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事务缓存
Ⅰ spring mvc 怎么设计缓存
用于提供如浏览器缓存控制、是否必须有session开启、支持的请求方法类型(GET、POST等)等,该类主要有如下属性:
Set<String> supportedMethods:设置支持的请求方法类型,默认支持“GET”、“POST”、“HEAD”,如果我们想支持“PUT”,则可以加入该集合“PUT”。
boolean requireSession = false:是否当前请求必须有session,如果此属性为true,但当前请求没有打开session将抛出HttpSessionRequiredException异常;
boolean useExpiresHeader = true:是否使用HTTP1.0协议过期响应头:如果true则会在响应头添加:“Expires:”;需要配合cacheSeconds使用;
boolean useCacheControlHeader = true:是否使用HTTP1.1协议的缓存控制响应头,如果true则会在响应头添加;需要配合cacheSeconds使用;
boolean useCacheControlNoStore = true:是否使用HTTP 1.1协议的缓存控制响应头,如果true则会在响应头添加;需要配合cacheSeconds使用;
private int cacheSeconds = -1:缓存过期时间,正数表示需要缓存,负数表示不做任何事情(也就是说保留上次的缓存设置),
1、cacheSeconds =0时,则将设置如下响应头数据:
Pragma:no-cache // HTTP 1.0的不缓存响应头
Expires:1L // useExpiresHeader=true时,HTTP 1.0
Cache-Control :no-cache // useCacheControlHeader=true时,HTTP 1.1
Cache-Control :no-store // useCacheControlNoStore=true时,该设置是防止Firefox缓存
2、cacheSeconds>0时,则将设置如下响应头数据:
Expires: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cacheSeconds * 1000L // useExpiresHeader=true时,HTTP 1.0
Cache-Control :max-age=cacheSeconds // useCacheControlHeader=true时,HTTP 1.1
3、cacheSeconds<0时,则什么都不设置,即保留上次的缓存设置。
此处简单说一下以上响应头的作用,缓存控制已超出本书内容:
HTTP1.0缓存控制响应头
Pragma:no-cache:表示防止客户端缓存,需要强制从服务器获取最新的数据;
Expires:HTTP1.0响应头,本地副本缓存过期时间,如果客户端发现缓存文件没有过期则不发送请求,HTTP的日期时间必须是格林威治时间(GMT),如“Expires:Wed, 14 Mar 2012 09:38:32 GMT”;
HTTP1.1缓存控制响应头
Cache-Control :no-cache 强制客户端每次请求获取服务器的最新版本,不经过本地缓存的副本验证;
Cache-Control :no-store 强制客户端不保存请求的副本,该设置是防止Firefox缓存
Cache-Control:max-age=[秒] 客户端副本缓存的最长时间,类似于HTTP1.0的Expires,只是此处是基于请求的相对时间间隔来计算,而非绝对时间。
还有相关缓存控制机制如Last-Modified(最后修改时间验证,客户端的上一次请求时间 在 服务器的最后修改时间 之后,说明服务器数据没有发生变化 返回304状态码)、ETag(没有变化时不重新下载数据,返回304)。
该抽象类默认被AbstractController和WebContentInterceptor继承。
Ⅱ spring boot@cacheable的缓存怎么使用
从3.1开始,Spring引入了对Cache的支持。其使用方法和原理都类似于Spring对事务管理的支持。Spring Cache是作用在方法上的,其核心思想是这样的:当我们在调用一个缓存方法时会把该方法参数和返回结果作为一个键值对存放在缓存中
Ⅲ 如何在spring中使用缓存
在Spring缓存机制中,包括了两个方面的缓存操作:1.缓存某个方法返回的结果;2.在某个方法执行前或后清空缓存。
Spring仅仅是提供了对缓存的支持,但它并没有任何的缓存功能的实现,spring使用的是第三方的缓存框架来实现缓存的功能。其中,spring对EHCache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参考博客:http://www.cnblogs.com/fysola/p/6378400.html
Ⅳ spring自带缓存机制怎么弄
此缓存方法既适用于层,也适用于service层。
spring配置文件配置:<!--缓存配置-->
<!--启用缓存注解功能-->
<cache:annotation-drivencache-manager="cacheManager"/>
<!--spring自己的基于java.util.concurrent.ConcurrentHashMap实现的缓存管理器(该功能是从Spring3.1开始提供)-->
<beanid="cacheManager"class="org.springframework.cache.support.SimpleCacheManager">
<propertyname="caches">
<set>
<!--此处类concurrentMapCacheFactoryBean的作用是
-->
<beanname="myCache"class="org.springframework.cache.concurrent.ConcurrentMapCacheFactoryBean"/>
</set>
</property>
</bean>service层示例如下:@Transactional(readOnly=true)
@Cacheable(value="myCache")
publicJsonObjectgetWFK(JsonObjectparams){
OneObob=newOneOb();
try{
List<Map<String,Object>>map=LawAssistantMapper.getWFK();
ob.setOb(map);
}catch(Exceptione){
e.printStackTrace();
ob.setCode(500);
ob.setMsg("服务器错误!!!");
returnnewJsonObject(Json.encode(ob));
}
ob.setCode(200);
ob.setMsg("ok");
logger.debug(Json.encode(ob));
returnnewJsonObject(Json.encode(ob));
}
由于使用的是spring自带的缓存类,所以,仅仅需要两步:1.在spring配置文件中声明,2.在service层,方法代码前增加注解,即可。
缺点:
spring自带的缓存功能,实质上是通过java类来保存缓存的数据,这样会占用一定的内存消耗,并发率越高,对内存的压力越大。
码民直接使用的缓存类:org.springframework.cache.support.SimpleCacheManager,org.springframework.cache.concurrent.ConcurrentMapCacheFactoryBean
Ⅳ 如何理解Spring对缓存的支持
在Spring缓存机制中,包括了两个方面的缓存操作:1.缓存某个方法返回的结果;2.在某个方法执行前或后清空缓存。
Ⅵ springboot为什么查询会先查询缓存
从3.1开始,Spring引入了对Cache的支持。其使用方法和原理都类似于Spring对事务管理的支持。SpringCache是作用在方法上的,其核心思想是这样的:当我们在调用一个缓存方法时会把该方法参数和返回结果作为一个键值对存放在缓存中
Ⅶ springboot缓存怎么来操作
1.在pom.xml中引入cache依赖,添加如下内容:
复制代码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cache</artifactId>
</dependency>
复制代码
2.在Spring Boot主类中增加@EnableCaching注解开启缓存功能,如下:
复制代码
@SpringBootApplication
@EnableCaching
public class 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pringApplication.run(Application.class, args);
}
}
复制代码
3.在数据访问接口中,增加缓存配置注解,如:
复制代码
@CacheConfig(cacheNames = "users")
public interface UserRepository extends JpaRepository<User, Long> {
@Cacheable
User findByName(String name);
}
复制代码
SpringBoot支持很多种缓存方式:redis、guava、ehcahe、jcache等等。
Ⅷ spring上的缓存与页面缓存有什么作用
@Cacheable(value="accountCache"),这个注释的意思是,当调用这个方法的时候,会从一个名叫 accountCache 的缓存中查询,如果没有,则执行实际的方法(即查询数据库),并将执行的结果存入缓存中,否则返回缓存中的对象。这里的缓存中的 key 就是参数 userName,value 就是 Account 对象。“accountCache”缓存是在 spring*.xml 中定义的名称。
示例:
@Cacheable(value="accountCache")// 使用了一个缓存名叫 accountCache
public Account getAccountByName(String userName) {
// 方法内部实现不考虑缓存逻辑,直接实现业务
System.out.println("real query account."+userName);
return getFromDB(userName);
回答不容易,希望能帮到您,满意请帮忙采纳一下,谢谢 !
Ⅸ spring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的区别是什么
一级缓存:
就是Session级别的缓存。一个Session做了一个查询操作,它会把这个操作的结果放在一级缓存中。
如果短时间内这个session(一定要同一个session)又做了同一个操作,那么hibernate直接从一级缓存中拿,而不会再去连数据库,取数据。
它是内置的事务范围的缓存,不能被卸载。
二级缓存:
就是SessionFactory级别的缓存。顾名思义,就是查询的时候会把查询结果缓存到二级缓存中。
如果同一个sessionFactory创建的某个session执行了相同的操作,hibernate就会从二级缓存中拿结果,而不会再去连接数据库。
这是可选的插件式的缓存,在默认情况下,SessionFactory不会启用这个插件。
可以在每个类或每个集合的粒度上配置。缓存适配器用于把具体的缓存实现软件与Hibernate集成。
严格意义上说,SessionFactory缓存分为两类:内置缓存和外置缓存。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二级缓存是指外置缓存。
内置缓存与session级别缓存实现方式相似。前者是SessionFactory对象的一些集合属性包含的数据,后者是指Session的一些集合属性包含的数据
SessionFactory的内置缓存中存放了映射元数据和预定义SQL语句。
映射元数据是映射文件中数据的拷贝;
而预定义SQL语句是在Hibernate初始化阶段根据映射元数据推导出来。
SessionFactory的内置缓存是只读的,应用程序不能修改缓存中的映射元数据和预定义SQL语句,因此SessionFactory不需要进行内置缓存与映射文件的同步。
Hibernate的这两级缓存都位于持久化层,存放的都是数据库数据的拷贝。
缓存的两个特性:
缓存的范围
缓存的并发访问策略
1、缓存的范围
决定了缓存的生命周期以及可以被谁访问。缓存的范围分为三类。
事务范围
进程范围
集群范围
注:
对大多数应用来说,应该慎重地考虑是否需要使用集群范围的缓存,因为访问的速度不一定会比直接访问数据库数据的速度快多少。
事务范围的缓存是持久化层的第一级缓存,通常它是必需的;进程范围或集群范围的缓存是持久化层的第二级缓存,通常是可选的。
2、缓存的并发访问策略
当多个并发的事务同时访问持久化层的缓存的相同数据时,会引起并发问题,必须采用必要的事务隔离措施。
在进程范围或集群范围的缓存,即第二级缓存,会出现并发问题。
因此可以设定以下四种类型的并发访问策略,每一种策略对应一种事务隔离级别。
事务型并发访问策略是事务隔离级别最高,只读型的隔离级别最低。事务隔离级别越高,并发性能就越低。
A 事务型:仅仅在受管理环境中适用。它提供了Repeatable Read事务隔离级别。
对于经常被读但很少修改的数据,可以采用这种隔离类型,因为它可以防止脏读和不可重复读这类的并发问题。
B 读写型:提供了Read Committed事务隔离级别。仅仅在非集群的环境中适用。
对于经常被读但很少修改的数据,可以采用这种隔离类型,因为它可以防止脏读这类的并发问题。
C 非严格读写型:不保证缓存与数据库中数据的一致性。
如果存在两个事务同时访问缓存中相同数据的可能,必须为该数据配置一个很短的数据过期时间,从而尽量避免脏读。
对于极少被修改,并且允许偶尔脏读的数据,可以采用这种并发访问策略。
D 只读型:对于从来不会修改的数据,如参考数据,可以使用这种并发访问策略。
什么样的数据适合存放到第二级缓存中?
1、很少被修改的数据
2、不是很重要的数据,允许出现偶尔并发的数据
3、不会被并发访问的数据
4、参考数据
不适合存放到第二级缓存的数据?
1、经常被修改的数据
2、财务数据,绝对不允许出现并发
3、与其他应用共享的数据。
Hibernate的二级缓存策略的一般过程如下:
1) 条件查询的时候,总是发出一条select * from table_name where …. (选择所有字段)这样的SQL语句查询数据库,一次获得所有的数据对象。
2) 把获得的所有数据对象根据ID放入到第二级缓存中。
3) 当Hibernate根据ID访问数据对象的时候,首先从Session一级缓存中查;查不到,如果配置了二级缓存,那么从二级缓存中查;查不到,再查询数据库,把结果按照ID放入到缓存。
4) 删除、更新、增加数据的时候,同时更新缓存。
注:
Hibernate的二级缓存策略,是针对于ID查询的缓存策略,对于条件查询则毫无作用。为此,Hibernate提供了针对条件查询的Query缓存。
Query缓存策略的过程如下:
1) Hibernate首先根据这些信息组成一个Query Key,Query Key包括条件查询的请求一般信息:SQL, SQL需要的参数,记录范围(起始位置rowStart,最大记录个数maxRows),等。
2) Hibernate根据这个Query Key到Query缓存中查找对应的结果列表。如果存在,那么返回这个结果列表;如果不存在,查询数据库,获取结果列表,把整个结果列表根据Query Key放入到Query缓存中。
3) Query Key中的SQL涉及到一些表名,如果这些表的任何数据发生修改、删除、增加等操作,这些相关的Query Key都要从缓存中清空。
Ⅹ Spring是如何缓存单例bean
DefaultSingletonBeanRegistry的singletonObjects是一个ConcurrentHashMap
对象,单例bean就缓存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