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管理 » ftp政策红利

ftp政策红利

发布时间: 2022-11-26 20:42:08

㈠ 央行出新规!从明年3月起 你的房贷合同要变了

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加速推进。12月28日,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9]第30号》(以下简称“《公告》”),进一步推动存量浮动利率贷款的定价基准转换为LPR。

《公告》指出,自2020年3月1日起,金融机构应与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客户就定价基准转换条款进行协商,将原合同约定的利率定价方式转换为以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加点可为负值),加点数值在合同剩余期限内固定不变;也可转换为固定利率。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原则上应于2020年8月31日前完成。

专家认为,《公告》的实施,将更好地发挥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在实际利率形成中的引导作用,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降。预计初次转换之后,存量贷款的利率执行水平将与转换之前保持基本不变。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9〕第30号 来源:央行官网

存量浮动利率贷款“换锚”

LPR运行4个月以来,商业银行新发放的贷款正在挂钩LPR。央行表示,目前接近90%的新发放贷款已经参考LPR定价。

存量贷款如何转换为LPR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存量浮动利率贷款仍基于贷款基准利率定价,不能及时反映市场利率变化,不利于保证借贷双方的权益。”央行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范若滢分析称,自央行2019年8月实施LPR改革以来,经多次报价后,当前1年期和5年期LPR分别报4.15%和4.8%,分别较8月份下行16个和5个基点。但实体经济融资利率降幅有限,2019年三季度末,金融机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62%,仅比上年末下行了2个基点,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不降反升,2019年三季度末为5.96%,较上年末上行了5个基点。

范若滢指出,在LPR报价机制改革后,央行制定了相应的“358”考核要求(2019年9月末,全国性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发放贷款中应用LPR做为定价基准的比例不少于30%;2019年12月末,上述比例不少于50%;2020年3月末,上述比例不少于80%),但仅针对增量贷款,LPR作用发挥效果并不明显。本次则是针对存量贷款,预计未来LPR对贷款定价的引导作用将明显增强,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

新网银行首席研究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预计初次转换之后,存量贷款的利率执行水平将与转换之前保持基本不变。这有助于推进转换工作顺利进行,也有助于保护借贷双方的利益。

“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基调,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未来一段时间LPR仍有一定的下行空间。借款人与银行平等协商,采用LPR作为定价基准将可能是普遍的方式,这对借款人是相对有利的。”董希淼对中新经纬记者表示,通过这种市场化方式,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更好地为稳增长、稳就业服务。即便借款人与银行协商转换为固定利率,现有的同期限LPR仍然可能是固定利率执行水平的重要参考。同时,这也体现了利率市场化原则,即利率定价相关事项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

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如何改

不少人对存款贷款如何改还存在疑问,中新经纬客户端这就为您划重点。

一、可以协商

借款人可与银行协商确定将定价基准转换为LPR,或转换为固定利率,借款人只有一次选择权,转换之后不能再次转换。已处于最后一个重定价周期的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可不转换。

二、实施时间

转换工作自2020年3月1日开始,原则上应于2020年8月31日前完成。

三、利率水平

转换后的贷款利率水平由双方协商确定,其中,为贯彻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要求,存量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在转换时点的利率水平应保持不变。

四、房贷(指定价基准转换为LPR的)

(1)期限品种:LPR的期限品种依据原合同的借款期限确定,确定后在合同剩余期限内不再调整;(注:LPR有1年期和5年期以上两个品种,一般房贷均为5年期以上)

(2)加点数值:加点数值为原合同最近的执行利率与2019年12月LPR的差值(可为负值),在合同剩余期限内固定不变;

(3)利率水平:转换时点利率水平保持不变;

(4)重定日周期:借贷双方可重新约定重定价周期和重定价日,重定价周期最短为一年;

(5)同一笔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在2020年3月-2020年8月之间任意时点转换,均根据2019年12月LPR和原执行的利率水平确定加点数值,加点数值不受转换时点的影响,银行和客户可合理分散办理。

五、其他贷款

其他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包括但不限于企业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等,可由借贷双方按市场化原则协商确定具体转换条款,包括参考LPR的期限品种、加点数值、重定价周期、重定价日等,或转为固定利率。

存量房贷利率2021年真正变化

在银行贷款中,房贷占据了很大的份额。央行数据显示,2018年末,中国住户部门贷款余额47.9万亿元,住户部门贷款余额占存款类金融机构全部贷款余额的比例为35.1%,同比上升2.8个百分点。2018年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25.8万亿元,占住户部门债务余额的比例为53.9%。

从当前情况看,银行5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为4.9%,2019年12月发布的5年期以上LPR为4.8%,那参照LPR定价后,是否意味着房贷利率下调,购房者的实际还款金额会减少呢?答案是暂时不会。

央行表示,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加点数值应等于原合同最近的执行利率水平与2019年12月发布的相应期限LPR的差值。央行为此举例称,若某笔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原合同期限20年,剩余期限为8年,原合同约定的利率为5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上浮10%,现执行利率为4.9%×(1+10%)=5.39%。2019年12月发布的5年期以上LPR为4.8%。如果借贷双方确定在2020年3月30日转换定价基准,且重定价周期仍为1年,重定价日仍为每年1月1日,那么加点幅度应为0.59个百分点(5.39%-4.8%=0.59%)。

也就是说,在上述案例中,房贷利率的定价锚点从基准贷款利率变为LPR后,加点方式从贷款基准利率上浮10%变为了LPR上浮0.59个百分点,当前实际贷款利率不变。

目前,大多数存量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重定价周期为1年且重定价日为每年1月1日。诸葛找房副总裁苑承建对中新经纬客户端表示,此次利率转换期为2020年3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但实际执行时间是从2021年开始,也就是说,2020年客户实际执行的房贷还是按照2019年的房贷执行,按照当前的还款约定偿还。即使LPR在2020年下降,客户也只能从2021年开始享受利率下行的红利。

前述案例中,2020年3月30日至12月31日,执行的利率水平仍是5.39%(4.8%+0.59%)。在此后的第一个重定价日,即2021年1月1日,按照重新约定的重定价规则,执行的利率将调整为2020年12月发布的5年期以上LPR+0.59%,此后每年以此类推。

由于LPR每月都会发布一次,那是否意味着房贷利率每月都要变化呢?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此次政策给出了明确答复,即可以约定一直不变,也可以约定一年一次,但绝对不会出现每个月调整一次。

央行也给出两个选择,即借款人可与银行协商确定将定价基准转换为LPR,或转换为固定利率,借款人只有一次选择权,转换之后不能再次转换。苑承建认为,对于用户来说,固定利率长期确定,无法享受利率下行的红利,但同样也可以在利率上行时避免成本上升。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称,降息周期的大门已经打开,一年期LPR主要针对企业贷款,5年期LPR基本代表了房贷利率的走势,实际房贷利率的下调将成为未来的趋势。

银行内部管理面临考验

虽然央行给商业银行预留了2个月多月的准备时间,不过不少银行从业人员表示,接下来银行的工作任务会比较重。

据央行近期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1月末,中国本外币贷款余额157.56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151.97万亿元。需要注意的是,按照货币资金借贷关系持续期间内,利率水平是否变动来划分,利率可分为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据了解,在银行存量贷款中,浮动利率贷款占比较大。

一位国有银行支行个贷经理表示,他所在的银行目前银行贷款中绝大多数都是浮动利率贷款。

“我们银行没有固定利率贷款,一般客户会要求申请浮动利率贷款。”另一位外资银行的贷款客户经理告诉中新经纬记者。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指出,此次央行在《公告》中规定,“金融机构应与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客户就定价基准转换条款进行协商,原则上应于2020年8月31日前完成。”以个人住房贷款为例,截止2018年末,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25.75万亿元,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18.89%,且个人住房贷款具有受众广、金额小、笔数多的特点,“换锚”将对银行的合同、系统、报表、人员、风控等多方面形成影响,短期内银行内部管理面临考验。

范若滢同样认为,此次“换锚”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大的经营压力和挑战。一方面,在储蓄率趋于下行、存款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由于存量贷款规模大,定价基准转换后将给商业银行带来较大息差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压力。另一方面,对商业银行风险定价、内部定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公告要求来看,最终贷款利率要通过银行与客户协商的方式来确定,需要银行综合考虑客户本身的信用资质、放款银行的资金成本、风险成本和市场供求等多种因素。未来如何优化调整ftp定价管理体系,是商业银行需要思考的问题。

㈡ ftp奖励的对象是哪类贷款

小微型贷款。ftp贷款指的是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中对小微贷款给予优惠,可以剥离利率风险,对于贷款利息也是非常的少,每月只用换贷款数额的3.8%,是一项非常不错的政策。

㈢ 传统车企真的不在乎新能源车企吗(一)消灭续航焦虑

4月29日,在中国,蔚来中国落户合肥正式签约,获得70亿元投资。就在此时,北美的福特汽车在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结束之后,决定暂停林肯与Rivian合作开发纯电动车的计划。
一场疫情放大了传统车企与新能源车企之间的生存差异。就在去年11月,特斯拉发布Cybertruck后不久,通用还表示要以纯电复活悍马,福特则加快了F-150的电动化。
通用福特正在失去北美市场最赚钱的品类。放眼全球,特斯拉Model 3也在加快蚕食豪华市场的蛋糕。即便是中国,年轻的高端电动车蔚来ES8也在去年跻身豪华大型SUV前十,与奔驰宝马平起平坐。
身处2020年,还会有人认为纯电动车不如传统燃油车吗?眼看着新能源车企加速崛起,传统品牌怎能不紧张。这个系列里,我们将从续航里程、自动化、智能化、商业模式等方面,全面分析传统车企与新能源车企当下的发展局面。
第一
消灭续航焦虑
纯电动车是否不如传统燃油车?
只要你别把它和老头乐画上等号,一辆15万左右的纯电动汽车想要干赢同价位的燃油车是有很大把握的,后者想要扳赢,很吃动力总成和调校水平。
不过只要被扼住“续航里程不足”的咽喉,传统燃油车就能高它一头。多少纯电车主把生活活成了段子,又有多少找充电桩气到原地爆炸,不用我说了吧?
所以要问“为什么传统车企会那么在意新能源车企的动向”,不如再准确点,传统车企其实是在关注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会不会被解锁。
而说到解锁,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面临过以及正在面临的坎有两道。
第一道坎是“300km续航里程”,时间在2013~2017年前后。这一道坎,是纯电动汽车打入市场,享受市场红利的准线,它侵占的是传统燃油车的市场红利,但不会对传统燃油车销量造成直接冲击。
第二道坎是“600km续航里程”,时间2019~2022年前后。这一道坎,是纯电动汽车打消传统汽车用户疑虑,扩张市场份额的准线,突破这一道坎,传统燃油车就危险了。
第一道坎“300km续航里程”
关于第一道坎,我在2017年详细分析过300km续航里程的由来。在2017年8月这个节点,能看到热门车型的续航里程也就是在300km上下挣扎。
这里面有政策倾向、特斯拉带动、技术受限导致等一系列原因。
1. 政策倾向
从《2016-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车型积分标准》看,除插电混动车型外,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预获得满分5分需要达到350km续航里程,只是比300km稍高。当时环境大家懂的,新能源企业无意和传统企业搞大阵仗,能够上补贴就够吃香喝辣了。
2. 特斯拉带动
“续航里程300km”的目标大概在2013年前后被提出,和Model S的发展历程有一定的契合。2014年,较低版本Model S 60D续航里程为362km,更早之前Model S(2012年)最大续航里程258km。所以不排除受到特斯拉的影响,大家都把300km当作进入一线电动汽车的门槛。
3. 电池数量与汽车重量、电池能量密度、电池系统的控制水平等技术层面的制约。
因为过去这么些年政策变化多且快,我们有必要再梳理下历史。
2009年我国出台购置税减半优惠,直接带来车市井喷,其中对价格更为敏感的自主品牌获利颇丰。2018年1月1日,1.6L及以下排量的传统燃油车购置税开启了全额征收,至此,有关小排量车型购置税优惠政策的大门关起。
而新能源补贴是从2009年开始试点,逐年扩大政策,直到2016年进入高点,虽然计划自2017年开始进入退坡,2020年完全取消。但受疫情影响,2020年3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促进汽车消费的三个举措:
1)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
2)中央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支持京津冀等重点地区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
3)对二手车经销企业销售旧车,5月1日至2023年底减按销售额0.5%征收增值税。
所以这么看来,红利其实一直没断,只不过从燃油车转移到新能源车。虽然传统燃油车企业很受伤,不过消费者除了吐槽燃油车贵了,好像选择也没有太大改变。
可是到第二道坎,就是真真切切影响了消费意愿,因为里程焦虑问题基本解决了。
第二道坎“600km续航里程”
关于续航里程达到多少可以解决里程焦虑问题,我自己整理了一个算法,供大家参考。
“无焦虑里程”=每天平均通勤里程×能够接受最大充电间隔天数×1.2
为什么有一个“1.2”的系数,是因为最佳的充电电量是在20%~90%区间,在这个区间电量再进行充电,可以减少充电对动力电池的影响,有效的延长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
除此外,就是纯电动汽车电池不能精确显示剩余电量,这一点知乎上有过讨论,就不做展开。所以这里我取20%剩余电量,确保能把车妥善地开到充电桩处。
然后再就是每天平均通勤里程×能够接受最大充电间隔天数,我选择的是每天开50km(典型的城市生活圈)和7天(按上班族一周充一次电)。
基于此,针对个人的“无焦虑里程”就可以初步算出来了。
“无焦虑里程”=(50×7×1.2)km=420km
不过目前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平均水平在400km左右,但依然存在大量的里程焦虑,所以我们得继续修正这个公式。
首先NEDC续航里程和实际续航里程是有偏差的。针对纯电续航里程测试,NEDC与认可度更高EPA测试结果相差10-15%左右,因此我们还需要增加15%的比例系数。
“EPA测试流程是油电分开测,测试标准为FTP75 (城市循环)和两个补充循环(SC03 高温空调全负荷运转循环和 US06 高速、高加速度工作循环),最终结果由这三个工况的实测结果通过不同的比例计算所得,因此这样的数据更接近实际使用。”
因此,更新的公式为:
“无焦虑里程”=每天平均通勤里程×能够接受最大充电间隔天数×1.2÷0.85
还是按上述计算,
“无焦虑里程”
=(50×7×1.2÷0.85)km≈494km
此外,我们还得考虑电池后期衰减问题,很多里程焦虑其实是在用车几年后才爆发的。
2019年底,在全球物联网(IoT)和网联交通领域很活跃的Geotab公布了一项关于电动车电池衰减调研数据。该公司通过收集世界上近6000辆纯电动车的使用数据,得出纯电动车平均每年会衰减2.3%电量的结论。
我们借用他们的数据,按8年的使用期来算,8年衰减率为18.4%。之所以用8年来核算,是因为现在行业推行的是动力电池8年或15万公里质保。现在20%衰减质保是比较热的观点,计算得到的18.4%也与它比较接近。
因此我们得再次修正这个公式:
“无焦虑里程”=每天平均通勤里程×能够接受最大充电间隔天数×1.2÷0.85÷0.816
可得到,
“8年无焦虑里程”
=(50×7×1.2÷0.85÷0.816)km≈606km
当然了,以上都是基于每天平均通勤里程50km,一周一次充电为前提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判断。不过作为城市使用为主,工作又忙碌的上班族来说,我认为这个数据选择是比较合理的。
至于冬天掉电快,夏天开冷气等波动问题,因为不好核算,这里就不进一步了。可以考虑通过调整充电周期来实现续航里程平衡。
而且这里说600km并不是凭空捏造,如果感兴趣可以查查大众汽车对纯电动汽车发展的规划。在2014年的时候,e-Golf 单次充满电续航为 190km,大众提出期待下一代产品(2015-2017年)续航提高到 300km。之后,该公司会进一步提升能量密度,使得续航有望最高达到 600km,节点2020年。
现在我们站在2020年这个节点往回看,大众第一个阶段的目标已经实现,第二个阶段的目标已经有几款重磅车型跃跃欲试,比如大众I.D.Hatchback量产版、SUV I.D. Lounge量产版等。
除了大众汽车,过去一段时间也有一些车型踏入或即将踏入了这个节点。
量产交付评价以制表时间为准,交付按不小于100台为准。
说明下,这些车型集中爆发点是在2020年,不过因为疫情的原因,上市时间或许会有所推迟。基于这些需求,已经上市的600km左右的车型就比较有竞争力了。
比如蔚来ES8。蔚来在 2019年底发布了 2020 款全新 ES8。新车提供 70 kWh、84 kWh、100kWh 三种电池包,对应的NEDC续航里程分别为415 km、485 km、580km,最低版本足够应付绝大多数消费者城市通勤,580km版本则是目标第一批“无焦虑里程”名录。
就当下的布局情况看,蔚来也是国内最有领头羊气质的企业之一,传统车企对它的关注度很高。Nio power多种补能方案、电池可拓展等优势,使得续航不再是ES8与传统豪华车展开竞争的短板。
4月7日,蔚来公布交付数据,其在3月交付量达到1533台,同比增长11.7%,环比大涨116.8%。在深受疫情及市场影响的第一季度,蔚来的总交付量达到3838台,超出了此前交付3400-3600台的预期,已然对传统豪华车企构成威胁。进入3月以后,蔚来的线下门店逐步恢复,主机厂产能也有所提升,相信后续表现还会提升。
当然了,以上我们是从“续航里程达到多少会冲击传统车企,甚至能实现消除里程焦虑”角度去聊,如何实现高续航里程没有着笔太多。
但考虑到性能和续航的矛盾,特别是在性能比较重视的豪华车领域,以蔚来为代表的一众企业的竞争力如何,肯定是大家以及传统车企想要知道的。
关于全新蔚来ES8是如何实现续航里程提升,关键原因有两点:
在性能和续航之间做了平衡,采用前160kW 永磁电机+后240kW 感应电机,总功率相比老款降低了80kW,百公里加速时间随之从4.4秒增加到4.9秒,但续航里程增加了60km。
新增100kWh液冷恒温电池包,进一步提升续航表现;
可以看到全新蔚来ES8牺牲掉了一部分性能,但考虑到依然有4.9秒的加速能力以及33.8米的100-0km/h制动成绩,还是要吊打一众豪华车。
当我们总结蔚来以及一众豪华品牌的发展思路,可以发现基于豪华车市场,大家的基本思路是先从高端做起,然后根据市场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或补充,但大前提是性能的基本水准不能丢。
想想看,为什么特斯拉能把豪华车市场搅得天翻地覆,除了逼格满满的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最重要的还是性能放在那,续航又上来了,所以BBA就很慌,如今蔚来也可以算是让BBA很慌的品牌之一了。
总结以上,传统车企十分关注新能源车企,第一阶段是因为政策红利被吃掉了,第二阶段是会对销量造成直接冲击。目前不可取代的优势似乎只有续航/补能方式,而纯电动车发展到600公里,再加上丰富的补能方案,会对传统燃油车的销售造成很大打击。
本文首发于知乎
图 | 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㈣ 央行发布重磅报告: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连续性 定调货币政策

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

报告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增长,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中长期看,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但也要看到,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

从外围来看,主要发达经济体超宽松货币政策溢出效应更加凸显,通胀明显走高,若其货币政策转向步伐加快可能引起全球跨境资本流动和汇率波动加大、金融市场估值大幅调整等问题。

国内方面,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出口受高基数影响增速可能放缓,部分领域投资增长偏弱,餐饮旅游等接触型消费尚未完全修复,经济增长动能的可持续性面临一定挑战。

此外,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抬升企业成本,一些中小微企业困难较大。不良资产、影子银行反弹压力仍需关注,经济潜在增速下行、人口老龄化加快、绿色转型等中长期挑战也不容忽视。

二季度,CPI涨幅温和,PPI阶段性走高,对通胀的担忧始终存在。对此,报告指出,一方面,这是去年低基数上的高读数;另一方面,PPI本身波动相对较大,在数月内阶段性下探或冲高的现象也并不少见。总体看,我国PPI走高大概率是阶段性的,短期内可能维持相对高位,随着基数效应消退和全球生产供给恢复,未来PPI有望趋于回落。

“中长期看,劳动生产率增速下降、人口老龄化会抑制通胀,碳排放成本显性化会一定程度推升物价,相互对冲,整体上有利于稳定物价。我国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去年疫情以来坚持实施正常货币政策,国内总供给总需求基本稳定,有利于物价走势未来保持稳定,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报告指出,

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

报告阐释了下一阶段货币政策的主要思路。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稳字当头,坚持实施正常的货币政策,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增强宏观政策自主性,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处理好经济发展和防范风险的关系,维护经济大局总体平稳,增强经济发展韧性。

一是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健全中央银行调节银行货币创造的流动性、资本和利率约束的长效机制,管好货币总闸门,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二是继续落实和发挥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带动作用,运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保持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稳定性,实施好两项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的延期工作,继续对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提供普惠性、持续性的资金支持,保持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减,更好发挥它们在稳企业保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三是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创金融、供应链金融等融合发展,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促进实现金融与科技、产业良性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指出,要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信贷规模,推动“两高”项目绿色转型升级。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

四是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五是加强金融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服务实体经济,防范市场风险。

六是进一步推进金融机构改革,不断完善公司治理,优化金融供给。

七是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构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机制。

没有任何人可以准确预测汇率走势

6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欧元、英镑、日元汇率中间价分别较2020年末升值1.0%、升值4.4%、贬值0.6%和升值8.2%。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21年6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28.1%,对欧元汇率累计升值30.3%,对日元汇率累计升值25%。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直接交易成交较为活跃,流动性平稳,降低了微观经济主体的汇兑成本,促进了双边贸易和投资。

报告指出,2020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也反映了国内外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的差异。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冲击,我国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导向,为我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0年5月份开始货币政策逐步转向常态,而当时国际上疫情加速蔓延,主要经济体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人民币对美元和一篮子货币升值。

2020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升值6.9%,升值幅度小于欧元,CFETS指数上涨3.8%。

2021年以来,发达经济体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取得进展,市场再通胀交易抬头。国际金融市场开始关注美联储可能提前缩减量化宽松和加息。6月份美元对主要非美货币升值,而我国坚持实行正常货币政策,经济在潜在增速附近运行,当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1.4%,CFETS指数则保持平稳。

总的来看,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是国内外经济形势、国际收支状况及国内外外汇市场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合理反映了外汇市场供求变化,发挥了调节国际收支和宏观经济自动稳定器作用,促进了内外部均衡,扩大了我国自主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空间。

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也将是常态,人民币既可能升值,也可能贬值,没有任何人可以准确预测汇率走势。下一步,要继续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合理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强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通过多种方式合理引导预期,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树立“风险中性”理念,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

数据显示,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31.8万亿元,同比增长8.6%,对实体经济保持了较强的支持力度。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01.56万亿元,同比增长11%。2021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7.7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3.13万亿元。

报告指出,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较多。二是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同比明显多减。三是企业债券同比少增,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高于上年同期。四是政府债券融资同比明显少增。五是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融资同比多增。

数据来看,上半年货币供应量、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但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实施了极度宽松货币政策和大规模财政刺激的政策组合,由政府主导推动货币增长。2020年,美联储共购买了约52%的新增国债,由此支持财政支出形成的货币供应量占美国新增M2的61%。2020年末,美、欧、日等国货币增长大幅偏离了名义GDP增速。

从物价走势看,美国通胀形势最为严峻,其货币扩张相对名义GDP增速的偏离也最大。6月美国CPI达到了创13年新高的5.4%,较上年末上升4个百分点,当月欧、日CPI分别较上年末上升了2.2个和1.4个百分点。

对于货币和通胀的关系,报告专栏指出,要合理看待2008年危机后和2020年疫情后两种量化宽松政策的区别,正确认识货币和通胀之间的关系。疫情后央行和财政配合大量增加货币的量化宽松政策,推动2021年全球通胀明显升温。

报告指出,总体而言,货币与通胀的关系没有变化,货币大量超发必然导致通胀,稳住通胀的关键还是要管住货币。当前我国通胀压力整体可控,这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速自去年5月起就领先其他大型经济体逐步回归正常,今年6月末我国M2增速为8.6%,与疫情前基本相当,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从宏观上稳住了物价。

下一步,货币政策要坚持稳字当头,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坚持央行和财政两个“钱袋子”定位,从根本上保持物价水平总体稳定。

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

今年以来,央行继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释放改革促进降低贷款利率的潜力,优化存款利率监管,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

一是推动金融机构健全运用LPR定价机制,持续释放LPR改革潜力。引导银行将LPR嵌入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增强LPR在金融机构内外部定价中的基准作用。

二是优化存款利率监管,保持银行负债成本基本稳定。2021年6月21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优化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确定方式,将原由存款基准利率乘以一定倍数形成,改为存款基准利率加上一定基点确定。这既维护了银行存款利率的自主定价权,也有利于促进市场有序竞争,引导存款回归合理的期限结构,稳定银行负债成本。

目前各金融机构均已落实利率自律机制有关要求,新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实施情况良好,落地平稳有序。从挂牌利率看,全国性银行存款挂牌利率基本保持不变,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中长期限存款挂牌利率有所下调。

2021年前6个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07%,较上年同期下降0.07个百分点,较上年全年下降0.08个百分点。

其中,企业贷款利率降幅更大,前6个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63%,较上年同期下降0.16个百分点,较上年全年下降0.09个百分点,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报告分析,当前我国经济稳中向好,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这说明从宏观上看我国利率总体处于合理水平,为经济平稳运行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利率环境。

㈤ 信用社的利息比农行的高,是不是不安全

1、关于利息高低

农行是国有的,存款利率受严格管理;信用社是农民入股成立的,存款和贷款利率自由度大,人民银行甚至对信用社贷款利率不设上限(不是绝对的无上限)。说白了,国家的农行,利息不能给高了,不然国家吃亏;农民的信用社,农民的钱,爱咋整咋整;多付点存款利息,多吸收存款,再高利率贷款出去,总账还是赚的。

2、关于存款的安全性

安全性一样,都是人民银行批准设立的金融机构,只是以前名称没有体现出“银行”两字,给大家一种不靠谱的错觉;现在改农村合作银行,名称里也反应出来了,实质是一样的。在具体经营中,也是执行安全性运营原则,也有存款保险机制,50万以内全赔,以前有段时间是人民银行托管,现在都归省政府管。

3、关于所有人

农行是国家的,信用社理论上是农民入股成立,意在凑集农村闲散资金,服务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但信用社从来都不是农民自愿成立的,也不占主导权,而是官方一手操办的。最早成立于1951年,初始出资大部分来自于国家,少量资金来自于农民,就是给本地社员一种体验感和参与机会,实际所有人是政府。

所以,信用社存款利息高低不是判断存钱在信用社是否安全的标准,要看他的所有人和运营管理机制,信用社存款是安全的。

(以下这些银行的利息也高,存款也没有问题,可做存款参考)

我还是喜欢强调那句老掉牙的话,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可能很多朋友看到西信用社规模小,而且一般都是在小地方,所以觉得不靠谱,认为信用社既没有银行两个字,也没有大银行那样冠冕堂皇,所以觉得信用社存款不安全。



实际上信用社跟大银行一样,都是经过银监会批准设立的正规金融机构,大银行该有的东西,信用社基本上都有。比如要交存款准备金,要交存款保险保费,受银保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每个季度都有MPA考核,有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等各种约束,所以从监管的角度来说,信用社跟大银行一样是安全的。

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信用社出现存款坏账要不回来的基本上很少,除非大家不是通过正规的信用社去存款,而是跟信用社工作人员私下签订的高息协议。

可能大家是被一些信用社存款坏账的案例给吓怕了,比如前几年山东滨州信用社就出现过信用社工作人员私自刻章、制作假存单等方式挪用用户存款,导致用户存款到期没法拿回的情况。但是类似这种存款被工作人员私自挪用,并不只有信用社才会发生,一些大银行同样也会发生。比如最近几天闹得很火的兴业银行55亿存款被挪用大案,这个案例当中也是由于兴业银行北京长安支行行长王建利用自己行长的权力,通过私刻银行章,制作假存单等方式挪用了客户大量的存款。所以不见得大银行就一定比信用社更保险。

但总体来说,我认为目前我国信用社还是很安全的,而信用社之所以能够给到比大银行更高的利率,有其特殊的原因。

目前很多大银行之所以不敢上很高的利率,因为他们受到银行业利率工作自律公约的约定,有很多银行最高存款上浮都不会超过55%,我们看到一些大银行存款利率,哪怕是五年期的,基本上都是在4.265%之内。



而目前很多信用社根本就不是银行业利率工作自律公约的成员,所以他们不受这个存款上浮上限的限制。就算部分信用社是这个利率公约成员,可他们仍然可以比大银行上浮更高的利率,因为从2018年4月份以后,在央行行长的表态以及利率公约成员闭门会议之后,这个利率同盟允许局部小银行可以打破利率上浮上限,所以从今年开始我们看到以前有一些利率不高的信用社也给到了相当高的利率。



目前大银行存款利率低,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受到FTP的影响,这个FTP就是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一般大银行的资金调配中心会制定一个FTP,然后各个支行按照这个FTP把自己的存款转移给总行资金调配中心,吸收存款跟FTP的差价就是支行的存款利润,所以一般他们都不敢管利率上浮太高,要不然自己就没有利润空间了。

信用社就不一样,信用社规模一般都比较小,而且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很多都没有FTP这种说法,所以他们对存款利率的定价更加灵活,可以随时根据市场的情况作调整,因此能给到更高的利率。

为什么大家会感觉信用社没有安全呢?

农村信用社是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扶持、省级地方政府负责”的改革方案在全国铺开,并先后在各省市成立了省级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负责全省市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服务。

农村信用社的 历史 是很悠久的,中国第一家信用社1923年6月诞生在河北香山,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是三个阶段。

第一,建国时期。农村合作化运动兴起,供销合作社,生产合作社,信用合作社都到了大发展,而如今,在我们生活身边只有信用社还留了下来,并且都改制为了农商行,会不安全嘛?

第二,农行托管时期。这个时期,信用社和农行是同一家银行,可以说,信用社和农行都是服务农村的金融机构,后来为了支持农村发展,信用社独立了出来。

第三,省联社管理。也就是现在,每个省的信用社都由省联社管理,除此之外,银监会,人民银行都管理信用社,作为一个 历史 这么悠久金融机构,到底哪里不安全?

不能因为信用社小而瞧不起,在农村发展的这几十年,信用社的功绩不能被抹盖,如果细心的网友看看自己地区的纳税排行榜,你会发现,你们当地的农信社,都是明列前茅的,而你们所谓的五大行,税收都不知道去了哪里。

钱存农商银行,建设美丽家乡,相信我们,我们值得信赖!

首先说下为什么信用社的利息比农行的高,如果把题目改成,信用社的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比农行高,这样答案也就一目了然了。

大家都知道,银行主要是靠息差吃饭的。把资金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吸收进来,在以较高的价格借出去。这资金价格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利率,而利息就是本金乘以利率乘以期限得到的。换句话说,相同期限相同本金的情况下,利率越高,得到或支付的利息也就越多。这个“利率”就代表了钱的“贵贱”。

再说农信社为什么吸收的存款可以给到高利率,一是农信社在县域一般都是法人机构,自主性要比别的金融机构高出许多,并且自上而下传导机制要比大行高效许多,也不会设置诸如FTP(内部资金转移价格)等参考指标,而且制定政策也是分分钟的事,可根据市场竞争程度对市场有快速反应。这些都是农信社在存款定价上的优势。另外一点不得不说的是农信社的贷款利率,因为上文已经提到,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息差,就是存款与贷款利率之间的差值。一般像国有大型银行,如题中所提到的农行,做的贷款资产都是优质资产,越是优质资产,各家银行都会像香饽饽一样捧着,所以贷款价格就会提不上去(市场充分竞争的结果),最终只能以贷款基准利率甚至基准下浮给到客户端。农信社则不同,因为农信社在当地为法人的天然属性,且业务范围只能在当地开展,所以把当地的中小型企业吃的很透,甚至中小企业主每天的行踪都了如指掌,这些中小企业很难在大行的风控体系下生存,所以在贷款利率(也就是资金价格)方面议价能力有限,农信社就是靠着这一点,可以把贷款利率太高,这样企业也不至于拿不到资金,另一方面又能给农信社创造出更多利润。所以说,农信社不惜用相对较高的利率吸引存款,但又能以较高的利率放出贷款。息差一点不比大行赚的少。也就是题者说的信用社的利率笔农行高(无论是存款角度还是贷款角度)。

接下来在说一下是不是安全,之前回答过一个问题,叫《你有钱的话会存入农村商业银行吗?觉得它的经营安全吗?》,其实农村商业银行都是有农信社改制而来,其实只是叫法不同,把理事长换成了董事长,把主任换叫做行长。在经营上市基本没有什么变化的。

从农信社或是农商行的体制上来讲,虽然各家县域的农信社或是农商行都是一级法人机构,但是各个市区都会有一个叫审计中心的机构,审计中心也一定程度上对各家农商行有着管理的职能,属于同一系统内,再由省审计中心统一管理,但是省与省之间是独立的。虽说都是独立机构,但是他们都是属于同一系统内,若粗略计算,把全国8000多家农信社或是农商行的网点联合起来,农信社系统才是宇宙第一大行。从规模上来讲那是绝对安全的。

另外一点,就某一特定的县域农信社或农商行来讲,存款规模那绝对是当地机构的老大,而且县域80%以上的涉农贷款均由此家机构提供。

所以说,信用社的利息比农行高,是安全的。

我觉得你多虑了,信用社存款利率高农业银行是非常正常的,信用社存款利率高也不能代表信用社存款不安全!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在信用社存款安全的,可以放心存。

信用社也是我国的合法银行,只是规模小,跟国有6大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是规模是没有可比性的。国有银行是含金勺子起步的,而信用社是从农村白手起家,自力更生的。但也不要用鄙视人的眼光看信用社,毕竟信用社和他们银行差不多性质,总得来说信用社是安全的。

因为 信用社是合法银行,受国务院的引导,银监会的监督;同样也要上交国家储备金,也是需要缴纳存款保险金,受到《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最为重点同样和其他银行一样,受到全国人民的监督; 虽然信用社只是规模小,不起眼而已,但它是合法银行,只要是合法银行资金是安全的。

至于农村信用社的利息比农业银行利息高一点都不奇怪的,下面为大家分析一下原因。

因为农业银行是国有6大行之一,背景直接是央行,规模大,资产多,营业网点多,最重要一点就是不缺钱,有钱花。而信用社不一样,信用社规模小,资产少,营业网点少,经常缺钱。而一旦信用社缺钱不提高存款利率,没有储户去存钱信用社那不是吃西北风,所以信用社采用提高存款利率揽储是正常的,这就是信用社存款利率高于农业银行的真正原因。

我打个比喻更能说明问题,农业银行是富人家的孩子,含金勺子长大不缺钱;信用社就是穷人家的孩子,要通过自己能力赚钱,自力更生。好比把存款利率比喻成能力,富人家的孩子没有能力还有有钱的老爸可以啃爹;而穷人家的孩子不提高赚钱能力只能等着饿死。所以穷人家孩子想要生存下去,必须要提高赚钱能力,让自己好好的生存。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于关于信用社的安全与存款利息高等两方面的分析,希望能帮助你解答。

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阅读与关注。

银行存款是最安全的理财方式,信用社现在通过一些改革也更名为农村商业银行,不管地方银行还是国有银行,50万以内的存款都是安全的。至于信用社和农行的利率差异,出现的原因包括:

央行在公布了基准利率的同时,允许各家银行以基准利率为参照标准,对各自的利率进行调整,可以上浮也可以下调,只要有客户买账怎么都可以。银行对利率的自主权进一步扩大,是激发金融市场活力,增加银行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银行的利率逐渐显现差异化,让利率推向市场,可供客户自行选择。

信用社属于地方银行中的中小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局限于本市、本县,为了增加揽储,吸引客户有必要上浮利率;农业银行家大业大,网点遍布造成成本消耗巨大,利率上浮方面有心无力,再加上理财和存款业务品种齐全,客户资源稳定,即使利率再低还是有客户冲着国有银行的招牌去的。

两个银行在安全保障措施方面:客户的存款在全国银行中统一受到《存款利率条例》的保护,50万(含)以内的存款在银行发生风险损失会照单赔偿;另外,两家银行也有制定和执行一系列风险防控、员工行为动态排查、风险点自查等措施,保障客户资金的安全稳定。

安全维稳的前提下,当然是看利息高低了,难道只有利息低的才是安全存款吗?不是这样的,银行存款的安全都差不多,信用社利率比农行要高,干嘛存低的?

我们在农村最常 看到的三家金融机构分别为: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以及农信社(或农商行),如果有认真对照过三家机构的利率,往往会发现,农信社的利率明显高于另外两家,那这是为什么呢?农信社这么高的利率是否安全?

1、利润来源

银行的利润来源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存贷款息差以及中间业务收入

1)、存贷息差

存贷息差的关键在于存款,这是银行的盈利来源,如果一家银行没有存款,如何放贷?因此揽储一直是银行的重任。农行作为国有四大行之一,规模庞大,实力雄厚,网点众多,品牌识别度高,因此农行的揽储相对容易;反之农信社受限于规模及品牌识别度等原因揽储则对困难,因为 在同等的条件下,大家首选的都是农行。故而为了与大银行竞争存款,农信社只能提高自身的利率水平。

2)中间业务收入

中间业务收入主要包括:汇兑手续费,信用卡业务收入、金融资产(比如理财)收入等等。越小的银行,其业务范围越窄(比如信用卡业务,农信社就没有;再比如理财产品,全国只有600多家银行(我国的银行业数量有4000多家)机构有权发行,很多农信社也没有自营的理财产品), 因此越小的银行,其 利润对存贷息差更加依赖。 农信社就属于小银行,对其而言,存款是其生命之源,失去了存款,农信社的立社之基就没有了,这就是农信社给出高息最根本的原因。

2、利率自律公约限制

虽然2015年10月24日起,央行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但是后续在央行指导下,各地建立了利率自律定价机制, 对主要的银行存款利率上浮行为进行软约束,存款利率上浮比例一般不高于50% 。这是为了防止主要的银行出现恶意竞争的情况。

农行属于利率自律公约的成员单位,因此受到这个限制,但是农信社不属于主要的银行,很多并未参与自律公约,所以它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上涨利率。

通过上述分析,大家应该对农信社之所以利率比农行高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其并非无缘无故的上涨。在我国,农信社也是经银监会正式批准设立的农村金融机构,其与国有大行一样,也要缴纳款准备金及存款保险保费等,其经营也受到银保监会的监管,属于正规的金融机构,故而钱存在农信社安全性还是有保障的,特别是50万元以内的资金,受《存款保险条例》的保障。

至于说超过50万元的,也无需过多的担心,建国以来,70年的 历史 里,我国的农信社仅仅出现一家河北省肃宁县尚村信用社破产的案例(且最后政府兜底处理了),破产率不足0.1%。所以对于在农信社存款的安全性,无需担忧。


农村信用社始建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地方性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庞大,数量众多。在2003年国务院下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后,全国各地农村信用社纷纷改制为农商行和农村合作银行,但至今全国仍然有农村信用社超过2000家,是服务农村地区三农和小微企业的金融主力军,也是我国金融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村信用社的综合抗风险能力确实不如农业银行,不可能相提并论。从组织架构上,没有改制的农村信用社一般以社员入股为资本,以县一级联社为独立法人,定位于服务本地农村三农和中小企业服务。这就决定了其资产规模小,盈利能力弱,内部治理能力还有差距,综合抗风险能力不足等现实情况。

而农业银行是四大国有控股并上市的商业银行之一,2017年末总资产达21万亿,当年实现营收5428亿,净利润1931亿元。<财富>世界500企业中位列第38,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1000强中名列第六位,属于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大而不能倒。综合抗风险能力明显超过所有中小银行。

但是,为了保障储户利益因银行倒闭破产不受到损失,国务院于2015年5月1日颁布实施了<存款保险条例>。该条例适用于境内所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有两层意思,一是无论农村信用社还是农行,都必须为吸收的存款投保,缴纳存款保险基金;二是当银行倒闭破产时,对于不超过50万的本金和利息,同等条件偿付,没有大小银行,国有银行或地方性银行之分。因此,如果存款不超过50万,无论农村信用社还是农行,安全性是一样的,没有区别。换句话说,50万以下的存款,哪里利息高就存哪里,没有别要纠结谁更安全。

当存款金额超大时,肯定选择农业银行更安全。假如100万左右,按照存款保险条例规定,我们完全可以将资金分成几份,分散存入,使其全额受到存款保险条例保护。但是,如果是几百万或上千万,你不可能分成几十份吧,多麻烦。这时,我们应该选择大型银行存款,这是最明智的。

当然,伴随着存款的过程,除了安全性之外,一般人还有其他金融需求,比如取现的便利性,结算效率,理财产品是否丰富,信用卡和信贷需求,以及其他服务等等,加上这些,大银行肯定比小银行更能够提供全方位服务和良好体验,而且安全性更高。

银行的存款风险,从某一个程度将是一样的,都是合法经营、合法设立、正规的银行机构,就算是存在着风险,高也高不到哪里去。信用社虽然属于社员制,但也是合法批准的正规经营机构,年化利率往往比农业银行要高,甚至说比国有六大行的年化存款利率都要高,高出1%都是可能存在的。

很多储户在储蓄的时候都会对比很多银行的年化利率,并且存在对于一些银行同期能够给出其他银行更高的年化利率表示疑问,认为存在不安全。其实,只要是银行的定期存款,风险程度都是低的,可以说是“无风险”投资。担心也是自然,因为一家可能只有3.5%的年化利率,而另外一家可能达到5%的年化利率,差别很大。

但是,从定期存款的角度讲,风险都是一样的,两家银行给予的都是定期存款,没有什么区别。就算是以后银行倒闭、破产,储蓄保险还是能够对于自然人理赔50万元额度以下的赔付。

当然,需要规避的就是打着存款其实是理财或者保险理财的幌子进行定期存款,那个的风险就高于银行储蓄了。是需要在实际储蓄的过程中进行谨慎区别的。

如果个人的意识中就是存在信用社的风险高于农业银行,那么就将资金储蓄在农行中,毕竟自己的认知也是很重要的,存放在信用社可能心里不踏实,反而不划算。从客观的角度讲,风险是一样的,但从主观上讲如果认为风险高,完全也是可以储蓄在农行。

这与获取资金的成本有关系。

只要在银保监备案的,不存在谁比谁安全的问题

㈥ 【CAFS两会热评】张绘 | 财税金融互为支撑:给小微企业“真金白银”支持


李克强总理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去年面对疫情冲击我国政府注重用改革和创新办法,助企纾困和激发活力并举,帮助受冲击最直接且量大面广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难关。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内疫情防控仍有薄弱环节,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居民消费仍受制约,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困难较多,稳就业压力较大。


张 绘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研究生院教研中心研究员

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发挥企业和企业家主观能动性;要以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为重点,推动相关改革走深走实。这些都清楚表明,党中央将进一步激发微观主体活力作为改革的重要努力方向,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是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

在激活微观主体活力的过程中,减税降费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会给广大小微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支持:一方面,发挥减税降费效果;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需要着力缓解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一、发挥减税降费效果,激发小微企业 科技 创新的活力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0年在财税领域实施阶段性大规模减税降费,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全年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2.6万亿元,其中减免社保费1.7万亿元。创新宏观政策实施方式,对新增2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建立直达机制,省级财政加大资金下沉力度,共同为市县基层落实惠企利民政策及时补充财力。为进一步发挥减税降费效果,鼓励针对小微企业发展特征,完善相关税收政策,如加大研发加计扣除,建立研发投入现金返还机制,即对于年度亏损的小微企业,根据其研发活动投入给予一定比例的现金返还,作为税额优惠和税基优惠政策的有益补充。

加快制定政府购买中介税收服务机制,补充当前纳税服务体系和执法辅助体系。对小微企业享受研发加计、加速折旧等促进 科技 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由政府出资招标符合资质的涉税中介机构提供会计核算、税务申报等服务的形式,缓解小微企业财务力量薄弱和税务人手不足的困境,也降低小微企业办税成本,促进纳税遵从,提升征管质效。当前,在部分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已先行先试了“ 科技 创新券”举措,即政府买单第三方会计、咨询、法律、管理等中介服务,取得了不错的实践效果。


二、优化企业营商环境,降低小微企业融资难度和成本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0年为支持银行定向增加贷款并降低利率水平,对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增长50%以上,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下一步需加快完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建议地方政府集中有关职能部门的信息资源,引导企业、银行与平台进行系统对接,降低商业银行开展授信尽职调研信息查询的难度和成本。

提高抵押登记办理时效。建议不动产登记部门全面加强与银行合作,通过数据直连等方式,实现在银行网点一站式受理贷款、抵押登记等申请,充分利用银行服务窗口解决抵押登记办理难、时限长等问题,缩短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限,提高小微企业信贷放款效率。

探索 建设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议积极推动建立省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平台,为 科技 小微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提供从项目受理、价值评估、融资担保、质押登记、贷款发放到质权处置、运营、投资等多种服务,系统解决 科技 型小微企业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中存在的评估、登记及流转等问题。


三、完善地方金融体系,创新激励银行和融资担保机构举措

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构建以银行信贷为前端、以投资引导基金和私募股权融资为两翼、以融资担保和保险为支撑的多层次投融资服务体系,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支持 社会 资本发起设立或入股商业银行,适度增加村镇银行数量。大力支持村镇银行等金融形态规范发展,发挥其关系型信贷的相对优势,填补“大机构难对接小客户”留下的空缺。创新激励银行和融资担保机构向小微企业提供贷款和担保的财政支持手段,加大对小微企业信贷投放力度。

进一步发挥天使引导基金、创投引导基金的作用,支持引进和组建各类风险基金,以市场化方式引导民间资本以股权等形式投向 科技 型小微企业。鼓励地方法人机构发挥产品开发链条短的优势,创新符合实际需求的小微企业信贷产品。例如,针对小微企业短期资金周转难的实际,开发短、平、快的过桥型产品。

支持地方法人银行降低成本。各级国库现金存款、政府工资代发等政府业务应向地方法人银行倾斜,政府大型项目融资优先考虑地方法人银行。

加强融资担保体系建设。力推融资担保行业发展,重点打造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为基础、其他类型融资担保机构为补充,主要为 科技 型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增信服务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将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提高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支小业务占比,加快推动省级再担保机制建立。


四、畅通货币传导机制,确保政策红利惠及小微企业

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最后一公里”,完善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FTP)是关键。只有银行建立了成熟完善的FTP,人民银行释放的流动性才能真正带动贷款定价下降,进而将政策红利传导至小微企业。

建立统一的资金流向监控系统,确保小微企业信贷资金真正投向实体经济。目前商业银行仅掌握本行内的资金流转信息,无法监测跨行、跨系统资金流转。建议人民银行基于支付清算系统,统筹建立跨系统资金流向监控体系,设置相应的监控预警指标,实时向商业银行推送,为商业银行监控客户全流程资金流向提供抓手,保证信贷政策的精准投放。

优化对商业银行的考核激励措施。建议监管机构进一步完善小微企业贷款管理的考核约束机制,采用正向激励的监管导向,对于普惠金融业务推动较好的商业银行,在年终考评、分支机构设立审批等方面给予加分等鼓励措施,进一步调动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业务积极性。

㈦ 银行FTP收入是否缴纳增值税

你好!
银行ftp的收入是不需要缴纳增值税的
,这个有政策,很早就出台了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㈧ 为什么有的银行存款利率只有3.75%,而有的银行却能达到5.45%

近几年央行基准利率并未作出调整,仍旧是延续了2015年10月份之后的标准,定期存款利率一年期为1.5%、二年期为2.1%、三年期为2.75%。当然了,各个银行间以央行基准利率为标准,有所上浮,一般在15%-35%之间。题主所说的银行存款利率达到3.75%的水平,应当是三年期定期存款的上限标准。

为什么有的银行存款利率只有3.75%,而有的银行却能达到5.45%呢?

1、银行的不同,年化利率也就有所不同。

不同的银行年化收益率也是不同,比如大型银行同期的年化收益率要低于普通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年化收益率低于城镇银行、民营银行。不仅仅如此,每一个地区的银行之间,也有着年化收益率的不同。银行的性质、渠道,对资金的需求关系,都能左右着银行的存款利率。

所以,银行间不同的情况,也就造成了一些银行的年化收益率为3.75%,一些银行的年化收益率达到5.45%。当然,这么高的年化收益率,并非是一年期的年化收益率,而是三年期定期存款的年化收益率。现在,一年期定期存款收益率尚达不到3.75%这么高的水平,也达不到5.45%的水平。

2、产品的不同,银行存款利率也是不同。

银行定期存款年化利率的上浮区间在15%-35%,但,有一些民营银行、城镇银行会提高上浮的标准,可能上浮水平更高,也就达到了5.45%之高。银行有一个款产品叫做“大额存单”,这款产品是有门槛的,个人门槛在20万、30万。“大额存单”的存款利率相对较高,很多银行三年期大额存单的年化收益率能达到4%以上,5%以上的虽然不常见,但也不少。

要说达到5.45%水平的普通定期存款,还是少见的。这一点就需要注意了,一则可能是“大额存单”,二则可能是银行理财产品。要是银行理财产品,就需要注意风险性,看一看是否为代销产品还是本行推出的产品,再就是看一看风险等级,超过中等风险等级就有着本金损失的风险性。

这个原因是综合的,但主要是因为不同银行,吸收存款难度不一样。

银行存款利率较低的,都是大型国有银行。而存款利率低的,基本上都是城商行、农商行等小型银行。

比如工农中建等四大行,银行员工甚至都不需要出去揽储,每天都有大量的自然储户,源源不断将自己的钱存进去。

对于大部分储户来说,将钱存银行,首先要的是安全,其次是便利,第三才是要收益。

从安全性来说,大型国有银行肯定是最安全的,而且管理规范,一般很少出现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从便利上来说,大型银行因为网点众多,存取钱都很方便。而且大型国有银行,都有几十年 历史 ,已经沉淀了海量的客户。所以大型国有银行,是储户的首选。他们的存款利率,普遍低于小型的商业银行,远远低于一些新的城商行、农商行等。

小型银行,尤其是新成立的城商行、农商行,品牌不够,管理需要不断完善,网点有限,只能走高息揽存的路子。

简单举一个例子,一个储户,每个月要存2000元,如果存工商银行,就在楼下;或者直接他的工资卡就是工商银行的,都不用到营业部去办理。

但如果他要存到一家不知名的小银行,要先去开户,然后可能要跑10公里办理存款业务,或者转账进入还要收取额外费用。这样如果利息不足以支付付出的时间成本,以及“路费”,那么就没必要在这样的小银行存款。

如果是大客户,他钱存在大型银行,不但安全,而且方便,转账什么的都很方便。但如果是在小银行里,可能钱就被挪用去理财了,这样的事情非常多。前一段时间不是有一个浙江人,在山东一家地方银行存量几千万,结果钱都不知道哪去了,官司打了好久还没有拿回来。

说白了,大客户存款,要的是安全,所以选择大型银行,利息低一点不是问题;小客户存款需要方便,利息收入本来就不多,也不重要。

小银行揽储,只能走高息道路,还经常不受欢迎。

银行定期存款利率

在我看来,3.75%的定期存款利率已经不算低了,毕竟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的五年定期存款利率只有2.75%,而且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5年定期存款利率也同样不到3%,也就是说5年定期存款利率能够达到3.75%的可能是地方银行或者农商银行。

当然,虽然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普遍不高,但肯定也有一些银行能够达到5%以上。如上图所示,蓝海银行和亿联银行的5年定期存款利率就在5.45%,比国有银行同期限存款利率高出了近一倍,差距不可谓不大!

不同银行间定存利率相差较大
对于传统型商业银行来说,他们的定期存款利率很难达到5%以上,因为利润空间确实被压缩的太过厉害,甚至会出现利率倒挂以至于赔本的情况。

银行每笔业务成本与收益的核算主要参考FTP定价,而FTP全称为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是商业银行核算资金成本或收益最常见的内部经营管理模式。绝大多数银行的FTP定价表中5年定期存款利率很少有能达到5%以上的,换句话说将定期存款利率定到5%以上基本是没有利润可图甚至会亏损的买卖!

但是有一部分银行不在这个范围之内,那就是民营银行。 它们与传统型商业银行有所区别,没有任何一家物理网点,可以节省大量的经营成本与营销成本,让其有更充裕的资金用于提升本行的存款利率,而本行的存款利率提升以后又会反过来吸引大量的客户来办理存贷款业务,让本行能够得到快速的发展壮大!

3.75%的存款利率与5.45%的存款利率相比,虽然只有1.7%的差距,如果存款的金额比较小,差距就看不出来,比如存款1万块钱就只差170块钱左右,但是如果存款金额比较大,那差距就很明显的看出来。比如存款100万,两者的相差就达到了1.7万。

为什么不同银行存款利率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我认为主要有4个主要原因。
第1个原因是不同的银行存款政策不一样
题目中所提到的两个利率,其中3.75%的这个利率应该属于一些国有大银行或者是股份制银行。这些银行一般都是全国性的,银行网点多规模大,所以为了方便统一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率,这些银行都会在内部实行一个FTP(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而各个支行的利润主要靠的是实际吸收存款的利率跟FTP之间的差价。比如某个大银行三年期的FTP是4.5%,那支行在实际吸收存款的时候就不能超过这个利率,实际给到客户的利率必须控制在4.5%以内,否则就没有利润。也正是因为这个FTP的限制,所以很多银行都不敢上浮更高的利率。

而那些小银行特别是一些农商行,农村信用社以及民营银行他们规模比较小,没有这个所谓的FTP,所吸收的存款都可以直接转化为贷款,他们可以根据实际的市场需求对存款做出调整,存款的定价更加灵活,所以能给到更高的利率。
第2个原因,不同的银行资产端的收益不一样。
存款的收益说白了,主要是来自于资产端的收益,目前大部分银行的存款都主要转为贷款,因此贷款的利率高低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存款的利率高低。

目前很多大银行的贷款端客户都是一些大型企业,这些大型企业比较优质,可以选择的空间比较大,所以银行在给他们放贷的时候,贷款利率都相对比较低,而为了保持一定的息差,所以存款利率也会跟着降低。

但是一些小银行则不一样,目前很多小银行针对的是一些小微企业客户以及个人客户,这些客户资质相对比较差,可以选择的空间比较小,他们对利率的敏感度相对比较低,所以能够承受较高的利息,这就给银行高存款利率提供了基础。
第3个原因,利率同盟的约束。
虽然从2015年开始,我国已经逐渐放开存款利率的限制,但从那之后银行存款利率并没有太大的波动,目前大部分银行的存款利率上浮范围基本上都是控制在55%之内。而之所以有这个限制,是因为目前市场上有一个银行业利率工作自律公约,这个公约为了规范成员的竞争,会对成员的的利率做限制。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上规模的银行都是利率自律公约成员,所以当会受到这个利率上限的限制。

而相对来说,目前有一些小银行就不是这个利率公约的成员,他们没有受到这个公约的限制,所以定价的自主权更高,能够上浮更高的利率。
第4个原因,吸收存款难度不同。
对于那些大银行来说,他们网点多,品牌好,而且成立的时间相对比较久,更容易吸收客户存款。

而相对来说,那些小银行网点少,品牌相对比较差,有的银行甚至成立时间只有几年,很多客户对这些小银行都不放心,所以这些小银行吸收存款的难度非常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这些小银行实行的利率还跟大银行一样,那基本上就吸收不到存款。

所以为了能够跟大银行竞争存款,很多小银行吸收存款的利器就是比大银行上浮更高的利率,比如目前有些民营银行5年期的存款利率就达到了5.45%,这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银行存款利率3.75%和5.45%,二者差了1.7个百分点。

通过利息计算,1万元一年的利息一个是375元,一个是545元,如果是你,选哪个?
先看各家银行存款利率

3.75%的年利率,主要是大型银行三年期或五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基准利率上浮比例不足40%;

5.45%的年利率,多以中小微及民营银行五年期储蓄存款利率为主,原本比较常见的比如亿联银行、蓝海银行在三方金融平台上销售的5年期定期储蓄存款,但如今也都有所下降。但在其官方手机银行app上,仍然有5.45%的存款利率,不过也已经限购。

利率差距为何如此之大?
以国有银行为例,其5年期存款利率多在3.75%左右,有的甚至无法达到这么高。他们有底气将存款利率定价低,主要还是因为他们作为老牌国有银行,资产规模大,群众基础好,大众信任度高,而且不需要太高的利率水平,因为其丰富的业务品种,足以吸引非常多的储户到自己银行存款。再者说,他们本身内部经营成本较高,有着庞大员工群体,需要支出的各项费用也是不菲。因此,存款利率太高,对他们来说无利可图,也就没有提高太多的必要行。

相对的,对于中小微及民营银行来说,本身他们网点覆盖范围较低,资产规模小,吸收存款再发放贷款他们带来非常高的利润。

为了提高揽储优势,增强百姓认可度,他们多会提高存款利率,来吸收更多的存款。并且因为他们网点少,经营成本和营销成本也可以尽可能压缩,让银行有足够的资本充足率来提升存款利率,使其存贷款业务进入良性循环,并得以快速扩张发展。

存款利率差距的起源

很早之前,全国所有的银行存款利率都是相同的,都严格按照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执行,有差别的只是网点、服务和送的礼品,而后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各个银行有了一定的自主权,到了2015年央行宣布不在设定存款利率的上浮比例之后,各家银行就有了彻底的利率定价权,理论上在想定多高定多高,定3.75%还是5.45%都是银行自己的事,这就是存款有差别的根本原因。

银行存款利率定价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有的银行存款利率定价3.75%,而有的银行定价5.45%呢?

因为缺钱程度不同。

从存款规模来排行,一般呈现的规律是,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地方性商业银行>农商行、农村信用社>民营银行。

如果你比较一下各银行的存款利率表,你会发现,存款利率跟上述排序正相反,说明存款越少的银行,存款利率越高。

银行靠什么赚钱?虽然现在银行业务很多、但最主要的盈利业务还是发放贷款,而发放贷款就要有存款,有存款才会产生存贷利息差。

所谓存贷利息差,就是有人来银行存款,银行要向储户支付存款利息,然后,银行有了资金来发放贷款,收取贷款利息,赚取存款利息和贷款利息之间的利差。

所以,存款对银行来说是重中之重,是生命,肯定要不惜一切代价保命啊,大银行老百姓认可度高不缺存款,不需要提高利率自有存款送上门,而小银行尤其是民营银行,认可度不高,只有拼命提高存款利率,吸引重视利息收入的储户来存款,否则同样的利息,民营银行吸引不来存款,所以才有了5.45%这么高的利率。
不过提醒大家的是,因为有了存款保险制度,50万元以下存款收到保护,只要是这个范围之内的存款,无论利率多高,无论存在哪都是安全的。
之所以各家银行的存款利率不一致,这就要说到我国的存款利率改革的 历史 。在2012年之前,我国所有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都是一致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基准利率决定,因为我国当时的存款利率改革未放开,各家商业银行无权调整存款利率。

从2012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放开存款利率的上浮比例上限,从最初的1.1倍到1.2倍、1.3倍,直至2015年的完全放开存款利率的上浮限制比例。

在存款利率上浮比例放开,各家银行对于自身的存款利率有了自主决定权之后,各个中小银行就纷纷提高自身的存款利率以吸引客户,提高与大银行的竞争力。
竞争力方式的转变
举个例子: 比如同样的价格,同样的配置,宝马和比亚迪,你会选择哪辆车?显然大部分人都会选择宝马;同样的道理,如果所有服务、待遇、利率都相一致,在四大行跟农商行这些小银行里,大部分都会选择四大行,这是因为品牌知名度的原因所致。

在以往,银行无权自主决定利率之前,中小银行与国有大行的竞争主要通过各类免收手续费、降低汇款费用等措施来揽储,但是这些服务,在大银行的VIP客户也可以享受得到,所以整体竞争能力不够强。随着利率上浮比例放开,地方中小银行就通过直接提高利率这个方式来吸引客户揽储,这个是最为直接、直观、有效的方式,也是与大银行竞争最有利的一个方式。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3年期有的银行存款利率只有3.75%,而有的银行却能达到5.45%。毕竟对于银行而言,揽储是第一大事,存款是银行的立行的根本,银行的收益来源主要为存贷息差,缺少了存款,谈何贷款?
总结
存款利率的不一致,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对于我们储户而言,是有利的,如果想要获得高利率,大家可以选择中小银行;如果要功能的多样性及服务的便捷性,那么仍然选择大银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整体趋势排名为:六大国有大行

㈨ 银行FTP收入是否缴纳增值税

银行业FTP收入属于金融同业往来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政策依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 财税[2016]36号附件3)的相关规定:“一、下列项目免征增值税……(二十三)金融同业往来利息收入。……2.银行联行往来业务。同一银行系统内部不同行、处之间所发生的资金账务往来业务。……”

㈩ ftp金融中什么意思

银行ftp就是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是指商业银行内部资金中心与业务经营单位按照一定规则全额有偿转移资金,达到核算业务资金成本或收益等目的的一种内部经营管理模式。1、对于资产业务,ftp价格代表其资金成本,需要支付ftp利息;对于负债业务,ftp代表其资金收益,可以从中获取ftp利息收入。2、银行ftp的目的是达到核算资金成本和收益,属于内部的考核体系,可以通过ftp进行各级计价,计算存款利率等,非常方便。
实行FTP后,资金上存下借的业务没有了,总行一级和各级分行都实行FTP计价,存贷款也是一样,有资金价值,有资金成本,存款的利润用FTP-存款利率,贷款的利润用贷款利率-资金成本。
拓展资料:
一、在商业银行日常业务中,FTP主要的管理部门一般设立在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部或计划财务部,体现了中后台部门的职能。同时兼顾银行的资金头寸管理及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职责。
二、银行的业务部门想着多做业务完成业绩指标,管理部门想着如何控制风险,在这经营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不同业务部门之间互相利益冲突的情况。通常FTP的管理工作会实行两级授权的体制,FTP曲线的构建、定价方法的选择以及调整项设置需经高级管理层及ALM审批决定,而资负管理部门可在被授权的加减点范围内对FTP的价格和政策进行调整。通常情况下银行在资负管理部门或者计财部内设有专职管理人员负责管理,且资产规模越大、资负管理能力越强的银行的相关管理人员的加减点的调整权限会越大。
三、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本质上对资产负债的规模以及结构比例的管理,其核心是“理想的资产负债表长什么样”。这里的不仅需要满足董事会对银行的盈利要求;同时要兼顾包括存贷比、资本充足率、杠杆率、LCR、NSFR等在内的监管指标的达标;还要保证短期流动性的安全性。在整体大框架确定的情况下,FTP管理工作能较为容易的进行开展。

热点内容
c可以用来编译系统软件吗 发布:2024-10-05 16:22:26 浏览:17
U盘和存储器 发布:2024-10-05 16:22:04 浏览:896
cmdc语言 发布:2024-10-05 15:58:32 浏览:550
服务器怎么弄公网ip 发布:2024-10-05 15:57:02 浏览:640
设备配置在什么地方 发布:2024-10-05 15:44:59 浏览:249
matlab外部接口编程 发布:2024-10-05 15:36:58 浏览:365
C事件编程 发布:2024-10-05 15:15:43 浏览:639
一台服务器出现两IP 发布:2024-10-05 15:10:05 浏览:925
md5加密算法c 发布:2024-10-05 15:05:40 浏览:761
如何重设控制器密码 发布:2024-10-05 14:19:13 浏览: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