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存储配置 » 剪力墙墙肢内一般配置哪些钢筋

剪力墙墙肢内一般配置哪些钢筋

发布时间: 2022-04-03 10:16:22

① 剪力墙竖向钢筋分布图纸上怎么表示

剪力墙的受力就像一根竖放的悬臂梁,竖向钢筋相当于梁纵向受力钢筋,而横向钢筋相当于梁箍筋,常规做法应该是横向钢筋在外。

而上面那位所说的情况也很有道理,但是应该是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时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此地下室剪力墙受力不再是纯弯曲变形,而有特别大的剪切变形,故而将竖向钢筋放在外侧。

当底层需要大空间时,采用框架结构支撑上部剪力墙,就形成框支剪力墙。在地震区,不容许采用纯粹的框支剪力墙结构。

如果洞口开的再大一些,使得墙肢刚度较弱、连梁刚度相对较强时,剪力墙的受力特性已接近框架。由于剪力墙的厚度较框架结构梁柱的宽度要小一些。

(1)剪力墙墙肢内一般配置哪些钢筋扩展阅读:

由于短肢剪力墙结构相对于普通剪力墙结构其抗侧刚度相对较小,设计时宜布置适当数量的长墙,或利用电梯,楼梯间形成刚度较大的内筒,以避免设防烈度下结构产生大的变形,同时也形成两道抗震设防。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抗震薄弱部位是建筑平面外边缘的角部处的墙肢,当有扭转效应时,会加剧已有的翘曲变形,使其墙肢首先开裂,应加强其抗震构造措施,如减小轴压比,增大纵筋和箍筋的配筋率。

高层短肢剪力墙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呈现整体弯曲变形为主,底部外围小墙肢承受较大的竖向荷载和扭转剪力,由一些模型试验反映出外周边墙肢开裂,因而对外周边墙肢应加大厚度和配筋量,加强小墙肢的延性抗震性能。

② 剪力墙里有哪些钢筋

剪力墙墙身中有垂直分布筋、水平分布筋 还有拉勾筋 、暗柱主筋和箍筋。
剪力墙(shear wall)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受剪)破坏。
它分平面剪力墙和筒体剪力墙。平面剪力墙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升板结构、无梁楼盖体系中。为增加结构的刚度、强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现浇或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现浇剪力墙与周边梁、柱同时浇筑,整体性好。筒体剪力墙用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和悬吊结构中 ,由电梯间、楼梯间、设备及辅助用房的间隔墙围成,筒壁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墙体,其刚度和强度较平面剪力墙高可承受较大的水平荷载。

③ 地下室砼墙内钢筋是受力钢筋吗,剪力墙水平筋和纵筋那个算受力钢筋

剪力墙主要特点是抗侧移能力强(水平方向),主要承受竖向力和抵抗水平作用,增强结构的整体性。具体哪个方向受力要靠实际情况分析。以下资料供参考: 剪力墙是由钢筋混凝土浇成的墙体。由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的抗侧移刚度很大(沿墙体平面)。它主要用来抵抗水平作用和承担竖向作用;墙体同时也作为维护及房屋分隔构件。 剪力墙结构可建得很高,主要用于12-30层的住宅和旅馆建筑中。它的缺点是空间划分不灵活。 剪力墙的计算 剪力墙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墙,其正截面抗震承载力应按本规范第 7 章和第 10.5.3 条的规定计算,但在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右边,应除以相应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γRE。 剪力墙各墙肢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对一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及以上一层,应按墙肢底部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弯矩设计值采用,其他部位可采用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弯矩设计值乘以增大系数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 Vw 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 底部加强部位 1)9 度设防烈度 (11.7.3-1) 且不应小于按公式(11.7.3-2)求得的剪力设计 Vw 2)其他情况 一级抗震等级 Vw=1.6V (11.7.3-2) 二级抗震等级 Vw=1.4V (11.7.3-3) 三级抗震等级 Vw=1.2V (11.7.3-4) 四级抗震等级取地震作用组合下的剪力设计值 2 其他部位 Vw=V (11.7.3-5) 式中 Mwua———剪力墙底部截面按实配钢筋截面面积、材料强度标准值且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计算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有翼墙时应计入墙两侧各一倍翼墙厚度范围内的纵向钢筋; M———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墙底部截面的弯矩设计值; V———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 公式(11.7.3-1)中,Mwua 值可按本规范第 7.3.6 条的规定,采用本规范第 11.4.4 条有关计算框架柱端 Mcua 值的相同方法确定,但其 γRE 值应取剪力墙的正截面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11.7.4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墙的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条件: 当剪跨比 λ>2.5 时 (11.7.4-1) 当剪跨比 λ≤2.5 时 (11.7.4-2) 11.7.5 考虑地震作组合的剪力墙在偏心受压时的斜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1.7.5) 式中 N———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墙轴向压力设计值中的较小值;当 N>0.2fcbh 时,取 N=0.2fcbh; λ———计算截面处的剪跨比 λ=M/(Vh0);当 λ<1.5 时,取 λ=1.5;当 λ>2.2 时,取 λ=2.2;此处,M 为与剪力设计值 V 对应的弯矩设计值;当计算截面与墙底之间的距离小于 h0/2 时,λ 应按距墙底 h0/2 处的弯矩设计值与剪力设计值计算。 11.7.6 剪力墙在偏心受拉时的斜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1.7.6) 当公式(11.7.6)右边方括号内的计算值小于 时,取等于 。 式中 N———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墙轴向拉力设计值中的较大值。 11.7.7 一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其水平施工缝处的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施工缝承受轴向压力时 (11.7.7-1) 当施工缝承受轴向拉力时 (11.7.7-2) 式中 N———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水平施工缝处的轴向力设计值; As———剪力墙水平施工缝处全部竖向钢筋截面面积,包括竖向分布钢筋、附加竖向插筋以及边缘构件(不包括两侧翼墙)纵向钢筋的总截面面积。 11.7.8 力墙洞口连梁的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连梁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应按本规范第 7.2 节的规定计算,但在公式的右边应除以相应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γRE; 2 跨高比 l0/h>2.5 的连梁 1)连梁的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条件: (11.7.8-1) 2)剪力墙连梁的斜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1.7.8-2) 式中 Vwb———连梁的剪力设计值,按本规范第 11.3.2 条对框架梁的规定计算。 注:对跨高比 l0/h≤2.5 的连梁,其抗震受剪截面控制条件、斜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计算应按专门标准确定; 3 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各类结构中的剪力墙连梁,当跨高比 l0/h≤2.0,且连梁截面宽度不小于 200mm 时,除普通箍筋外,宜另设斜向交叉构造钢筋; 4 对一、二级抗震等级筒体结构内筒及核心筒连梁,当其跨高比大于 2 且截面宽度不小于 400mm 时,宜采用斜向交叉暗柱配筋,全部剪力均由暗柱纵向钢筋承担,并应按框架梁构造要求设置箍筋。 11.7.9 力墙的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剪力墙结构 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厚度,不应小于 16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 1/20;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不宜小于 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的 1/16;当墙端无端柱或翼墙时,墙厚不宜小于层高的 1/12。对三、四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 14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 1/25。 2 框架-剪力墙结构及筒体结构 剪力墙的厚度不应小于 16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 1/20,其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不应小于 20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 1/16。筒体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以上一层不应改变墙体厚度。 11.7.10 剪力墙厚度大于 140mm时,其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应采用双排钢筋;双排分布钢筋间拉筋的间距不应大于 600mm,且直径不应小于 6mm。在底部加强部位,边缘构件以外的墙体中,拉筋间距应适当加密。 11.7.11 剪力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均不应小于 0.25%;四级抗震等级剪力墙不应小于 0.2%,分布钢筋间距不应大于 300mm;其直径不应小于 8mm; 2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 0.3%,钢筋间距不应大于 200mm。 11.7.12 剪力墙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宜大于墙厚的 1/10。 11.7.13 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的轴压比 N/(fcA)不宜超过表 11.7.13 的限值。 表 11.7.13 墙肢轴压比限值 抗震等级(设防烈度) 一级(9 度) 一级(8 度) 二级 轴压比限制 0.4 0.5 0.6 注:剪力墙墙肢轴压比 N/(fcA)中的 A 为墙肢截面面积。 11.7.14 剪力墙两端及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构件,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当墙肢底截面轴压比大于表 11.7.14 规定时,其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以上一层墙肢应按本规范 11.7.15 条的规定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当小于表 11.7.14 规定时,宜按本规范第 11.7.16 条的规定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2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一、二级抗震等级落地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及以上一层剪力墙的两端应按本规范第 11.7.15 条的规定设置符合约束边缘构件要求的翼墙或端性,且洞口两侧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不落地的剪力墙,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以上一层剪力墙的墙肢两端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3 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一般部位剪力墙以及三、四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应按本规范 11.7.16 条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4 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核心筒、筒中筒结构的内筒,除应符合本条第 1 款和第 3 款的要求外,一、二级抗震等级筒体角部的边缘构件应按下列要求加强:底部加强部位,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应取墙肢截面高度的 1/4,且约束边缘构件范围内应全部采用箍筋;底部加强部位以上的全高范围内宜按本规范图 11.7.15 的转角墙设置约束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仍取墙截面高度的 1/4。 11.7.15 剪力墙端部设置的约束边缘构件(暗柱、端柱、翼墙和转角墙)应符合下列要求(图11.7.15); 图 11.7.15 剪力墙的约束边缘构件 注:图中尺寸单位为 mm。 (a)暗柱;(b)端柱;(c)翼墙;(d)转角墙 1—配箍特征值为 λv 的区域;2—配箍特征值为 λv/2 的区域 1 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 lc 及配箍特征值 λv 宜满足表 11.7.15 的要求,箍筋的配置范围及相应的配箍特征值 λv 和 λv/2 的区域如图 11.7.15 所示,其体积配筋率 ρv 应按下式计算: ρv=λvfc/fyv (11.7.15) 式中 λv———配筋特征值,对图 11.7.15 中 λv/2 的区域,可计入拉筋。 2 一、二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对暗柱、端柱、翼墙和转角墙分别不应小于图 11.7.15 中阴影部分面积的 1.2%、1.0%; 表 11.7.15 构造边缘构件的构造配筋要求 抗震等级(设防烈度) 一级(9度) 一级(8度) 二级 λv 0.2 0.2 0.2 lc(mm) 暗柱 0.25hw、1.5bw、450 中的最大值 0.2hw、1.5bw、450 中的最大值 0.2hw、1.5bw、450 中的最大值 端柱、翼墙或转角墙 0.2hw、1.5bw、450 中的最大值 0.15hw、1.5bw、450 中的最大值 0.15hw、1.5bw、450 中的最大值 注:1 翼墙长度小于其厚度 3 倍时,视为无翼墙剪力墙;端柱截面边长小于墙厚 2 倍时,视为无端柱剪力墙; 2 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长度 lc 除满足表 11.7.15 的要求外,当有端柱、翼墙或转角墙时,尚不应小于翼墙厚度或端柱沿墙肢方向截面高度加 300mm; 3 约束边缘构件的箍筋或拉筋沿竖向的间距,对一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 100mm,对二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 150mm; 4 hw 为剪力墙肢的长度。 11.7.16 剪力墙端部设置的构造边缘构件(暗柱、端柱、翼墙和转角墙)的范围,应按图 11.7.16 采用,构造边缘构件的纵向钢筋除应满足计算要求外,尚应符合表 11.7.16 的要求。 表 11.7.16 构造边缘构件的构造配筋要求 抗震等级 底部加强部位 其他部位 纵向钢筋最小配筋量 箍筋、拉筋 纵向钢筋最小配筋量 箍筋、拉筋 最小直径(mm) 沿竖向最大间距(mm) 最小直径(mm) 沿竖向最大间距(mm) 一 0.01Ac 和 6 根直径为 16mm 的钢筋中的较大值 8 100 0.008Ac 和 6 根直径为 14mm 的钢筋中的较大值 8 150 二 0.008Ac 和 6 根直径为 14mm 的钢筋中的较大值 8 150 0.006Ac 和 6 根直径为 12mm 的钢筋中的较大值 8 200 三 0.005Ac 和 4 根直径为 12mm 的钢筋中的较大值 6 150 0.004Ac 和 4 根直径为 12mm 的钢筋中的较大值 6 200 四 0.005Ac 和 4 根直径为 12mm 的钢筋中的较大值 6 200 0.004Ac 和 4 根直径为 12mm 的钢筋中的较大值 6 250 注:1 Ac 为图 11.7.16 中所示的阴影面积; 2 对其他部位,拉筋的水平间距不应大于纵向钢筋间距的 2 倍,转角处宜设置箍筋; 3 当端柱承受集中荷载时,应满足框架柱配筋要求。 11.7.17 框架-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应符合下列构造要求: 1 剪力墙周边应设置端柱和梁作为边框,端柱截面尺寸宜与同层框架柱相同,且应满足框架柱的要求;当墙周边仅有柱而无梁时,应设置暗梁,其高度可取 2 倍墙厚; 2 剪力墙开洞时,应在洞口两侧配置边缘构件,且洞口上、下边缘宜配置构造纵向钢筋。 补充: 7度和8度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结构错层高层建筑的房屋高度分别不宜大于80m和60m;框架-剪力墙结构错层高层建筑的房屋高度分别不应大于80m和60m。抗震设计时,B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采用连体结构;底部带转换层的筒中筒结构B级高度高层建筑,当外筒框支层以上采用由剪力墙构成的壁式框架时,其最大适用高度应比本规程表4.2.2-2规定的数值适当降低。

④ 剪力墙什么情况下设置扶壁柱

(1) 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宜沿主轴方向或其他方向双向布置;抗震设计的剪力墙结构,应避免仅单向有墙的结构布置形式。剪力墙墙肢截面宜简单、规则。剪力墙结构的侧向刚度不宜过大。
(2)高层建筑结构不应采用全部为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3) B级高度高层建筑和9度抗震设计的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采用本规程第7.1.2条规定的具有较多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
(4) 剪力墙的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形成明确的墙肢和连梁。宜避免使墙肢刚度相差悬殊的洞口设置。抗震设计时,一、二、三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不宜采用错洞墙;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均不宜采用叠合错洞墙。
(5)较长的剪力墙宜开设洞口,将其分成长度较为均匀的若干墙段,墙段之间宜采用弱连梁连接,每个独立墙段的总高度与其截面高度之比不应小于2。墙肢截面高度不宜大于8m。
(6)剪力墙宜自下到上连续布置,避免刚度突变。
(7)应控制剪力墙平面外的弯矩。
当剪力墙墙肢与其平面外方向的楼面梁连接时,应至少采取以下措施中的一个措施,减小梁端部弯矩对墙的不利影响:
1 沿梁轴线方向设置与梁相连的剪力墙,抵抗该墙肢平面外弯矩;
2 当不能设置与梁轴线方向相连的剪力墙时,宜在墙与梁相交处设置扶壁柱。扶壁柱宜按计算确定截面及配筋;
3 当不能设置扶壁柱时,应在墙与梁相交处设置暗柱,并宜按计算确定配筋;
4 必要时,剪力墙内可设置型钢。

(8) 剪力墙开洞形成的跨高比小于5的连梁,应按本章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当跨高比不小于5时,宜按框架梁进行设计。
(9) 抗震设计时,一般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墙肢总高度的1/8和底部两层二者的较大值,当剪力墙高度超过150m时,其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墙肢总高度的1/10;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符合本规程第10.2.4条的规定。
(10) 不宜将楼面主梁支承在剪力墙间的连梁上。
(11) 楼面梁与剪力墙连接时,梁内纵向钢筋应伸入墙内,并可靠锚固。

⑤ 筏板基础水平筋在剪力墙中是否布置

需要布置的。

筏板基础由底板、梁等整体组成。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弱,常采用砼底板筏板,承受建筑物荷载,形成筏基,其整体性好,能很好地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

地基承载力不均匀或者地基软弱的时候用筏板型基础,而且筏板型基础埋深比较浅,甚至可以做不埋深式基础。筏板基础施工,混凝土浇筑完毕,应洒水养护的时间为(底板混凝土为抗渗混凝土,养护周期不少于14天)。

(5)剪力墙墙肢内一般配置哪些钢筋扩展阅读:

剪力墙设置的相关要求规定:

1、剪力墙以处于受弯工作状态时,才能有足够的延性,故剪力墙应当是高细的,如果剪力墙太长时,将形成低宽剪力墙,就会易受剪破坏,剪力墙呈脆性,不利于抗震。

2、每个墙肢的宽度不宜大于8m,以保证墙肢是由受弯承载力控制,和充分发挥竖向分布筋的作用。内力计算时,墙段之间的楼板或弱连梁不考虑其作用,每个墙段作为一片独立剪力墙计算。

3、Ⅰ、Ⅱ、Ⅲ级抗震墙的竖向和横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四级抗震墙不应小于0.20%;钢筋间距不应大于300mm,直径不应小于8mm。

⑥ 剪力墙的受力钢筋为什么是水平钢筋

地面水平方向

⑦ 剪力墙水平钢筋

剪力墙水平钢筋:
一、作用:
1、剪力墙的水平分布钢筋主要承受水平剪力作用,抗剪,防止横向错开破坏。
2、连接。把所有钢筋连成网片形式,加强整体性。
3、那就是防止墙竖向开裂。
二、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抗震墙或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重力)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受剪)破坏。剪力墙的受力情况如下:
1、竖向压力由混凝土和墙身竖向分布筋承担。
2、平面内弯矩引起的竖向拉力由边缘构件纵筋主要承担,墙身竖向分布筋辅助承担。
3、平面内水平剪力由混凝土和墙身水平分布筋承担,这种情况下水平分布筋受拉。

⑧ 剪力墙内一般设置哪几种钢筋,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在钢筋砼梁中,一般配有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弯起钢筋、架立钢筋。

【1】纵向受力钢筋作用:用来随由弯矩在梁内产生的拉力,
【2】箍筋作用:用来随由剪力和弯矩在梁内引起的主拉应力,
【3】弯起钢筋作用:除了在跨中随正弯矩产生的拉力外,在靠近支座的弯起段则用来承受弯矩和剪力共同产生的主拉应力。
【4】架立钢筋任用:为了固定箍筋的正确位置和形成钢筋骨架在梁的受压区外缘两侧,平行于纵向受力钢筋要布置架立钢筋,此外,架立筋还可承受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而产生的应力,防止发生裂缝。

⑨ 剪力墙竖向分布筋那些是受拉钢筋 若果有时间,麻烦分析一下剪力墙钢筋的受力。。。

剪力墙这种构件,在概念上不考虑承担墙肢平面外的弯矩和剪力。
而在平面内,如果弯矩大轴力小,那么就会可能形成大偏压,也就是说,竖向钢筋会受拉。
竖向钢筋有两种,即边缘构件的纵筋和竖向分布筋。两者是共同受拉的。
关于这一点,你可以看相关的计算公式,例如高规JGJ3-2010第7.2.9条公式,里面的Asw就是竖向分布筋。

所以竖向分布筋的配筋状况,会影响剪力墙的受弯(偏压)承载力,并且影响边缘构件的配筋。

剪力墙的受力可以简单地归纳如下:
1、竖向压力由混凝土和墙身竖向分布筋承担。
2、平面内弯矩引起的竖向拉力(如果有)由边缘构件纵筋主要承担,墙身竖向分布筋辅助承担。
3、平面内水平剪力由混凝土和墙身水平分布筋承担,这种情况下水平分布筋受拉。

边缘构件的箍筋在设计中仅作为构造要求,尤其是约束边缘构件的箍筋主要保证塑性铰的顺利形成。所以构造边缘构件对箍筋的要求极低,而相比之下约束边缘构件主要加强之处就在于箍筋。

剪力墙不考虑承担平面外的弯矩和剪力。所以一定要有平面外弯矩作用在墙肢上的时候,需要特别构造措施和补充计算,例如高规JGJ3-2010第7.1.6条规定的情形和处理方法。

⑩ 剪力墙一般设置在什么位置

1.平面布置
剪力墙结构中全部竖向荷载和水平力都由钢筋混凝土墙承受,所以剪力墙应沿平面主要轴线方向布置。
1)矩形、L形、T形平面时,剪力墙沿两个正交的主轴方向布置;
2)三角形及Y形平面可沿三个方向布置;
3)正多边形、圆形和弧形平面,则可沿径向及环向布置。
单片剪力墙的长度不宜过大:
1)长度很大的剪力墙,刚度很大将使结构的周期过短,地震力太大不经济;
2)剪力墙以处于受弯工作状态时,才能有足够的延性,故剪力墙应当是高细的,如果剪力墙太长时,将形成低宽剪力墙,就会由受剪破坏,剪力墙呈脆性,不利于抗震。故同一轴线上的连续剪力墙过长时,应用楼板或小连梁分成若干个墙段,每个墙段的高宽比应不小于2。每个墙段可以是单片墙,小开口墙或联肢墙。每个墙肢的宽度不宜大于8.0m,以保证墙肢是由受弯承载力控制,和充分发挥竖向分布筋的作用。内力计算时,墙段之间的楼板或弱连梁不考虑其作用,每个墙段作为一片独立剪力墙计算。

热点内容
编程文件加密 发布:2024-11-20 23:08:57 浏览:434
举报群源码 发布:2024-11-20 23:07:46 浏览:482
华为云php 发布:2024-11-20 22:46:20 浏览:900
sql2000实例名 发布:2024-11-20 22:30:13 浏览:416
先科服务器ip 发布:2024-11-20 22:26:32 浏览:459
L0加密 发布:2024-11-20 22:23:12 浏览:77
win10怎么取消跳过密码登录密码 发布:2024-11-20 22:18:00 浏览:404
压缩坏1台 发布:2024-11-20 22:17:58 浏览:187
轻松赚脚本 发布:2024-11-20 22:07:39 浏览:382
fpm缓存dns 发布:2024-11-20 21:56:37 浏览: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