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商品配置表怎么看
⑴ 商品配置表的商品配置表的功能
1、有效控制商品品项。
每一个超级市场的卖场面积是有限的,所能陈列的商品品项数目也是有限的,为此就要有效的控制商品的品项数,这就要使用商品配置表,才能获得有效的控制效果,使卖场效率得以正常发挥。
2、商品定位管理。
超市卖场内的商品定位,就是要确定商品在卖场中的陈列方位和在货架上的陈列位置,这是超市营业现场管理的重要工作,如不事先规画好商品配置表,无规则进行商品陈列,就无法保证商品的有序有效的定位陈列,而有了商品配置表,就能做好商品的定位管理。
3、商品陈列排面管理。
商品的陈列排面管理就是规划好商品陈列的有效货架空间范围。在超市商品销售中有的商品销售量很大,有的则很小,因此可用商品配置表来按排商品的排面数,即根据商品销售量的多少,来决定商品的排面数,畅销商品给予多的排面数,也就是占的陈列空间大,销售量较少的商品则给予较少的排面数,其所占的陈列空间也小。对滞销商品则不给排面,可将其淘汰出去。商品陈列的排面管理对提高超级市场的卖场效率,具有很大的作用。
4、畅销商品保护管理。
在有的超市中畅销商品销售速度很快,若没有商品配置表对畅销商品排面的保护管理,常常会发生这种现象,当畅销商品卖完了,又得不到及时补充时,就易导致较不畅销商品甚至滞销品占据畅销商品的排面,形成了滞销品驱逐畅销品的状况。这种状况一会降低商店对顾客的吸引力,二会使商店失去了售货的机会并降低了竞争力。可以说,在没有商品配置表管理的超市,这种状况时常会发生,有了商品配置表管理,畅销商品的排面就会得到保护,滞销品驱逐畅销品的现象会得到有效控制和避免。
5、商品利润的控制管理。
超级市场销售的商品中,有高利润商品和低利润商品之分,每一个经营者总是希望把利润高的商品放在好的陈列位置销售,利润高的商品销售量提高了。超市的整体盈利水平就会上升,而把利润低的商品配置在差一点的位置来销售,来控制商品的销售品种结构,以保证商品供应的齐全性。这种商品利润控制的管理法,就需要依靠商品配置表来给予各种商品妥当贴切的配置陈列,以达到提高商店整个利润水平的目的。
6、超市连锁经营标准化管理的工具。
连锁制的超市公司有众多的门店,达到各门店的商品陈列的一致,是连锁超市公司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有了一套标准的商品配置表来进行陈列一致的管理,整个连锁体系内的陈列管理就比较易于开展,同时,商品陈列的调整和新产品的增设,以及滞销品的淘汰等管理工作的统一执行,就会有计划、有蓝本、高效率地开展。
⑵ 商品配置表库存怎么看
摘要 1、首先我们打开一个excel表在里面我们输入一些出库入库的数据。
⑶ 怎样确定小超市商品种类
食品类:烟酒、包装食品、散装食品、调味食品。
非食品:穿着类、洗涤类、家居类、文体类。
生鲜类:杂粮类、肉类、水产海鲜、蔬菜、水果、熟食类、联营类。
家电类:厨日电、大家电。
销售占比一般为:食品类35% 非食品25% 生鲜类30% 家电类10%(店面如果大
点的话家电占比会在大点)
⑷ 大型超市的商品配置怎么写
大型超市商品配置表的书写方法如下:
新开店的商品配置表的制作,是一个新的超级市场卖场商品管理全新内容的开始,一般可按以下程序进行:
(1)商圈与消费者调查。商圈调查主要是弄清新店属地的市场容量,潜力和竞争者状况。消费者调查主要是掌握商圈内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家庭规模结构、购买习惯、对超市商品与服务的需求内容等。经过这两项调查,新店的经营者就可开始构思新店要经营什么样的商品。
(2)商品经营类别的确定。在进行了对消费者的调查后,就要提出新开设的超级市场的商品经营类别,由采购部会同门店人员共同讨论决定每一个商品大类在超市门店卖场中所占的营业面积及配置位置,并制定出大类商品配置图,当商品经营的大类及配置完成后,采购人员就要将每一个中分类商品安置到各自归属的大类商品配置图中去.
(3)单品项商品的决定。完成了商品大类和中分类的商品配置图之后,就进入制作商品配置表的实际工作阶段,就是要决定单品项商品如何导入卖场。此项工作分三个步骤进行。第一个步骤是收集每一个中分类内可能出售的单品项商品资料,包括单品项商品的品名、规格、成份、尺寸、包装材料和价格;第二个步骤对这些单品项商品进行选择,挑选出适合超市门店商圈消费需要的单品项商品,并列出商品台帐;第三个步骤是把这些单品项商品做一个陈列面安排,并与门店周围的商店作出一个比较优势的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对单品项商品作必要的调整,并最后决定下来。
(4)商品配置表的制作。商品配置表是决定单品项商品在货架上的排面数,这一工作必须遵循有关商品陈列的原则,运用好商品陈列的技术。如商品配置在货架的上段、中段还是下段等,还须考虑到企业的采购能力、配送能力、供应厂商的合作等诸多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将商品配置好。商品配置表的制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也是一项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工作,需要采购人员认真钻研,所以在制作商品配置表时,采购人员应先作货架的实验配置,达到满意效果后,才最后制作商品配置表,所以采购部门要有自已的实验货架。由采购部门制作的商品配置表下发至新开设的超市门店后,门店将依据这些表格来订货、陈列,并只要在货架上贴好价目卡就可营业。
商品配置表制作的技术要领:
我们说超级市场的经营与传统零售业不同,其技术含量较高,在商品配置表的制作上就充分体现了技术性要求。 日本的超市经营业者总结出许多商品配置表制作的技术要领,掌握了这些要领将会较容易地制作出商品配置表来。
1.决定每一个中分类商品的陈列排面。
在规划整个大类商品的配置时,每一个中分类商品所占的营业面积和陈列排面数首先要决定下来,这样才能进行单品项的商品配置。例如:膨化食品要配置高165cm,长90cm,宽35cm的单面货架三座,这样决定后,才能知道可配置多少单品项商品。
2.商品陈列货架的标准化。
超级市场所使用的陈列货架应尽量标准化,这对连锁的超级市场尤为重要。使用标准统一的陈列货架;在对所有门店每一分类的商品进行配置规划时,只要一种至多2—3种商品配置表就可进行全部的商品配置与陈列管理,不至于出现一个门店一种配置或一种陈列的现象。
3.单品项商品的资料卡设立。
每一个单品项商品都要设立资料卡,如商品的品名、规格、尺寸、重量、进价、售价、供货量等,这些资料对制作商品配置表是相当重要的。
4.设置商品配置实验架。
商品配宣表的制作必须要有一个实验阶段,即采购人员在制作商品配置表时,应先在实验货架上进行试验性的陈列,从排面上来观察商品的颜色、高低及容器的形状是否协调,是否具有对顾客的吸引力,缺乏吸引力可进行调整,直至协调和满意为止。
5.特殊商品采用特殊的陈列工具。
对特殊陈列的商品不能强调货架的标准化而忽视了特殊商品特定的展示效果,要使用特殊的陈列工具,这样才能展示特殊陈列商品的魅力。在超级市场的经营中,最近几年出现了这样的趋势,消费者对整齐划一和标准的陈列感到有些乏味,因此,用特殊陈列工具配置特珠商品,可以增强卖场的活性化,改变商品配置和陈列的单调感。
6.单品项商品的陈列量与订货单位的考虑。
一般来说由配送中心送配货的超级市场其卖场和内仓的商品量是日销售额的1.5倍,对每一个单品项商品来说也是如此,即一个商品平均日销量是12个,则商品量为30个。但每一个商品的陈列量还须与该商品的订货单位一起进行考虑,其目的是减少内仓的库存量,加速商品的周转,每个商品的陈列量最好是1.5倍的订货单位。如一个商品的最低订货单位是l 2个,则陈列量设定在l 8 个,该商品第一次进货为2个单位计24个,18个上货架,6个进内仓。当全部商品最后只剩下货架6个时,再进一个订货单位12个,则商品可以全部上货架,而无须再放进内库,做到内仓的零库存。一个超市的商品需要量与日销售额的比例关系是该店销售的安全保有量。而单品项商品的陈列量与订货单位的比例关系,则是在保证每天能及时送货的条件下的一种零库存配置法。可以说我国的超级市场由于受交通条件和配送中心配送能力制约,目前还做不到这一点。因此内仓的商品量可适当增加。
7.商品配置表的设计。
商品配置表是以一座货架为制作的基础,一张配置表代表一座货架,货架的标准视每个超市的场地和经营者的理念而定。商品配置表格式的设计,只要确定货架的标准,再把商品的品名、规格、编码、排面数、售价表现在表格上即可。也有的把商品的形状画到表格上,但这些必须借助于电脑来设计,其投资就相对地大。
⑸ 跪求大学校园超市商品配置表
我到郑州大学校园中的一家超市参观过,郑州大学的学生有4万人左右。超市的布局是这样的,15%的货架配置的是一些文体用品,15%的货架配置的是学生用的鞋帽、服饰、及旅行包用品,15%的货架配置的是暖瓶、水杯、塑料制品等日用杂,45%的货架是用来配置方便面、饮料、瓜子、固体饮品、地方小吃、膨化小食品等产品。5%的货架配置生活用纸和卫生巾、安全套用品。剩余5%的货架或地方可以根据季节卖一些冰淇淋、烧饼夹菜、鲜花等产品。不知成都那边怎么样,你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自行调整货品明细,但大类产品的配货比例是相似的。
⑹ 商品配置表的商品配置表的修正
任何一家新开的超市,商品配置并不是永久不变的,必须根据市场和商品的变化做出调整,这种调整就是对原来的商品配置表进行修正。商品配置表的修正一般是固定在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可以是一个月、一个季度修正一次,但不宜随意进行修正,因为随意进行修正会出现商品配置凌乱和不易控制的现象。商品配置表的修正可按如下程序进行:
1.统计分析
超市不管是单体店、附属店还是连锁店必须每月对商品的销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的目的是要找出哪些商品畅销,哪些商品滞销。
2.滞销商品的淘汰
经销售统计可确定出滞销商品,但商品滞销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商品质量问题,也可能是销售淡季的影响、商品价格不当、商品陈列得不好,更有可能是供应商的促销配合不好等。当商品滞销原因查清楚之后,要确定滞销的状况是否可能改善,如无法进行改善就必须坚决淘汰,不能让滞销品占了货架而产生不出效益来。
3.畅销商品的调整和新商品的导入
对畅销商品的调整,一是增加其陈列的排面;二是调整其位置及在货架上的段位。对由于淘汰滞销商品而空出的货架排面,应导入新商品,以保证货架陈列充实。
4.商品配置表的最后修正
在确定了滞销商品的淘汰,畅销商品的调整和新商品的导入之后,这些修正必须以新的商品配置表的制定来完成。新下发的商品配置表,就是超市门店进行商品调整的依据。
⑺ 商品配置表的商品配置表的制作程序
商品配置表的制作,可分成新开店及旧店修改两种情况来制作。
(一)新开店商品配置表的制作程序
1.消费者调查
新店在决定设立与否时,需进行商圈调查;如果商圈调查完成,决定要设立新店,紧接着就是消费者调查;消费者调查的内容包括:商圈内的收入、职业、家庭结构、购物习惯,希望我们的店能提供何种类商品及服务,根据这些调查所得的资料,商品人员做更深入的分析,了解商圈内对商品潜在需求,并了解竞争态势,来构思要卖些什么商品。
2.部门构成
了解到商圈内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商品部门要提案,这个店要经营那几大类(部门)的商品。比如说:要不要设立玩具部门,或餐饮部门、鲜花部门,把适合商圈内贩卖的大类做几种型态的组合,提供给上级来裁决。
3.部门配置
决策单位决定要经营何种大类后,商品人员会同营业部、开发部共同讨论决定部门的配置,每一个部门所占的面积尺数,都要有一个最妥善的安排及配置。
4.中分类配置
部门配置完成后,根据部门配置图,采购人员要动脑筋将部门中的每一中分类安排到中分类配置表里,并由采购(商品)经理做确认及决定。
5.品项资料收集
到这一步骤,真正进入制作配置表的实际工作,采购人员要详细收集每一中分类内可能贩卖品项的资料,包括商品的价格、规格、尺寸、成分、包材等资料,这些资料尽可能有系统齐全的收集,最好能一类一类的建立在电脑档案内,便于比较分析及随时可调阅。
6.品项挑选及决定
品项资料收集齐全后,将所有中分类里的商品价格、包装规格及设计,依商品的品质及用途分别做一个详细的比较,将最符合商圈顾客需要及能衬托出公司优势的商品,依其优先顺序挑选出来,依次排列,筛选出我们需要的品项,打印出商品台帐。
7.商品构成的决定
一经商品品项挑选决定后,把商品的陈列面依研判的畅销度做一个适当的安排,并把这些商品与附近竞争店的商品结构做一个比较,是否我们的商品品项数、陈列面、优势商品、价格比主要竞争对手来得强势,否则就应再调整到最佳的情况。
8.品项配置规划
这一步骤是把正决定的品项及排面数实际配置到货架上,这也是最耗时的一个步骤,伤透采购人员的脑筋,什么商品要配置到上段或黄金线,什么商品要配置到中段或下段,这些都要应用到陈列的原则及经营理念,以及供应商的合作情况,同时也需考虑到竞争对手的情况、自身的采购能力与配送调度的能力,才能把配置的工作做好。比如说有的连锁超市设有本身的配送中心,其采购的条件优越,商品的调度能力也强,在配置时就优先考虑配置这些商品;又有些连锁商店,自己发展自己的品牌及自行进口商品,像这种情况,在配置时这些商品皆会被优先的安排到好的位置,所以我们可以了解到商品配置是活的东西,好与坏全看能否灵活运用。
9.执行的实际工作
配置完成,也就完成一套的商品配置表,根据这张表来订货、陈列,然后把价格卡(price card)贴好,也就大功告成,但最好能把实际陈列的结果照相或录影起来,以做为修改辨认的依据。
(二)旧店的配置变更或修正程序
一个店开了以后,并非商品配置好了就永不变更了;而是要根据经营的状况加以修改变更,而这种变更的工作,最好是按固定时间来变动,不要想变就变,想动就动,那样商品配置很容易出现凌乱不易控制的情形。例如:一个月修正一次配置表或一季变动一次,一年大变动一次,都是较为妥当的做法。修正商品配置表的程序如下:
1.POS销售资料检视
有POS设备的超市,每个月一定要检视商品的销售状况,看看哪些商品畅销,哪些商品滞销,打印出这些商品,并检讨畅销及滞销的原因。假如超市仍未设置POS系统,则可从进货量中去检视那些商品特别畅销及滞销,当然从进货量中去判断时,要稍加检查库存的情形才能判断出畅销及滞销。
2.确定滞销品及进行淘汰
商品滞销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产品本身不好,或厂商的行销方法不佳,也可能是季节性的因素,更可能是商店的陈列或订价等因素造成,所以滞销原因追查出来后,要判断是否可能改善,若无法改善且已连续几个月都出现滞销,就要断然采取剔除的工作,以便能引进些较有效率的商品。
3.调整畅销品的陈列面及进行新品项的导入
对于特别畅销商品应检讨其陈列面积是否恰当,同时对于因被删除品项而多出的空间,进行新商品的导入以更替滞销品。
4.实际进行调整工作
修改配置的最后一个步骤当然是实际的调整工作,牵一发则动全身,修改一品项有时可能会动到整个货架陈列的修改,但为维持好的商品结构,虽然繁琐,也得要做,这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店经营时间长之后,商圈入口、交通状况、竞争情形都出现了变化,这时必需大幅度地修改商品配置,甚至连部门配置都要变,这是大修改。这种情况,则应比照新开店的方式来制作商品配置表,如此会来得比较顺畅完整。
⑻ 超市商品配置表管理
超级市场卖场内的商品陈列是用商品配置表来进行管理的;这种技术管理方法在我国超市管理中几乎没有得到运用。商品配置表其定义是,把商品陈列的排面在货架上作最有效的分配,以书面表格规画出来。
(一)商品配置表的管理功能
1.有效控制商品品项。
每一个超级市场的卖场面积是有限的,所能陈列的商品品项数目也是有限的,为此就要有效的控制商品的品项数,这就要使用商品配置表,才能获得有效的控制效果,使卖场效率得以正常发挥。
2.商品定位管理。
超市卖场内的商品定位,就是要确定商品在卖场中的陈列方位和在货架上的陈列位置,这是超市营业现场管理的重要工作,如不事先规画好商品配置表,无规则进行商品陈列,就无法保证商品的有序有效的定位陈列,而有了商品配置表,就能做好商品的定位管理。
3.商品陈列排面管理。
商品的陈列排面管理就是规划好商品陈列的有效货架空间范围。在超市商品销售中有的商品销售量很大,有的则很小,因此可用商品配置表来按排商品的排面数,即根据商品销售量的多少,来决定商品的排面数,畅销商品给予多的排面数,也就是占的陈列空间大,销售量较少的商品则给予较少的排面数,其所占的陈列空间也小。对滞销商品则不给排面,可将其淘汰出去。商品陈列的排面管理对提高超级市场的卖场效率,具有很大的作用。
4.畅销商品保护管理。
在有的超市中畅销商品销售速度很快,若没有商品配置表对畅销商品排面的保护管理,常常会发生这种现象,当畅销商品卖完了,又得不到及时补充时,就易导致较不畅销商品甚至滞销品占据畅销商品的排面,形成了滞销品驱逐畅销品的状况。这种状况一会降低商店对顾客的吸引力,二会使商店失去了售货的机会并降低了竞争力。可以说,在没有商品配置表管理的超市,这种状况时常会发生,有了商品配置表管理,畅销商品的排面就会得到保护,滞销品驱逐畅销品的现象会得到有效控制和避免。
5.商品利润的控制管理。
超级市场销售的商品中,有高利润商品和低利润商品之分,每一个经营者总是希望把利润高的商品放在好的陈列位置销售,利润高的商品销售量提高了。超市的整体盈利水平就会上升,而把利润低的商品配置在差一点的位置来销售,来控制商品的销售品种结构,以保证商品供应的齐全性。这种商品利润控制的管理法,就需要依靠商品配置表来给予各种商品妥当贴切的配置陈列,以达到提高商店整个利润水平的目的。
6.超市连锁经营标准化管理的工具。
连锁制的超市公司有众多的门店,达到各门店的商品陈列的一致,是连锁超市公司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内容,有了一套标准的商品配置表来进行陈列一致的管理,整个连锁体系内的陈列管理就比较易于开展,同时,商品陈列的调整和新产品的增设,以及滞销品的淘汰等管理工作的统一执行,就会有计划、有蓝本、高效率地开展。
(二)商品配置表的制作与修正
商品配置表的制作,可分成新开店制表和已开店配置表修改两种情况来进行。
1.新开店商品配置表的制作
新开店的商品配置表的制作,是一个新的超级市场卖场商品管理全新内容的开始,一般可按以下程序进行:
(1)商圈与消费者调查。商圈调查主要是弄清新店属地的市场容量,潜力和竞争者状况。消费者调查主要是掌握商圈内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家庭规模结构、购买习惯、对超市商品与服务的需求内容等。经过这两项调查,新店的经营者就可开始构思新店要经营什么样的商品。
(2)商品经营类别的确定。在进行了对消费者的调查后,就要提出新开设的超级市场的商品经营类别,由采购部会同门店人员共同讨论决定每一个商品大类在超市门店卖场中所占的营业面积及配置位置,并制定出大类商品配置图,当商品经营的大类及配置完成后,采购人员就要将每一个中分类商品安置到各自归属的大类商品配置图中去.
(3)单品项商品的决定。完成了商品大类和中分类的商品配置图之后,就进入制作商品配置表的实际工作阶段,就是要决定单品项商品如何导入卖场。此项工作分三个步骤进行。第一个步骤是收集每一个中分类内可能出售的单品项商品资料,包括单品项商品的品名、规格、成份、尺寸、包装材料和价格;第二个步骤对这些单品项商品进行选择,挑选出适合超市门店商圈消费需要的单品项商品,并列出商品台帐;第三个步骤是把这些单品项商品做一个陈列面安排,并与门店周围的商店作出一个比较优势的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对单品项商品作必要的调整,并最后决定下来。
(4)商品配置表的制作。商品配置表是决定单品项商品在货架上的排面数,这一工作必须遵循有关商品陈列的原则,运用好商品陈列的技术。如商品配置在货架的上段、中段还是下段等,还须考虑到企业的采购能力、配送能力、供应厂商的合作等诸多因素,只有这样才能将商品配置好。商品配置表的制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也是一项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工作,需要采购人员认真钻研,所以在制作商品配置表时,采购人员应先作货架的实验配置,达到满意效果后,才最后制作商品配置表,所以采购部门要有自已的实验货架。由采购部门制作的商品配置表下发至新开设的超市门店后,门店将依据这些表格来订货、陈列,并只要在货架上贴好价目卡就可营业。
2.商品配置表的修正
任何一家超级市场新开之后,商品的配置并不是永久不变的,必须根据市场和商品的变化作调整,这种调整就是对原来的商品配置表进行修正。商品配置表的修正一般是固定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可以是一个月,一个季度修正一次,但不宜随意进行修正,因为随意进行修正会出现商品配置凌乱和不易控制的现象。商品配置表的修正可按如下程序进行:
(1)超级市场不管是单体店、附属店还是连锁店必须每月对商品的销售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的目的是要找出哪些商品畅销,哪些商品滞销,配备P O S系统的超市会很快统计出商品的销售情况。没有配备P0S系统的超市则要从商品的进货量和库存量中去进行统计。
(2)滞销商品的淘汰。经销售统计可确定出滞销商品,但商品滞销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商品质量问题,也可能是销售淡季的影响、商品价格不当、商品陈列的不好,更有可能是供应商的促销配合不好等。当商品滞销的原因清楚之后,要确定滞销的状况是否可能改善,如无法进行改善就必须坚决淘汰,不能让滞销品占住了货架而产生不出效益来。
(3)畅销商品的调整和新商品的导入。对畅销商品的调整,一是增加其陈列的排面,二是调整其位置及在货架上的段位。对由于淘汰滞销商品而空出的货架排面,应导入新商品,以保证货架陈列的充实量。
(4)商品配置表的最后修正。在确定了滞销商品的淘汰,畅销商品的调整和新商品的导入之后,这些修正必须以新的商品配置表的制定来完成。新的商品配置表的下发,就是超市门店进行商品调整的依据。
(三)商品配置表制作的技术要领
我们说超级市场的经营与传统零售业不同,其技术含量较高,在商品配置表的制作上就充分体现了技术性要求。 日本的超市经营业者总结出许多商品配置表制作的技术要领,掌握了这些要领将会较容易地制作出商品配置表来。
1.决定每一个中分类商品的陈列排面。
在规划整个大类商品的配置时,每一个中分类商品所占的营业面积和陈列排面数首先要决定下来,这样才能进行单品项的商品配置。例如:膨化食品要配置高165cm,长90cm,宽35cm的单面货架三座,这样决定后,才能知道可配置多少单品项商品。
2.商品陈列货架的标准化。
超级市场所使用的陈列货架应尽量标准化,这对连锁的超级市场尤为重要。使用标准统一的陈列货架;在对所有门店每一分类的商品进行配置规划时,只要一种至多2—3种商品配置表就可进行全部的商品配置与陈列管理,不至于出现一个门店一种配置或一种陈列的现象。
3.单品项商品的资料卡设立。
每一个单品项商品都要设立资料卡,如商品的品名、规格、尺寸、重量、进价、售价、供货量等,这些资料对制作商品配置表是相当重要的。
4.设置商品配置实验架。
商品配宣表的制作必须要有一个实验阶段,即采购人员在制作商品配置表时,应先在实验货架上进行试验性的陈列,从排面上来观察商品的颜色、高低及容器的形状是否协调,是否具有对顾客的吸引力,缺乏吸引力可进行调整,直至协调和满意为止。
5.特殊商品采用特殊的陈列工具。
对特殊陈列的商品不能强调货架的标准化而忽视了特殊商品特定的展示效果,要使用特殊的陈列工具,这样才能展示特殊陈列商品的魅力。在超级市场的经营中,最近几年出现了这样的趋势,消费者对整齐划一和标准的陈列感到有些乏味,因此,用特殊陈列工具配置特珠商品,可以增强卖场的活性化,改变商品配置和陈列的单调感。
6.单品项商品的陈列量与订货单位的考虑。
一般来说由配送中心送配货的超级市场其卖场和内仓的商品量是日销售额的1.5倍,对每一个单品项商品来说也是如此,即一个商品平均日销量是12个,则商品量为30个。但每一个商品的陈列量还须与该商品的订货单位一起进行考虑,其目的是减少内仓的库存量,加速商品的周转,每个商品的陈列量最好是1.5倍的订货单位。如一个商品的最低订货单位是l 2个,则陈列量设定在l 8 个,该商品第一次进货为2个单位计24个,18个上货架,6个进内仓。当全部商品最后只剩下货架6个时,再进一个订货单位12个,则商品可以全部上货架,而无须再放进内库,做到内仓的零库存。一个超市的商品需要量与日销售额的比例关系是该店销售的安全保有量。而单品项商品的陈列量与订货单位的比例关系,则是在保证每天能及时送货的条件下的一种零库存配置法。可以说我国的超级市场由于受交通条件和配送中心配送能力制约,目前还做不到这一点。因此内仓的商品量可适当增加。
7.商品配置表的设计。
商品配置表是以一座货架为制作的基础,一张配置表代表一座货架,货架的标准视每个超市的场地和经营者的理念而定。商品配置表格式的设计,只要确定货架的标准,再把商品的品名、规格、编码、排面数、售价表现在表格上即可。也有的把商品的形状画到表格上,但这些必须借助于电脑来设计,其投资就相对地大。
欢迎给我留言
⑼ 刚新开了一个超市,急要超市的常用商品数据表格,要有商品名,进价,售价,数量等等统计型的数据库
感觉你这个问题很简单,呵呵,不过我手上没有现成的表格,就是有,也不一定适合你的超市多吧,不过,建议你买本书看看《excel经典应用108例》我是在校生,我们老师给我们推荐的,主要是学习为主,到时候你自己就可以做最适合你自己的了
⑽ 谁会解释超市盘点表是怎么看的
盘点的目的就是摸清楚什么东西多少个这样子!所以您按照这个思路去分析!另外当前中大规模仓库盘点一般都是使用汉码盘点机进行仓库条码管理,扫描条码出入库,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