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ket缓存
① socket缓冲区是什么
socket缓冲区,是指你在进行socket通信的时候,收发命令时的一个中间存放命令的存储空间,一般系统设置为8k,可以自己调整大小
② 怎么清空socket 接收缓存区
清空socket缓存区的数据的方法
由于socket是以数据流的形式发送数据,接收方不知道对方一次性发送了多少数据,也能保证对方一次性发送的数据能在同一刻接收到,所以Receive方法是这么工作的:
接受一个byye[]类型的参数作为缓冲区,在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把接收到的数据填充到这个缓冲区里面,并且返回实际接收到数据的长度,这个实际接收到的数据长度有可能为0(没有接收到数据)、大于0小于缓冲区的长度(接收到数据,但是没有我们预期的多)、等于缓冲区的长度(说明接收到的数据大于等于我们预期的长度)。
每次接收缓冲区都用同一个byte[] byteMessage,并且你没有检查接收到的数据长度,所以第一次你接收到的数据是123456,第二次你只接收到了8,但是缓冲区里面还有23456,所以加起来就是823456了。
socket接收缓冲区的大小有讲究,设置大了接收起来慢,因为它要等尽可能多的数据接收到了再返回;设置小了需要重复多次调用接收方法才能把数据接收完,socket有个属性,标识了系统默认的接收缓冲区大小,可以参考这个!
还有就是用recv读取,但是由于不知道缓存里有多少数据,如果是阻塞模式,到最后必然等到超时才知道数据已经读取完毕,这是个问题。
另一个是用fgetc,通过返回判断是否是feof:
whlie (1) { a=fgetc(f);if (feof(f)) break;//…
b=fgetc(f);if (feof(f)) break;//…}当然,我不知道读取完毕后最后一次调用fgetc会不会堵塞,需要测试。
③ 如何清空Socket缓冲区
清空socket缓存区的数据的方法
由于socket是以数据流的形式发送数据,接收方不知道对方一次性发送了多少数据,也能保证对方一次性发送的数据能在同一刻接收到,所以Receive方法是这么工作的:
接受一个byye[]类型的参数作为缓冲区,在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把接收到的数据填充到这个缓冲区里面,并且返回实际接收到数据的长度,这个实际接收到的数据长度有可能为0(没有接收到数据)、大于0小于缓冲区的长度(接收到数据,但是没有我们预期的多)、等于缓冲区的长度(说明接收到的数据大于等于我们预期的长度)。
每次接收缓冲区都用同一个byte[] byteMessage,并且你没有检查接收到的数据长度,所以第一次你接收到的数据是123456,第二次你只接收到了8,但是缓冲区里面还有23456,所以加起来就是823456了。
socket接收缓冲区的大小有讲究,设置大了接收起来慢,因为它要等尽可能多的数据接收到了再返回;设置小了需要重复多次调用接收方法才能把数据接收完,socket有个属性,标识了系统默认的接收缓冲区大小,可以参考这个!
还有就是用recv读取,但是由于不知道缓存里有多少数据,如果是阻塞模式,到最后必然等到超时才知道数据已经读取完毕,这是个问题。
另一个是用fgetc,通过返回判断是否是feof:
whlie (1) { a=fgetc(f);if (feof(f)) break;//…
b=fgetc(f);if (feof(f)) break;//…}当然,我不知道读取完毕后最后一次调用fgetc会不会堵塞,需要测试。
在非阻塞模式下,我们用recv就可以轻松搞定了,但是阻塞模式下,由于我们不知道缓冲区有多少数据,不能直接调用recv尝试清除。
使用一个小小的技巧,利用select函数,我们可以轻松搞定这个问题:
select函数用于监视一个文件描述符集合,如果集合中的描述符没有变化,则一直阻塞在这里,直到超时时间到达;在超时时间内,一旦某个描述符触发了你所关心的事件,select立即返回,通过检索文件描述符集合处理相应事件;select函数出错则返回小于零的值,如果有事件触发,则返回触发事件的描述符个数;如果超时,返回0,即没有数据可读。
重点在于:我们可以用select的超时特性,将超时时间设置为0,通过检测select的返回值,就可以判断缓冲是否被清空。通过这个技巧,使一个阻塞的socket成了‘非阻塞’socket.
现在就可以得出解决方案了:使用select函数来监视要清空的socket描述符,并把超时时间设置为0,每次读取一个字节然后丢弃(或者按照业务需要进行处理,随你便了),一旦select返回0,说明缓冲区没数据了(“超时”了)。
struct timeval tmOut;tmOut.tv_sec = 0;tmOut.tv_usec = 0;fd_set fds;FD_ZEROS(&fds);FD_SET(skt, &fds);
int nRet;
char tmp[2];
memset(tmp, 0, sizeof(tmp));
while(1)
{ nRet= select(FD_SETSIZE, &fds, NULL, NULL, &tmOut);if(nRet== 0) break;recv(skt, tmp, 1,0);}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不再需要用recv、recvfrom等阻塞函数直接去读取,而是使用select,利用其超时特性检测缓冲区是否为空来判断是否有数据,有数据时才调用recv进行清除。
有人说同样可以用recv和超时设置去清空啊,这个没错,但是你需要直接对socket描述符设置超时时间,而为了清空数据而直接修改socket描述符的属性,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地方的使用,造成系统奇奇怪怪的问题,所以,不推荐使用。socket的
④ 请教一个socket缓冲区太小对性能影响的问题
会,每一次系统调运都要牺牲系统性能,缓存量太小,会导系统调运次数频繁,进而影响性能。
可通过内核参数的调整来避免该问题:
⑤ 如何得知socket的缓存大小,这个缓存是否有上限,是否会溢出
一:如何得知socket的缓冲大小?
通过socket选项可以获得socket的缓冲大小。(以下是python代码,sock为socket对象)
sock.getsockopt(SOL_SOCKET,SO_RCVBUF):获取接收缓冲区的大小
sock.getsockopt(SOL_SOCKET,SO_SNDBUF):获得发送缓冲区的大小
注:UDP协议在内核实现中没有发送缓冲区。
二:这个缓冲是否有上限?
缓冲区存在上限,没一个socket对象的缓冲区有上限,系统中所有的socket缓冲区的总大小也存在上限。
三:是否会溢出?
TCP协议是可靠的有序的字节流协议,其可靠性与接收端的滑动窗口机制有关,而滑动窗口和TCP的接收缓冲区有关。
TCP协议的缓冲区不会溢出,如果接收缓冲区已满,则通告窗口为0,不能在接收发送端发过来的数据。如果发送缓冲区已满(则可以说明对端的接收缓冲区一定已满),应用层的send调用阻塞(采用阻塞式IO)。所以说TCP协议的缓冲区不会溢出。
UDP协议的缓冲区会溢出,UDP协议在实现上没有发送缓冲区,接收缓冲区存在上限,当UDP的接收缓冲区达到上限时,以后接收到的数据报直接丢弃,这也是UDP协议不可靠的一个原因。
-----------------------------------------------------------------------------------------------------------
推荐你看一下陶辉的”高性能网络编程“系列,肯定会受益匪浅。
⑥ 如何清除掉socket发送缓存区中的数据
清空socket缓存区的数据的方法
由于socket是以数据流的形式发送数据,接收方不知道对方一次性发送了多少数据,也能保证对方一次性发送的数据能在同一刻接收到,所以Receive方法是这么工作的:
接受一个byye[]类型的参数作为缓冲区,在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把接收到的数据填充到这个缓冲区里面,并且返回实际接收到数据的长度,这个实际接收到的数据长度有可能为0(没有接收到数据)、大于0小于缓冲区的长度(接收到数据,但是没有我们预期的多)、等于缓冲区的长度(说明接收到的数据大于等于我们预期的长度)。
每次接收缓冲区都用同一个byte[] byteMessage,并且你没有检查接收到的数据长度,所以第一次你接收到的数据是123456,第二次你只接收到了8,但是缓冲区里面还有23456,所以加起来就是823456了。
socket接收缓冲区的大小有讲究,设置大了接收起来慢,因为它要等尽可能多的数据接收到了再返回;设置小了需要重复多次调用接收方法才能把数据接收完,socket有个属性,标识了系统默认的接收缓冲区大小,可以参考这个!
还有就是用recv读取,但是由于不知道缓存里有多少数据,如果是阻塞模式,到最后必然等到超时才知道数据已经读取完毕,这是个问题。
另一个是用fgetc,通过返回判断是否是feof:
whlie (1) { a=fgetc(f);if (feof(f)) break;//…
b=fgetc(f);if (feof(f)) break;//…}当然,我不知道读取完毕后最后一次调用fgetc会不会堵塞,需要测试。
在非阻塞模式下,我们用recv就可以轻松搞定了,但是阻塞模式下,由于我们不知道缓冲区有多少数据,不能直接调用recv尝试清除。
使用一个小小的技巧,利用select函数,我们可以轻松搞定这个问题:
select函数用于监视一个文件描述符集合,如果集合中的描述符没有变化,则一直阻塞在这里,直到超时时间到达;在超时时间内,一旦某个描述符触发了你所关心的事件,select立即返回,通过检索文件描述符集合处理相应事件;select函数出错则返回小于零的值,如果有事件触发,则返回触发事件的描述符个数;如果超时,返回0,即没有数据可读。
重点在于:我们可以用select的超时特性,将超时时间设置为0,通过检测select的返回值,就可以判断缓冲是否被清空。通过这个技巧,使一个阻塞的socket成了‘非阻塞’socket.
现在就可以得出解决方案了:使用select函数来监视要清空的socket描述符,并把超时时间设置为0,每次读取一个字节然后丢弃(或者按照业务需要进行处理,随你便了),一旦select返回0,说明缓冲区没数据了(“超时”了)。
struct timeval tmOut;tmOut.tv_sec = 0;tmOut.tv_usec = 0;fd_set fds;FD_ZEROS(&fds);FD_SET(skt, &fds);
int nRet;
char tmp[2];
memset(tmp, 0, sizeof(tmp));
while(1)
{ nRet= select(FD_SETSIZE, &fds, NULL, NULL, &tmOut);if(nRet== 0) break;recv(skt, tmp, 1,0);}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不再需要用recv、recvfrom等阻塞函数直接去读取,而是使用select,利用其超时特性检测缓冲区是否为空来判断是否有数据,有数据时才调用recv进行清除。
有人说同样可以用recv和超时设置去清空啊,这个没错,但是你需要直接对socket描述符设置超时时间,而为了清空数据而直接修改socket描述符的属性,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地方的使用,造成系统奇奇怪怪的问题,所以,不推荐使用。socket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