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锦衣卫需要哪些配置
发布时间: 2025-03-10 21:06:17
A. 明朝锦衣卫南北镇抚司哪个更厉害一些
明朝军制实行“卫所制”,全国军队分为大大小小的“卫”,每个“卫”下设五个“千户所”,“千户所”再设“百户所”,直至总旗、小旗。皇帝身边的军队称为“卫”,如保卫京师的军队,朱元璋时期有48卫,朱棣迁都北平后扩充为72卫。此外,还有上直二十六卫,即“锦衣卫”,内部配置与其他卫相同,但执行任务时被称为“缇骑”。锦衣卫在朱元璋时期成为皇帝的专用司法机构,这就是臭名昭着的“诏狱”,不讲规则、不讲道理,抓捕大臣不需要理由,放出来也不需要理由。犯人一旦进了“诏狱”,任何人不能探视,任何消息也传不出来,通常情况下,如果有人被抓进“诏狱”而没有很快放出来,那么家人和朋友会自动默认其已经死在了里面。
锦衣卫一分为二后,南京的锦衣卫设镇抚司,负责内部刑名,而北京的锦衣卫则设了两个镇抚司,即北镇抚司和南镇抚司。南镇抚司负责锦衣卫内的法纪、军纠等司法事务,而北镇抚司成为专门替皇帝处理案件的机构,设立诏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而不必经过国家司法机构。北镇抚司的镇抚只有五品,但权力极大,掌管北镇抚司的不是外戚就是得宠太监的党羽,总之是皇帝最信得过的人。北镇抚司的特务到全国各地出差,地方官员见了也都要恭恭敬敬,称呼为“上差”或“钦差”。锦衣卫内,谁的权力最大,基本看谁掌握着北镇抚司的大印,指挥佥事、指挥同知、指挥使都可以掌印,原则是谁掌印,北司的事谁说了算。明朝后期的掌权太监,只要掌握了这个机构,几乎就可以说掌握了锦衣卫。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