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ftp
Ⅰ 什么叫做互联网
互联网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发展起来的,最初是美国专门用于军事研究的专用计算机网,后建立军用网(MIL-net)及欧洲的军用网。90年代中期专用计算机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它变成了一个普及全球的信息网络。
互联网的英文名字是Internet ,汉译音为因特网,也有人把它称之为网际网或环球网。它是一个具体的网络实体,没有一个特定的网络疆界,泛指通过网关连接起来的网络集合,即是一个由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独立运行与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的全球范围的计算机网络。组成Internet的计算机网络,包括局域网(LAN)、城域网(MAN)以及大规模的广域网(WAN)等。这些网络通过普通电话线、高速率专用线路、卫星、微波和光缆等通讯线路,把不同国家的大学、公司、科研机构和政府等组织的网络资源连接起来,从而进行通信和信息交换,实现资源共享。Internet网络互连采用的基本协议是TCP/IP。互联网具有许多强大的功能,其中包括电子邮件(E-mail)、远程登陆(Telnet)、交互式信息查询(WWW、Gopher)、文件传送(ftp)、电子论坛(BBS)和交互式多用户服务(Talk、Chat)等。
1992年以后,随着商业性网络进入互联网,互联网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商业电脑网络。我国从1994年4月起正式加入互联网。目前国内已批准了10家国际互联网单位,它们是:中国电信公众互联网(CHINANET)、中国联通网(UNINET)、网通网(CNCNET)、吉通网(GBNET)、中国移动互联网(CM-NET)、中国卫星互联网(CSNET),以上六家是可以向社会提供公众服务的商业网;另外还有四家专用互联网:中国科技网(CSTNET)、中国教育网(CERNET)、经贸网(CIETNET)、长城网。
未来的互联网将向三个方向发展:商用化、保密性和宽带传输。商业性网络和大量商业公司的进入,使互联网能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服务,推动互联网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向前发展。在商业机构的推动下,互联网不久将会像电话、电视一样普及。开放性是互联网的一大特色,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妨碍它实用化的问题:保密性差。因此,加强对互联网保密技术和安全的研究,已经引起各国的关注。未来的互联网将继续保留它的开放性特点,同时拥有保密性很强的服务领域。目前互联网主干网的信息传输速率已超过2.5Gbps。由于近年来互联网用户的急剧增长,特别是多媒体的应用使网络上的信息流量增加了10倍以上,这使得本来传输速率不算太慢的NSF-net不堪重负。增加互联网带宽,提高信息传输速率,正成为互联网继续发展的关键。
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使用计算机的方式。互联网的出现,又改变了人们使用网络的方式。任何人只要进入互联网,就可以利用其中各个网络和各种计算机上难以数计的资源,同世界各地的人们自由交换信息,完成从前难以想象的复杂工作。
Ⅱ 如何让外网访问内网ftp服务器
在宽带路由器里有一项设置 有的叫DMZ主机。或者NAT映射。
在这项设置里,把你局域网中的FTP服务器的ip地址和ftp设置的服务端口(默认21)填入 保存,即可。
然后你隔壁楼,或者其他地方的人,用FTP连接你们的宽带外网ip,就可以转到局域网内部了。
如果你的宽带得到的外网IP是固定的,那么就不必使用 花生壳等软件了。
Ⅲ serv-u和DNS服务器搭配使用,用域名登录FTP
【摘要】
战略成本管理的特征主要是外向延展的成本管理,开放竞争的成本管理,动态有机的成本管理,信息全面的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对传统成本管理产生深刻影响,由传统的只提供量化的财务信息到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并重,量化信息与非量化信息并重,由主要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进行静态分析转变为强调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和内外部环境进行动态分析,由传统目标转变为培植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由关注结果的分析和评价向关注企业运行的动因分析转变,会计人员应将决策支持职能和决策职能融于一身。
【关键词】 战略成本管理 传统成本管理 影响
战略成本管理是一种新型成本管理模式,它是成本管理与战略管理相融合的产物,是传统成本管理对竞争环境变化所做出的一种适应性变革,是当代成本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战略成本管理赋予了传统成本管理全新的含义,使得成本管理的目标不再由利润最大化这一短期性的直接动因决定,而是定位在更具广度和深度的战略层面上。它是以现代成本管理观念如:成本效益观念、战略管理观念、系统管理观念和成本动因管理观念为基础,以竞争战略为导向,以培育企业竞争优势为目的的一种新型成本管理模式。
战略成本管理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从宏观上来说,它是为了适应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从微观上来说,它是为了适应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也是企业传统成本管理系统为了弥补自身缺陷、自身变革的需要。
1 战略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利用战略性成本信息进行战略选择并根据不同战略选择组织成本管理以达到企业的战略性目标。实施战略成本管理就是将成本管理置身于战略管理的广泛空间,从战略高度对企业及其关联企业的成本行为和成本结构进行分析,为战略管理提供信息服务。该思想包括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目的是降低成本,建立和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战略成本管理是全方位、多角度的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重在成本避免,立足预防,从宏观上控制成本的源头。
1.1 战略成本管理的特征
1.1.1 外向延展的成本管理传统成本管理往往只局限于企业内部,减少了企业利用价值链降低成本、获得协同优势的机会。而战略成本管理中的价值链观念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各链式活动,还包括企业外部活动。它要求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价值链的作用,通过跨企业管理找到一种更为有效的成本管理方式。战略成本管理要求处于价值链中的企业将成本管理的范围扩大到企业之外,把企业成本管理放在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虑,从而获得竞争战略优势。
1.1.2 开放竞争的成本管理传统成本管理主要着眼于降低成本,侧重于对有形的成本管理。而战略成本管理则更注重企业的债务负担、新产品开发、生产规模扩张以及市场发展等成本因素。由此可见,战略成本管理将重点放在发展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上,更注重开放型、竞争型的市场环境,注重行业价值链、企业自身价值链和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分析。
1.1.3 动态有机的成本管理从成本管理观念上来讲,战略成本管理更注重时间和空间价值的获取,谋求在时空变幻中确立最佳竞争成本,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它超越了一个会计期间的界限,从动态角度把握静态,在注重短期利益的同时,更关注长期竞争优势,采用技术与经济结合的方式,多方面寻求价值与功能的最佳结合点,保持企业成本领先的竞争优势。
1.1.4 信息全面的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为技术与经济的结合从微观上提供各种有用的会计信息;宏观上,注重研究国家的成本方针与政策,把握各种有关的成本信息资料。在提供价值信息的同时,还提供大量非价值信息。战略成本管理还应全面考虑各种潜在机会,分析各种机会成本,以增加企业的价值,提高企业的盈利。
1.2 战略成本管理的方法战略成本管理的方法包括战略定位分析、战略成本动因分析、价值链分析、作业基础管理、目标成本计算、产品生命周期成本计算等。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传统的强调以企业内部价值耗费为基础的成本管理系统,不能适应管理环境的变化,不能为企业战略管理提供决策有用的成本信息。
在实施企业战略管理的背景下,传统成本管理的局限性日趋明显,主要表现在:传统成本管理对企业外部的价值链视而不见;忽略了无形的成本动因;未能对竞争对手的成本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所提供的信息不便于进行竞争战略调整;不能适应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的管理环境和对成本信息的需求,只有及时进行自我发展与完善,才能适应管理的需要。
2 战略成本管理对传统成本管理的影响
战略成本管理会计是为企业战略经营决策服务的决策支持系统,它不仅较好地解决了成本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等问题,而且为更深入地分析成本动因和加强成本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法思路;战略成本管理会计更强调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握企业的发展脉络,并且在战略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地对企业内外部各相关因素进行动因分析,寻求企业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2.1 由传统的只提供量化的财务信息到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并重,量化信息与非量化信息并重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企业起决定作用的不再是实物资产,而应当是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这些非量化的非财务信息对企业的成本管理决策非常重要,这是因为人力资源和无形资产对构造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和保持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如此重要,因此,非量化和非财务的指标体系将构成战略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
2.2 由主要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进行静态分析转变为强调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和内外部环境进行动态分析战略管理强调企业适应外部多变的环境,随时根据出现的问题迅速及时地调整企业的经营战略和政策,这就必然要求作为决策支持系统的管理会计能够及时提供动态的信息,满足战略决策的需要。
2.3 由传统目标转变为培植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成本管理会计的视角由企业内部向外部转移,内部与外部并重;由短期分析向长期分析转移,长期分析与短期分析相结合;由战术层面向战略层面转移,以战略层面为重心。
战略成本管理会计不仅要树立企业整体优势的观念,关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而且要对企业价值链的其他组成部分,以提供企业战略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在战略管理的思想下,管理会计应当主要着眼于制定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与规划,从而使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2.4 由关注结果的分析和评价向关注企业运行的动因分析转变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及其外部环境各个层面相关因素的共同作用,故对影响企业业绩的相关因素进行更为深入地分析将有助于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改善经营决策提供信息。由此而产生了战略成本管理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成本分析及平衡计分卡,它们分别从全局和局部,对影响企业竞争能力的动因进行分析和评价。
2.5 会计人员应将决策支持职能和决策职能融于一身由于战略成本管理会计已经深入到企业内部环境和生产经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和方面,所有的员工都在履行传统管理会计人员的职能,这就意味着成本管理会计职业应向更高层次发展,成本管理会计人员同时也应当是企业的决策人员。
会计论文范文网专业提供代写管理会计论文服务,并提供大量论文资料,如有业务需求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
Ⅳ Web2.0是什么
WEB2.0概念诠释
Web2.0,是相对Web1.0(2003年以前的互联网模式)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是一次从核心内容到外部应用的革命。由Web1.0单纯通过网络浏览器浏览html网页模式向内容更丰富、联系性更强、工具性更强的Web2.0互联网模式的发展已经成为互联网新的发展趋势。
Web1.0到Web2.0的转变,具体的说,从模式上是单纯的“读”向“写”、“共同建设”发展;由被动地接收互联网信息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迈进!从基本构成单元上,是由“网页”向“发表/记录的信息”发展;从工具上,是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等内容发展;运行机制上,由“Client Server”向“Web Services”转变;作者由程序员等专业人士向全部普通用户发展;应用上由初级的“滑稽”的应用向全面大量应用发展。
总之,Web2.0是以 Flickr、Craigslist、Linkedin、Tribes、Ryze、 Friendster、Del.icio.us、43Things.com等网站为代表,以Blog、TAG、SNS、RSS、wiki等应用为核心,依据六度分隔、xml、ajax等新理论和技术实现的互联网新一代模式。
应用:
1、 Blog(from wiki)
历史:
Blog一词本起源于 weblog,意思是网上日志。1997年由 Jorn Barger所提出。在1998年, infosift 的编辑Jesse J. Garrett (http://www.jjg.net),将一些类似blog的网站收集起来,寄给Cameron Barrett。 Cameron随后将名单发布在CamWorld网站上,许多人亦陆续将blog的URL给Cameron,慢慢的,一个新的网络社区俨然成型。1999年,Brigitte Eaton (http://www.eatonweb.com)成立一个weblog 目录,收集她所知道的blog站。1999年,Peter Merholz (http://www.peterme.com)首次使用缩略词“blog”,成为今天常用的术语。但是,blog 真正开始快速发展的转折点,是在1999年6月,当时Pitas开始提供免费的weblog服务,紧接着8月,Pyra lab推出了现在的blogger.com。blogger.com 提供了简单易学的说明,以及能通过FTP直接将blog发表在个人网站上的功能,这带给使用者很大的方便。目前已经有了很多Blog托管服务商(BSP),业内人士对其盈利前景,持谨慎乐观态度。
Blog的特点
Blog是个人或群体以时间顺序所作的一种记录,并且不断更新。blog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回溯引用(TrackBack)和回响/留言/评论(comment)的方式来进行的。blog的操作管理用语,也借鉴了大量档案管理用语。一个blog亦可被视为一个档案(archives),或是卷宗(fonds)。与传统档案不同的是,blog的写作者(blogger),既是这份档案的创作人(creator),也是其档案管理人(archivist)。
Blog大量采用了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或者Rich Site Summary或者RDF Site Summary)技术,所有的RSS文件都必须符合由W3C发布的XML 1.0规范。对读者来说,可以通过RSS订阅一个blog,确知该blog作者最近的更新。对Blog作者来说,RSS可以使自己发布的文章易于被计算机程序理解并摘要。
对知识管理和创造而言,blog提供了新的形态和途径。对汉语为母语的人而言,blog写作既接续了汉语笔记文学的优秀传统,更充分鼓励了个人表达。从交往形态考察,网志空间(blogosphere)设定了积极的读者、作者、编者互动转换关系,“言者互重,阅者相惜 ”。
2、 Tag (from blogbus)
什么是Tag?
Tag(标签)是一种更为灵活、有趣的日志分类方式,您可以为每篇日志添加一个或多个Tag(标签),然后您可以看到BlogBus上所有和您使用了相同Tag的日志,并且由此和其他用户产生更多的联系和沟通。不仅如此,我们还通过与Technorati的合作,把您的Tag发送到全球Blog空间,和全世界的人们共同分享。
Tag体现了群体的力量,使得日志之间的相关性和用户之间的交互性大大增强,可以让您看到一个更加多样化的世界,一个关联度更大的Blog空间,一个热点实时播报的新闻台。Tag为您提供前所未有的网络新体验……
当然,您也可以简单地把一个Tag(标签)理解为一个日志分类,但是Tag和分类的不同之处也很明显:
首先,分类是您在写日志之前就定好的,而Tag是在您写完日志之后再添加的;
其次,您可以同时为一篇日志贴上好几个Tag(标签),方便自己随时查找,而原先一篇日志只能有一个分类;
再次,当您积累了一定数量的Tag之后,您可以看看自己在Blog中最经常写的是哪些话题;
最后,您可以看到有哪些人和自己使用了一样的Tag(标签),进而找到和您志趣相投的Blogger。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您写了一篇到西湖旅游的日志,原来您都是把这一类的日志放到自己的“驴行天下”分类下,但是有了Tag之后,您可以给这篇日志同时加上“旅游”、“杭州”、“西湖”、“驴行天下”等几个Tag,当浏览者点击其中任何一个Tag,他都可以看到您的这篇日志。同时您自己也可以通过点击这几个Tag,看看究竟有谁最近也去了杭州旅游,或许你们还可以交流一下旅游心得,成为下一次出游的伙伴呢!
3、 SNS
Social Network Service,社会性网络软件,依据六度理论,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基础,扩展自己的人脉。并且无限扩张自己的人脉,在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获取一点,得到该人脉的帮助。
SNS网站,就是依据六度理论建立的网站,帮你运营朋友圈的朋友。
4、 RSS(from wiki)
RSS是一种用于共享新闻和其他Web内容的数据交换规范,起源于网景通讯公司的推"Push"技术,将订户订阅的内容传送给他们的通讯协同格式(Protocol)。RSS可以是以下三个解释的其中一个:
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真正简单的整合)
RDF (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 Site Summary
Rich Site Summary(丰富站点摘要)
但其实这三个解释都是指同一种Syndication的技术。
目前RSS规范的主要版本有0.91、1.0和2.0。
0.91版和1.0版完全不同,风格不同,制定标准的人也不同。0.91版和2.0版一脉相承。1.0版更靠拢XML标准。
RSS目前广泛用于blog、wiki和网上新闻频道,世界多数知名新闻社网站都提供RSS订阅支持。
5、 Wiki(from wiki)
Wiki一词源自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本是“快点快点”之意。在这里Wiki指的是一种超文本系统。这种超文本系统系支持那些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有人认为,Wiki系统属于一种人类知识的网路系统,我们可以在Web的基础上对Wiki文本进行浏览、创建、更改,而且这种创建、更改、及发布的代价远比HTML文本小;与此同时Wiki系统还支持那些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为协作式写作提供了必要的帮助;最后,Wiki的写作者自然构成了一个社群,Wiki系统为这个社群提供了简单的交流工具。与其它超文本系统相比,Wiki有使用简便且开放的优点,所以Wiki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在一个社群内共用某个领域的知识。
Wiki起源
1995年沃德?坎宁安(Ward Cunningham)为了方便模式社群的交流创建了全世界第一个wiki系统-WikiWikiWeb,并用它建立了波特兰模式知识库(Portland Pattern Repository)。在建立这个系统的过程中,沃德?坎宁安创造了Wiki的概念和名称,并且实现了支持这些概念的服务系统。这个系统是最早的Wiki系统。从1996年至2000年间,波特兰模式知识库围绕着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不断发展出一些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从而使Wiki的概念不断得到丰富。同时Wiki的概念也得到了传播,出现了许多类似的网站和软体系统。
Wiki的历史不长,无论是Wiki概念本身,还是相关软体系统的特性,都还在热烈的讨论中;所以怎样的一个站点才能称得上是一个Wiki系统还是有争议的。与Wiki相关新近出现的技术还有blog,它们都降低了超文本写作和发布的难度。这两者都是同内容管理系统密切相关的。
Wiki的特点
使用方便
维护快捷:快速创建、存取、更改超文本页面(这也是为什么叫作 "wiki wiki" 的原因)。
格式简单:用简单的格式标记来取代 HTML 的复杂格式标记。(类似所见即所得的风格)
链接方便:通过简单标记,直接以关键字名来建立链接(页面、外部连接、图像等)。
命名平易:关键字名就是页面名称,并且被置于一个单层、平直的名空间中。
可增长
可增长:页面的链接目标可以尚未存在,通过点击链接,我们可以创建这些页面,从而使系统得以增长。
修订历史:记录页面的修订历史,页面的各个版本都可以被获取。
开放性
开放的:社群内的成员可以任意创建、修改、或删除页面。
可观察:系统内页面的变动可以被来访者清楚观察得到。
由于Wiki的自组织,可增长以及可观察的特点,使Wiki本身也成为一个网路研究的对象。对Wiki的研究也许能够让人们对网路的认识更加深入
理论和技术:
1、 六度关系理论
目前流行的“六度分隔”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的心理学家米格兰姆(Stanley Milgram)提出的,这个理论可以通俗地阐述为: 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六度分隔”成为人际关系世界中无可否认而又令人震惊的特征,许多社会学上的深入研究也给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说明这一特征不只是特例,在一般情形下也存在。 最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的瓦茨教授领导的EMAIL试验也再次证明了这一人际关系世界中惊人的规律。然而,在现实世界中,六十亿人怎么可能真的构成如此紧密的相互关联呢?是互联网使一切成为现实。
2、 Xml
XML即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标记是指计算机所能理解的信息符号,通过此种标记,计算机之间可以处理包含各种信息的文章等。如何定义这些标记,既可以选择国际通用的标记语言,比如HTML,也可以使用象XML这样由相关人士自由决定的标记语言,这就是语言的可扩展性。XML是从SGML中简化修改出来的。它主要用到的有XML、XSL和XPath等。
3、 AJAX
Ajax并不是一种技术。它实际上是几种已经在各自领域大行其道技术的强强结合。Ajax混合了:
* 基于XHTML/CSS
* 由DOM(Document Object Model)实现动态显示与交互
* 通过XML和XSLT进行数据交换及处理
* 使用JavaScript整合上述技术
直观一点的说Ajax能够实现不刷新浏览器窗口(当然更不用安装额外的插件)而满足用户的操作,现在一些看上去很Cool的网站,很多是用这项技术实现的,其中包括:orkut、Gmail、Google Group、Google Suggest、Google Maps、Flickr、A9.com等。2SIMPLE的Co-mment系统虽然没有用到XML/XSLT,其理念已经暗合容Ajax,实现了不刷新网页提供动态内给用户。
现有的产品:
Wiki网络、Wallop 、yahoo360 、openbc 、 cyworld 、43things 、 flickr、 del.icio.us、 cragslist 、glob 、客齐集、 friendster 、 linkin 、UU通 、 优友 、 天际网 、爱米网 、linkist 、新浪点点通、skype、亿友、cyworld
现在说说web2.0的具体应用。
历史很重要。对一个技术的学习也应当从历史出发,通过其在时间形成历史的流变,得以知晓现状,甚至能够预知未来。
那Web 1.0是什么呢?
他们说,记得静态HTML的WWW时代么?
(那个时代的WWW应用、人们的Web体验、对社会的影响如何?)
那么动态HTML和静态HTML下的Web相比,是多少版本?1.5?对了,他们是真这么叫的。
(在效果和影响上,与1.0相比,扩展和加深多少?)
要呈现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通过Web服务端的程序,应用户的请求,取出数据,加上事先设计的模板,动态的生成Html代码,发送到用户的浏览器那里。
他是1.0系列,应为用户在浏览器中所见和Web 1.0一样,它有0.5的升级,因为数据不是事先制作并发布,而是动态生成,和用户的需要交互生成。
那好,在加0.5,到Web 2.0,变化是在哪里呢?
(看到了正在崛起的和改变的,会继续朝着什么方向改变互联网和社会呢?)
更新:关于各个版本的差别,看看亚马逊的例子。
事情没有那么幸运,Web 2.0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事物,而是一个阶段,是促成这个阶段的各种技术和相关的产品服务的一个称呼。所以,我们无法说,Web 2.0是什么,但是可以说,那些是Web 2.0。
WikiPedia的Web 2.0条目下列出了这些条件:
* CSS 和语义相关的 XHTML 标记
* AJAX 技术
* Syndication of data in RSS/ATOM
* Aggregation of RSS/ATOM data
* 简洁而有意义的 URLs
* 支持发布为 weblog
* RESTian (preferred) 或者 XML Webservice APIs
* 一些社会性网络元素
必须具备的要素有:
* 网站应该能够让用户把数据在网站系统内外倒腾。
* 用户在网站系统内拥有自己的数据
* 完全基于Web,所有的功能都能透过浏览器完成。
(以上内容引用自英文版维基网络)
虽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不过,对于其中谈到的几个要素,大家还是公认的。
- 基于RSS/ATOM/RDF/FOAF等XML数据的同步、聚合和迁移。
数据不再和页面和网站混粘在一起,它独立了,它跟着用户走。这是Web 2.0的很重要特征。这也是为什么Blog是Web 2.0的代表的原因。在网志上,常主角的是相互独立的一则则的网志。
独立,然后有物理表现。现在,就能让他们活跃起来。透过对XML数据的处理,这些内容能被自由的组合,被各种应用程序,不论是Web程序还是桌面程序等呈现和处理。
(更新:参看商业周刊的All Your Info in One Place)
当然,最重要的是背后的人。
- 社会性因素。
内容跟着人走,内容又能够被用户自由的组合,也就是说,用户能够自由的借助内容媒介,创建起一个个的社群,发生各种社会性的(网络)行为。
此外还有标签以及建立在开放标签系统之上的Folksonomy。
- 第三个公认的因素是开放API,这个技术性稍强些,得另花时间研习,可以先看看例子:amazon、flickr、google map等。
(Web 2.0是个大筐,装了好多东西)
从Web应用的产品/服务生产者角度来说,该如何创建Web 2.0的产品呢?
重要的是要抓住这么几点,一个是微内容(这里有定义),一个是用户个体。除了这两个最基本的之外,还可以考虑社群内的分享以及提供API。
微内容:英文是microcontent。用户所生产的任何数据都算是微内容,比如一则网志,评论,图片,收藏的书签,喜好的音乐列表、想要做的事情,想要去的地方、新的朋友等等。这些微内容,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它的数量、重要性,还有我们对它的依赖,并不亚于那些道貌岸然、西装革履的正统文章、论文、书籍。
对微内容的重新发现和利用,是互联网所开创的平等、***、自由风气的自然衍生,也是互联网相关技术消减信息管理成本之后的一个成果。
我们每天都生产众多的微内容,也消费着同样多的微内容。对于Web 2.0来说,如何帮助用户管理、维护、存储、分享、转移微内容,就成了关键。
用户个体。对于Web 1.0的典型产品/服务来说,用户没有具体的面貌、个性,它只是一个模糊的群体的代名词而已。但是对于Web2.0的产品和服务来说,用户是个实实在在的人。Web 2.0所服务的,是具体的人,而不是一个如同幽灵般的概念。并且,这个人的具体性,会因为服务本身而不断地充实起来。
如何为这个具体的个体服务,是Web 2.0设计的起点。
因此,一类可以被称作Web 2.0的产品/服务将是这样:
服务于用户个体的微内容的收集、创建、发布、管理、分享、合作、维护等的平台。
这是表。
里呢,恐怕就设计到好些人提到的,微内容的XML表现;微内容的聚合;微内容的迁移;社会性关系的维护;界面的易用性等等。
其质,是否就是开源、参与、个人价值、草根、合作等等?
Web2.0是许多方面起头并进又相互牵连的一个新的阶段的到来。因此,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那么,对于Web开发人员来说,Web2.0意味着什么呢?
他们说Web2.0阶段,Web是一个平台,或者说,Web正在变得可编程,可以执行的Web应用。野心家们设想这个它的终极目标是Web OS。
Web 1.0时候,Web只是一个针对人的阅读的发布平台,Web由一个个的超文本链接而成。现在的趋势发生了变化,Web不仅仅是Html文档的天下,它成了交互的场所。
Web 2.0 Conference网站的横幅引用Jeff Bezos的话说“Web 1.0 is making the internet for people,web 2.0 is making the internet better for computers”。
具体来讲,他们说Web成为一个开发环境,借助Web服务提供的编程接口,网站成了软件构件。
这些,就是Web Service的目标吧,信息孤岛通过这些Web Service的对话,能够被自由构建成适合不同应用的建筑来。
一些例子:del.icio.us、flickr、a9、amazon、yahoo、google、msn等提供的编程接口衍生出的各种应用。
为什么要开放APIs,这涉及到集市中的商业方面的技术策略。当然,还有更深层的原因,那是什么呢?
这种交互不仅体现在不同的网站服务之间,同时还体现在用户和Web之间在浏览器上的交互。这也是为什么在美味书签的收藏中Web2.0和AJAX如此相关的一个原因。
在Web页面上使用桌面程序有的那些便利,真的是很享受的事情。这恐怕也是Web可编程的一个方面,Web页面不再是标记和内容混合那样的简单,它就是一个可以编程的地方(是这样理解吧?)
有人反对说,AJAX的使用对搜索引擎不友好,只有Web 1.0的站长才关心这个事情吧,在Web 2.0时候,站长应该关心的是用户参与的便利、用户的自由度,至于搜索,有RSS/ATOM/RDF等,更本用不着操心,Google不是已经顺应这个趋势,让大家主动提交了么?
可编程的第三个方面,是否在于Web应用和桌面应用之间的无缝连接趋势的出现?类似这里说的“从工具上,是由互联网浏览器向各类浏览器、rss阅读器等内容发展”
......
自己不是专业开发人员,对Web OS的学习就点到为止,下次换个方向,否则我非头大不可。
---------------------
cathayan和Live21说Web 2.0其实思路很古老,就是internet 1.0的回归。
Live21那里提到“关于概念的炒做应该不是一次两次的问题了”。
提到概念炒作,我还真见到过,今天在一篇报道中看到作为WEB 2.0的BSP的字眼,好笑得很。
不过,我真想说明,在目前中文Blog空间内能查阅到的学习、探讨Web 2.0的资料都不是炒作,因为包括我在内,大家都没有任何商业背景(注意,新闻报道中的那些Web 2.0除外)。
[Web 2.0是个历史学的概念,而非是个技术性的概念,它是对Web发展历史断代的成果。对这个概念的梳理,能帮助我更好的把握互联网正在发生的技术与文化。]
中文网志圈谈论的Web 2.0内容摘要:
- “我觉得最有价值的一个是, web应用的数据格式开始逐渐出现了交换“标准”...这些标准...更加容易被机器自动化处理...能帮助人更好地过滤和定制化信息。其次,更多的服务将以web service的形式来提供,...这使得web 服务可以被互相集成, 从而诞生更多新的服务...人的重要性被提高了。过去web更多注重在信息提供, 而现在的越来越多的应用更加关注人,也就是所谓“社会性”。此外web的可用性改进正在被越来越重视...”[老冒:朝web 2.0泼点冷水]
- “RSS逐渐成为在线内容提供服务的标准发行平台。Blog以及user-generated内容的兴起。My Yahoo提供的RSS整合型服务。同时提出了值得密切关注的一些发展中领域,其中包括搜索技术,个性化,User-Generated内容(包括 blog,评论,图像和声音),音乐,短视频和Accessibility(易访问性)”[Owen:Mary Meeker新作 - 关于Digital World的发展报告的摘取]
- “我们谈论的Web2.0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可读写的网络,这种可读写的网络表现于用户是一种双通道的交流模式,也就是说网页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关系由传统的“Push”模式演变成双向交流的“Two- Way Communication”的模式。而对于Web服务的开发者来说,Web2.0带来的理念是服务的亲和力,可操作性,用户体验以及可用性。”[Owen:BaCKpACK-体验可读写的Web服务]
- “web 2.0是一种可以被分发的信息概述,web文档被格式化成了web数据。我们不会再看到不同旧地信息,现在我们所注意到是一种聚合、再混合内容的工具。”[songzhen:也说Web 2.0的翻译]
- “从这些应用中可以看到:如果基于传统的HTML,同样的功能实现将变得非常复杂和不稳定,数据的再生产和交换成本是很高的。所以:RSS这个标准最终要的贡献就是使得互联网的大部分网站变得可编程:类似的例子还有Blog中的:TrackBack Ping等机制,这些机制都是依赖XML/RPC实现的。当初为Lucene设计一个RSS/XML的接口也是为了这个初衷,它使得全文检索服务可以轻松的嵌入到各种应用中,通过关键词将各种内容之间实现更丰富的关联(Well Referenced)。”[车东:RSS,简单协议使得互联网可编程]
- “聚合的可能性以及如何更好地聚合(通常来说,更好的聚合应该基于个人知识管理和人际关系管理)很显然应该成为新一代或者说web2.0架构的核心之一。还有,你会重新发现,恰好是分散带动了聚合,聚合促进了分散,通过聚合的思维,互联网的网络状变得越来越丰富和密集,web2.0就变得越来越有趣味,它将web1.0时代的硕大节点即门户网站不断消解,去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自然网络图谱。”[Horse:rss,聚合的无数可能]
- “新的web2.0网站都依赖于用户参与、用户主导、用户建设”。[Horse:Web 2.0这个词]
- Keso:Web 1.0与Web 2.0的区别
- “表面上看,Bloglines取代了门户,成为一个新的中心,但这里有一个重大的区别。门户是只读的,它带有某种锁定的性质。你可以离开门户,但你无法带走门户的内容。Bloglines则完全不同,你觉得它好用,就会继续使用,有一天你不再喜欢Bloglines,你完全可以导出你的OPML,到另一个 RSS订阅网站,或者干脆用客户端软件浏览同样的内容。所以,像Bloglines这样的网站,是可写的,你可以导入,也可以导出。就像你对信息拥有选择权,对服务提供商也同样拥有选择权,没有人可以锁定你,主动权在你自己手上。”[Keso:再说信息选择权]
- “Flickr、del.icio.us、Bloglines等Web 2.0服务,通过开放API获得了很多有趣、有用的想法,并借助外部的力量,让用户获得了更好的体验。更多大公司也加入到开放API的潮流中,Google、Yahoo!、Amazon、Skype。Google桌面搜索今年3月才开放API,很快就产生了大量的创造,大大扩充了可搜索的文件格式。”[Keso:开放API]
- “归纳:web1.0天天谈门户,web2.0谈个人化;web1.0谈内容,web2.0谈应用;web1.0商业模式,web2.0谈服务;web1.0谈密闭、大而全,web2.0大家谈开放、谈联合;web1.0网站中心化,web2.0谈个人中心化;web1.0一对一,web2.0谈社会性网络;web1.0不知道你是狗,web2.0你去年夏天干了什么我一清二楚甚至想要干什么呢。。。”[van_wuchanghua:发现了N.HOOLYWOOD,我还知道你今年夏天要干什么]
- “我认为Web2.0有下面几个方面的特性: 个性化的传播方式. 读与写并存的表达方式. 社会化的联合方式.标准化的创作方式. 便捷化的体验方式.
Ⅳ 我装了SUSE的linux虚拟机,怎么搭建FTP怎么用虚拟机连接Internet
http://dzh.mop.com/whbm/20050904/0/5zlFlI57c54d8a57.shtml
具体详情里面有
Ⅵ 大型视频网站如何做均衡
一个小型的网站,可以使用最简单的html静态页面就实现了,配合一些图片达到美化效果,所有的页面均存放在一个目录下,这样的网站对系统架构、性
能的要求都很简单。随着互联网业务的不断丰富,网站相关的技术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细分到很细的方方面面,尤其对于大型网站来说,所采用的技术更是涉及
面非常广,从硬件到软件、编程语言、数据库、WebServer、防火墙等各个领域都有了很高的要求,已经不是原来简单的html静态网站所能比拟的。
大型网站,比如门户网站,在面对大量用户访问、高并发请求方面,基本的解决方案集中在这样几个环节:使用高性能的服务器、高性能的数据库、高效率的编程语言、还有高性能的Web容器。这几个解决思路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更大的投入。
1、HTML静态化
其实大家都知道,效率最高、消耗最小的就是纯静态化的html页面,所以我们尽可能使我们的网站上的页面采用静态页面来实现,这个最简单的方法
其实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对于大量内容并且频繁更新的网站,我们无法全部手动去挨个实现,于是出现了我们常见的信息发布系统CMS,像我们常访问的各个
门户站点的新闻频道,甚至他们的其他频道,都是通过信息发布系统来管理和实现的,信息发布系统可以实现最简单的信息录入自动生成静态页面,还能具备频道管
理、权限管理、自动抓取等功能,对于一个大型网站来说,拥有一套高效、可管理的CMS是必不可少的。
除了门户和信息发布类型的网站,对于交互性要求很高的社区类型网站来说,尽可能的静态化也是提高性能的必要手段,将社区内的帖子、文章进行实时的静态化、有更新的时候再重新静态化也是大量使用的策略,像Mop的大杂烩就是使用了这样的策略,网易社区等也是如此。
同时,html静态化也是某些缓存策略使用的手段,对于系统中频繁使用数据库查询但是内容更新很小的应用,可以考虑使用html静态化来实现。
比如论坛中论坛的公用设置信息,这些信息目前的主流论坛都可以进行后台管理并且存储在数据库中,这些信息其实大量被前台程序调用,但是更新频率很小,可以
考虑将这部分内容进行后台更新的时候进行静态化,这样避免了大量的数据库访问请求。
2、图片服务器分离
大家知道,对于Web服务器来说,不管是Apache、IIS还是其他容器,图片是最消耗资源的,于是我们有必要将图片与页面进行分离,这是基
本上大型网站都会采用的策略,他们都有独立的、甚至很多台的图片服务器。这样的架构可以降低提供页面访问请求的服务器系统压力,并且可以保证系统不会因为
图片问题而崩溃。
在应用服务器和图片服务器上,可以进行不同的配置优化,比如apache在配置ContentType的时候可以尽量少支持、尽可能少的LoadMole,保证更高的系统消耗和执行效率。
3、数据库集群、库表散列
大型网站都有复杂的应用,这些应用必须使用数据库,那么在面对大量访问的时候,数据库的瓶颈很快就能显现出来,这时一台数据库将很快无法满足应用,于是我们需要使用数据库集群或者库表散列。
在数据库集群方面,很多数据库都有自己的解决方案,Oracle、Sybase等都有很好的方案,常用的MySQL提供的Master/Slave也是类似的方案,您使用了什么样的DB,就参考相应的解决方案来实施即可。
上面提到的数据库集群由于在架构、成本、扩张性方面都会受到所采用DB类型的限制,于是我们需要从应用程序的角度来考虑改善系统架构,库表散列是常用并且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我们在应用程序中安装业务和应用或者功能模块将数据库进行分离,不同的模块对应不同的数据库或者表,再按照一定的策略对某个页面或者功能进行更小的数据库散列,比如用户表,按照用户ID进行表散列,这样就能够低成本的提升系统的性能并且有很好的扩展性。
sohu的论坛就是采用了这样的架构,将论坛的用户、设置、帖子等信息进行数据库分离,然后对帖子、用户按照板块和ID进行散列数据库和表,最终可以在配置文件中进行简单的配置便能让系统随时增加一台低成本的数据库进来补充系统性能。
4、缓存
缓存一词搞技术的都接触过,很多地方用到缓存。网站架构和网站开发中的缓存也是非常重要。这里先讲述最基本的两种缓存。高级和分布式的缓存在后面讲述。
架构方面的缓存,对Apache比较熟悉的人都能知道Apache提供了自己的缓存模块,也可以使用外加的Squid模块进行缓存,这两种方式均可以有效的提高Apache的访问响应能力。
网站程序开发方面的缓存,Linux上提供的Memory
Cache是常用的缓存接口,可以在web开发中使用,比如用Java开发的时候就可以调用MemoryCache对一些数据进行缓存和通讯共享,一些大
型社区使用了这样的架构。另外,在使用web语言开发的时候,各种语言基本都有自己的缓存模块和方法,PHP有Pear的Cache模块,Java就更多
了,.net不是很熟悉,相信也肯定有。
5、镜像
镜像是大型网站常采用的提高性能和数据安全性的方式,镜像的技术可以解决不同网络接入商和地域带来的用户访问速度差异,比如ChinaNet和
ENet之间的差异就促使了很多网站在教育网内搭建镜像站点,数据进行定时更新或者实时更新。在镜像的细节技术方面,这里不阐述太深,有很多专业的现
成的解决架构和产品可选。也有廉价的通过软件实现的思路,比如Linux上的rsync等工具。
6、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将是大型网站解决高负荷访问和大量并发请求采用的高端解决办法。
负载均衡技术发展了多年,有很多专业的服务提供商和产品可以选择,我个人接触过一些解决方法,其中有两个架构可以给大家做参考。
(1)、硬件四层交换
第四层交换使用第三层和第四层信息包的报头信息,根据应用区间识别业务流,将整个区间段的业务流分配到合适的应用服务器进行处理。
第四层交换功能就像是虚IP,指向物理服务器。它传输的业务服从的协议多种多样,有HTTP、FTP、NFS、Telnet或其他协议。这些业
务在物理服务器基础上,需要复杂的载量平衡算法。在IP世界,业务类型由终端TCP或UDP端口地址来决定,在第四层交换中的应用区间则由源端和终端IP
地址、TCP和UDP端口共同决定。
在硬件四层交换产品领域,有一些知名的产品可以选择,比如Alteon、F5等,这些产品很昂贵,但是物有所值,能够提供非常优秀的性能和很灵活的管理能力。“Yahoo中国”当初接近2000台服务器,只使用了三、四台Alteon就搞定了。
(2)、软件四层交换
大家知道了硬件四层交换机的原理后,基于OSI模型来实现的软件四层交换也就应运而生,这样的解决方案实现的原理一致,不过性能稍差。但是满足一定量的压力还是游刃有余的,有人说软件实现方式其实更灵活,处理能力完全看你配置的熟悉能力。
软件四层交换我们可以使用Linux上常用的LVS来解决,LVS就是Linux Virtual
Server,他提供了基于心跳线heartbeat的实时灾难应对解决方案,提高系统的强壮性,同时可供了灵活的虚拟VIP配置和管理功能,可以同时满
足多种应用需求,这对于分布式的系统来说必不可少。
一个典型的使用负载均衡的策略就是,在软件或者硬件四层交换的基础上搭建squid集群,这种思路在很多大型网站包括搜索引擎上被采用,这样的架构低成本、高性能还有很强的扩张性,随时往架构里面增减节点都非常容易。
对于大型网站来说,前面提到的每个方法可能都会被同时使用到,这里介绍得比较浅显,具体实现过程中很多细节还需要大家慢慢熟悉和体会。有时一个很小的squid参数或者apache参数设置,对于系统性能的影响就会很大。
7、最新:CDN加速技术
什么是CDN?
CDN的全称是内容分发网络。其目的是通过在现有的Internet中增加一层新的网络架构,将网站的内容发布到最接近用户的网络“边缘”,使用户可以就近取得所需的内容,提高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
CDN有别于镜像,因为它比镜像更智能,或者可以做这样一个比喻:CDN=更智能的镜像+缓存+流量导流。因而,CDN可以明显提高
Internet网络中信息流动的效率。从技术上全面解决由于网络带宽小、用户访问量大、网点分布不均等问题,提高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
CDN的类型特点
CDN的实现分为三类:镜像、高速缓存、专线。
镜像站点(Mirror Site),是最常见的,它让内容直接发布,适用于静态和准动态的数据同步。但是购买和维护新服务器的费用较高,还必须在各个地区设置镜像服务器,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与维护。对于大型网站来说,更新所用的带宽成本也大大提高了。
高速缓存,成本较低,适用于静态内容。Internet的统计表明,超过80%的用户经常访问的是20%的网站的内容,在这个规律下,缓存服务
器可以处理大部分客户的静态请求,而原始的服务器只需处理约20%左右的非缓存请求和动态请求,于是大大加快了客户请求的响应时间,并降低了原始服务器的
负载。
CDN服务一般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关键节点上放置缓存服务器。
专线,让用户直接访问数据源,可以实现数据的动态同步。
CDN的实例
举个例子来说,当某用户访问网站时,网站会利用全球负载均衡技术,将用户的访问指向到距离用户最近的正常工作的缓存服务器上,直接响应用户的请求。
当用户访问已经使用了CDN服务的网站时,其解析过程与传统解析方式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网站的授权域名服务器不是以传统的轮询方式来响应本地
DNS的解析请求,而是充分考虑用户发起请求的地点和当时网络的情况,来决定把用户的请求定向到离用户最近同时负载相对较轻的节点缓存服务器上。
通过用户定位算法和服务器健康检测算法综合后的数据,可以将用户的请求就近定向到分布在网络“边缘”的缓存服务器上,保证用户的访问能得到更及时可靠的响应。
由于大量的用户访问都由分布在网络边缘的CDN节点缓存服务器直接响应了,这就不仅提高了用户的访问质量,同时有效地降低了源服务器的负载压力。
Ⅶ Internet的发展历史
1968年
1968年,参议员Ted·Kennedy(特德.肯尼迪)听说BBN赢得了ARPA协定作为内部消息处理器(IMP),特德.肯尼迪向BBN发送贺电祝贺他们在赢得“内部消息处理器”协议中表现出的精神。
1978年
1978年,UUCP(UNIX和UNIX拷贝协议)在贝尔实验室被提出来,1979年,在UUCP的基础上新闻组网络系统发展起来。新闻组(集中某一主题的讨论组)紧跟着发展起来,它为在全世界范围内交换信息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然而,新闻组并不认为是互联网的一部分,因为它并不共享TCP/IP协议,它连接着遍布世界的UNIX系统,并且很多互联网站点都充分地利用新闻组。新闻组是网络世界发展中的非常重大的一部分。
第一个检索互联网的成就是在1989年发明出来,是由PeterDeutsch和他的全体成员在Montreal的McGillUniversity创造的,他们为FTP站点建立了一个档案,后来命名为Archie。
这个软件能周期性地到达所有开放的文件下载站点,列出他们的文件并且建立一个可以检索的软件索引。检索Archie命令是UNIX命令,所以只有利用UNIX知识才能充分利用他的性能。
McFill大学,拥有第一个Archie的大学,发现每天从美国到加拿大的通讯中有一半的通信量访问Archie。学校关心的是管理程序能否支持这么大的通讯流量,因此只好关闭外部的访问。幸运的是当时有很多很多的Archie可以利用。
BrewsterKahle,当时是在ThinkingMachines(智能计算机)发明了WAIS(广域网信息服务),能够检索一个数据库下所有文件和允许文件检索。根据复杂程度和性能情况不同有很多版本,但最简单的可以让网上的任何人可以利用。
在它的高峰期,智能计算机公司维护着在全世界范围内能被WAIS检索的超过600个数据库的线索。包括所有的在新闻组里的常见问题文件和所有的正在开发中的用于网络标准的论文文档等等。和Archie一样,它的接口并不是很直观,所以要想很好的利用它也得花费很大的工夫。
1989年
1989年,在普及互联网应用的历史上又一个重大的事件发生了。TimBerners和其他在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的人----这些人在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非常出名,提出了一个分类互联网信息的协议。
这个协议,1991年后称为WWW(World Wide Web),基于超文本协议――在一个文字中嵌入另一段文字的-连接的系统,当你阅读这些页面的时候,你可以随时用他们选择一段文字链接。虽然它出现在gopher之前,但发展十分缓慢。
由于最开始互联网是由政府部门投资建设的,所以它最初只是限于研究部门、学校和政府部门使用。除了以直接服务于研究部门和学校的商业应用之外,其它的商业行为是不允许的。
90年代初,当独立的商业网络开始发展起来,这种局面才被打破。这使得从一个商业站点发送信息到另一个商业站点而不经过政府资助的网络中枢成为可能。
1991年
1991年,第一个连接互联网的友好接口在Minnesota大学被开发出来。当时学校只是想开发一个简单的菜单系统可以通过局域网访问学校校园网上的文件和信息。紧跟着大型主机的信徒和支持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的拥护者们的争论开始了。
开始时大型主机系统的追随者占据了上风,但自从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的倡导者宣称他们可以很快建立起一个原型系统之后,他们不得不承认失败。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的倡导者们很快作了一个先进的示范系统,这个示范系统叫做Gopher。
这个Gopher被证明是非常好用的,之后的几年里全世界范围内出现10000多个Gopher。它不需要UNIX和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知识。
在一个Gopher里,你只需要敲入一个数字选择你想要的菜单选项即可。今天你可以用theUofMinnesotagopher选择全世界范围内的所有Gopher系统。
当University of Nevada(内华达州立大学)的Reno创造了VERONICA(通过Gopher使用的一种自动检索服务),Gopher的可用性大大加强了。
它被称为VeryEasyRodent-的首字母简称。遍布世界的gopher像网一样搜集网络连接和索引。
它如此的受欢迎,以致很难连接上他们,但尽管如此,为了减轻负荷大量的VERONICA被开发出来。
类似的单用户的索引软件也被开发出来,称做JUGHEAD().
Archie的发明人PeterDeutsch,一直坚持Archie是Archier的简称。当VERONICA和JUGHEAD出现的时候,表示出非常的厌恶。
(7)扩张ftp扩展阅读
互联网受欢迎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成本低,优点如下:
1、互联网能够不受空间限制来进行信息交换
2、信息交换具有时域性(更新速度快)
3、交换信息具有互动性(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可以互动交流)
4、信息交换的使用成本低(通过信息交换,代替实物交换)
5、信息交换的发展趋向于个性化(容易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
6、使用者众多
7、有价值的信息被资源整合,信息储存量大、高效、快速
8、信息交换能以多种形式存在(视频、图片、文字等等)
Ⅷ win10上传ftp文件经常是坏怎么回事
1、首先,win10产品密钥。安置Win10正式版体例的电脑必需餍足最低硬件配置条件:
屏幕:过程中。800x600以上判袂率
固件:看着出现。UEFI 2.3.1,win10正式版安装过程中提示出现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怎么办。支持平安发动
内存:1GB(32位版);2GB(64位版)
硬盘空间:win10官网。16GB以上(32位版);20GB以上(64位版)
图形卡:windows10正式版。支持DirectX 9
2、对此,想知道win10优化大师。我们首先须要审查一下“我的电脑”中“C盘空间”能否餍足16GB的最低条件。相比看win10激活工具。借使满意足,则须要扩张C盘容量。对于win10。
3、当C盘空间不能餍足安置Win10所需要的16GB空间时,我们可以借助“Windows磁盘管理”工具来扩张C盘空间。学习win。右击“计算机”,windows10。从其右键菜单中拔取“管理”项进入。中提。
4、从翻开的“计算机管理”界面中,拔取“磁盘管理”项,听说解决方法。右击相应的磁盘,安装。从其右键菜单中拔取“扩展卷”或“紧缩卷”项,事实上win10 u盘安装教程。以告终“扩张”或“缩短”磁盘空间的操作。你看win10正式版下载。
5、此外,针对经过议定“进级方式”来安置Win10正式版体例的景况,装过。我们须要先给体例安置补丁,怎么办。然后才力进级安置Win10正式版体例。问题。特定的,针对Win7体例,相比看win10系统。须要安置SP1补丁后才力一般进级Win10正式版。windows10。
6、进入“微软官网”-“Windows10进级”页面,windows10正式版。点击“”按钮,对于win10官方下载。即可下载针对Win7体例的SP1补丁。看着win10优化设置。下载完成后举办安置即可。
7、目前有两种进级“Win10正式版”的方法,一种是经过议定“Win10进级推送”机制来进级Win10体例。此方法须要我们提早预订“Win10推送知照顾问”才力举办进级。
Ⅸ 简述internet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在我国的发展过程
Internet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它是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人类正由此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化社会。人们用各种名称来称呼 Internet,如国际互联网络、因特网、交互网络、网际网等等,它正在向全世界各大洲延伸和扩散,不断增添吸收新的网络成员,已经成为世界上覆盖面最广、规模最大、信息资源最丰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
一、Internet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
Internet的发展大至经历了如下阶段:
·60年代,Internet起源
·70年代,TCP/IP协议出现,Internet随之发展起来
·80年代,NSFnet出现,并成为当今Internet的基础
·90年代,Internet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并开始向全世界普及
1、Internet的起源
从某种意义上,Internet可以说是美苏冷战的产物。这样一个庞大的网络,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962年。当时,美国国防部为了保证美国本土防卫力量和海外防御武装在受到前苏联第一次核打击以后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存和反击能力,认为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它点仍能正常工作,并且这些点之间,能够绕过那些已被摧毁的指挥点而继续保持联系。为了对这一构思进行验证,1969年,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DoD/DARPA)资助建立了一个名为ARPANET(即“阿帕网”)的网络,这个网络把位于洛杉矶的加利福尼亚大学、位于圣芭芭拉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以及位于盐湖城的犹它州州立大学的计算机主机联接起来,位于各个结点的大型计算机采用分组交换技术,通过专门的通信交换机(IMP)和专门的通信线路相互连接。这个阿帕网就是Internet最早的雏形。
到1972年时,ARPANET网上的网点数已经达到40个,这40个网点彼此之间可以发送小文本文件(当时称这种文件为电子邮件,也就是我们现在的E- mail)和利用文件传输协议发送大文本文件,包括数据文件(即现在Internet中的FTP),同时也发现了通过把一台电脑模拟成另一台远程电脑的一个终端而使用远程电脑上的资源的方法,这种方法被称为Telnet。由此可看到,E-mail,FTP和Telnet是Internet上较早出现的重要工具,特别是E-mail仍然是目前Internet上最主要的应用。
2、TCP/IP协议的产生
1972年,全世界电脑业和通讯业的专家学者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了第一届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就在不同的计算机网络之间进行通信达成协议,会议决定成立 Internet工作组,负责建立一种能保证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标准规范(即“通信协议”);1973年,美国国防部也开始研究如何实现各种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问题。
至1974年,IP(Internet协议)和TCP(传输控制协议)问世,合称TCP/IP协议。这两个协议定义了一种在电脑网络间传送报文(文件或命令)的方法。随后,美国国防部决定向全世界无条件地免费提供TCP/IP,即向全世界公布解决电脑网络之间通信的核心技术,TCP/IP协议核心技术的公开最终导致了Internet的大发展。
到1980年,世界上既有使用TCP/IP协议的美国军方的ARPA网,也有很多使用其它通信协议的各种网络。为了将这些网络连接起来,美国人温顿·瑟夫(Vinton Cerf)提出一个想法:在每个网络内部各自使用自己的通讯协议,在和其它网络通信时使用TCP/IP协议。这个设想最终导致了Internet的诞生,并确立了TCP/IP协议在网络互联方面不可动摇的地位。
3、网络的“春秋战国”时代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可以说是网络的春秋战国时代,各种各样的网络应运而生。
八十年代初,DARPANet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没有获得美国联邦机构合同的学校仍不能使用。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开始着手建立提供给各大学计算机系使用的计算机科学网(CSNet)。CSNet是在其他基础网络之上加统一的协议层,形成逻辑上的网络,它使用其他网络提供的通信能力,在用户观点下也是一个独立的网络。CSNet采用集中控制方式,所有信息交换都经过CSNet-Relay(一台中继计算机)进行。
1982年,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的斯蒂文·贝拉文(Steve Bellovin)创立了着名的集电极通信网络——网络新闻组(Usenet),它允许该网络中任何用户把信息(消息或文章)发送给网上的其他用户,大家可以在网络上就自己所关心的问题和其他人进行讨论;1983年在纽约城市大学也出现了一个以讨论问题为目的的网络——BITNet,在这个网络中,不同的话题被分为不同的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电脑订阅,这个网络后来被称之为Mailing List(电子邮件群);1983年,在美国旧金山还诞生了另一个网络FidoNet (费多网或Fido BBS)即公告牌系统。它的优点在于用户只要有一部电脑、一个调制解调器和一根电话线就可以互相发送电子邮件并讨论问题,这就是后来的Internet BBS。
以上这些网络都相继并入Internet而成为它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Internet成为全世界各种网络的大集合。
4、Internet的基础——NSFNET
Internet的第一次快速发展源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简称NSF)的介入,即建立NSFNET。
八十年代初,美国一大批科学家呼吁实现全美的计算机和网络资源共享,以改进教育和科研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抵御欧洲和日本先进教育和科技进步的挑战和竞争。
80年代中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为鼓励大学和研究机构共享他们非常昂贵的四台计算机主机,希望各大学、研究所的计算机与这四台巨型计算机联接起来。最初NSF曾试图使用DARPANet作NSFNET的通信干线,但由于DARPANet的军用性质,并且受控于政府机构,这个决策没有成功。于是他们决定自己出资,利用ARPANET发展出来的TCP/IP通讯协议,建立名为NSFNET的广域网。
1986年NSF投资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匹兹堡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依利诺斯大学和康纳尔大学建立五个超级计算中心,并通过56Kbps的通信线路连接形成NSFNET的雏形。1987年NSF公开招标对于NSFNET的升级、营运和管理,结果 IBM、MCI和由多家大学组成的非盈利性机构Merit获得NSF的合同。1989年7月,NSFNET的通信线路速度升级到T1(1.5Mbps),并且连接13个骨干结点,采用MCI提供的通信线路和IBM提供的路由设备,Merit则负责NSFNET的营运和管理。由于NSF的鼓励和资助,很多大学、政府资助甚至私营的研究机构纷纷把自己的局域网并入NSFNET中,从1986年至1991年,NSFNET的子网从100个迅速增加到3000多个。NSFNET的正式营运以及实现与其他已有和新建网络的连接开始真正成为Internet的基础。
Internet在80年代的扩张不单带来量的改变,同时亦带来某些质的变化。由于多种学术团体、企业研究机构,甚至个人用户的进入,Internet的使用者不再限于纯计算机专业人员。新的使用者发觉计算机相互间的通讯对他们来讲更有吸引力。于是,他们逐步把Internet当作一种交流与通信的工具,而不仅仅只是共享NSF巨型计算机的运算能力。
进入90年代初期,Internet事实上已成为一个“网际网”:各个子网分别负责自己的架设和运作费用,而这些子网又通过NSFNET互联起来。 NSFNET连接全美上千万台计算机,拥有几千万用户,是Internet最主要的成员网。随着计算机网络在全球的拓展和扩散,美洲以外的网络也逐渐接入 NSFNET主干或其子网。
二、Internet在中国
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86年。当时,中科院等一些科研单位通过国际长途电话拨号到欧洲一些国家,进行国际联机数据库检索。虽然国际长途电话的费用是极其昂贵的,但是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查到所需的资料还是值得的。这可以说是我国使用Internet的开始。
由于核物理研究的需要,中科院高能所(IHEP)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线性加速器中心一直有着广泛的合作关系。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双方意识到了加强数据交流的迫切性。在1993年3月,高能所通过卫星通信站租用了一条64 Kbps的卫星线路与斯坦福大学联网。
1994年4月,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通过64 Kbps的国际线路连到美国,开通路由器(一种连接到Internet必不可少的网络设备),我国开始正式接入Internet网。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国内互联网,其4个主干网络是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科学技术计算机网(CSTNet)、中国金桥互联网(ChinaGBN)。下面,分别对这4个主干网进行一些简要的介绍。
中国教育与科研网——CERNet
中国教育与科研网是中国政府资助的全国范围的教育与科研网络,其基本建设目标是逐步将中国的所有大学、部分有条件的中小学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目前,已经有一千多所大专院校和中小学加入。
中国教育与科研网的管理者是国家教育部。(top)
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
金桥工程是原中国电子工业部推行的“三金”工程(金卡、金关、金桥)的网络基础设施。它始建于1994年,计划覆盖全国30个省、500个大城市,将国内的数万个企业连接起来,同时对社会提供开放的Internet接入服务。
金桥网的管理者是中国吉通通信公司。(top)
中国科技网——CSTNet
中国科技网主要为中科院在全国的研究所和其它相关研究机构提供科学数据库和超级计算资源。截止1998年7月,已经有300家国内研究机构接入了中国科技网。
中国科技网的管理者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top)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
1994年秋,考虑到国内用户对Internet的强烈需求,中国电信(China Telecom)开始着手规划一个全新的计算机网络——一个面向公众的商业网络,这就是ChinaNet。中国电信的介入揭开了中国Internet商业化的序幕。
作为公用的商业网络,ChinaNet的一个重要经营方针是帮助家庭和办公室的用户通过电话接入Internet。ChinaNet已经把Internet接入服务普及到国内大部分县级地区,用户可以使用本地电话接入ChinaNet。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的管理者是中国电信。(top)
中国与Internet连接的几大网络的示意图如图1–7所示(图中有关数据为1997年数据)。图中“Sprint”指美国Sprint公司的Internet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