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链接数据库sql
连接到SAMPLE数据库,查询LASTNAME为JOHNSON的FIRSTNAME信息。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til.h"
#include <sqlca.h>``
EXEC SQL INCLUDE SQLCA;
main()
{
EXEC SQL BEGIN DECLARE SECTION;
char firstname[13];
char userid[9];
char passwd[19];
EXEC SQL END DECLARE SECTION;
EXEC SQL CONNECT TO sample;
EXEC SQL SELECT FIRSTNME INTO :firstname
FROM employee
WHERE LASTNAME = 'JOHNSON';
printf( "First name = %s\n", firstname );
EXEC SQL CONNECT RESET;
return 0;
}
上面是一个简单的静态嵌入SQL语句的应用程序。它包括了嵌入SQL的主要部分:
(1)中的include SQLCA语句定义并描述了SQLCA的结构。SQLCA用于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之间的通讯,其中的SQLCODE返回SQL语句执行后的结果状态。
(2)在BEGIN DECLARE SECTION和END DECLARE SECTION之间定义了宿主变量。宿主变量可被SQL语句引用,也可以被C语言语句引用。它用于将程序中的数据通过SQL语句传给数据库管理器,或从数据库管理器接收查询的结果。在SQL语句中,主变量前均有“:”标志以示区别。
(3)在每次访问数据库之前必须做CONNECT操作,以连接到某一个数据库上。这时,应该保证数据库实例已经启动。
(4)是一条选择语句。它将表employee中的LASTNAME为“JOHNSON”的行数据的FIRSTNAME查出,并将它放在firstname变量中。该语句返回一个结果。可以通过游标返回多个结果。当然,也可以包含update、insert和delete语句。
(5)最后断开数据库的连接。
从上例看出,每条嵌入式SQL语句都用EXEC SQL开始,表明它是一条SQL语句。这也是告诉预编译器在EXEC SQL和“;”之间是嵌入SQL语句。如果一条嵌入式SQL语句占用多行,在C程序中可以用续行符“\”。
2. 用C语言怎么实现与数据库的连接
#include<mysql/mysql.h>
#include<stdio.h>
intmain()
{
MYSQL*conn;
MYSQL_RES*res;
MYSQL_ROWrow;
char*server="localhost";//本地连接
char*user="root";//
char*password="525215980";//mysql密码
char*database="student";//数据库名
char*query="select*fromclass";//需要查询的语句
intt,r;
conn=mysql_init(NULL);
if(!mysql_real_connect(conn,server,user,password,database,0,NULL,0))
{
printf("Errorconnectingtodatabase:%s ",mysql_error(conn));
}else{
printf("Connected... ");
}
t=mysql_query(conn,query);
if(t)
{
printf("Errormakingquery:%s ",mysql_error(conn));
}else{
printf("Querymade... ");
res=mysql_use_result(conn);
if(res)
{
while((row=mysql_fetch_row(res))!=NULL)
{
//printf("num=%d ",mysql_num_fields(res));//列数
for(t=0;t<mysql_num_fields(res);t++)
printf("%8s",row[t]);
printf(" ");
}
}
mysql_free_result(res);
}
mysql_close(conn);
return0;
}
(2)c链接数据库sql扩展阅读
C语言使用注意事项:
1、指针是c语言的灵魂,一定要灵活的使用它:
(1)、指针的声明,创建,赋值,销毁等
(2)、指针的类型转换,传参,回调等
2、递归调用也会经常用到:
(1)、递归遍历树结构
(2)、递归搜索
3. c/c++怎么连接数据库,并执行SQL语句
C++连接SQL数据库第一步 系统配置
1.设置SQLSERVER服务器为SQL登录方式,并且系统安全性中的sa用户要设置登录功能为“启用”,还有必须要有密码。
2.需要在ODBC中进行数据源配置,数据源选\”SQL SERVER”,登录方式使用“使用输入用户登录ID和密码的SQL SERVER验证”,并填写登录名(sa)和密码,注意一点,密码不能为空,这就意味着你的sa用户必须得有密码。否则无法通过系统本身的安全策略。测试通过就完成了配置。
C++连接SQL数据库第二步 C++与SQL连接初始化
1.在你所建立的C++项目中的stdafx.h头文件中引入ADO
具体代码如下
#import “c:\Program Files\Common Files\System\ado\msado15.dll”
no_namespace rename(”EOF”, “adoEOF”) rename(”BOF”, “adoBOF”)
2.定义_ConnectionPtr变量后调用Connection对象的Open方法建立与服务器的连接。
数据类型_ConnectionPtr实际上是由类模板_com_ptr_t得到的一个具体的实例类。_ConnectionPtr类封装了Connection对象的Idispatch接口指针及其一些必要的操作。可以通过这个指针操纵Connection对象。
例如连接SQLServer数据库,代码如下:
//连接到MS SQL Server
//初始化指针
_ConnectionPtr pMyConnect = NULL;
HRESULT hr = pMyConnect.CreateInstance(__uuidof(Connection));
if (FAILED(hr))
return;
//初始化链接参数
_bstr_t strConnect = “Provider=SQLOLEDB;
Server=hch;
Database=mytest;
uid=sa; pwd=sa;”; //Database指你系统中的数据库
//执行连接
try
{
// Open方法连接字串必须四BSTR或者_bstr_t类型
pMyConnect->Open(strConnect, “”, “”, NULL);
}
catch(_com_error &e)
{
MessageBox(e.Description(), “警告”, MB_OK|MB_ICONINFORMATION);
}//发生链接错误
C++连接SQL数据库第三步 简单的数据连接
//定义_RecordsetPtr变量,调用它Recordset对象的Open,即可打开一个数据集
//初始化过程 以下是个实例
_RecordsetPtr pRecordset;
if (FAILED(pRecordset.CreateInstance(__uuidof(Recordset))))
{
return;
}
//执行操作
try
{
pRecordset->Open(_variant_t(”userinfo”),
_variant_t((IDispatch*)pMyConnect),
adOpenKeyset, adLockOptimistic, adCmdTable);
}
catch (_com_error &e)
{
MessageBox(”无法打开userinfo表\”, “系统提示”,
MB_OK|MB_ICONINFORMATION);
}
C++连接SQL数据库第四步 执行SQL语句
这里是关键,我认为只要你懂点SQL语句那么一切都会方便许多比用上面的方法简单,更有效率点。
首先
m_pConnection.CreateInstance(_uuidof(Connection));
//初始化Connection指针
m_pRecordset.CreateInstance(__uuidof(Recordset));
//初始化Recordset指针
CString strSql=”select * from tb_goods”;//具体执行的SQL语句
m_pRecordset=m_pConnection->Execute(_bstr_t(strSql),
NULL, adCmdText);//将查询数据导入m_pRecordset数据容器
至此 你的SQL语句已经执行完成了m_pRecordset内的数据就是你执行的结果。
取得记录:
while(!m_pRecordset->adoEOF)//遍历并读取name列的记录并输出
{
CString temp = (TCHAR *)(_bstr_t)m_pRecordset->GetFields()->GetItem
(”name”)->Value;
AfxMessageBox(temp);
pRecordset->MoveNext();
}
插入记录
//记得初始化指针再执行以下操作
CString strsql;
strsql.Format(”insert into tb_goods(no,name, price)
values(’%d’,'%s’, %d)”,m_intNo,m_strName,m_intPrice);
m_pRecordset=m_pConnection->
Execute(_bstr_t(strsql),NULL,adCmdText);
修改记录
CString strsql;
strsql.Format(”update tb_goods set name=’%s’ ,
price=%d where no=%d “,m_strName,m_intPrice,m_intNo);
m_pRecordset=m_pConnection->Execute(_bstr_t(strsql),NULL,adCmdText);
删除记录
CString strsql;
strsql.Format(”delete from tb_goodswhere no= ‘%d’ “,m_intNo);
m_pRecordset=m_pConnection->Execute(_bstr_t(strsql),NULL,adCmdText)
4. 如何连接sqlserver数据库
远程连接sql server 2000服务器的解决方案
一、 看ping 服务器ip能否ping通。
这个实际上是看和远程sql server 2000服务器的物理连接是否存在。如果不行,请检查网络,查看配置,当然得确保远程sql server 2000服务器的IP拼写正确。拆段
二 、在Dos或命令行下输入telnet 服务器IP 端口,看能否连通。
如telnet 202.114.100.100 1433
通常端口值是1433,因为1433是sql server 2000的对于Tcp/IP的默认侦听端口。如果有问题,通常这一步会出问题。通常的提示晌败是“……无法打开连接,连接失败"。
如果这一步有问题,应该检查以下选项。
1. 检查远程服务器是否启动了sql server 2000服务。如果没有,则启动。
2. 检查服务器端有没启用Tcp/IP协议,因为远程连接(通过因特网)需要靠这个协议。检查方法是,在服务器上打开 开始菜单->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服务器网络实用工具,看启用的协议里是否有tcp/ip协议,如果没有,则启用它。
3. 检查服务器的tcp/ip端口是否配置为1433端口。仍然在服务器网络实用工具里查看启用协议里面的tcp/ip的属性,确保默认端口为1433,并且隐藏服务器复选框没有勾上。
事实上,如果默认端口被修改,也是可以的,但是在客户端做telnet测试时,写服务器端口号时必须与服务器配置的端口号保持一致。如果隐藏服务器复选框被勾选,则意味着客户端无法通过枚举服务器来看到这台服务器,起到了保护的作用,但不影响连接,但是Tcp/ip协议的默认端口将被隐式修改为2433,在客户端连接时必须作相应的改变。
4. 如果服务器端操作系统打过sp2补丁,则要对windows防火墙作一定的配置,要对它开放1433端口,通常在测试时可以直接关掉windows防火墙(其他的防火墙也关掉最好)。
5. 检查服务器是否在1433端口侦听。如果服务器没有在tcp连接的1433端口侦听,则是连接不上的。检查方法是在服务器的dos或命令行下面输入
netstat -a -n 或者是netstat -an,在结果列表里看是否有类似 tcp 127.0.0.1 1433 listening 的项。如果没有,则通常需要给sql server 2000打上至少sp3的补丁。其实在服务器端启动查询分析器,输入 select @@version 执行后可以看到版本号,版本号在8.0.2039以下的都需要打补丁。
如果以上都没问题,这时再做telnet 服务器ip 1433 测试,将会看到屏幕一闪之后光标在左上角不停闪动。恭喜,马上可以开始在企业管理器或查询分析器连接了。
三、 检查客户端设置
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 -> 客户端网络使用工具。像在服务器网络实用工具里一样,确保客户端tcp/ip协议启用,并且默认端口为1433(或其他端口,与宴御颤服务器端保持一致就行)。
四、 在企业管理器里或查询那分析器连接测试
企业管理器->右键SQlserver组->新建sqlserver注册->下一步->写入远程IP->下一步->选Sqlserver登陆->下一步->写入登陆名与密码(sa,password)->下一步->下一步->完成
查询分析器->文件->连接->写入远程IP->写入登录名和密码(sa,password)->确定
通常建议在查询分析器里做,因为默认情况下,通过企业管理器注册另外一台SQL Server的超时设置是4秒,而查询分析器是15秒。
修改默认连接超时的方法:
企业管理器->工具->选项->在弹出的"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属性"窗口中,点击"高级"选项卡->连接设置->在 登录超时(秒) 后面的框里输入一个较大的数字
查询分析器->工具->选项->连接->在 登录超时(秒) 后面的框里输入一个较大的数字
通常就可以连通了,如果提示错误,则进入下一步。
五、 错误产生的原因通常是由于SQL Server使用了"仅 Windows"的身份验证方式,因此用户无法使用SQL Server的登录帐户(如 sa )进行连接。解决方法如下所示:
1. 在服务器端使用企业管理器,并且选择"使用 Windows 身份验证"连接上 SQL Server。
2. 展开"SQL Server组",鼠标右键点击SQL Server服务器的名称,选择"属性",再选择"安全性"选项卡。
3. 在"身份验证"下,选择"SQL Server和 Windows "。
4. 重新启动SQL Server服务。(在dos或命令行下面net stop mssqlserver停止服务,net start mssqlserver启动服务,也是一种快捷的方法)。
附注:在连接本地服务器时,通常使用的是命名管道协议(在服务器网络实用工具里可以看到启用的协议有这个),默认端口是445,因此在本地能连通是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的,连接远程服务器是完全不同的协议)
5. c#怎么和sql数据库连接
1、打开Visual Studio 2008工具,点击文件菜单,选择新建下面的项目选项,如下图所示。
6. c语言怎样连接数据库(c语言和数据库连接)
1、配置ODBC数据源。
2、使用SQL函数进行连接。
对于1、配置数据源,配置完以后就可以编程操作数据库了。
对于2、使用SQL函数进行连接,参考代码如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voidmain()
{
HENVhenv;//环境句柄
HDBChdbc;//数据源句柄
HSTMThstmt;//执行语句句柄
unsignedchardatasource[]="数据源名称";//即源中设置的源名称
unsignedcharuser[]="用户名";//数袭此据库的帐户拍野迅名
unsignedcharpwd[]="密码";//数据库的密码
unsignedcharsearch[]="selectxmfromstuwherexh=0";
SQLRETURNretcode;//记录各SQL函数的返回情况
//分配环境句柄
retcode=SQLAllocEnv(&henv);//等介于(SQL_HANDLE_ENV,SQL_NULL
,&henv);
//设置ODBC环境版本号为3.0
retcode=(henv,SQL_ATTR_ODBC_VERSION,(void*)SQL_OV_ODBC3,0);
//分配连接句柄
retcode=(henv,&hdbc);//等介于(SQL_HANDLE_DBC,henv,&hdbc);
//设置连接属性,登录超时为*rgbValue秒(可以没有)
//(hdbc,SQL_LOGIN_TIMEOUT,(SQLPOINTER)(rgbValue),0);
//直接连接数据源
//如果是windows身份验证,第二、三参数可以是
,也可以是任何字串
//SQL_NTS即"
retcode=SQLConnect(hdbc,datasource,SQL_NTS,user,SQL_NTS,pwd,SQL_NTS);
//分配语句句柄
retcode=(hdbc,&hstmt);//等介于(SQL_HANDLE_STMT,hdbc,&hstmt);
//直接执行查询语句
retcode=(hstmt,search,SQL_NTS);
//将数据缓冲区绑定数据库中的相应脊尘字段(i是查询结果集列号,queryData是绑定缓冲区,BUFF_LENGTH是缓冲区长度)
SQLBindCol(hstmt,i,SQL_C_CHAR,queryData[i-1],BUFF_LENGTH,0);
//遍历结果集到相应缓冲区queryData
SQLFetch(hstmt);
/*
*对遍历结果的相关操作,如显示等
*/
//注意释放顺序,否则会造成未知错误!
(SQL_HANDLE_STMT,hstmt);
(hdbc);
(SQL_HANDLE_DBC,hdbc);
(SQL_HANDLE_ENV,henv);
}
7. visualstudio连接数据库sqldatassourc
1、在MicrosoftVisualStudio中打开一个网站,添加一个ASP.NET页(Web窗体),并切换到设计视图。
2、从工具箱的数据组中,将SqlDataSource控件拖动到页面上。
3、在SqlDataSource任务快捷菜单上,单击配置运配哗数据源-<数据源名称>。SqlDataSource任务快捷菜单未显示,请右击T:System.Web.UI.WebControls.SqlDataSource控件,然后单击配置数据源。
4、单击新建连接。出现选择数据源对话框,请单击MicrosoftSQLServer,然后单击继续。
5、在添加连接对话框中,单击更改。旁行
6、在更改数据源对话框中,单击MicrosoftSQLServer,然后单击确定。
7、在服务器名称框中,输入SQLServer数据库的名称,然后在登录到服务器下面输入登录凭据。
8、在选择或输入一个数据库名列表中,请输入该服务器上的一个有效数据库的名称
9、(可选)单击测试连接验证该连接是否有效。
10、单击确定。请注意,配置数据源-数据源名称对话框中选定了新的连接。
11、单击下一步。
12、选择是,将此连接另存为,输入在应用程序配置文件中保存该连接时使用的名称,然后单击下一步。
13、选择要从中检索结果的数据库表、视图或存储过程,或指定自己的SQL语句。
14、(可选)单击WHERE提供搜索条件,单击ORDERBY指定排序顺序。
15、要测试查询,请单击下一步,然后单击测试查询。
16、单击完成。现在,可以将数据绑定控件(GridView控件)拖动到页面上,并卖蔽将SqlDataSource控件指定为数据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