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干粮吃法
Ⅰ 压缩干粮怎么吃
刚开始吃时,还觉得挺好吃、挺香的,一多吃几次就不怎么样了。一般压缩饼干是100克装,热量有450-500千卡,比一顿饭(2两米饭,一些青菜和肉)高出大约100-150千卡。压缩饼干可以干吃,但最好是喝一口水吃一口压缩饼干。
望采纳谢谢
Ⅱ 哪款压缩饼干比较好
压缩饼干是以小麦粉、糖、油脂、乳制品为主要原料,压缩而成的饼干,不仅可以充饥,而且口味多样,下面就会介绍几款好吃的压缩饼干
01
利拉压缩饼干
利拉压缩饼干有花生味、肉蓉味、芝麻味等味道,体积小,携带方便,很好吃。
02
冠生园压缩饼干
冠生园压缩饼干还是比较出名的,口味多样,非常好吃,饥饿的时候来一块,既充饥又美味,简直是办公室、野外的必备良品。
03
900压缩饼干
900压缩饼干放心产品、产地优质、麦质优良,味道美味,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04
健元堂压缩饼干
健元堂压缩饼干的口味更多样,比一般的代餐饼干更健康,性价比非常高,是个不错的
这里介绍一下压缩饼干的具体吃法。
1.误认为压缩饼干无营养。
其实压缩饼干比市场上流行的饼干在营养价值上要更胜一筹,其主要配料为白糖、奶粉、葡萄糖等,由于是针对军队作战和训练中大体力消耗研制而成的,其各种营养的比例要比普通饼干高许多,并且极易消化。
2.误认为压缩饼干吃了胀肚。
其实压缩饼干只是体积压缩,密度加大,食用时不会遇水膨胀引起不适,否则,要影响士兵的战斗力,更不会大面积在部队使用。
二、方法:
1.可以干吃,但最好是和一口水吃一口压缩饼干。一般压缩饼干每百克含有热量450-500千卡,比一顿米饭(二两米饭、一些青菜和肉)高出大约100-150千卡。
搜狗问问
2.可泡着吃,一边沾水一边吃,这样吃不会太干,也容易下咽。
3.可以熬粥,可以把压缩饼干放在锅里熬成粥就可以。
4.可以蘸酱吃,蘸自己喜欢吃的酱,品味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注意事项
【1】压缩饼干吃完喝水后会在胃里膨胀。所以别吃太多了。
【2】吃压缩饼干时需要注意控制进食量,一次不宜过多。
【3】吃多了易上火。
Ⅲ 压缩饼干有多顶饱
一般来说,几种最扛饿的食品,都是高热量高脂肪的成分,例如各种甜的点心,巧克力士力架,坚果,牛肉干等等。不过,还有一种最扛饿的食品,号称吃一块管一天,那就是压缩饼干。
在诸如地震、海啸之类的灾难发生后,灾区往往会面临严重的人道危机,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粮食短缺。在这种时候,就会有许多救灾应急食品进入灾区,成为新闻报道的宠儿。这其中最常见的两种食品就是方便面和压缩饼干,二者都有着一个共性:方便速食。方便面用热水冲开即可食用,而压缩饼干甚至不需要热水,干吃或者就少量水吃下即可。
而相较于方便面来说,压缩饼干在救灾应急食品中的优先度要更高一些,因为其不需要太多的水,而干净的水在灾区救援中往往是最为紧缺的物资。这一情况同样适用于战场,压缩饼干在军粮之中也属于一种非常常见的食物,与各种自热军粮和能量棒一起构成了各国军队必不可少的能量来源。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出版的《热量和蛋白质摄取量》一书,一个 健康 的成年人一天所需要摄取的热量在1800到2340大卡,具体情况则是因人而异;世界银行所指定的绝对贫困线标准则是每人每天食品提供2150大卡的热量。因此可以认为,2000大卡这条线是正常人一天摄入的食物所需要提供的热量的基准线。
一般来说,一碗100克的米饭所能够提供的热量只有116大卡,如果仅以吃饭来补充热量,那么一个人一天需要吃掉2公斤的米饭才能够满足基础需求。如果考虑营养均衡的问题,可以以中国的09式和13式军粮为标杆。09式军粮含热量为4560千焦,约合1100大卡,相当于一个人一天所需摄入热量的一半。而13式军粮所能够提供的热量在4000到6000千焦,也就是950大卡到1400大卡之间。按照这个数据,两份09式或者13式军粮就能够满足一个人一天的热量需求。
而一份100克的压缩饼干所能够提供的热量要远超米饭,达到了460大卡的水平。简单换算一下的话,吃下500克的压缩饼干就能够达到吃下2千克的米饭所能够提供的热量。而一份09式军粮的重量在300克左右,13式军粮则是320克,仅以能量密度来说,压缩饼干与这两款军粮是不相上下的,甚至于还稍稍胜出。
还需要考虑到的是,相较于这两份军粮来说,压缩饼干方便携带、食用的优点更适合其在行军途中食用,在一些需要急行军或者紧急出动的情况下更适合作为军人的热量供应。同时,压缩饼干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其能够提供较为长久的饱腹感。饱腹感直接影响军人作战时的效率,吃饱了的军队才有力气去打仗。即使考虑到军人在战时热量消耗急剧上升,需要额外运输的压缩饼干,对于后勤所造成的压力也并不会非常巨大。
说真的,压缩饼干真不好吃,79年我们在对越作战中第一次接触到这种东西,每人一代四块,叫701压缩饼干,后来战士们反映咬不动又变成了761稍好一些但还是如此,不过那是战争啊主要是体积小方便带。当时如有这些东西已经很好了,那也是祖国人民的心血啊
压缩饼干做为一个军人的孩子,是小时候可以在小伙伴们面前炫耀的本钱。
记得那时候爸爸只要一出海,回来的时候都会给我带几块压缩饼干,还有肉罐头。因为他们出海的补贴就是这些,他不舍得吃就带回来给我。
压缩饼干有多顶饿
压缩饼干属于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吃它可以满足人一天的能量需要。而且体积小、携带方便,易于保存。现在的压缩饼干都是锡纸包装的,以前的压缩饼干里面还有一层油纸。这样可以利于压缩饼干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不会变质。那么压缩饼干顶不顶饿呢?我觉得压缩饼干不顶饿,因为:
所以我觉得压缩饼干并不顶饱,只不过设计上:方便携带、体积小、分量轻、易于保存,并且能够在极端条件下,满足人的正常的能量需要而已。要想顶饱的话,吃完需要多喝水,不过那样会有些涨肚,并且容易引起胃酸。
压缩饼干是用膨化粉、白糖、花生油、食盐、芝麻、水制作而成,具有香酥脆、不易吸水变软的特点。
由于膨化时经高温高压灭菌消毒,适宜长期保管和运输。用塑料袋包装既卫生又方便,压缩饼干是根据人的身体每日所需的营养成分,而专门配制的一种携带方便的食品。
一般压缩饼干是100克左右装,热量有450-500千卡,比一顿饭(2两米饭,一些青菜和肉)高出大约100-150千卡。压缩饼干可以干吃,但好是喝一口水吃一口压缩饼干。结合实际情况,一次吃个半包,就可以保持3-4个小时不饿
要是让你准备一样食物远足三天,你会选择什么?当然除了水以外,有网友直呼: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事,远足本来就需要体力,现在连吃的也几乎没有,估计还没到目的地,我已经饿死在半路了。那么我现在告诉你,有一样东西厉害到能够让你吃一口,让你饱腹感半天。是不是有人已经猜到了?没错,那就是压缩饼干。
估计很多人吃过压缩饼干吧,抗饿能力一级棒,轻盈易携带,而且有塑料包装,既卫生又方便,是出门在外旅行的必备品,能够很好地补充体力。我们都知道压缩饼干是很坚硬的一块,要是牙齿不好,也咬不动,但吃起来很香酥脆。咬上一口,然后在嘴里慢慢咀嚼,真的会让人回味无穷。我记得,以前要是有 体育 课或体测,学校里面小超市的压缩饼干就会卖清光,因为太耐饿了。
小小身躯,却潜藏着大能量,压缩饼干的成分到底有哪些呢?相信大家是比较好奇的,其实它的主要原料是油脂、乳制品、小麦粉、糖。估计健身减肥的小伙伴看到赤裸裸的两个字“油脂”,就不禁瑟瑟发抖了,吃了油脂你的体重可是会噌噌往上增了,而且里面还添加了少许果仁、果干之类的耐饿食物,这样压缩在一起,就更能抗饿了,营养价值也是挺高的。压缩饼干的水分是极其低的,所以吃的时候得备一瓶水,它比普通饼干还要干,最好是吃之前润一下喉咙,要不然直接下口,就会难以下咽,分分钟钟把它卡在喉咙了。
其实压缩饼干是分为军用与家用的。初期是用于长期的航海或战争中的紧急食品,后来制作饼干的设备发达起来,压缩饼干就得到不断的改良,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也受到不少孩子的喜爱。
说起压缩饼干也许有人会感慨,那时候我就是靠它熬过我的艰难岁月。有不少人背井离乡,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拼搏,有些人忙到不可开交,连吃饭的时间也,没有,有些人甚至是饭也吃不起,这时候只能吃块压缩饼干来抗饿,真的是一代人的心酸。话虽如此,压缩饼干是膨化食品,多吃对身体是无益的,这是暂时能够给你补充体力,而且容易上火。
现在你们终于知道压缩饼干为什么如此管饱了吧,出门在外记得把它带上哦,吃一块顶饱一天了好啦,主要是还那么实惠啊。。
压缩饼干实际上从埃及法老时代就存在了,但是现代压缩饼干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出现的。战争期间,压缩饼干被运送到北方邦联军队,成为士兵口粮的主要部分。压缩饼干高卡路里,高保质期。全世界的士兵和水手都把压缩饼干作为一种防止饥饿的方法。哥伦布起航并最终抵达美洲时,这是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
压缩通常是6个月前做的,当它真正到达部队时,就像石头一样坚硬。为了软化它,他们通常把它浸泡在水或咖啡中。 这不仅会使面包变软,足以食用,而且面包中的昆虫幼虫都会浮到顶部,让士兵们撇去它们。 尽管它们在不同的文化中被称为不同的东西,但几个世纪以来,这个基本配方一直是世界各地军队的主食。它们由面粉和水制成,有时还含有一点盐或糖,非常坚硬,充满馅料,如果保持干燥会持续很长时间。
事实上,150年前的一些士兵在战后保留了一些压缩饼干作为纪念品,今天它们通常在博物馆展出。 南方海军封锁阻止了小麦进口到达邦联各州,战争早期分配给士兵的大量压缩饼干是美墨战争(1846-1848)遗留下来的。与此同时,北方的政府面包店正在向联邦军队提供压缩饼干,他们每天每人配给9到10个压缩饼干。 吃一个压缩饼干,干燥会吸干你嘴里的水分。压缩饼干在胃里感觉和手里一样重。它们密度太大了,美国士兵们过去常常把它们当作小盘子。这种味道令人难以下咽,你基本上只是在吃面粉。
美国内战时,虽然这些饼干是按重量分发给军队的,但是按数量分发给士兵,有些团每人配给9块,有些团每人配给10块。但是对于那些想要更多的人来说,这数量通常已经足够了。压缩饼干经常激怒士兵们,这是由于三种情况之一:第一,压缩饼干可能太硬了,咬不动;第二是发给士兵的压缩饼干经常发霉或受潮;第三是压缩饼干经常生虫。 当压缩饼干发霉或受潮时,会被扔掉;但是在有许多蛆一样的虫子,他们不得不忍受在黑暗中吃,没人能分辨出它和正常压缩饼干的区别。
英国皇家海军是首批大规模生产压缩饼干的海军之一。生产早在19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英国海军士兵每天最多可获得一磅饼干,以及1加仑啤酒。 压缩饼干是用盐、水和小麦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卡路里)制成的,可以为海上船员或野外部队提供几周甚至几个月的适度营养。制作持久饼干的秘诀是吸取最后一丝水分。为此,压缩饼干被烘烤和再烘烤多达四次。饼干一旦储存起来,就会无限期保存(如果保持干燥的话)。
事实上,在美国内战期间军队获得的压缩干粮,是15年前美墨战争为军队准备的。 用餐时,士兵和水手会将压缩饼干浸泡或在咖啡、啤酒、盐水或手边的任何液体中煮沸。那是因为未弄湿的压缩饼干不可食用,而且密度足以挡住火枪子弹。饼干也可以用枪托碾碎,煮成粥,放在锅里油炸,甚至在长时间用唾液弄湿生吃。英国皇家海军的一些水手会用这种材料自制简易咖啡。这是通过拿一块烧黑的饼干,把它磨成细粉,加入沸水,用少许糖趁热喝来实现的。 除非保持干燥,压缩饼干会很快发霉变质。但是即使在理想的条件下,它们也很容易生象鼻虫幼虫或蛆。水手和士兵都将饼干浸在咖啡或水中,然后当寄生虫浮到水面上时撇去它们。其他人更喜欢简单地调暗灯光。
整个17世纪的欧洲军队和18、19世纪的海军几个世纪以来都是靠压缩饼干过活的。即使在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罐头食品出现后,士兵们仍然可以获得压缩饼干,罐头食品是拿破仑军队在19世纪早期开创的。随着技术的进步,更好的食品逐渐取代了压缩饼干的地位。
压缩瓶干一块重量在一两片左右,一顿吃上两块再喝点温开水,估计就能补充男人半天的能量了。
随着 社会 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已经改善,仍然有人喜欢吃压缩食品。那么,什么是压缩食品?在环境恶劣的时候,食物不容易保存,当人们进行野外探险时,他们带来了一个长期存放,容易保存的食物。我记得有些超市还在卖压缩饼干,但现在很少见。 这些压缩饼干实际上是小麦粉和糖,经过加工它们变成了饼干。这种饼干的唯一特点是,它可以保持很长时间而不会变质。但我也吃过了,但我认为这真的不怎么好吃。一小块压缩饼干等于你吃多少碗米饭?答案说出来你可能会害怕。
压缩过的就像一块石头,非常坚硬,所以你知道这个饼干等于多少碗米饭。你有没有想过这个?最近,有一个人做了这样的一个实验,年轻人把饼干放在水里煮熟。他没想到长时间煮但饼干没有膨胀,所以他认为这种压缩的饼干和一碗米饭差不多。
事实上,如果你想知道压缩饼干相当于多少碗米饭,你应该知道。计算包括多少热量。根据互联网上的信息,100克饼干含有457卡路里,100克大米也就只有116卡路里,相比之下,一块饼干相当于四碗大米饭的热量。可不是之前说过一碗米饭的热量。
所以用压缩饼干的卡路里还是非常高,不容易饿。但这种压缩的饼干比较粗糙,所以大家不要经常吃它。这种压缩饼干也没有太多的营养,如果你经常吃它会导致营养不良。现在每个人的生活水平都越来越好。我相信除了一些特殊的人需要压缩饼干饥饿或一些人尝鲜,没有人应该去吃压缩饼干了。你吃过压缩饼干吗?欢迎发表评论哦。
压缩饼干并不顶饱。本人去西藏骑行时候买了军用和民间生产的两种的压缩饼干以备不时之需。但是等到路上真正食用的时候发现,压缩饼干在食用的时候非常难吃。
网上说吃两三块喝水就会有饱腹感,但是实际上顶多不会产生饥饿感,充能效果比普通饼干要好一点,普通饼干吃完了,感觉像是没吃似的,但是压缩饼干吃完了感觉有点底了而已。不会有饱腹感。后来直接在路上买了两个馒头一袋榨菜,价格便宜不说。补充能量和抗饿效果更胜一筹。
所以买压缩饼干还不如买馒头榨菜效果更好。压缩饼干唯一的优势就是存储不占地方。其他没有任何优点,反而重量更重。军人应急都吃自加热食品,都不吃压缩饼干了。这个玩意儿,谁买谁上当。
对了,买士力架一类的高热能巧克力一类的都比压缩饼干强。如果出门自己玩,爬山等,可以带自加热食品,带几块巧克力棒。不行备上馒头榨菜火腿肠,样样都比压缩饼干强。
每当准备着要去登山,或者是长途旅行的时候,许多人总是不忘记去买几块压缩饼干存在包里,等肚子饿了的时候拿出来啃两口充充饥。看着小小一块儿的压缩饼干,里面究竟藏了多少的分量呢?为什么压缩饼干会那么耐饿?以下就让我们一同来看看吧。
首先,压缩饼干具有体积小、能量高、吃了之后还非常耐饿的优点,原先是用于军事的,可以说是军人们的必备粮食。可如今逐渐分成了两种,一种是军用一种是民用,但实际上这两种的差别也并不是很大。
吃过压缩饼干的人第一反应都会觉得很干,再加上只要吃一小块儿就够饱了,于是就有很多人不禁产生怀疑,觉得压缩饼干里面一定压缩了很多的原材料。
其次,基本上许多经过压缩的东西,一遇到水就会自然的分解出来,例如压缩面膜,也是一浸到水中立马就能够发泡起来。于是,就有人将压缩饼干照模照样的丢进水中搅拌,结果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紧接着又将饼干泡进牛奶里用火煮,半个钟头过去了,除了被反复煮的牛奶变得很粘稠之外,压缩饼干还跟原先放进去的形状一样,而且发现味道也没啥改变。
原来压缩饼干的主要成分是糖分、奶粉等等,因此压缩饼干比起我们平常吃的饼干营养不仅更丰富,还会比较耐饿。为了携带更加方便,才会将这些饼干进行一定程度的压缩,密度加大了之后,饼干的整体自然就很小了。除了不占太大的空间之外,这些压缩饼干也是非常利于消化的呢。
Ⅳ 军用高热量压缩食品是什么做的
中国军用食品简介
军用食品是指按军队规定的技术标准生产、供应的各类制式食品的总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用食品分为野战食品、远航食品、救生食品和通用食品四大类。
1、第1阶段(1949-1976)
1949年以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没有制式野战食品。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因限于当时的生产和实际情况,部队中作战时供应主要食物是便于携带的炒面、炒米这样一类食物。直至抗美援朝时期,国内虽有军粮的制备和研究,但品种少,口味单纯,不耐贮藏,易于变质。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与营养研究所1953年研究过速煮米和速煮面,当时的保质期仅为1年。1958年总后和上海食品工业研究所共同试制了4种干粮。其中包括压缩咸饼干、杂粮饼干、压缩蚕豆糕、玉米糕等。此后,野战食品,主要研究集中在压缩干粮上。如701、702压缩干粮,而罐头食品主要由地方工厂研制。
2、第2阶段(1976-1982)
1976年至1982年,我军研制了第一代野战食品。其基本内容是"三主"、"三副"。"三主"包括761压缩干粮、脱水米饭、脱水面条;"三副"包括午餐肉丁罐头、荦炒什锦罐头、酱爆肉丁罐头。
第一代食品的主要特点:一是同时考虑了主食、副食;二是压缩干粮和罐头均以马口铁为包装材料;三是未形成餐份,主、副食分开包装;四是未形成餐谱。
我军第一代野战食品中的脱水米饭因贮存期短、脱水面条因复水后口感较差,未装备部队形成保障能力。第一代野战食品中真正装备部队,起保障作用的是761压缩干粮。到1995年,761压缩干粮仍然是我军野战食品中的骨干品种。
3、第3阶段(1983-1994)
1983-1986年,我军开始根据战场饮食保障的需要,研制第二代野战食品。第二代野战食品设想的主要品种是:普通单兵食品、普通集体食品、边防巡逻食品、坦克兵食品4种。其中,普通单兵食品供应担负主攻任务的一线部队穿插、迂回时使用,供侦察部队和战斗激烈、无条件做饭的部队单兵使用;普通集体食品主要用于不便供应热食的防御阵地部队、固守山头、要塞部队及其他小分队、班等;坦克兵食品主要供坦克兵及特殊地域、条件下的作战部队使用;边防巡逻食品,主要供应边防巡逻部队及相应条件下的作战部队使用。
其主要技术、战术指标是:①每种食品研制2-3个品种,主、副食配套包装。普通集体食品每箱10人餐份,坦克兵食品每箱5人餐份。②接受性较好。具体要求符合《后勤装备鉴定定型试验规程》中的有关规定。单兵食品不加调理即可食用,集体食品经简单加热即可食用。③食品三大营养素比例合理,符合卫生要求,热量指标:普通食品每日份3000千卡左右;边防巡逻和坦克兵食品每日份3500千卡左右。④单兵食品采用软包装,便于携带和开启使用。⑤各种食品保质期不低于2年。
第二代野战食品的特点是:①主、副食组合配套,营养素构成合理,口味大众化,原料来源广泛。②初步形成陆勤野战食品系列,保障陆军不同兵种的需要。③全部采用软包装,减轻重量,缩小体积。
86年后,围绕着第二代野战食品的几项分题,开展了861单兵口粮(高原部队边防巡逻专用食品)、侦察兵食品陆勤系列野战食品90压缩干粮、94脱水米饭、脱水面条、军用蔬菜罐头的研究。其中,侦察兵食品、861单兵口粮、94脱水米饭、陆勤系列野战食品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脱水面条、军用蔬菜罐头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861单兵食品
861单兵食品实际是第二代野战食品中的"边防巡逻食品"。1983年开始研究,1986年9月结束。其主要内容物有猪肉米饭软罐头、水果软罐头、压缩干粮三部分构成。每日份重量1582.5克,热量4275千卡。主要特点是:口味好,营养丰富,热量高,体积小,携带和运输、使用方便。首次将软罐头技术用于军需,填补了我军罐头食品的一项空白。
侦察兵食品
侦察兵食品研究1986年2月开始,1987年6月结束。侦察兵食品含有米饭、酱米肉、水果软罐头食品、压缩干粮、巧克力和提神饮料等10种食品。每日份2包,重985克,体积1435厘米3。主要特点是:体积小,口味好,营养丰富,便于携带食用,具有解渴、兴奋和抗疲劳作用,具有较好的接受性和连食性。
陆勤系列野战食品
陆勤系列野战食品1989年开始研制,1992年完成。陆勤系列野战食品主要包括普通单兵、特种单兵食品,普通、特种集体食品。各种食品均含3种食谱。其主要特点:①初步建立了陆勤野战食品系列。②主副食品种多,口味好,配套包装,接受性较好。③采用了软包装材料,缩小了体积,减轻了重量,提高了野战食品的携带性、使用方便性。
90压缩干粮
90压缩干粮于1990年开始研究,1992年8月完成。研制90压缩干粮的主要目的是解决761压缩干粮经贮存后发硬,水分过低,食用时难以下咽的不足,以及口味、包装方面的问题。90压缩干粮的主要特点:①热量密度高,每克热量5千卡。②口味好,软硬适中,易于下咽,有较高的接受性,连食性和耐饥性。③包装材料采用铝塑包装材料代替马口铁,开户方便,包装材料重量大大减轻。
94脱水米饭
94脱水米饭从1992年开题研究,1994年完成。我军研究脱水米饭的历史悠久,从建国初期就开始了研究。1982年定型的第一代野战食品中,脱水米饭是三种主食之一。但由于工艺和设备问题,一直没有形成保障能力装备部队。因此,新研制的94脱水米饭从根本上攻克了这一难关。94脱水米饭的特点是:①脱水米饭复水性能好,85℃以上热水复水10分钟左右。②贮存性能好,保质期达到2年以上。
脱水面条
脱水面条于1992年开题研究,1994年完成。与脱水米饭一样,是研制多年未达到要求的项目。新一轮脱水面条特点是:①面条直形化。单位体积较市场上流行的各种方便面小。②产品α-化度高,在85℃复水时性能好。
军用蔬菜罐头
军用蔬菜罐头从1992年开始研究,1994年完成研究。由于我军的蔬菜罐头大多为高酸罐头,品种较少,品种较少,研制该项目的主要品种是要增加新型优质的新品种,以适应部队的需要。新研制的主要有脆绿黄瓜、麻辣豆芽和胡萝卜罐头。军用蔬菜罐头的特点是:①罐头口味为低酸,在多年一贯制的蔬菜罐头中,增加了新口味。②使用了新型食品添加剂,降低了杀菌温度,提高了内容物的品质,尤其是脆度。③采用了新的烫漂工艺,有利于杀酶和护色。从1983-1994年的10年间,尽管第二代野战食品未正式通过鉴定,但是,我军的野战食品研究工作呈现了飞跃发展的势头。一共有7个项目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
这段时期研制的野战食品的主要特点是:①各项目先后应用软罐头包装材料,填补上我军未装备软罐头食品的空白。②野战口粮设计时考虑了餐份或日份。注意了主食、副食和其他小食品的搭配,注意了营养平衡。③注意研究主食品种,脱水米饭的研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在组成形式上构成了餐份食品、日份食品,单兵食品和集体食品;在营养上提出了热量指标和营养素比例指标;在技术上软罐头使用了软包装材料,脱水米饭贮存使用了除氧剂。
4、第4阶段(1995-)
我军开展了高能野战口粮和以主食、副食、汤饮料以及自加热器四大系列为基础的新一代野战食品的研究。
高能野战口粮首次在野战食品中使用了功能性物质,渡海登陆野战食品首次使用了自加热装置,直型营养速食面条实现了40年来的突破,它可在冷水中复水,也在热水中复水,还能水煮。在相应技术领域,都获得了较大的突破,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与此同时,我军的自加热器研制也获得了较大的突破,发热效率达到美军90年代的技术水平。
这一阶段的特点:开展了高热量密度、模块化和具有功能性野战食品的研究;开展了自加热野战食品的研究;开展了先研究基本品种,后进行组合配套的系列化、餐谱化、热食化的野战食品研究,提高我军野战食品的综合保障能力。
高能野战口粮(94-96)
高能野战口粮是一种应急口粮,每日份由高能模块、营养模块、风味模块和增加胶囊四部分组合而成。用三层复合薄膜真空包装,中包装用纸盒。净重约400克,热量8360千焦耳。口粮形状为块状或牙膏状,便于部队食用和携带。主要用于机动作战和特种警备部队在3-5天内应急时使用。
该口粮的特点是:①热量密度高(22.2KJ/g),重量轻,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②功能性强。该口粮除供给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和热量外,还具有显着的调动人体内脂肪和提神抗疲劳作用。③模块化组合,便于形成不同的组合形式,适于不同人员的使用要求。④品种多,营养齐全,口味好,有较好的连续食用5天的接受性。没有不良的生理反应,深受部队欢迎。⑤贮存性好,常温可达两年。
直型速食面条
直型速食面条是新一代军用食品主食系列中重要品种。解决我军主食品种单调,至今未装备面条类野战食品的不足。为野战食品系列化、餐谱化提供品种。采用现有方便面的包装,保质期可达2年以上。由该成果配套组成的单兵速食面条具有以下先进性:一是可接受性好。主食、配菜、汤料和调味料的组合,有干有稀,较好地形成了整个食品的风味、口感,尤其在寒冷季节使用,具有鼓舞士气,提高体能的作用。二是使用方便。不受热水条件的限制;可泡可煮;餐具配套齐全;重量轻,分发方便;可在车辆行进中机动保障。三是复水盒设计新颖。采用双层结构,有利于保温和防止烫手;复水盒可作为复水容器,餐具、贮存包装和分发件,一物多用。
冻干脱水蔬菜
该成果主要用解决高原、边防、海岛、舰艇等部队在特殊环境下的蔬菜供应问题。本成果的基本原理是根据水的三相变化理论,采用冷冻升华干燥方法,将预处理过的新鲜蔬菜等进行脱水干燥,结合真空充氮、脱氧等新型综合包装工艺,使加工后的产品经长期贮存后再复水,仍能基本保持原有鲜菜的色、香、味、形和营养。
自加热食品
我军近年研制的自加热米饭采用的加热器由一拉热食品有限公司提供,属生石灰水合型,也存在单位质量发热量小,热剂用量大,反应产物氢氧化钙严重污染环境,产品易吸水受潮失效,生产工艺复杂,不能实现自动化、规模化生产。该产品是我军自热野战食品发展过程中的过渡产品。我军自热食品在产热效率、加热有效率、总加热效率、综合加热性能均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且价格较国外同类产品有大幅度下降。新研制的自热野战口粮整体上应具有高效的自加热功能,产品体积较小,启动携带使用方便,营养丰富,口味接受性好。保质期二年,保存期二年六个月。
☆人们并不知晓,其实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那天起,我国最早的快餐食品
研究已进入攻坚阶段。只不过代表着“国字号”研究的机构,是一所军队科研所
,是一群军人。
打开我军军用食品研究厚厚的档案,我们清晰地看到:早在1951年,我军最
具权威的研究所———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已将中国人喜爱的传统主食———面
条制成了方便面,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当这一代表着中国“第一代快餐”的方
便面运到朝鲜前线时,不仅受到志愿军战士的欢迎,而且连美国人也感到震惊。
如今风靡百姓中的“康师傅”方便面,其实就是日本人1958年发明、并通过港台
而引入我国的快餐食品。尽管如此,它比我国研制的方便面整整晚了7年。
人们不会忘记,进入六七十年代,我军自己研制的压缩干粮曾风靡一时,似
乎一夜间成为国人心目中快餐食品的“王牌”。当时,人们争着抢着,为买到一
桶压缩干粮还要托部队的熟人走后门。正是这种现在看来不尽如人意的快餐食品
,竟名传国外。前不久,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女老板找到总后勤部军需部某研究
所,要求购买761型压缩干粮,准备与越南商人做贸易。当科研人员将新一代压缩
干粮介绍给她时,她不停地摇头。她说,越南百姓吃过中国的快餐食品,觉得76
1型压缩干粮最有味道。今年以来,一些非洲国家也慕名通过有关方面向我国购买
军队研制的压缩干粮。
据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军用食品研究室何锦风主任介绍:我军早期研制的罐
头系列也同样有着显赫的名声。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吃上一听军用罐头,哪怕
是一听酸菜罐头,都不亚于今天我们吃上一顿丰盛的大餐。当年的水兵们探家带
上几听军用罐头,都显得比其他兵种更加神气。甚至有些孩子暗中发誓,长大了
一定要当水兵,因为水兵有罐头吃。
何主任是军用食品的研究专家,他肯定地告诉记者:军用食品一定是快餐食
品,而快餐食品却不一定能成为军用食品。快餐性只是军用食品性能指标的一个
方面。除此之外,军用食品还包括他的营养结构、口感、连续接受性和携运性能
、安全性能、保质期等。
除专为抗美援朝研制的方便面之外,何主任将我国军用食品的研究概括为“
三代”:第一代为野战食品。由压缩干粮、脱水面条、脱水米饭三种主食和午餐
肉罐头、荤炒什锦罐头、酱爆肉丁罐头三种副食构成。这期间军用食品已经形成
主副食搭配的结构。第二代为陆勤系列野战食品,如脱水米饭等。我国快餐食品
中的软包装罐头、脱水米饭都是我军在国内率先开发研制的,这些食品实际上就
是浓缩了官兵餐桌饭菜的快餐食品,它有饭、有菜、有汤,非常符合官兵的饮食
习惯。如今,我军的军用食品研究进入第三代研制期,一种新型的“方便面”问
世,不仅口感较民用方便面好,而且可以用开水或冷水泡着食用,其方便性令世
界叫好。这种面条已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与此同时,我军的快餐米饭也宣告研
制成功,并将陆续装备部队。
该快餐米饭的包装和加热方法异常特别:装在一种带拉链式的食品袋中,加
入开水,几分钟后与配套的副食、汤料一起构成了一餐典型的中国式快餐。同时
,为解决中国人爱吃热食的习惯,一种体积小、重量轻、效能高的无火焰自动加
热器也随着快餐米饭一起问世,不久将进入工业化生产阶段。
满足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军用快餐研制攻下两大世界难题
众所周知,中国人与西方人的饮食习惯有本质区别。比如说,美军的面包、
奶酪、果酱和黄油,既是方便的快餐食品,又是很好的营养食品,如果我们照搬
显然不行。因为中国的饮食结构是以淀粉食物为主,饭菜讲究色、香、味,这与
西方以蛋白质、脂肪为主的食物结构有本质区别。再有营养的食品,吃不下或不
愿意吃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因此,南方人爱吃大米,北方人爱吃面食,研制中国
的军用快餐食品必须考虑这两个基本因素。
然而,大米、白面是淀粉食品,它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在一定的水分下,放
置一段时间就会变“生”,专业俗语称其为“回生”。回生的淀粉食品不但失去
了营养价值,也失去了正常的口感。淀粉回生是一道国际性难题,世界各国目前
都未能攻克。西方国家因饮食结构中淀粉食品少,淀粉回生的矛盾不算突出,而
我们研究军用快餐,这是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曾几何时,为解决这一难题,一代
又一代军用食品科技工作者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他们终于通过迂回的方法,找到
了用脱水方法来保存淀粉食品的有效途径。现在市场上的方便米饭、方便面条都
是这种成果的产品。1999年军队科研人员与无锡轻工业大学合作,对淀粉回生的
机理进行了更深层的探讨,又找到一种更先进解决回生问题的办法。可以预见,
在不久的将来,一种符合军队要求的长时间不“回生”的米饭罐头、面条罐头必
将成为我军“罐头战场”上的主食品种。而这些品种的研制成功又将把民用快餐
食品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总后军需食品研究所的退休高级工程师吴德之告诉记者:军用快餐食品研究
遇到的第二道世界性难题是蔬菜罐头的脆性问题。稍微熟悉罐头加工工艺的人都
知道,蔬菜罐头一经杀菌,就烂糊没魂了。吃这种罐头,口中如同嚼海绵似的,
没有一点脆性。提高脆度的方法是降低杀菌强度,而降低杀菌强度将影响罐头的
保质期。为解决这一矛盾,他们几经周折,终于筛选出一种新型抑菌剂,研制出
脆性良好的蔬菜罐头。这种新型的蔬菜罐头在部队试吃后,官兵们都竖起了大拇
指,口味赞许率在90%以上。
营养价值高———军用快餐在世界快餐家族中首屈一指
军用快餐与民用快餐最显着不同的标志之一是它特别强调食品的营养价值。
在野战条件下,官兵的劳动强度是巨大的,一个人在重度军事劳动中每人每天消
耗体能为4000大卡。军用快餐所提供的能量必须达到4000大卡才能补充消耗的体
能需要,否则,就可能“入不敷出”,影响正常的训练。在保证能量基本供应的
同时,还要加强营养素供应,如维生素、矿物质等。因此,军用快餐绝不是简单
的充饥品,是一份精心设计、营养结构合理的食品。在假冒伪劣食品频出的年代
里,军用快餐在社会上始终保持了较高的知名度,这是与它的科学设计、精心配
方分不开的。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我军军用食品的营养功能,已达到相当的水准,一种多
品种、多营养的“快餐”格局正在逐步形成。随着未来军事斗争的复杂性、艰巨
性增加,研制具有特殊功能性军用快餐已成为我军军用食品研究的一个方向。目
前,在军用食品的营养研究方面,我军正努力进入世界领先行列。
保质期长———军用快餐创造了快餐食品“王国”的最高纪录
军用快餐一个非常特殊的要求就是保质期越长越好,这是由军用食品供应的
特殊性决定的。工厂生产出来的每批产品都要经过几次周转,行程有时几千公里
,到达用户手里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时间。因此,对保质的要求是异常严格的
。
就拿我军研制的压缩干粮来说吧,它的保质期相当长。为了提高压缩干粮的
保质期,科研人员可谓费尽心机。压缩干粮属高油脂产品,变质的主要因素来自
氧化哈败。为了避免这种结果,制作时采用了不易氧化的棕榈油,添加抗氧化剂
,采用了抽氧充氮铁听包装,最后用锡焊密封的保存方法。
快餐米饭是不易贮存的食品。目前,民用快餐的保质期一般都在6个月左右。
快餐米饭的变质主要是因干燥饭粒中的油脂产生的,贮存时间一长就产生了哈喇
味。为了解决快餐米饭的保存问题,科研人员在快餐米饭的研制过程中,反复试
验,经过像水闸一样,设下重重关卡,最终达到长期贮存的目的。
我军的其他快餐食品,如罐头、方便面等,都是国内当之无愧的保质期最长
的快餐食品。
社会呼唤———军用快餐何时“军转民”
不容质疑,军用食品与国内快餐食品相比,在方便性、口感、营养和保质期
等性能指标上独占鳌头,它理所当然地成为国内快餐食品的“领头羊”。展望未
来,军用食品无疑将领导中国快餐食品的潮流。
今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潜在的快餐市场越
来越大。军队研制的快餐米饭、军用方便面、压缩干粮、米粥罐头、米饭软罐头
、面条软罐头、快餐汤料、自加热食品等都有着广泛的市场。据何主任讲,一些
商家已经找到他们,渴望通过技术转让、技术投入、技术合作等途径尽快将军用
快餐转入民用市场,供广大民众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