00>郑智化</font>如此热情的讴歌《南台湾》,在这里,一定是踩得出脚印的: 热情的阳光探出了头/... <br><font color=#008000>books.sina.com/creation/sinacolumn/conten ... 13K 2005-3-10 </font> - <a href="http://cache..com/c?word=%D6%A3%3B%D6%C7%BB%AF&url=http%3A//books%2Esina%2Ecom/creation/sinacolumn/contents/20050310/20050310%2D016%5F8%5Fgb%2Ehtml&b=0&a=86&user=" target="_blank" class=m>网络快照</a> <br></font></td></tr></table><br><table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r><td class=f><a onmousedown="return c('site%3A%28sina%2Ecom%29+%D6%A3%D6%C7%BB%AF',this.href,3)" href="http://books.sina.com/creation/sinacolumn/contents/20050310/20050310-016_4_gb.html" target="_blank"><font size="3">解读<font color=#C60A00>郑智化</font></font></a><br><font size=-1>但是<font color=#C60A00>郑智化</font>并不是在若干年后简单的重复自己,而是在观察之后,对城市生活进行了更细致的描写,同时,其批判的立场亦...《水手》这首歌收录在<font color=#C60A00>郑智化</font>的专辑《私房歌》里,在引进时,《大国民》这首歌被剔除掉了,大概是因为政治的关系吧。... <br><font color=#008000>books.sina.com/creation/sinacolumn/conten ... 13K 2005-3-10 </font> - <a href="http://cache..com/c?word=%D6%A3%3B%D6%C7%BB%AF&url=http%3A//books%2Esina%2Ecom/creation/sinacolumn/contents/20050310/20050310%2D016%5F4%5Fgb%2Ehtml&b=0&a=94&user=" target="_blank" class=m>网络快照</a> <br></font></td></tr></table><br><table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r><td class=f><a onmousedown="return c('site%3A%28sina%2Ecom%29+%D6%A3%D6%C7%BB%AF',this.href,4)" href="http://chinanews.sina.com/ent/2005/0815/2006705757.html" target="_blank"><font size="3"><font color=#C60A00>郑智化</font>讲述曲折人生:我现在是唠叨的老爸(图) ...</font></a><br><font size=-1>身残志坚的台湾着名歌手<font color=#C60A00>郑智化</font>,以《水手》和《星星点灯》等立志歌曲红遍大江南北。淡出歌坛许久的他,已从歌坛郑...<font color=#C60A00>郑智化</font>一出生就是个健康宝宝,但在他三岁的时候,发高烧引发小儿麻痹,因为延误治疗,导致骨头变形,双脚完全不能行走... <br><font color=#008000>chinanews.sina.com/ent/2005/0815/20067057 ... 20K 2005-8-16 </font> - <a href="http://cache..com/c?word=%D6%A3%3B%D6%C7%BB%AF&url=http%3A//chinanews%2Esina%2Ecom/ent/2005/0815/2006705757%2Ehtml&b=0&a=15&user=" target="_blank" class=m>网络快照</a> <br></font></td></tr></table><br><table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r><td class=f><a onmousedown="return c('site%3A%28sina%2Ecom%29+%D6%A3%D6%C7%BB%AF',this.href,5)" href="http://chinanews.sina.com/ent/2005/0510/1131526834.html" target="_blank"><font size="3"><font color=#C60A00>郑智化</font>是烂男人好爸爸 女儿叫我稍息我不敢立正 ...</font></a><br><font size=-1>昨天下午,<font color=#C60A00>郑智化</font>和内地的斗室文化公司签约,台湾着名音乐人周治平、吴旭文等均到场祝贺,<font color=#C60A00>郑智化</font>的歌迷、现任星文唱片副总的王磊还带来自己珍藏多年的黑胶唱片送给他作为礼物。为答谢多年支持自己的朋友,<font color=#C60A00>郑智化</font>现场清唱了刚刚写好... <br><font color=#008000>chinanews.sina.com/ent/2005/0510/11315268 ... 23K 2005-5-11 </font> - <a href="http://cache..com/c?word=%D6%A3%3B%D6%C7%BB%AF&url=http%3A//chinanews%2Esina%2Ecom/ent/2005/0510/1131526834%2Ehtml&b=0&a=72&user=" target="_blank" class=m>网络快照</a> <br></font></td></tr></table><br><table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r><td class=f><a onmousedown="return c('site%3A%28sina%2Ecom%29+%D6%A3%D6%C7%BB%AF',this.href,6)" href="http://chinanews.sina.com/ent/2004/1111/0102197607.html" target="_blank"><font size="3"><font color=#C60A00>郑智化</font>:揭开一切的老底 - SINA.com - China ...</font></a><br><font size=-1><font color=#C60A00>郑智化</font>这个名字,并不意味着“巨星”或者惊心动魄的巨响,然而却代表了人文的意志、清醒的自我与透彻的真情。而...从事广告业的残疾青年<font color=#C60A00>郑智化</font>,凭借一次吃饭时的灵感乍现,写出了第一首歌曲《给开心女孩》。当这首歌随着广告红遍... <br><font color=#008000>chinanews.sina.com/ent/2004/1111/01021976 ... 18K 2004-11-11 </font> - <a href="http://cache..com/c?word=%D6%A3%3B%D6%C7%BB%AF&url=http%3A//chinanews%2Esina%2Ecom/ent/2004/1111/0102197607%2Ehtml&b=0&a=85&user=" target="_blank" class=m>网络快照</a> <br></font></td></tr></table><br><table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r><td class=f><a onmousedown="return c('site%3A%28sina%2Ecom%29+%D6%A3%D6%C7%BB%AF',this.href,7)" href="http://books.sina.com/creation/sinacolumn/contents/20050310/20050310-016_7_gb.html" target="_blank"><font size="3">解读<font color=#C60A00>郑智化</font></font></a><br><font size=-1>中产阶级的出现,无疑是现代社会的产物,联系到前面分析过的<font color=#C60A00>郑智化</font>的立场,我们不难发现这首歌正是其一贯立场的表现。 ,<font color=#C60A00>郑智化</font>的一首《蜗牛的家》也很有代表性,非常值得一谈: 密密麻麻的高楼大厦,找... <br><font color=#008000>books.sina.com/creation/sinacolumn/conten ... 12K 2005-3-10 </font> - <a href="http://cache..com/c?word=%D6%A3%3B%D6%C7%BB%AF&url=http%3A//books%2Esina%2Ecom/creation/sinacolumn/contents/20050310/20050310%2D016%5F7%5Fgb%2Ehtml&b=0&a=69&user=" target="_blank" class=m>网络快照</a> <br></font></td></tr></table><br><table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r><td class=f><a onmousedown="return c('site%3A%28sina%2Ecom%29+%D6%A3%D6%C7%BB%AF',this.href,8)" href="http://books.sina.com/creation/sinacolumn/contents/20050310/20050310-016_6_gb.html" target="_blank"><font size="3">解读<font color=#C60A00>郑智化</font></font></a><br><font size=-1>正是因为<font color=#C60A00>郑智化</font>的忧伤是内在的,所以他的这类歌曲虽然没有明显的批判现实的立场,但也颇能以情动人。在<font color=#C60A00>郑智化</font>的歌...正是因为这种理想主义者的姿态,使得<font color=#C60A00>郑智化</font>不断的直面现实生活中的“怪现状”。在《中产阶级》里,<font color=#C60A00>郑智化</font>描写了一... <br><font color=#008000>books.sina.com/creation/sinacolumn/conten ... 12K 2005-3-10 </font> - <a href="http://cache..com/c?word=%D6%A3%3B%D6%C7%BB%AF&url=http%3A//books%2Esina%2Ecom/creation/sinacolumn/contents/20050310/20050310%2D016%5F6%5Fgb%2Ehtml&b=0&a=157&user=" target="_blank" class=m>网络快照</a> <br></font></td></tr></table><br><table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r><td class=f><a onmousedown="return c('site%3A%28sina%2Ecom%29+%D6%A3%D6%C7%BB%AF',this.href,9)" href="http://books.sina.com/creation/sinacolumn/contents/20050310/20050310-016_9_gb.html" target="_blank"><font size="3">解读<font color=#C60A00>郑智化</font></font></a><br><font size=-1>阳光是热情的,大地是绿油油的,有椰林,有蓝天白云,所以<font color=#C60A00>郑智化</font>说:美丽的南台湾呀,我舍不得离开。...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我认为这首歌是<font color=#C60A00>郑智化</font>比较独特的一首作品。在这首歌里,我们看不到<font color=#C60A00>郑智化</font>的批判立场,也看不到... <br><font color=#008000>books.sina.com/creation/sinacolumn/conten ... 12K 2005-3-10 </font> - <a href="http://cache..com/c?word=%D6%A3%3B%D6%C7%BB%AF&url=http%3A//books%2Esina%2Ecom/creation/sinacolumn/contents/20050310/20050310%2D016%5F9%5Fgb%2Ehtml&b=0&a=167&user=" target="_blank" class=m>网络快照</a> <br></font></td></tr></table><br><table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r><td class=f><a onmousedown="return c('site%3A%28sina%2Ecom%29+%D6%A3%D6%C7%BB%AF',this.href,10)" href="http://chinanews.sina.com/ent/2005/1218/2110939273.html" target="_blank"><font size="3">昨日“郑式影响”座无虚席 <font color=#C60A00>郑智化</font>泪洒北展剧场 -...</font></a><br><font size=-1>还是1993年那身银灰色的上衣,当<font color=#C60A00>郑智化</font>一改初上舞台时质朴的一面开始带领大家一起怀旧的时候,北展剧场顿时沸腾了...也许是这个让人感动的开场迅速让<font color=#C60A00>郑智化</font>找回了舞台之王的感觉,当演唱会进行到<font color=#C60A00>郑智化</font>向来自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 <br><font color=#008000>chinanews.sina.com/ent/2005/1218/21109392 ... 21K 2005-12-19 </font> - <a href="http://cache..com/c?word=%D6%A3%3B%D6%C7%BB%AF&url=http%3A//chinanews%2Esina%2Ecom/ent/2005/1218/2110939273%2Ehtml&b=0&a=104&user=" target="_blank" class=m>网络快照</a> <br></font></td></tr></table><br>
<br clear=all>
<div class="p">1 <a href=s?lm=0&si=&rn=10&tn=aiyat&ie=gb2312&ct=0&wd=site%3A%28sina%2Ecom%29+%D6%A3%D6%C7%BB%AF&pn=10&cl=3>[2]</a><a href=s?lm=0&si=&rn=10&tn=aiyat&ie=gb2312&ct=0&wd=site%3A%28sina%2Ecom%29+%D6%A3%D6%C7%BB%AF&pn=20&cl=3>[3]</a><a href=s?lm=0&si=&rn=10&tn=aiyat&ie=gb2312&ct=0&wd=site%3A%28sina%2Ecom%29+%D6%A3%D6%C7%BB%AF&pn=30&cl=3>[4]</a><a href=s?lm=0&si=&rn=10&tn=aiyat&ie=gb2312&ct=0&wd=site%3A%28sina%2Ecom%29+%D6%A3%D6%C7%BB%AF&pn=40&cl=3>[5]</a><a href=s?lm=0&si=&rn=10&tn=aiyat&ie=gb2312&ct=0&wd=site%3A%28sina%2Ecom%29+%D6%A3%D6%C7%BB%AF&pn=50&cl=3>[6]</a><a href=s?lm=0&si=&rn=10&tn=aiyat&ie=gb2312&ct=0&wd=site%3A%28sina%2Ecom%29+%D6%A3%D6%C7%BB%AF&pn=60&cl=3>[7]</a><a href=s?lm=0&si=&rn=10&tn=aiyat&ie=gb2312&ct=0&wd=site%3A%28sina%2Ecom%29+%D6%A3%D6%C7%BB%AF&pn=70&cl=3>[8]</a><a href=s?lm=0&si=&rn=10&tn=aiyat&ie=gb2312&ct=0&wd=site%3A%28sina%2Ecom%29+%D6%A3%D6%C7%BB%AF&pn=80&cl=3>[9]</a><a href=s?lm=0&si=&rn=10&tn=aiyat&ie=gb2312&ct=0&wd=site%3A%28sina%2Ecom%29+%D6%A3%D6%C7%BB%AF&pn=90&cl=3>[10]</a><a href=s?lm=0&si=&rn=10&tn=aiyat&ie=gb2312&ct=0&wd=site%3A%28sina%2Ecom%29+%D6%A3%D6%C7%BB%AF&pn=10&cl=3><font size=3>下一页</font></a></div><br>
<div style="background-color:#EFF2FA;height:60px;width:100%;clear:both">
<table width="96%" height="100%" border="0" align="center"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tr><td style="font-size:14px;font-weight:bold;height:40px;width:70px;">相关搜索</td>
<td rowspan="2" valign="middle">
<table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r>
<td nowrap class="f14"><a href="s?wd=%D6%A3%D6%C7%BB%AF%D7%A8%BC%AD&lm=0&si=&rn=10&tn=aiyat&ie=gb2312&ct=0&cl=3&f=1&rsp=0">郑智化专辑</a></td>
<td nowrap class="s"></td>
<td nowrap class="f14"><a href="s?wd=%D6%A3%D6%C7%BB%AF%B8%E8%C7%FA&lm=0&si=&rn=10&tn=aiyat&ie=gb2312&ct=0&cl=3&f=1&rsp=1">郑智化歌曲</a></td>
<td nowrap class="s"></td>
<td nowrap class="f14"><a href="s?wd=%CB%AE%CA%D6+%D6%A3%D6%C7%BB%AF&lm=0&si=&rn=10&tn=aiyat&ie=gb2312&ct=0&cl=3&f=1&rsp=2">水手 郑智化</a></td>
<td nowrap class="s"></td>
<td nowrap class="f14"><a href="s?wd=%D6%A3%D6%C7%BB%AF%D7%A8%BC%AF&lm=0&si=&rn=10&tn=aiyat&ie=gb2312&ct=0&cl=3&f=1&rsp=3">郑智化专集</a></td>
<td nowrap class="s"></td>
<td nowrap class="f14"><a href="s?wd=%D6%A3%D6%C7%BB%AF%D0%C2%B8%E8&lm=0&si=&rn=10&tn=aiyat&ie=gb2312&ct=0&cl=3&f=1&rsp=4">郑智化新歌</a></td>
</tr><tr>
<td nowrap class="f14"><a href="s?wd=%D6%A3%D6%C7%BB%AF%B5%C4%B8%E8&lm=0&si=&rn=10&tn=aiyat&ie=gb2312&ct=0&cl=3&f=1&rsp=5">郑智化的歌</a></td>
<td nowrap class="s"></td>
<td nowrap class="f14"><a href="s?wd=%D6%A3%D6%C7%BB%AF%D1%DD%B3%AA%BB%E1&lm=0&si=&rn=10&tn=aiyat&ie=gb2312&ct=0&cl=3&f=1&rsp=6">郑智化演唱会</a></td>
<td nowrap class="s"></td>
<td nowrap class="f14"><a href="s?wd=%D6%A3%D6%C7%BB%AF%B5%C4%B8%E8%C7%FA&lm=0&si=&rn=10&tn=aiyat&ie=gb2312&ct=0&cl=3&f=1&rsp=7">郑智化的歌曲</a></td>
<td nowrap class="s"></td>
<td nowrap class="f14"><a href="s?wd=%D6%A3%D6%C7%BB%AFmtv&lm=0&si=&rn=10&tn=aiyat&ie=gb2312&ct=0&cl=3&f=1&rsp=8">郑智化mtv</a></td>
<td nowrap class="s"></td>
<td nowrap class="f14">
<a href="http://d..com/rs.php?q=site%3A%28sina%2Ecom%29+%D6%A3%D6%C7%BB%AF&tn=aiyat">更多相关搜索>></a>
</td></tr></table>
</td></tr>
<tr><td></td></tr></table>
</div><br>
<table border="0"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style="margin-left:18px;height:60px;">
<form name=f2 action="/s">
<tr valign="middle">
<td nowrap>
<input type=hidden name=tn value="aiyat">
<input type=hidden name=ct value="0">
<input type=hidden name=ie value="gb2312">
<input type=hidden name=bs value="site:(sina.com) 郑智化">
<input type=hidden name=sr>
<input type=hidden name=z value="">
<input type=hidden name=cl value=3>
<input type=hidden name=f value=8>
<input name=wd size="35" class=i value="site:(sina.com) 郑智化" maxlength=100>
<input type=submit value=网络搜索> <input type=button value=在结果中找 onclick="return my_submit(f2);"></td>
<td nowrap><a href="http://utility..com/quality/quality_form.php?word=site%3A%28sina%2Ecom%29+%D6%A3%D6%C7%BB%AF">与网络对话</a></td>
</tr>
</form>
</table>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background-color:#e6e6e6;height:20px;padding-top:2px;font-size:12px;">
<a href="http://www..com/ty/right.html" class="c">&;2006</a> Bai <a href="http://www..com/ty/index.html" class="c">免责声明</a> <font color=#666666>此内容系网络根据您的指令自动搜索的结果,不代表网络赞成被搜索网站的内容或立场</font>
</div>
<img src="http://c..com/c.gif?t=0&q=site%3A%28sina%2Ecom%29+%D6%A3%D6%C7%BB%AF" style="display:none;"/>
<script>
var p=window.document.location.href;var t=(new Date()).getTime();document.write ("<img src=http://survey2..com/images/w.gif?path="+p+"&t="+t+" border=0 width=0 height=0>");
</script>
</body></html>

② 数据压缩技术的数据压缩技术简史

电脑里的数据压缩其实类似于美眉们的瘦身运动,不外有两大功用。第一,可以节省空间。拿瘦身美眉来说,要是八个美眉可以挤进一辆出租车里,那该有多省钱啊!第二,可以减少对带宽的占用。例如,我们都想在不到 100Kbps 的 GPRS 网上观看 DVD 大片,这就好比瘦身美眉们总希望用一尺布裁出七件吊带衫,前者有待于数据压缩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后者则取决于美眉们的恒心和毅力。
简单地说,如果没有数据压缩技术,我们就没法用 WinRAR 为 Email 中的附件瘦身;如果没有数据压缩技术,市场上的数码录音笔就只能记录不到 20 分钟的语音;如果没有数据压缩技术,从 Internet 上下载一部电影也许要花半年的时间……可是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呢?数据压缩技术又是怎样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呢? 一千多年前的中国学者就知道用“班马”这样的缩略语来指代班固和司马迁,这种崇尚简约的风俗一直延续到了今天的 Internet 时代:当我们在 BBS 上用“ 7456 ”代表“气死我了”,或是用“ B4 ”代表“ Before ”的时候,我们至少应该知道,这其实就是一种最简单的数据压缩呀。
严格意义上的数据压缩起源于人们对概率的认识。当我们对文字信息进行编码时,如果为出现概率较高的字母赋予较短的编码,为出现概率较低的字母赋予较长的编码,总的编码长度就能缩短不少。远在计算机出现之前,着名的 Morse 电码就已经成功地实践了这一准则。在 Morse 码表中,每个字母都对应于一个唯一的点划组合,出现概率最高的字母 e 被编码为一个点“ . ”,而出现概率较低的字母 z 则被编码为“ --.. ”。显然,这可以有效缩短最终的电码长度。
信息论之父 C. E. Shannon 第一次用数学语言阐明了概率与信息冗余度的关系。在 1948 年发表的论文“通信的数学理论(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中, Shannon 指出,任何信息都存在冗余,冗余大小与信息中每个符号(数字、字母或单词)的出现概率或者说不确定性有关。 Shannon 借鉴了热力学的概念,把信息中排除了冗余后的平均信息量称为“信息熵”,并给出了计算信息熵的数学表达式。这篇伟大的论文后来被誉为信息论的开山之作,信息熵也奠定了所有数据压缩算法的理论基础。从本质上讲,数据压缩的目的就是要消除信息中的冗余,而信息熵及相关的定理恰恰用数学手段精确地描述了信息冗余的程度。利用信息熵公式,人们可以计算出信息编码的极限,即在一定的概率模型下,无损压缩的编码长度不可能小于信息熵公式给出的结果。
有了完备的理论,接下来的事就是要想办法实现具体的算法,并尽量使算法的输出接近信息熵的极限了。当然,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都知道,要将一种理论从数学公式发展成实用技术,就像仅凭一个 E=mc 2 的公式就要去制造核武器一样,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设计具体的压缩算法的过程通常更像是一场数学游戏。开发者首先要寻找一种能尽量精确地统计或估计信息中符号出现概率的方法,然后还要设计一套用最短的代码描述每个符号的编码规则。统计学知识对于前一项工作相当有效,迄今为止,人们已经陆续实现了静态模型、半静态模型、自适应模型、 Markov 模型、部分匹配预测模型等概率统计模型。相对而言,编码方法的发展历程更为曲折一些。
1948 年, Shannon 在提出信息熵理论的同时,也给出了一种简单的编码方法—— Shannon 编码。 1952 年, R. M. Fano 又进一步提出了 Fano 编码。这些早期的编码方法揭示了变长编码的基本规律,也确实可以取得一定的压缩效果,但离真正实用的压缩算法还相去甚远。
第一个实用的编码方法是由 D. A. Huffman 在 1952 年的论文“最小冗余度代码的构造方法( A Metho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Minimum Rendancy Codes )”中提出的。直到今天,许多《数据结构》教材在讨论二叉树时仍要提及这种被后人称为 Huffman 编码的方法。 Huffman 编码在计算机界是如此着名,以至于连编码的发明过程本身也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据说, 1952 年时,年轻的 Huffman 还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一名学生,他为了向老师证明自己可以不参加某门功课的期末考试,才设计了这个看似简单,但却影响深远的编码方法。
Huffman 编码效率高,运算速度快,实现方式灵活,从 20 世纪 60 年代至今,在数据压缩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早期 UNIX 系统上一个不太为现代人熟知的压缩程序 COMPACT 实际就是 Huffman 0 阶自适应编码的具体实现。 20 世纪 80 年代初, Huffman 编码又出现在 CP/M 和 DOS 系统中,其代表程序叫 SQ 。今天,在许多知名的压缩工具和压缩算法(如 WinRAR 、 gzip 和 JPEG )里,都有 Huffman 编码的身影。不过, Huffman 编码所得的编码长度只是对信息熵计算结果的一种近似,还无法真正逼近信息熵的极限。正因为如此,现代压缩技术通常只将 Huffman 视作最终的编码手段,而非数据压缩算法的全部。
科学家们一直没有放弃向信息熵极限挑战的理想。 1968 年前后, P. Elias 发展了 Shannon 和 Fano 的编码方法,构造出从数学角度看来更为完美的 Shannon-Fano-Elias 编码。沿着这一编码方法的思路, 1976 年, J. Rissanen 提出了一种可以成功地逼近信息熵极限的编码方法——算术编码。 1982 年, Rissanen 和 G. G. Langdon 一起改进了算术编码。之后,人们又将算术编码与 J. G. Cleary 和 I. H. Witten 于 1984 年提出的部分匹配预测模型( PPM )相结合,开发出了压缩效果近乎完美的算法。今天,那些名为 PPMC 、 PPMD 或 PPMZ 并号称压缩效果天下第一的通用压缩算法,实际上全都是这一思路的具体实现。
对于无损压缩而言, PPM 模型与算术编码相结合,已经可以最大程度地逼近信息熵的极限。看起来,压缩技术的发展可以到此为止了。不幸的是,事情往往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简单:算术编码虽然可以获得最短的编码长度,但其本身的复杂性也使得算术编码的任何具体实现在运行时都慢如蜗牛。即使在摩尔定律大行其道, CPU 速度日新月异的今天,算术编码程序的运行速度也很难满足日常应用的需求。没办法,如果不是后文将要提到的那两个犹太人,我们还不知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用上 WinZIP 这样方便实用的压缩工具呢。 逆向思维永远是科学和技术领域里出奇制胜的法宝。就在大多数人绞尽脑汁想改进 Huffman 或算术编码,以获得一种兼顾了运行速度和压缩效果的“完美”编码的时候,两个聪明的犹太人 J. Ziv 和 A. Lempel 独辟蹊径,完全脱离 Huffman 及算术编码的设计思路,创造出了一系列比 Huffman 编码更有效,比算术编码更快捷的压缩算法。我们通常用这两个犹太人姓氏的缩写,将这些算法统称为 LZ 系列算法。
按照时间顺序, LZ 系列算法的发展历程大致是: Ziv 和 Lempel 于 1977 年发表题为“顺序数据压缩的一个通用算法( A Universal Algorithm for Sequential Data Compression )”的论文,论文中描述的算法被后人称为 LZ77 算法。 1978 年,二人又发表了该论文的续篇“通过可变比率编码的独立序列的压缩( Compression of Indivial Sequences via Variable Rate Coding )”,描述了后来被命名为 LZ78 的压缩算法。 1984 年, T. A. Welch 发表了名为“高性能数据压缩技术( A Technique for High Performance Data Compression )”的论文,描述了他在 Sperry 研究中心(该研究中心后来并入了 Unisys 公司)的研究成果,这是 LZ78 算法的一个变种,也就是后来非常有名的 LZW 算法。 1990 年后, T. C. Bell 等人又陆续提出了许多 LZ 系列算法的变体或改进版本。
说实话, LZ 系列算法的思路并不新鲜,其中既没有高深的理论背景,也没有复杂的数学公式,它们只是简单地延续了千百年来人们对字典的追崇和喜好,并用一种极为巧妙的方式将字典技术应用于通用数据压缩领域。通俗地说,当你用字典中的页码和行号代替文章中每个单词的时候,你实际上已经掌握了 LZ 系列算法的真谛。这种基于字典模型的思路在表面上虽然和 Shannon 、 Huffman 等人开创的统计学方法大相径庭,但在效果上一样可以逼近信息熵的极限。而且,可以从理论上证明, LZ 系列算法在本质上仍然符合信息熵的基本规律。
LZ 系列算法的优越性很快就在数据压缩领域里体现 了 出来,使用 LZ 系列算法的工具软件数量呈爆炸式增长。 UNIX 系统上最先出现了使用 LZW 算法的 compress 程序,该程序很快成为了 UNIX 世界的压缩标准。紧随其后的是 MS-DOS 环境下的 ARC 程序,以及 PKWare 、 PKARC 等仿制品。 20 世纪 80 年代,着名的压缩工具 LHarc 和 ARJ 则是 LZ77 算法的杰出代表。
今天, LZ77 、 LZ78 、 LZW 算法以及它们的各种变体几乎垄断了整个通用数据压缩领域,我们熟悉的 PKZIP 、 WinZIP 、 WinRAR 、 gzip 等压缩工具以及 ZIP 、 GIF 、 PNG 等文件格式都是 LZ 系列算法的受益者,甚至连 PGP 这样的加密文件格式也选择了 LZ 系列算法作为其数据压缩的标准。
没有谁能否认两位犹太人对数据压缩技术的贡献。我想强调的只是,在工程技术领域,片面追求理论上的完美往往只会事倍功半,如果大家能像 Ziv 和 Lempel 那样,经常换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没准儿你我就能发明一种新的算法,就能在技术方展史上扬名立万呢。 LZ 系列算法基本解决了通用数据压缩中兼顾速度与压缩效果的难题。但是,数据压缩领域里还有另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等待着我们去探索。 Shannon 的信息论告诉我们,对信息的先验知识越多,我们就可以把信息压缩得越小。换句话说,如果压缩算法的设计目标不是任意的数据源,而是基本属性已知的特种数据,压缩的效果就会进一步提高。这提醒我们,在发展通用压缩算法之余,还必须认真研究针对各种特殊数据的专用压缩算法。比方说,在今天的数码生活中,遍布于数码相机、数码录音笔、数码随身听、数码摄像机等各种数字设备中的图像、音频、视频信息,就必须经过有效的压缩才能在硬盘上存储或是通过 USB 电缆传输。实际上,多媒体信息的压缩一直是数据压缩领域里的重要课题,其中的每一个分支都有可能主导未来的某个技术潮流,并为数码产品、通信设备和应用软件开发商带来无限的商机。
让我们先从图像数据的压缩讲起。通常所说的图像可以被分为二值图像、灰度图像、彩色图像等不同的类型。每一类图像的压缩方法也不尽相同。
传真技术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促进了二值图像压缩算法的飞速发展。 CCITT (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是国际电信联盟 ITU 下属的一个机构)针对传真类应用建立了一系列图像压缩标准,专用于压缩和传递二值图像。这些标准大致包括 20 世纪 70 年代后期的 CCITT Group 1 和 Group 2 , 1980 年的 CCITT Group 3 ,以及 1984 年的 CCITT Group 4 。为了适应不同类型的传真图像,这些标准所用的编码方法包括了一维的 MH 编码和二维的 MR 编码,其中使用了行程编码( RLE )和 Huffman 编码等技术。今天,我们在办公室或家里收发传真时,使用的大多是 CCITT Group 3 压缩标准,一些基于数字网络的传真设备和存放二值图像的 TIFF 文件则使用了 CCITT Group 4 压缩标准。 1993 年, CCITT 和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共同成立的二值图像联合专家组( Joint Bi-level Image Experts Group , JBIG )又将二值图像的压缩进一步发展为更加通用的 JBIG 标准。
实际上,对于二值图像和非连续的灰度、彩色图像而言,包括 LZ 系列算法在内的许多通用压缩算法都能获得很好的压缩效果。例如,诞生于 1987 年的 GIF 图像文件格式使用的是 LZW 压缩算法, 1995 年出现的 PNG 格式比 GIF 格式更加完善,它选择了 LZ77 算法的变体 zlib 来压缩图像数据。此外,利用前面提到过的 Huffman 编码、算术编码以及 PPM 模型,人们事实上已经构造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图像压缩算法。
但是,对于生活中更加常见的,像素值在空间上连续变化的灰度或彩色图像(比如数码照片),通用压缩算法的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幸运的是,科学家们发现,如果在压缩这一类图像数据时允许改变一些不太重要的像素值,或者说允许损失一些精度(在压缩通用数据时,我们绝不会容忍任何精度上的损失,但在压缩和显示一幅数码照片时,如果一片树林里某些树叶的颜色稍微变深了一些,看照片的人通常是察觉不到的),我们就有可能在压缩效果上获得突破性的进展。这一思想在数据压缩领域具有革命性的地位:通过在用户的忍耐范围内损失一些精度,我们可以把图像(也包括音频和视频)压缩到原大小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这远远超出了通用压缩算法的能力极限。也许,这和生活中常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有异曲同工之妙吧。
这种允许精度损失的压缩也被称为有损压缩。在图像压缩领域,着名的 JPEG 标准是有损压缩算法中的经典。 JPEG 标准由静态图像联合专家组( 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 , JPEG )于 1986 年开始制定, 1994 年后成为国际标准。 JPEG 以离散余弦变换( DCT )为核心算法,通过调整质量系数控制图像的精度和大小。对于照片等连续变化的灰度或彩色图像, JPEG 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一般可以将图像压缩到原大小的十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如果不考虑图像质量, JPEG 甚至可以将图像压缩到“无限小”。
JPEG 标准的最新进展是 1996 年开始制定, 2001 年正式成为国际标准的 JPEG 2000 。与 JPEG 相比, JPEG 2000 作了大幅改进,其中最重要的是用离散小波变换( DWT )替代了 JPEG 标准中的离散余弦变换。在文件大小相同的情况下, JPEG 2000 压缩的图像比 JPEG 质量更高,精度损失更小。作为一个新标准, JPEG 2000 暂时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不过包括数码相机制造商在内的许多企业都对其应用前景表示乐观, JPEG 2000 在图像压缩领域里大显身手的那一天应该不会特别遥远。
JPEG 标准中通过损失精度来换取压缩效果的设计思想直接影响了视频数据的压缩技术。 CCITT 于 1988 年制定了电视电话和会议电视的 H.261 建议草案。 H.261 的基本思路是使用类似 JPEG 标准的算法压缩视频流中的每一帧图像,同时采用运动补偿的帧间预测来消除视频流在时间维度上的冗余信息。在此基础上, 1993 年, ISO 通过了动态图像专家组( 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 MPEG )提出的 MPEG-1 标准。 MPEG-1 可以对普通质量的视频数据进行有效编码。我们现在看到的大多数 VCD 影碟,就是使用 MPEG-1 标准来压缩视频数据的。
为了支持更清晰的视频图像,特别是支持数字电视等高端应用, ISO 于 1994 年提出了新的 MPEG-2 标准(相当于 CCITT 的 H.262 标准)。 MPEG-2 对图像质量作了分级处理,可以适应普通电视节目、会议电视、高清晰数字电视等不同质量的视频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提供高清晰画面的 DVD 影碟所采用的正是 MPEG-2 标准。
Internet 的发展对视频压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内容交互、对象编辑、随机存取等新需求的刺激下, ISO 于 1999 年通过了 MPEG-4 标准(相当于 CCITT 的 H.263 和 H.263+ 标准)。 MPEG-4 标准拥有更高的压缩比率,支持并发数据流的编码、基于内容的交互操作、增强的时间域随机存取、容错、基于内容的尺度可变性等先进特性。 Internet 上新兴的 DivX 和 XviD 文件格式就是采用 MPEG-4 标准来压缩视频数据的,它们可以用更小的存储空间或通信带宽提供与 DVD 不相上下的高清晰视频,这使我们在 Internet 上发布或下载数字电影的梦想成为了现实。
就像视频压缩和电视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一样,音频数据的压缩技术最早也是由无线电广播、语音通信等领域里的技术人员发展起来的。这其中又以语音编码和压缩技术的研究最为活跃。自从 1939 年 H. Dudley 发明声码器以来,人们陆续发明了脉冲编码调制( PCM )、线性预测( LPC )、矢量量化( VQ )、自适应变换编码( ATC )、子带编码( SBC )等语音分析与处理技术。这些语音技术在采集语音特征,获取数字信号的同时,通常也可以起到降低信息冗余度的作用。像图像压缩领域里的 JPEG 一样,为获得更高的编码效率,大多数语音编码技术都允许一定程度的精度损失。而且,为了更好地用二进制数据存储或传送语音信号,这些语音编码技术在将语音信号转换为数字信息之后又总会用 Huffman 编码、算术编码等通用压缩算法进一步减少数据流中的冗余信息。
对于电脑和数字电器(如数码录音笔、数码随身听)中存储的普通音频信息,我们最常使用的压缩方法主要是 MPEG 系列中的音频压缩标准。例如, MPEG-1 标准提供了 Layer I 、 Layer II 和 Layer III 共三种可选的音频压缩标准, MPEG-2 又进一步引入了 AAC ( Advanced Audio Coding )音频压缩标准, MPEG-4 标准中的音频部分则同时支持合成声音编码和自然声音编码等不同类型的应用。在这许多音频压缩标准中,声名最为显赫的恐怕要数 MPEG-1 Layer III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MP3 音频压缩标准了。从 MP3 播放器到 MP3 手机,从硬盘上堆积如山的 MP3 文件到 Internet 上版权纠纷不断的 MP3 下载, MP3 早已超出了数据压缩技术的范畴,而成了一种时尚文化的象征了。
很显然,在多媒体信息日益成为主流信息形态的数字化时代里,数据压缩技术特别是专用于图像、音频、视频的数据压缩技术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毕竟,人们对信息数量和信息质量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从信息熵到算术编码,从犹太人到 WinRAR ,从 JPEG 到 MP3 ,数据压缩技术的发展史就像是一个写满了“创新”、“挑战”、“突破”和“变革”的羊皮卷轴。也许,我们在这里不厌其烦地罗列年代、人物、标准和文献,其目的只是要告诉大家,前人的成果只不过是后人有望超越的目标而已,谁知道在未来的几年里,还会出现几个 Shannon ,几个 Huffman 呢?
谈到未来,我们还可以补充一些与数据压缩技术的发展趋势有关的话题。
1994年, M. Burrows 和 D. J. Wheeler 共同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通用数据压缩算法。这种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对字符串轮转后得到的字符矩阵进行排序和变换,类似的变换算法被称为 Burrows-Wheeler 变换,简称 BWT 。与 Ziv 和 Lempel 另辟蹊径的做法如出一辙, Burrows 和 Wheeler 设计的 BWT 算法与以往所有通用压缩算法的设计思路都迥然不同。如今, BWT 算法在开放源码的压缩工具 bzip 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bzip 对于文本文件的压缩效果要远好于使用 LZ 系列算法的工具软件。这至少可以表明,即便在日趋成熟的通用数据压缩领域,只要能在思路和技术上不断创新,我们仍然可以找到新的突破口。
分形压缩技术是图像压缩领域近几年来的一个热点。这一技术起源于 B. Mandelbrot 于 1977 年创建的分形几何学。 M. Barnsley 在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为分形压缩奠定了理论基础。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 A. Jacquin 等人陆续提出了许多实验性的分形压缩算法。今天,很多人相信,分形压缩是图像压缩领域里最有潜力的一种技术体系,但也有很多人对此不屑一顾。无论其前景如何,分形压缩技术的研究与发展都提示我们,在经过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也许,我们需要一种新的理论,或是几种更有效的数学模型,以支撑和推动数据压缩技术继续向前跃进。
人工智能是另一个可能对数据压缩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词。既然 Shannon 认为,信息能否被压缩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被压缩与信息的不确定性有直接关系,假设人工智能技术在某一天成熟起来,假设计算机可以像人一样根据已知的少量上下文猜测后续的信息,那么,将信息压缩到原大小的万分之一乃至十万分之一,恐怕就不再是天方夜谭了。
回顾历史之后,人们总喜欢畅想一下未来。但未来终究是未来,如果仅凭你我几句话就可以理清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那技术创新的工作岂不就索然无味了吗?依我说,未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赶快到 Internet 上下载几部大片,然后躺在沙发里,好好享受一下数据压缩为我们带来的无限快乐吧。

③ 国际上的一些着名有电脑病毒有那些 越多越好!!

二十年最强悍病毒排行榜
自从第一个计算机病毒爆发以来,已经过去了20年左右的时间。《InformationWeek》最近评出了迄今为止破坏程度最为严重漏举的十大病毒。

上个世纪80年代上半期,计算机病毒只是存在于实验室中。尽管也有一些病毒传播了出去,但绝大多数都被研究人员严格地控制在了实验室中。随后, “大脑” (Brain)病毒出现了。1986年年初,人们发现了这种计算机病毒,它是第一个PC病毒,也是能够自我复制的软件,并通过5.2英寸的软盘进行广泛传播。按照今天的标准来衡量,Brain的传播速度几乎是缓慢地爬行,但是无论如何,它也称得上是我们目前为之困扰的更有害的病毒、蠕虫和恶意软件的鼻祖。下面就是这20年来计算机病毒发展的历史。

CIH

估计损失:全球约2,000万~8,000万美元,计算机的数据损失没有统计在内。

CIH病毒1998年6月爆发于中国***,是公认的有史以来危险程度最高、破坏强度最大的病毒之一。

CIH感染Windows 95/98/ME等操作系统的可执行文件,能够驻留在计算机内存中,并据此继续感染其他可执行文件。

CIH 的危险之处在于,一旦被激活,它可以覆盖主机硬盘上的数据并导致硬盘失效。它还具备覆盖主机BIOS芯片的能力,从而使计算高卖机引导失败。由于能够感染可执行文件,CIH更是借众多软件分销商之力大行其道,其中就包括Activision游戏公司一款名为“原罪”(Sin)游戏的演示版。

CIH一些变种的触发日期恰好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发生之日,因此它也被称为切尔诺贝利病毒。但它不会感染Windows 2000/XP/NT等操作系统,如今,CIH已经不是什么严重威胁了。

梅利莎(Melissa)

损失估计:全球约3亿~6亿美元

1999 年3月26日,星期五,W97M/梅利莎登上了全球各地报纸的头版。估计数字显示,这个Word宏脚本病毒感染了全球15%~20%的商用PC。病毒传播速度之快令英特尔公司(Intel)、微软公司(Microsoft,下称微软)、以及其他许多使用Outlook软件的公司措手不及,为了防止损害,他们被迫关闭整个电子邮件系统。

梅利莎通过微软的Outlook电子邮件软件,向用户通讯簿名单中的50位联系人发送邮件来传播自身。

该邮件包含以下这句话:“这就是你请求的文档,不要给别人看”,此外夹带一个Word文档附件。而单击这个文件(成千上万毫无疑虑的用户都是这么做的),就会使病毒感染主机并且重复自我复制。

更加令人恼火的事情还在后头——一旦被激活,病毒就用动画片《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的台词修改用户的Word文档。

我爱你(ILOVEYOU)

损失估计:全球约100亿~150亿美元

又称情书或爱虫。它是一个Visual Basic脚本,设计精妙,还有令人难以抗拒的诱饵——爱的诺言。

2000年5月3日,“我爱你”蠕虫病毒首次在香港被发现。

“我爱你”蠕虫病毒病毒通过一封标题为“我爱你(ILOVEYOU)”、附件名称为“Love-Letter-For-You.TXT.vbs”的邮件进行传输。和梅利莎类似,病毒也向Microsoft Outlook通讯簿中的联系人发送自身。

它还大肆复制自身覆盖音乐和图片文件。更可气的是,它还会在受到感染的机器上搜索用户的账号和密码,并发送给病毒作者。

由于当时菲律宾并无制裁编写病毒程序的法律,“我爱你”病毒的作者因此逃过一劫。

红色代码(Code Red)

损失估计:全球约26亿美元

“红色代码”是一种计算机蠕虫病毒,能够通过网络服务器和互联网进行传播。2001年7月13日,红色代码从网络服戚搜逗务器上传播开来。它是专门针对运行微软互联网信息服务软件的网络服务器来进行攻击。极具讽刺意味的是,在此之前的六月中旬,微软曾经发布了一个补丁,来修补这个漏洞。

“红色代码”还被称为Bady,设计者蓄意进行最大程度的破坏。被它感染后,遭受攻击的主机所控制的网络站点上会显示这样的信息:“你好!欢迎光临www.worm.com!”。随后,病毒便会主动寻找其他易受攻击的主机进行感染。这个行为持续大约20天,之后它便对某些特定IP地址发起拒绝服务(DoS)攻击。在短短不到一周的时间内,这个病毒感染了近40万台服务器,据估计多达100万台计算机受到感染。

SQL Slammer

损失估计:由于SQL Slammer爆发的日期是星期六,破坏所造成的金钱损失并不大。尽管如此,它仍然冲击了全球约50万台服务器,韩国的在线能力瘫痪长达12小时。

SQL Slammer也被称为“蓝宝石”(Sapphire),2003年1月25日首次出现。它是一个非同寻常的蠕虫病毒,给互联网的流量造成了显而易见的负面影响。有意思的是,它的目标并非终端计算机用户,而是服务器。它是一个单包的、长度为376字节的蠕虫病毒,它随机产生IP地址,并向这些IP地址发送自身。如果某个IP地址恰好是一台运行着未打补丁的微软SQL服务器桌面引擎(SQL Server Desktop Engine)软件的计算机,它也会迅速开始向随机IP地址的主机开火,发射病毒。

正是运用这种效果显着的传播方式,SQL Slammer在十分钟之内感染了7.5万台计算机。庞大的数据流量令全球的路由器不堪重负,如此循环往复,更高的请求被发往更多的路由器,导致它们一个个被关闭。

冲击波(Blaster)

损失估计:20亿~100亿美元,受到感染的计算机不计其数。

对于依赖计算机运行的商业领域而言,2003年夏天是一个艰难的时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IT人士在此期间受到了“冲击波”和“霸王虫”蠕虫的双面夹击。 “冲击波”(又称“Lovsan”或“MSBlast”)首先发起攻击。病毒最早于当年8月11日被检测出来并迅速传播,两天之内就达到了攻击顶峰。病毒通过网络连接和网络流量传播,利用了Windows 2000/XP的一个弱点进行攻击,被激活以后,它会向计算机用户展示一个恶意对话框,提示系统将关闭。在病毒的可执行文件MSBLAST.EXE代码中隐藏着这些信息:“桑(San),我只想说爱你!”以及“比尔?盖茨(Bill Gates)你为什么让这种事情发生?别再敛财了,修补你的软件吧!”

病毒还包含了可于4月15日向Windows升级网站(Windowsupdate.com)发起分布式DoS攻击的代码。但那时,“冲击波”造成的损害已经过了高峰期,基本上得到了控制。

霸王虫(Sobig.F)

损失估计:50亿~100亿美元,超过100万台计算机被感染.。

“冲击波”一走,“霸王虫”蠕虫便接踵而至,对企业和家庭计算机用户而言,2003年8月可谓悲惨的一月。最具破坏力的变种是Sobig.F,它 8月19日开始迅速传播,在最初的24小时之内,自身复制了100万次,创下了历史纪录(后来被Mydoom病毒打破)。病毒伪装在文件名看似无害的邮件附件之中。被激活之后,这个蠕虫便向用户的本地文件类型中发现的电子邮件地址传播自身。最终结果是造成互联网流量激增。

2003年9月10日,病毒禁用了自身,从此不再成为威胁。为得到线索,找出Sobig.F病毒的始作俑者,微软宣布悬赏25万美元,但至今为止,这个作恶者也没有被抓到。

Bagle

损失估计:数千万美元,并在不断增加

Bagle是一个经典而复杂的蠕虫病毒,2004年1月18日首次露面。这个恶意代码采取传统的机制——电子邮件附件感染用户系统,然后彻查视窗(Windows)文件,寻找到电子邮件地址发送以复制自身。

Bagle (又称Beagle)及其60~100个变种的真正危险在于,蠕虫感染了一台计算机之后,便在其TCP端口开启一个后门,远程用户和应用程序利用这个后门得到受感染系统上的数据(包括金融和个人信息在内的任何数据)访问权限。据2005年4月,TechWeb.com的一篇文章称,这种蠕虫“通常被那帮为了扬名而不惜一切手段的黑客们称为‘通过恶意软件获利运动’的始作俑者”。

Bagle.B变种被设计成在2004年1月28日之后停止传播,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有大量的其他变种继续困扰用户。

MyDoom

损失估计:在其爆发的高峰期,全球互联网的速度性能下降了10%,网页的下载时间增加了50%。

2004 年1月26日几个小时之间,MyDoom通过电子邮件在互联网上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迅速传播,顷刻之间全球都能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冲击波。它还有一个名称叫做 Norvarg,它传播自身的方式极为迂回曲折:它把自己伪装成一封包含错误信息“邮件处理失败”、看似电子邮件错误信息邮件的附件,单击这个附件,它就被传播到了地址簿中的其他地址。MyDoom还试图通过P2P软件Kazaa用户网络账户的共享文件夹来进行传播。

这个复制进程相当成功,计算机安全专家估计,在受到感染的最初一个小时,每十封电子邮件就有一封携带病毒。MyDoom病毒程序自身设计成2004年2月12日以后停止传播。

震荡波(Sasser)

损失估计:数千万美元

“震荡波”自2004年8月30日起开始传播,其破坏能力之大令法国一些新闻机构不得不关闭了卫星通讯。它还导致德尔塔航空公司(Delta)取消了数个航班,全球范围内的许多公司不得不关闭了系统。

与先前多数病毒不同的是,“震荡波”的传播并非通过电子邮件,也不需要用户的交互动作。

“震荡波”病毒是利用了未升级的Windows 2000/XP系统的一个安全漏洞。一旦成功复制,蠕虫便主动扫描其他未受保护的系统并将自身传播到那里。受感染的系统会不断发生崩溃和不稳定的情况。

“震荡波”是德国一名17岁的高中生编写的,他在18岁生日那天释放了这个病毒。由于编写这些代码的时候他还是个未成年人,德国一家法庭认定他从事计算机破坏活动,仅判了缓刑。

边栏1:病毒纪年

1982

Elk Cloner病毒是实验室之外诞生的最早的计算机病毒之一。该病毒感染了当时风靡一时的苹果II型(Apple II)计算机。

1983

早 期的病毒研究人员,佛瑞德?科恩(Fred Cohen),提出了“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是一类特殊的计算机程序,这类程序能够修改其他程序,在其中嵌入他们自身或是自身的进化版本,从而来达到“感染”其他程序的目的。”

1986

“大脑”(Brain)病毒出现。这是一种启动区病毒,当计算机重启时,通过A驱动器中的软盘传播。该病毒不仅是最早的PC病毒,还是第一例隐蔽型病毒—被感染的磁盘并不会呈现明显症状。

1987

“李海”(Lehigh)病毒最早在美国的李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被发现。该病毒驻留内存,而且是第一个感染可执行文件的病毒。

同年,商业杀毒软件登上历史舞台,其中包括约翰?迈克菲(John McAfee)的VirusScan和罗斯?格林伯格(Ross Greenberg)的Flu_Shot。

1988

这一年诞生了最早在Mac系统传播的病毒,MacMag病毒和Scores病毒。

同年出现的Cascade病毒是第一个经加密后难以删除和修改的病毒。

第 一个广泛传播的蠕虫病毒是“莫里斯的蠕虫”(Morris Worm)病毒。蠕虫是病毒的一种,它们通过外界资源,比如互联网或是网络服务器,传播自身。美国国内一位着名计算机安全顾问的儿子,罗伯特?T?莫里斯 (Robert T. Morris),将该病毒从麻省理工学院(MIT)释放到了互联网上。但是,他声称这一切纯属意外。

1989

“黑暗复仇者”(Dark Avenger)/“埃迪”(Eddie)病毒是最早的反杀毒软件病毒。该病毒会删除部分杀毒软件。

“费雷多”(Frodo)病毒出现。这个病毒感染文件后具有一定隐蔽性,当用户对被感染计算机进行目录列表检查时,被感染文件的大小也不会发生改变,极具隐蔽性。

1990

出 现了众多杀毒软件,其中包括沃尔夫冈?斯蒂勒(Wolfgang Stiller)的“整合专家”(Integrity Master),帕姆?凯恩(Pam Kane)的“熊猫反病毒”(Panda Anti-Virus)工具,以及雷?格雷斯(Ray Clath)的Vi-Spy软件。到此时,杀毒程序作者和病毒制造者已经开始展开了全面的较量。

变形病毒出现。这些病毒随机改变特征,同时对自身进行加密,从而避免被发现。最早的此类病毒可能是1260/V2P1病毒。

加壳病毒(Armored Virus)首次出现。此类病毒很难分解。比如防护能力极强的顽固病毒,“鲸鱼”(Whale)病毒。

1991

“特奎拉”(Tequila)病毒出现。特奎拉具有隐蔽性,属于复合型态,具备保护外壳,同时会对自身变换加密,每次感染时都会采用不同的密钥。该病毒攻击主引导记录。主引导记录一旦被感染就会随之感染其他程序。

一种名为病毒制造实验室(Virus Creation Lab)的病毒软件编写工具库催生了一系列病毒。但是大多数该类病毒都充满漏洞,而无法制造真正的威胁。

复合型DAMN病毒由“黑暗复仇者变形引擎”(Dark Avenger Mutation Engine)编写,并且在1992年大行其道。

1992

“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病毒出现后感染所有类型的磁盘。但是,该病毒的散播范围比媒体预先估计的要小一些。

1993

当年出现的Satanbug/Little Loc/Natas病毒是同一个病毒的不同变种。

Satanbug病毒具有很强的反杀毒软件功能:该变种能够检查到四种杀毒软件,并且破坏相关磁盘。这是杀毒软件研究人员历史上第一次和美国联邦调查局(FBI)联手逮捕并且起诉了这个还是孩子的病毒编写者

1994

危害相对较小的KAOS4病毒出现在一个色情新闻组之中,并且很快通过COMSPEC/PATH环境变量传遍全球。这是第一个利用环境变量来定位潜在攻击对象目录的病毒。

1995

第一个宏病毒出现。宏病毒利用软件自带的编程语言编写来传播,比如微软公司(Microsoft,下称微软)的Word、Excel和Access。

1996

Laroux/Excel宏病毒利用微软为应用软件宏语言环境设计的新型Visual Basic语言,进行大范围自我复制。但是该病毒危害非常有限。

Boza病毒出现并且感染了曾号称百毒不侵的Windows 95操作平台。

Staag病毒这一年出现并且感染了当时刚刚诞生不久的Linux操作系统。

1998

StrangeBrew病毒在Java环境下传播和发作。这是一个概念性病毒,没有攻击性。

危险的CIH病毒现身后感染了视窗(Windows)可执行文件,覆盖了硬盘和BIOS数据,并且让无数计算机系统瘫痪。这个别名为 “Chernobyl” 的病毒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2,000万~8,000万美元的经济损失。CIH病毒对中国用户发起大规模的进攻,受损计算机超过几十万台。

1999

毁灭性的梅利莎(Melissa)Word 97宏病毒是目前为止传播得最快的一种病毒。这个以一个脱衣舞女命名的病毒是群发邮件病毒的鼻祖。

蠕虫病毒开始产生比普通病毒更大的危害。“泡沫男孩”(Bubble Boy)病毒是第一个在用户打开电子邮件附件之前就感染系统的蠕虫病毒。在邮件被浏览之时,蠕虫病毒已经开始暗中传播。

2000

我爱你(ILoveYou)病毒,又称情书或爱虫,也是群发邮件病毒。被感染的计算机会向邮件地址簿中的所有人发送包含病毒的电子邮件。

借助人们对于情书的好奇心,该病毒迅速传遍全球,造成了大范围的电子邮件阻塞和企业亿万美元的损失。

第一次分布式拒绝服务(DoS)攻击同时侵袭了亚马逊公司(Amazon)、电子港湾公司(eBay)、谷歌公司(Google)、雅虎公司(Yahoo)和微软的网站,攻击长达数小时之久。

2001

Sircam蠕虫病毒把被感染电脑的个人文档和数据文件通过电子邮件四处发送。但是由于该病毒文件比较大,限制了自身的传播速度。

“尼姆达”(Nimda)病毒利用复杂的复制和传染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感染了数十万台计算机。

“坏透了”(BadTrans)蠕虫病毒可以截获并且向病毒作者传回受感染用户的信用卡信息和密码。但是该病毒聪明的自我复制机制在真正发挥作用之前就被防病毒软件发现,并且在其大范围传播之前被追踪清除。

2002

梅利莎病毒的编写者大卫?史密斯(David L. Smith)被判处在联邦监狱服刑20个月。

2003

SQL Slammer蠕虫病毒在十分钟内攻击了7.5万台计算机,几乎每十秒钟就将攻击数量翻倍。虽然病毒没有造成直接伤害,但是该蠕虫病毒让网络服务器过载,全球内互联网阻塞。

“冲 击波”(Blaster)蠕虫病毒在8月11日攻击了Windows 2000和Windows XP一个已经推出补丁的安全漏洞,让数十万台来不及打补丁的计算机陷入瘫痪。该病毒的最终目的是利用受感染的计算机在8月15日发动一次针对 Windowsupdate.com的分布式DoS攻击,但是病毒的危害到当天已经基本被控制。

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杭州等城市也遭到了强烈攻击,从11日到13日,短短三天间就有数万台电脑被感染,4,100多个企事业单位的局域网遭遇重创,其中2,000多个局域网陷入瘫痪,对相关机构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工作产生了伤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霸王虫”(Sobig.F)是一个群发邮件病毒,通过不安全的网络共享感染系统。该病毒传播迅速,24小时之内自我复制超过百万次。“霸王虫” 病毒大规模爆发,波及亚洲、美洲和澳洲等地区,致使我国互联网大面积感染。这次比“冲击波”病毒更加强劲,截至8月14日22时,我国受袭击的局域网数量已增加到 5,800个。
参考资料:http://hi..com/453081202/blog/item/f8b1f2ca5a001845f31fe775.html

热点内容
手机网页缓存视频 发布:2025-02-03 23:38:48 浏览:832
agnes算法 发布:2025-02-03 23:38:05 浏览:35
私密上传在哪 发布:2025-02-03 23:33:04 浏览:1002
切冰解压 发布:2025-02-03 23:30:36 浏览:768
解压搅拌声 发布:2025-02-03 23:11:35 浏览:838
服务器硬盘误拔了怎么办 发布:2025-02-03 23:05:26 浏览:874
易手遥控连接密码是多少 发布:2025-02-03 22:44:26 浏览:172
sql安装程序配置服务器失败 发布:2025-02-03 22:44:25 浏览:594
可以写脚本的点击器 发布:2025-02-03 22:44:22 浏览:622
c算法代码 发布:2025-02-03 22:42:20 浏览: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