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符python
属性的访问机制
一般情况下,属性访问的默认行为是从对象的字典中获取,并当获取不到时会沿着一定的查找链进行查找。例如a.x的查找链就是,从a.__dict__['x'],然后是type(a).__dict__['x'],再通过type(a)的基类开始查找。
若查找链都获取不到属性,则抛出AttributeError异常。
一、__getattr__方法
这个方法是当对象的属性不存在是调用。如果通过正常的机制能找到对象属性的话,不会调用__getattr__方法。
classA:
a=1
def__getattr__(self,item):
print('__getattr__call')
returnitem
t=A()
print(t.a)
print(t.b)
#output
1
__getattr__call
b
二、__getattribute__方法
这个方法会被无条件调用。不管属性存不存在。如果类中还定义了__getattr__,则不会调用__getattr__()方法,除非在__getattribute__方法中显示调用__getattr__()或者抛出了AttributeError。
classA:
a=1
def__getattribute__(self,item):
print('__getattribute__call')
raiseAttributeError
def__getattr__(self,item):
print('__getattr__call')
returnitem
t=A()
print(t.a)
print(t.b)
所以一般情况下,为了保留__getattr__的作用,__getattribute__()方法中一般返回父类的同名方法:
def__getattribute__(self,item):
returnobject.__getattribute__(self,item)
使用基类的方法来获取属性能避免在方法中出现无限递归的情况。
三、__get__方法
这个方法比较简单说明,它与前面的关系不大。
如果一个类中定义了__get__(),__set__()或__delete__()中的任何方法。则这个类的对象称为描述符。
classDescri(object):
def__get__(self,obj,type=None):
print("callget")
def__set__(self,obj,value):
print("callset")
classA(object):
x=Descri()
a=A()
a.__dict__['x']=1#不会调用__get__
a.x#调用__get__
如果查找的属性是在描述符对象中,则这个描述符会覆盖上文说的属性访问机制,体现在查找链的不同,而这个行文也会因为调用的不同而稍有不一样:
- 如果调用是对象实例(题目中的调用方式),a.x则转换为调用:。type(a).__dict__['x'].__get__(a, type(a))
- 如果调用的是类属性,A.x则转换为:A.__dict__['x'].__get__(None, A)
其他情况见文末参考资料的文档
- 这个调用也属于无条件调用,这点与__getattribute__一致。区别在于__getitem__让类实例允许[]运算,可以这样理解:
- __getattribute__适用于所有.运算符;
- __getitem__适用于所有[]运算符。
- classA(object):
- a=1
- def__getitem__(self,item):
- print('__getitem__call')
- returnitem
- t=A()
- print(t['a'])
- print(t['b'])
- def__getitem(self,item):
- returnobject.__getattribute__(self,item)
- classC(object):
- a='abc'
- def__getattribute__(self,*args,**kwargs):
- print("__getattribute__()iscalled")
- returnobject.__getattribute__(self,*args,**kwargs)
- #return"haha"
- def__getattr__(self,name):
- print("__getattr__()iscalled")
- returnname+"fromgetattr"
- def__get__(self,instance,owner):
- print("__get__()iscalled",instance,owner)
- returnself
- def__getitem__(self,item):
- print('__getitem__call')
- returnobject.__getattribute__(self,item)
- deffoo(self,x):
- print(x)
- classC2(object):
- d=C()
- if__name__=='__main__':
- c=C()
- c2=C2()
- print(c.a)
- print(c.zzzzzzzz)
- c2.d
- print(c2.d.a)
- print(c['a'])
- 可以结合输出慢慢理解,这里还没涉及继承关系呢。总之,每个以__get为前缀的方法都是获取对象内部数据的钩子,名称不一样,用途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只有在实践中理解它们,才能真正掌握它们的用法。
四、__getitem__方法
如果仅仅想要对象能够通过[]获取对象属性可以简单的:
总结
当这几个方法同时出现可能就会扰乱你了。我在网上看到一份示例还不错,稍微改了下:
B. OpenCV+Python特征提取算法与图像描述符之SIFT / SURF / ORB
算法效果比较博文
用于表示和量化图像的数字列表,简单理解成将图片转化为一个数字列表表示。特征向量中用来描述图片的各种属性的向量称为特征矢量。
参考
是一种算法和方法,输入1个图像,返回多个特征向量(主要用来处理图像的局部,往往会把多个特征向量组成一个一维的向量)。主要用于图像匹配(视觉检测),匹配图像中的物品。
SIFT论文
原理
opencv官网解释
实质是在不同的尺度空间上查找关键点(特征点),并计算出关键点的方向。SIFT所查找到的关键点是一些十分突出,不会因光照,仿射变换和噪音等因素而变化的点,如角点、边缘点、暗区的亮点及亮区的暗点等。
尺度不变特征转换(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或SIFT)是一种电脑视觉的算法用来侦测与描述影像中的局部性特征,它在空间尺度中寻找极值点,并提取出其位置、尺度、旋转不变量。
其应用范围包含物体辨识、机器人地图感知与导航、影像缝合、3D模型建立、手势辨识、影像追踪和动作比对。
对现实中物体的描述一定要在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下进行,这个前提就是对自然界建模时的尺度。当用一个机器视觉系统分析未知场景时,计算机没有办法预先知道图像中物体的尺度,因此我们需要同时考虑图像在多尺度下的描述,获知感兴趣物体的最佳尺度。图像的尺度空间表达指的是图像的所有尺度下的描述。
KeyPoint数据结构解析
SURF论文
原理
opencv官网解释
SURF是SIFT的加速版,它善于处理具有模糊和旋转的图像,但是不善于处理视角变化和光照变化。在SIFT中使用DoG对LoG进行近似,而在SURF中使用盒子滤波器对LoG进行近似,这样就可以使用积分图像了(计算图像中某个窗口内所有像素和时,计算量的大小与窗口大小无关)。总之,SURF最大的特点在于采用了Haar特征以及积分图像的概念,大大加快了程序的运行效率。
因为专利原因,OpenCV3.3开始不再免费开放SIFT\SURF,需要免费的请使用ORB算法
ORB算法综合了FAST角点检测算法和BRIEFF描述符。
算法原理
opencv官方文档
FAST只是一种特征点检测算法,并不涉及特征点的特征描述。
论文
opencv官方文档
中文版
Brief是Binary Robust Independent Elementary Features的缩写。这个特征描述子是由EPFL的Calonder在ECCV2010上提出的。主要思路就是在特征点附近随机选取若干点对,将这些点对的灰度值的大小,组合成一个二进制串,并将这个二进制串作为该特征点的特征描述子。文章同样提到,在此之前,需要选取合适的gaussian kernel对图像做平滑处理。
1:不具备旋转不变性。
2:对噪声敏感
3:不具备尺度不变性。
ORB论文
OpenCV官方文档
ORB采用了FAST作为特征点检测算子,特征点的主方向是通过矩(moment)计算而来解决了BRIEF不具备旋转不变性的问题。
ORB还做了这样的改进,不再使用pixel-pair,而是使用9×9的patch-pair,也就是说,对比patch的像素值之和,解决了BRIEF对噪声敏感的问题。
关于计算速度:
ORB是sift的100倍,是surf的10倍。
对图片数据、特征分布的一种统计
对数据空间(bin)进行量化
Kmeans
边缘:尺度问题->不同的标准差 捕捉到不同尺度的边缘
斑点 Blob:二阶高斯导数滤波LoG
关键点(keypoint):不同视角图片之间的映射,图片配准、拼接、运动跟踪、物体识别、机器人导航、3D重建
SIFT\SURF
C. 请问python描述符property中的self.fget(instance)怎么理解
self.fget等价于 __init__(self,fget=None,fset=None,fdel=None) 方法中的 fset参数
==================看这下面=================================
class C:
def __init__(self):
self._x = None
def getX(self):
return self._x
def setX(self, value):
self._x = value
def delX(self):
del self._x
x = MyProperty(getX, setX, delX)
执行上面的语句后self.fget就等于类C里的getX
self.fget(instance)等价于调用C里的getX(instance)方法
===========我是新手刚看到这如有兴趣可共同学习================
D. python中w、r表示什么意思
文件读写就是一种常见的IO操作。
文件读写操作步骤
不同的编程语言读写文件的操作步骤大体都是一样的,都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打开文件,获取文件描述符;
2)操作文件描述符--读/写;
3)关闭文件。
相关推荐:《Python教程》
文件打开模式:
r+、w+和a+都可以实现对文件的读写,那么他们有什么区别呢?
r+会覆盖当前文件指针所在位置的字符,如原来文件内容是"Hello,World",打开文件后写入"hi"则文件内容会变成"hillo, World"。
w+与r+的不同是,w+在打开文件时就会先将文件内容清空,不知道它有什么用。
a+与r+的不同是,a+只能写到文件末尾(无论当前文件指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