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缓存失效时间是什么
1. redis常见问题
1. 缓存击穿
缓存击穿是指一个请求要访问的数据,缓存中没有,但数据库中有的情况。这种情况一般都是缓存过期了。
但是这时由于并发访问这个缓存的用户特别多,这是一个热点 key,这么多用户的请求同时过来,在缓存里面没有取到数据,所以又同时去访问数据库取数据,引起数据库流量激增,压力瞬间增大,直接崩溃给你看。
所以一个数据有缓存,每次请求都从缓存中快速的返回了数据,但是某个时间点缓存失效了,某个请求在缓存中没有请求到数据,这时候我们就说这个请求就"击穿"了缓存。
针对这个场景,对应的解决方案一般来说有三种。
借助Redis setNX命令设置一个标志位就行。设置成功的放行,设置失败的就轮询等待。就是在更新缓存时加把锁
后台开一个定时任务,专门主动更新过期数据
比如程序中设置 why 这个热点 key 的时候,同时设置了过期时间为 10 分钟,那后台程序在第 8 分钟的时候,会去数据库查询数据并重新放到缓存中,同时再次设置缓存为 10 分钟。
其实上面的后台续命思想的最终体现是也是永不过期。
只是后台续命的思想,会主动更新缓存,适用于缓存会变的场景。会出现缓存不一致的情况,取决于你的业务场景能接受多长时间的缓存不一致。
2. 缓存穿透
缓存穿透是指一个请求要访问的数据,缓存和数据库中都没有,而用户短时间、高密度的发起这样的请求,每次都打到数据库服务上,给数据库造成了压力。一般来说这样的请求属于恶意请求。
解决方案有两种:
就是在数据库即使没有查询到数据,我们也把这次请求当做 key 缓存起来,value 可以是 NULL。下次同样请求就会命中这个 NULL,缓存层就处理了这个请求,不会对数据库产生压力。这样实现起来简单,开发成本很低。
3. 缓存雪崩
缓存雪崩是指缓存中大多数的数据在同一时间到达过期时间,而查询数据量巨大,这时候,又是缓存中没有,数据库中有的情况了。
防止雪崩的方案简单来说就是错峰过期。
在设置 key 过期时间的时候,在加上一个短的随机过期时间,这样就能避免大量缓存在同一时间过期,引起的缓存雪崩。
如果发了雪崩,我们可以有服务降级、熔断、限流手段来拒绝一些请求,保证服务的正常。但是,这些对用户体验是有一定影响的。
4. Redis 高可用架构
Redis 高可用架构,大家基本上都能想到主从、哨兵、集群这三种模式。
哨兵模式:
它主要执行三种类型的任务:
哨兵其实也是一个分布式系统,我们可以运行多个哨兵。
然后这些哨兵之间需要相互通气,交流信息,通过投票来决定是否执行自动故障迁移,以及选择哪个从服务器作为新的主服务器。
哨兵之间采用的协议是 gossip,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协议,达成的是最终一致性。
选举规则:
2. Redis缓存过期机制
一、针对与设置了过期时间的key值
1.(主动)定期删除:定时随机的检查过期的key,如果过期则清理删除
redis.conf(每秒检查的次数1-500)配置: hz 10
2.(被动)惰性删除:当客户端请求到一个已经过期的key时,redis会检查是否过期并删除
所以,虽然key过期了,但是没被清理的话,还是会占内存的。
二、内存淘汰管理机制Memory Management
当内存占满之后,redis提供缓存淘汰机制。
redis.conf: maxmemory <bytes>
* noeviction:旧缓存永不过期,新缓存设置不了,返回错误
* allkeys-lru:清除最少用的旧缓存,然后保存新的缓存(推荐使用)
* allkeys-random:在所有的缓存中随机删除(不推荐)
* volatile-lru:在那些设置了expire过期时间的缓存中,清除最少用的旧缓存,然后保存新的缓存
* volatile-random:在那些设置了expire过期时间的缓存中,随机删除缓存
* volatile-ttl:在那些设置了expire过期时间的缓存中,删除即将过期的
3. Redis缓存雪崩就这么简单
在实际项目开发中,我们都知道Redis不可能把所有的数据都缓存起来( 内存昂贵且有限 ),所以Redis需要对数据设置过期时间,并采用的是惰性删除+定期删除两种策略对过期键删除。
如果缓存数据 设置的过期时间是相同 的,并且Redis恰好将这部分数据全部删光了。这就会导致在这段时间内,这些缓存 同时失效 ,全部请求到数据库中。
这就是缓存雪崩 :
缓存雪崩如果发生了,很可能就把我们的数据库 搞垮 ,导致整个服务瘫痪,造成的后果很严重。
对缓存数据设置相同的过期时间,导致某段时间内缓存失效。”
对于“Redis挂掉了”,我们可以有以下的思路:
4. 如何查询redis的缓存文件路径
1、首先找到redis的安装目录,如下图测试环境目录,进入到/opt/install/redis-2.8.19/src,如下图所示。
5. java怎么模拟redis缓存超时
从expires中查找key的过期时间,如果不存在说明对应key没有设置过期时间,直接返回。
如果是slave机器,则直接返回,因为Redis为了保证数据一致性且实现简单,将缓存失效的主动权交给Master机器,slave机器没有权限将key失效。
如果当前是Master机器,且key过期,则master会做两件重要的事情:1)将删除命令写入AOF文件。2)通知Slave当前key失效,可以删除了。
master从本地的字典中将key对于的值删除。
主动失效机制
主动失效机制也叫积极失效机制,即服务端定时的去检查失效的缓存,如果失效则进行相应的操作。
我们都知道Redis是单线程的,基于事件驱动的,Redis中有个EventLoop,EventLoop负责对两类事件进行处理:
一类是IO事件,这类事件是从底层的多路复用器分离出来的。
一类是定时事件,这类事件主要用来事件对某个任务的定时执行。
6. 2022-03-12 SpringBoot 使用redis做缓存,设置失效时间以及序列化
SpringBoot的cache缓存,是针对返回值的一种操作
springboot使用redis做缓存时,默认只需要导入redis依赖,即可实现使用redis做缓存
不需要导入cache依赖
在启动类上加上 @EnableCaching 即可开启缓存功能
关于各个注解的使用,这里不再细说,网上详细的教程很多,这里主要讲一下如何指定过期时间
默认是永不过期,如果需要指定过期时间,则需要增加配置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