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管理 » 7a解压器

7a解压器

发布时间: 2023-05-18 23:02:06

‘壹’ 汇泽H7A刷机方法

刷机方法:
1.进入应用程序--开发--打开USB调试。
2.下载线刷rom包。樱铅胡
3.下载刷机工具包odin后解压
4.关机,然后同时按住下音量激丛下键+HOME键+电源键,等待3秒,出现英文界面。
按音量上键,进入界面为绿色机器人,此为刷机模式。
5.打开odin刷机工具,识别成功在ID:COM处显示黄色,选择脊拦对应的刷机包文件。
6.选择start(开始)。
7.电脑端软件左上角出现绿色进度条为刷机中。
8.出现PASS即表示刷机完成。
9.关机,同时按住(音量上键+HOME键+电源键)5秒左右手机进入3E模式。
10.按电源键开机,刷机完成。

‘贰’ 蓝屏 F4 7A reboot and select proper boot device 解压超级慢 复制党 不懂的就不要进了 别浪费大家时间

如果能排除死内存条有问题,建议先修复硬盘吧.这种情况应该是硬盘本身有问题了,

1.建议使用DiskGenius>检测和修复硬盘坏道.

2.使用系统自带磁盘纠错功能检查硬盘错误的步骤:
打开桌面上“计算机”(我的电脑)。
右键单击要检查的驱动器,然后单击“属性”。
单击“工具”选项卡,然后在“查错”下,单击“立即检查”。 如果系统提示您输入管理员密码或进行确认,请键入该密码或提供确认。
若要自动修复通过扫描所检测到的文件和文件夹问题,请选择“自动修复文件系统错误”。否则,磁盘检查将报告问题,但不进行修复。
若要执行彻底的检查,请选择“扫描并尝试恢复坏扇区”。该扫描操作将尝试查找并修复硬盘自身的物理错误,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
若要既检查文件错误又检查物理错误,请选择“自动修复文件系统错误”和“扫描并尝试恢复坏扇区”。(出现严重磁盘错误建议用此选项修复)

祝顺利!有问题,请追问.有帮助,望采纳.

‘叁’ 压缩文件学习总结

RAR是有四个文件块组成的,分别是分别是标记块、归档头部块、文件块、结束块,这些块之间没有固定地先后顺序,但要求第一个块必须是标志块并且其后紧跟一个归档头部块

RAR的标记块和结束块都是固定的7字节序列,分别为0×52 61 72 21 1A 07 00和0xC4 3D 7B 00 40 07 00

每一块后面都有两个crc校验,在crc之后的字节用于判断块类型

HEAD_TYPE=0x72 标记块

HEAD_TYPE=0x73 压缩文件头

HEAD_TYPE=0x74 文件头

HEAD_TYPE=0x75 注释头

HEAD_TYPE=0x76 旧风格的用户身份信息

HEAD_TYPE=0x77 子块

HEAD_TYPE=0x78 恢复纪录

HEAD_TYPE=0x79 用户身份信息

HEAD_TYPE=0x7a subblock

比如上图rar要获取的文件除了flag.txt外还有secret.png,本来在A8 3C校验位后被改成了7A,被锁定后解压文件无法看到secret.png,所以这里需要自己改块标志将其改为文件块

压缩源文件数据区+压缩源文件目录区+压缩源文件目录结束标志

50 4B 03 04是ZIP头文件标记

14 03是解压文件需要的PK版本

00 00是全局方位标记(文件是否有加密可通过这两位来判断,单数为加密,偶数为无,例如:00 02 04表示加密,01 03 09表示无)

之后查看压缩包里有多少文件可以查找50 4B有多少个就行了

不过压缩源文件数据区跟压缩源文件目录区是不一样的,文件标识依然是前四位,之后四位分别对应压缩需要的PK版本跟解压需要的PK版本之后的00 00对应数据区的全局方位标记(判断加解密与上面一样)

在CTF题中会存在伪加密的zip文件,原理就是更改了其中的全局方位标记

ps:Kali中用binwalk -e可以直接解压,此工具分离文件的原理就是识别文件头后进行文件分离

‘肆’ linux日志式文件系统面面观

文件系统是用来管理和组织保存在磁盘驱动器上的数据的系统软件,其实现了数据完整性的保 证,也就是保证写入磁盘的数据和随后读出的内容的一致性。除了保存以文件方式存储的数据以外,一个文件系统同样存储和管理关于文件和文件系统自身的一些重要信息(例如:日期时间、属主、访问权限、文件大小和存储位置等等)。这些信息通常被称为元数据(metadata)。

由于为了避免磁盘访问瓶颈效应,一般文件系统大都以异步方式工作,因此如果磁盘操作被突然中断可能导致数据被丢失。例如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如果当你处理一个在linux的ext2文件系统上的文档,突然机器崩溃会出现什么情况?

有这几种可能:

*当你保存文件以后,系统崩溃。这是最好的情况,你不会丢失任何信息。只需要重新启动计算机然后继续工作。

*在你保存文件之前系统崩溃。你会丢失你所有的工作内容,但是老版本的文档还会存在。

*当正在将保存的文档写入磁盘时系统崩溃。这是最糟的情况:新版文件覆盖了旧版本的文件。这样磁盘上只剩下一个部分新部分旧的文件。如果文件是二进制文件那么就会出现不能打开文件的情况,因为其文件格式和应用所期待的不同。

在最后这种情况下,如果系统崩溃是发生在驱动器正在写入元数据时,那么情况可能更糟。这时候就是文件系统发生了损坏,你可能会丢失整个目录或者整个磁盘分区的数据。

linux标准文件系统(ext2fs)在重新启动时会通过调用文件扫描工具fsck试图恢复损坏的元数据信息。由于ext2文件系统保存有冗余的关键元数据信息的备份,因此一般来说不大可能出现数据完全丢失。系统会计算出被损坏的数据的位置,然后或者是通过恢复冗余的元数据信息,或者是直接删除被损坏或是元数据信息损毁的文件。

很明显,要检测的文件系统越大,检测过程费时就越长。对于有几十个G大小的分区,可能会花费很长时间来进行检测。由于Linux开始用于大型服务器中越来越重要的应用,因此就越来越不能容忍长时间的当机时间。这就需要更复杂和精巧的文件系统来替代ext2。

因此就出现了日志式文件系统(journalling filesystems)来满足这样的需求。

什么是日志式文件系统

这里仅仅对日志式文件系统进行简单的说明。如果需要更深入的信息请参考文章日志式文件系统,或者是日志式文件系统介绍。

大多数现代文件系统都使用了来自于数据库系统中为了提高崩溃恢复能力而开发的日志技术。磁盘事务在被真正写入到磁盘的最终位置以前首先按照顺序方式写入磁盘中日志区(或是log区)的特定位置。

根据日志文件系统实现技术的不同,写入日志区的信息是不完全一样的。某些实现技术仅仅写文件系统元数据,而其他则会记录所有的写操作到日志中。

现在,如果崩溃发生在日志内容被写入之前发生,那么原始数据仍然在磁盘上,丢失的仅仅是最新的更新内容。如果当崩溃发生在真正的写操作时(也就是日志内容已经更新),日志文件系统的日志内容则会显示进行了哪些操作。因此当系统重启时,它能轻易根据日志内容,很快地恢复被破坏的更新。

在任何一种情况下,都会得到完整的数据,不会出现损坏的分区的情况。由于恢复过程根据日志进行,因此整个过程会非常快只需要几秒钟时间。

应该注意的是使用日志文件系统并不意味着完全不需要使用文件扫描工具fsck了。随机发生的文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错误是根据日志是无法恢复的,必须借助于fsck工具。

目前Linux环境下的日志文件系统

在下面的内容里将讨论三种日志文件系统:第一种是ext3,由Linux内核Stephen Tweedie开发。ext3是通过向ext2文件系统上添加日志功能来实现的,目前是redhat7.2的默认文件系统;Namesys开发的ReiserFs日志式文件系统,可以下载,目前Mandrake8.1采用该日志式文件系统。SGI在2001年三月发布了XFS日志式文件系统。可以在 oss.sgi.com/projects/xfs/下载。下面将对这三种日志文件系统采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检测和性能测试。

安装ext3

关于ext3文件系统技术方面的问题请参考Dr. Stephen Tweedie的论文和访谈。ext3日志式文件系统直接来自于其祖先ext2文件系统。其具有完全向后兼容的关键特性,实际上其仅仅是在ext2日志式文件系统上添加了日志功能。其最大的缺点是没有现代文件系统所具有的能提高文件数据处理速度和解压的高性能。

ext3从 2.2.19开始是作为一个补丁方式存在的。如果希望对内核添加对ext3文件系统的支持,就需要使用补丁,可以得到补丁程序,一共需要如下文件:

* ext3-0.0.7a.tar.bz2:内核补丁

* e2fsprogs-1.21-WIP-0601.tar.bz2 支持ext3的e2fsprogs程序套件

拷贝linux-2.2.19.tar.bz2和ext3-0.0.7a.tar.bz2到/usr/src目录下,进行解压:

mv linux linux-old

tar -Ixvf linux-2.2.19.tar.bz2

tar -Ixvf ext3-0.0.7a.tar.bz2

cd linux

cat ../ext3-0.0.7a/linux-2.2.19.kdb.diff | patch -sp1

cat ../ext3-0.0.7a/linux-2.2.19.ext3.diff | patch -sp1

首先对内核添加SGI的kdb内核调试器补丁,第二个是ext3文件系统补丁。下来就需要配置内核,对文件系统部分的"Enable Second extended fs development code"回答Yes。然后编译

内核编译安装以后,需要安装e2fsprogs软件套件:

tar -Ixvf e2fsprogs-1.21-WIP-0601.tar.bz2

cd e2fsprogs-1.21

./configure

make

make check

make install

下来要做的工作就是在分区上创建一个ext3文件系统,使用新内核重新启动,这时候你有两种选择创建新的日志文件系统或者对一个已有的ext2文件系统升级到ext3日志文件系统。

对于需要创建新ext3文件系统的情况下,只需要使用安装的e2fsprogs软件包中的mke2fs命令加-f参数就可以创建新的ext3文件系统:

mke2fs -j /dev/xxx

这里/dev/xxx是希望创建ext3文件系统的新分区。-j参数表示创建ext3而不是ext2文件系统。可以使用参数"-Jsize="来指定希望的日志区大小(n单位为M)。

升级一个已有的ext2,使用tune2fs就可以了:

tune2fs -j /dev/xxx

你可以对正在加载的文件系统和没有加载的文件系统进行升级操作。如果当前文件系统正在被加载,则文件.journal会在文件系统加载点的所在目录被创建。如果是升级一个当时没有加载的文件系统,则使用隐含的系统inode来记录日志,这时候文件系统的所有内容都会被保留不被破坏。

你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加载ext3文件系统:

mount -t ext3 /dev/xxx /mount_dir

由于ext3实际上是带有日志功能的ext2文件系统 ,因此一个ext3文件系统可以以ext2的方式被加载。

安装XFS文件系统

如果需要从技术方面了解XFS文件系统,请参考SGI的XFS文件系统和SGI信息页面。也可以参考FAQ。

XFS是一个SGI开发的linux环境下的日志文件系统,它是一个成熟的技术,最初是使用在IRIX系统上的文件系统。XFS遵循GPL版权申明。目前xfs文件系统最新版本是1.02。下载得到对内核xfs文件系统支持补丁或者直接下载RPM包方式的内核,下面我们就以补丁方式说明如何对2.4.14内核使用xfs。首先下载如下内容

patch-2.4.14-xfs-1.0.2.bz2

patch-2.4.14-xfs-1.0.2-kdb.bz2

拷贝Linux内核linux-2.4.2.tar.bz2到 /usr/src目录下,修改老的内核目录名,然后解压新内核:

mv linux linux-old

tar -Ixf inux-2.4.2.tar.bz2

拷贝每个每个补丁到内核源码目录下(例如:/usr/src/linux),并打补丁:

zcat patch-2.4.14-xfs-1.0.2.bz2 | patch -p1

zcat patch-2.4.14-xfs-1.0.2-kdb.bz2 | patch -p1

然后配置内核,打开文件系统部分的内核选项:"XFS filesystem support" (CONFIG_XFS_FS)和"Page Buffer support" (CONFIG_PAGE_BUF)。同时需要升级下面这些系统工具到下面或更高的版本:

motils-2.4.0

autoconf-2.13

e2fsprogs-devel-1.18

安装新内核并重启服务器。

然后下载xfs工具。这个软件包包括下面的命令来处理文件系统,使用下面的命令来安装该软件包::

tar -zxf xfsprogs-1.2.0.src.tar.gz

cd xfsprogs-1.2.0

make 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安装这些命令以后,就可以创建新的XFS文件系统:

mkfs -t xfs /dev/xxx

如果xxx是一个已经存在的文件系统,那么就需要使用"-f"参数来创建新分区,但是记得这将会破坏该分区的所有数据。

mkfs -t xfs -f /dev/xxx

创建以后就可以使用基于下面的命令加载新文件系统:

mount -t xfs /dev/xxx /mount_dir

安装ReiserFS文件系统

如果希望更多地从技术方面了解reiserFS文件系统,请参考NAMESYS和FAQ。

ReiserFS文件系统从2.4.1-pre4开始就是Linux内核的正式支持的文件系统了。为了使用reiserFS文件系统那你首先需要在系统上安装文件系统支持工具(如:创建ReiserFS文件系统的mkreiserfs工具)。最新的ReiserFS文件系统版本可以以补丁的方式添加到2.2.x或者2.4.x内核中。这里我们以2.2.19为例:

第一步,首先下在内核源码,并下在ReiserFS文件系统的2.2.19补丁 ,目前补丁最新版本是linux-2.2.19-reiserfs-3.5.34-patch.bz2。同时应该下载工具软件包:reiserfsprogs-3.x.0j.tar.gz。

然后解压内核源码和补丁包到/usr/src中:

tar -Ixf linux-2.2.19.tar.bz2

bzcat linux-2.2.19-reiserfs-3.5.34-patch.bz2 | patch -p0

编译内核支持reiserfs,安装内核。然后安装文件系统工具软件:

cd /usr/src/linux/fs/reiserfs/utils

make

make install

安装新内核并重新启动。现在就可以创建新的'reiserfs文件系统,并加载:

mkreiserfs /dev/xxxx

mount -t reiserfs /dev/xxx /mount_dir

文件系统性能测试

测试环境使用的计算机环境如下:Pentium III - 16 Mb RAM - 2 Gb HD,操作系统为RedHat6.2。所有的文件系统都能正常工作,所以就进行benchmark分析来对它们进行性能比较。首先我直接拔掉系统电源以模拟系统掉电情况,以测试日志文件系统恢复过程。所有的文件系统都成功地经过了文件扫描检测阶段,在数秒以后系统都经过了扫描然后正常启动了系统。

下一步就采用了bonnie++性能测试程序进行测试,这个程序对一个文件进行数据库类型的访问,进行了创建、读和删除小文件,这些操作对于Squid、INN或者Maildir格式的邮件服务器程序(qmail)是最常见的操作。性能测试命令为:

bonnie++ -d/work1 -s10 -r4 -u0

其对加载在/work1目录下的文件系统进行了10Mb(-s10)的测试。因此在执行测试之前必须创建适当类型的文件系统并加载到目录/work1下。其他的参数指定内存大小(-r4)的M数,和以root身份运行测试程序,测试结果如下:

每种测试都有两组数据:文件系统速度(K/sec)和CPU占用率(%CPU)。速度越高,文件系统越好。而对于CPU率来说,数字越小性能越好。可以看到Reiserfs文件系统在文件操作方面(Sequential Create和Random Create部分的) 的性能最好,超出其他文件系统10倍之多。在其他方面(Sequential Output和Sequential Input)则和其他文件系统性能不相上下。对于其他文件系统则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别。XFS性能接近ext2文件系统,ext3文件系统则比ext2要稍微慢上一些(因为记录日志需要一些额外的时间)。 最后使用从得到的性能测试程序mongo,并对其进行了修改以对三种日志文件系统进行测试。这里在mongo.pl程序中添加了添加了加载xfs和ext3文件系统的命令,并对其进行格式化处理,然后就开始性能测试分析。 该脚本格式划分区/dev/xxxx,加载其并在每个阶段运行指定数目的进程:创建、拷贝、符号连接处理、读、显示文件状态信息、重命名和删除文件。同时,该程序在创建和拷贝阶段以后会计算分段数(fragmentation)。

Fragm = number_of_fragments / number_of_files

可以在结果文件中得到同样的测试比较结果:

log - 原始结果

log.tbl - 比较程序的输出结果

log_table - 表格式的结果

下面的命令进行测试:

mongo.pl ext3 /dev/hda3 /work1 logext3 1

如果要测试其他文件系统,就需要把上面命令的参数中的ext3修改为reiserfs或xfs。其他参数分别为要加载的分区,加载路径,保存测试结果的文件名及启动的进程数。

下面的表格是测试结果。数据单位为秒。值越低性能越好。第一个表格测试使用的数据块大小为100字节,第二个表格为1000字节,最后一个为10000字节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到ext3在状态删除和重命名方面要性能更好一些,而ReiserFS文件系统在文件创建和拷贝性能表现更出色。同时也可以看到reiserFS正如其技术文档提到的其在小文件处理方面性能相当出色。

结论

目前Linux至少有两个健壮可靠的日志文件系统可供选择(XFS和reiserFS),其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Mandrake8.1就默认支持reiserFS文件系统。

从性能测试的结果可以看到,reiserFS是最好的选择。

‘伍’ 电脑一直蓝屏怎么回事 代码F4 7A 7B

一、软件引起的"蓝屏"故障
1、重要文件损坏或丢失会引起"蓝屏"故障(包括病毒所致)。
WIN中VxD(虚拟设备驱动程序)或.DLL(动态连接库)之类的重要文件丢失会出现"蓝屏警告"。解决的办法是利用Win的启动盘中的"Ext"来恢复被损坏或丢失的文件,步骤如下:
(1)、先用WIN的启动盘起动电脑,在提示符下敲入"Ext"命令;
(2)、在提示"Please enter the path to the Windows CAB files (a) :" 后输入WIN安装压缩包所在的完整路径,回车,如"E:\Pwin2003\Win2003;
(3)、在提示"Please enter the name (s) of the file (s) you want to extract:"后输入你丢失的文件名,如"BIOS.Vxd",回车;
(4)、在解压路径提示"Please enter path to extrct to (' Enter' for current directory): " 后输入文件将被解压到的完整路径,如"C:\Windows\System" 并回车,后面出现的提示,只要按YES回车即可,得新启动后就能恢复系统。注:因事先记下丢失的文件名,以便恢复)
如是病毒引起,可用杀毒软件来杀毒,并及时恢复中毒前的备份;
如果能启动图形界面,可采取重装主板以及显示卡的驱动程序,和进行"系统文件扫描"来恢复被破坏或丢失的文件,可从开始菜单内附件中的系统工橡宽汪具中找到;

2、注册表损坏导致文件指向错误所引起的"蓝屏"
在注册表被改动后或受到破坏,在开机或在调用程序时出现"蓝屏",并且屏幕有出错信息(包括出错的文件名)。
--解决方法是恢复注册表备份,重新启动计算机,切换到MS-DOS方式,进入Windows子目录,键入Scanreg\regstore 后回车,就可恢复最近一次注册表

3、在卸载程序后出现"蓝屏",多数是由于程序卸载不完善造成。解决办法:首先记下出错文件名,然后到注册表中找到以下分支"HKEY_LOCAL_MACHINE\Sysy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VxD",在"查找"中输入出错的文件名,把查到键值删除即可。

4、在System.ini文件错误引起的"蓝屏",由于软件卸载或安装时没有即时更新System.ini造成"蓝屏"的,解决办法:禁用注册表中该项或重装相应软件或驱动程序;
由于Win98的spl和Microsoft的Vxd_fix.exe补丁程序对Win98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可到华军网站下载补丁Vxd_fix.exe.

5、系统资源耗尽引起的蓝屏。这一类故障主要是三个堆资源(系统资源、用户资源、GDI资源)占用有情况有关。
--打开资源监视器,看一下剩余资源梁仔的情况,如这三种资源都 在50%甚至更低,就很容易出现"非法操作"、"蓝屏"、"死机"。因此,必须减少资源浪费,减少不必要的程序加载,避免同时运行大程序(如图形、声音和视频软件),如加载计划任务程序、输入法和声音指示、声卡的DOS驱动程序,系统监视程序等;

6、DirexctX问题引起的"蓝屏"故障。如DirectX版本过高、过低;游戏与它不兼容或是不支持;辅助文件丢失;显卡对它不支持,都可能造成巧御此故障。升级或重装DirectX,尝试更新显卡的BIOS和驱动程序,或升级显卡。

7.软件不兼容导致的。
二、硬件引起的"蓝屏"故障
此类故障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内存超频或不稳定。主要出现随机性"蓝屏"。恢复正常频率运行,或找一根好的内存条进行替换,一般都能解决问题,还要注意和CPU内存条很近的散热问题;
2.硬件的兼容性不好引起的"蓝屏"。由于DIY门使用的是兼容机,没有经过完善的监测,从而留下陷患, 如不同规格的内存条混插等,可交换内存条所插的插糟位置,或更换相同规格、厂家、批号的内存条都可解决问题。而内存条的好坏直接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应特别引起重视;
3.硬件散热问题也会引起"蓝屏"。这一类故障,往往都有一定规律,一般在电脑运行一段时间后才出现,表现中"蓝屏"死机或随意重启动,解决方法是很简单,不要随意超频,加强机内的降温。
4、I / O冲突也能引起"蓝屏"。这种现象比较少,如果出现,可以从系统中删除带!号或?号的设备名,重新启动计算机,一般能解决。

三、预防措施
总之要做到防患于末然,只要能在平时能做到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避免出现"蓝屏"或死机。
1.定期对注册表进行备份,出错时能够及时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2.尽量避免非正常关机,可减少重要文件丢失。如.VxD .DLL文件等;
3.一般而言,计算机能正常工作,没必要去升级着如显卡、主板的BIOS和驱动程序,避免造成损害机器;
4.定期运行"系统文件检查器"对系统文件进行检查;在"系统工具"中可找到
5.减少无用文件的安装,尽可能不要用手工卸载或删除程序,以减少非法替换文件和文件指向错误;
6.尽量避免大程序的同时运行,如果发现在听MP3时有沙沙的声音,可以肯定该故障是由内存不足造成。

最后是蓝屏代码,
Windows蓝屏错误代码
0X0000 操作完成
0X0001 不正确的函数
0X0002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文件
0X0003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路径
0X0004 系统无法打开文件
0X0005 拒绝存取
0X0006 无效的代码
0X0007 内存控制模块已损坏
0X0008 内存空间不足,无法处理这个指令
0X0009 内存控制模块位址无效
0X000A 环境不正确
0X000B 尝试载入一个格式错误的程序
0X000C 存取码错误
0X000D 资料错误
0X000E 内存空间不够,无法完成这项操作
0X000F 系统找不到指定的硬盘
0X0010 无法移除目录
0X0011 系统无法将文件移到其他的硬盘
0X0012 没有任何文件
0X0019 找不到指定扇区或磁道
0X001A 指定的磁盘或磁片无法存取
0X001B 磁盘找不到要求的装置
0X001C 打印机没有纸
0X001D 系统无法将资料写入指定的磁盘
0X001E 系统无法读取指定的装置
0X001F 连接到系统的某个装置没有作用
0X0021 文件的一部分被锁定,现在无法存取
0X0024 开启的分享文件数量太多
0X0026 到达文件结尾
0X0027 磁盘已满
0X0036 网络繁忙

‘陆’ 如何破解解压密码

一般解压密码破解软件都是不靠谱的因为需要几个月时间!当然没人等!

如何破解解压密码

应该很多人都碰到过这个RAR加密的问题吧。简单给大家介绍下如何用工具来破解RAR密码!我们所利用的工具,就是“ARPR”、相信有些人肯定知道。

工具/原料

ARPR软件​
方法/步骤

首先我们打开ARPR!如图 :

看看要破解密码的RAR!如图:我们看到,要解压成功必须知道密码才行。

我们来打开所需要解压的文件!如图:按红色方框的按扭,选择所需解压的文件。

选中并打开该文件,如图:选中所需解压的文件。

选择暴破范围选项,如图:红色框里就可以选择范围,假设我现在知道密码是大写字母,我就只勾上第一个就好了!

破解类型选择,如图:选择的是暴力破解!

选择密码长度,如图:我现在先用3位密码来讲解给大家看!我们选择最大密码长度为3。如果日后要破长的密码,可以改变这个数值,不过密码越长,破解的时间也相对比较长!

点击开始按扭,如图:这是正在破解密码过程!

成功破解密码,如图:密码破解成功,来看看,用红色框框着的就是密码!密码为:ABC,我先用一个稍微简单一点的密码演示给大家看,如果日后要破解比较复杂的密码,步骤也是一样的,只不过“密码长度”和“暴破选项范围”要改变一下,就看大家了!

这就是我们成功破解的压缩文件夹了,如图:破解成功,以上就是文件夹里面的东西!如果密码太过于复杂的话,有大小写英文、数字,不知道长度的话,那么破解起来就要时间长一点了!

出自:如何破解解压密码_网络经验
http://jingyan..com/article/3a2f7c2e4d7a6126aed61152.html

‘柒’ 苹果电脑mac系统怎么安装office

在苹果电脑安装Microsoft office的操作步链没橡骤如下:

1、首先打开下载好的microsoft office安装包,进行安装向察亮导。

热点内容
电脑主机配置需要哪些硬件 发布:2025-02-10 08:22:52 浏览:706
平板太卡换存储卡有用吗 发布:2025-02-10 08:14:16 浏览:828
台北服务器搭建 发布:2025-02-10 08:13:33 浏览:273
webconfig数据库的连接配置 发布:2025-02-10 08:13:24 浏览:966
dell服务器背板什么意思 发布:2025-02-10 08:11:08 浏览:100
桑塔纳全秀和半袖哪个配置高 发布:2025-02-10 07:55:42 浏览:350
手纹算法 发布:2025-02-10 07:52:27 浏览:39
爱奇艺怎么看账号密码 发布:2025-02-10 07:51:43 浏览:352
破解访问权限 发布:2025-02-10 07:17:24 浏览:664
庆余年密码多少 发布:2025-02-10 07:16:38 浏览: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