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读写配置文件
‘壹’ python中四种配置文件
常用的配置文件后缀是.ini、.conf、.py,当然还有使用.json、.txt的,推荐使用常用的.ini、.py,配置文件的名字一般是config便于理解和使用。
ini配置文件,这类配置文件我们使用内置configparser库来使用,它可以实现配置文件的写入、更新、删除、读取等操作非常方便,建议使用这种方式。
新建一个config.ini的配置文件内容如下,编码格式要是 utf-8 以免出错。:
其中[]中的是section节点,该节点下的等式是option即键=值
然后每一行写一个option ,每个选项就是一个option。直接写名字,后面加 " = " 再加上它的值就行,字符串的表示不要加引号,否则引号也会被解析出来。
可以在配置文件中加入注释 ,但是注释必须是单独的一行,且以 “#” 开头。只是每次运行时不会读入注释,只要运行一次,写入文件后,所有的注释都会消失。
config.json文件
使用python内置的 json 标准库进行解析ini文件。
load() 从json文件中读取json格式数据
loads() 将字符串类型数据转化为json格式数据
mp() 将json格式数据保存到文件
mps() 将json格式数据保存为字符串类型
TOML的语法广泛地由key = "value"、[节名]、#注释构成。
支持以下数据类型:字符串、整形、浮点型、布尔型、日期时间、数组和图表。
config.toml文件
使用外部库 toml 解析toml文件。
安装:pip install toml
读取文件
安装:
YAML是目前最推荐的配置文件格式。优秀的配置文件标准它几乎都有:
容易阅读和修改,支持注释。
支持丰富的数据类型。
不同格式的明确表达。
yaml使用时需要注意:
yaml强制缩进。虽然不规定具体缩进几个空格,但是同一级的内容要保持相同的缩进。
冒号后面一定要加空格, 否则无法解析。
python解析 yaml 可以使用pyyaml库,操作和标准的文件操作非常类似:
得到的data就是解析后的数据,在python当中,它是一个嵌套的字典:
想获取某一项配置,再通过字典的操作获取:
config.yaml文件
读取
‘贰’ 如何使用Python3读写INI配置文件
ini文件简介
ini是我们常见到的配置文件格式之一。
ini是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文件扩展名(也常用在其他系统)。
INI是英文“初始化(Initial)”的缩写。正如该术语所表示的,INI文件被用来对操作系统或特定程序初始化或进行参数设置。
网络
通过它,可以将经常需要改变的参数保存起来(而且还可读),使程序更加的灵活。
我先给出一个ini文件的示例。
[School]
ip = 10.15.40.123
mask = 255.255.255.0
gateway = 10.15.40.1
dns = 211.82.96.1
[Match]
ip = 172.17.29.120
mask = 255.255.255.0
gateway = 172.17.29.1
dns = 0.0.0.0
这个配置文件中保存的是不同场合下的IP设置参数。
下面将以生成和读取这个配置文件为例,进行讲解。
Python(v3)读取方法
首先,Python读取ini配置需要用到ConfigParser包,所以要先加载它。
import configparser
之后我们需要载入配置文件。
config=configparser.ConfigParser()
#IpConfig.ini可以是一个不存在的文件,意味着准备新建配置文件。
config.read("IpConfig.ini")
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configparser.add_section()向配置文件中添加一个Section。
#添加节School
config.add_section("School")
注意:如果文件中已经存在相应的项目,则不能再增加同名的节。
然后可以使用configparser.set()在节School中增加新的参数。
#添加新的IP地址参数
config.set("School","IP","192.168.1.120")
config.set("School","Mask","255.255.255.0")
config.set("School","Gateway","192.168.1.1")
config.set("School","DNS","211.82.96.1")
你可以以同样的方式增加其它几项。
#由于ini文件中可能有同名项,所以做了异常处理
try:
config.add_section("Match")
config.set("Match","IP","172.17.29.120")
config.set("Match","Mask","255.255.255.0")
config.set("Match","Gateway","172.17.29.1")
config.set("Match","DNS","0.0.0.0")
except configparser.DuplicateSectionError:
print("Section 'Match' already exists")
增加完所有需要的项目后,要记得使用configparser.write()进行写入操作。
config.write(open("IpConfig.ini", "w"))
以上就是写入配置文件的过程。
接下来我们使用configparser.get()读取刚才写入配置文件中的参数。读取之前要记得读取ini文件。
ip=config.get("School","IP")
mask=config.get("School","mask")
gateway=config.get("School","Gateway")
dns=config.get("School","DNS")
print((ip,mask+"\n"+gateway,dns))
完整示例
下面是一个完整的示例程序,他将生成一个IpConfig.ini的配置文件,再读取文件中的数据,输出到屏幕上。
# -*- coding: utf-8 -*-
import configparser
#读取配置文件
config=configparser.ConfigParser()
config.read("IpConfig.ini")
#写入宿舍配置文件
try:
config.add_section("School")
config.set("School","IP","10.15.40.123")
config.set("School","Mask","255.255.255.0")
config.set("School","Gateway","10.15.40.1")
config.set("School","DNS","211.82.96.1")
except configparser.DuplicateSectionError:
print("Section 'School' already exists")
#写入比赛配置文件
try:
config.add_section("Match")
config.set("Match","IP","172.17.29.120")
config.set("Match","Mask","255.255.255.0")
config.set("Match","Gateway","172.17.29.1")
config.set("Match","DNS","0.0.0.0")
except configparser.DuplicateSectionError:
print("Section 'Match' already exists")
#写入配置文件
config.write(open("IpConfig.ini", "w"))
ip=config.get("School","IP")
mask=config.get("School","mask")
gateway=config.get("School","Gateway")
dns=config.get("School","DNS")
print((ip,mask+"\n"+gateway,dns))
总结
Python读取ini文件还是十分简单的,这里我给出的只是一些简单的使用方法,如果想用更高级的功能,比如和注释有关的功能。可以参考Pyhton官方文档
‘叁’ 使用 Python 读写文件
有些数据是临时的,它们在应用程序运行时存储在内存中,然后丢弃。但是有些数据是持久的。它们存储在硬盘驱动器上供以后使用,而且它们通常是用户最关心的东西。对于程序员来说,编写代码读写文件是很常见的,但每种语言处理该任务的方式都不同。本文演示了如何使用 Python 处理文件数据。
在 Linux 上,你可能已经安装了 Python。如果没有,你可以通过发行版软件仓库安装它。例如,在 CentOS 或 RHEL 上:
在 macOS 上,你可以使用 MacPorts或Homebrew安装。在 Windows 上,你可以使用Chocolatey安装。
一旦安装了 Python,打开你最喜欢的文本编辑器,准备好写代码吧。
如果你需要向一个文件中写入数据,记住有三个步骤:
这与你在计算机上编码、编辑照片或执行其他操作时使用的步骤完全相同。首先,打开要编辑的文档,然后进行编辑,最后关闭文档。
在 Python 中,过程是这样的:
这个例子中,第一行以 写 模式打开了一个文件,然后用变量 f 表示,我使用了 f 是因为它在 Python 代码中很常见,使用其他任意有效变量名也能正常工作。
在打开文件时,有不同的模式:
第二行表示向文件中写入数据,本例写入的是纯文本,但你可以写入任意类型的数据。
最后一行关闭了文件。
对于快速的文件交互,常用有一种简短的方法可以写入数据。它不会使文件保持打开状态,所以你不必记得调用 close 函数。相反,它使用 with 语法:
如果你或你的用户需要通过应用程序需要向文件中写入一些数据,然后你需要使用它们,那么你就需要读取文件了。与写入类似,逻辑一样:
同样的,这个逻辑反映了你一开始使用计算机就已知的内容。阅读文档,你可以打开、阅读,然后关闭。在计算机术语中,“打开”文件意味着将其加载到内存中。
实际上,一个文本文件内容肯定不止一行。例如,你需要读取一个配置文件、 游戏 存档或乐队下一首歌曲的歌词,正如你打开一本实体书时,你不可能立刻读完整本书,代码也只能解析已经加载到内存中的文件。因此,你可能需要遍历文件的内容。
示例的第一行指明使用 读 模式打开一个文件,然后文件交由变量 f 表示,但就像你写数据一样,变量名是任意的。 f 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它只是单词 “file” 的最简表示,所以 Python 程序员会经常使用它。
在第二行,我们使用了 line ,另一个任意变量名,用来表示 f 的每一行。这告诉 Python 逐行迭代文件的内容,并将每一行的内容打印到输出中(在本例中为终端或IDLE)。
就像写入一样,使用 with 语法是一种更简短的方法读取数据。即不需要调用 close 方法,方便地快速交互。
使用 Python 有很多方法向文件写入数据,包括用 JSON、YAML、TOML等不同的格式写入。还有一个非常好的内置方法用于创建和维护SQLite数据库,以及许多库来处理不同的文件格式,包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21/7/read-write-files-python
作者:Seth Kenlon选题:lujun9972译者:MjSeven校对:turbokernel
‘肆’ python-pyinstaller、打包后获取路径、读取同路径的配置文件
使用pyinstaller可以把.py文件打包为.exe可执行文件,命令为:
打包后有两个文件夹,一个是dist,另外一个是build,可执行文件在dist文件夹里面,但是会有许多依赖是独立文件存在
使用-F参数后,打包的可执行文件是一个整体,只有一个.exe文件。
获取文件路径的方式有四种,可以在打包成exe文件后,获取.exe文件的当前路径
在ide界面的执行结果如下:
在exe文件的执行结果为:我是把exe文件放到桌面运行的。
‘伍’ 如何使用Python3读写INI配置文件
import configparser
# 生成config对象
conf =configparser.ConfigParser()
# 用config对象读取配置文件
conf.read("xxx.ini")
#从ini配置文件中获取信息
a=conf.get("xx","yy")
print(a) 结果为: zz
xxx.ini
[xx]
yy=zz
‘陆’ python怎么打开文件模式
读写文件是最常见的IO操作。Python内置了读写文件的函数,用法和C是兼容的。
读写文件前,我们先必须了解一下,在磁盘上读写文件的功能都是由操作系统提供的,现代操作系统不允许普通的程序直接操作磁盘,所以,读写文件就是请求操作系统打开一个文件对象(通常称为文件描述符),然后,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从这个文件对象中读取数据(读文件),或者把数据写入这个文件对象(写文件)。
读文件
要以读文件的模式打开一个文件对象,使用Python内置的open()函数,传入文件名和标示符:
>>> f = open('/Users/michael/test.txt', 'r')
标示符'r'表示读,这样,我们就成功地打开了一个文件。
如果文件不存在,open()函数就会抛出一个IOError的错误,并且给出错误码和详细的信息告诉你文件不存在:
>>> f=open('/Users/michael/notfound.txt', 'r')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le>
FileNotFoundError: [Errno 2]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Users/michael/notfound.txt'
如果文件打开成功,接下来,调用read()方法可以一次读取文件的全部内容,Python把内容读到内存,用一个str对象表示:
>>> f.read()'Hello, world!'
最后一步是调用close()方法关闭文件。文件使用完毕后必须关闭,因为文件对象会占用操作系统的资源,并且操作系统同一时间能打开的文件数量也是有限的:
>>> f.close()
由于文件读写时都有可能产生IOError,一旦出错,后面的f.close()就不会调用。所以,为了保证无论是否出错都能正确地关闭文件,我们可以使用try ... finally来实现:
try:
f = open('/path/to/file', 'r')
print(f.read())finally: if f:
f.close()
但是每次都这么写实在太繁琐,所以,Python引入了with语句来自动帮我们调用close()方法:
with open('/path/to/file', 'r') as f:
print(f.read())
这和前面的try ... finally是一样的,但是代码更佳简洁,并且不必调用f.close()方法。
调用read()会一次性读取文件的全部内容,如果文件有10G,内存就爆了,所以,要保险起见,可以反复调用read(size)方法,每次最多读取size个字节的内容。另外,调用readline()可以每次读取一行内容,调用readlines()一次读取所有内容并按行返回list。因此,要根据需要决定怎么调用。
如果文件很小,read()一次性读取最方便;如果不能确定文件大小,反复调用read(size)比较保险;如果是配置文件,调用readlines()最方便:
for line in f.readlines():
print(line.strip()) # 把末尾的'\n'删掉
file-like Object
像open()函数返回的这种有个read()方法的对象,在Python中统称为file-like Object。除了file外,还可以是内存的字节流,网络流,自定义流等等。file-like Object不要求从特定类继承,只要写个read()方法就行。
StringIO就是在内存中创建的file-like Object,常用作临时缓冲。
二进制文件
前面讲的默认都是读取文本文件,并且是UTF-8编码的文本文件。要读取二进制文件,比如图片、视频等等,用'rb'模式打开文件即可:
>>> f = open('/Users/michael/test.jpg', 'rb')>>> f.read()b'\xff\xd8\xff\xe1\x00\x18Exif\x00\x00...' # 十六进制表示的字节
字符编码
要读取非UTF-8编码的文本文件,需要给open()函数传入encoding参数,例如,读取GBK编码的文件:
>>> f = open('/Users/michael/gbk.txt', 'r', encoding='gbk')>>> f.read()'测试'
遇到有些编码不规范的文件,你可能会遇到UnicodeDecodeError,因为在文本文件中可能夹杂了一些非法编码的字符。遇到这种情况,open()函数还接收一个errors参数,表示如果遇到编码错误后如何处理。最简单的方式是直接忽略:
>>> f = open('/Users/michael/gbk.txt', 'r', encoding='gbk', errors='ignore')
写文件
写文件和读文件是一样的,唯一区别是调用open()函数时,传入标识符'w'或者'wb'表示写文本文件或写二进制文件:
>>> f = open('/Users/michael/test.txt', 'w')>>> f.write('Hello, world!')>>> f.close()
你可以反复调用write()来写入文件,但是务必要调用f.close()来关闭文件。当我们写文件时,操作系统往往不会立刻把数据写入磁盘,而是放到内存缓存起来,空闲的时候再慢慢写入。只有调用close()方法时,操作系统才保证把没有写入的数据全部写入磁盘。忘记调用close()的后果是数据可能只写了一部分到磁盘,剩下的丢失了。所以,还是用with语句来得保险:
with open('/Users/michael/test.txt', 'w') as f:
f.write('Hello, world!')
要写入特定编码的文本文件,请给open()函数传入encoding参数,将字符串自动转换成指定编码。
细心的童鞋会发现,以'w'模式写入文件时,如果文件已存在,会直接覆盖(相当于删掉后新写入一个文件)。如果我们希望追加到文件末尾怎么办?可以传入'a'以追加(append)模式写入。
所有模式的定义及含义可以参考Python的官方文档。
‘柒’ 如何使用python 读取一个复杂文件
#和;都是在行首对不?可以这么写:
conf = open(r"c:\\config.txt", "r")
for line in conf:
if line and line[0] != '#' and line[0] != ';':
print(line)
break
conf.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