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多线程服务器
A. python多线程有什么作用
线程在程序中是独立的、并发的执行流。与分隔的进程相比,进程中线程之间的隔离程度要小,它们共享内存、文件句柄和其他进程应有的状态。
因为线程的划分尺度小于进程,使得多线程程序的并发性高。进程在执行过程中拥有独立的内存单元,而多个线程共享内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程序的运行效率。
线程比进程具有更高的性能,这是由于同一个进程中的线程都有共性多个线程共享同一个进程的虚拟空间。线程共享的环境包括进程代码段、进程的公有数据等,利用这些共享的数据,线程之间很容易实现通信。
操作系统在创建进程时,必须为该进程分配独立的内存空间,并分配大量的相关资源,但创建线程则简单得多。因此,使用多线程来实现并发比使用多进程的性能要高得多。
总结起来,使用多线程编程具有如下几个优点:
进程之间不能共享内存,但线程之间共享内存非常容易。
操作系统在创建进程时,需要为该进程重新分配系统资源,但创建线程的代价则小得多。因此,使用多线程来实现多任务并发执行比使用多进程的效率高。
Python语言内置了多线程功能支持,而不是单纯地作为底层操作系统的调度方式,从而简化了 Python 的多线程编程。
在实际应用中,多线程是非常有用的。比如一个浏览器必须能同时下载多张图片;一个 Web 服务器必须能同时响应多个用户请求;图形用户界面(GUI)应用也需要启动单独的线程,从主机环境中收集用户界面事件……总之,多线程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B. 为什么有人说Python的多线程是鸡肋
因为 Python 中臭名昭着的 GIL。
那么 GIL 是什么?为什么会有 GIL?多线程真的是鸡肋吗? GIL 可以去掉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往下看,同时需要你有一点点耐心。
多线程是不是鸡肋,我们先做个实验,实验非常简单,就是将数字 “1亿” 递减,减到 0 程序就终止,这个任务如果我们使用单线程来执行,完成时间会是多少?使用多线程又会是多少?show me the code
那么把 GIL 去掉可行吗?
还真有人这么干多,但是结果令人失望,在1999年Greg Stein 和Mark Hammond 两位哥们就创建了一个去掉 GIL 的 Python 分支,在所有可变数据结构上把 GIL 替换为更为细粒度的锁。然而,做过了基准测试之后,去掉GIL的 Python 在单线程条件下执行效率将近慢了2倍。
Python之父表示:基于以上的考虑,去掉GIL没有太大的价值而不必花太多精力。
C. python 怎么实现多线程的
线程也就是轻量级的进程,多线程允许一次执行多个线程,Python是多线程语言,它有一个多线程包,GIL也就是全局解释器锁,以确保一次执行单个线程,一个线程保存GIL并在将其传递给下一个线程之前执行一些操作,也就产生了并行执行的错觉。
D. Python中的多进程与多线程/分布式该如何使用
Python提供了非常好用的多进程包multiprocessing,你只需要定义一个函数,Python会替你完成其他所有事情。
借助这个包,可以轻松完成从单进程到并发执行的转换。
1、新建单一进程
如果我们新建少量进程,可以如下:
import multiprocessing
import time
def func(msg):
for i in xrange(3):
print msg
time.sleep(1)
if __name__ == "__main__":
p = multiprocessing.Process(target=func, args=("hello", ))
p.start()
p.join()
print "Sub-process done."12345678910111213
2、使用进程池
是的,你没有看错,不是线程池。它可以让你跑满多核CPU,而且使用方法非常简单。
注意要用apply_async,如果落下async,就变成阻塞版本了。
processes=4是最多并发进程数量。
import multiprocessing
import time
def func(msg):
for i in xrange(3):
print msg
time.sleep(1)
if __name__ == "__main__":
pool = multiprocessing.Pool(processes=4)
for i in xrange(10):
msg = "hello %d" %(i)
pool.apply_async(func, (msg, ))
pool.close()
pool.join()
print "Sub-process(es) done."12345678910111213141516
3、使用Pool,并需要关注结果
更多的时候,我们不仅需要多进程执行,还需要关注每个进程的执行结果,如下:
import multiprocessing
import time
def func(msg):
for i in xrange(3):
print msg
time.sleep(1)
return "done " + msg
if __name__ == "__main__":
pool = multiprocessing.Pool(processes=4)
result = []
for i in xrange(10):
msg = "hello %d" %(i)
result.append(pool.apply_async(func, (msg, )))
pool.close()
pool.join()
for res in result:
print res.get()
print "Sub-process(es) done."
2014.12.25更新
根据网友评论中的反馈,在Windows下运行有可能崩溃(开启了一大堆新窗口、进程),可以通过如下调用来解决:
multiprocessing.freeze_support()1
附录(自己的脚本):
#!/usr/bin/python
import threading
import subprocess
import datetime
import multiprocessing
def dd_test(round, th):
test_file_arg = 'of=/zbkc/test_mds_crash/1m_%s_%s_{}' %(round, th)
command = "seq 100 | xargs -i dd if=/dev/zero %s bs=1M count=1" %test_file_arg
print command
subprocess.call(command,shell=True,stdout=open('/dev/null','w'),stderr=subprocess.STDOUT)
def mds_stat(round):
p = subprocess.Popen("zbkc mds stat", shell = True, stdout = subprocess.PIPE)
out = p.stdout.readlines()
if out[0].find('active') != -1:
command = "echo '0205pm %s round mds status OK, %s' >> /round_record" %(round, datetime.datetime.now())
command_2 = "time (ls /zbkc/test_mds_crash/) 2>>/round_record"
command_3 = "ls /zbkc/test_mds_crash | wc -l >> /round_record"
subprocess.call(command,shell=True)
subprocess.call(command_2,shell=True)
subprocess.call(command_3,shell=True)
return 1
else:
command = "echo '0205 %s round mds status abnormal, %s, %s' >> /round_record" %(round, out[0], datetime.datetime.now())
subprocess.call(command,shell=True)
return 0
#threads = []
for round in range(1, 1600):
pool = multiprocessing.Pool(processes = 10) #使用进程池
for th in range(10):
# th_name = "thread-" + str(th)
# threads.append(th_name) #添加线程到线程列表
# threading.Thread(target = dd_test, args = (round, th), name = th_name).start() #创建多线程任务
pool.apply_async(dd_test, (round, th))
pool.close()
pool.join()
#等待线程完成
# for t in threads:
# t.join()
if mds_stat(round) == 0:
subprocess.call("zbkc -s",shell=True)
break
E. Python如何实现并行的多线程
Python中使用线程有两种方式:函数或者用类来包装线程对象。函数式:调用thread模块中的start_new_thread()函数来产生新线程。线程模块:Python通过两个标准库thread和threading提供对线程的支持。
F. python多线程能提高效率吗
很多爬虫工作者都遇到过抓取速度非常慢,现在的大多数网站都具备了反爬虫技术,对IP的访问频率限制很严格。如果想提升爬虫的速度,大家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一、尽量减少访问次数。
单次爬虫任务的大多耗时在网络请求等待响应,所以能减少网络请求就尽量减少请求,这样既能减少目标网站的压力,也能减少代理服务器的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二、精简流程,减少重复。
大部分网站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树状结构,而是多重交叉的网状结构,所以从多个入口深入的网页会有很多重复,一般根据URL或者ID进行唯一性判别,爬过的就不需要再爬。一些数据如果可以在一个页面内获取到,也可以在多个页面下获取到,那就选择只在一个页面内获取。
三、多线程任务。
大量爬虫是一个IO阻塞的任务,所以采用多线程的并发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体速度。多线程可以更好地提高资源利用率,程序设计也更加坚定,程序响应也更快。
四、分布式任务。
上面三点都做到极致了,但是单机单位时间内能爬取到的网页数量还不足以达到目标,在指定时间内还不能及时的完成任务,那么就只能多机器来同时进行爬虫任务了,这就是分布式爬虫。
做好以上几点,基本可以将爬虫的效率提升大半,另外爬虫代理ip也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对于量大的任务,IPIDEA提供全球ip的同时更注重保护数据的安全,也可以减少反爬虫策略的触发,一举多得。
G. python之多线程
进程的概念:以一个整体的形式暴露给操作系统管理,里面包含各种资源的调用。 对各种资源管理的集合就可以称为进程。
线程的概念:是操作系统能够进行运算调度的最小单位。本质上就是一串指令的集合。
进程和线程的区别:
1、线程共享内存空间,进程有独立的内存空间。
2、线程启动速度快,进程启动速度慢。注意:二者的运行速度是无法比较的。
3、线程是执行的指令集,进程是资源的集合
4、两个子进程之间数据不共享,完全独立。同一个进程下的线程共享同一份数据。
5、创建新的线程很简单,创建新的进程需要对他的父进程进行一次克隆。
6、一个线程可以操作(控制)同一进程里的其他线程,但是进程只能操作子进程
7、同一个进程的线程可以直接交流,两个进程想要通信,必须通过一个中间代理来实现。
8、对于线程的修改,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线程的行为。但是对于父进程的修改不会影响到子进程。
第一个程序,使用循环来创建线程,但是这个程序中一共有51个线程,我们创建了50个线程,但是还有一个程序本身的线程,是主线程。这51个线程是并行的。注意:这个程序中是主线程启动了子线程。
相比上个程序,这个程序多了一步计算时间,但是我们观察结果会发现,程序显示的执行时间只有0.007秒,这是因为最后一个print函数它存在于主线程,而整个程序主线程和所有子线程是并行的,那么可想而知,在子线程还没有执行完毕的时候print函数就已经执行了,总的来说,这个时间只是执行了一个线程也就是主线程所用的时间。
接下来这个程序,吸取了上面这个程序的缺点,创建了一个列表,把所有的线程实例都存进去,然后使用一个for循环依次对线程实例调用join方法,这样就可以使得主线程等待所创建的所有子线程执行完毕才能往下走。 注意实验结果:和两个线程的结果都是两秒多一点
注意观察实验结果,并没有执行打印task has done,并且程序执行时间极其短。
这是因为在主线程启动子线程前把子线程设置为守护线程。
只要主线程执行完毕,不管子线程是否执行完毕,就结束。但是会等待非守护线程执行完毕
主线程退出,守护线程全部强制退出。皇帝死了,仆人也跟着殉葬
应用的场景 : socket-server
注意:gil只是为了减低程序开发复杂度。但是在2.几的版本上,需要加用户态的锁(gil的缺陷)而在3点几的版本上,加锁不加锁都一样。
下面这个程序是一个典型的生产者消费者模型。
生产者消费者模型是经典的在开发架构中使用的模型
运维中的集群就是生产者消费者模型,生活中很多都是
那么,多线程的使用场景是什么?
python中的多线程实质上是对上下文的不断切换,可以说是假的多线程。而我们知道,io操作不占用cpu,计算占用cpu,那么python的多线程适合io操作密集的任务,比如socket-server,那么cpu密集型的任务,python怎么处理?python可以折中的利用计算机的多核:启动八个进程,每个进程有一个线程。这样就可以利用多进程解决多核问题。
H. 什么是线程(多线程),Python多线程的好处
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都支持同时运行多个任务,一个任务通常就是一个程序,每一个运行中的程序就是一个进程。当一个程序运行时,内部可能包含多个顺序执行流,每一个顺序执行流就是一个线程。
线程和进程
几乎所有的操作系统都支持进程的概念,所有运行中的任务通常对应一个进程(Process)。当一个程序进入内存运行时,即变成一个进程。进程是处于运行过程中的程序,并且具有一定的独立功能。进程是系统进行资源分配和调度的一个独立单位。
一般而言,进程包含如下三个特征:
独立性:进程是系统中独立存在的实体,它可以拥有自己的独立的资源,每一个进程都拥有自己的私有的地址空间。在没有经过进程本身允许的情况下,一个用户进程不可以直接访问其他进程的地址空间。
动态性:进程与程序的区别在于,程序只是一个静态的指令集合,而进程是一个正在系统中活动的指令集合。在进程中加入了时间的概念。进程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和各种不同的状态,在程序中是没有这些概念的。
并发性:多个进程可以在单个处理器上并发执行,多个进程之间不会互相影响。
并发(Concurrency)和并行(Parallel)是两个概念,并行指在同一时刻有多条指令在多个处理器上同时执行;并发才旨在同一时刻只能有一条指令执行,但多个进程指令被快速轮换执行,使得在宏观上具有多个进程同时执行的效果。
大部分操作系统都支持多进程并发执行,现代的操作系统几乎都支持同时执行多个任务。例如,程序员一边开着开发工具在写程序,一边开着参考手册备查,同时还使用电脑播放音乐……除此之外,每台电脑运行时还有大量底层的支撑性程序在运行……这些进程看上去像是在同时工作。
但事实的真相是,对于一个 CPU 而言,在某个时间点它只能执行一个程序。也就是说,只能运行一个进程,CPU 不断地在这些进程之间轮换执行。那么,为什么用户感觉不到任何中断呢?
这是因为相对人的感觉来说,CPU 的执行速度太快了(如果启动的程序足够多,则用户依然可以感觉到程序的运行速度下降了)。所以,虽然 CPU 在多个进程之间轮换执行,但用户感觉到好像有多个进程在同时执行。
现代的操作系统都支持多进程的并发执行,但在具体的实现细节上可能因为硬件和操作系统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策略。比较常用的策略有:
共用式的多任务操作策略,例如 Windows 3.1 和 Mac OS 9 操作系统采用这种策略;
抢占式的多任务操作策略,其效率更高,目前操作系统大多采用这种策略,例如 Windows NT、Windows 2000 以及 UNIX/Linux 等操作系统。
多线程则扩展了多进程的概念,使得同一个进程可以同时并发处理多个任务。线程(Thread)也被称作轻量级进程(Lightweight Process),线程是进程的执行单元。就像进程在操作系统中的地位一样,线程在程序中是独立的、并发的执行流。
当进程被初始化后,主线程就被创建了。对于绝大多数的应用程序来说,通常仅要求有一个主线程,但也可以在进程内创建多个顺序执行流,这些顺序执行流就是线程,每一个线程都是独立的。
线程是进程的组成部分,一个进程可以拥有多个线程,一个线程必须有一个父进程。线程可以拥有自己的堆栈、自己的程序计数器和自己的局部变量,但不拥有系统资源,它与父进程的其他线程共享该进程所拥有的全部资源。因为多个线程共享父进程里的全部资源,因此编程更加方便;但必须更加小心,因为需要确保线程不会妨碍同一进程中的其他线程。
线程可以完成一定的任务,可以与其他线程共享父进程中的共享变量及部分环境,相互之间协同未完成进程所要完成的任务。
线程是独立运行的,它并不知道进程中是否还有其他线程存在。线程的运行是抢占式的,也就是说,当前运行的线程在任何时候都可能被挂起,以便另外一个线程可以运行。
一个线程可以创建和撤销另一个线程,同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之间可以并发运行。
从逻辑的角度来看,多线程存在于一个应用程序中,让一个应用程序可以有多个执行部分同时执行,但操作系统无须将多个线程看作多个独立的应用,对多线程实现调度和管理,以及资源分配。线程的调度和管理由进程本身负责完成。
简而言之,一个程序运行后至少有一个进程,在一个进程中可以包含多个线程,但至少要包含一个主线程。
归纳起来可以这样说,操作系统可以同时执行多个任务,每一个任务就是一个进程,进程可以同时执行多个任务,每一个任务就是一个线程。
多线程的好处
线程在程序中是独立的、并发的执行流。与分隔的进程相比,进程中线程之间的隔离程度要小,它们共享内存、文件句柄和其他进程应有的状态
因为线程的划分尺度小于进程,使得多线程程序的并发性高。进程在执行过程中拥有独立的内存单元,而多个线程共享内存,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程序的运行效率。
线程比进程具有更高的性能,这是由于同一个进程中的线程都有共性多个线程共享同一个进程的虚拟空间。线程共享的环境包括进程代码段、进程的公有数据等,利用这些共享的数据,线程之间很容易实现通信。
操作系统在创建进程时,必须为该进程分配独立的内存空间,并分配大量的相关资源,但创建线程则简单得多。因此,使用多线程来实现并发比使用多进程的性能要高得多。
总结起来,使用多线程编程具有如下几个优点:
进程之间不能共享内存,但线程之间共享内存非常容易。
操作系统在创建进程时,需要为该进程重新分配系统资源,但创建线程的代价则小得多。因此,使用多线程来实现多任务并发执行比使用多进程的效率高。
Python 语言内置了多线程功能支持,而不是单纯地作为底层操作系统的调度方式,从而简化了 Python 的多线程编程。
在实际应用中,多线程是非常有用的。比如一个浏览器必须能同时下载多张图片;一个 Web 服务器必须能同时响应多个用户请求;图形用户界面(GUI)应用也需要启动单独的线程,从主机环境中收集用户界面事件……总之,多线程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