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氏染色机怎么配置
㈠ 瑞氏染色的步骤是什么
瑞氏染色的步骤:
(1)铅笔作标记,将血涂片平放在染色架上,蜡笔划线可防液体外溢。
(2)血涂片自然干燥后,滴瑞氏染液(A液)数滴覆盖血片,染约1min。
(3)滴加稍多体积的缓冲液,用吸耳球将其与染液吹匀,染约5分钟。
(4)慢慢摇动玻片,然后用细的自来水流从玻片的一侧冲去染液(不要先倒去染液再冲水),待血片自然干燥后(或用滤纸吸干),即可镜检。
注意事项:
(1)血涂片干透后固定,否则细胞在染色过程中容易脱落。
(2)冲洗时应以流水冲洗,不能先倒掉染液,以防染料沉着在血涂片上。冲洗时间不能过久,以防脱色。如血涂片上有染料颗粒沉积,可滴加甲醇,然后立即用流水冲洗。
(3)染色过淡可以复染,复染时应先加缓冲液,然后加染液。染色过深可用流水冲洗或浸泡,也可用甲醇脱色。
(4)瑞氏染色Ⅰ液由瑞氏染料、甲醇(AR级以上)和甘油组成,Ⅱ液为磷酸盐缓冲液瑞氏染色(pH6.4~pH6.8)。
㈡ 瑞氏染色的介绍
瑞氏染色是目前最常用而又最简单的染色方法。瑞氏试剂中之酸性伊红和碱性美蓝混合经化学作用后,变成中性之 伊红化美蓝,久置后,经氧化而含有天青。此三种染料分别和细胞核及浆中的NH3+和COO-等结合,使细胞核及胞浆着色。由于系中性染料,又有缓冲液调节酸碱度,所以细胞受染后,蓝红等颜色都较适中,核染质、胞浆及其中之颗粒显色较为清楚。
㈢ 血细胞染色常用的瑞氏染色法的原理主要讲一下瑞氏染液。
瑞氏染色法:用瑞氏染色液对细菌进行染色以便进行显微镜检查的染色法
原理
甲醇具强大脱水力,可将细胞固定在一定形态及增加细胞结构表面积,提高细胞对染料吸收作用
同时吸附染色液中的水,使染色液升温,加速反应
㈣ wright染色法是什么
瑞特(Wright)染色法:为发观察细胞内部结构,识别各种细胞及其异常变化,血涂片必须嘲行染色。血涂片的各种染色方法大多是罗氏染色法衍变来的。目前常用瑞特染色法。
瑞特染料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组成有复合染料。亚甲蓝为四甲基硫堇染料,有对醌型和邻醌型两种结构。通常为氯盐,即氯化美蓝。
注意事项
1、血膜要干燥,否则易脱落。
2、室温高,染色时间短,室温低,染色时间长。
3、骨髓片染色时间要长一点,冲洗前可先用低倍镜观察有核细胞是否染色清楚,核质是否分明,然后再冲洗。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瑞氏染色法
㈤ 瑞氏染色步骤
操作步骤:
1.滴加瑞氏吉姆萨A液(约0.5ml-0.8ml)涂片上,并让染液覆盖整个标本染色1min;
2.
再将瑞氏吉姆萨B液加于A液上面(滴加量为A液的2-3倍),以嘴或洗耳球吹出微风使液面产生涟漪状,使两液充分混合,染色3-10min。(染血片时间可略短,染骨髓片时间应视细胞量多少而异)
3.水洗(冲洗时不能先倒掉染液,应以流水冲去,以防有沉渣沉淀在标本上),干燥、镜检。
注意事项:
1.
染色时间须视何种标本,涂片厚度,有核细胞多少,何种细胞及室温等而定;通常染血液涂片时滴加B液后染2-4分钟,染骨髓片则应不少于8分钟;气温较低时,可适当延长染色时间。染色结果如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变碱,则考虑是否染色时间太长所致。
2.做骨髓涂片时,因为骨髓纤维蛋白含量较高,凝固较快,所以涂片过程要快。骨髓不可用草酸盐抗凝,否则会使血细胞核变形,核染色质致密,胞浆空泡形成,出现草酸盐结晶。
3.染液量需充足,勿使染液蒸发干燥,以防染料沉着于涂片上。
4.做细胞染色时,当天气寒冷或湿度较大时,应于37℃温箱中保温促干,以免细胞变形缩小或在染色时脱片。
5.染料放置时间越长,染色效果越好。
6.
本试剂应由专业人员使用。
拓展资料
Wrfeht和Giemsa都于1902年报告了各自的新的血液学染色剂,其主要特点是在制备多色性亚甲蓝(主要指天青B)方面做了改进,使血细胞和疟原虫着色较好,操作简便。
上述染色法均是含伊红和亚甲基蓝衍生物的复合染料。在临床检验工作中,瑞氏染色法常用于血液、其他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涂片中各种细胞的染色,有利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对细胞进行分类检查。
【染色原理】
瑞氏染色分两相进行,第一相是酸性染料伊红与细胞中的碱性物质如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等结合;碱性染料天青B与细胞中的酸性物质如核染色质(chro-matin)、特异中性颗粒、血小板及富含核蛋白的胞质结合。第二相是天青B和伊红在适宜条件下形成紫色的天青B一伊红复合物(azure
B-eosin
complex),这种复合物是形成Romanowsky-Giemsa效应的基础。
Romanowsky-Giemsa效应包括:①白细胞核染色质染成紫色,疟原虫的染色质染成红色;②中性粒细胞的颗粒及血小板颗粒区染成紫色;③产生本效应必须有两种染料参与,一种是天青B,另一种是伊红。
Wittekind(1985)指出,天青B与DNA分子中的磷酸基结合,而伊红既与DNA分子中的阳离子部位结合,又与天青B结合,与天青B的结合力来源于电子供一受体的电子转移力,天青B的甲氨基(-NHCHs)与伊红分子中的叛基(-COOH)间形成氢键。因此,天青B是噻嗪类染料中能与伊红形成复合物的最佳选择,因为拥有四个甲基侧链的亚甲蓝不能以氢键与伊红结合。
甲醇除作为染料的溶剂,能将瑞氏染料解离成带正电荷的天青B和带负电荷伊红外,因其具有脱水力,还可将细胞固定为一定形态,并使蛋白沉淀为颗粒状、网状结构,增加细胞与染料的接触表面,增强染色效果。
细胞中的各种有机物质(特别是蛋白质)、染料等对环境的州值非常敏感。如环境偏酸,氢离子增多,降低对碱性染料的亲和力;增强伊红着色,出现异常红染;相反,则可出现异常蓝染。最佳环境应维持在PH值6
4~6、8.因此,必须使用缓冲溶液。
参考资料:
搜狗网络_瑞氏染色
瑞氏染色原理及方法_医学教育网
㈥ 瑞士吉姆萨染色的染液配制及染色方法
太高难了
㈦ 瑞氏染色血涂片的步骤
静脉采血后使用玻璃棒、毛细管、注射针头等在距载玻片一端1cm处加1滴抗凝血,左手平执载玻片,或放在类似桌子等平坦地方,右手持推片从前方接近血滴,使血液沿推片边缘展开成适当的宽度,立即将推片与载玻片呈30~45°角,轻压推片边缘将血液推制成厚薄适宜的血涂片。
染色用特种玻璃铅笔在血膜两侧画两条线,防止染液外溢。再将瑞氏染液滴在血膜上,至染液淹没全部血膜,染1分钟。加等量蒸馏水(或缓冲液)与染液混合再染5分钟。最后用蒸馏水把染液冲掉,用吸水纸吸干,自然干燥后即可观察。
(7)瑞氏染色机怎么配置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血涂片干透后固定,否则细胞在染色过程中容易脱落。
2、冲洗时应以流水冲洗,不能先倒掉染液,防染料沉着在血涂片上。冲洗时间不能过久,以防脱色。如血涂片上有染料颗粒沉积,可滴加甲醇,然后立即用流水冲洗。
3、染色过淡可以复染,复染时应先加缓冲液,然后加染液。染色过深可用流水冲洗或浸泡,也可用甲醇脱色。
4、瑞氏染色Ⅰ液由瑞氏染料、甲醇(AR级以上)和甘油组成,Ⅱ液为磷酸盐缓冲液(pH6.4~pH6.8)。
㈧ 瑞氏染色的步骤是什么
操作步骤:
1.滴加瑞氏吉姆萨A液(约0.5ml-0.8ml)涂片上,并让染液覆盖整个标本染色1min;
2. 再将瑞氏吉姆萨B液加于A液上面(滴加量为A液的2-3倍),以嘴或洗耳球吹出微风使液面产生涟漪状,使两液充分混合,染色3-10min。(染血片时间可略短,染骨髓片时间应视细胞量多少而异)
3.水洗(冲洗时不能先倒掉染液,应以流水冲去,以防有沉渣沉淀在标本上),干燥、镜检。
注意事项:
1. 染色时间须视何种标本,涂片厚度,有核细胞多少,何种细胞及室温等而定;通常染血液涂片时滴加B液后染2-4分钟,染骨髓片则应不少于8分钟;气温较低时,可适当延长染色时间。染色结果如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变碱,则考虑是否染色时间太长所致。
2.做骨髓涂片时,因为骨髓纤维蛋白含量较高,凝固较快,所以涂片过程要快。骨髓不可用草酸盐抗凝,否则会使血细胞核变形,核染色质致密,胞浆空泡形成,出现草酸盐结晶。
3.染液量需充足,勿使染液蒸发干燥,以防染料沉着于涂片上。
4.做细胞染色时,当天气寒冷或湿度较大时,应于37℃温箱中保温促干,以免细胞变形缩小或在染色时脱片。
5.染料放置时间越长,染色效果越好。
6. 本试剂应由专业人员使用。
拓展资料
Wrfeht和Giemsa都于1902年报告了各自的新的血液学染色剂,其主要特点是在制备多色性亚甲蓝(主要指天青B)方面做了改进,使血细胞和疟原虫着色较好,操作简便。
上述染色法均是含伊红和亚甲基蓝衍生物的复合染料。在临床检验工作中,瑞氏染色法常用于血液、其他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涂片中各种细胞的染色,有利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对细胞进行分类检查。
【染色原理】
瑞氏染色分两相进行,第一相是酸性染料伊红与细胞中的碱性物质如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等结合;碱性染料天青B与细胞中的酸性物质如核染色质(chro-matin)、特异中性颗粒、血小板及富含核蛋白的胞质结合。第二相是天青B和伊红在适宜条件下形成紫色的天青B一伊红复合物(azure B-eosin complex),这种复合物是形成Romanowsky-Giemsa效应的基础。
Romanowsky-Giemsa效应包括:①白细胞核染色质染成紫色,疟原虫的染色质染成红色;②中性粒细胞的颗粒及血小板颗粒区染成紫色;③产生本效应必须有两种染料参与,一种是天青B,另一种是伊红。
Wittekind(1985)指出,天青B与DNA分子中的磷酸基结合,而伊红既与DNA分子中的阳离子部位结合,又与天青B结合,与天青B的结合力来源于电子供一受体的电子转移力,天青B的甲氨基(-NHCHs)与伊红分子中的叛基(-COOH)间形成氢键。因此,天青B是噻嗪类染料中能与伊红形成复合物的最佳选择,因为拥有四个甲基侧链的亚甲蓝不能以氢键与伊红结合。
甲醇除作为染料的溶剂,能将瑞氏染料解离成带正电荷的天青B和带负电荷伊红外,因其具有脱水力,还可将细胞固定为一定形态,并使蛋白沉淀为颗粒状、网状结构,增加细胞与染料的接触表面,增强染色效果。
细胞中的各种有机物质(特别是蛋白质)、染料等对环境的州值非常敏感。如环境偏酸,氢离子增多,降低对碱性染料的亲和力;增强伊红着色,出现异常红染;相反,则可出现异常蓝染。最佳环境应维持在PH值6 4~6、8.因此,必须使用缓冲溶液。
网络_瑞氏染色
瑞氏染色原理及方法_医学教育网
㈨ 瑞氏染液的缓冲液配制
(pH6.4~6.8,弱酸性):
配方1 : 配方2:
1% KH2PO4 30ml M/15 KH2PO4 73.5 ml
1% Na2HPO4 20ml M/15 Na2HPO4 26.5ml
H2O(新鲜) 加至1000ml
置室温黑暗处,瓶口密封,防止霉菌污染,如有污染则应报废。
姬姆萨(Giemsa's stain;天青-伊红)染色
1.姬姆萨染料是伊红(AzurII Eqsin)和天青(蓝)2号合成的。
2.姬姆萨染料( Giemsa, 天青-伊红)染液配制:
姬姆萨染料(粉末) 0.5g或7.5g
甲醇(AR) 33ml 或500ml
甘油(AR) 33ml或 500ml
●先将姬姆萨染料放入乳钵中,逐渐倒甘油研磨溶于甘油中,置于56℃水温箱内,90~120分钟,然后加入甲醇,摇匀后放置数天,过滤后或不过滤即可使用。此染液放置室温阴暗处,时间越长越好。
●使用染液可临时配置):姬姆萨染液1ml,加DDH2O10ml混匀。即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