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形参实参
① python实参和形参的区别
形参设置可以为数字字符串变量、元组和字典等任意类型数据,元组形参是在变量名前加*,字典形参是在变量名前加**
例如:fun(var),fun(*tuple),fun(*list),fun(**dict)
实参接受也可以是任意类型数据,当接收数据为元组列表或者字典时,同样是在数据变量前加*和**
例如:fun(x),fun(*seq),fun(*list),fun(**stu_info)
可以使用元组形参和字典形参接收冗余或意外数据
例如:fun(var,*t_args,**dic_args)
但传参时,数字和字符串形参必须传值,元组和字典形参可不传,原因为元组和字典数据可以是空元组或空字典,此特性正好适应处理冗余数据
形参参数名若和生产数据中字典键名相同加大大提高编程效率和生产效率
例如:有字典dic={'name':'csdn','age':10,'top':1} ,有函数fun(name='name',age=0,top=0),则函数可以方便的获取字典数据fun(**dic)
② python的参数传递问题!!!
楼主的理解没有问题啊 .
python中函数的实参传递规则是:
标注了参数名的就要按参数名传递,打乱顺序的情况下一定要加参数名,否则会混乱的。
没有缺省的实参情况下就会依次传递,如果不够的话,后面的会自动去取自己的缺省值。
如果实参的数量比形参要多的话,就要用到带*号的参数名了。
③ python怎么向类中的函数传递参数
Python中函数参数的传递是通过“赋值”来传递的。但这条规则只回答了函数参数传递的“战略问题”,并没有回答“战术问题”,也就说没有回答怎么赋值的问题。函数参数的使用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函数参数如何定义,二是函数在调用时的参数如何解析的。而后者又是由前者决定的。函数参数的定义有四种形式:
1. F(arg1,arg2,...)
2. F(arg2=<value>,arg3=<value>...)
3. F(*arg1)
4. F(**arg1)
第1 种方式是最“传统”的方式:一个函数可以定义不限个数参数,参数(形式参数)放在跟在函数名后面的小括号中,各个参数之间以逗号隔开。用这种方式定义的函数在调用的时候也必须在函数名后的小括号中提供相等个数的值(实际参数),不能多也不能少,而且顺序还必须相同。也就是说形参和实参的个数必须一致,而且想给形参1的值必须是实参中的第一位,形参与实参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即“形参1=实参1 形参2=实参2...”。很明显这是一种非常不灵活的形式。比如:"def addOn(x,y): return x + y",这里定义的函数addOn,可以用addOn(1,2)的形式调用,意味着形参x将取值1,主将取值2。addOn(1,2,3)和addOn (1)都是错误的形式。
第2种方式比第1种方式,在定义的时候已经给各个形参定义了默认值。因此,在调用这种函数时,如果没有给对应的形式参数传递实参,那么这个形参就将使用默认值。比如:“def addOn(x=3,y=5): return x + y”,那么addOn(6,5)的调用形式表示形参x取值6,y取值5。此外,addOn(7)这个形式也是可以的,表示形参x取值7,y取默认值5。这时候会出现一个问题,如果想让x取默认值,用实参给y赋值怎么办?前面两种调用形式明显就不行了,这时就要用到Python中函数调用方法的另一大绝招 ──关健字赋值法。可以用addOn(y=6),这时表示x取默认值3,而y取值6。这种方式通过指定形式参数可以实现可以对形式参数进行“精确攻击”,一个副带的功能是可以不必遵守形式参数的前后顺序,比如:addOn(y=4,x=6),这也是可以的。这种通过形式参数进行定点赋值的方式对于用第1种方式定义的函数也是适用的。
上面两种方式定义的形式参数的个数都是固定的,比如定义函数的时候如果定义了5个形参,那么在调用的时候最多也只能给它传递5个实参。但是在实际编程中并不能总是确定一个函数会有多少个参数。第3种方式就是用来应对这种情况的。它以一个*加上形参名的方式表示,这个函数实际参数是不一定的,可以是零个,也可以是N个。不管是多少个,在函数内部都被存放在以形参名为标识符的tuple中。比如:
对这个函数的调用addOn() addOn(2) addOn(3,4,5,6)等等都是可以的。
与第3种方式类似,形参名前面加了两个*表示,参数在函数内部将被存放在以形式名为标识符的dictionary中。这时候调用函数必须采用key1=value1、key2=value2...的形式。比如:
1. def addOn(**arg):
2. sum = 0
3. if len(arg) == 0: return 0
4. else:
5. for x in arg.itervalues():
6. sum += x
7. return sum
那么对这个函数的调用可以用addOn()或诸如addOn(x=4,y=5,k=6)等的方式调用。
上面说了四种函数形式定义的方式以及他们的调用方式,是分开说的,其实这四种方式可以组合在一起形成复杂多样的形参定义形式。在定义或调用这种函数时,要遵循以下规则:
1. arg=<value>必须在arg后
2. *arg必须在arg=<value>后
3. **arg必须在*arg后
在函数调用过程中,形参赋值的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按顺序把“arg”这种形式的实参给对应的形参
第二,把“arg=<value>”这种形式的实参赋值给形式
第三,把多出来的“arg”这种形式的实参组成一个tuple给带一个星号的形参
第四,把多出来的“key=value”这种形式的实参转为一个dictionary给带两个星号的形参。
例子:
1. def test(x,y=5,*a,**b):
2. print x,y,a,b
就这么一个简单函数,来看看下面对这个函数调用会产生什么结果:
test(1) ===> 1 5 () {}
test(1,2) ===> 1 2 () {}
test(1,2,3) ===> 1 2 (3,) {}
test(1,2,3,4) ===> 1 2 (3,4)
test(x=1) ===> 1 5 () {}
test(x=1,y=1) ===> 1 1 () {}
test(x=1,y=1,a=1) ===> 1 1 () {'a':1}
test(x=1,y=1,a=1,b=1) ===> 1 1 () {'a':1,'b':1}
test(1,y=1) ===> 1 1 () {}
test(1,2,y=1) ===> 出错,说y给赋了多个值
test(1,2,3,4,a=1) ===> 1 2 (3,4) {'a':1}
test(1,2,3,4,k=1,t=2,o=3) ===> 1 2 (3,4) {'k':1,'t':2,'o':3}
④ python怎么查看函数有什么参数
Python中查看函数参数有四种方式:
1. F(arg1,arg2,…)
这是最常见的定义方式,一个函数可以定义任意个参数,每个参数间用逗号分割,用这种方式定义的函数在调用的的时候也必须在函数名后的小括号里提供个数相等的值(实际参数),而且顺序必须相同,也就是说在这种调用方式中,形参和实参的个数必须一致,而且必须一一对应,也就是说第一个形参对应这第一个实参。例如:
代码如下:
def a(x,y):print x,y
调用该函数,a(1,2)则x取1,y取2,形参与实参相对应,如果a(1)或者a(1,2,3)则会报错。
2. F(arg1,arg2=value2,…)
这种方式就是第一种的改进版,提供了默认值,例如:
代码如下:
def a(x,y=3):print x,y
调用该函数,a(1,2)同样还是x取1,y取2,但是如果a(1),则不会报错了,这个时候x还是1,y则为默认的3。上面这俩种方式,还可以更换参数位置,比如a(y=4,x=3)用这种形式也是可以的。
3. F(*arg1)
上面两种方式是有多少个形参,就传进去多少个实参,但有时候会不确定有多少个参数,则此时第三种方式就比较有用,它以一个*加上形参名的方式来表示这个函数的实参个数不定,可能为0个也可能为n个。注意一点是,不管有多少个,在函数内部都被存放在以形参名为标识符的元组中。
代码如下:
def a(*x):print x
>>> a(1,2,3)
(1, 2, 3)
>>> a(x=1,y=2,z=3)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le>
TypeError: a() got an unexpected keyword argument 'x'
4. F(**arg1)
形参名前加两个*表示,参数在函数内部将被存放在以形式名为标识符的dictionary中,这时调用函数的方法则需要采用arg1=value1,arg2=value2这样的形式。
代码如下:
def a(**x):print x
>>> a(x=1,y=2,z=3)
{'y': 2, 'x': 1, 'z': 3} #存放在字典中
>>> a(1,2,3) #这种调用则报错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le>
TypeError: a() takes exactly 0 arguments (3 given)
⑤ python中 形式参数和实际参数有什么区别
在函数声明时候的参数, def printme( str ),里面的str就是形参。形式上的参数,作用就是当个占位符。
在函数实际调用,传入的实际上的值,比如 printme("hello"),中的“hello”就是实参。实际参数,是具体的值
⑥ python形参和实参之间有什么区别
形参 是指出现在函数定义中的名称,而 实参 则是在调用函数时实际传入的值。 形参定义了一个函数能接受何种类型的实参。 例如,对于以下函数定义:
def func(foo, bar=None, **kwargs):
pass
foo, bar 和 kwargs 是 func 的形参。 但是,在调用 func 时,例如:
func(42, bar=314, extra=somevar)
实际的值 42, 314 和 somevar 则是实参。
⑦ 关于python中几个函数的用法
函数调用
myFun()
# 函数的参数
# 单个参数
# 场景
# 需要动态的调整函数体中某一个处理信息
# 则可以, 以参数的形式接收到相关数据
# 定义
# def 函数名(参数名称):
# 函数体
# 函数体中, 可以直接以变量的方式使用该参数
# 函数的调用
# 函数名(参数值)
# 形参和实参的概念
# 上述函数定义中, "参数名称"即为形参;
# 在调用函数的时候, 传递的真实数据, 即为实参
# 多个参数
# 场景
# 需要动态的调整函数体中多个处理信息时
# 则可以以 逗号 做分割, 接收多个参数
# 定义
# def 函数名(参数名称1, 参数名称2):
# 函数体
# 函数体中, 可以直接以变量的方式使用所有参数
# 调用
# 方式1
# 函数名(参数1, 参数2, 参数3...)
# 形参和实参一一对应
# 方式2
# 函数名(参数名称1=参数1, 参数名称n = 参数n...)
# 可以指明形参名称
# 称为"关键字参数"
# 不需要严格按照顺序
# 不定长参数
# 场景
# 如果函数体中, 需要处理的数据, 不确定长度
# 则可以以不定长参数的方式接收数据
# 方式1
# 定义
# def 函数名(*args):
# 元组
# 函数体
# 函数体中, 可以直接以元组变量的方式使用该参数
# 使用
# 函数名(参数1, 参数2, 参数3...)
⑧ 能否用python代码举例讲解形参和实参的区别
defadd(a,b):
returna+b
if__name__=="__main__"
x=2
y=3
printadd(x,y)
程序如上,在函数定义中的a,b是形参,函数调用中的x,y是实参
⑨ 简述python函数中参数的几种形态
在调用函数时,通常会传递参数,函数内部的代码保持不变,针对 不同的参数处理不同的数据。
有位置传参、关键字传参、默认值参数、多值参数等。
1、参数传递
形参和实参:
形参:定义 函数时的 参数变量
实参:调用 函数时,使用的参数变量
参数传递的过程,就是 把实参的引用 传递给 形参 ,使用实参的值来执行函数体的过程。
在 Python 中,函数的 实参/返回值 都是是靠 引用 来传递来的
2、位置实参
按照参数位置,依次传递参数,这是最普通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