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存储前景
❶ 蓝光集团待遇和发展前景怎么样
待遇不错,房地产类发展前景肯定没问题,望采纳~
❷ 据说紫晶存储的蓝光存储系统达到 了国内先进水平,有相关机构的认证吗
有的,根据工信部2018年1月25日出具的《科学技术成果评价报告》,紫晶存储
自主研发的“蓝光数据存储系统”通过了工信部科技成果评价,产品存储密度高、能耗低,产品数据存储介质安全性强,已建立了产品的完整生产技术体系,蓝光数据存储系统技术及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整体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❸ 蓝光光盘的发展趋势
自朗科公司1999年发明全球首款闪存盘以来,在过去的8年里闪存盘顺利地取代了软盘软驱,将移动存储带入了一个全新境界,并日益呈现出一种“超越存储”的多元化应用的特征,而朗科公司日前预测 ,“由于闪存的存储机理、闪存盘价格进一步下降及互联网内容的应用广泛性,闪存盘将在不远的将来取代蓝光DVD”。如果预言成真,那么刚刚面世的蓝光DVD真可谓生不逢时。“按照目前闪存盘容量增长的速度,到蓝光DVD发展到真正能够市场化的时候,那么闪存盘的容量将提升到128G。”朗科公司表示,届时,音像店销售的将是可以拷贝的高清内容,而不是DVD光盘。消费者可以通过USB闪存盘前去拷贝,而音像店也喜欢这种销售模式,因为这几乎是零库存。”不久前,业界知名音频公司THX专家Laurie Fincham也指出,消费者根本不需要蓝光DVD。因此,蓝光在不远的将来就会灭亡。他还宣称:将来,消费者更希望通过闪存来存储高清视频内容,并取代当前的DVD碟机和盘片的模式”。
【蓝光DVD生不逢时】
2008年2月19日,东芝宣布将不再支持HD DVD格式,并停止生产HD DVD格式影碟机,这使得索尼支持的蓝光DVD成为唯一的高清DVD标准。同时受益的还包括飞利浦、松下、华纳等该标准的专利拥有者。此前,索尼公司曾经凭借DVD的成功而每年坐收2000亿日元的专利费。不过,同样的好事不大可能发生在蓝光DVD身上。2008年2月,来自权威调研机构Gartner和iSuppli的分析师们曾指出,蓝光DVD战胜HD DVD可能只是一个短暂的胜利,因为蓝光正面临着互联网下载的严峻挑战。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早些时候也曾表示,高清内容市场的将来在于网络下载,而不是蓝光DVD盘片。这似乎表明蓝光DVD所处的生态环境与DVD时代早已经大相径庭。相比第一代DVD的风靡全球,蓝光DVD的命运很可能十分悲惨。事实上,类似的遭遇在索尼身上曾经上演过一回。在推出随身听walkman大获全胜之后,索尼公司又推出了新一代随身听MD。尽管后者的音质更好,但却几乎无人问津。而此后不久苹果公司推出的支持MP3网络音乐的iPod却大获成功。“MD的失败是索尼公司忽视MP3网络音乐的代价。”盛道咨询的分析师认为,索尼的随身听曾经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但这一次它站在了“新人类”生活方式的对立面,同样的情形也很可能发生在蓝光DVD身上,原因并非蓝光DVD本身有问题,而是生不逢时。
【闪存应用商机凸显】
虽然蓝光DVD不大可能获得长足的发展,但是作为一种受到众多巨头热捧的技术标准,它却必将激活高清影像的市场需求。这给了其他移动存储厂商以新的商机。业内着名的闪存应用厂商——朗科公司早早地预见到了商机。2006年8月,朗科公司与国内电视巨头创维集团合作成立了国内第一家高清电影内容服务公司——酷开网络,其高清电影的主要移动解决方案是闪存盘。由于目前国内家庭用户的网络下载速率普遍为200Kb/s左右(快的可能达到1000kb/s),故通过网络下载一部体积为8G的高清电影通常需要十个小时左右。这无论在家庭,还是音像店里,都是消费者不可接受的。不远的将来,在100M以上网络带宽还不能普及到中国千家万户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闪存盘将是最好的高清内容承载工具。作为业内另外一家重要存储厂商希捷公司也认为,未来高清电影的移动方案将主要由移动硬盘和大容量闪存盘来承担,蓝光DVD不大可能成为主流载体。而同样地,来自日本野村证券分析师Tetsuya Wadaki表示:“如果闪存的制造成本继续降低,那么将来可能逐渐取代MiniDisc、CD和DVD等介质”。
❹ 蓝光在中国的前景怎么样
2009年4月22日,中国蓝光高清CBHD(China Blue High-Definition)视盘机正式面市,TCL、新科等正式向市场推出CBHD播放机产品,华纳兄弟、中唱总公司等内容提供商也宣布提供CBHD规格的影片,这意味着中国蓝光高清光盘产业从规格制定进入市场开拓新阶段。目前,中国已经完成了包括CBHD标准制订、关键技术研发、光盘制造、内容加工、整机制造的CBHD产业链布局。与数年前的DVD产业相比,CBHD的做法显得更加稳健。不过也有一些中国主流DVD企业不看好CBHD,称其有可能重蹈当年EVD覆辙。CBHD未来前景发展如何?是会再现类似VCD产业的辉煌?还是步EVD后尘? 不过,即便遭遇如此诸多的挑战,CBHD依然有生存的空间,因为目前中国主要消费群体在农村,中国农村的网络硬件建设还很落后,加之在经济危机后,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内需的刺激,针对中国农村,特别推出了“家电下乡”的优惠政策——每台电器政府出面贴补13%的成本,这项政策涉及家用电器、农用机械、农用汽车等等,如果CBHD能受益于此项政策,则有可能迎来一个新的发展空间。
另外,中国是世界光盘产业大国和消费大国,在DVD时代,中国生产了近百亿张DVD光盘,占全球产量的30%以上 ,全球80%以上的影碟机产自中国。同时,中国每年消耗的光盘驱动器与播放机达二、三千万台,消费的DVD光盘达五、六十亿张。这样的消费惯性在CBHD时代还会保持一段时间,只要CBHD发挥低成本的优势,就能获取市场。从产业来看,目前中国的DVD 播放机生产量大约在每年1亿台的规模,占全球产量的80%以上。其它相关外部设备产品诸如PC只读/刻录光盘驱动器的生产量更是占全球产量的70%,已经拥了有一个庞大的工业基础。这样庞大的工业基础,如果不能得到继承和延续,势必造成巨大的浪费,而CBHD产品价格低,专利费比例低(整体专利费成本降至碟机企业成本的2-4%),更重要的是现有碟机企业只需少量投资就可将DVD生产线改造生产CBHD,而生产BD产品,则需要完全不同的生产线。所以,从工业基础上看,CBHD的优势更明显。
目前,中国已经在积极推动高清数字电视节目的播放,平板高清电视机价格也在一路下滑,导致中国高清电视用户暴涨,据估计,2009年中国拥有高清电视的用户将达到2700万,2010年将迅速上升至4700万,并在2011年达到7200万。中国高清电视已经进入加速普及阶段,每年的保有量达到1500万台,现在很多家庭的DVD播放机和高清电视存在不配套的问题,如果按70%的家庭换上配套的高清影碟播放机来计算,每年中国高清影碟机市场规模可以超过1000万台,这是非常巨大的市场,当然这个市场BD也会介入,关键是CBHD在内容和价格上是否显示出很大优势,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盗版BD光盘,但是价格高达60元左右,仍高于CBHD正版光盘,所以CBHD仍有竞争优势。
在DVD市场,移动、刻录、歌霸、存储细分市场已形成,如果CBHD针对DVD时代消费者的习惯,有针对性的推出差异化产品,则可能成为众多消费者DVD升级的首选
❺ 蓝光和HD,哪个发展前景更好
你说的HD是HD DVD吧?那不是东芝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东西么?索尼和东芝的较量已经以索尼蓝光的胜利而结束了。这个不是发展前景好不好的问题,是根本就没有发展前景⋯⋯⋯⋯⋯⋯⋯⋯现在蓝光能做到3D1080P,但是这个不是分辨率的问题。蓝光只负责这个存储容量,现在是50G,你拿这50G的容量存一秒钟的内容,你算算分辨率多少?存两小时的电影、每秒的数据量又是多少?所以这个是存贮的问题,不是分辨率的问题。
❻ 固态硬盘和蓝光存储:普及之路如何走
目前的话固态硬盘替代机械硬盘是潮流了,根本不需要担心普及问题,已经比较普及了。蓝光的话就难点了。主要是蓝光资源太少了,在目前高清资源都不是很多的情况下,蓝光存储难以推广。
❼ 蓝光存储和服务器区别
摘要 服务器可做存储,存储不可当服务器;互联需要看接口是否支持,有的是通过交换机相连,有的是存储和服务器直接连接。
❽ 蓝光光盘具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优点是,他本身的存储数据非常大.蓝光(Blu-ray)或称蓝光盘(Blu-ray Disc,缩写为BD)利用波长较短(405nm)的蓝色激光读取和写入数据,并因此而得名。而传统DVD需要光头发出红色激光(波长为650nm)来读取或写入数据,通常来说波长越短的激光,能够在单位面积上记录或读取更多的信息。因此,蓝光极大地提高了光盘的存储容量,对于光存储产品来说,蓝光提供了一个跳跃式发展的机会。
目前为止,蓝光是最先进的大容量光盘格式,BD激光技术的巨大进步,使你能够在一张单碟上存储25GB的文档文件。这是现有(单碟)DVDs 的5倍。在速度上,蓝光允许1到2倍或者说每秒 4.5~9MB 的记录速度。
因此,不管是图像细节还是音效,都是非凡的好.
缺点是,蓝光光盘本身售价比般光盘贵2-5倍.此外,蓝光光盘只能用蓝光牒机来播放.所以你想播放蓝光,不但要出比一般光盘贵很多的价格来购买,而且你还需要花一笔钱更换你的牒机和你的影音设备.但是结果绝对是非常震撼的视听享受!
❾ 蓝光光盘发展前景
不是很乐观,我现在都是高清拷贝业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