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释放list
① 如何把列表外的列表移除python
python的列表list可以用for循环进行遍历,实际开发中发现一个问题,就是遍历的时候删除会出错,例如
l = [1,2,3,4]
for i in l:
if i != 4:
l.remove(i)
print l
这几句话本来意图是想清空列表l,只留元素4,但是实际跑起来并不是那个结果。再看下面,利用index来遍历删除列表l
l = [1, 2, 3, 4]
for i in range(len(l)):
if l[i] == 4:
del l[i]
print l
这样没问题,可以遍历删除,但是列表l如果变为 l = [1,2,3,4,5]
如果还是按照上面的方法,设想一下,range开始的范围是0-4,中间遍历的时候删除了一个元素4,这个时候列表变成了= [1,2,3,5],这时候就会报错了,提示下标超出了数组的表示,原因就是上面说的遍历的时候删除了元素
所以python的list在遍历的时候删除元素一定要小心
可以使用filter过滤返回新的list
l = [1,2,3,4]
l = filter(lambda x:x !=4,l)
print l
这样可以安全删除l中值为4的元素了,filter要求两个参数,第一个是规则函数,第二个参数要求输入序列,而lambda这个函数的作用就是产生一个函数,是一种紧凑小函数的写法,一般简单的函数可以这么些
或者可以这样
l = [1,2,3,4]
l = [ i for i in l if i !=4]//同样产生一个新序列,复值给l
print l
或者干脆建立新的list存放要删除的元素
l = [1,2,3,4]
dellist = []
for i in l:
if i == 4:
dellist.append(i)
for i in dellist:
l.remove(i)
这样也能安全删除元素
所以要遍历的时候删除元素一定要小心,特别是有些操作并不报错,但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上面说到产生新序列,赋值等等,用python的id()这个内置函数来看对象的id,可以理解为内存中的地址,所以有个简要说明
如果
l = [1,2,3,4]
ll = l
l.remove(1)
print l//肯定是[2,3,4]
print ll//这里会是什么?
如果用id函数查看的话就发现
print id(l),id(ll)
打印出相同的号码,说明他们其实是一个值,也就是说上面的print ll将和l打印的一样,所以python有这种性质,用的时候注意一下就行了
② python面试题总结1-内存管理机制
(1).引用计数
(2). 垃圾回收
(3). 内存池机制
在python中每创建一个对象,对应的会有一个引用计数,当发生赋值操作如a=b,对应的b的引用计数会自动加1,当引用的对象被清除或者函数结束时,引用计数会自动减1。
在python中使用引用计数,标记清楚,分代回收三种方式进行垃圾回收。
其中,引用计数当对象的引用计数归0时,对象会自动被清除。标记清除机制是首先遍历所有对象,如果对象可达,就说明有变量引用它,则标记其为可达的。如果不可达,则对其进行清除。分代回收是当对象创建时被标记为第0代,经过一次垃圾回收之后,余下的对象被标记为第1代,最高为第2代。其原理是,对象的生存期越长,月可能不是垃越。
ython语言虽然提供了对内存的垃圾收集机制,但实际上它将不用的内存放到内存池而不是返回给操作系统,所以就有了以下:
1 Pymalloc机制;这个主要是为了加速Python的执行效率,Python引入了一个内存池机制,用于管理,为了对小块内存的申请和释放。
2 Python中所有小于256个字节的对象都是依靠pymalloc分配器来实现的,而稍大的对象用的则是系统的malloc。
3 对于Python对象,比如整数、浮点数和List这些,都有自己独立的内存池,对象间并不共享他们的内存池。换句话说就是,假设你分配并且释放了大量的整数,那么用于缓存这些整数的内存就不能再分配给浮点数。
③ python怎么进行内存管理的
Python作为一种动态类型的语言,其对象和引用分离。这与曾经的面向过程语言有很大的区别。为了有效的释放内存,Python内置了垃圾回收的支持。Python采取了一种相对简单的垃圾回收机制,即引用计数,并因此需要解决孤立引用环的问题。Python与其它语言既有共通性,又有特别的地方。对该内存管理机制的理解,是提高Python性能的重要一步。
④ Python如何进行内存管理
Python是如何进行内存管理的?
答:从三个方面来说,一对象的引用计数机制,二垃圾回收机制,三内存池机制。
一、对象的引用计数机制
Python内部使用引用计数,来保持追踪内存中的对象,所有对象都有引用计数。
引用计数增加的情况:
1,一个对象分配一个新名称
2,将其放入一个容器中(如列表、元组或字典)
引用计数减少的情况:
1,使用del语句对对象别名显示的销毁
2,引用超出作用域或被重新赋值
Sys.getrefcount( )函数可以获得对象的当前引用计数
多数情况下,引用计数比你猜测得要大得多。对于不可变数据(如数字和字符串),解释器会在程序的不同部分共享内存,以便节约内存。
相关推荐:《Python视频教程》
二、垃圾回收
1,当一个对象的引用计数归零时,它将被垃圾收集机制处理掉。
2,当两个对象a和b相互引用时,del语句可以减少a和b的引用计数,并销毁用于引用底层对象的名称。然而由于每个对象都包含一个对其他对象的应用,因此引用计数不会归零,对象也不会销毁。(从而导致内存泄露)。为解决这一问题,解释器会定期执行一个循环检测器,搜索不可访问对象的循环并删除它们。
三、内存池机制
Python提供了对内存的垃圾收集机制,但是它将不用的内存放到内存池而不是返回给操作系统。
1,Pymalloc机制。为了加速Python的执行效率,Python引入了一个内存池机制,用于管理对小块内存的申请和释放。
2,Python中所有小于256个字节的对象都使用pymalloc实现的分配器,而大的对象则使用系统的malloc。
3,对于Python对象,如整数,浮点数和List,都有其独立的私有内存池,对象间不共享他们的内存池。也就是说如果你分配又释放了大量的整数,用于缓存这些整数的内存就不能再分配给浮点数。
⑤ 在python里的list问题求教!!!!!
#coding: utf-8
import re
def split_on_separators(original, separators):
# 这个是用正则实现的,可能不满足要求,不过非常简单
# return filter(lambda x:x.strip(), re.split(r"[%s]" % separators, original))
result = [original]
for sep in separators:
temp = []
for r in result:
temp.extend(filter(lambda x:x.strip(), r.split(sep)))
result = temp
return result
if __name__ == "__main__":
print split_on_separators("I want to test this function.", "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