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优化原则
1、主键就是聚集索引
2、只要建立索引就能显着提高查询速度
3、把所有需要提高查询速度的字段都加进聚集索引,以提高查询速度
(四)其他书上没有的索引使用经验总结
1、用聚合索引比用不是聚合索引的主键速度快
2、用聚合索引比用一般的主键作order by时速度快,特别是在小数据量情况下
3、使用聚合索引内的时间段,搜索时间会按数据占整个数据表的百分比成比例减少,而无论聚合索引使用了多少个
4 、日期列不会因为有分秒的输入而减慢查询速度
(五)其他注意事项
1. 不要索引常用的小型表
2. 不要把社会保障号码(SSN)或身份证号码(ID)选作键
3. 不要用用户的键
4. 不要索引 memo/notes 字段和不要索引大型文本字段(许多字符)
5. 使用系统生成的主键
二、改善SQL语句
1、Like语句是否属于SARG取决于所使用的通配符的类型
2、or 会引起全表扫描
3、非操作符、函数引起的不满足SARG形式的语句
4、IN 的作用相当与OR
5、尽量少用NOT
6、exists 和 in 的执行效率是一样的
7、用函数charindex()和前面加通配符%的LIKE执行效率一样
8、union并不绝对比or的执行效率高
9、字段提取要按照“需多少、提多少”的原则,避免“select *”
10、count(*)不比count(字段)慢
11、order by按聚集索引列排序效率最高
12、高效的TOP
2. 如何优化SQL语句
一、问题的提出
在应用系统开发初期,由于开发数据库数据比较少,对于查询SQL语句,复杂视图的的编写等体会不出SQL语句各种写法的性能优劣,但是如果将应用系统提交实际应用后,随着数据库中数据的增加,系统的响应速度就成为目前系统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系统优化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SQL语句的优化。对于海量数据,劣质SQL语句和优质SQL语句之间的速度差别可以达到上百倍,可见对于一个系统不是简单地能实现其功能就可,而是要写出高质量的SQL语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在多数情况下,Oracle使用索引来更快地遍历表,优化器主要根据定义的索引来提高性能。但是,如果在SQL语句的where子句中写的SQL代码不合理,就会造成优化器删去索引而使用全表扫描,一般就这种SQL语句就是所谓的劣质SQL语句。在编写SQL语句时我们应清楚优化器根据何种原则来删除索引,这有助于写出高性能的SQL语句。
二、SQL语句编写注意问题
下面就某些SQL语句的where子句编写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作详细介绍。在这些where子句中,即使某些列存在索引,但是由于编写了劣质的SQL,系统在运行该SQL语句时也不能使用该索引,而同样使用全表扫描,这就造成了响应速度的极大降低。
1.
IS
NULL
与
IS
NOT
NULL
不能用null作索引,任何包含null值的列都将不会被包含在索引中。即使索引有多列这样的情况下,只要这些列中有一列含有null,该列就会从索引中排除。也就是说如果某列存在空值,即使对该列建索引也不会提高性能。
任何在where子句中使用is
null或is
not
null的语句优化器是不允许使用索引的。
2.
联接列
对于有联接的列,即使最后的联接值为一个静态值,优化器是不会使用索引的。我们一起来看一个例子,假定有一个职工表(employee),对于一个职工的姓和名分成两列存放(FIRST_NAME和LAST_NAME),现在要查询一个叫比尔.克林顿(Bill
Cliton)的职工。
下面是一个采用联接查询的SQL语句,
select
*
from
employss
where
first_name||''||last_name
='Beill
Cliton';
上面这条语句完全可以查询出是否有Bill
Cliton这个员工,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系统优化器对基于last_name创建的索引没有使用。
当采用下面这种SQL语句的编写,Oracle系统就可以采用基于last_name创建的索引。
***
where
first_name
='Beill'
and
last_name
='Cliton';
.
带通配符(%)的like语句
同样以上面的例子来看这种情况。目前的需求是这样的,要求在职工表中查询名字中包含cliton的人。可以采用如下的查询SQL语句:
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last_name
like
'%cliton%';
这里由于通配符(%)在搜寻词首出现,所以Oracle系统不使用last_name的索引。在很多情况下可能无法避免这种情况,但是一定要心中有底,通配符如此使用会降低查询速度。然而当通配符出现在字符串其他位置时,优化器就能利用索引。在下面的查询中索引得到了使用:
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last_name
like
'c%';
4.
Order
by语句
ORDER
BY语句决定了Oracle如何将返回的查询结果排序。Order
by语句对要排序的列没有什么特别的限制,也可以将函数加入列中(象联接或者附加等)。任何在Order
by语句的非索引项或者有计算表达式都将降低查询速度。
仔细检查order
by语句以找出非索引项或者表达式,它们会降低性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重写order
by语句以使用索引,也可以为所使用的列建立另外一个索引,同时应绝对避免在order
by子句中使用表达式。
5.
NOT
我们在查询时经常在where子句使用一些逻辑表达式,如大于、小于、等于以及不等于等等,也可以使用and(与)、or(或)以及not(非)。NOT可用来对任何逻辑运算符号取反。下面是一个NOT子句的例子:
...
where
not
(status
='VALID')
如果要使用NOT,则应在取反的短语前面加上括号,并在短语前面加上NOT运算符。NOT运算符包含在另外一个逻辑运算符中,这就是不等于(<>)运算符。换句话说,即使不在查询where子句中显式地加入NOT词,NOT仍在运算符中,见下例:
...
where
status
<>'INVALID';
对这个查询,可以改写为不使用NOT:
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salary<3000
or
salary>3000;
虽然这两种查询的结果一样,但是第二种查询方案会比第一种查询方案更快些。第二种查询允许Oracle对salary列使用索引,而第一种查询则不能使用索引。
虽然这两种查询的结果一样,但是第二种查询方案会比第一种查询方案更快些。第二种查询允许Oracle对salary列使用索引,而第一种查询则不能使用索引。
3. 数据库查询性能优化方式有哪些
1、1、调整数据结构的设计。这一部分在开发信息系统之前完成,程序员需要考虑是否使用ORACLE数据库的分区功能,对于经常访问的数据库表是否需要建立索引等。
2、2、调整应用程序结构设计。这一部分也是在开发信息系统之前完成,程序员在这一步需要考虑应用程序使用什么样的体系结构,是使用传统的Client/Server两层体系结构,还是使用Browser/Web/Database的三层体系结构。不同的应用程序体系结构要求的数据库资源是不同的。
3、3、调整数据库SQL语句。应用程序的执行最终将归结为数据库中的SQL语句执行,因此SQL语句的执行效率最终决定了ORACLE数据库的性能。ORACLE公司推荐使用ORACLE语句优化器(Oracle Optimizer)和行锁管理器(row-level manager)来调整优化SQL语句。
4、4、调整服务器内存分配。内存分配是在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优化配置的,数据库管理员可以根据数据库运行状况调整数据库系统全局区(SGA区)的数据缓冲区、日志缓冲区和共享池的大小;还可以调整程序全局区(PGA区)的大小。需要注意的是,SGA区不是越大越好,SGA区过大会占用操作系统使用的内存而引起虚拟内存的页面交换,这样反而会降低系统。
5、5、调整硬盘I/O,这一步是在信息系统开发之前完成的。数据库管理员可以将组成同一个表空间的数据文件放在不同的硬盘上,做到硬盘之间I/O负载均衡。
6、6、调整操作系统参数,例如:运行在UNIX操作系统上的ORACLE数据库,可以调整UNIX数据缓冲池的大小,每个进程所能使用的内存大小等参数。
实际上,上述数据库优化措施之间是相互联系的。ORACLE数据库性能恶化表现基本上都是用户响应时间比较长,需要用户长时间的等待。但性能恶化的原因却是多种多样的,有时是多个因素共同造成了性能恶化的结果,这就需要数据库管理员有比较全面的计算机知识,能够敏感地察觉到影响数据库性能的主要原因所在。另外,良好的数据库管理工具对于优化数据库性能也是很重要的。
ORACLE数据库性能优化工具
常用的数据库性能优化工具有:
1、1、ORACLE数据库在线数据字典,ORACLE在线数据字典能够反映出ORACLE动态运行情况,对于调整数据库性能是很有帮助的。
2、2、操作系统工具,例如UNIX操作系统的vmstat,iostat等命令可以查看到系统系统级内存和硬盘I/O的使用情况,这些工具对于管理员弄清出系统瓶颈出现在什么地方有时候很有用。
3、3、SQL语言跟踪工具(SQL TRACE FACILITY),SQL语言跟踪工具可以记录SQL语句的执行情况,管理员可以使用虚拟表来调整实例,使用SQL语句跟踪文件调整应用程序性能。SQL语言跟踪工具将结果输出成一个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员可以使用TKPROF工具查看这些文件。
4、4、ORACLE Enterprise Manager(OEM),这是一个图形的用户管理界面,用户可以使用它方便地进行数据库管理而不必记住复杂的ORACLE数据库管理的命令。
5、5、EXPLAIN PLAN——SQL语言优化命令,使用这个命令可以帮助程序员写出高效的SQL语言。
ORACLE数据库的系统性能评估
信息系统的类型不同,需要关注的数据库参数也是不同的。数据库管理员需要根据自己的信息系统的类型着重考虑不同的数据库参数。
1、1、在线事务处理信息系统(OLTP),这种类型的信息系统一般需要有大量的Insert、Update操作,典型的系统包括民航机票发售系统、银行储蓄系统等。OLTP系统需要保证数据库的并发性、可靠性和最终用户的速度,这类系统使用的ORACLE数据库需要主要考虑下述参数:
l l 数据库回滚段是否足够?
l l 是否需要建立ORACLE数据库索引、聚集、散列?
l l 系统全局区(SGA)大小是否足够?
l l SQL语句是否高效?
2、2、数据仓库系统(Data Warehousing),这种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从ORACLE的海量数据中进行查询,得到数据之间的某些规律。数据库管理员需要为这种类型的ORACLE数据库着重考虑下述参数:
l l 是否采用B*-索引或者bitmap索引?
l l 是否采用并行SQL查询以提高查询效率?
l l 是否采用PL/SQL函数编写存储过程?
l l 有必要的话,需要建立并行数据库提高数据库的查询效率
SQL语句的调整原则
SQL语言是一种灵活的语言,相同的功能可以使用不同的语句来实现,但是语句的执行效率是很不相同的。程序员可以使用EXPLAIN PLAN语句来比较各种实现方案,并选出最优的实现方案。总得来讲,程序员写SQL语句需要满足考虑如下规则:
1、1、尽量使用索引。试比较下面两条SQL语句:
语句A:SELECT dname, deptno FROM dept WHERE deptno NOT IN
(SELECT deptno FROM emp);
语句B:SELECT dname, deptno FROM dept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deptno FROM emp WHERE dept.deptno = emp.deptno);
这两条查询语句实现的结果是相同的,但是执行语句A的时候,ORACLE会对整个emp表进行扫描,没有使用建立在emp表上的deptno索引,执行语句B的时候,由于在子查询中使用了联合查询,ORACLE只是对emp表进行的部分数据扫描,并利用了deptno列的索引,所以语句B的效率要比语句A的效率高一些。
2、2、选择联合查询的联合次序。考虑下面的例子:
SELECT stuff FROM taba a, tabb b, tabc c
WHERE a.acol between :alow and :ahigh
AND b.bcol between :blow and :bhigh
AND c.ccol between :clow and :chigh
AND a.key1 = b.key1
AMD a.key2 = c.key2;
这个SQL例子中,程序员首先需要选择要查询的主表,因为主表要进行整个表数据的扫描,所以主表应该数据量最小,所以例子中表A的acol列的范围应该比表B和表C相应列的范围小。
3、3、在子查询中慎重使用IN或者NOT IN语句,使用where (NOT) exists的效果要好的多。
4、4、慎重使用视图的联合查询,尤其是比较复杂的视图之间的联合查询。一般对视图的查询最好都分解为对数据表的直接查询效果要好一些。
5、5、可以在参数文件中设置SHARED_POOL_RESERVED_SIZE参数,这个参数在SGA共享池中保留一个连续的内存空间,连续的内存空间有益于存放大的SQL程序包。
6、6、ORACLE公司提供的DBMS_SHARED_POOL程序可以帮助程序员将某些经常使用的存储过程“钉”在SQL区中而不被换出内存,程序员对于经常使用并且占用内存很多的存储过程“钉”到内存中有利于提高最终用户的响应时间。
CPU参数的调整
CPU是服务器的一项重要资源,服务器良好的工作状态是在工作高峰时CPU的使用率在90%以上。如果空闲时间CPU使用率就在90%以上,说明服务器缺乏CPU资源,如果工作高峰时CPU使用率仍然很低,说明服务器CPU资源还比较富余。
使用操作相同命令可以看到CPU的使用情况,一般UNIX操作系统的服务器,可以使用sar –u命令查看CPU的使用率,NT操作系统的服务器,可以使用NT的性能管理器来查看CPU的使用率。
数据库管理员可以通过查看v$sysstat数据字典中“CPU used by this session”统计项得知ORACLE数据库使用的CPU时间,查看“OS User level CPU time”统计项得知操作系统用户态下的CPU时间,查看“OS System call CPU time”统计项得知操作系统系统态下的CPU时间,操作系统总的CPU时间就是用户态和系统态时间之和,如果ORACLE数据库使用的CPU时间占操作系统总的CPU时间90%以上,说明服务器CPU基本上被ORACLE数据库使用着,这是合理,反之,说明服务器CPU被其它程序占用过多,ORACLE数据库无法得到更多的CPU时间。
数据库管理员还可以通过查看v$sesstat数据字典来获得当前连接ORACLE数据库各个会话占用的CPU时间,从而得知什么会话耗用服务器CPU比较多。
出现CPU资源不足的情况是很多的:SQL语句的重解析、低效率的SQL语句、锁冲突都会引起CPU资源不足。
1、数据库管理员可以执行下述语句来查看SQL语句的解析情况:
SELECT * FROM V$SYSSTAT
WHERE NAME IN
('parse time cpu', 'parse time elapsed', 'parse count (hard)');
这里parse time cpu是系统服务时间,parse time elapsed是响应时间,用户等待时间
waite time = parse time elapsed – parse time cpu
由此可以得到用户SQL语句平均解析等待时间=waite time / parse count。这个平均等待时间应该接近于0,如果平均解析等待时间过长,数据库管理员可以通过下述语句
SELECT SQL_TEXT, PARSE_CALLS, EXECUTIONS FROM V$SQLAREA
ORDER BY PARSE_CALLS;
来发现是什么SQL语句解析效率比较低。程序员可以优化这些语句,或者增加ORACLE参数SESSION_CACHED_CURSORS的值。
2、数据库管理员还可以通过下述语句:
SELECT BUFFER_GETS, EXECUTIONS, SQL_TEXT FROM V$SQLAREA;
查看低效率的SQL语句,优化这些语句也有助于提高CPU的利用率。
3、3、数据库管理员可以通过v$system_event数据字典中的“latch free”统计项查看ORACLE数据库的冲突情况,如果没有冲突的话,latch free查询出来没有结果。如果冲突太大的话,数据库管理员可以降低spin_count参数值,来消除高的CPU使用率。
内存参数的调整
内存参数的调整主要是指ORACLE数据库的系统全局区(SGA)的调整。SGA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共享池、数据缓冲区、日志缓冲区。
1、 1、 共享池由两部分构成:共享SQL区和数据字典缓冲区,共享SQL区是存放用户SQL命令的区域,数据字典缓冲区存放数据库运行的动态信息。数据库管理员通过执行下述语句:
select (sum(pins - reloads)) / sum(pins) "Lib Cache" from v$librarycache;
来查看共享SQL区的使用率。这个使用率应该在90%以上,否则需要增加共享池的大小。数据库管理员还可以执行下述语句:
select (sum(gets - getmisses - usage - fixed)) / sum(gets) "Row Cache" from v$rowcache;
查看数据字典缓冲区的使用率,这个使用率也应该在90%以上,否则需要增加共享池的大小。
2、 2、 数据缓冲区。数据库管理员可以通过下述语句:
SELECT name, value FROM v$sysstat WHERE name IN ('db block gets', 'consistent gets','physical reads');
来查看数据库数据缓冲区的使用情况。查询出来的结果可以计算出来数据缓冲区的使用命中率=1 - ( physical reads / (db block gets + consistent gets) )。
这个命中率应该在90%以上,否则需要增加数据缓冲区的大小。
3、 3、 日志缓冲区。数据库管理员可以通过执行下述语句:
select name,value from v$sysstat where name in ('redo entries','redo log space requests');查看日志缓冲区的使用情况。查询出的结果可以计算出日志缓冲区的申请失败率:
申请失败率=requests/entries,申请失败率应该接近于0,否则说明日志缓冲区开设太小,需要增加ORACLE数据库的日志缓冲区。
4. SQL优化(二)
SQL优化一: sql优化(一)
上片文章已经详细介绍了explain各个字段的含义,以及什么情况应该建立索引,什么情况不需要建立索引以及sql语句性能的判断依据,接下来我介绍下如何合理的建立索引。
sql语句:select id,author_id from article where category_id = 1 and comments>1 order by views desc limit 1;
分析:首先我们根据where后面的条件建立符合索引,然后根据order by后面的字段建立索引,因此建立索引idx_article_ccv,即以(category_id,comments,views)数据列建立复合索引,但由于comments是一个范围,按照BTree索引的原理,先排序category_id,如果遇到相同的category_id则再排序comments,如果遇到相同的comments则再排序views,又因为comments字段在复合索引里处于中间位置,而comments>1是一个条件(是一个范围值),在复合索引的一个范围值的数据列后面的索引全部失效,mysql无法利用索引再对后面的views部分进行检索,也就是说views无法按照索引排序,所以explain下此sql语句,type为range,extra使用的是Using filesort,这是比较糟糕的。所以我们放弃comments这个范围字段,建立索引idx_article_cv,即以(category_id,views)数据列建立复合索引,explain 此sql,type变成了ref,extra的using filesort也变成了using index,这就变得好多了。
索引:idx_article_cv,即以(category_id,views)数据列建立复合索引
前段时间做了一个销售精细化项目,是公司crm项目的一个大模块,大致就是为销售人员制定指标,实现销售目标从区域到团到业务员到客户,实时跟踪业务员所负责客户的下单量的情况。这就存在许多关联关系,区域-团,团-业务员,业务员-客户,这使得sql常常需要关联多张表。
sql语句:SELECT
tu.fuserid,
tu.faccount,
tu.fphone,
tu.fcertificationtype,
tu.fcertificatename,
tu.fkeyarea,
tu.fkeyareatext,
DATE_FORMAT(tcr.fupdatetime,'%Y-%m-%d %H:%i:%s') as fupdatetime,
tag.forggroupid,
tag.forggroupname,
tug.forguserid,
tug.fusername,
tug.fuserphone,
tag.fcitycode
FROM t_finedt_user AS tu
LEFT JOIN t_finedt_customer_relation AS tcr
ON tu.fuserid = tcr.fuserid
LEFT JOIN t_finedt_usergroup AS tug
ON tcr.forguserid = tug.forguserid
and tcr.forggroupid = tug.forggroupid
LEFT JOIN t_finedt_areagroup AS tag
ON tug.forggroupid = tag.forggroupid
where tu.fkeyarea=? and tu.fuserid=? and tug.forggroupid = ?
分析:上面的sql是左连接,左边的表一定是全表查询,所以要建立右边表对应关联字段的索引,在表t_finedt_user上建立tu_fuserid_fkeyarea索引,即以(fuserid,fkeyarea)字段建立索引,在表t_finedt_customer_relation 上建立tcr_forguserid_forggroupid索引,即以(forguserid,forggroupid)字段建立索引,在表t_finedt_usergroup 上建立tug_forguserid_forggroupid索引,即以(forguserid,forggroupid)字段建立索引,在表t_finedt_areagroup上建立tag_forggroupid索引,即以(forggroupid)字段建立索引。建立索引后,sql查询速度明显快了很多
索引:tcr_forguserid_forggroupid,tu_fuserid_fkeyarea,tug_forguserid_forggroupid,tag_forggroupid
1、尽可能减少join语句中的NestedLoop的循环次数,永远用小结果集驱动大结果集
2、优先优化NestedLoop的内层循环
3、保证join语句总被驱动表上的join字段已经被索引
4、当无法保证被驱动表join条件字段被索引,且内存资源充足的前提下,不要太吝啬joinBuffer的设置
1、全值匹配我最爱
2、最佳左前缀原则——如果索引了多列,要遵守最左前缀原则,指的是查询从索引的最左前列开始并且不跳过索引中的列
3、并在索引列上做任何操作(计算、函数、自动or手动类型转换),这些会导致索引失效而转向全表扫描
4、存储引擎不能使用索引中范围条件右边的列,范围之后的索引全失效
5、尽量使用覆盖索引(之访问索引的查询(索引列和查询的列一致)),减少select *
6、mysql在使用不等于(!=、>、<)的时候无法使用索引会导致全表扫描。
7、is null、is not null也无法使用索引。
8、like以通配符开头("%abc.."),mysql索引失效也会变成全表扫描的操作。
9、字符串不加单引号也会引起索引失效
10、少用or,用它来连接时会索引失效。
1、对于单值索引,尽量选择针对当前query过滤性更好的索引
2、在选择组合索引的时候,当前query中过滤性最好的字段在索引字段顺序中,位置越靠前越好
3、在选择组合索引的时候,尽量选择尽可能包含当前query中的where字句中更多字段的索引
4、尽可能通过分析统计信息和调整query的写法来达到选择合适索引的目的。
全值匹配我最爱,最左前缀要遵守
带头大哥不能死,中间兄弟不能断
索引列上少计算,范围之后全失效
like百分写最右,覆盖索引不写里
不等空值还有or,索引失效要少用
var引号不可丢,sql高级也不难
5. sql调优的几种方式
你好,
SQL优化的一些方法
1.对查询进行优化,应尽量避免全表扫描,首先应考虑在 where 及 order by 涉及的列上建立索引。
2.应尽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对字段进行 null 值判断,否则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
3.应尽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使用!=或<>操作符,否则将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
4.应尽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使用 or 来连接条件,否则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
5.in 和 not in 也要慎用,否则会导致全表扫描,
6.下面的查询也将导致全表扫描: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ame like '%abc%'
7.应尽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对字段进行表达式操作,这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
8.应尽量避免在where子句中对字段进行函数操作,这将导致引擎放弃使用索引而进行全表扫描。
9.不要在 where 子句中的“=”左边进行函数、算术运算或其他表达式运算,否则系统将可能无法正确使用索引。
10.在使用索引字段作为条件时,如果该索引是复合索引,那么必须使用到该索引中的第一个字段作为条件时才能保证系统使用该索引,否则该索引将不会被使用,并且应尽可能的让字段顺序与索引顺序相一致。
6. MSSQL数据库如何优化
1. 保证在实现功能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对数据库的访问次数;通过搜索参数,尽量减少对表的访问行数,最小化结果集,从而减轻网络负担;能够分开的操作尽量分开处理,提高每次的响应速度;、使用SQL时,尽量把使用的索引放在选择的首列;算法的结构尽量简单;在查询时,不要过多地使用通配符,而且要用到几列就选择几列,如:
SELECT C1,C2 FROM T1;
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限制尽量结果集行数,如:
SELECT TOP 300 C1,C2FROM T1,因为某些情况下用户是不需要那么多的数据的, 避免用!=或<> ISNULL或IS NOT NULL、IN ,NOT IN等这样的操作符,因为这会使系统无法使用索引,而只能直接搜索表中的数据。例如:
SELECT C1 FROM T1 WHERE C1 != 'B%'
2. 合理使用EXISTS,NOT EXISTS子句。如下所示:
1)SELECT SUM(T1.C1)FROM T1 WHERE((SELECTCOUNT(1)FROM T2 WHERE T2.C2=T1.C2)>0)
2)SELECT SUM(T1.C1) FROM T1WHERE EXISTS( SELECT 1 FROM T2 WHERET2.C2=T1.C2)两者产生相同的结果,但是后者的效率显然要高于前者。因为后者不会产生大量锁定的表扫描或是索引扫描。如果你想校验表里是否存在某条纪录,不要用count(*)那样效率很低,而且浪费服务器资源。可以用EXISTS代替。如:
IF (SELECT COUNT(1) FROM table_name WHEREcolumn_name = 'xxx')>0
可以写成:
IF EXISTS (SELECT 1 FROM table_name WHEREcolumn_name = 'xxx')
3. 经常需要写一个T_SQL语句比较一个父结果集和子结果集,从而找到是否存在在父结果集中有而在子结果集中没有的记录,如:
1) SELECTa.C1 FROM T1 a
WHERE NOT EXISTS (SELECT 1 FROM T2 b WHERE a.C1= b.C1)
2) SELECT a.C1 FROM T1 a
LEFT JOIN T2 b ON a.C1 = b.C1 WHERE b.C1IS NULL
3) SELECT a.C1 FROM T1 a
WHERE a.C1 NOT IN (SELECT C1 FROM T2)
三种写法都可以得到同样正确的结果,但是效率依次降低。
4. 能够用BETWEEN的就不要用IN
SELECT * FROM T1 WHERE ID IN (10,11,12,13,14)
改成:
SELECT* FROM T1 WHERE ID BETWEEN 10 AND 14
因为IN会使系统无法使用索引,而只能直接搜索表中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