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缓存设置多少最好
Ⅰ 硬盘的缓存容量越大越好吗
不好。
由于缓存机制和算法的限制,如果硬盘采用容量更大的缓存,性能不但不能提高,反而可能会降低硬盘读取数据的命中率,导致硬盘读取速度不稳定。
此外,缓存容量大了在高低速之间交换数据的快速性就不会这么明显了。
加之大容量缓存还会带来安全隐患,遇到突然断电时,缓存里的大量数据无法完全写入到硬盘上,从而导致部分数据丢失。
硬盘缓存不仅可以加快硬盘的读写速度,同时也可以一定程度上保护硬盘。
当需要进行大量零散数据交换时,缓存可以起到临时存储的作用,减少硬盘寻道以及机械磨损,从而降低噪音延长硬盘寿命。
(1)磁盘缓存设置多少最好扩展阅读:
基本参数:
1、容量
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存储器,容量是硬盘最主要的参数。
硬盘的容量以兆字节(MB/MiB)、千兆字节(GB/GiB)或百万兆字节(TB/TiB)为单位,
而常见的换算式为:1TB=1024GB,1GB=1024MB而1MB=1024KB。
但硬盘厂商通常使用的是GB,也就是1G=1000MB,而Windows系统,就依旧以“GB”字样来表示“GiB”单位(1024换算的),因此我们在BIOS中或在格式化硬盘时看到的容量会比厂家的标称值要小。
硬盘的容量指标还包括硬盘的单碟容量。
一般情况下硬盘容量越大,单位字节的价格就越便宜,但是超出主流容量的硬盘略微例外。
在我们买硬盘的时候说是500G的,但实际容量都比500G要小的。因为厂家是按1MB=1000KB来换算的,所以我们买新硬盘,比买时候实际用量要小点的。
2、转速:
转速的快慢是标示硬盘档次的重要参数之一,它是决定硬盘内部传输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硬盘的速度。硬盘的转速越快,硬盘寻找文件的枝铅速度也就越快,相对的硬盘的传输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
硬盘转速以每分钟多少转来表示,单位表示为RPM,RPM是Revolutions Per minute的缩写,是转/每分钟。
RPM值越大,内部传输率就越快,访问时间就越短,硬盘的整体性能也就越好。
硬盘的主轴马达带动盘片高速旋转,产生浮力使磁头飘浮在盘片上方。
要将所要存取资料的扇区带到磁头下方,转速越快,则等待时间也就越短。因此转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硬盘的速度。
家用的普通硬盘的转速一般有5400rpm、7200rpm几种高转速硬盘也是台式机用户的首选;
而对于笔记本用户则是4200rpm、5400rpm为主,虽然已经有公司发布了10000rpm的笔记本硬盘,但在市场中还较为少见;
服务器用户对硬盘性能要求最高,服务器中使用的SCSI硬盘转速基本都采用10000rpm,甚至还有15000rpm的,性能要超出家用产品很多。
较高的转速可缩短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和实际读写时间,但随着硬盘转速的不断提高也带来了温度升高、电机主轴磨损加大、工作噪音增大等负面影响。
3、平均访问时间:
平均访问时间体现了硬盘的读写速度,它包括了硬盘的寻道时间和等待时间,即:平均访问时间=平均寻道时间+平均等待时间。
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是指硬盘的磁头移动到盘面指定磁道所需的时间。这个时间当然越小越好,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通常在8ms到12ms之间,而SCSI硬盘则应小于或等于8ms。
硬盘的等待时间,又叫潜伏期,是指磁头已处于要访问的磁道,等待所要访问的扇区旋转至磁头下方的时间。平均等待时间为盘片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的一半,一般应在4ms以下。
4、传输速率:
传输速率,单位为兆字节每秒(MB/s)。硬盘数据传输率又包括了内部数据传输率和外部数据传输率。
内部传输率 也称为持续传输率,它反映了硬盘缓冲区未用时的性能。内部传输宽含率主要依赖于硬盘的旋转速度。
外部传输率它标称的是系统总线与硬盘缓冲区之间的数据传输率,外部数据传输率与硬盘接口类型和硬盘缓存的大小有关。
Fast ATA接口硬盘的最大外部传输率为16.6MB/s,而Ultra ATA接口的硬盘则达到33.3MB/s。2012年12月,两80后研制出传输速度每秒1.5GB的固态硬盘。
5、缓存:
由于硬盘的内部数据传输慎搭笑速度和外界接口传输速度不同,缓存在其中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
缓存的大小与速度是直接关系到硬盘的传输速度的重要因素,能够大幅度地提高硬盘整体性能。
当硬盘存取零碎数据时需要不断地在硬盘与内存之间交换数据,有大缓存,则可以将那些零碎数据暂存在缓存中,减小外系统的负荷,也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度。
Ⅱ 下载东西,磁盘缓存设置多大最合理
磁盘缓存
磁盘缓存最小值:默认为6MB
磁盘缓存最大值:默认为50MB
在最大最小值范围内自动调整缓存大小:默认为选上
Ⅲ 固态硬盘缓存多大合适
具体要看你使用何种方式来做缓存:
1)如果是intel的srt,一般是20g-30g的容量;
如果是性能极好的ssd,10多g就足够了。
一般最多见的是笔记本,会自带一个16或者24g的小容量ssd作为缓存。
2)如果使用一些软件,比如fancycache supercache之类。
一般是建议使用64g以上的ssd。
因为没有底层硬件的支持,所以必须要一定性能标准来达到性能的要求。
而64g一下的ssd,性能是比较一般的。
(同型号的ssd,容量越大 性能越好,这一点大家都明白,有疑问可以)
其实,容量的大小并没有太大关系。
比如买一个128g的ssd,划一个小分区出来做缓存就可以。
另外有一点提醒你,
使用软件也好,intel的srt也好。
提升最大的只是测试得分,实际使用的话 效果比较一般,至少当时让我十分失望~——~
Ⅳ 硬盘的缓存是16M的好还是32M的好
32M缓存硬盘读写性能和使用寿命都更好一些。
硬盘缓存的主要作用是将经常需要读写用到的数据存储在缓存之中,在用的时候计算机优先使用缓存中的数据,当缓存中的数据到达一定量时再写入到硬盘中,这样可以减少实际的磁盘操作,有效的保护磁盘免于重复的读写操作而导致的损坏,也能减少写入所需的时间。
32M缓存比16M缓存要大,相对来说对硬盘的保护也更多一些,所以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下,32M缓存的硬盘使用寿命会比16M缓存的硬盘寿命更久。
磁盘缓存减少CPU透过I/O读取磁盘机的次数,提升磁盘I/O的效率,用一块内存来储存存取较频繁的磁盘内容;因为内存的存取是电子动作,而磁盘的存取是I/O动作,感觉上磁盘I/O变得较为快速。
正是由于大缓存带来的读写速度提升和为了应对固态硬盘的竞争,传统机械硬盘厂家推出了混合硬盘,也就是机械硬盘+大缓存+大容量闪存的组合。这样做的优点很明显,第一大容量闪存使得系统运行速度提升,第二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以固态硬盘的速度传输到闪存中然后再转到缓存最后连续读写到机械硬盘中,大容量闪存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只要传输的数据不是远大于闪存容量的情况下传输速度能够与固态硬盘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