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axis
㈠ python数据分析模块:numpy、pandas全解
一维数组情况:
二维数组情况:
3参数情况:
2参数情况:
1参数情况:
一维情况:
二维情况:
一维情况:
二维情况:
一维情况:
二维情况:第三个参数指定维度
只查看行数、或者列数
逗号隔开两个索引
某些行
某些列
可以看出append()函数在二维数组中添加元素,结果转为了一维数组。
那怎么保持二维数组呢?可以设置axis参数按行或者按列添加
可以看出先把二维数组降成了一维数组,再在索引为1的位置添加元素。
那么怎么保持在二维添加元素呢? 同样设置axis参数
也分按行和按列删除
标记缺失值: isnan()函数
补充缺失值:
同样axis参数可以指定拼接按行还是按列
2. hstack()函数:以水平堆叠的方式拼接数组
3. vstack()函数:以垂直堆叠的方式拼接数组
第二个参数还可以是数组,指定拆分的位置
hsplit()函数:横向拆成几个数组
vsplit()函数:纵向拆成几个数组
数组与数组之间的运算
数组与数值的运算
可以指定整个数组求和,还是按行或者按列
axis=0:每一列的元素求和
axis=1:每一行的元素求和
axis=0:每一列求均值
axis=1:每一行求均值
axis=0:每一列求最大值
axis=1:每一行求最大值
pandas有两个重要的数据结构对象:Series和DataFrame。
Series是创建一个一维数组对象,会自动生成行标签。
会自动生成行列标签
也可以用字典形式生成数据
在用字典生成数据的基础上,同时指定行标签
例如对下表的数据进行读取
4月是第四个表,我们应把sheet_name参数指定为3;因为索引是从0开始的。
可以看出read_excel()函数自动创建了一个DataFrame对象,同时自动把第一行数据当做列标签。
可以看出不给出header参数时,该参数默认为0。
header=1时结果如下:
header=None时结果如下:
index_col=0时,第0列为列标签
index_col=0时
usecols=[2]:指定第二列
指定多列
数据如下: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j1SHxY8y-1637655972909)(C: ypora-user-imagesimage-20211114192949607.png)]
nrows=3时
head()函数中参数为空默认前5行
指定head(3)时如下
numpy模块也是shape
查看特定列的书库类型
特定列数据类型转换
先查看一下所有数据
与单行相比,结果显示的格式不一样了
iloc()挑选:
或者给出区间
挑选数据要么标签,要么索引挑选
或者
或者写成区间
标签挑选
或者索引挑选
先查看一下数据
或者用字典一对一修改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a6QKIoie-1637655972912)(C: ypora-user-imagesimage-20211123110431201.png)]
isin()函数查看表中是否有该值
查看特定列是否有该值
可以看出上述代码并没有替换,那怎么替换呢?
末尾插入一列
指定插入到哪列
axis参数可以指定删除行还是删除列
指定标签删除
指定索引删除
方法三
指定行标签删除
指定索引删除
方法三:
先查看所有数据
info()函数查看数据类型,还可以查看是否有缺失值
isnull()函数查看是否有缺失值
在numpy模块中用isnan()函数
删除有缺失值的行
删除整行都为缺失值的行: 需要指定how参数
不同列的缺失值设置不同的填充值
默认保留第一个重复值所在的行,删除其他重复值所在的行
保留第一个重复值所在的行
保留最后一个重复值所在的行
是重复的就删除
降序如下
参数指定first时,表示在数据有重复值时,越先出现的数据排名越靠前
获取产品为单肩包的行数据
获取数量>60的行数据
获取产品为单肩包 且 数量>60 的行数据
获取产品为单肩包 或 数量>60 的行数据
stack()函数转换成树形结构
how参数指定外连接
on参数指定按哪一列合并
concat()函数采用 全连接 的方式,没有的数设置为缺失值
重置行标签
效果与concat()一样
末尾添加行元素
指定列求和
指定列求均值
指定列求最值
获取单列的
corr()函数获取相关系数
获取指定列与其他列的相关系数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46g9qgQw-1637655972913)(C: ypora-user-imagesimage-20211123135643804.png)]
groupby()函数返回的是一个DataFrameBy对象,该对象包含分组后的数据,但是不能直观地显示出来。
分组后获取指定列的汇总情况
获取多列的汇总情况
获取多列的情况
ta = pd.read_excel(‘相关性分析.xlsx’)
print(data)
corr()函数获取相关系数
获取指定列与其他列的相关系数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46g9qgQw-1637655972913)]
groupby()函数返回的是一个DataFrameBy对象,该对象包含分组后的数据,但是不能直观地显示出来。
分组后获取指定列的汇总情况
获取多列的汇总情况
获取多列的情况
㈡ python axis=0是代表的行还是列
axis=0表示数组的第0轴,因为h本来就只包含1列,你直接做数组运算一下x.sum()就知道了。
㈢ Python对数据进行排序-中英文
sort_values(by,axis=0,ascending=True,inplace=False,kind='quicksort',na_position='last')
参数说明:
by: 可以填入字符串或者字符串组成的列表。也就是说, 如果axis=0,那么by="列名";如果axis=1,那么by="行名"。
axis: {0 or ‘index’, 1 or ‘columns’}, default 0,意思就是如果 axis=0,就按照索引排序,即纵向排序;如果axis=1,则按列排序,即横向排序。默认是axis=0 。
ascending: 输入布尔型, True是升序 , False是降序 ,也可以可以是[True,False],即第一个字段升序,第二个字段降序 。
inplace : 输入布尔型,是否用排序后的数据框替换现有的数据框
kind: 排序的方法,{‘quicksort’, ‘mergesort’, ‘heapsort’},默认是使用‘quicksort’。这个参数用的比较少,大家可以试一试。
na_position : {‘first’, ‘last’}, 缺失值的排序 ,也就说决定将缺失值放在数据的最前面还是最后面 。first是排在前面,last是排在后面,默认是用last 。
例子:
scores= pd.DataFrame([[87,56,85],[46,87,97],[34,65,86]],columns=['jack', 'rose', 'mike'])
scores
1.对‘rose’这一列进行降序排序:
df_sc=scores.sort_values(by='rose',ascending=False)
df_sc
2.对第0行进行升序排序:
scores.sort_values(by=0,axis=1,ascending=True)
3.第1行进行升序,第0行进行降序:
scores.sort_values(by=[1,0],axis=1,ascending=[True,False]
4.观察数据
data.head:
查看数据的前五行。
data.tail:
查看数据的后五行。
data.shape :
查看矩阵或数组的维数,或者是说数据表的结构(有几行几列)。
data.info :
查看数据的基本信息,如:数据类型、缺失值数量等。
#brand目标:中文-中英-英文
2.1 包含中文,纯英文
for i in range(0,len(file1)):
result = re.compile(u'[\u4e00-\u9fa5]')
contents = file1['brand'][i]
match = result.search(contents)
if match:
file1.loc[i,['index1']]=0 #0为包含中文
else:
file1.loc[i,['index1']]=1 #1为纯英文
2.1 包含英文,纯中文
for i in range(0,len(file1)):
file1.loc[i,['index2']]=len(re.findall('[a-zA-Z]+', file1['brand'][i]) ) #0为纯中文,1为包含英文
㈣ python axis是什么意思
python axis的意思是:1、【axis=0】表述列,【axis=1】表述行;2、等式【axis=i】操作就是沿第i维变化的方向进行。
python axis的意思是:
axis=0表述列
axis=1表述行
就记住axis=i,操作就是沿第i维变化的方向进行;
对于一个4*3*2*3的数组:
axis=0,操作时只有第0维的下标变化其他不变。
axis=1,操作时只有第1维的下标变化其他不变。
axis=2,操作时只有第2维的下标变化其他不变。
axis=3,操作时只有第3维的下标变化其他不变。
相关学习推荐:python视频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关于python axis是什么意思的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有关python教程请关注环球青藤其它相关文章!
㈤ Python-matplotlib绘制带箭头x-y坐标轴图形
在Python的数据可视化库中,采用matplotlib绘制相关图形时,若不加任何设定,一般的x-y坐标轴是不带箭头且是一个封闭的矩形。我们以Sigmoid函数的绘制,给大家展示一下。
matplotlib的辅助工具,包含一系列对坐标轴设置的框架。其中的axisartist包就用来设置坐标轴的类型。
1.创建画布并引入axisartist工具。
2.绘制带箭头的x-y坐标轴
我们先把原始的如上图的所有坐标轴隐藏,即长方形的四个边。
然后用ax.new_floating_axis在绘图区添加坐标轴x、y,这里的ax.new_floating_axis(0,0),第一个0代表平行直线,第二个0代表该直线经过0点。同样,ax.axis["y"] = ax.new_floating_axis(1,0),则代表竖直曲线且经过0点。
再次,x.axis["x"].set_axisline_style("->", size = 1.0)表示给x轴加上箭头,"->"表示是空箭头,size = 1.0表示箭头大小。ax.axis["y"].set_axisline_style("-|>", size = 1.0)中"-|>"则是实心箭头。
最后,设置x、y轴上刻度显示方向,对于x轴是刻度标签在上面还是下面,y轴则是刻度标签在左边还是右边。
3.在带箭头的x-y坐标轴背景下,绘制函数图像
tist坐标轴工具——将原始坐标轴均隐藏掉——添加新的基于原点的x与y轴——为新坐标轴加入箭头,并设置刻度显示方式——加入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