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sorted的用法
Ⅰ 什么是python内置函数sorted
Python对容器内数据的排序有两种,一种是容器自己的sort函数,一种是内建的sorted函数。
sort函数和sorted函数唯一的不同是,sort是在容器内排序,sorted生成一个新的排好序的容器。
对于一个简单的数组 L=[5,2,3,1,4].
sort: L.sort()
sorted(...)
sorted(iterable, cmp=None, key=None, reverse=False) --> new sorted list
iterable:待排序的可迭代类型的容器;
cmp:用于比较的函数,比较什么由key决定,有默认值,迭代集合中的一项;
key:用列表元素的某个已命名的属性或函数(只有一个参数并且返回一个用于排序的值)作为关键字,有默认值,迭代集合中的一项;
reverse:排序规则. reverse = True 或者 reverse = False,有默认值。
返回值:是一个经过排序的可迭代类型,与iterable一样。
如果是一个多维的列表 L=[(‘b’,2),(‘a’,1),(‘c’,3),(‘d’,4)].
有三种选择对这个多维列表进行排序
利用cmp函数
sorted(L, cmp=lambda x,y:cmp(x[1],y[1]))
L.sort(cmp=lambda x,y:cmp(x[1],y[1]))
利用key
sorted(L, key=lambda x:x[1]);
L.sort(key=lambda x:x[1]);
反序
以上几种排序均可加上参数reverse.
例如 sorted(reverse=True), L.sort(reverse=True). 或者改成False
OrderedDict是collections中的一个包,能够记录字典元素插入的顺序,常常和排序函数一起使用来生成一个排序的字典。
比如,比如一个无序的字典
d = {‘banana’:3,’apple’:4,’pear’:1,’orange’:2}
通过排序来生成一个有序的字典,有以下几种方式
collections.OrderedDict(sorted(d.items(),key = lambda t:t[0]))
或者
collections.OrderedDict(sorted(d.items(),key = lambda t:t[1]))
或者
collections.OrderedDict(sorted(d.items(),key = lambda t:len(t[0])))
Ⅱ python sorted怎么降序排序
1、首先打开cmd命令提示符,输入指令“ipython”打开python的命令行工具:
Ⅲ Python中怎么向sorted()传递参数reverse=True
1、查看sorted()函数的帮助信息。sorted(iterable,/,*,key=None,reverse=False)。
Ⅳ 网上python内置sorted()排列用法说明我不理解
请注意 sorted()只是排序,列表中的元素自身不会发生任何改变(除顺序)
key的理解:用列表元素的某个属性和函数进行作为关键字,
说白了,就是拿每个元素的小写属性(str.lower)作为关键字来比较 进行排序;而不是真正的将列表中的每个元素转换为小写,进行排序;
Ⅳ python中sorted函数的作用是
这是排序函数
Ⅵ python怎么使用sort
一、基本形式
sorted(iterable[, cmp[, key[, reverse]]])
iterable.sort(cmp[, key[, reverse]])
参数解释:
(1)iterable指定要排序的list或者iterable,不用多说;
(2)cmp为函数,指定排序时进行比较的函数,可以指定一个函数或者lambda函数,如:
students为类对象的list,没个成员有三个域,用sorted进行比较时可以自己定cmp函数,例如这里要通过比较第三个数据成员来排序,代码可以这样写:
students = [('john', 'A', 15), ('jane', 'B', 12), ('dave', 'B', 10)]
sorted(students, key=lambda student : student[2])
(3)key为函数,指定取待排序元素的哪一项进行排序,函数用上面的例子来说明,代码如下:
sorted(students, key=lambda student : student[2])
key指定的lambda函数功能是去元素student的第三个域(即:student[2]),因此sorted排序时,会以students所有元素的第三个域来进行排序。
二、普通用法:
1.原址排序
1)列表有自己的sort方法,其对列表进行原址排序,既然是原址排序,那显然元组不可能拥有这种方法,因为元组是不可修改的。
x = [4, 6, 2, 1, 7, 9]
x.sort()
print x # [1, 2, 4, 6, 7, 9]
2.副本排序
1)[:]分片方法
x =[4, 6, 2, 1, 7, 9]
y = x[ : ]
y.sort()
print y #[1, 2, 4, 6, 7, 9]
print x #[4, 6, 2, 1, 7, 9]
注意:y = x[:] 通过分片操作将列表x的元素全部拷贝给y,如果简单的把x赋值给y:y = x,y和x还是指向同一个列表,并没有产生新的副本。
2)sorted方法
sorted返回一个有序的副本,并且类型总是列表,如下:
x =[4, 6, 2, 1, 7, 9]
y = sorted(x)
print y #[1, 2, 4, 6, 7, 9]
print x #[4, 6, 2, 1, 7, 9]
print sorted('Python') #['P', 'h', 'n', 'o', 't', 'y']
三、高级用法
1.自定义cmp比较函数
def comp(x, y):
if x < y:
return 1
elif x > y:
return -1
else:
return 0
nums = [3, 2, 8 ,0 , 1]
nums.sort(comp)
print nums # 降序排序[8, 3, 2, 1, 0]
nums.sort(cmp) # 调用内建函数cmp ,升序排序
print nums # 降序排序[0, 1, 2, 3, 8]
2.自定义key和reverse
1.reverse实现降序排序,需要提供一个布尔值,默认为False(升序排列)。
2.key在使用时必须提供一个排序过程总调用的函数:
alist = [('2', '3', '10'), ('1', '2', '3'), ('5', '6', '7'), ('2', '5', '10'), ('2', '4', '10')]
# 多级排序,先按照第3个元素排序,然后按照第2个元素排序:
print sorted(alist, cmp = None, key = lambda x:(int(x[2]), int(x[1])), reverse = False)
-------------------------------------------------------------------------------------------
[('1', '2', '3'), ('5', '6', '7'), ('2', '3', '10'), ('2', '4', '10'), ('2', '5', '10')]
四、operator.itemgetter函数
operator模块提供的itemgetter函数用于获取对象的哪些维的数据,参数为一些序号(即需要获取的数据在对象中的序号),下面看例子。
a = [1,2,3]
>>> b=operator.itemgetter(1) //定义函数b,获取对象的第1个域的值
>>> b(a)
2
>>> b=operator.itemgetter(1,0) //定义函数b,获取对象的第1个域和第0个的值
>>> b(a)
(2, 1)
要注意,operator.itemgetter函数获取的不是值,而是定义了一个函数,通过该函数作用到对象上才能获取值。
itemgetter在sort中的用法:
from operator import itemgetter
alist = [('2', '3', '10'), ('1', '2', '3'), ('5', '6', '7'), ('2', '5', '10'), ('2', '4', '10')]
# 多级排序,先按照第3个元素排序,然后按照第2个元素排序:
print sorted(alist, cmp = None, key = itemgetter(2, 1), reverse = False)
print sorted(alist, cmp = None, key = lambda x:itemgetter(2, 1)(x), reverse = False)
print sorted(alist, cmp = None, key = lambda x:map(int, itemgetter(2, 1)(x)), reverse = False)
--------------------------------------------------------------------------------------------------
[('2', '3', '10'), ('2', '4', '10'), ('2', '5', '10'), ('1', '2', '3'), ('5', '6', '7')]
[('2', '3', '10'), ('2', '4', '10'), ('2', '5', '10'), ('1', '2', '3'), ('5', '6', '7')]
[('1', '2', '3'), ('5', '6', '7'), ('2', '3', '10'), ('2', '4', '10'), ('2', '5', '10')]
Ⅶ python中sort用法的问题
sorted是一个函数,函数返回一个排序结果。目标list本身不变
Ⅷ python sort()用法
Python中的sort()方法用于数组排序,本文以实例形式对此加以详细说明:
一、基本形式
列表有自己的sort方法,其对列表进行原址排序,既然是原址排序,那显然元组不可能拥有这种方法,因为元组是不可修改的。
x = [4, 6, 2, 1, 7, 9]
x.sort()
print x # [1, 2, 4, 6, 7, 9]
如果需要一个排序好的副本,同时保持原有列表不变,怎么实现呢
x =[4, 6, 2, 1, 7, 9]
y = x[ : ]
y.sort()
print y #[1, 2, 4, 6, 7, 9]
print x #[4, 6, 2, 1, 7, 9]
注意:y = x[:] 通过分片操作将列表x的元素全部拷贝给y,如果简单的把x赋值给y:y = x,y和x还是指向同一个列表,并没有产生新的副本。
另一种获取已排序的列表副本的方法是使用sorted函数:
x =[4, 6, 2, 1, 7, 9]
y = sorted(x)
print y #[1, 2, 4, 6, 7, 9]
print x #[4, 6, 2, 1, 7, 9]
sorted返回一个有序的副本,并且类型总是列表,如下:
print sorted('Python') #['P', 'h', 'n', 'o', 't', 'y']
二、自定义比较函数
可以定义自己的比较函数,然后通过参数传递给sort方法:
def comp(x, y):
if x < y:
return 1
elif x > y:
return -1
else:
return 0
nums = [3, 2, 8 ,0 , 1]
nums.sort(comp)
print nums # 降序排序[8, 3, 2, 1, 0]
nums.sort(cmp) # 调用内建函数cmp ,升序排序
print nums # 降序排序[0, 1, 2, 3, 8]
三、可选参数
sort方法还有两个可选参数:key和reverse
1、key在使用时必须提供一个排序过程总调用的函数:
x = ['mmm', 'mm', 'mm', 'm' ]
x.sort(key = len)
print x # ['m', 'mm', 'mm', 'mmm']
2、reverse实现降序排序,需要提供一个布尔值:
y = [3, 2, 8 ,0 , 1]
y.sort(reverse = True)
print y #[8, 3, 2, 1, 0]
以上是云栖社区小编为您精心准备的的内容,在云栖社区的博客、问答、公众号、人物、课程等栏目也有的相关内容,欢迎继续使用右上角搜索按钮进行搜索python , 方法 sort python sort方法、python魔术方法详解、python实例方法详解、list.sort 使用方法、c list.sort 使用方法,以便于您获取更多的相关知识。
Ⅸ 关于python中sorted方法的key参数
Python帮助文档中对sorted方法的讲解:
sorted(iterable[,cmp,[,key[,reverse=True]]])
作用:返回一个经过排序的列表。
第一个参数是一个iterable,返回值是一个对iterable中元素进行排序后的列表(list)。
可选的参数有三个,cmp、key和reverse。
1)cmp指定一个定制的比较函数,这个函数接收两个参数(iterable的元素),如果第一个参数小于第二个参数,返回一个负数;如果第一个参数等于第二个参数,返回零;如果第一个参数大于第二个参数,返回一个正数。默认值为None。
2)key指定一个接收一个参数的函数,这个函数用于从每个元素中提取一个用于比较的关键字。默认值为None。
3)reverse是一个布尔值。如果设置为True,列表元素将被倒序排列。
key参数的值应该是一个函数,这个函数接收一个参数并且返回一个用于比较的关键字。对复杂对象的比较通常是使用对象的切片作为关键字。例如:
students
=
[('john',
'A',
15),
('jane',
'B',
12),
('dave',
'B',
10)]
sorted(students,
key=lambda
s:
s[2])
#按年龄排序
#
[('dave',
'B',
10),
('jane',
'B',
12),
('john',
'A',
15)]
Ⅹ python3.0中sorted函数怎么用
【Python】 sorted函数
我们需要对List、Dict进行排序,Python提供了两个方法
对给定的List L进行排序,
方法1.用List的成员函数sort进行排序,在本地进行排序,不返回副本
方法2.用built-in函数sorted进行排序(从2.4开始),返回副本,原始输入不变
--------------------------------sorted---------------------------------------
>>> help(sorted)
Help on built-in function sorted in mole __builtin__:
sorted(...)
sorted(iterable, cmp=None, key=None, reverse=False) --> new sorted list
---------------------------------sort----------------------------------------
>>> help(list.sort)
Help on method_descriptor:
sort(...)
L.sort(cmp=None, key=None, reverse=False) -- stable sort *IN PLACE*;
cmp(x, y) -> -1, 0, 1
-----------------------------------------------------------------------------
iterable:是可迭代类型;
cmp:用于比较的函数,比较什么由key决定;
key:用列表元素的某个属性或函数进行作为关键字,有默认值,迭代集合中的一项;
reverse:排序规则. reverse = True 降序 或者 reverse = False 升序,有默认值。
返回值:是一个经过排序的可迭代类型,与iterable一样。
参数说明:
(1) cmp参数
cmp接受一个函数,拿整形举例,形式为:
def f(a,b):
return a-b
如果排序的元素是其他类型的,如果a逻辑小于b,函数返回负数;a逻辑等于b,函数返回0;a逻辑大于b,函数返回正数就行了
(2) key参数
key也是接受一个函数,不同的是,这个函数只接受一个元素,形式如下
def f(a):
return len(a)
key接受的函数返回值,表示此元素的权值,sort将按照权值大小进行排序
(3) reverse参数
接受False 或者True 表示是否逆序
例子:
(1)按照元素长度排序
L = [{1:5,3:4},{1:3,6:3},{1:1,2:4,5:6},{1:9}]
def f(x):
return len(x)
sort(key=f)
print L
输出:
[{1: 9}, {1: 5, 3: 4}, {1: 3, 6: 3}, {1: 1, 2: 4, 5: 6}]
(2)按照每个字典元素里面key为1的元素的值排序
L = [{1:5,3:4},{1:3,6:3},{1:1,2:4,5:6},{1:9}]
def f2(a,b):
return a[1]-b[1]
L.sort(cmp=f2)
print L
. 对由tuple组成的List排序
Python代码
>>> students = [('john', 'A', 15), ('jane', 'B', 12), ('dave', 'B', 10),]
用key函数排序:返回由tuple组成的list
Python代码
>>> sorted(students, key=lambda student : student[2]) # sort by age
[('dave', 'B', 10), ('jane', 'B', 12), ('john', 'A', 15)]
用cmp函数排序
Python代码
>>> sorted(students, cmp=lambda x,y : cmp(x[2], y[2])) # sort by age
[('dave', 'B', 10), ('jane', 'B', 12), ('john', 'A', 15)]
用 operator 函数来加快速度,
Python代码
>>> from operator import itemgetter, attrgetter
>>> sorted(students, key=itemgetter(2))
用 operator 函数进行多级排序
Python代码
>>> sorted(students, key=itemgetter(1,2)) # sort by grade then by age
[('john', 'A', 15), ('dave', 'B', 10), ('jane', 'B', 12)]
2. 对由字典排序 ,返回由tuple组成的List,不再是字典。
Python代码
>>> d = {'data1':3, 'data2':1, 'data3':2, 'data4':4}
>>> sorted(d.iteritems(), key=itemgetter(1), reverse=True)
[('data4', 4), ('data1', 3), ('data3', 2), ('data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