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与控制程序
⑴ 简述“程序储存和程序控制”原理
(1) 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2) 将程序(数据和指令序列)预先存放在主存贮器中,使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够自动高速地从存贮器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3) 由运算器 、存贮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计算机系统,并规定了这五大部件的基本功能。冯·诺伊曼思想实际上是电子计算机设计的基本思想,奠定了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开创了程序设计的时代
如果满意记得采纳哦!
你的好评是我前进的动力。
(*^__^*) 嘻嘻……
我在沙漠中喝着可口可乐,唱着卡拉ok,骑着狮子赶着蚂蚁,手中拿着键盘为你答题!!!
⑵ 存储程序的控制原理是什么
冯·诺伊曼原理
电子计算机采用了“存贮程序控制”原理。这一原理是1946年由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伊曼提出的,所以又称为“冯·诺伊曼原理”。这一原理在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影响,确立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方式,直到现在,各类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还是采用冯·诺伊曼原理思想。冯·诺伊曼原理的核心是“存贮程序控制”。
第一步:将程序和数据通过输入设备送入存储器;
第二步:启动运行后,计算机从存储器中取出程序指令送到控制器去识别,分析该指 令要求什么事;
第三步:控制器根据指令的含义发出相应的命令(如加法、减法),将存储单元中存放的操作数据取出送往运算器进行运算,再把运算结果送回存储器指定的单元中;
第四步:当运算任务完成后,就可以根据指令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输出
“存贮程序控制”原理的基本内容是:
(1) 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2) 将程序(数据和指令序列)预先存放在主存贮器中,使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够自动高速地从存贮器中取出指令,并加以执行;
(3) 由运算器 、存贮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基本部件组成计算机系统,并规定了这五大部件的基本功能。冯·诺伊曼思想实际上是电子计算机设计的基本思想,奠定了现代电子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开创了程序设计的时代。
⑶ 什么是计算机”存储程序,程序控制“的工作原理
现代计算机都是 冯 ·诺依曼 (John.Von.Neuman)结构的计算机。它的基本原理是" 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即是说,计算机的工作是在程序的控制下运行,而程序又是预先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更详细地说就是,要利用计算机完成一项处理任务时,首先要把任务转换成程序,然后将程序存储在计算机的(内)存储器中,并命令计算机从程序的开始位置(某一条指令)开始工作,计算机的工作路线必须按照程序设计的路线进行,自动地执行并完成任务,直到结束的那条指令执行完为止。
这里有几个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需要一种工具来描述任务的执行过程。这个工具就是计算机语言。这种语言既要人能理解使用,又要计算机能理解和使用。
第二,需要一种方法能有效地将任务转换成程序,这就是 "程序设计"。程序设计需要理论,技术,方法和工具,这就是"程序设计方法学"。
第三,需要将程序合理地存储在计算机系统内,并有效地对它进行管理和执行控制。这就是操作控制或现代的操作系统软件的职能。
一、计算机指令和指令系统
所谓指令是指能向计算机发出的、能被计算机理解的,使计算机能执行一个最基本操作的命令。 每一条指令包含两方面的信息,一是表示 "做什么"的操作信息(用特定的二进制代码表示),二是表示操作应处理的数据信息(用数据本身或数据在存储器中的地址表示)。前者称为"操作码"(Op --- Operator Code),后者称为"地址码"(Address Code),并有如下图的指令格式 。
一般计算机包括如下几类指令:
1)算术运算类。执行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的指令类;
2)逻辑运算类。执行或、与、非、移位、比较等逻辑运算的指令类;
3)传送类。执行取数、存数、传送等操作的指令类;
4)程序控制类。执行无条件转移、条件转移、调用程序、返回等操作的指令类;
5)输入/输出类。执行输入、输出、输入/输出等实现内存和外部设备之间传输信息操作的指令类;
6)其他类指令。执行停机、空操作、等待等操作的指令类;
每一类指令中又包含许多不同功能的指令。如加法指令就有定点加,浮点加,十进制加,直接数加等的不同。作为计算机指令,都是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可以用八进制或十六进制书写。假设某种计算机有如下 8条指令码
⑷ “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思想是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思想是微机的工作原理,对大型机不适合,这句话是不正确的。
软件是为指挥、管理及维护完成电脑完成各种任务而编制的各种程序和数据的总和。程序是按照一定算法要求组织起来的指令序列,完成不同的任务就需要不同的程序。数据是人能接受的图、文、声像、数字、符号等电脑存储及处理的信息形式。
软件大多数是装入电脑硬盘中的,在硬盘中使用起来更方便快捷。
电脑要高效运行,需要使用两类软件——让电脑进行和完成基本操作功能的系统软件(системноепрограммное обеспечение)、使用户完成特定的任务的应用软件(прикладноепрограммное обеспечение)。
⑸ 什么是存储程序控制
存储程序控制即为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程序输入到计算机中,存储在内存储器中(存储原理),在运行时,控制器按地址顺序取出存放在内存储器中的指令(按地址顺序访问指令),然后分析指令,执行指令的功能,遇到转移指令时,则转移到转移地址,再按地址顺序访问指令(程序控制)。
⑹ 程序控制与存储程序分别是什么概念,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物理存储??就是将信息转化为基本的0和1存储在硬件上,控制嘛,就是利用机器能够识别的底层语言比如汇编对计算机硬件进行操作实现控制的目的。
⑺ 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理论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存储程序”原理,将根据特定问题编写的程序存放在计算机存储器中,然后按存储器中的存储程序的首地址执行程序的第一条指令,以后就按照该程序的规定顺序执行其他指令,直至程序结束执行。
程序控制又称为PLC控制,通过设置参数的方式给变频器编制电动机转向、运行频率和时间的程序段,然后用相应输入端子控制某程序段的运行,让变频器按程序输出相应频率的电源,驱动电动机按设置方式运行。
(7)存储与控制程序扩展阅读
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原理的要点是,程序输入到计算机中,存储在内存储器中(存储原理),在运行时,控制器按地址顺序取出存放在内存储器中的指令(按地址顺序访问指令),然后分析指令,执行指令的功能,遇到转移指令时,则转移到转移地址,再按地址顺序访问指令(程序控制)。
理论和实践证明,无论多复杂的算法均可通过顺序、选择、循环3种基本控制结构构造出来。每种结构仅有一个入口和出口。由这3种基本结构组成的多层嵌套程序称为结构化程序。所谓顺序结构程序就是指按语句出现的先后顺序执行的程序结构,是结构化程序中最简单的结构。
⑻ 简述存储程序控制基本工作原理
存储程序控制基本工作原理 电子计算机采用了“存贮程序控制”原理。这一原理是1946年由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伊曼提出的,所以又称为“冯·诺伊曼原理”。这一原理在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影响,确立了现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方式,直到现在,各类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还是采用冯·诺伊曼原理思想。冯·诺伊曼原理的核心是“存贮程序控制”。
第一步:将程序和数据通过输入设备送入存储器;
第二步:启动运行后,计算机从存储器中取出程序指令送到控制器去识别,分析该指 令要求什么事;
第三步:控制器根据指令的含义发出相应的命令(如加法、减法),将存储单元中存放的操作数据取出送往运算器进行运算,再把运算结果送回存储器指定的单元中;
第四步:当运算任务完成后,就可以根据指令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输出
“
⑼ 什么是存储程序控制它是由谁提出来的
存储程序控制:对自动交换设备的一种控制方式。其中呼叫的处理是由存储在一个可变存储器中的程序控制的。
20世纪30年代中期,冯·诺依曼大胆的提出,抛弃十进制,采用二进制作为数字计算机的数制基础。同时,他还说预先编制计算程序,然后由计算机来按照人们事前制定的计算顺序来执行数值计算工作。冯·诺依曼和同事们设计出了一个完整的现代计算机雏形,并确定了存储程序计算机的五大组成部分和基本工作方法。冯·诺依曼的这一设计思想被誉为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计算机时代的真正开始。冯·诺依曼成功将其理论运用在计算机的设计之中,根据这一原理制造的计算机被称为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世界上第一台冯·诺依曼式计算机是1949年研制的EDVAC,由于他对现代计算机技术的突出贡献,因此冯·诺依曼又被称为“计算机之父”,存储程序控制原理又称冯·诺依曼原理。
⑽ 存储程序控制的理论要点
CUI:冯·诺依曼体系机构
其理论要点如下:
1、计算机硬件设备由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部分组成。
2、存储程序思想——把计算过程描述为由许多命令按一定顺序组成的程序,然后把程序和数据一起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对已存入的程序和数据处理后,输出结果。
冯·诺依曼理论的要点是:
数字计算机的数制采用二进制;计算机应该按照程序顺序执行。
根据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构成的计算机,必须具有如下功能:
把需要的程序和数据送至计算机中。
必须具有长期记忆程序、数据、中间结果及最终运算结果的能力。
能够完成各种算术、逻辑运算和数据传送等数据加工处理的能力。
能够根据需要控制程序走向,并能根据指令控制机器的各部件协调操作。
能够按照要求将处理结果输出给用户。
为了完成上述的功能,计算机必须具备五大基本组成部件,包括:
一 输入数据和程序的输入设备
二 记忆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
三 完成数据加工处理的运算器
四 控制程序执行的控制器
五 输出处理结果的输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