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访问
Ⅰ 朱自清《匆匆》全文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 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 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如今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袭磨型
(1)匆匆访问扩展阅读:
铁骨朱自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朱自清最感动人的还不是他的文字,而是他的气节。
他长期患有严重的胃病。由于得不到良好的照顾和治疗,稍不注意,就会引起彻夜的疼痛和呕吐。中年以后,他就是在病魔的折磨中,坚持进行大量繁重的教学、写作和社会工作的。
他是1984年8月12日去世的,6月间他的体重已经下降到了不足39公斤。但他仍然积极认真地上课、参加会议、伏案工作。
最感人的是,朱自清虽然是资深教授,工资很高,但国民党政府时常缺额发放,由于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像断了线的风筝,直线上升。为了笼络知识分子,政府故意给他们发放可以低价买“美援面粉”的配给证。朱自清当时贫病交加,家里孩子又多。
这配给证可以说是救命稻草。但他深明大义,洞悉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的邪恶用拍猜意,出于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良心和气节,他在由他的学生吴晗送来的《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庄重地签了自己的名字,并当即命令儿子退还配给证。
1948年8月10日,朱自清已在死亡的边缘,他勉强睁开眼睛,看着守在身边的三个孩子,握住坐在床边的夫人的手,一字一顿地说:“有件事要记住,我游改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的美国面粉。”
这临终遗言的价值胜过了他所有的着作,使许多所谓着作等身的作家的意义等于零。在朱自清逝世一年后,毛泽东在名文《别了,司徒雷登》中,郑重颂扬了他,说他“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的‘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Ⅱ 田中角荣“匆匆”访华背后的故事
1972年9月,上台执政仅两个多月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为何要在尼克松访华之后、中美正式建交之前匆匆访问中国,并在访华期间与中国实现邦交正常化?
美国的行动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 *** 从中、日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及亚洲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的大局出发,提出了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目标。然而,战后的日本在美国的压力下,1952年4月,吉田茂 *** 同台湾当局缔结了所谓的“和平条约”,宣布建立所谓的“外交关系”,为中日邦交正常化设置了严重障碍。
在此情况下,中日关系不得兄孙不从民间入手,大力开展民间外交,以“渐进积累”方式为两国关系正常化创造条件。此后,中日两国的民间贸易和文化交流不断发展起来。日本人民要求恢复日中邦交正常化的呼声也日渐高涨,从而为两国关系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突破奠定了基础。
data-filtered="filtered" *** 与基辛格
1971年7月15日上午,日本首相佐藤荣作看到了基辛格秘密访华的消息。这则消息对他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他绝对没想到尼克松会把日本撇在一边,便密派基辛格作为其特使访华,并决定自己也亲自前往中国访问。仅在8个月前佐藤赴美访问时,尼克松还向他保证:“关于对华政策将来的发展,将继续与贵国密切联系和协商。”
眼前的尴尬,给日本带来巨大的冲击。日本政界一批有识之士以此为契机,强烈要求迅速开展自主和平外交,改善日中关系。
田中接受访华邀请
1972年7月,在中国问题上一筹莫展的佐藤荣作在一片反对声中,辞去首相职务。接着,田中角荣在选举中获胜,出任新首相,并蚂丛很快组成了田中内阁,大平正芳任外相。
data-filtered="filtered" 田中角荣
为加速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步伐,周恩来做了一系列安排。10日,周恩来派中日友协副秘书长孙平化率上海舞剧院到东京访问演出,并指示孙抓住时机,争取向田中首相当面转达他的邀请。7月16日,周恩来在会见日本社会党前委员长佐佐木更三时又表示:“如果日本现任首相、外相或其他大臣来谈恢复邦交问题,北京机场准备向他们开放,欢迎田中本人来。”
日本方面的反应也是神速的。7月22日,大平外相会见了孙平化。孙平化转达了周恩来总理的邀请。8月11日,大平外相再次会见孙平化,正式表示,田中首相已决定访华,并对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表示感谢。次日,中国外交部部长姬鹏飞正式宣布:中国总理周恩来“欢迎并邀请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谈判并解决中日邦交正常化问题”。
8月15日,田中首相在东京亲自接见了孙平化,正式接受访华邀请,并告之准备在9月下旬或10月初成行。双方商定,待访华日程确定后,再由中日双方同时发表公告。田中还表示,希望通过访华,一举建交。
data-filtered="filtered" 1972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9月21口,中日双方在北京时间上午10时(东京时间11时)在北京和东京同时发表公告。至此,田中访华完全确定下来。在经过一番精心准备后,9月25日,田中首相一行启程。陪同他来访的有大平正芳外相以及其他日本 *** 要员。
由于事先双方已交换了联合声明草案,意见比较接近,因此短短5天中,整个建交谈判比较顺利。不过,双方仍然在一些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
*** :“你们吵架吵完了?”
*** 是中日邦交正常化的高超的指挥者。他在9月27日中日建交谈判出现严重分歧、中日邦交正常化遇阻的关键时刻会见了田中一行。
data-filtered="filtered" 田中角荣
田中和大平等在周恩来的带领下,来到 *** 住处。刚一进门, *** 就说道:“你们吵架吵完了?”接着又说道,“不打不成交嘛!”田中首次领略到 *** 的幽默、风趣。一小时的谈话,始终都在轻松、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 先是开玩笑说:“我是个大官僚主义者,见你们都见得晚了。”然后又称赞大平的名字好,是“天下太平”羡物链,说得大平在一旁喜滋滋的。接着又问起会谈情况,并说道:“总要吵一些,天下没有不吵的。吵出结果来就不吵了嘛!”
当时正在进行中的建交谈判,争论十分激烈,田中对谈判能否最后达成协议心里没底, *** 的这句“吵出结果来就不吵了”使他吃了定心丸。
*** 十分重视日方对侵华战争如何表态的问题,他问田中:“你们那个‘增添麻烦’的问题怎么解决的?”田中回答:“我们准备按照中国的习惯来改。” *** 进一步告诫说:“只说句‘添了麻烦’,年轻人也不会满意。在中国,这是把水溅到女孩子裙子上时说的话。”一句轻松的俏皮话,点出了问题的实质。
data-filtered="filtered" *** 会见田中角荣
会见结束时, *** 指着周围书架上的《楚辞集注》六卷说:“这套书是送给田中首相的礼物。”田中高兴地说:“多谢,多谢。”尽管田中一再谦让, *** 还是把他们送到门口,目送着田中一行离去。第二天,田中一行参观故宫。
在 *** 和田中会见之后,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1972年9月29日,中日双方终于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 *** 联合声明》。周恩来、姬鹏飞与田中、大平分别代表两国 *** 在联合声明上签字。联合声明宣布自该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决定自1972年9月29日起建立外交关系,并尽快互换大使;决心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两国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
联合声明的发表使中日两国人民为之奋斗了整整20年的邦交正常化终于实现了。1972年9月29日这一天载人了中日两国关系的史册。
(王友)来源:《文史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