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冒泡
❶ python冒泡排序运行顺序
不是的,1是将第一个数逐个于它后面的数进行比较,比如i=1,就是18。这个就是所谓的冒泡算法。
❷ python使用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Bubble Sort)也是一种简单直观的排序算法。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数列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再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数列已经排序完成。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
def bubbleSort(arr):
n = len(arr)
# 遍历所有数组元素
for i in range(n):
# Last i elements are already in place
for j in range(0, n-i-1):
if arr[j] > arr[j+1] :
arr[j], arr[j+1] = arr[j+1], arr[j]
arr = [64, 34, 25, 12, 22, 11, 90]
bubbleSort(arr)
print ("排序后的数组:")
for i in range(len(arr)):
print ("%d" %arr[i])
❸ python中冒泡比较排序,代码怎么写
参考代码如下: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a[10];//用来存数据
int i,j,temp;
for(i = 0; i < 10; i ++)//输入10个数。
scanf("%d",&a[i]);
for (j = 0; j < 9; j++)//标准冒泡法排序
for (i = 0; i < 9- j; i++)
{
if(a[i] > a[i + 1])
{
temp = a[i];
a[i] = a[i + 1];
a[i + 1] = temp;
}
}
for(i = 0; i < 10; i ++)//输出。
printf("%d,",&a[i]);
printf("\n");
return 0;
}
❹ Python冒泡排序法的问题
选A,想了解清楚,就找找冒泡排序的算法。
❺ python写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Bubble Sort),是一种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较简单的排序算法。
它重复地走访过要排序的元素列,依次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如果顺序(如从大到小、首字母从Z到A)错误就把他们交换过来。走访元素的工作是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相邻元素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元素列已经排序完成。
这个算法的名字由来是因为越小的元素会经由交换慢慢“浮”到数列的顶端(升序或降序排列),就如同碳酸饮料中二氧化碳的气泡最终会上浮到顶端一样,故名“冒泡排序”。
中文名
冒泡排序
外文名
Bubble Sort
所属学科
计算机科学
时间复杂度
O(n2)
算法稳定性
稳定排序算法
快速
导航
算法分析算法描述优化算法比较
算法原理
冒泡排序算法的原理如下:[1]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1]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做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在这一点,最后的元素应该会是最大的数。[1]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1]
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❻ python冒泡排序方法
#-*-coding:utf-8-*-
#g:/python
#冒泡排序
#1.定义一个列表
number=[6665,666,323,124,4442,5,123,412,55]
#外循环控制冒泡排序的次数,n个数为n-1次
for i in range(0,len(number)-1):
#内循环控制每次排序对比的次数,n个数对比n-1次
for j in range(0,len(number)-1):
#进行对比,交换位置
if(number[j]>number[j+1]):
index=number[j+1]
number[j+1]=number[j]
number[j]=index
#输出排序后的列表
print(number)
❼ python 冒泡排序
def maopao(list1):
n = len(list1)
for i in range(n-1):
for j in range(i+1,n):
if list1[i]>list1[j]: #通过交换让最小的在最前面
list1[i],list1[j]=list1[j],list1[i]
if __name__=='__main__':
list1=[1,5,3,2]
maopao(list1)
print (list1)
❽ python中怎样实现冒泡排序
array = [1,18,3,7,2,4]
for i in range(len(array))[::1]:
for j in range(i):
if array[j] > array[j + 1]:
array[j], array[j + 1] = array[j + 1], array[j]
print array
必须再倒过来排一下,加个 [::1] 这个代码才对
❾ python冒泡排序法求告知哪里错了_(:з”∠)_
冒泡排序算法的运作如下:
1. 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就交换他们两个。
2. 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这步做完后,最后的元素会是最大的数。
3. 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除了最后一个。
4. 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所以可以看出,你代码仅仅比较了一次相邻的两个,而没有继续往后比较,输出的第三行开始出现问题。至于那个None,因为你定义函数没有返回值的原因。
我给你三个函数,你对比一下:
deflist_sort_new(list_in):
forjinrange(len(list_in)-1,0,-1):
foriinrange(0,j):
iflist_in[i]>list_in[i+1]:
list_in[i],list_in[i+1]=list_in[i+1],list_in[i]
returnlist_in
deflist_sort_old(list_in):
forjinrange(len(list_in)-1,0,-1):
foriinrange(0,j):
iflist_in[i]>list_in[i+1]:
list_temp=list_in[i]
list_in[i]=list_in[i+1]
list_in[i+1]=list_temp
returnlist_in
deflist_sort_test(list_in):
forjinrange(len(list_in)-1,0,-1):
foriinrange(0,j):
iflist_in[i]>list_in[i+1]:
print"before>>"+str(list_in[i])
list_in[i]=list_in[i+1]
print"after>>"+str(list_in[i])
list_in[i+1]=list_in[i]
print"and>"+str(list_in[i+1])
returnlist_in
list_test=[2,1,3,44,22,53,25,26]
printlist_test
print"*"*20
print(list_sort_test(list_test))
其中函数list_sort_new()和list_sort_old()都能实现你的目的,其中list_sort_new()中使用了指派运算, 就相当于c语言的i++。 list_sort_old()类似于你的想法,其中j的for实现了全部比较,而倒序减少了不必要的比较,list_sort_test()告诉了你,为什么需要一个变量来充当缓存。
住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