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p创建目录命令
① ftp命令详细资料大全
档案传输软体的使用格式为:FTP,若连 接成功,系统将提示用户输入用户名及口令: LOGIN: (输入合法的用户名或者“anonymous”): PASSWORD: (输入合法的口令,若以“anonymous”方式登录,一般输入自己的信箱):
基本介绍
- 中文名 :ftp命令
- 使用格式 :FTP
- 口令 :LOGIN
- FTP :一个客户机/服务器系统
简介
与大多数Inter服务一样,FTP也是一个客户机/服务器系统。用户通过一个支持FTP协定的客户机程式,连线到在远程主机上的FTP服务器程式。用户通过客户机程式向服务器程式发出FTP命令,服务器程式执行用户所发出的FTP命令,并将执行的结果返回到客户机。 FTP命令是Inter用户使用最频繁的命令之一,不论是在DOS、Windows的命令行、linux、UNⅨ 还是AⅨ作业系统下都可以使用FTP,都会遇到大量的FTP内部命令,熟悉并灵活套用FTP命令,可以大大方便使用者,并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比如说,用户发出一条命令,要求服务器向用户传送某一个档案的一份拷贝,服务器会回响这条命令,将指定档案送至用户的机器上。客户机程式代表用户接收到这个档案,将其存放在用户目录中。基础命令
进入想要连线的FTP站点后,用户就可以进行相应的档案传输操作了,其中一些重要 的命令及相似的命令 如下: 1、HELP、、RHELP、REMOTEHELP HELP显示LOCAL端的命令说明,若不接受则显示所有可用命令; ?相当于HELP,例如:?CD: RHELP同HELP,只是它用来显示REMOTE端的命令说明; REMOTEHELP相当于RHELP。 2、ASC(ASCll)、bin(BINARY)、IMAGE、TYPE ASCⅡ切换传输模式为文字模式(只能用来传送DOC档案,因为是7-BIT); BINARY切换传输模式为二进制模式(除文字档案外皆用此模式); IMAGE相当于BINARY: TYPE让你更改或显示传输模式。 3、BYE、QUIT BYE退出FTP: QUIT相当于BYE。 4、CD、CDUP、LCD、P~WD、 ! CD改变当前工作目录,例如:CDPUB; CDUP回到上一层目录,相当于你打CD..: LCD让你更改或显示LOCAL端的工作目录,例如:LCDTMP; PWD显示的工作目录(REMOTE端): !让你执行外壳命令,例如:!LS。 5、DELETE、MDELETE、RENAME DELETE删除REMOTE端的档案: MDELETE批量删除档案,需配合?或,* RENAME更改REMOTE端的档案名称。 6、GET、MGET、PUT、MPUT、RECV、SEND GET下传档案; MGET批量下传档案,需配合万用字符,例如:MGET*.GZ; PUT上传档案; MPUT批量上传档案,需配合万用字符; RECV相当于GET(RECV为RECEIVE的简写): SEND相当于PUT。 7、HASH、PROMPT、VERBOSE、STATUS、BELL HASH切换#字号的出现,每一个#字号表示传送了1024/8192BYTES: PROMPT切换iNTERACTⅣEON/OFF; VERBOSE切换所有档案传输过程的显示; STATUS显示的一些参数: BELL当指令做完时会发出叫声。 8、LS、DIR、MLS、MDIR、MKDIR、RMDIR LS有点像UNIX下的LS(LIST)命令: DIR相当于LS-L(LIST-LONG); MLS只是将远端某目 录下的档案存于LOCAL端的某档案里; MDIR相当于MLS; MKDIR像DOS下的MD(创建子目录)一样: RMDIR像DOS下的RD(删除子目录)一样。 9、OPEN、CLOSE、DISCONNECT、USER OPEN连线某个远端FTP服务器; CLOSE关闭连线; DISCONNECT相当于CLOSE; USER再输入一次用户名和口令(有点像UNⅨ下的SU)。命令进阶
语法
ftp [ -d] [ -g ] [ -i ] [ -n ] [ -v] [ -f ] [ -k realm] [-q[-C]][ HostName [ Port ] ] -C 允许用户指定:通过 send_file 命令发出的档案必须在网路高速缓冲区(NBC)中经过快取处理。此标志必须在指定了-q 标志的情况下使用。只有当档案在无保护的情况下以二进制方式传送时此标志才适用。 -d 将有关 ftp 命令操作的调试信息传送给 syslogd 守护进程。如果您指定-d 标志,您必须编辑/etc/syslog.conf 档案并添加下列中的一项: OR user.debug FileName 请注意:syslogd 守护进程调试级别包含信息级别讯息。 如果不编辑/etc/syslog.conf 档案,则不会产生讯息。变更了/etc/syslog.conf 档案之后,请运行 refresh -s syslogd 或 kill -1 SyslogdPID 命令,以通知 syslogd 守护进程其配置档案的变更。关于调试级别的更多信息,请参考/etc/syslog.conf 档案。也请参考 debug 子命令。 -g 禁用档案名称中的元字符拓展。解释元字符可参考为扩展(有时叫做档案名称匹配替换)档案名称。请参考 glob 子命令。 -i 关闭多档案传送中的互动式提示。请参考 prompt、mget、mput 和 mdelete 子命令,以取得多档案传送中的提示的描述。 -n 防止在起始连线中的自动登录。否则, ftp 命令会搜寻$HOME/rc 登录项,该登录项描述了远程主机的登录和初始化过程。请参考 user 子命令。 -q 允许用户指定:send_file 子例程必须用于在网路上传送档案。只有当档案在无保护的情况下以二进制方式传送时此标志才适用。 -v 显示远程服务器的全部回响,并提供数据传输的统计信息。当 ftp 命令的输出是到终端(如控制台或显示)时,此显示方式是预设方式。 如果 stdin 不是终端,除非用户调用带有-v 标志的 ftp 命令,或传送 verbose 子命令,否则 ftp 详细方式将禁用。 -f 导致转发凭证。如果Kerberos 5 不是当前认证方法,则此标志将被忽略。 -k realm 如果远程站的域不同于本地系统的域,系统将允许用户指定远程站的域。因此,域和DCE 单元是同义的。如果Kerberos 5 不是当前认证方法,则此标志将被忽略。 ?详解
1、[crud[args)1:在本地机中执行互动shell,exit回到FTP环境, 列如:!LS*.zip. 2、$macro-amc[args儿执行宏定义macro-name。 3、aount[password]:提供登录远程系统成功后访问系统资源所需的补充口令。 4、append local-file[remote-file]:将本地档案追加到远程系统主机,若未指定远系统档案名称,则使用本地档案名称。 5、ASCii:使用ascⅡ型传输方式。 6、bell:每个命令执行完毕后计算机响铃—次 7、bin:使用二进制档案传输方式 8、bye..退出FTP会话过程— 9、case:在使用mget时,将远程主档案名称中的大写字母转为小写字母 10、cdremote·dir:进入远程主机目录。 11、cp..进入远程主机目录的父目录。 12、chmodmodefile-name:将远程主机档案file-name的存取方式设定为mode。列如:chmod777a.OUt。 13、close:中断与远程服务器的FTP会话(与open对应)。 14、cr:使用ASCii“方式传输档案时,将回车换行转换为回行 15、deleteremote-file-删除远程主机档案: 16、debugldebug-value3:.设定调试方式,显示传送至远程主机的每条命令。例如:debug3,若设为0,表示取消debug。 17、dir[remote-dir][Local-file]:显示远程主机目录,并将结果存入本地档案local-file: 18、disconnection-.同close。 19、formformat:将档案传输方式设定为format,预设为file方式。 20、getremote-file[10cal-file]:将远程主机的档案remote-file传至本地 硬盘的local-file。 21、glob:设定mdelete,mget,mput的档案名称扩展,预设时不扩展档案名称,同命令行的-g参数。 22、hash:每传输1024位元组,显示一个hash符号(#)。 23、help[cmd]:显示FTP内部命令cmd的帮助信息,如.-helpget。 24、idle[seconds]:将远程服务器的休眠计时器设为[seconds]秒。 25、image:设定二进制传输方式(同binary)。 26、LCD[DIR]:将本地工作目录切换至dir。 27、LS[remote-DIR][LOCAL-FILE]:显示远程目录remote-dir,并存入本地文local-fileo 28、macdefmacro-name:定义一个宏,遇到macdef下的空行时,宏定义结束。 29、mdelete[remote-file]:删除远程主机档案。 30、mdirremote-fileslocal-file:与dlr类似,但可指定多个远程档案。列如mdir*.O.*.zipoutfiLe。 31、mgetremote-files:传输多个远程档案。 32、mkdirdirname:在远程主机中建一目录。 33、misremote-filelocal-file.同nlist,但可指定多个档案名称。 34、mode[modename]:将档案传输方式设定为modename,预设为stream方式。 35、modtimefile-name..显示远程主机档案的最后修改时间。· 36、mputlocal-file:将多个档案传输至远程主机, 37、newerfile-name:如果远程机中file-name的修改时间比本地硬盘同名档案的时间巨近,则重新传输该档案。·其它
FTP服务器及匿名FTP FTP的全称是File Transfer Protocol(档案传输协定),顾名思义,就是专门用来传输档案的协定。FTP的主要作用,就是让用户连线上一个远程计算机(这些计算机上运行着 FTP服务器程式)察看远程计算机有哪些档案,然后把档案从远程计算机上拷到本地计算机,或把本地计算机的档案送到远程计算机去。 其实 早期在Inter上传输档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知道 Inter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计算机环境,有PC、工作站、MAC、服务器、大型机等等,而这些计算机可能运行不同的作业系统,有Unix、Dos、 Windows、MacOS等等,各种作业系统之间的档案交流,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档案传输协定,这就是所谓的FTP。虽然基于不同的作业系统有不同的 FTP应用程式,而所有这些应用程式都遵守同一种协定,这样用户就可以把自己的档案传送给别人,或者从其它的用户环境中获得档案。 与大 多数Inter服务一样,FTP也是一个客户机/服务器系统(C/S)。用户通过一个支持FTP协定的客户机程式,连线到远程主机上的FTP服务器 程式。用户通过客户机程式向服务器程式发出命令,服务器程式执行用户所发出的命令,并将执行的结果返回到客户机。比如说,用户发出一条命令,要求服务器向用户传送某一个档案,将其存放在用户指定目录中。FTP客户程式 有字符界面和图形界面两种。字符界面的FTP的命令复杂、繁多。图形界面的FTP客户程式,操作上要简洁方便的多。 在FTP的使用当 中,用户经常遇到两个概念:"下载"(Download)和"上载"(Upload)。"下载"档案就是从远程主机拷贝档案至自己的计算机上;"上载"文 件就是将档案从自己的计算机中拷贝至远程主机上。用Inter语言来说,用户可通过客户机程式向(从)远程主机上载(下载)档案。 在ftp的使用过程中,必须首先登录,在远程主机上获得相应的许可权以后,方可上传或下载档案。也就是说,要想同哪一台计算机传送档案,就必须具有哪一台计算机的适当授权。换言之,除非有用户ID和口令,否则便无法传送档案。这种情况违背了Inter的开放性,Inter上的FTP主机何止千 万,不可能要求每个用户在每一台主机上都拥有帐号。因此就衍生出了匿名FTP。
② 如何创建FTP文件夹
通过添加网络位置来FTP文件夹,具体操作请参照以下步骤,演示电脑系统为windows7。
1、在计算机界面空白处点击右键,在右键弹出菜单点击“添加一个网络位置”。
③ 怎样给FTP设置指定的用户名访问和目录
在桌面上右击“我的电脑”,执行“管理”命令,在“计算机管理”窗口的左窗格中依次展开“系统工具”→“本地用户和组”目录,单击选中“用户”选项。在右侧窗格中单击右键,执行“新用户”命令。在打开的“新用户”对话框中填写用户名(如hanjiang),并设定密码。然后取消“用户下次登录时需更改密码”复选框,并勾选“用户不能更改密码”和“密码永不过期”复选框,单击“创建”按钮完成该用户的添加。重复这一过程添加其他用户,最后单击“关闭”按钮即可。
为方便对这些用户的管理,最好将他们放入一个专门的组中。例如我们可以创建一个“FTPUsers”组:在“计算机管理”窗口的目录树中单击选中“组”选项,然后在右侧窗格中单击右键,执行“新建组”命令,并将该组命名为“FTPUsers”。接着依次单击“添加”→“高级”→“立即查找”按钮,将刚才创建的用户全部添加进来,最后依次单击“创建”→“结束”按钮。
然而事情并没有完,因为上述创建的用户默认隶属于“Users”组,也就是说他们拥有对大部分资源的浏览权限。为了实现对特定资源的有效管理,需要将这些用户从“Users”组中删除。在“计算机管理”窗口的右侧窗格中双击“Users”选项,用鼠标拖选所有刚添加的用户并单击“删除”按钮即可。 设置独立权限
这里的权限设置需要分两部分来进行,即对FTP服务器主目录的权限设置和对各个用户文件夹的权限设置。假设FTP服务器的主目录路径为“G:/FTPServer”,我们先来取消“FTPUsers”组的用户对“FTPServer”文件夹的“写入 ”权限。右击“FTPServer”文件夹,执行“属性”命令。在打开的“FTPServer 属性”对话框中切换至“安全”选项卡下,然后依次单击“添加”→“高级”→“立即查找”按钮,单击选中“FTPUsers”组并依次单击“确定”按钮回到“FTPServer 属性”对话框。接着在“FTPUsers的权限”列表框中勾选“拒绝写入”复选框。为了使“拒绝写入”权限仅对“FTPServer”文件夹有效,还需要单击“高级”按钮,在“FTPServer的高级安全设置”对话框中双击“权限列表”中的“拒绝FTPUsers写入”选项,打开“FTPServer的权限设置”对话框。在“应用到”下拉列表中选中“只有该文件夹”选项,连续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如图1)。
接着我们为每个用户创建独立的文件夹(以用户名命名),并针对每个文件夹赋予相应用户适当的权限。以文件夹“hanjiang”为例,在“hanjiang 属性”对话框的“安全”选项卡下将用户“hanjiang”添加进来,并赋予其读取和写入的权限。同理,对于其他文件夹,也只赋予相应用户读取和写入的权限。
小提示:需要受到权限保护的文件夹必须在NTFS分区中创建,FAT32分区内的资源无法设置权限。 至此,设置工作就全部结束了。在任意一台机器上以用户“hanjiang”的身份登录FTP服务器,你会发现该用户只能在“hanjiang”文件夹中任意读写,而无法看到主目录和其他用户目录的内容。
④ qt实现ftp创建文件夹命令
本文实例为大家分享了QT实现FTP上传文件的具体代码,供大家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两台电脑通过网线建立本地连接,保证网关在同一段;
服务器端打开ftp;
控制面板→程序→启用或关闭windows功能→windows功能→Internet信息服务
启用“FTP服务”FTP扩展性” IIS管理控制台”
开始屏幕的搜索中输入“IIS”,然后点击打开“IIS管理器”
打开“IIS管理器”后,在左栏的“网站”上点击右键,打开“添加FTP站点”
然后按照提示填写站点信息
点击“下一步”,按照下图提示,设置“绑定和SSL设置”,在“IP地址”处,可以用内网IP也可以用外网IP,访客自然也就根据你的IP设定来决定;
点击“下一步”,设置“身份验证和授权信息”
然后在本机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ftp://填写的IP”测试一下
客户端网页测试远程访问;
客户端(另一台电脑)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ftp://填写的IP”测试一下
客户端cmd测试远程访问;
win+r打开运行窗口,输入cmd
回车打开cmd命令窗口
cmd命令中输入:ftp回车
回车切换至ftp命令窗口,输入命令:open,回车提示:到
到即所要连接测试的ftp地址,我们输入:IP 22
即:ip地址+空格+端口号,没有+号
回车后弹出用户一行,输入ftp的用户名后回车,输入ftp用户名对应的密码
输入密码后回车,如果提示,user logged in就说么ftp创建无问题
客户端程序测试远程访问。
新建程序,添加ftpclass.cpp、ftpclass.h,复制main.cpp内容到程序入口函数
注意:/项目-属性-常规-字符集-使用多字节字符集/
//main.cpp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ftpclass.h"
void main()
{
printf("------- 开始测试!------\n");
printf("01--创建连接 %d\n", FtpClass::createConnection());
printf("02--打开目标ftp %d\n", FtpClass::createTable());
/*可以读取ini内参数
FtpClass::ftp_Ip = TEXT("Ini读取");
FtpClass::ftp_Port = TEXT("Ini读取");
FtpClass::ftp_User = TEXT("Ini读取");
FtpClass::ftp_Password = TEXT("Ini读取");
FtpClass::ftp_Fixed_Path = TEXT("Ini读取");*/
printf("03--创建文件夹 %d\n", FtpClass::createFolder("自动生成目录1","自动生成目录2","自动生成目录3"));
/*上传目标路径*/
printf("04--上传文件 %d\n", FtpClass::insert( "D:/a.txt", "b.txt"));
/*本机文件需要上传文件*/ /*上传后文件名称,可以和本地文件名称不一样,类型最好别换*/
printf("05--关闭通讯 %d\n", FtpClass::createClose());
printf("------ 结束测试!------\n");
return ;
}
//ftpclass.h
/*项目-属性-常规-字符集-使用多字节字符集*/
/*wininet.lib、shlwapi.lib可以直接添加到附加依赖项*/
/*BOOL_VERIFY、NULL_VERIFY 程序结束判断*/
#pragma once
#pragma comment(lib,"wininet.lib")
#pragma comment(lib,"shlwapi.lib")
#define BOOL_VERIFY(emStatus_bool,switch_bool) \
if (emStatus_bool == true)\
{return true;}\
else{\
if (switch_bool == 3) printf(" FTP_03_err:创建文件夹失败!%d\n"); \
if (switch_bool == 4) printf(" FTP_04_err:上传文件失败!\n"); \
if (switch_bool == 5) printf(" FTP_05_err:关闭窗口句柄失败!\n"); \
return false;\
}
#define NULL_VERIFY(emStatus_null,switch_null) \
if (emStatus_null != NULL)\
{return true;}\
else{\
if (switch_null == 1) {printf(" FTP_01_err:打开通讯错误 Error:%d\n", GetLastError());}\
if (switch_null == 2) {printf(" FTP_02_err:建立连接错误 Error:%d\n", GetLastError());}\
return false;\
}
#include "stdafx.h"//没用
#include <afxinet.h>//MFC相关
#include "wininet.h"//调用FTP相关类
#include "shlwapi.h"//调用文件操作相关类
class FtpClass
{
public:
/*ini读取变量*/
static CString ftp_Ip;//目标ip
static CString ftp_Port;//目标端口
static CString ftp_User;//目标账户
static CString ftp_Password;//目标密码
static CString ftp_Fixed_Path;//目标固定路径
static CString ftp_Free_Path;//目标自己生成路径
/*全局变量*/
static BOOL pRes;
static HINTERNET hInternet;
static HINTERNET hConnect;
/*全局函数*/
static bool createConnection(); //创建一个连接
static bool createTable();
static bool ThreadInternetConnect(PVOID )
//打开目标ftp
static bool createFolder(CString temp1, CString temp2, CString temp3); //上传文件
static bool insert(CString temp, CString temp1); //出入数据
static bool createClose(); //断开连接
};
//ftpclass.cpp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ftpclass.h"
CString FtpClass::ftp_Ip = TEXT("192.168.3.104");
CString FtpClass::ftp_Port = TEXT("21");
CString FtpClass::ftp_User = TEXT("Administrator");
CString FtpClass::ftp_Password = TEXT("xinxin");
CString FtpClass::ftp_Fixed_Path = TEXT("1级固定目录/2级固定目录/3级固定目录");
CString FtpClass::ftp_Free_Path = TEXT("自动生成目录");
BOOL FtpClass::pRes = false;
HINTERNET FtpClass::hInternet = NULL;
HINTERNET FtpClass::hConnect = NULL;
//创建一个连接
bool FtpClass::createConnection() {
/*ftp_Ip = TEXT("Ini读取");
ftp_Port = TEXT("Ini读取");
ftp_User = TEXT("Ini读取");
ftp_Password = TEXT("Ini读取");
ftp_Fixed_Path = TEXT("Ini读取");*/
hInternet = InternetOpen(NULL, INTERNET_OPEN_TYPE_DIRECT,
NULL, NULL, INTERNET_FLAG_NO_CACHE_WRITE);
NULL_VERIFY(hInternet,1);
}
bool FtpClass::ThreadInternetConnect(PVOID param) {
// 打开http
hConnect = InternetConnect(hInternet, ftp_Ip, INTERNET_DEFAULT_FTP_PORT,//INTERNET_DEFAULT_FTP_PORT 第三个参数默认值21
ftp_User, ftp_Password, INTERNET_SERVICE_FTP,
INTERNET_FLAG_EXISTING_CONNECT || INTERNET_FLAG_PASSIVE, 0);
return 1;
}
//打开目标ftp
bool FtpClass::createTable()
{
/*hConnect = InternetConnect(hInternet, ftp_Ip, 25,//INTERNET_DEFAULT_FTP_PORT 第三个参数默认值21
ftp_User, ftp_Password, INTERNET_SERVICE_FTP,
INTERNET_FLAG_EXISTING_CONNECT || INTERNET_FLAG_PASSIVE, 0);
NULL_VERIFY(hConnect,2);*/
HANDLE hThread = CreateThread(NULL, 0, (LPTHREAD_START_ROUTINE)ThreadInternetConnect, (LPVOID)NULL, 0, NULL);
//超时3秒,如果等待结果是超时
if (WaitForSingleObject(hThread, 3 * 1000) == WAIT_TIMEOUT) {
TerminateThread(hThread, 0);
CloseHandle(hThread);
NULL_VERIFY(hConnect, 2);
}
NULL_VERIFY(hConnect, 2);
}
//上传文件
bool FtpClass::createFolder(CString temp1, CString temp2, CString temp3)
{
/*新建文件件每次只能创建一级,多个需要分多次创建*/
pRes = false;
ftp_Free_Path = "";
ftp_Free_Path = ftp_Fixed_Path + "/" + temp1;
FtpCreateDirectory(hConnect, ftp_Free_Path);
ftp_Free_Path = ftp_Free_Path + "/" + temp2;
FtpCreateDirectory(hConnect, ftp_Free_Path);
ftp_Free_Path = ftp_Free_Path + "/" + temp3;
pRes = FtpCreateDirectory(hConnect, ftp_Free_Path);
BOOL_VERIFY(pRes,3);
}
//出入数据
bool FtpClass::insert(CString temp, CString temp1)
{
pRes = false;
ftp_Free_Path = ftp_Free_Path + "/" +temp1;
pRes = FtpPutFile(hConnect, temp,/*本机文件*/
ftp_Free_Path, /*TEXT("一级目录/二级目录/三级目录/a.txt"),*/
FTP_TRANSFER_TYPE_ASCII, 0);
BOOL_VERIFY(pRes,4);
}
//断开连接
bool FtpClass::createClose()
{
pRes = false;
if (InternetCloseHandle(hConnect))
pRes = InternetCloseHandle(hInternet);
BOOL_VERIFY(pRes,5);
}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脚本之家。
⑤ 请列出FTP的常见命令
1、DOS方式下FTP的使用
可在Windows系统cmd命令提示符下,输入
C: >FTP 域名
USER NAME: 管理员帐号
PASSWORD: 口令
FTP>PUT
LOCAL FILE: filename
REMOTE FILE: filename
即可上传
下载时使用GET命令
2、FTP常用命令
Ftp命令的功能是在本地机和远程机之间传送文件。该命令的一般格式如下:
c:> ftp 主机名/IP
最常用的命令有:
ls 列出远程机的当前目录
cd 在远程机上改变工作目录
lcd 在本地机上改变工作目录
ascii 设置文件传输方式为ASCII模式
binary 设置文件传输方式为二进制模式
close 终止当前的ftp会话
hash 每次传输完数据缓冲区中的数据后就显示一个#号
get(mget) 从远程机传送指定文件到本地机
put(mput) 从本地机传送指定文件到远程机
open 连接远程ftp站点
quit 断开与远程机的连接并退出ftp
? 显示本地帮助信息
3.Linux下FTP命令详解
FTP> ! 从 ftp 子系统退出到外壳。
FTP> ? 显示 ftp 命令说明。? 与 help 相同。
格式:? [command]
说明:[command]指定需要帮助的命令名称。如果没有指定 command,ftp 将显示全部命令的列表。
FTP> append 使用当前文件类型设置将本地文件附加到远程计算机上的文件。
格式:append local-file [remote-file]
说明:local-file 指定要添加的本地文件。
remote-file 指定要添加 local-file 的远程计算机上的文件。如果省略了 remote-file,本地文件名将被用作远程文件名。
FTP> ascii 将文件传送类型设置为默认的 ASCII。
说明:FTP 支持两种文件传送类型,ASCII 码和二进制图像。在传送文本文件时应该使用ASCII。
FTP> bell 切换响铃以在每个文件传送命令完成后响铃。默认情况下,铃声是关闭的。
FTP> binary(或bi) 将文件传送类型设置为二进制。
FTP> bye(或by) 结束与远程计算机的 FTP 会话并退出 ftp。
FTP> cd 更改远程计算机上的工作目录。
格式:cd remote-directory
说明:remote-directory 指定要更改的远程计算机上的目录。
FTP> close 结束与远程服务器的 FTP 会话并返回命令解释程序。
FTP> debug 切换调试。当调试打开时,发送到远程计算机的每个命令都打印,前面是字符串“>”。默认情况下,调试是关闭的。
FTP> delete 删除远程计算机上的文件。
格式:delete remote-file
说明:remote-file 指定要删除的文件。
FTP> dir 显示远程目录文件和子目录列表。
格式:dir [remote-directory] [local-file]
说明:remote-directory 指定要查看其列表的目录。如果没有指定目录,将使用远程计算机中的当前工作目录。Local-file 指定要存储列表的本地文件。如果没有指定,输出将显示在屏幕上。
FTP> disconnect 从远程计算机断开,保留 ftp 提示。
FTP> get 使用当前文件转换类型将远程文件复制到本地计算机。
格式:get remote-file [local-file]
说明:remote-file 指定要复制的远程文件。
Local-file 指定要在本地计算机上使用的名称。如果没有指定,文件将命名为 remote-file。
FTP >glob 切换文件名组合。组合允许在内部文件或路径名中使用通配符(*和?)。默认情况下,组合是打开的。
FTP >hash 切换已传输的每个数据块的数字签名 (#) 打印。数据块的大小是2048 字节。默认情况下,散列符号打印是关闭的。
FTP >help 显示 ftp 命令说明。
格式:help [command]
说明:command 指定需要有关说明的命令的名称。如果没有指定 command,ftp 将显示全部命令的列表。
FTP >lcd 更改本地计算机上的工作目录。默认情况下,工作目录是启动 ftp 的目录。
格式:lcd [directory]
说明:directory 指定要更改的本地计算机上的目录。如果没有指定directory,将显示本地计算机中当前的工作目录。
FTP >literal 将参数逐字发送到远程 FTP 服务器。将返回单个的 FTP 回复代码。
格式:literal argument [ ...]
说明:argument 指定要发送到 FTP 服务器的参数。
FTP >ls 显示远程目录文件和子目录的缩写列表。
格式:ls [remote-directory] [local-file]
说明:remote-directory 指定要查看其列表的目录。如果没有指定目录,将使用远程计算机中的当前工作目录。 local-file 指定要存储列表的本地文件。如果没有指定,输出将显示在屏幕上。
FTP >mdelete 删除远程计算机上的文件。
格式:mdelete remote-files [ ...]
说明:remote-files 指定要删除的远程文件。
FTP >mdir 显示远程目录文件和子目录列表。可以使用 mdir 指定多个文件。
格式:mdir remote-files [ ...] local-file
说明:remote-files 指定要查看列表的目录。必须指定 remote-files。请键入 - 使用远程计算机上的当前工作目录。
local-file 指定要还原列表的本地文件。请键入- 在屏幕上显示列表。
FTP >mget 使用当前文件传送类型将远程文件复制到本地计算机。
格式:mget remote-files [ ...]
说明:remote-files 指定要复制到本地计算机的远程文件。
FTP >mkdir 创建远程目录。
格式:mkdir directory
说明:directory 指定新的远程目录的名称。
FTP >mls 显示远程目录文件和子目录的缩写列表。
格式:mls remote-files [ ...] local-file
说明:remote-files 指定要查看列表的文件。必须指定 remote-files;
请键入- 使用远程计算机上的当前工作目录。
local-file 指定要存储列表的本地文件。请键入 - 以在屏幕上显示列表。
FTP >mput 使用当前文件传送类型将本地文件复制到远程计算机上。
格式:mput local-files [ ...]
说明:local-files 指定要复制到远程计算机的本地文件
FTP >open 与指定的 FTP 服务器连接。
格式:open computer [port]
说明:computer 指定要连接的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 IP 地址或计算机名称指定计算机(DNS 或主机文件必须可用)。如果自动登录打开(默认),ftp 还将尝试自动将用户登录到 FTP 服务器port 指定用来联系 FTP 服务器的端口号。
FTP >prompt 切换提示。如果关闭提示时 mget 及 mput 传送所有文件,Ftp在多文件传送过程中将提示允许您有选择地检索或存储文件。默认情况下,提示是
打开的。
FTP >put 使用当前文件传送类型将本地文件复制到远程计算机上。
格式:put local-file [remote-file]
说明:local-file 指定要复制的本地文件。
remote-file 指定要在远程计算机上使用的名称。如果没有指定,文件将命名为 local-file。
FTP >pwd 显示远程计算机上的当前目录。
FTP >quit 结束与远程计算机的 FTP 会话并退出 ftp。
FTP >quote 将参数逐字发送到远程 FTP 服务器。将返回单个的 FTP 回复代码。
Quote 与 literal 相同。
格式:quote argument [ ...]
说明:argument 指定要发送到 FTP 服务器的参数。
FTP >recv 使用当前文件传送类型将远程文件复制到本地计算机。Recv 与 get相同。
格式:recv remote-file [local-file]
说明:remote-file 指定要复制的远程文件。
local-file 指定要在本地计算机上使用的名称。如果没有指定,文件将命名为 remote-file。
FTP >remotehelp 显示远程命令帮助。
格式:remotehelp [command]
说明:command 指定需要帮助的命令的名称。如果没有指定 command,ftp将显示全部远程命令的列表。
FTP >rename 重命名远程文件。
格式:rename filename newfilename
说明:filename 指定要重命名的文件。 newfilename 指定新的文件名。
FTP >rmdir 删除远程目录。
格式:rmdir directory
说明:directory 指定要删除的远程目录的名称。
FTP >send 使用当前文件传送类型将本地文件复制到远程计算机上。Send 与put 相同。
格式:send local-file [remote-file]
说明:local-file 指定要复制的本地文件。 remote-file 指定要在远程计算机上使用的名称。如果没有指定,文件将命名为 local-file。
FTP >status 显示 FTP 连接和切换的当前状态。
FTP >trace 切换数据包跟踪。Trace 在运行 ftp 命令时显示每个数据包的路由。
FTP >type 设置或显示文件传送类型。
格式:type [type-name]
说明:type-name 指定文件传送类型。默认设置为 ascii。如果没有指定type-name,将显示当前的类型。
FTP >user 指定远程计算机的用户。
格式:user username [password] [account]
说明:user-name 指定登录到远程计算机所使用的用户名。password 指定 user-name 的密码。如果没有指定,但必须指定,ftp 会提示输入密码。
account 指定登录到远程计算机所使用的帐户。如果没有指定account,但是需要指定,ftp 会提示您输入帐户。
FTP >verbose 切换 verbose 模式。如果打开,将显示所有 ftp 响应。在文件传送完成后,将同时显示与传送效率有关的统计信息。默认情况下,verbose 是打开的。
⑥ linux创建ftp服务器的基本命令
快速构建FTP服务器,FTP服务器实现的基本功能是,下面就分几个步骤来搭建一个可以实现功能的简易FTP服务器。
1.安装FTP服务器
如果在安装系统时没有选择安装FTP服务器,可以通过Red Hat中的“添加/删除应用程序”进行安装。具体方法是,选择“主选单”→“”→“添加/删除应用程序”,在弹出的界面中选中FTP服务器,单击“更新”即可。
如果无法确认是否安装了该软件,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查看:
2.启动FTP服务器
套用Red Hat 9.0的预设范例直接启动VSFTP。
为vsftpd启动vsftpd: [确定]
3.在/var/ftp/pub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test.txt的文件
文件内容为“This is a test file”。
4.测试
使用FTP客户端登录到本地服务器,然后以匿名身份(anonymous)登录:
# ftp 127.0.0.1Connected to 127.0.0.1 (127.0.0.1).220 (vsFTPd 1.1.3)Name (127.0.0.1:root): anonymous331 Please specify the pass.Password:230 Login successful. Have fun.Remote system type is UNIX.Using binary mode to transfer files.
这样就成功地登录到FTP服务器。可以显示服务器目录列表如下:
ftp ls227 Entering Passive Mode (127,0,0,1,63,15)drwxr-xr-x 2 0 0 4096 Dec 04 01:35 pub226 y send OK.
切换到pub目录下,并显示目录内容,可以找到刚才创建的文件test.txt:
ftp cd pub250 Directory successfully changed.ftp ls227 Entering Passive Mode (127,0,0,1,232,34)150 Here comes the directory listing.-rw-r--r-- 1 0 0 21 Dec 04 01:35 test.txt226 Directory send OK.
下载test.txt文件:
ftp mget test.txtmget test.txt? y227 Entering Passive Mode (127,0,0,1,186,210)150 Opening BINARY mode data connection for test.txt (21 bytes).226 File send OK.21 bytes received in 0.0108 secs (1.9 Kbytes/sec)
查看本机目录内容,可以看到test.txt已成功下载到本机。
ftp !lsa EIO_Binders initrd mnt proc tftpboot ylg.txtbin etc lib mymnt root tmpboot home lost+found myshare sbin usrdev id_dsas.pub misc opt test.txt var
尝试上传名为ylg.txt的文件,可以看到请求被拒绝了。
ftp put ylg.txtlocal: ylg.txt remote: ylg.txt227 Entering Passive Mode (127,0,0,1,243,10)550 Permission dend.
退出登录:
由测试可以看出,已经可以下载文件,但不能上传文件(也不能在服务器上创建目录和文件)。实际上这是一个专门提供下载服务的匿名FTP服务器。
从上面的步骤可以看出,并不需要做什么配置就可以完成一个简易FTP服务器的架设。这是因为Red Hat已经配置好一个缺省的FTP服务器。不过在实际应用中,大部分情况下这个简易的服务器并不能满足需求。
进一步配置FTP
下面将创建一个能够满足常用需求的FTP服务器。实际应用中,FTP服务器一般要同时提供和功能。此外,出于安全考虑,还需要有用户身份验证、用户权限设置及空间管理等。下面就来搭建这样一个FTP服务器。
1.创建欢迎语
如果希望使用者在进入目录时,能够看到欢迎语或对本目录的介绍,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
确定/etc/vsftpd/vsftpd.conf文件中dirmessage_enable=YES,默认情况下,Red Hat 9.0有此设置。接着,在目录中新增名为.message的文件。本例在/home/ylg目录下创建一个.message文件,其内容为“欢迎来到我的 FTP站点”。
2.更换FTP服务器的默认端口
将预设的21端口改为2121,这样做是基于安全的考虑。更改方法为,使用vi打开/etc/vsftpd/vsftpd.conf:#vi /etc/vsftpd/vsftpd.conf
在文件最后增加如下一行内容:
3.取消anonymous登录的功能
在vsftpd.conf文件中找到如下一行,并将其值改为“NO”:anonymous_enable=YES
4.设定使用者不得更改目录
这样做的目的也是基于安全性的考虑。一般情况下,使用者的预设目录为/home/username。若是不希望使用者在登录后能够切换至上一层目录/home,则可通过以下设置来实现。在/etc/vsftpd/vsftpd.conf文件中找到以下三行内容:
#chroot_list_enable=YES# (default follows)#chroot_list_file=/etc/vsftpd.chroot_list
将其改为:
chroot_list_enable=YES# (default follows)chroot_list_file=/etc/vsftpd/chroot_list
新增一个文件/etc/vsftpd/chroot_list,文件内容为两个用户名:
5.针对不同的使用者限制不同的速度
假设用户ylg所能使用的最高速度为500Kb/s,用户user1所能使用的最高速度为250Kb/s,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设置。在/etc/vsftpd/vsftpd.conf文件尾部新增以下一行:
增加一个名为/etc/vsftpd/userconf的目录:
在/etc/vsftpd/userconf下新增一个名为ylg的文件,其内容如下所示:
local_max_rate=500000
在/etc/vsftpd/userconf目录下新增一个名为user1的文件,其内容如下所示:
local_max_rate=250000
VSFTP对于速度的限制范围大概在80%到120%之间,也就是限制最高速度为100Kb/s,但实际的速度可能在80Kb/s到120Kb/s之间。如果频宽不足,数值会低于此限制。6.对于每一个联机用户,都以独立的进程来运行。一般情况下,在启动VSFTP时,只会看到一个名为vsftpd的进程在运行。但若是读者希望每一个联机用户都能以独立的进程来呈现,则可通过在/etc/vsftpd/vsftpd.conf文件中增加以下一行来实现:
setproctitle_enable=YES
6.保存/etc/vsftpd/vsftpd.conf文件,然后重新启动vsftpd:
7.测试刚创建的FTP服务器
以缺省方式登录会被拒绝,因为此时的默认端口号已经更改为2121,所以登录时需指定端口。
此时也不能再使用匿名方式登录:
# ftp 127.0.0.1 2121Connected to 127.0.0.1 (127.0.0.1).220 (vsFTPd 1.1.3)Name (127.0.0.1:root): anonymous331 Please specify the pass.Password:530 Login incorrect.Login failed.
如果以用户ylg则可以成功登录(指定端口2121),并显示欢迎信息:
# ftp 127.0.0.1 2121Connected to 127.0.0.1 (127.0.0.1).220 (vsFTPd 1.1.3)Name (127.0.0.1:root): ylg331 Please specify the password.Password:230-欢迎来到我的FTP站点230 Login successful. Have fun.Remote system type is .Using binary mode to transfer files.
因为在设置中设定了不能切换目录,所以下列命令无法正确执行:
550 Failed to change y.
再来测试一下上传和。首先下载服务器目录中的test.txt文件:
ftp get test.txtlocal: test.txt remote: test.txt227 Entering Passive Mode (127,0,0,1,243,215)150 Opening BINARY mode data connection for test.txt (21 bytes).226 File send OK.21 bytes received in 0.00308 secs (6.7 Kbytes/sec)
可以通过!ls命令看到本机目录中已成功下载该文件。然后上传本机目录中的ylg.txt文件到服务器:
ftp put ylg.txtlocal: ylg.txt remote: ylg.txt227 Entering Passive Mode (127,0,0,1,133,248)150 Ok to send data.226 File receive OK.19 bytes sent in 0.0401 secs (0.46 Kbytes/sec)
用ls命令查看服务器目录,会发现该文件已成功上传。
为了测试不同连机用户使用的是不同进程,可以使用ps -ef指令
⑦ 如何在FTP下创建多层目录
linux的ftp命令可以从标准输入接收ftp指令
目录检测应该不需要,即使在ftp服务器上创建目录失败也不会导致ftp命令的退出
创建目录 mkdir指令
上传文件 put指令
为ftp命令行重定向标准输入,shell有很多种手段,例如<<,或者使用管道
⑧ CMD里 FTP的命令都有什么
在cmd中ftp命令很多,常用的主要有:
1、 ftp 192.168.1.3 登陆ftp。
2、dir 显示远程主机目录。
3、cd remote-dir:进入远程主机目录。
4、help[cmd]:显示ftp内部命令cmd的帮助信息,如:help get。
5、get remote-file[local-file]: 将远程主机的文件remote-file传至本地硬盘的local-file(本地文件夹)。
6、put local-file[remote-file]:将本地文件local-file传送至远程主机。
(8)ftp创建目录命令扩展阅读:
FTP命令是Internet用户使用最频繁的命令之一,不论是在DOS还是UNIX操作系统下使用FTP,都会遇到大量的FTP内部命令。熟悉并灵活应用FTP的内部命令,可以大大方便使用者,并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FTP是用来在两台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是Internet中应用非常广泛的服务之一。它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各用户的使用权限,同时还具有跨平台的特性,即在UNIX、Linux和Windows等操作系统中都可实现FTP客户端和服务器,相互之间可跨平台进行文件的传输。
因此,FTP服务是网络中经常采用的资源共享方式之一。FTP协议有PORT和PASV两种工作模式,即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
⑨ windows命令行怎么使用ftp
1、首先,同时按下快捷键 Win+R,调出运行窗口,然后在运行窗口中输入 FTP,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