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总统访问
1. DJIBOUTI PORT是埃塞俄比亚的港口吗
DJIBOUTI PORT不是埃塞俄比亚的港口。
吉布提港(JIBOUTI PORT),是东非吉布提共和国自由港,埃塞俄比亚中转港。位于吉布提东南沿海塔朱拉(TADJOURA)湾的南岸入口处,濒临亚丁(ADEN)湾的西南侧,是吉布提的最大海港,也是东非最大的现代化港口之一。
吉布提港口信息:
港口中文名:吉布提
港口英文名:DJIBOUTI
所在国家:DJIBOUTI
经纬度:11 ° 36'0"N,43 ° 8'0"E
时差:-3:00
锚地:11-38-00N42-07-45E
泊位吃水:12.1
海图号:253
港口类型:Seaport(海运港)
港口大小:Medium(中等)
(1)埃塞俄比亚总统访问扩展阅读:
吉布提港运输能力
港口装卸设备:有汽车吊、门吊、浮吊、叉车、拖车及滚装设施等。其中汽车吊的最大起重能力为40吨,浮吊达80吨,还有直径为100~400mm的输油管供装卸使用。港区有集装箱和滚装货的露岩凯纯天堆场及库房。
装卸速率:原油每小时可卸2500吨。大船锚地水深达20m。1992年集装箱吞吐量为5.7万TEU。
主要出口货物:为皮张、咖啡、食盐孙耐及牲畜等,进口货物主要有纺织品、粮食、钢铁、水泥、机械设备、电器产品及运输材料等。
主要贸易对象:为法国、粗咐埃塞俄比亚、日本、意大利、沙特阿拉伯、美国、泰国和中国等,其中法国分别占吉布提出口额和进口额的50%和30%左右。在节假日如果需要,可以安排作业。
2. 埃塞俄比亚的外交
综述
埃塞俄比亚对外关系奉行全方位外交政策,主张在平等袜纳互利、相互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基础上与各国发展关系,强调外交为国内经济发展服务。重视加强与周边邻国的友好合作,努力发展与西方和阿拉伯国家关系,争取经济援助。注重学习借鉴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发展经验。
努力推动非洲政治、经济转型,重视在非洲特别是东非发挥地区大国用,积极调解苏丹、索马里等地区热点问题。是非洲联盟、(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等组织成员。
对重大国际问题的态度
国际形势: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潮流,国际社会围绕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的合作趋势有望加强。支持国际关系民主化,呼吁发展中国家通过联合自强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
联合国作用及改革:重视联合国作用,认为世界多极化趋势为联合国发挥更大作用提供了契机。联合国21世纪初结构已不适应国际形势发展需要,应促进联合国民主化。
民主与人权:民主既有共性,又因国情不同各具特色,不应强行规定某种民主模式。赞同人权普遍性原则,主张摆脱贫困、言论自由与受教育权利密不可分。国际社会在帮助穷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无动于衷,空谈人权保护毫无意义。主张在人权领域进行平等对话与合作,反对将援助与人权挂钩,借口关心人权干涉别国内政。
反恐问题: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支持国际社会反恐努力。强调反恐应标本兼治,贫困是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对美国打恐表示理解,但主张打恐应以国际法和联合国授权为基础,吸纳更多主权国参与。打恐不应与特定的宗教、种族与文明相联,不应以打恐为名宣扬某一特定文明的优越性。军事打击会引起伊斯兰世界的仇恨,导致世界形势进一步复杂化。
非洲形势:认为政局动荡、地区冲突严重阻碍非洲发展,债务、艾滋病、贫困化等问题加剧非洲的边缘化趋势。主张非洲国家走政治经济一体化道路,支持非洲联盟在地区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推动实施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
同中国的关系
1970年11月24日两国建交。海尔·塞拉西皇帝、门格斯图总统、梅莱斯总理等曾访华。埃革阵政府坚持一个中国立场,重视对华关系,愿学习和借鉴我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经验。两国签有贸易、经济技术合作、文化合作等协定。
2005年是中埃建交35周年,两国总理和外长互致贺电,双方举行了一系谈好带列庆祝活动,并以此为契机推动两国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11月27-30日,埃塞俄比亚外交部长塞尤姆·梅斯芬(Seyoum Mesfin, Minister of Foreign Affairs)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曾庆红副主席予以会见,李肇星外长主持会谈。双方签署了中埃经济技术合作协定。
2007年4月,埃塞俄比亚人劫持16名中国人质,7人遇害,9人获救,他们于5月都回到国内,尽管如此,两国的关系仍然是友好的。
此外,外交部部长助理吕国增两次访埃。中国政府还应埃政府邀请派遣观察员对埃议会选举进行了观察。南京军区司令员朱文泉中将、教育部援非工含芦作组访埃。中方派出12名青年志愿者赴埃开展支援服务工作。埃议会联邦院议长穆拉图·特肖梅来华参加世界汉语大会。埃教育部长辛塔耶胡·沃尔德·米切尔来华出席首届中非教育部长论坛。埃最高法院副院长曼比尔·谢哈耶、埃新闻团访华。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5年中国同埃塞俄比亚贸易总额为3.69亿美元,同比增长77.4%。其中中方出口额为2.84亿美元,进口额为8571万美元。2006年1-6月双边贸易额为2.78亿美元,同比增长77.3%,中方出口额为1.73亿美元,进口额为1.05亿美元。
同美国的关系
埃美1903年建交。埃重视对美关系,是接受美援最多的黑非国家之一。美视埃为非洲反恐合作伙伴。2003年2月,美驻吉布提“非洲之角合成反恐部队”指挥官赛特勒少将访埃,与埃参谋长萨莫拉中将就军事培训、联合军演等问题交换意见。2004年7月,梅莱斯会见来访的美国务院非洲事务助理国务卿纽曼,主要讨论了援助、减债等问题。11月,埃副总理兼农业部长阿迪苏访美。12月,美宣布免去埃所欠7300万美元债务,至此埃对美双边债务已全部免除。2003/04财年,美向埃提供发展援助6000万美元,粮援1亿多美元,另援助4300万美元用于艾滋病防治。2005年3月,美国会代表团访埃。11月,美副助理国务卿山本访埃。
同英国的关系
19世纪,英国远征军入侵埃塞俄比亚,遭到当地军民顽强抵抗。
1973年,埃英签署经济技术合作协定。门格斯图执政时期,双方因埃与索马里领土争端关系疏远。埃革阵执政后,两国关系逐步改善。英在埃设有文化中心,是埃第二大援助国。
2003年2月,梅莱斯总理访英,会见布莱尔首相。英同意向埃提供能力建设、经济发展和旱灾救济援助,并以可持续方式帮助埃控制旱灾。
2004年5月,梅赴伦敦出席布莱尔推动建立的非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英宣布将于2005年向埃提供1亿美元援助。10月,布莱尔访埃并出席非委会第二次会议。
2005年2月,梅赴伦敦参加非委会第三次会议。2005年5月埃大选后,两国关系因英国指责选举不符合民主标准而受到一定影响。
同俄罗斯的关系
冷战结束后,埃同俄罗斯交往不多,经贸活动较少。
1992年1月,埃宣布承认独立的所有前苏联加盟共和国。
2001年,梅莱斯总理首次正式访俄。11月,俄埃友好协会成立。
2002年9月,俄罗斯总理卡西亚诺夫访埃,与梅莱斯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就修复原苏联经援项目、开发天然气等合作达成一致。
2004年3月,俄副外长萨尔塔诺夫访埃,拜会梅莱斯总理,双方同意建立直接贸易关系,加强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合作。
同厄立特里亚的关系
埃塞与厄特1952年结成联邦。1962年埃塞政府宣布将厄特并为一个州,引发厄特人民武装独立斗争。
1993年厄特宣布独立,埃塞予以承认并与之建交。
1998年两国因边界冲突爆发战争、
2000年签署和平协议。因埃塞对边委会裁决先接受后拒绝,埃厄和平进程陷入僵局。边委会于2007年11月完成“图上标界”后宣布解散。
2008年7月3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终止埃厄特派团任期。21世纪初埃厄和平进程仍陷入僵局。
同吉布提的关系
埃塞和吉布提于1995年建立领事级关系,1996年正式建交。两国铁路和公路相连,合营埃塞-吉布提铁路公司,签有友好合作条约。埃厄交恶后吉布提港成为埃塞第一大出海通道。
21世纪初,埃塞进出口货物的85%通过该港转运,每年向吉支付高达7亿美元的港口使用费。双边关系良好,两国领导人多次互访,并签署了安全、港口、贸易、投资等多项合作协议。
同肯尼亚的关系
埃塞和肯尼亚于1961年建交(1954年建立领事级关系),埃革阵执政后,双边关系进一步发展。
2005年3月,肯总统齐贝吉访埃。双方同意在投资、贸易、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地区和平等领域进行合作,并签署两国军事领域合作协议。
2007年1月,埃塞总理梅莱斯对肯尼亚进行工作访问。
2012年3月2日,埃塞总理梅莱斯、肯尼亚总统齐贝吉和南苏丹总统基尔在肯尼亚拉穆港共同出席拉穆港-南苏丹-埃塞交通走廊项目奠基仪式,该项目包括港口、道路、铁路和输油管道建设,旨在为东部和中部非洲地区的内陆国家提供贸易通道和出海港口。
同苏丹的关系
埃塞和苏丹1956年建交。
20世纪80年代,埃塞、苏丹因相互支持对方反政府武装交恶。埃革阵执政后,两国关系特别是经贸合作发展较快。开通了公路和微波通讯,埃塞开始从苏丹大量进口石油,并使用苏丹港。埃塞支持苏政府在达尔富尔问题上的立场,认为达问题属苏内政。反对国际刑事法院起诉苏总统巴希尔。
2008年4月,埃塞参与联合国/非盟苏丹达尔富尔混合行动的首批警察共15人启程赴苏,此后在达区部署了1600名步兵和后勤运输及情报信息机构。两国高层互访不断。
2010年4月,埃塞总理梅莱斯致电苏丹总统巴希尔,祝贺巴连任。
2011年7月,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埃塞向阿布耶伊地区部署联合国临时安全部队(UNISFA)。
同南苏丹的关系
在埃塞皇帝海尔·塞拉西推动下,苏丹政府于1972年与南部苏丹当局签署《亚的斯亚贝巴协议》,苏第一次内战结束。门格斯图军政府时期,埃塞与苏丹关系相对较冷淡。
1983年苏第二次内战爆发,埃塞加大了对苏南部地区反苏武装的支持。苏政府亦支持埃塞境内的反政府武装,两国由此交恶。
1991年埃革阵推翻门格斯图军政府上台执政后,注意平衡发展与两苏关系,并通过多渠道参与调解苏内战。2005年,两苏在肯尼亚签署《全面和平协议》(CPA),埃塞为此发挥了积极作用。此后,埃塞与南苏丹当局分别在朱巴和亚的斯亚贝巴互设领事馆。
2011年7月,埃塞总理梅莱斯出席南苏丹独立日庆典活动,当天两国建交。同年11月,埃塞将驻朱巴领馆升格为大使馆。建交后,两国互访频繁,双方成立了部长级联合委员会,确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在交通、运输、贸易、通讯、教育、能力建设、安全等领域加强合作。
同埃及的关系
两国在尼罗河水资源使用问题上素有分歧。埃革阵执政后,双边关系逐步改善。两国与苏丹在尼罗河水资源使用问题上保持沟通,成立“东尼罗河流域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和“三方论坛”,协调合理开发和利用尼罗河水资源问题。
2007年1月,埃塞外长塞尤姆访问埃及。
2009年6月,两国签署《关于共同开发利用尼罗河的谅解备忘录》。
2010年5月,以埃塞为首的尼罗河上游7国单独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要求尼罗河流域各国享有公平、合理利用尼罗河水资源的权利,埃及对此予以反对。
21世纪初,两国在尼罗河水资源使用问题上的分歧有所缩小。
同索马里的关系
1964年和1977年,两国曾因领土争端两度交战,并于1977年断交。1988年两国签订关系正常化协议,恢复互派大使。埃革阵执政后,埃塞积极参与调解索国内冲突,多次在其境内推动索各派召开和会并发起国际援索会议。
2002年1月,(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首脑会议授权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等国联合调解索问题,并召开索新一轮和会。在埃塞等国推动下,索通过过渡联邦宪章并成立过渡联邦政府和议会。
2006年10月,索过渡联邦政府总统优素福访问埃塞,会见梅莱斯总理,寻求埃塞继续支持索和平进程并提供援助。12月,埃塞出兵协助索过渡联邦政府击败反政府武装伊斯兰法院联盟。2009年1月,埃塞军撤离索马里。
2010年3月,索过渡政府与重要武装派别逊尼派联盟达成合作协议,埃塞为此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0年9月和11月,索过渡政府总理和总统分别访问埃塞。
2011年12月,埃塞出兵越境打击索反政府武装沙巴布。
2014年1月,埃塞入索部队加入非盟驻索马里特派团。
埃塞同索马里境内的割据政权索马里兰有较多接触,双方互设代表处。
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
埃积极发展同阿拉伯特别是海湾国家的关系,争取经援和投资。
2003年1月,埃塞俄比亚、苏丹、也门外长会议在喀土穆召开,三方就加强经济合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意建立地区反恐联盟。
2004年2月,梅莱斯在出席非盟特别首脑会议期间与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举行会谈。自3月起,埃外长塞尤姆先后访问了阿联酋、沙特、卡塔尔、科威特等国,推动双方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合作。
2005年2月,梅莱斯总理访问卡塔尔,两国签订了经济技术合作协定。3月,沙特议会代表团访埃。
3. 埃塞俄比亚总统是谁
萨赫勒-沃克
2020年11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埃塞俄比亚总统萨赫勒-沃克·祖德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50周年。
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中埃塞建交半个世纪以来,两国传统友谊历久弥坚。近年来,两国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政治互信日益深化,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在枣让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密切配合。新冠肺炎凳毕局疫情发生后,双方同舟共济、互帮互助,树立了中非团结抗疫的榜样。
(3)埃塞俄比亚总统访问扩展阅读:
萨赫勒-沃克在贺电中表示,建交50年来,在密切协作和政治互信基础上,埃塞俄比亚同数源中国关系不断加深,双边合作成果丰硕。两国关系已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未来持续深化各领域合作、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奠定坚实基础。
我期待同习近平主席紧密合作,不断推进两国传统友好关系,深化和拓展双边合作,为两国和两国人民增添福祉。
4. 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
埃塞俄比亚: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门格斯图执政时期因内乱不断、政策失当及天灾频繁,经济几近崩溃。
1992-1997年经济年均增长7%。1998年埃厄边界冲突爆发后,经济发展受挫。2002年因旱灾严重,经济增长率放缓,翌年有所恢复。
1998年埃厄边界冲突爆发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暂停向埃塞发放新贷款。2000年12月埃厄签署《全面和平协议》后恢复对其援助。援款主要来自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非洲开发银行、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多边机构及美国、日本、欧盟、意大利和挪威等。
2018年2月16日,埃塞俄比亚部长会议发布消息,该国从16日开始进入全国紧急状态。实行紧急状态是为应对国家存在的不稳定局势并维护国家秩序,但并未透露紧急状态具体期限。
(4)埃塞俄比亚总统访问扩展阅读
埃塞俄比宏乎亚与美国的关系:是接受美援助最多的黑非洲国家之一
埃塞与美国1903年建交。埃塞重视对美关系,是接受美援助最多的黑非洲国家之一,但对美指责其侵犯人权予以严厉批评。美视埃塞为卜绝蠢非洲反恐合作伙伴,支持埃塞出兵索马里。两国保持密切的军事合作。
2007年,埃塞总统吉尔马、外长塞尤姆分别访美。美国务院助理国务卿弗雷泽数次访问埃塞。2008年10月,埃塞总型陪理梅莱斯赴纽约出席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期间会见美国务卿赖斯。2010年7月,美国务院非洲事务助理国务卿卡尔森访问埃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