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管理 » nginx静态文件缓存

nginx静态文件缓存

发布时间: 2023-06-10 11:25:21

① 基于Nginx设置浏览器协商缓存过程详解

一、强缓存与协商缓存的区别

强缓存:浏览器不与服务端协商直接取浏览器缓存

协商缓存:浏览器会先向服务器确认资源的有效性后才决定是从缓存中取资源还是重新获取资源

二、协商缓存运作原理

现在有一个这样的业务情景:后端的静态资源会不定时地发生更新,而因为浏览器默认使用强缓存,会默认从浏览器缓存中取到过时的资源。

现在我们希望浏览器每次获取资源的时候都向后端确认资源是否更新,就要设置浏览器使用协商缓存

那么后端如何判断资源是否更新了呢?这时就要用到Etag和Last-Modified两项响应头。

每次收到一个静态资源的请求时,后端都将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Last-Modified)、根据资源内容计算出来的Etag放在响应头给前端。

前端收到响应后将这两项缓存起来,然后在下次请求同样资源的时候,将这两项的内容放到If-Modified-Since和If-None-Match这两项请求头中。

服务端收到这两项后,会与资源当前生成的Etag和Last-Modified做比较,如果两者都一致,说明资源没有更新,服务端会返回304空响应;否则,说明资源有更新,服务端会将完整的资源内容返回

实现

那么如何实现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呢?其实很简单,只要使用nginx作为静态资源的服务器,再在响应头加上Cache-Control:no-cache就可以了。

下面来分步骤实现一下

1. 使用nginx作为静态资源的服务器

在nginx的配置中,将对静态资源的请求映射到资源的磁盘路径上

http {

  server {

  listen 80;

  ...

  location /picture/ {

    alias D:/luozixi/tcp_test/picture/;

    # alias是重定义路径

    # 比如访问127.0.0.1/picture/1_new.gif,则会映射为访问D:/luozixi/tcp_test/picture/1_new.gif

    # web应用根本不会收到请求,picture的请求都被nginx处理了

    # alias是替换,root是拼接

    autoindex on;

    }

  }

}

2. 重新加载nginx配置

3. 此时,请求静态资源的时候nginx会自动在response头中加上Etag和Last-Modified两项

4. 但是这时发现,如果不配置Cache-Contrl: no-cache,浏览器在下次请求这个资源的时候不会将请求发向后端,而是直接从缓存中获取资源

5. 在nginx中配置

location /picture/ {

  add_header Cache-Control no-cache;

  alias D:/luozixi/tcp_test/picture/;

}

6.清除浏览器缓存后第一次发起请求,会得到一个正常的200 Response,而且响应头里已经有了Cache-Control: no-cache,表示使用协商缓存

7.再次发起请求后,会发现请求头已经带上了If-Modified-Since和If-None-Match两项

8.服务端(nginx)收到这两项后,会与资源当前生成的Etag和Last-Modified做比较,如果两者都一致,说明资源没有更新,服务端会返回304空响应;否则,说明资源有更新,服务端会将完整的资源内容返回

另外,服务器验证If-Modified-Since的方式只是简单的字符串比较,即使资源的Last-Modified比If-Modified-Since要早,服务端仍认为资源有更新

9.浏览器在收到304响应后,会从浏览器缓存中取资源。因此速度非常块

三、no-cache与no-store的区别

no-cache表示不缓存过期资源,缓存会向服务器进行有效处理确认之后处理资源

而no-store才是真正的不进行缓存。

② Nginx文件描述符缓存--open_file_cache

标签(空格分隔): nginx

NGINX虽然已经对静态内容做过优化。但在高流量网站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使用open_file_cache进一步提高性能。 NGINX缓存将最近使用的文件描述符和相关元数据(如修改时间,大小等)存储在缓存中。缓存不会存储所请求文件的内容。

启用此指令将存储以下信息的缓存:

如下例子:

在上述配置中,为1,000个元素定义了一个缓存。 inactive参数配置到期时间为20秒。 没有必要为该指令设置非活动时间段,默认情况下,非活动时间段为60秒。
NGINX还定义了一些相关的指令,可用于在错误和有效性检查期间配置open_file_cache的行为。

NGINX的open_file_cache保存信息的快照。 由于信息在源处更改,快照可能在一段时间后无效。 open_file_ cache_valid指令定义时间段(以秒为单位),之后将重新验证open_file_cache中的元素。默认情况下,60秒后重新检查元素。 如下例子:

NGINX将在非活动时间段之后从高速缓存中清除元素。 此指令可用于配置最小访问次数以将元素标记为活动使用。 默认情况下,最小访问次数设置为1次或更多次。如下例子

如前所述,NGINX可以缓存在文件访问期间发生的错误。但是这需要通过设置open_file_cache_errors指令来启用。 如果启用错误缓存,则在访问资源(不查找资源)时,NGINX会报告相同的错误。默认情况下,错误缓存设置为关闭。

③ nginx缓存目录temp可以删除吗

可以删除,它只是存放一些静态缓存数据,用户访问的时候,如果有就直接从缓存里取,没有的话直接访问代码。你删除之后,从新reload一次nginx就可以了。

④ nginx如何设置不使用缓存

在开发调试web的时候,经常会碰到因浏览器缓存(cache)而经常要去清空缓存或者强制刷新来测试的烦恼,提供下apache不缓存配置和nginx不缓存配置的设置。

apache:
首先确定配置文件httpd.conf中确已经加载mod_headers模块。

LoadMole headers_mole moles/mod_headers.so

我们可以根据文件类型来让浏览器每次都从服务器读取,这里测试用css、js、swf、php、html、htm这几种文件。
<FilesMatch “\.(css|js|swf|php|htm|html)$”>
Header set Cache-Control "private, no-cache, no-store, proxy-revalidate, no-transform"
Header set Pragma "no-cache"
</FilesMatch>

nginx:

location ~ .*\.(css|js|swf|php|htm|html )$ {
add_header Cache-Control no-store;
}

对于站点中不经常修改的静态内容(如图片,JS,CSS),可以在服务器中设置expires过期时间,控制浏览器缓存,达到有效减小带宽流量,降低服务器压力的目的。

以Nginx服务器为例:
location ~ .*\.(gif|jpg|jpeg|png|bmp|swf)$ {
#过期时间为30天,
#图片文件不怎么更新,过期可以设大一点,
#如果频繁更新,则可以设置得小一点。
expires 30d;
}

location ~ .*\.(js|css)$ {
expires 10d;
}

⑤ nginx如何实现负载均衡、限流、缓存、黑白名单和灰度发布

1.负载均衡配置

2.失败重试配置

在fail_timeout时间内失败了max_fails次请求后,认为上游服务器不可用,就会将服务地址剔除掉,fail_timeout时间后会再次将服务器加入存活列表进行重试。

limit_req_zone指令设置参数

参数说明

limit_req_zone定义在http块中,$binary_remote_addr表示保存客户端IP地址的二进制形式。

Zone定义IP状态及URL访问频率的共享内存区域。zone=keyword标识区域的名字,以及冒号后面跟区域大小。16000个IP地址的状态信息约1MB,例子区域可以存储160000个IP地址。

Rate定义最大请求速率。示例中速率不能超过每秒10个请求。

设置限流

burs排队大小,nodelay不限制单个请求间的时间。具体使用可以查看高并发场景如何使用nginx实现限流-实战篇

不限流白名单

该配置说明 192.168.1.0/24网段的ip访问是不限流的,其它限流。ip后面数字的含义

24表示子网掩码:255.255.255.0

16表示子网掩码:255.255.0.0

8表示子网掩码:255.0.0.0

1.浏览器缓存 静态资源缓存用expire

Response Header中添加了Expires和Cache-Control

所谓的静态资源一般包括一直不变的图像,如网站的logo,js、css静态文件还有可下载的内容,媒体文件

协商缓存(add_header ETag/Last-Modified value)包括html文件,经常替换的图片,经常需要修改的js、css文件和基本不变的api接口

不需要缓存包括用户隐私等敏感数据,用户经常变动的api接口

2.代理层缓存

在本地磁盘创建一个文件目录,根据我们的配置把请求资源以k(key自定义,这边用url的hash值)->v形式缓存到目录里,并根据需求对内容设置缓存时长,比如状态码为200缓存10分钟,其余的缓存1分钟等待。要清理缓存可以借助purger的功能。如果ab测试/个性化需求时应禁用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因为缓存导致误差。

方式一

方式二 lua+redis动态黑名单(openresty)

配置(/usr/local/openresty/nginx/conf/nginx.conf)

lua脚本编写(ip_blacklist.lua)

1.根据cookie实现灰度发布

根据cooke查询version值,根据version跳转到对应的host,如果没有匹配上的就跳转到默认配置。

2.根据来路ip实现灰度发布

⑥ 深入Nginx + PHP 缓存详解

以下是对Nginx中的PHP缓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介绍 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Nginx缓存 nginx有两种缓存机制:fastcgi_cache和proxy_cache 下面我们来说说这两种缓存机制的区别吧 proxy_cache 作用是缓存后端服务器的内容 可能是任何内容 包括静态的和动态的 fastcgi_cache 作用是缓存fastcgi生成的内容 很多情况是php生成的动态内容 proxy_cache 缓存减少了nginx与后端通信的次数 节省了传输时间和后端带宽 fastcgi_cache 缓存减少了nginx与胡仿php的通信次数 更减轻了php和数据库的压力 proxy_cache 缓存设置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注 proxy_temp_path和proxy_cache_path指定的路径必须在同一分区 proxy_temp_path /data /proxy_temp_dir; #设置Web缓存区名称为cache_one 内存缓存空间大小为 MB 天没有被访问的内容自动清除 硬盘缓存空间大小为 GB proxy_cache_path /data /proxy_cache_dir levels= : keys_zone=cache_one: m inactive= d max_size= g; server { listen ; server_name yourdomain ; index index index ; root /data /htdocs/; location / { #如果后端的服务器返回 执行超时等错误 自动将请求转发到upstream负载均衡池中的另一台服务器 实现卖芦故障转移 proxy_next_upstream _ _ error timeout invalid_header; proxy_cache cache_one; #对不同的HTTP状态码设置不同的缓存时间 proxy_cache_valid h; #以域名 URI 参数组合成Web缓存的Key值 Nginx根据Key值哈希 存储缓存内容到二级缓存目录内 proxy_cache_key $host$uri$is_args$args;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 Forwarded For $remote_addr; proxy_pass //backend_server; expires d; } #用于清除缓存 假设一个URL为 通过访问就可以清除该URL的缓存 location ~ /purge(/ *) { #设置只允许指定的IP或IP段才可以清除URL缓存 allow ; allow / ; deny all; proxy_cache_purge cache_one $host$ $is_args$args; } #扩展名以 php jsp cgi结尾的动态应用程序不缓存 location ~ * (php|jsp|cgi)?$ { proxy_set_header Host $host; proxy_set_header X Forwarded For $remote_addr; proxy_pass //backend_server; } access_log off; } }

fastcgi_cache缓存设置

复制代码 代码中做带如下: #定义缓存存放的文件夹 fastcgi_cache_path /tt/cache levels= : keys_zone=NAME: m inactive= d max_size= G; #定义缓存不同的url请求 fastcgi_cache_key "$scheme$request_method$host$uri$arg_filename$arg_x$arg_y"; server { listen ; server_name example ; location / { root /; index index index index php; } location ~ (| php)$ { root /; fastcgi_pass : ; fastcgi_cache NAME; fastcgi_cache_valid h; fastcgi_cache_min_uses ; fastcgi_cache_use_stale error timeout invalid_header _ ; fastcgi_index index php; fastcgi_param SCRIPT_FILENAME /scripts$fastcgi_script_name; include fastcgi conf; #设置缓存的过程中发现无法获取cookie 经查需要定义这句话 fastcgi_pass_header Set Cookie; } log_format access $remote_addr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status $body_bytes_sent "$_referer" "$_user_agent" $_x_forwarded_for ; access_log / }

总的来说 nginx的proxy_cache和fastcgi_cache的缓存配置差不多 memcache缓存 在讨论memcache缓存之前 我们先了解下mysql的内存缓存吧 mysql的内存缓存可以在my cnf中指定大小 内存表和临时表不同 临时表也是存放内存中 临时表最大的内存需要通过tmp_table_size= M设定 当数据查过临时表的最大值设定时 自动转为磁盘表 此时因需要进行IO操作 性能会大大下降 而内存表不会 内存满了后 会提示数据满错误 例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create table test ( id int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primary key state char( ) type char( ) date char( ) )engine=memory default charset=utf lishixin/Article/program/PHP/201311/21248

⑦ 浏览器缓存和服务器缓存

一、浏览器缓存

浏览器缓存即http缓存;浏览器缓存根据是否需要向服务器重新发起HTTP请求将缓存过程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 强制缓存 和 协商缓存  。

浏览器第一次请求资源的时候服务器会告诉客户端是否应该缓存资源,根据响应报文中HTTP头的缓存标识,决定是否缓存结果,是则将请求结果和缓存标识存入浏览器缓存中。如下图:

1.强制缓存 :浏览器会对缓存进行查找,并根据一定的规则确定是否使用缓存。

强制缓存的缓存规则?

HTTP/1.0 Expires 这个字段是绝对时间,比如2018年6月30日12:30,然后在这个时间点之前的请求都会使用浏览器缓存,除非清除了缓存。

这个字段的缺点就是只会同步客户端的时间,这就有可能修改客户端时间导致缓存失效。

HTTP/1.1 cache-Control       这个是1.1的时候替换Expires的,它会有几种取值:

public :所有内容都将被缓存(客户端和代理服务器都可缓存)

private :所有内容只有客户端可以缓存, Cache-Control的默认取值

no-cache :客户端缓存内容,但是是否使用缓存则需要经过协商缓存来验证决定

no-store :所有内容都不会被缓存,即不使用强制缓存,也不使用协商缓存

max-age=xxx (xxx is numeric) :缓存内容将在xxx秒后失效

比如max-age=500,则在500秒内再次请求会直接只用缓存。

优先性:cache-Control > Expires

如果同时存在,cache-Control会覆盖Expires。

这个字段的缺点就是:

如果资源更新的速度是秒以下单位,那么该缓存是不能被使用的,因为它的时间单位最低是秒。

如果文件是通过服务器动态生成的,那么该方法的更新时间永远是生成的时间,尽管文件可能没有变化,所以起不到缓存的作用。

上图中浏览器缓存中存在该资源的缓存结果,并且没有失效,就会直接使用缓存的内容。

上图中浏览器缓存中没有该资源的缓存结果和标识,就会直接向服务器发起HTTP请求。

2.协商缓存: 浏览器的强制缓存失效后(时间过期),浏览器携带缓存标识请求服务器,由服务器决定是否使用缓存。

服务器决定的规则?

控制协商缓存的字段有 Last-Modified / If-Modified-Since 和 Etag / If-None-Match。

①Last-Modified 是服务器返回给浏览器的本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

当下次再次请求的时候,浏览器会在请求头中带 If-Modified-Since ,即上次请求下来的 Last-Modified 的值,

然后服务器会用这个值和该资源最后修改的时间比较,如果最后修改时间大于这个值,则会重新请求该资源,返回状态码200。

如果这个值和最后修改时间相等,则会返回304,告诉浏览器继续使用缓存。

② Etag 是服务器返回的一个hash值。

当下次再次请求的时候,浏览器会在请求头中带 If-None-Match ,即上次请求下来的 Etag 值,

然后服务器会用这个值和该资源在服务器的 Etag 值比较,如果一致则会返回304,继续使用缓存;如果不一致,则会重新请求,返回200。

二、服务器缓存

上面是一个简单的流程图:

用户1访问A页面,服务器解析A页面返回给用户1,同时在服务器内存上做一定映射,把A页面缓存在硬盘上面

用户2访问A页面,服务器直接根据内存上的映射找到对应的页面缓存,直接返回给用户2,这样就减少了服务器对同一页面的重复解析

服务器缓存和浏览器缓存的区别:

服务器缓存是把页面缓存到服务器上的硬盘里,而浏览器缓存是把页面缓存到用户自己的电脑里

Nginx服务器 

Nginx是一个高性能的HTTP和反向代理服务器。具有非常多的优越性:

在连接高并发的情况下,Nginx是Apache服务器不错的替代品,Nginx在美国是做虚拟主机生意的老板们经常选择的软件平台之一。

Nginx提供了expires、etag、if-modified-since指令来实现浏览器缓存控制。

nginx -s reload#重新加载配置文件 

nginx -s reopen#重新打开log文件 

nginx -s stop#快速关闭nginx服务 

nginx -s quit #优雅的关闭nginx服务,等待工作进程处理完所有的请求

Nginx设置静态文件的缓存过期时间 

location ~.*\.(js|css|html|png|jpg)$ {

  expires 3d;

}

 expires    3d;//表示缓存3天

expires    3h;//表示缓存3小时

expires    max;//表示缓存10年

expires    -1;//表示永远过期。

如果设置为-1在js、css等静态文件在没有修改的情况下返回的是http 304,如果修改返回http 200

对于静态资源会自动添加ETag,可以通过添加etag off指令禁止生成ETag。如果是静态文件,那么Last-Modified值为文件的最后修改时间。

在开发调试web的时候,经常会碰到因浏览器缓存(cache)而经常要去清空缓存或者强制刷新来测试的烦恼,提供下apache不缓存配置和nginx不缓存配置的设置。在常用的缓存设置里面有两种方式,都是使用add_header来设置:分别为Cache-Control和Pragma。

location ~ .*\.(css|js|swf|php|htm|html )$ {

  add_header Cache-Control no-store;

  add_header Pragma no-cache;

  }

nginx gzip压缩

使用 gzip 压缩可以降低网站带宽消耗,同时提升访问速度。

主要在nginx服务端将页面进行压缩,然后在浏览器端进行解压和解析,

目前大多数流行的浏览器都迟滞gzip格式的压缩,所以不用担心。

默认情况下,Nginx的gzip压缩是关闭的,同时,Nginx默认只对text/html进行压缩

gzip on;

ersio #开启gzip压缩输出

gzip_http_vn 1.0 ;#默认1.1

#其中的gzip_http_version的设置,它的默认值是1.1,就是说对HTTP/1.1协议的请求才会进行gzip压缩

#如果我们使用了proxy_pass进行反向代理,那么nginx和后端的upstream server之间是用HTTP/1.0协议通信的。

gzip_vary on ;

#和http头有关系,加个vary头,给代理服务器用的,有的浏览器支持压缩,有的不支持,

#所以避免浪费不支持的也压缩,所以根据客户端的HTTP头来判断,是否需要压缩

gzip_comp_level 6;

#设置gzip压缩等级,等级越底压缩速度越快文件压缩比越小,反之速度越慢文件压缩比越大 1-9

gzip_proxied any;

#Ngnix作为反向代理的时候启用

#expample:gzip_proxied no-cache;

# off – 关闭所有的代理结果数据压缩

# expired – 启用压缩,如果header中包含”Expires”头信息

# no-cache – 启用压缩,如果header中包含”Cache-Control:no-cache”头信息

# no-store – 启用压缩,如果header中包含”Cache-Control:no-store”头信息

# private – 启用压缩,如果header中包含”Cache-Control:private”头信息

# no_last_modified – 启用压缩,如果header中包含”Last_Modified”头信息

# no_etag – 启用压缩,如果header中包含“ETag”头信息

# auth – 启用压缩,如果header中包含“Authorization”头信息

# any – 无条件压缩所有结果数据

gzip_types text/html ;#压缩的文件类型

#设置需要压缩的MIME类型,非设置值不进行压缩

#param:text/html|application/x-javascript|text/css|application/xml

gzip_buffers 16 8k; #设置gzip申请内存的大小,其作用是按块大小的倍数申请内存空间设置gzip申请内存的大小,其作用是按块大小的倍数申请内存空间

#设置gzip申请内存的大小,其作用是按块大小的倍数申请内存空间

# param1:int 增加的倍数

# param2:int(k) 后面单位是k

# example: gzip_buffers 4 8k;

# Disable gzip for certain browsers.

gzip_disable “MSIE [1-6].(?!.*SV1)”; #ie6不支持gzip,需要禁用掉ie6

⑧ nginx 反代里缓存怎么清理

最简单的反代+全缓存脚本:

#新建2个目录,放置缓存文件:

mkdir -p /home/cache/path

mkdir /home/cache/temp

修改/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的http层,添加以下代码:

client_body_buffer_size 512k;

proxy_connect_timeout 5;

proxy_read_timeout 60;

proxy_send_timeout 5;

proxy_buffer_size 16k;

proxy_buffers 4 64k;

proxy_busy_buffers_size 128k;

proxy_temp_file_write_size 128k;

proxy_temp_path /home/cache/temp;

proxy_cache_path /home/cache/path levels=1:2 keys_zone=cache_one:10m inactive=7d max_size=30g;

#500m是内存占用,7d是7天无访问删除,30g是缓存占具硬盘空间

#limit_zone crawler $binary_remote_addr 10m; #这段是用于限制单ip连接数的,如果频繁出现后端负载过大可以尝试去掉#。

(8)nginx静态文件缓存扩展阅读:

nginx仅仅处理静态页面,动态的页面(php请求)统统都交付给后台的两台apache来处理。也就是说,可以把网站的静态页面或者文件放置到nginx的目录下;动态的页面和数据库访问都保留到后台的apache服务器上。

假设前端nginx(为127.0.0.1:8080)仅仅包含一个静态页面index.html;后 台的两个apache服务器(分别为localhost:80和158.37.70.143:80),一台根目录放置phpMyAdmin文件夹和 test.php(里面测试代码为print "server1";),另一台根目录仅仅放置一个test.php(里面测试代码为print "server2";)。

⑨ nginx缓存性能怎么样

Nginx缓存对于不少人来说都不是很明朗的一个知识。那么好我们就借介绍有关优点和缺点的机会把大家带进Nginx缓存的世界。希望大家在文中能找到自己相关的使用方法。
两种Nginx缓存都有着基本一样的优点和缺点:
缺点1:不支持带参数的动态链接,比如read.php?id=1,因为Nginx缓存只保存文件名,所以这个链接只在文件系统下保存为read.php,这样用户访问read.php?id=2时会返回不正确的结果。同时不支持http://www.sudone.com/这种形式的首页和二级目录http://www.sudone.com/download/,因为Nginx缓存非常老实,会将这样的请求照链接写入文件系统,而这个链接显然是一个目录,所以保存失败。这些情况都需要写rewrite才能正确保存。
缺点2:Nginx缓存内部没有缓存过期和清理的任何机制,这些缓存的文件会永久性地保存在机器上,如果要缓存的东西非常多,那就会撑暴整个硬盘空间。为此可以使用一个shell脚本定期清理,同时可以撰写php等动态程序来做实时更新。
缺点3:只能缓存200状态码,因此后端返回301/302/404等状态码都不会缓存,假如恰好有一个访问量很大的伪静态链接被删除,那就会不停穿透导致后端承载不小压力。
缺点4:Nginx不会自动选择内存或硬盘作为存储介质,一切由配置决定,当然在当前的操作系统里都会有操作系统级的文件缓存机制,所以存在硬盘上也不需要过分担心大并发读取造成的io性能问题。
Nginx传统缓存的缺点也是它和squid等缓存软件的不同之特色,所以也可看作其优点。在生产应用中它常常用作和squid的搭档,squid对于带?的链接往往无法阻挡,而Nginx能将其访问拦住,例如:http://sudone.com/?和http://sudone.com/在squid上会被当做两个链接,所以会造成两次穿透;而Nginx只会保存一次,无论链接变成http://sudone.com/?1还是http://sudone.com/?123,均不能透过Nginx缓存,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后端主机。
Nginx缓存会非常老实地将链接形式保存到文件系统中,这样对于一个链接,可以很方便地查阅它在缓存机器上的缓存状态和内容,也可以很方便地和别的文件管理器如rsync等配合使用,它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文件系统结构。
这两种传统缓存都可以在linux下将文件保存到/dev/shm里,一般我也是这么做的,这样可以利用系统内存来做缓存,利用内存的话,清理过期内容速度就会快得多。使用/dev/shm/时除了要把tmp目录也指向到/dev/shm这个分区外,如果有大量小文件和目录,还要修改一下这个内存分区的inode数量和最大容量:
mount -o size=2500M -o nr_inodes=480000 -o noatime,nodiratime -o remount /dev/shm
上面的命令在一台有3G内存的机器上使用,因为/dev/shm默认最大内存是系统内存的一半就是1500M,这条命令将其调大成2500M,同时shm系统inode数量默认情况下可能是不够用的,但有趣的是它可以随意调节,这里调节为480000保守了点,但也基本够用了。

⑩ nginx缓存(proxy_cache模块)

缓存的基本思想是利用客户端访问的时间局限性,将客户端访问过的内容做一个副本,在一定时间内存放到本地,当改数据下次被访问时,不必连接到后端服务器反复去查询数据,而是由本地保存的副本响应数据。

保存在本地的这些副本具有一个过期时间,超过该时间将会更新。判断一个副本数据是否为过期数据的办法有很多,可以使用保留时间来判断,也可以使用数据完整度来判断。

许多Web服务器还具有校验功能,就是当某些副本数据过期以后,先向后端服务器发送校验请求,后端服务器对这些数据进行校验,如果发现原数据和副本没有差别,则将过期副本重新置为可用副本。

以上nginx配置结合使用:

proxy_params文件的配置如下:

访问一次页面,并向 http://www.blogs-s.com:8080/api/ 发起一个接口数据请求,查看/cache/nginx目录下的缓存结果:

ngx_cache_purge是nginx的第三方模块,能够帮助我清除nginx中的缓存。

在之前的nginx编译安装中我们是没有把缓存的清除模块ngx_cache_purge编译进去的,如果启动了缓存,没有安装这个模块,在之后的调试中我们尝试去清除缓存时,将会出现异常:

这个异常是在指示我们,找不到该指令的驱动,需要按照相关模块。

ngx_cache_purge只是nginx的第三方模块,并不是某个特殊的软件,所以我们需要对nginx重新进行编译,操作如下:

配置nginx:

再一次启动nginx成功;

接下来进行缓存清除测试,访问: http://blogs.com/clear_cache/api/index.php , 访问这个连接将会清除接口: http://blogs.com/api/index.php 的缓存数据。

结果如下:

在项目开发中,不可能出现什么都需要缓存的数据,缓存仅仅适合去缓存查询频繁,但是不需要实时更新的数据,这个是它适合的场景,而我们上面的配置,只要是访问api接口目录就会缓存接口的数据,这样对于一些需要实时更新的接口数据来说是不合理的,需要控制好nginx的缓存去缓存什么以及不缓存什么

set 指令为变量设置,proxy_no_cache参数中的值可以设置多个,但是多个值中,只要有一个是不为0的,就会通过缓存响应数据。

该指令用于配置一块公用的内存区域的名称,该区域可以存放缓存的索引数据。这些数据在Nginx服务器启动时由缓存索引重建进程负责建立,在Nginx服务器的整个运行过程中由缓存管理进程负责定时检测过期数据,检索等管理工作。

该指令用于配置Nginx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响应数据时,不从缓存中获取的条件。这些条件支持使用Nginx 配置的常用变量。

看一个例子:

其中,Scookie_nocache、Sarg_nocache、Sarg_comment、Shttp_pragma 和Shttp_authorization 都是Nginx配置文件的变量,

该指令用于设置Nginx服务器在内存中为缓存数据建立索引时使用的关键字

如果我们希望缓存数据包含服务器主机名称等关键字,则可以将该指令设置为:

该指令用于设置是否开启缓存的锁功能。在缓存中,某些数据项可以同时被多个请求返回的响应数据填充。开启该功能后,Nginx服务器同时只能有一个请求填充缓存中的某一数据项,这相当于给该数据项上锁,不允许其他请求操作。其他的请求如果也想填充该项,必须等待该数据项的锁被释放。这个等待时间由 proxy_cache_lock_timeout 指令配置。

该指令用于设置缓存的锁功能开启以后锁的超时时间。具体细节参见proxy_cache_lock 指令的相关内容

其中,time为设置的时间,默认为5s。

该指令用于设置客户端请求发送的次数,当客户端向被代理服务器发送相同请求达到该指令设定的次数后,Nginx服务器才对该请求的响应数据做缓存。合理设置该值可以有效地降低硬盘上缓存数据的数量,并提高缓存的命中率。

其中,number为设置的次数。默认设置为1。

该指令用于设置Nginx服务器存储缓存数据的路径以及和缓存索引相关的内容

该指令设置比较复杂,一般需要设置前面三个指令的情形比较多,后面的几个变量与Nginx服务器缓存索引重建进程及管理进程的性能相关,一般情况下保持默认设置就可以了。我们来看几个简单的配置实例:

如果Nginx在访问被代理服务器过程中出现被代理的服务器无法访问或者访问错误等现象时,Nginx服务器可以使用历史缓存响应客户端的请求,这些数据不一定和被代理服务器上最新的数据相一致,但对于更新频率不高的后端服务器来说,Nginx服务器的该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客户端提供不间断访问。该指令用来设置一些状态,当后端被代理的服务器处于这些状态时,Nginx服务器启用该功能。

该指令可以支持的状态如语法结构中所示。

该指令可以针对不同的HTTP响应状态设置不同的缓存时间,

该指令同于配置在什么情况下不使用cache功能

该指令配置是否在本地磁盘缓存来自被代理服务器的响应数据。这是Nginx服务器提供的另一种缓存数据的方法,但是该功能相对 Proxy Cache简单一些,它不提供缓存过期更新、内存索引建立等功能,不占用内存空间,对静态数据的效果比较好。

Proxy Store方法多使用在被代理服务器端发生错误的情况下,用来缓存被代理服务器的响应数据。

该指令用于设置用户或用户组对Proxy Store缓存的数据的访问权限,

有关Proxy Store方法的使用,我们通过官方给出的实例加深理解,在该实例中笔者通过注释对配置做了说明:

热点内容
郝斌数据库 发布:2025-02-06 22:44:57 浏览:181
全息存储器 发布:2025-02-06 22:43:51 浏览:116
游戏源码如何使用 发布:2025-02-06 22:43:40 浏览:713
表与数据库 发布:2025-02-06 22:42:47 浏览:438
典型宣传短片拍摄脚本 发布:2025-02-06 22:33:27 浏览:551
php数据库配置 发布:2025-02-06 22:29:38 浏览:17
android把 发布:2025-02-06 22:24:18 浏览:138
如何替换服务器上的图片 发布:2025-02-06 22:19:33 浏览:677
怎么翻录加密视频 发布:2025-02-06 21:58:12 浏览:552
逃离塔科夫启动器选什么服务器 发布:2025-02-06 21:44:48 浏览: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