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的压缩比
A. 怎么计算注塑机螺杆压缩比
什么是螺杆的压缩比?怎样选择螺杆压缩比? 螺杆的进料段第一螺纹槽容积与均化段最后一个螺纹槽容积的比值,在等距渐变形螺杆中,也可理解为进料段第一个螺纹槽深h1与均化段最后一个螺纹槽深h3的比值,即压缩比=h1/h3。
螺杆的压缩比值大小,对挤出塑化原料的工艺控制条件有较大影响。挤出不同树脂时,应根据不同塑料的物理性能来选用螺杆的压缩比。下表中列出了不同塑料挤出时常使用的螺杆压缩比值,可供生产选择螺杆结构时参考。
挤出不同塑料的螺杆压缩比
名
称
压缩比
名
称
压缩比
硬聚氯乙烯(粒)
25(2〜3)
abs
1.8(1.6〜2.5)
硬聚氯乙烯(粉)
3〜4(2〜5)
聚甲醛
4(2.8〜4)
软聚氯乙烯(粒)
3.2〜3.5(3〜4)
聚碳酸酯
2.5〜3
软聚氯乙烯(粉)
3〜5
聚苯醚(ppo)
2(2〜3.5)
聚乙烯
3〜4
聚砜(片)
2.8〜3
聚苯乙烯
2〜2.5(2〜4)
聚砜(膜)
3.7〜4
聚丙烯
3.7〜4(2.5〜4)
聚砜(管型材)
3.3〜3.6
B. 螺杆的压缩比是怎么计算
进料段有效容积与均化段有效容积的比。在等距不等深的情况下也就是螺槽深度的比值。一般在3.5---4.7之间。
C. 螺杆压缩机压缩比和什么有关
螺杆机与活塞机的区别在于,活塞机只会欠压缩,而螺杆机多出来过压缩。
受结构影响,螺杆机有一个重要的数据,就是内容积比,英文缩写Vi,对于大多数螺杆压缩机的Vi是固定式。从维修运转的角度讲,其内容积比的值,与外部压缩比的值(冷凝压力与蒸发压力的绝压比值)十分近似,此压缩机的效率最高。
那么压缩比值大或小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呢?
过大,或者说压差过大,证明此系统完全偏离设计值,主要的现象有,排温压力温度过高,吸气压力偏低,温度偏高。
排气压力温度过高,不良后果主要是对于系统中的润滑油易焦化,不宜形成油膜,不能充分润滑转子,转子得不到有效降温,润滑,就会堵转,进而造成电机损毁。
吸气压力低,吸气压力温度高则主要影响电机冷却,和排气温度高。其后果基本等同于排气温度压力高。
过小,主要是影响是湿冲程(潮车,倒霜),在有些资料中,螺杆压缩机耐湿冲程,包括我们某些设计,销售人员也爱这样宣传。其实,螺杆机更怕湿冲程,如果大量液体回到压缩机,就会造成润滑油的稀释,后果等同于排气温度偏高。
当然,压缩比偏小,还有的是转子磨损严重,加减载失灵造成的。钛灵特压缩机。
D. 什么是压缩比,怎样计算
就是歌曲的源文件体积和压缩后的文件体积的比值。比方说mp3的压缩比是大约10:1的样子,那么,我们看到的mp3文件(通常是4M左右),对应的源文件大概在40M左右。压缩比,对于板来讲是指坯料厚度和轧制钢板厚度之比,对于型钢是指坯料截面积和成品截面积之比。 不同钢种、不同用途产品对压缩比的要求不一样,一般结构钢的压缩比要求是大于3~5,齿轮钢8~10,轴承钢10~12。
压缩比(或称挤压比)为挤压机料室截面积F与挤出生坯 截面积/之比J7,对于圆柱形电极成型,压缩比则为挤压机料室直径D与生坯直径之比D/尤压缩比一般规定为3〜20。压 缩比过大时,虽然可得到密实度较高的生坯,但压机耗能较高, 生产效率降低等等。
E. 压缩机的压缩比怎么计算
压缩比ε=(每缸排量Vh + 每缸的压缩容积Vc) 。
每缸排量Vc。
F. 什么是螺杆的几何压缩比
螺杆的几何压缩比:加料段第一个螺槽容积与均化段最后一个螺槽容积之比。
在挤出机中,螺杆可以分为:加料段(40%螺杆长度)、压缩段(35%)、均化段(计量段)(25%)三段。加料段——底径较小,主要作用是输送原料给后段。压缩段——底径变化,主要作用是压实、熔融物料,建立压力。均化段(计量段)——将压缩段已熔物料定量定温地挤到螺杆最前端。螺杆的几何压缩比是指螺杆的加料段一个螺槽的容积与均化段(计量段)最后一个螺槽容积的比值。其值一般为2~4。相对而言,压缩比值越大,其对塑料的塑化也越均匀。
G. 螺杆的压缩比
各种塑料所要求的挤出机压缩比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有一个范围。原料不同,要求的压缩比也不一样。例如挤出软聚氯乙烯塑料时,如果是粒状料,螺杆压缩比常取2.5-3,如果是粉状混合料,压缩比可取4 ~ 5。螺杆压缩比的选择,可参考表4。
压缩比的取得,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得到:
(1)螺距变化(等深不等距)。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压缩比较大时不影响螺杆强度,缺点是螺杆加工困难,接近螺杆端部时螺旋角太小使料流不能畅通,容易产生窝料。
(2)螺槽深度变化(等距不等深)。它的优点是加工制造容易,物料与机筒接触面积大,传热效果好。缺点是强度削弱大,在使用长螺杆和大压缩比时特别要注意。
(3)螺距和螺槽深度都变化(不等距不等深)。如果设计得当,这种螺杆可以获得最大的优点和最小的缺点。 实际生产中主要从加工制造方便考虑,等距不等深螺杆应用最多。
H. 螺杆压缩比1.8代表什么数
你好,代表加料段容积与压缩端容积比值,一般的螺杆在3.5---4.7之间。华鸿解答望采纳
I. 挤出机螺杆的分段压缩比及长径比是多少
挤出机螺杆的分段:
物料在挤出机螺杆中的运动是分为三段研究的,因而螺杆的设计也往往分段进行。由于各段是连续通道,所以在实际生产中,只要能满足要求,并不是非把螺杆分成三段不可,实际上有的螺杆只有两段,有的还不分段。例如挤出尼龙这一类结晶性好的材料时,只有加料段和均化段,一般的螺杆挤出软聚氯乙烯塑料的螺杆,可以采用全部压缩段,而不必分成加料段和均化段。
螺杆的分段式从经验得到的,主要决定于物料的性质。加料段长度可以从0至占螺杆全长的75%,大体说来挤出结晶性聚合物时最长,硬性无定型聚合物次之,软性无定型聚合物最短。压缩段长度通常占螺杆全长的50%,当然象上述尼龙和软聚氯乙烯塑料例外。挤出聚乙烯时均化段长度可取全长的20一25%。但对某些热敏性材料(如聚氯乙烯),物料在这一段不宜停留过长,可以不要均化段。有些高速挤出机均化段长度竟取50%。
螺杆压缩比:
各种塑料所要求的挤出机压缩比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有一个范围。原料不同,要求的压缩比也不一样。例如挤出软聚氯乙烯塑料时,如果是粒状料,螺杆压缩比常取2.5-3,如果是粉状混合料,压缩比可取4~5。螺杆压缩比的选择,可参考表4。压缩比的取得,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得到:
(1)螺距变化(等深不等距)。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压缩比较大时不影响螺杆强度,缺点是螺杆加工困难,接近螺杆端部时螺旋角太小使料流不能畅通,容易产生窝料。
(2)螺槽深度变化(等距不等深)。它的优点是加工制造容易,物料与机筒接触面积大,传热效果好。缺点是强度削弱大,在使用长螺杆和大压缩比时特别要注意。
(3)螺距和螺槽深度都变化(不等距不等深)。如果设计得当,这种螺杆可以获得最大的优点和最小的缺点。实际生产中主要从加工制造方便考虑,等距不等深螺杆应用最多。
螺杆长径比L/D:
塑料挤出机挤出成型用塑料品种较多,一根螺杆不可能成型所有的塑料。应根据原料特性,并尽可能考虑各种原料的共性来设计螺杆,使一根螺杆能同时挤出几种塑料,这在工业生产上是有经济意义的。螺杆后端的反螺纹起防止漏料的作用。
螺杆长径比L/D,螺杆直径D指螺杆螺纹的外径。螺杆有效长度L指螺杆工作部分长度,如图3-14所示。有效长度和螺杆总长不同。长径比就是螺杆有效长与直径的比值。早期的拚出机螺杆的一长径比较小,只有12-16。随着塑料成型加工工业的发展,挤出机螺杆的长径比逐渐增大,目前常用的为15、20、25,最大可达43。
增加长径比有如下好处,1、螺杆加压充分,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均可提高。2、物料塑化好,制品外观质量较好。3、挤出量提高20-40%。同时,长径比大的螺杆特性曲线斜率小,较平坦,挤出量稳定。4、有利于粉料成型,如聚氯乙烯粉料挤管。但增加长径比使螺杆的制造和螺杆与机筒的装配变得困难。因此,长径比不能无限制增大。
J. 解释下挤出机螺杆的压缩比
注塑机螺杆压缩比是指螺杆的加料段一个螺槽的容积与均化段最后一个螺槽容积的比值,与其对塑料的塑化程度成正比。
中文名
注塑机螺杆压缩比
分 类
加料段(40%螺杆长度)、压缩段
加料段
主要作用是输送原料给后段
压缩段
主要作用是压实、熔融物料
螺杆可以分为:加料段(40%螺杆长度)、压缩段(35%)、均化段(计量段)(25%)三段。不同的塑料三段所占的比值有出入。
加料段——底径较小,主要作用是输送原料给后段,因此主要是输送能力问题,参数(L1,h1),h1=(0.12-0.14)D。
压缩段——底径变化,主要作用是压实、熔融物料,建立压力。参数压缩比ε=h1/h3及L2。准确应以渐变度A=(h1-h3)/L2。
均化段(计量段)——将压缩段已熔物料定量定温地挤到螺杆最前端、参数(L3,h3),h3=(0.05-0.07)D。
而螺杆压缩比是指螺杆的加料段一个螺槽的容积与均化段(计量段)最后一个螺槽容积的比值。其值为2~4。
相对而言,压缩比值越大,其对塑料的塑化也越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