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管理 » 存款ftp收益率

存款ftp收益率

发布时间: 2023-06-10 21:30:44

① 什么是ftp利润

ftp利润是指商业银行内部资金定向转移带来的利润。

FTP诞生于1980年代的美国,最早被美国银行采用。传到中国并在银行管理实践中应用的,也不过是最近几年的事。

虽然FTP是一个先进的管理工具,但其大规模应用是有前提条件的,在我国应用很明显地受到二元金融结构的制约,遭遇到半市场化金融环境、以城市为主体的资金清算及监管体制、以块块为主体的银行管理模式、分散的银行风险管理体制的四重约束,难以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

(1)存款ftp收益率扩展阅读:

ftp的作用意义:

1、资金管理模式的变化

资金管理模式将由上存下借利率下的资金差额转移转变为FTP价格下的资金全额转移;

2、净利息收入核算方式的变化

净利息收入将由核算资产、负债业务下的净利差收入改变为核算各资产、负债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业务FTP下的净利差收入之和。

3、银行经营管理中经济调节手段的变化

FTP价格取代上存下借利率,在银行经营管理活动中发挥更突出的经济杠杆调节作用,更好的支持目标客户的发展。

4、总行与分支机构在市场风险管理职能的变化。

② 存款ftp和贷款ftp什么区别

1、适用范围不同。

存贷款FTP和资金类FTP,各行可能有细微的差异,但总体而言,存款类FTP的适用范围是存款、贷款以及类信贷;资金类FTP适用于同业存拆放/存借款、债券、票据(无论是否在贷款科目)。

2、成本不同。

同样数量的资金只转移到了负责部门,而且从3.5%上升到了4%。这也是很多银行分行与总行资产负债部矛盾的爆发点,因为一般来说,贷款部也是存款部。

在分行看来,中间的50BP全部都是资产负债部赚来的,资产负债部只有少数人,大银行资产负债部40-50人,股份制20-30人。但实际上,人工成本可以忽略不计。这50 BP也包含很多成本,主要是流动性管理的成本。



下调存贷款FTP有效果:

能使发放贷款的考核利润提升10~20%。目前一年期贷款的FTP考核利润(贷款收益率-存贷款FTP价格)约为200~250bps,五年期贷款的FTP考核利润略低。下调存贷款FTP价格20-25bps能使发放贷款的考核利润提升10~20%。

③ 存款ftp利润计算公式

FTP收入计算公式为:
FTP收入营业利润+负债业务的FTP收入资产业务的FTP支出+营业外净收支-所得税。
人民币FTP是指:我国的商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与业务部门按照一定规则、全额有偿转移资金,达到核算业务资金成本或是收益的目的的内部定价。
它对于银行负责就是收益,对于银行资产就是成本,其目的就是核算负责带来的收益,资产带来的成本。
FTP与负责实际利率差就是收入,二与资产实际利率就是成本,所以很大程度,FTP与市场利率有很大的关系。人民币FTP市场收益率,就是银行在进行FTP管理过程中,根据市场变化,而获得的收益率。

④ 为什么有的银行存款利率只有3.75%,而有的银行却能达到5.45%

近几年央行基准利率并未作出调整,仍旧是延续了2015年10月份之后的标准,定期存款利率一年期为1.5%、二年期为2.1%、三年期为2.75%。当然了,各个银行间以央行基准利率为标准,有所上浮,一般在15%-35%之间。题主所说的银行存款利率达到3.75%的水平,应当是三年期定期存款的上限标准。

为什么有的银行存款利率只有3.75%,而有的银行却能达到5.45%呢?

1、银行的不同,年化利率也就有所不同。

不同的银行年化收益率也是不同,比如大型银行同期的年化收益率要低于普通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年化收益率低于城镇银行、民营银行。不仅仅如此,每一个地区的银行之间,也有着年化收益率的不同。银行的性质、渠道,对资金的需求关系,都能左右着银行的存款利率。

所以,银行间不同的情况,也就造成了一些银行的年化收益率为3.75%,一些银行的年化收益率达到5.45%。当然,这么高的年化收益率,并非是一年期的年化收益率,而是三年期定期存款的年化收益率。现在,一年期定期存款收益率尚达不到3.75%这么高的水平,也达不到5.45%的水平。

2、产品的不同,银行存款利率也是不同。

银行定期存款年化利率的上浮区间在15%-35%,但,有一些民营银行、城镇银行会提高上浮的标准,可能上浮水平更高,也就达到了5.45%之高。银行有一个款产品叫做“大额存单”,这款产品是有门槛的,个人门槛在20万、30万。“大额存单”的存款利率相对较高,很多银行三年期大额存单的年化收益率能达到4%以上,5%以上的虽然不常见,但也不少。

要说达到5.45%水平的普通定期存款,还是少见的。这一点就需要注意了,一则可能是“大额存单”,二则可能是银行理财产品。要是银行理财产品,就需要注意风险性,看一看是否为代销产品还是本行推出的产品,再就是看一看风险等级,超过中等风险等级就有着本金损失的风险性。

这个原因是综合的,但主要是因为不同银行,吸收存款难度不一样。

银行存款利率较低的,都是大型国有银行。而存款利率低的,基本上都是城商行、农商行等小型银行。

比如工农中建等四大行,银行员工甚至都不需要出去揽储,每天都有大量的自然储户,源源不断将自己的钱存进去。

对于大部分储户来说,将钱存银行,首先要的是安全,其次是便利,第三才是要收益。

从安全性来说,大型国有银行肯定是最安全的,而且管理规范,一般很少出现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从便利上来说,大型银行因为网点众多,存取钱都很方便。而且大型国有银行,都有几十年 历史 ,已经沉淀了海量的客户。所以大型国有银行,是储户的首选。他们的存款利率,普遍低于小型的商业银行,远远低于一些新的城商行、农商行等。

小型银行,尤其是新成立的城商行、农商行,品牌不够,管理需要不断完善,网点有限,只能走高息揽存的路子。

简单举一个例子,一个储户,每个月要存2000元,如果存工商银行,就在楼下;或者直接他的工资卡就是工商银行的,都不用到营业部去办理。

但如果他要存到一家不知名的小银行,要先去开户,然后可能要跑10公里办理存款业务,或者转账进入还要收取额外费用。这样如果利息不足以支付付出的时间成本,以及“路费”,那么就没必要在这样的小银行存款。

如果是大客户,他钱存在大型银行,不但安全,而且方便,转账什么的都很方便。但如果是在小银行里,可能钱就被挪用去理财了,这样的事情非常多。前一段时间不是有一个浙江人,在山东一家地方银行存量几千万,结果钱都不知道哪去了,官司打了好久还没有拿回来。

说白了,大客户存款,要的是安全,所以选择大型银行,利息低一点不是问题;小客户存款需要方便,利息收入本来就不多,也不重要。

小银行揽储,只能走高息道路,还经常不受欢迎。

银行定期存款利率

在我看来,3.75%的定期存款利率已经不算低了,毕竟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的五年定期存款利率只有2.75%,而且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5年定期存款利率也同样不到3%,也就是说5年定期存款利率能够达到3.75%的可能是地方银行或者农商银行。

当然,虽然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普遍不高,但肯定也有一些银行能够达到5%以上。如上图所示,蓝海银行和亿联银行的5年定期存款利率就在5.45%,比国有银行同期限存款利率高出了近一倍,差距不可谓不大!

不同银行间定存利率相差较大
对于传统型商业银行来说,他们的定期存款利率很难达到5%以上,因为利润空间确实被压缩的太过厉害,甚至会出现利率倒挂以至于赔本的情况。

银行每笔业务成本与收益的核算主要参考FTP定价,而FTP全称为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是商业银行核算资金成本或收益最常见的内部经营管理模式。绝大多数银行的FTP定价表中5年定期存款利率很少有能达到5%以上的,换句话说将定期存款利率定到5%以上基本是没有利润可图甚至会亏损的买卖!

但是有一部分银行不在这个范围之内,那就是民营银行。 它们与传统型商业银行有所区别,没有任何一家物理网点,可以节省大量的经营成本与营销成本,让其有更充裕的资金用于提升本行的存款利率,而本行的存款利率提升以后又会反过来吸引大量的客户来办理存贷款业务,让本行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壮大!

3.75%的存款利率与5.45%的存款利率相比,虽然只有1.7%的差距,如果存款的金额比较小,差距就看不出来,比如存款1万块钱就只差170块钱左右,但是如果存款金额比较大,那差距就很明显的看出来。比如存款100万,两者的相差就达到了1.7万。

为什么不同银行存款利率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我认为主要有4个主要原因。
第1个原因是不同的银行存款政策不一样
题目中所提到的两个利率,其中3.75%的这个利率应该属于一些国有大银行或者是股份制银行。这些银行一般都是全国性的,银行网点多规模大,所以为了方便统一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率,这些银行都会在内部实行一个FTP(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而各个支行的利润主要靠的是实际吸收存款的利率跟FTP之间的差价。比如某个大银行三年期的FTP是4.5%,那支行在实际吸收存款的时候就不能超过这个利率,实际给到客户的利率必须控制在4.5%以内,否则就没有利润。也正是因为这个FTP的限制,所以很多银行都不敢上浮更高的利率。

而那些小银行特别是一些农商行,农村信用社以及民营银行他们规模比较小,没有这个所谓的FTP,所吸收的存款都可以直接转化为贷款,他们可以根据实际的市场需求对存款做出调整,存款的定价更加灵活,所以能给到更高的利率。
第2个原因,不同的银行资产端的收益不一样。
存款的收益说白了,主要是来自于资产端的收益,目前大部分银行的存款都主要转为贷款,因此贷款的利率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存款的利率高低。

目前很多大银行的贷款端客户都是一些大型企业,这些大型企业比较优质,可以选择的空间比较大,所以银行在给他们放贷的时候,贷款利率都相对比较低,而为了保持一定的息差,所以存款利率也会跟着降低。

但是一些小银行则不一样,目前很多小银行针对的是一些小微企业客户以及个人客户,这些客户资质相对比较差,可以选择的空间比较小,他们对利率的敏感度相对比较低,所以能够承受较高的利息,这就给银行高存款利率提供了基础。
第3个原因,利率同盟的约束。
虽然从2015年开始,我国已经逐渐放开存款利率的限制,但从那之后银行存款利率并没有太大的波动,目前大部分银行的存款利率上浮范围基本上都是控制在55%之内。而之所以有这个限制,是因为目前市场上有一个银行业利率工作自律公约,这个公约为了规范成员的竞争,会对成员的的利率做限制。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上规模的银行都是利率自律公约成员,所以当会受到这个利率上限的限制。

而相对来说,目前有一些小银行就不是这个利率公约的成员,他们没有受到这个公约的限制,所以定价的自主权更高,能够上浮更高的利率。
第4个原因,吸收存款难度不同。
对于那些大银行来说,他们网点多,品牌好,而且成立的时间相对比较久,更容易吸收客户存款。

而相对来说,那些小银行网点少,品牌相对比较差,有的银行甚至成立时间只有几年,很多客户对这些小银行都不放心,所以这些小银行吸收存款的难度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这些小银行实行的利率还跟大银行一样,那基本上就吸收不到存款。

所以为了能够跟大银行竞争存款,很多小银行吸收存款的利器就是比大银行上浮更高的利率,比如目前有些民营银行5年期的存款利率就达到了5.45%,这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银行存款利率3.75%和5.45%,二者差了1.7个百分点。

通过利息计算,1万元一年的利息一个是375元,一个是545元,如果是你,选哪个?
先看各家银行存款利率

3.75%的年利率,主要是大型银行三年期或五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基准利率上浮比例不足40%;

5.45%的年利率,多以中小微及民营银行五年期储蓄存款利率为主,原本比较常见的比如亿联银行、蓝海银行在三方金融平台上销售的5年期定期储蓄存款,但如今也都有所下降。但在其官方手机银行app上,仍然有5.45%的存款利率,不过也已经限购。

利率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以国有银行为例,其5年期存款利率多在3.75%左右,有的甚至无法达到这么高。他们有底气将存款利率定价低,主要还是因为他们作为老牌国有银行,资产规模大,群众基础好,大众信任度高,而且不需要太高的利率水平,因为其丰富的业务品种,足以吸引非常多的储户到自己银行存款。再者说,他们本身内部经营成本较高,有着庞大员工群体,需要支出的各项费用也是不菲。因此,存款利率太高,对他们来说无利可图,也就没有提高太多的必要行。

相对的,对于中小微及民营银行来说,本身他们网点覆盖范围较低,资产规模小,吸收存款再发放贷款他们带来非常高的利润。

为了提高揽储优势,增强百姓认可度,他们多会提高存款利率,来吸收更多的存款。并且因为他们网点少,经营成本和营销成本也可以尽可能压缩,让银行有足够的资本充足率来提升存款利率,使其存贷款业务进入良性循环,并得以快速扩张发展。

存款利率差距的起源

很早之前,全国所有的银行存款利率都是相同的,都严格按照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执行,有差别的只是网点、服务和送的礼品,而后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各个银行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到了2015年央行宣布不在设定存款利率的上浮比例之后,各家银行就有了彻底的利率定价权,理论上在想定多高定多高,定3.75%还是5.45%都是银行自己的事,这就是存款有差别的根本原因。

银行存款利率定价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有的银行存款利率定价3.75%,而有的银行定价5.45%呢?

因为缺钱程度不同。

从存款规模来排行,一般呈现的规律是,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农商行、农村信用社>民营银行。

如果你比较一下各银行的存款利率表,你会发现,存款利率跟上述排序正相反,说明存款越少的银行,存款利率越高。

银行靠什么赚钱?虽然现在银行业务很多、但最主要的盈利业务还是发放贷款,而发放贷款就要有存款,有存款才会产生存贷利息差。

所谓存贷利息差,就是有人来银行存款,银行要向储户支付存款利息,然后,银行有了资金来发放贷款,收取贷款利息,赚取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之间的利差。

所以,存款对银行来说是重中之重,是生命,肯定要不惜一切代价保命啊,大银行老百姓认可度高不缺存款,不需要提高利率自有存款送上门,而小银行尤其是民营银行,认可度不高,只有拼命提高存款利率,吸引重视利息收入的储户来存款,否则同样的利息,民营银行吸引不来存款,所以才有了5.45%这么高的利率。
不过提醒大家的是,因为有了存款保险制度,50万元以下存款收到保护,只要是这个范围之内的存款,无论利率多高,无论存在哪都是安全的。
之所以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不一致,这就要说到我国的存款利率改革的 历史 。在2012年之前,我国所有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都是一致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基准利率决定,因为我国当时的存款利率改革未放开,各家商业银行无权调整存款利率。

从2012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放开存款利率的上浮比例上限,从最初的1.1倍到1.2倍、1.3倍,直至2015年的完全放开存款利率的上浮限制比例。

在存款利率上浮比例放开,各家银行对于自身的存款利率有了自主决定权之后,各个中小银行就纷纷提高自身的存款利率以吸引客户,提高与大银行的竞争力。
竞争力方式的转变
举个例子: 比如同样的价格,同样的配置,宝马和比亚迪,你会选择哪辆车?显然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宝马;同样的道理,如果所有服务、待遇、利率都相一致,在四大行跟农商行这些小银行里,大部分都会选择四大行,这是因为品牌知名度的原因所致。

在以往,银行无权自主决定利率之前,中小银行与国有大行的竞争主要通过各类免收手续费、降低汇款费用等措施来揽储,但是这些服务,在大银行的VIP客户也可以享受得到,所以整体竞争能力不够强。随着利率上浮比例放开,地方中小银行就通过直接提高利率这个方式来吸引客户揽储,这个是最为直接、直观、有效的方式,也是与大银行竞争最有利的一个方式。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3年期有的银行存款利率只有3.75%,而有的银行却能达到5.45%。毕竟对于银行而言,揽储是第一大事,存款是银行的立行的根本,银行的收益来源主要为存贷息差,缺少了存款,谈何贷款?
总结
存款利率的不一致,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对于我们储户而言,是有利的,如果想要获得高利率,大家可以选择中小银行;如果要功能的多样性及服务的便捷性,那么仍然选择大银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整体趋势排名为:六大国有大行

⑤ 让我每年存一万,连存五年可靠吗

一般地,本金安全会有保障(个别有例外),但如果要中途退保,可能费用比较高。买保险首先应考虑的是意外、重疾、定期人寿。理财型的适宜匹配特定用途,比如孩子的未来学费之类。况且可替代理财型的投资工具也有较多的选择,比如投资基金等等。
(5)存款ftp收益率扩展阅读
存款利率年利率达到5.1%以上,咋一看这个利率还是挺高的,比其他大银行普通的存款利率高多了,但是对于邮储银行1万起存,连续存5年给5.1%的利率这种产品,你首先应该问的不是划不划算,而是应该问的是安不安全。
按照目前邮储银行全国各地的存款利率来看,绝大多数地方都不能给到5.1%的利率,有个别邮储银行支行最高给的利率也只不过是4.25%左右,即便有些我们不知道的,最高利率我相信也不可能给到4.5%以上。
因为目前邮储银行是实行FTP定价的,所谓FTP就是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各大邮储银行支行在吸收用户存款的时候,并不会直接转化为贷款,而是要按照总行的FTP把资金转移给总行资金调配中心,各大支行给到用户的存款利率跟FTP的差价,就是由各大支行的利润空间。
而目前邮储银行的存款FTP最高应该不会超过5%,这意味着如果有邮储银行各大支行给到的存款利率超过5%,那基本上就没有利用空间了,所以在实际操作的过程当中,各大支行能够给到用户的存款利率一般都比较低,大多数都不会超过4.5%。
因此如果某个邮储银行说能够给到用户5%以上的存款利率,我觉得99%的可能不是正规的存款,而是其他理财产品。
从目前邮储银行推出的一些理财产品,以及它跟其他机构合作推出的一些保险产品来看,客户1万块钱起存,连续存满5年这种产品一般都是保险理财产品,因为正常的银行存款或者银行自身的理财产品不会按一年存的,基本上都是一资金资金到位,只有保险产品才需要一年一交。
至于这种保险理财产品划不划算,我觉得关键要看你追求的是什么东西。
如果你单纯是为了追求收益,那我不建议你购买这种保险理财产品。一方面是这类保险理财产品的流动性是非常差的,一旦你购买之后基本上不能退保,如果你非得退保,那就只能退还部分本金,到时候你非但没有拿到收益,还有可能出现部分本金的损失。比如你每年存1万块钱,存了两年之后,想要提前把钱取出来,那你就算提前退保,到时保险公司只能按照现金价值给到你一部分本金,比如连续两年交了2万块钱,如果你提前退保了,有可能只能拿回1.5万左右的本金。
除此之外这种保险理财产品5.1%的收益是预期年化收益,并不是固定的收益率。既然是预期收益,则意味着这个收益是不确定性的,有可能5年之后这个收益率因为保险公司管理不当只能获得2%或者3%的收益率,甚至没有收益都有可能,所以这种保险型理财产品是存在一定的风险的。
而目前有一些小银行给到的存款利率都可以达到5%甚至更高的水平,比如目前有一些小银行推出的智能存款期限是5年,满期利率可以达到5.4%甚至更高,而且这种这种存款支持提前支取,提前支取挂档计息,这个要比保险理财产品划算很多。
当然,如果你是想购买一份保障的同时获得一些收益,那购买这类理财产品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保险产品最核心的功能是保障,理财只是它的一种附加功能。目前很多保险公司推出的理财型保险也是同样的道理。
假如你是为了购买一份保障,保障是你首先要考虑的第一因素,那每年交1万块钱,连续交5年时间,这不失为一种选择,如果这中间没有发生什么意外,到期还可以获取收益,这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

热点内容
编译翻译运行 发布:2025-02-06 21:05:20 浏览:200
安卓源码版本 发布:2025-02-06 20:51:34 浏览:431
安卓系统网络播放器哪个好 发布:2025-02-06 20:42:02 浏览:818
头条缓存的视频格式 发布:2025-02-06 20:32:18 浏览:116
ftp不显示文件夹 发布:2025-02-06 20:30:37 浏览:127
苹果手机解压怎么打开 发布:2025-02-06 20:29:35 浏览:476
单片机程序存储器 发布:2025-02-06 20:29:31 浏览:209
串的c语言 发布:2025-02-06 20:25:44 浏览:750
编程函数总结 发布:2025-02-06 20:09:11 浏览:317
编程obj 发布:2025-02-06 19:59:52 浏览: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