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比焓值
⑴ 定熵压缩蒸汽比焓值怎么查
做已知熵的平行曲线 交点为要求的比焓值 不知道对否?!
⑵ R22 制冷剂制冷循环中如何获得压缩机终了时的焓值
有经验公式的,参考一下吴业正教授主编的《制冷原理及设备》第二版,
⑶ 怎样利用压焓图计算出所需压缩机冷量
我不知道你要求的是理论值还是考虑过冷与过热的的实际值,从两个方面来说吧
1、制冷理论循环的制冷量是用蒸发压力(已知)与干度为1的线交点的焓值减去冷凝压力(已知)与干度为0的线的交点的焓值,就是单位重量(KG)制冷剂的制冷量,就是图中1点的焓值减去5(4)点的焓值。
2、考虑过热过过冷时,首先确定过冷度与过热度,在压焓图上沿蒸发压力线向右穿过干度为0的线,加上过热温度时的焓值,再减去冷凝压力线与干度为0线的交点向左加上过冷度的焓值,即为单位重量制冷剂的制冷量。
⑷ 为什么绝热压缩 ,焓增大
问题这这里Q=ΔU-W=U2-U1+(p2V2-p1V1)这个式子并不恒成立的。它成里的条件是W=p2V2-p1V1,而这个式子成立的条件是在整个过程中,p1和p2分别保持不变。这是一个特殊的热力学过程,加做焦耳汤姆生过程,它有自己的特性,即”绝热等焓过程中通过压强的改变,使得温度上升下降。“
但在一般的过程中下,“p1和p2分别保持不变”这个条件更不不成立。这个其实很简单,通过热力学基本关系式 dH=TdS+VdP 很容易得到,在熵S不变的情况下,焓H对于压强P的偏导数,等于体积V。也就是你那个压焓图的斜率在理想情况下等于体积V,肯定是正的。实际的工质不那么理想会有偏差,但也肯定是正的。
⑸ 为什么理想气体,等温压缩,焓值降低
首先你要明白物体的内能U和物体所含有的分子数的多少(和质量有关);和分子平均动能的大小(和温度高低有关);和分子势能大小(和物体的体积有关).
当然你这个问题中质量一定 温度恒温 但是物体的体积变化了所以U发生变化
⑹ 等温压缩气体的焓值为什么降低
对于
理想气体
而言,压缩气体温度应该升高,但是在等温条件下,热量要释放到外面了,所以
焓值
降低。
即等温压缩气体是个放热过程,所以代表能量的焓值降低
你也可以这样理解。等温膨胀气体要吸收热量,反过来压缩要放出热量。
⑺ 什么叫焓,用什么单位
简单地说,焓是表示物质内部具有的一种能量的物理量,也就是一个表示物质状态的参数。单位是能量的单位:kJ或kJ/kg。
对一定质量的物质,焓定义为H=U+pV,式中U为物质的内能,p为压强,V为体积。单位质量物质的焓称为比焓,表示为h=u+pv。
空气焓值的定义及空气焓值的计算公式:
空气的焓值是指空气所含有的绝热量,通常以干空气的单位质量为基准。焓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kj/kg干空气。湿空气焓值等于1kg干空气的焓值与dkg水蒸气焓值之和。
湿空气焓值计算公式化:
i=1.01t+(2500+1.84t)d 或i=(1.01+1.84d)t+2500d (kj/kg干空气)
式中: t—空气温度℃
d —空气的含湿量kg/kg干空气
1.01 —干空气的平均定压比热 kj/(kg.K)
1.84 —水蒸气的平均定压比热kj/(kg.K)
2500 —0℃时水的汽化潜热kj/kg
由上式可以看出:(1.01+1.84d)t是随温度变化的热量,即“显热”;而2500d 则是0℃时dkg水的汽化潜热,它仅随含湿量而变化,与温度无关,即是“潜热”。
(7)压缩比焓值扩展阅读:
焓是与内能有关的物理量,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是吸热还是放热由生成物和反应物的焓值差即焓变(△H)决定。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用热量(或换成相应的热量)来表示,叫反应热,又称“焓变”。焓是一个状态量,焓变是一个过程量,如同瞬时速度是状态量,平均速度是过程量。
应用:
1 体系若吸热,焓值升高;放热,焓值降低
2 对于均匀体系的简单状态变化,由于吸热时体系的温度升高,因此高温物质的焓要高于低温物质的焓。
3 对于相变化,如固体变为液体,固体变为气体即液体变为气体都要吸收热量,所以同种物质的不同聚集状态在同一温度下的焓值不想等,H(g)>H(l)>H(s)。
4 对于等温下的化学反应,若反应吸热,产物的焓高于反应物的焓;若反应放热,产物的焓应低于反应物的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