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问控制等级
㈠ 手机卡的访问控制级别ACC的内容为imsi的最后一位,那它是不是可以控制卡片选择哪个网络呢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Number)是区别移动用户的标志,储存在SIM卡中,可用于区别移动用户的有效信息。其总长度不超过15位,同样使用0——9的数字。其中MCC是移动用户所属国家代号,占3位数字,中国的MCC规定为460;MNC是移动网号码,由两位或者三位数字组成,中国移动的移动网络编码(MNC)为00;用于识别移动用户所归属的移动通信网;MSIN是移动用户识别码,用以识别某一移动通信网中的移动用户……
SIM卡是(Subscriber Identity Mole 客户识别模块)的缩写,也称为枣芦智能卡、用户身份识别卡,GSM数字移凳枝带动电话机必须装上此卡方能使用。它在一电脑芯片上存储了数字移动电话客户的信息,加密的密钥以及用户的电话簿等内容,可供GSM网络客户身份进行鉴别,并对客户通话搭袭时的语音信息进行加密。
SIM卡卡号(ICCID)的含义 ICCID:Integrated circuit card identity 集成电路卡识别码(固化在手机SIM卡中;在手机 SIM 卡上,通常用数字或条形码的形式印有该 SIM 卡的卡号。标准的卡号由20 位数字组成(五个一排,被排成四排)。这 20 位数字大多印刷在芯
片的背面,也有的印刷在卡基的一方。这
20位数据全面地反映了该卡的发行国别、网号、
发行的地区、发行时间、生产厂商、以及印刷流水号等内容。
中国移动前六位:中国移动的
SIM 卡为898600 ,是中国移动在国际上的受话代码
㈡ 网路等级分为哪八个等级
网路等级分为哪八个等级?
3级深网.onion结尾,4级宪章网路,5级马里亚纳网路.lock结尾,6级深层政治.lll结尾,7级,战争七区,8级基因原系统
依照安全性从高到低划分为 A,B,C,D四个等级,其中这些安全等级不是线性的,而是指数级上升的。
几年前,美国国防部为电脑保安的不同级别制订了4个准则。橙皮书(正式名称为可信任计算机标准评估标准)包括电脑保安级别的分类。看一下这些分类可以了解在一些系统中固有的各种安全风险,并能掌握如何减少或排除这些风险。
1、D1 级
这是电脑保安的最低一级。整个计算机系统是不可信任的,硬体和作业系统很容易被侵袭。D1级计算机系统标准规定对使用者没有验证,也就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该计算机系统而不会有任何障碍。系统不要求使用者进行登记(要求使用者提供使用者名称)或口令保护(要求使用者提供唯一字串来进行访问)。任何人都可以坐在计算机前并开始使用它。
D1级的计算机系统包括:
MS-Dos
MS-Windows3.xe及Windows95(不在工作组方式中)
Apple的System7.x
2、C1 级
C1级系统要求硬体有一定的安全机制(如硬体带锁装置和需要钥匙才能使用计算机等),使用者在使用前必须登入到系统。C1级系统还要求具有完全访问控制的能力,经应当允许系统管理员为一些程式或资料设立访问许可许可权。C1级防护不足之处在于使用者直接访问作业系统的根。C1级不能控制进入系统的使用者的访问级别,所以使用者可以将系统的资料任意移走。
常见的C1级相容计算机系统如下所列:
UNIX 系统
XENIX
Novell3.x或更高版本
Windows NT
3、C2 级
C2级在C1级的某些不足之处加强了几个特性,C2级引进了受控访问环境(使用者许可权级别)的增强特性。这一特性不仅以使用者许可权为基础,还进一步限制了使用者执行某些系统指令。授权分级使系统管理员能够分使用者分组,授予他们访问某些程式的许可权或访问分级目录。另一方面,使用者许可权以个人为单位授权使用者对某一程式所在目录的访问。如果其他程式和资料也在同一目录下,那么使用者也将自动得到访问这些资讯的许可权。C2级系统还采用了系统审计。审计特性跟踪所有的“安全事件”,如登入(成功和失败的),以及系统管理员的工作,如改变使用者访问和口令。
常见的C2级作业系统有:
UNIX 系统
XENIX
Novell3.x或更高版本
Windows NT
4、B1 级
B1级系统支援多级安全,多级是指这一安全保护安装在不同级别的系统中(网路、应用程式、工作站等),它对敏感资讯提供更雀数高阶的保护。例如安全级别可以分为解密、保密和绝密级别。
5、B2 级
这一级别称为结构化的保护(Structured Protection)。B2 级安全要求计算机系统中所有物件加标签,而且给装置(如工作站、终端和磁盘驱动器)分配安全级别。如使用者可以访问一台工作站,但可能不允许访问装有人员工资资料的磁盘子系统。
6、B3 级
B3级要求使用者工作站或终端通过可信任途径连线网路系统,这一级必须采用硬体来保护安全系统的储存区。
7、A 级
这是橙皮书中的最高安全级别,这一级有时也称为验证设计(verified design)。与前面提到各级级别一样,这一级包括了它下面各级的所有特性。A级还附加一个安全系统受监视的设计要求,合格的安全个体必须分析并通过这一设计。另外,必须采用严格的形式化方法来证明该系统的安全性。而且在A级顷缺首,所有构成系统的部件的来源必须安全保证,这些安全措施还必须担保在销售过程中这些部件不受损害。例如,在A级设定中,一个磁带驱动器从生产厂房直至计算机房都被严密跟踪。
懒财主的等级分为哪些?
帐号分了5级,最高是皇冠,皇冠邀请码11307780。
好像有铜牌、金牌、银牌、皇冠,每个等级的加权收益不一样。我的邀请码82081981
会计的等级分为哪些啊?
会计从业
初级会稽职称
中级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师
空气质量等级分为哪些
是二氧化硫85吧~
二氧化硫 85 二级 良
二氧化氮 80 二级扮脊 良
可吸入颗粒 78 一级 优
空气质量 良
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分为哪些?
- 混凝土试件在抗渗试验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力,分为P4、P6、P8、P10、P12五个等级。
-
混凝土抗渗等级按28D龄期的标准试件测定,混凝土抗渗等级分为W2、W4、W6、W8、W10、W12六级。
抗渗混凝土简介:
-
抗渗混凝土(impermeable concrete)是指抗渗等级等于或大于P6级的混凝土。 抗渗混凝土按抗渗压力不同分为P6、P8、P10、P12。抗渗混凝土通过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改善孔隙结构,从而减少渗透通道,提高抗渗性。
2.常用的办法是掺用引气型外加剂,使混凝土内部产生不连通的气泡,截断毛细管通道,改变 孔隙结构,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此外,减小水灰比,选用适当品种及强度等级的水泥, 保证施工质量,特别是注意振捣密实、养护充分等,都对提高抗渗效能有重要作用。
网络知道的等级分为哪些
1-18级,在个人中心可以检视,也可以直接点别人的等级检视。
炎帝生物会员等级分为哪几个
如果你没做,建议考虑无门槛的、产品大众化的。要是运作炎帝,建议你考虑放弃,原因1*制度都没学好,怎么去发展,2,你的上级老师不称职,如是自问自答,当我没来过,可交留
螺纹规的等级分为哪几种,等级区别是什么?
(一)、对统一英制螺纹,外螺纹有三种螺纹等级:1A、2A和3A级,内螺纹有三种等级:
1B、2B和3B级,全部都是间隙配合。等级数字越高,配合越紧。在英制螺纹中,偏差仅规定1A和2A级,3A级的偏差为零,而且1A和2A级的等级偏差是相等的。
等级数目越大公差越小。
1、1A和1B级,非常松的公差等级,其适用于内外螺纹的允差配合。
2、2A和2B级,是英制系列机械紧韧体规定最通用的螺纹公差等级。
3、3A和3B级,旋合形成最紧的配合,适用于公差紧的紧韧体,用于安全性的关键设计。
4、对外螺纹来说,1A和2A级有一个配合公差,3A级没有。1A级公差比2A级公差大50%,比3A级大75%,对内螺纹来说,2B级公差比2A公差大30%。1B级比2B级大50%,比3B级大75%。(二)、公制螺纹,外螺纹有三种螺纹等级:4h、6h和6g,内螺纹有三种螺纹等级:5H、6 H、7H。(日标螺纹精度等级分为I、II、III三级,通常状况下为II级)在公制螺纹中,H和h的基本偏差为零。G的基本偏差为正值,e、f和g的基本偏差为负值。
交通事故伤残等级分为哪几级?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伤残状况,将受伤人员伤残程度划分为10级,其中一级(100%)伤残程度最重,其他依次递减,每级相差10%,十级最轻(10%)。 闻言审听,笔动冤明;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知情释法,拼理力争;浩然正气,拍案而起;人间正道,朗朗干坤;大彰法制,邪不压正!
㈢ 强制访问控制只有什么才可以确定有很多访问权限
强制访问控制(MAC)是计算机系统中一种最为严格的访问控制方式,它可用于保护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安全目标。在MAC中,系统管理员对各种资源和对象进行了明确定义的安全分类,并指定了不同的访问控制规则和策略,以确保只有被授权的主体才可以访问这些资源和对象。
具体来说,可以用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谁可以拥有更高的访问权限:
1. 安全级别:MAC中将系统资源和对象划分为多个安全级别,每个安全级别仅能被具有相应安全级别的主体所访问。因此,提基宴迟高安全级别的主体可以获得更多的访问权限。
2. 用户身份验证:在MAC中,只有被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系统资源。因此,对用户身份进行有效的身份验证可以确保只有合适的人员获得了所需的访问权限。
3. 访问控制规则:在MAC中,访问控制规则通常由系统管理员设定,以确保只有特定的主体能够访问受限资源和对象。例如,根据任务需要,管理员可以授予特定任务组更高的访问权限。
4. 审计和监控:MAC需要对系统资源和对象的访问行为进行审计和监控,可以查看并记录具有更高访问权限的用户的访问历史和使用情况。这样可以及时发现任何祥毁异常行为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MAC深受企业和政府部门的青睐,并广泛应用于网络安全、信息安全、金融、国防等领域。通过科学搏李合理地构建安全级别、身份验证、访问控制规则等安全策略,可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㈣ 网络安全级别划分为几个等级网络安全教程
网络安全是当下非常热门的技术,在互联网领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现在很多东西都会进行等级区分,包括网络安全也不例外,那么网络安全级别划分为几个等级?从高到低分为A、B、C、D四个等级,下面是详细的内容介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D1级
这是计算机安全的最低一级。整个计算机系统是不可信任的,硬件和操作系统很容易被侵袭。D1级计算机系统标准历李森规定对用户没有验证,也就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该计算机系统而不会有任何障碍。系统不要求用户进行登记或口令保护。任何人都可以坐在计算机前并开始使用它。
2、C1级
C1级系统要求硬件有一定的安全机制,用户在使用前必须登录到系统。C1级系统还要求具有完全访问控制的能力,经应当允许系统管理员为一些程序或数据设立访问许可权限。C1级防护不足之处在于用户直接访问操作系统的根。C1级不能控制进入系统的用户访问级别,所以用户可以将系统的数据任意移走。
3、C2级
C2级在C1级的某些不足之处加强了几个特性,C2级引进了受控访问环境的增强特性。这一特性不仅以用户权限为基础,还进一步限制了用户执行某些系统指令。授权分级使系统管理员能够分用户分组,授予他们访问某些程序的权限或访问分级目录。另一方面,用户权限以个人为单位授权用户对某一程序所在目录的访问。如果其他程序和数据也在同一目录下,那么用户也将自动得到访问这些信息的权限。C2级系统还采用了系统审计。
4、B1级
B1级系统支持多级安全,多级是指这一安全保护安装在不同级别的系统中,它对敏感信息提供更高级的保护。比如安全级别可以分为解密、保密和绝密级别。
5、B2级
这一级别称为结构化的保护。B2级安全要求计算机系统中所有对象加标签,而且给设备分配安全级别。如用户可以访问一台工作站,但可能不允许访问装有人员工资资料的磁盘子系统。
6、B3级
B3级要求用户工作站或终端通过可信任途径连接网络系统,这一级必须采用硬件来保护安全系统的存储区。
7、A级
这是橙皮书中最高的安全级别,这一级有时也被称为验证设计。与前面提到的各级级别一样,这一级扰仔包括它下面各级的所有特性。肢亩A级还附加一个安全系统受监视的设计要求,合格的安全个体必须分析并通过这一设计。另外,必须采用严格的形式化方法来验证该系统的安全性。而且在A级,所有构成系统的部件的来源必须安全保证,这些安全措施还必须担保在销售过程中这些部件不受损害。
㈤ 自主访问控制与强制访问控制的原理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自主访问控制(DAC)是一个接入控制服务,它执行基于系统实体身份和它们的到系统资源的接入授权。这包括在文件,文件夹和共享资源中设置许可。
强制访问控制是“强加”给访问主体的,即系统强制主体服从访问控制政策。强制访问控制(MAC)的主要特征是对所有主体及其所控制的客体(例如:进程、文件、段、设备)实施强制访问控制。为这些主体及客体指定敏感标记,这些标记是等级分类和非等级类别的组合,它们是实施强制访问控制的依据。系统通过比较主体和客体的敏感标记来决定一个主体是否能够访问某个客体。用户的程序不能改变他自己及任何其它客体的敏感标记,从而系统可以防止特洛伊木马的攻击。
强制访问控制一般与自主访问控制结合使用,并且实施一些附加的、更强的访问限制。一个主体只有通过了自主与强制性访问限制检查后,才能访问某个客体。用户可以利用自主访问控制来防范其它用户对自己客体的攻击,由于用户不能直接改变强制访问控制属性,所以强制访问控制提供了一个不可逾越的、更强的安全保护层以防止其它用户偶然或故意地滥用自主访问控制。
强制访问策略将每个用户及文件赋于一个访问级别,如,最高秘密级(Top Secret),秘密级(Secret),机密级(Confidential)及无级别级(Unclassified)。其级别为T>S>C>U,系统根据主体和客体的敏感标记来决定访问模式。访问模式包括:
下读(read down):用户级别大于文件级别的读操作;
上写(Write up):用户级别小于文件级别的写操作;
下写(Write down):用户级别等于文件级别的写操作;
上读(read up):用户级别小于文件级别的读操作;
㈥ 西门子数控系统怎么修改机床的访问等级
要修改西门子数控系统中机床的访问等级,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1. 进入数控系统的主界面。在主界面中选择“设置”或“设置管理”。
2. 进入设置或设置管理页面后,在页面中选择“安全性”或“机床保护”。
3. 在安全性或机床保护页面中,选择“访问等级”或“用户权限”。
4. 进入访问等级或用户权限页面后,可以对不同的用户进行分组,并设置机床的不同访问等级。
5. 通常情况下,用户权限分为管理员、操作员和观察员三个级别。管理员权限最高,可以对所有功能和设置进行操作;操作员权限次之,只能对部分功能和设置进行操作;观察员权限最低,只能查看机床的状态和工作情况。
6. 在进行访问等级或用户权限的设置时,需要输入特定的密码或进行身份验证。验证通过后,可以对访问等级或用户权限进行修改和调整。
需要注意的派竖圆是,修改访问等级或用尘塌户权限是一项敏感纤枣的操作,需要谨慎处理。在进行操作前,建议备份机床的数据和设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影响。同时,应遵守公司的安全规定和法律法规,切勿将访问等级或用户权限滥用。
㈦ Java的访问控制权限有哪几种试以类格式形式列出Java的访问控制。
访问权限的等级最大到最小依次是:public,protected,包访问权限(无关键字)和private。
成员的访问权限取得对某成员(属性和方法)的实现方法有下面四种情况
1, 权限设置为public; 2, 默认包访问权限,在同一包中的其他类,可以访问; 3, 权限设置为public或者protected,通过继承的子类可以访问; 4, 设置为private,提供访问器和变异器方法(get/set);
下面介绍这四种权限(相对成员而言)
1, 包访问权限,在同一包中的类可以访问; 2, Public:接口访问权限,任何类都可以访问; 3, Private:你无法访问,除了包含该成员的类,其他类都可以访问。 4, Protected:继承访问权限,包括包访问权限。在同一包中,还有就是子类可以访问。
类的访问权限类的访问
只有两种:包访问权限或public(用法同上) 如果不希望其他类拥有该类的访问权限,可以把这个来说有的构造器制定为private(比如单列模式)。
㈧ 访问控制技术的类型机制
访问控制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物理访问控制和逻辑访问控制。物理访问控制如符合标准规定的用户、设备、门、锁和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而逻辑访问控制则是在数据、应用、系统、网络和权限等层面进行实现的。对银行、证券等重要金融机构的网站,信息安全重点关注的是二者兼顾,物理访问控制则主要由其他类型的安全部门负责。 主要的访问控制类型有3种模式:自主访问控制(DAC)、强制访问控制(MAC)和基于角色访问控制(RBAC)。
1)自主访问控制
自主访问控制(Discretionary Access Control,DAC)是一种接入控制服务,通过执行基于系统实体身份及其到系统资源的接入授权。包括在文件,文件夹和共享资源中设置许可。用户有权对自身所创建的文件、数据表等访问对象进行访问,并可将其访问权授予其他用户或收回其访问权限。允许访问对象的属主制定针对该对象访问的控制策略,通常,可通过访问控制列表来限定针对客体可执行的操作。
①每个客体有一个所有者,可按照各自意愿将客体访问控制权限授予其他主体。
②各客体都拥有一个限定主体对其访问权限的访问控制列表(ACL)。
③每次访问时都以基于访问控制列表检查用户标志,实现对其访问权限控制。
④DAC的有效性依赖于资源的所有者对安全政策的正确理解和有效落实。
DAC提供了适合多种系统环境的灵活方便的数据访问方式,是应用最广泛的访问控制策略。然而,它所提供的安全性可被非法用户绕过,授权用户在获得访问某资源的权限后,可能传送给其他用户。主要是在自由访问策略中,用户获得文件访问后,若不限制对该文件信息的操作,即没有限制数据信息的分发。所以DAC提供的安全性相对较低,无法对系统资源提供严格保护。
2)强制访问控制
强制访问控制(MAC)是系统强制主体服从访问控制策略。是由系统对用户所创建的对象,按照规定的规则控制用户权限及操作对象的访问。主要特征是对所有主体及其所控制的进程、文件、段、设备等客体实施强制访问控制。在MAC中,每个用户及文件都被赋予一定的安全级别,只有系统管理员才可确定用户和组的访问权限,用户不能改变自身或任何客体的安全级别。系统通过比较用户和访问文件的安全级别,决定用户是否可以访问该文件。此外,MAC不允许通过进程生成共享文件,以通过共享文件将信息在进程中传递。MAC可通过使用敏感标签对所有用户和资源强制执行安全策略,一般采用3种方法:限制访问控制、过程控制和系统限制。MAC常用于多级安全军事系统,对专用或简单系统较有效,但对通用或大型系统并不太有效。
MAC的安全级别有多种定义方式,常用的分为4级:绝密级(Top Secret)、秘密级(Secret)、机密级(Confidential)和无级别级(Unclas sified),其中T>S>C>U。所有系统中的主体(用户,进程)和客体(文件,数据)都分配安全标签,以标识安全等级。
通常MAC与DAC结合使用,并实施一些附加的、更强的访问限制。一个主体只有通过自主与强制性访问限制检查后,才能访问其客体。用户可利用DAC来防范其他用户对自己客体的攻击,由于用户不能直接改变强制访问控制属性,所以强制访问控制提供了一个不可逾越的、更强的安全保护层,以防范偶然或故意地滥用DAC。
3)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角色(Role)是一定数量的权限的集合。指完成一项任务必须访问的资源及相应操作权限的集合。角色作为一个用户与权限的代理层,表示为权限和用户的关系,所有的授权应该给予角色而不是直接给用户或用户组。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ole-Based Access Control,RBAC)是通过对角色的访问所进行的控制。使权限与角色相关联,用户通过成为适当角色的成员而得到其角色的权限。可极大地简化权限管理。为了完成某项工作创建角色,用户可依其责任和资格分派相应的角色,角色可依新需求和系统合并赋予新权限,而权限也可根据需要从某角色中收回。减小了授权管理的复杂性,降低管理开销,提高企业安全策略的灵活性。
RBAC模型的授权管理方法,主要有3种:
①根据任务需要定义具体不同的角色。
②为不同角色分配资源和操作权限。
③给一个用户组(Group,权限分配的单位与载体)指定一个角色。
RBAC支持三个着名的安全原则:最小权限原则、责任分离原则和数据抽象原则。前者可将其角色配置成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最小权限集。第二个原则可通过调用相互独立互斥的角色共同完成特殊任务,如核对账目等。后者可通过权限的抽象控制一些操作,如财务操作可用借款、存款等抽象权限,而不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典型的读、写和执行权限。这些原则需要通过RBAC各部件的具体配置才可实现。 访问控制机制是检测和防止系统未授权访问,并对保护资源所采取的各种措施。是在文件系统中广泛应用的安全防护方法,一般在操作系统的控制下,按照事先确定的规则决定是否允许主体访问客体,贯穿于系统全过程。
访问控制矩阵(Access Contro1 Matrix)是最初实现访问控制机制的概念模型,以二维矩阵规定主体和客体间的访问权限。其行表示主体的访问权限属性,列表示客体的访问权限属性,矩阵格表示所在行的主体对所在列的客体的访问授权,空格为未授权,Y为有操作授权。以确保系统操作按此矩阵授权进行访问。通过引用监控器协调客体对主体访问,实现认证与访问控制的分离。在实际应用中,对于较大系统,由于访问控制矩阵将变得非常大,其中许多空格,造成较大的存储空间浪费,因此,较少利用矩阵方式,主要采用以下2种方法。
1)访问控制列表
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ACL)是应用在路由器接口的指令列表,用于路由器利用源地址、目的地址、端口号等的特定指示条件对数据包的抉择。是以文件为中心建立访问权限表,表中记载了该文件的访问用户名和权隶属关系。利用ACL,容易判断出对特定客体的授权访问,可访问的主体和访问权限等。当将该客体的ACL置为空,可撤消特定客体的授权访问。
基于ACL的访问控制策略简单实用。在查询特定主体访问客体时,虽然需要遍历查询所有客体的ACL,耗费较多资源,但仍是一种成熟且有效的访问控制方法。许多通用的操作系统都使用ACL来提供该项服务。如Unix和VMS系统利用ACL的简略方式,以少量工作组的形式,而不许单个个体出现,可极大地缩减列表大小,增加系统效率。
2)能力关系表
能力关系表(Capabilities List)是以用户为中心建立访问权限表。与ACL相反,表中规定了该用户可访问的文件名及权限,利用此表可方便地查询一个主体的所有授权。相反,检索具有授权访问特定客体的所有主体,则需查遍所有主体的能力关系表。 通过介绍单点登入SSO的基本概念和优势,主要优点是,可集中存储用户身份信息,用户只需一次向服务器验证身份,即可使用多个系统的资源,无需再向各客户机验证身份,可提高网络用户的效率,减少网络操作的成本,增强网络安全性。根据登入的应用类型不同,可将SSO分为3种类型。
1)对桌面资源的统一访问管理
对桌面资源的访问管理,包括两个方面:
①登入Windows后统一访问Microsoft应用资源。Windows本身就是一个“SSO”系统。随着.NET技术的发展,“Microsoft SSO”将成为现实。通过Active Directory的用户组策略并结合SMS工具,可实现桌面策略的统一制定和统一管理。
②登入Windows后访问其他应用资源。根据Microsoft的软件策略,Windows并不主动提供与其他系统的直接连接。现在,已经有第三方产品提供上述功能,利用Active Directory存储其他应用的用户信息,间接实现对这些应用的SSO服务。
2)Web单点登入
由于Web技术体系架构便捷,对Web资源的统一访问管理易于实现。在目前的访问管理产品中,Web访问管理产品最为成熟。Web访问管理系统一般与企业信息门户结合使用,提供完整的Web SSO解决方案。
3)传统C/S 结构应用的统一访问管理
在传统C/S 结构应用上,实现管理前台的统一或统一入口是关键。采用Web客户端作为前台是企业最为常见的一种解决方案。
在后台集成方面,可以利用基于集成平台的安全服务组件或不基于集成平台的安全服务API,通过调用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提供的访问管理服务,实现统一访问管理。
在不同的应用系统之间,同时传递身份认证和授权信息是传统C/S结构的统一访问管理系统面临的另一项任务。采用集成平台进行认证和授权信息的传递是当前发展的一种趋势。可对C/S结构应用的统一访问管理结合信息总线(EAI)平台建设一同进行。
㈨ 计算机网络安全等级分为哪些
1、D1级
这是计算机安全的最低一级。整个计算机系统是不可信任的,硬件和操作系统很容易被侵袭。D1级计算机系统标准规定对用户没有验证,也就是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该计算机系统而不会有任何障碍。系统不要求用户进行登记或口令保护。任何人都可以坐在计算机前并开始使用它。
2、C1级
C1级系统要求硬件有一定的安全机制,用户在使用前必须登录到系统。C1级系统还要求具有完全访问控制的能力,经应当允许系统管理员为一些程序或数据设立访问许可权限。C1级防护不足之处在于用户直接访问操作系统的根。C1级不能控制进入系统的用户访问级别,所以用户可以将系统的数据任意移走。
3、C2级
C2级在C1级的某些不足之处加强了几个特性,C2级引进了受控访问环境的增强特性。这一特性不仅以用户权限为基础,还进一步限制了用户执行某些系统指令。授权分级使系统管理员能够分用户分组,授予他们访问某些程序的权限或访问分级目录。另一方面,用户权限以个人为单位授权用户对某一程序所在目录的访问。如果其他程序和数据也在同一目录下,那么用户也将自动得到访问这些信息的权限。C2级系统还采用了系统审计。
4、B1级
B1级系统支持多级安全,多级是指这一安全保护安装在不同级别的系统中,它对敏感信息提供更高级的保护。比如安全级别可以分为解密、保密和绝密级别。
5、B2级
这一级别称为结构化的保护。B2级安全要求计算机系统中所有对象加标签,而且给设备分配安全级别。如用户可以访问一台工作站,但可能不允许访问装有人员工资资料的磁盘子系统。
6、B3级
B3级要求用户工作站或终端通过可信任途径连接网络系统,这一级必须采用硬件来保护安全系统的存储区。
7、A级
这是橙皮书中最高的安全级别,这一级有时也被称为验证设计。与前面提到的各级级别一样,这一级包括它下面各级的所有特性。A级还附加一个安全系统受监视的设计要求,合格的安全个体必须分析并通过这一设计。另外,必须采用严格的形式化方法来验证该系统的安全性。而且在A级,所有构成系统的部件的来源必须安全保证,这些安全措施还必须担保在销售过程中这些部件不受损害。
㈩ 安全访问控制就是属于哪一级别安全
属于企业级安全。安全访问控制用于系统管理员对用户在服务器、目录、文件等方面的控制。
访问控制是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为了限制访问主体对访问客体的访问权限,从而使计算机信息应用系统在合法范围内使用。传统的访问控制授权方案可分为MAC与DAC两种,后来出现了基于角色的RBAC以及目前应用最多的ACL方式。这些方式都是建立在PMI平台之上,用于企业级的安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