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客户端程序
大多数连接都是可靠的TCP连接。创建TCP连接时,主动发起连接的叫客户端,被动响应连接的叫服务器。
举个例子,当我们在浏览器中访问新浪时,我们自己的计算机就是客户端,浏览器会主动向新浪的服务器发起连接。如果一切顺利,新浪的服务器接受了我们的连接,一个TCP连接就建立起来的,后面的通信就是发送网页内容了。
所以,我们要创建一个基于TCP连接的Socket,可以这样做:
# 导入socket库:
import socket
# 创建一个socket:
s = socket.socket(socket.AF_INET, socket.SOCK_STREAM)
# 建立连接:
s.connect(( , 80))
创建Socket时,AF_INET指定使用IPv4协议,如果要用更先进的IPv6,就指定为AF_INET6。SOCK_STREAM指定使用面向流的TCP协议,这样,一个Socket对象就创建成功,但是还没有建立连
❷ python如何运行
python程序的运行方式有两种:1、交互式,在滑庆命令行窗口输入命令,进入python解释器交互式客户端,在窗口输入任意python代码,客户端窗口都会立即返回运行结果,当关闭客户端窗口后,代码不会保存。
这种交互式方式一般用来进行测试,不是正式的运行方式。
2、脚本式。
按照惯例学习每一门编程语言的第一个程序都是打印含让困'helloworld!',python也不例外。
任意文本编辑工具都可以进行python代码的编写,在桌面新建一个文本文档,写入print('helloworld')代码,然后保存。
现在这个文档就是一个python的源代码文件,通常称为python脚本文件,通常我们会将python脚本文件的后缀改为.py,python代码需要通过python解释器解释成机器码后交由谈念计算机执行,在命令行输入命令:python脚本文件路径,就可以运行对应的脚本代码。
❸ Python程序编辑
那是1e-5,是数字1,不是字母l
❹ Python程序代码混淆、编译、打包、运行(桌面程序防破解向)
像Python这种解释性的语言,要想私有化部署的同时又保护好源码,就像是对于鱼和熊掌的追求。
虽然做不到尽善尽美,但是对代码进行混淆,增加一点破解的难度,或许能规避一些泄露的风险。
本次演示环境:linux
确保要发布的包根目录("demo")中有__main__.py文件,这个是程序执行入口。
编译
批量改名.pyc文件
移动.pyc文件
清理.py文件
清理__pycache__文件夹
打包成zip
运行时只要将zip文件作为参数即可
最终整合脚本
调用方式
对于在变量和函数名上的混淆有点小儿科,而对于跨文件的类名的混淆又太容易实现。
所以对于混淆程度的取舍,要视工程的规模而定。
2.1 混淆工具pyminifier
在原来的工具 pyminifier上修复了几个bug。
安装:
python3 安装
或者clone下来,自行安装
使用例子
2.2 源码变更
不同的配置对于源码的要求不同,以下是笔者踩过的坑。
其他混淆想法
结合混淆、编译和打包,尝试出以下发布脚本。
主要的思路 :创建一个工作目录tmp,然后在此目录下混淆、编译python代码,完成后把内容打包成pyc文件,再将pyc文件和其他配置文件移动到dist,发布dist即可。
混淆的目的是最大程度保护源码,在发布到客户端后不被轻易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