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存储配置 » 系统的存储结构

系统的存储结构

发布时间: 2022-02-27 07:47:25

存储的架构有哪些

目前市场上的存储架构如下:
(1)基于嵌入式架构的存储系统
节点NVR架构主要面向小型高清监控系统,高清前端数量一般在几十路以内。系统建设中没有大型的存储监控中心机房,存储容量相对较小,用户体验度、系统功能集成度要求较高。在市场应用层面,超市、店铺、小型企业、政法行业中基本管理单元等应用较为广泛。
(2)基于X86架构的存储系统
平台SAN架构主要面向中大型高清监控系统,前端路数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一般多采用IPSAN或FCSAN搭建高清视频存储系统。作为监控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前端监控数据通过录像存储管理模块存储到SAN中。
此种架构接入高清前端路数相对节点NVR有了较高提升,具备快捷便利的可扩展性,技术成熟。对于IPSAN而言,虽然在ISCSI环节数据并发读写传输速率有所消耗,但其凭借扩展性良好、硬件平台通用、海量数据可充分共享等优点,仍然得到很多客户的青睐。FCSAN在行业用户、封闭存储系统中应用较多,比如县级或地级市高清监控项目,大数据量的并发读写对千兆网络交换提出了较大的挑战,但应用FCSAN构建相对独立的存储子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3)基于云技术的存储方案
当前,安防行业可谓“云”山“物”罩。随着视频监控的高清化和网络化,存储和管理的视频数据量已有海量之势,云存储技术是突破IP高清监控存储瓶颈的重要手段。云存储作为一种服务,在未来安防监控行业有着客观的应用前景。
与传统存储设备不同,云存储不仅是一个硬件,而是一个由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服务器、软件、接入网络、用户访问接口以及客户端程序等多个部分构成的复杂系统。该系统以存储设备为核心,通过应用层软件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服务。

Ⅱ 计算机存储系统有哪些部分组成,各自特点

计算机的存储系统
一、存储器: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分为:
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器(简称内存)
计算机外部的存储器(简称外存)
内存储器从功能上可以分为:读写存储器
RAM、只读存储器ROM两大类
计算机存储容量以字节为单位,它们是:字节B(
1Byte=8bit)、千字节(1KB=1024B)、兆字节(1MB=1024KB)、千兆字节(1GB=1024MB)、1TB=1024GB
二、计算机的外存储器一般有:软盘和软驱、硬盘、CD-ROM、可擦写光驱即CD-RW光驱还有USB接口的移动硬盘、光驱、或可擦写电子硬盘(优盘)等。
三、存储器的容量的基本单位是字节(Byte),并有下列的运算换算关系:
1KB=1024Bytes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1个汉字在计算机内需要2个字节来存储;
1个英文字符(即ASCII码)在计算机中需要1个字节来存储;
1个字节相当于8个二进制位。

Ⅲ 计算机系统采用什么样的存储结构为什么要设计这种结构

树状存储结构,为了各层数据文件分类分明。

Ⅳ 在操作系统中,什么是分级的存储体系结构,它主要解决什么问题呢

计算机存储系统的设计主要考虑容量、速度和成本三个问题。容量是存储系统的基础,都希望配置尽可能大的存储系统;同时要求存储系统的读写速度能与处理器的速度相匹配;此外成本也应该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但这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最优。一般情况下,存储设备读写速度越快,平均单位容量的价格越高,存储容量越小;反之,存储设备读写速度越慢,平均单位容量的价格越低,存储容量越大。为了在这三者之间取得平衡,就采用分级的存储体系结构,由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内存、硬盘存储器、磁带机和光盘存储器等构成。操作系统经常访问较小、较贵而快速的存储设备,以较大、较便宜而读写速度较慢的存储设备作后盾。在整体上通过对访问频率的控制来提高存储系统的效能。

Ⅳ 存储结构

建立空间数据库的目的是利用数据库技术实现对地理数据的有效存储和管理。早期主要采用基于文件的拓扑关系数据存储模式,但由于空间数据具有非结构化的特性,传统的关系数据库很难支持空间数据类型。目前,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是较为流行的解决方法,即在空间数据源之上增加一层软件(空间数据引擎)——空间数据管理系统(Spati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简称SDMBS),实现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一体化管理。

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空间几何对象数据的专用软件模块。从结构上讲,它是位于用户或应用程序与空间数据源之间的中间件,实现了空间数据和空间操作的抽象,使得用户或应用程序不必关心空间数据的存储格式和空间操作的实现方法。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对地理数据的定义和描述,提供地理数据的高效查询和操作,提供对地理数据的存储和组织。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可在传统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上进行扩展,使之能够同时管理矢量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扩展的方式有2种:一种是在原来的数据库模型上进行了空间数据模型的扩展,实现的是点、线、面等简单要素的存储和检索,并不能存储数据之间复杂的拓扑关系,也不能建立一个空间几何网络。如Informix和Oracle等都推出了空间数据管理的扩展模块;另一种是GIS软件商在传统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与应用系统之间增加一个中间件,如ESRI公司推出的ArcSDE。但这2种扩展方式的基本原理都是一致的,主要原理是BLOB字段存储空间对象的坐标数据。

ArcSDE采用连续的数据模型,也就是说它可将整个工作区数据放到一个连续的层中,纵向上多个图幅的同一类数据可构成一个无缝图层,每个数据库记录对应一个实际要素。ArcSDE为数据库中各层(Layer)建立空间索引。空间索引是将层从逻辑上分成一个个小块,称为“cell”,层中的要素则分解到各cell中加以描述,并将此描述信息写到索引表中。落到多个cell上的要素,将在每个cell对应的索引记录中加以描述。没有数据的cell不包括在索引表中。

在RDBMS中,ArcSDE用表来管理ArcSDE层。ArcSDE 对所有的图层建立了层表,以使用于索引,加快查询速度。每一个图层由业务表、要素表、空间索引表组成(毛峰等,2000)。业务表中每一行代表一个地物要素,用来存放农业地质要素的属性数据,通过要素标识符(Fid)和其他3个表关联。要素表与业务表之间通过空间列和FID列发生关系,如图4-3所示。

图4-3 业务表—要素表—空间索引表之间的关系

ArcSDE使用压缩的二进制格式来存储要素的几何图形,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存储和检索空间数据的效率。对于每一个图层,ArcSDE会自动为其生成3张数据库表:业务表、要素表和空间索引表,并存放于SQL Server数据库中。业务表在物理存储上对应于数据库中的与入库前的文件名相同的表,如一个ArcInfo格式的名为“LEB0B”的矢量图层数据入库后,它的业务表就名为“LEB0B”。坐标表与要素表同对应于F(id)表,这里的id不是图4-3中的FID,而是ArcSDE根据入库的顺序加的一个编号。比如同时有10个文件要入库,那么第一个文件的F表就是F1,第二个为F2,以此类推。空间索引表对应于S(id)表,这个id和上述F表的id的含义相同也是入库顺序的编号。这样既不需自建索引,也不需设计复杂的表结构,从而轻松地实现了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统一存储管理。

Ⅵ 存储系统有哪些组成部分

存储器是由存储体、地址寄存器、地址译码驱动电路、读/写控制逻辑、数据寄存器、读/写驱动器等六个部分组成

存储体是存储器的核心,是存储单元的集合体
地址寄存器用于存放CPU访问存储单元的地址,经译码驱动后指向相应的存储单元。
译码器将地址总线输入的地址码转换成与其对应的译码输出线上的高电平或低电平信号,以表示选中了某一单元,并由驱动器提供驱动电流去驱动相应的读/写电路,完成对被选中单元的读/写操作。
读/写驱动器用以完成对被选中单元中各位的读/写操作,包括读出放大器、写入电路和读/写控制电路。
数据寄存器用于暂时存放从存储单元读出的数据,或从CPU输出I/O端口输入的要写入存储器的数据。
读/写控制逻辑接收来自CPU的启动、片选、读/写及清除命令,经控制电路综合处理后,发出一组时序信号来控制存储器的读/写操作

Ⅶ 存储系统的结构分为哪些

存储系统是指把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不同存储容量、不同存取速度、不同价格的存储器组成层次结构

Ⅷ 存储系统层次结构包含哪些层

第一层:通用寄存器堆 第二层:指令与数据缓冲栈 第三层:高速缓冲存储器 第四层:主储存器(DRAM) 第五层:联机外部储存器(硬磁盘机) 第六层:脱机外部储存器(磁带、光盘存储器等) 这就是存储器的层次结构~~~ 主要体现在访问速度~~~ 1,设置多个存储器并且使他们并行工作。本质:增添瓶颈部件数目,使它们并行工作,从而减缓固定瓶颈。 2,采用多级存储系统,特别是Cache技术,这是一种减轻存储器带宽对系统性能影响的最佳结构方案。本质:把瓶颈部件分为多个流水线部件,加大操作时间的重叠、提高速度,从而减缓固定瓶颈。 3,在微处理机内部设置各种缓冲存储器,以减轻对存储器存取的压力。增加CPU中寄存器的数量,也可大大缓解对存储器的压力。本质:缓冲技术,用于减缓暂时性瓶颈。

Ⅸ 1.简述计算机系统的存储结构,请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是保存在哪个级别的存储器上的 2.在各种系统的效果图或

1,寄存器 缓存 主存 外存。数据库的数据最终存储在外存上,可以flush状态,在写入外存之前肯定是在内存中!

Ⅹ 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的存储器结构

8051存储器包括内部数据存储器RAM,地址为00~7FH,特殊功能存储器80H~FFH,外部扩展数据存储器,地址:0000H~FFFFH,外部扩展数据存储器:0000H~FFFFH。
内部数据存储器又细分为:
工作寄存器:00~1FH(共四组)
位寻址寄存器:20H~2FH(位地址00H~7FH)
用户寄存器:30H~7FH
位地址20H的具体地址为:24H.0

热点内容
滑板鞋脚本视频 发布:2025-02-02 09:48:54 浏览:432
群晖怎么玩安卓模拟器 发布:2025-02-02 09:45:23 浏览:557
三星安卓12彩蛋怎么玩 发布:2025-02-02 09:44:39 浏览:743
电脑显示连接服务器错误 发布:2025-02-02 09:24:10 浏览:537
瑞芯微开发板编译 发布:2025-02-02 09:22:54 浏览:146
linux虚拟机用gcc编译时显示错误 发布:2025-02-02 09:14:01 浏览:235
java驼峰 发布:2025-02-02 09:13:26 浏览:651
魔兽脚本怎么用 发布:2025-02-02 09:10:28 浏览:538
linuxadobe 发布:2025-02-02 09:09:43 浏览:212
sql2000数据库连接 发布:2025-02-02 09:09:43 浏览: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