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开花植物如何配置
A. 园林植物的植物搭配
园林植物是园林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材料。植物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园林工程的质量及园林功能的发挥。园林植物配置不仅要遵循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力求科学合理的配置,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从而
使生态、经济、社会三者效益并举。结合自身多年工作实践,我认为园林植物配置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确立生态园林的概念。
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园林“拟自然”探索,我国上世纪80年代中叶开始生态园林研究,已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和经验。因为人类对环境破坏加剧,尝尽自身带来的恶果。于是,保护地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呼声,生态学应运而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应时而出。园林作为自然科学的组成部分,本身又是一项创造环境、改造环境的工作。首先园林植物配置就要遵循植物生长的自身规律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因地制宜、合理科学配置,使各类植物喜阳耐阴,喜湿耐旱,各重其所。乔木、灌木、地被、攀援、岩生、水生,以及常绿、落叶、草本等植物共生共存。简而言之,就是人们常说的“师法自然”,具体到园林植物生态配置,笔者认为应该重视以下几点:
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使各种植物都能生长并生长得好。不能盲目引进推广外地园林植物,而应注重开发和应用乡土植物。广场色块风、木兰科植物风,一定程度上违背自然规律,应谨慎对待。
地球上多数自然群落不是由单一的植物区系所组成的,而是多种植物与其他生物的组合。符合自然规律和风貌的园林建设,必须重视生物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讲,重视园林植物多样性是一个模拟和创建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如果植物种群单一,在生态上是贫乏的,在景观上也是单调的。园林植物配置注意乔、灌、草结合,植物群落可增加稳定性,也有利于珍稀植物的保存。高中低充分利用空间,叶面积指数增加,也能提高生态效益,有利于提高环境质量。
另外,园林植物配置应遵循美学原理,重视园林的景观功能。在遵循生态的基础上,根据美学要求,进行融合创造。不仅要讲求园林植物的现时景观,更要重视园林植物的季相变化及生长的景观效果,从而达到步移景异,时移景异,创造“胜于自然”的优美景观。具体到园林植物景观配置,笔者认为应掌握以下几点:
1.重视植物多样性。
自然界植物千奇百态,丰富多彩,本身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
2.布局合理,疏朗有致,单群结合。
自然界植物并不都是群生的,也有孤生的。园林植物配置就有孤植、列植、片植、群植、混植多种方式。这样不仅欣赏孤植树的风姿,也可欣赏到群植树的华美。
3.注意不同园林植物形态和色彩的合理搭配。
园林植物的配置应根据地形地貌配植不同形态色彩的植物,而且相互之间不能造成视角上的抵触,也不能与其他园林建筑及园林小品在视角上相抵触。
4.注意园林植物自身的文化性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在许多文人雅士私家园林中很得益。但松、柏则多栽于陵园中。总之,园林植物配置在遵循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的同时,还应结合遵循美学原理。但应先生态,后景观的原则,换句话,师法自然是前提,胜于自然是从属。
另外园林植物配置还可以根据需要结合经济性、文化性、知识性等内容,扩大园林植物功能的内涵和外延,充分发挥其综合功能,服务于人类。
园林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如果不注意花色、花期、花叶、树型的搭配,随便栽上几株,就会显得杂乱无章,景观大为逊色。另一方面,园林花卉植物花色丰富,有的花卉品种在一年中仅一次特别有观赏价值,或者开花期,或者结果期。如银杏,仅在秋季叶子橙黄色时显行十分显眼;紫荆在春季不仅枝条而且连树干在叶芽开放前为紫色花所覆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的种类一年中产生多次观赏效果,如七叶树的春花和秋季的黄色树冠均富有观赏性;忍冬初夏具大量黄色花,秋季有橙红色果;还有实际上具有常年开花效果的云杉、桧柏等常绿针叶树。因此,应从不同园林植物特有的观赏性考虑园林植物配置,以便创造优美、长效的花卉风景。 观花和观叶相结合
观赏花木中有一类叶色漂亮、多变的植物,如叶色紫红的红叶李、红枫,秋季变红叶的槭树类,变黄叶的银杏等均很漂亮,和观花植物组合可延长观赏期,同时这些观叶树也可作为主景放在显要位置上。就是常绿树种也有不同程度的观赏效果,如淡绿色的柳树、草坪, 浅绿色的梧桐,深绿色的香樟, 暗绿色的油松、云杉等,选择色度对比大的种类进行搭配效果更好。
注意层次
分层配置、色彩搭配是拼花艺术的重要方式。 不同的叶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使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如1米高的黄杨球、3米高的红叶李、5米高的桧柏和10米高的枫树进行配置,由低到高,四层排列,构成绿、红、黄等多层树丛。不同花期的种类分层配置,可使观赏期延长。
配置植物的季节性
避免单调、 造作和雷同, 形成春季繁花似锦, 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景观各异,近似自然风光,使游人感到大自然的生及其变化,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按季节变化可选择的树种有早春开花的迎春、桃花、榆叶梅、连翘、丁香等;晚春开花的蔷薇、玫瑰、棣棠等;初夏开花的木槿、紫薇和各种草花等;秋天观叶的枫香、红枫、三角枫、银杏和观果的海棠、山里红等; 冬季翠绿的油松、桧柏、龙柏等。总的配置效果应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即所谓“春意早临花争艳,夏季浓苍翠不萧条”的设计原刚。在林木配置中, 常绿的比例占1/3——1/4较合适, 枝叶茂密的比枝叶少的效果好,阔叶树比针叶树效果好,乔灌木搭配的比只种乔木或灌木的效果好,有草坪的比无草坪的效果好, 多样种植物比纯林效果好。另外,也可选用一些药用植物、果树等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来配置,使游人来到林木葱葱、花草繁茂的绿地或漫步在林荫道上,但觉满目青翠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草本弥补木本不足
木绣球前可植物美人焦,樱花树下配万寿菊和偃柏,可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效果。园林植物配置应在色泽、花型、树冠形状和高度、植物寿命和生长势等方面相互协调。同时,还应考虑到每个组合内部植物构成的比例,及这种结构本身与游览路线的关系。 设计每个组合还应考虑周围裸露的地面、草坪、水池、地表等几个组合之间的关系。 小檗和芍药
这个组合由矮生的小檗灌木和高度相近的芍药组成,淡绿色的小檗和暗绿色的三裂芍药形成一个协调的色调。这个组合总花期近两个月,夏季可欣赏芍药美丽的叶色,秋季欣赏小檗的红叶红果。本组合适用于开阔的绿地花坛。
芍药和绣线菊
该组合由高度1——1.5米的植物组成, 由开花美丽和叶色美丽的植物相结合,很富有观赏性,总花期一个半月。秋季,它们的叶子均染上红色,令人喜爱。这个组合适合于作复杂植物配置结构中的低层植物群落。
槭树和小檗
该组合中 子高2米,小檗高1米, 环绕高达4米的槭树林栽植,形成三层观赏结构,欣赏灌木的叶色和树冠形状。这个组合长期保持稳定,槭树和 子的深绿色叶子同小檗的淡绿色叶子形成美丽的对照。总花期近一个月,秋季槭树翅果红色、叶黄色、 子果实变成深紫色,落叶前仍垂挂着直到霜降前还装饰着灌木。这个组合适用于林缘地带,作为独立结构或高于乔木的补充组合。
丁香和绣线菊
绣线菊环绕较高的丁香灌木形成第二层花,其白花可作为一个成功的背景,突出丁香花色的观赏性,花期近一个月。该组合长期保持稳定,可在开阔地上构成独立的群落。
丁香品种组合
多个品种的丁香组合,总花期可达一个半月。可配置于林缘或建筑物墙旁,在开花期十分漂亮,在配置时灌丛间要留有空间。
绣线菊和雏菊
欣赏花期从春到夏长达三个月,可使用于林缘的饰边群体。
月季品种组合
该群体花期近半年以上,在草坪、旷地、道路交叉处群植物效果很好。
茶条槭和卫矛
这是一组灌木组合, 总花期一个多月。荚 的红果一直可保持到深秋,黄栌形成美丽的紫玫瑰色圆锥花序,卫矛在秋季悬挂着果实,茶务槭在深秋红叶艳丽,构成了一个美丽的景观。可在景区中列种或与高干乔木保持不太大的种植距离。
云杉和桧柏
这是常绿针叶植物的组合。 云杉环绕桧柏种植,适用于公园正门和平坦场地的装饰,形成灰绿与墨绿的单色调。
云杉和月季
云杉深灰色的叶子和月季的红花组成十分鲜艳的对比色调。
B. 常见园林植物配置方式_园林植物配置方式
园林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如果不注意花色、花期、花叶、树型的搭配,随便栽上几株,就会显得杂乱无章,景观大为逊色。下面由我为你整理常见园林植物配置方式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常见园林植物配置方式
一、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
观赏花木中有一类叶色漂亮、多变的植物,如叶色紫红的红叶李、红枫,秋季变红叶的槭树类,变黄叶的银杏等均很漂亮,和观花植物组合可延长观赏期,同时这些观叶树也可作为主景放在显要位置上。就是常绿树种也有不同程度的观赏效果,如淡绿色的柳树、草坪,浅绿色的梧桐,深绿色的香樟, 暗绿色的油松、云杉等,选择色度对比大的种类进行搭配效果更好。
二、注意层次
分层配置、色彩搭配是拼花艺术的重要方式。 不同的叶色、花色,不同高度的植物搭配,使色彩和层次更加丰富。如1米高的黄杨球、3米高的红叶李、5米高的桧柏和10米高的枫树进行配置,由低到高,四层排列,构成绿、红、黄等多层树丛。不同花期的种类分层配置,可使观赏期延长。
三、配置植物要有明显的季节性
避免单调、 造作和雷同, 形成春季繁花似锦, 夏季绿树成荫,秋季叶色多变,冬季银装素裹,景观各异,近似自然风光,使游人感到大自然的生及其变化,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按季节变化可选择的树种有早春开花的迎春、桃花、榆叶梅、连翘、丁香等;晚春开花的蔷薇、玫瑰、棣棠等;初夏开花的木槿、紫薇和各种草花等;秋天观叶的枫香、红枫、三角枫、银杏和观果的海棠、山里红等;冬季翠绿的油松、桧柏、龙柏等。总的配置效果应是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即所谓“春意早临花争艳,夏季浓苍翠不萧条”的设计原刚。在林木配置中, 常绿的比例占1/3——1/4较合适, 枝叶茂密的比枝叶少的效果好,阔叶树比针叶树效果好,乔灌木搭配的比只种乔木或灌木的效果好,有草坪的比无草坪的效果好,多样种植物比纯林效果好。另外,也可选用一些药用植物、果树等有经济价值的植物来配置,使游人来到林木葱葱、花草繁茂的绿地或漫步在林荫道上,但觉满目青翠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四、草本花卉可弥补木本花木的不足
木绣球前可植物美人焦,樱花树下配万寿菊和偃柏,可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效果。园林植物配置应在色泽、花型、树冠形状和高度、植物寿命和生长势等方面相互协调。同时,还应考虑到每个组合内部植物构成的比例,及这种结构本身与游览路线的关系。设计每个组合还应考虑周围裸露的地面、草坪、水池、地表等几个组合之间的关系。下面举例说明几组观赏植物的配置组合。
1、小檗和芍药:这个组合由矮生的小檗灌木和高度相近的芍药组成,淡绿色的小檗和暗绿色的三裂芍药形成一个协调的色调。这个组合总花期近两个月,夏季可欣赏芍药美丽的叶色,秋季欣赏小檗的红叶红果。本组合适用于开阔的绿地花坛。
2、芍药和绣线菊:该组合由高度1——1.5米的植物组成, 由开花美丽和叶色美丽的植物相结合,很富有观赏性,总花期一个半月。秋季,它们的叶子均染上红色,令人喜爱。这个组合适合于作复杂植物配置结构中的低层植物群落。
3、槭树、 子和小檗:该组合中 子高2米,小檗高1米, 环绕高达4米的槭树林栽植,形成三层观赏结构,欣赏灌木的叶色和树冠形状。这个组合长期保持稳定,槭树和子的深绿色叶子同小檗的淡绿色叶子形成美丽的对照。总花期近一个月,秋季槭树翅果红色、叶黄色、 子果实变成深紫色,落叶前仍垂挂着直到霜降前还装饰着灌木。这个组合适用于林缘地带,作为独立结构或高于乔木的补充组合。
4、丁香和绣线菊:绣线菊环绕较高的丁香灌木形成第二层花,其白花可作为一个成功的背景,突出丁香花色的观赏性,花期近一个月。该组合长期保持稳定,可在开阔地上构成独立的群落。
5、丁香品种组合:多个品种的丁香组合,总花期可达一个半月。可配置于林缘或建筑物墙旁,在开花期十分漂亮,在配置时灌丛间要留有空间。
6、绣线菊、报春花和雏菊:欣赏花期从春到夏长达三个月,可使用于林缘的饰边群体。
7、月季品种组合:该群体花期近半年以上,在草坪、旷地、道路交叉处群植物效果很好。
8、茶条槭、荚 、忍冬、黄栌和卫矛:这是一组灌木组合,总花期一个多月。荚 的红果一直可保持到深秋,黄栌形成美丽的紫玫瑰色圆锥花序,卫矛在秋季悬挂着果实,茶务槭在深秋红叶艳丽,构成了一个美丽的景观。可在景区中列种或与高干乔木保持不太大的种植距离。
9、云杉和桧柏: 这是常绿针叶植物的组合。 云杉环绕桧柏种植,适用于公园正门和平坦场地的装饰,形成灰绿与墨绿的单色调。
10、云杉和月季:云杉深灰色的叶子和月季的红花组成十分鲜艳的对比色调。
园林树木种植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精选
一、乔木种植后如何检查才能确认苗木是否成活
几乎所有的施工人员都知道苗木问题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但往往很多施工单位都是在苗木枯萎死亡后才发现。在此,我们希望施工人员能重视施工后的检查,及早发现问题进行解决,提高苗木的种植成活率。
解决方法:
1.了解苗木的情况,是否山苗,泥球大小,运输时间,种植季节等。
2.了解土方情况,是否深土层,PH值,土壤密实度,是否积水等问题。
3.用手有意识地推动树杆,看泥球与土壤是否结合紧密。
4.检查是否种植过深或泥球表面覆土过多,以免造成根系窒息死亡。
5.检查大型乔木是否有支撑或支撑是否牢固。以免大风吹杆造成根部松动,与土壤分离,致使树木死亡。
6.检查树杆及枝条是否有破损或修剪方法不当,以免病菌从伤口倾入树体内,造成树木衰弱。
7.观察树体上部情况,叶片是否有卷曲枯萎或非正常脱落,如有应及时用掏洞法查看根系情况,是否有腐烂,腐烂到何种程度,再来考虑是否能救活。因为根的好坏是树木成活的关键。
关键点:有问题及时掏洞看根系情况。
二、种植山苗为什么成活率低下
一般的施工人员都知道山苗种植成活率很低,但是随着大乔木的日渐减少,尤其是个别大乔木苗圃已难觅,所以不得不用山苗。
分析原因:
1.由于环境的因素决定了山苗大多是直根系,长期依靠一个主根或多个主根向下生长。如果移植,主根切断,树体自身的水养分流失,根压减小,不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养分而导致死亡。
2.山上土层较薄,树木间的生存竞争使得树木的根系扎根很远,如果移植,能带的有效须根很少。
3.一般山上的生长环境较好,水份充足,湿度较高,排水又好,土壤多偏酸性,较适合苗木生长。如果移植,苗木不能及时适应种植地的环境。
4.山上的土壤多混有石块,所以苗木起挖,打泥球技术难度很大。
解决方法:
1.移植前半年最好先做好切根和树冠修剪工作。
2.起苗时注意保护泥球的完好不损伤,粗大根拔起而不是切断,保证树体的水养分的流失。
关键点:粗大根不要切断。
三、如何在非移植季节种植乔木
施工单位都知道夏季种植乔木,由于温度高,苗木自身挥发量大,地上部分的蒸发与地下部分的供给不成正比,所以种植成活率低,风险大。但有时因为甲方的要求或配合总工期,不得不在夏季高温时种植乔木。
解决方法:
1.建议选用容器苗,切过根的苗或移植过的苗。
2.最好选用近郊的苗木,在傍晚太阳落山后起苗,连夜运输,用二次沉降法种植并支撑固定。种植时应讲究种植质量而不是数量。
3.种植后要搭遮荫棚,草绳或麻片绕杆,有条件的可以局部喷雾,以减少树体水分的蒸发。
4.选择成活率高的植物,选用常绿树种。
关键点:
1.土壤与泥球的紧密结合。
2.尽可能少让泥球与树叶被阳光直射。
四、带主根的树木为什么容易死亡?
有些大规格的苗木如枫香等,苗圃中备苗较少,丘陵、山区较多,所以有时只能选择山苗。山苗因为大多为直根系,因此在起挖时多将主根切断,造成水养分流失,根压减少,使得根系不能及时吸收土壤中的水养分而造成苗木死亡。
解决方法:
1.参照山苗移植。
2.起苗时注意保护泥球的完好不损伤,粗大根尽量拔起,种植时掏洞灌土将根种下。
关键点:
1.粗大根不要切断。
2.增加泥球厚度。
五、大树能否做到全冠全叶移植?
几乎所有的甲方都希望种上去的树能保留全冠全叶,不修剪,施工完就能呈现良好的效果。可在实际施工中为提高成活率等因素,苗木都会经过修剪,除非特别培育的苗木。如在国外,一株胸径20 cm的树木,从小苗开始经过5-6次的切根移植,定向修剪(去除大枝条,便于运输中的缩蓬),最终以容器苗的形式移栽,所以无论移栽到那里都能做到全冠全叶。
解决方法:
1.苗圃培育容器苗,使苗木通过容器中的养分就能保证自身良好的生长。
2.在移植中保证容器苗的泥球完整无损。
3.种植时要浅种,排水透气都要好,因为容器苗在培育时多放置于地面,四周通气排水都良好。
4.容器苗的形式有多种,有塑料容器,种植袋,无纺布袋。砖块围堰等。
关键点:
1.苗圃培育生长良好的容器苗,且泥球大小适当。
2.移植时保证泥球的完整。
六、树皮与树根损伤怎么处理?
在移栽大型乔木时一般多用吊车或挖机辅助,传统的操作是用钢丝绳加保护物起吊树杆或树杆与泥球同时起吊。由于保护物易脱落,所以一不小心,树皮或树根就有可能被钢丝绳或机械损伤。
解决方法:
1.由于树皮破损,会使皮质部和木质部中间的养分输送断裂,从而影响苗木成活或生长,所以应尽可能保护树皮不被损伤,预防为主,用吊车代替钢丝绳,并用麻片和竹片包扎树杆。
2.对于树皮块状起翘或部分脱落,可先消毒,将树皮恢复原样,用树杆注入液浸灌,再用草绳或麻片绑扎,裹紧,每隔一段时间重复用树杆注入液浸灌,并于一周左右用喷雾器再次消毒。
3.对于树皮完全脱落的,用伤口涂补剂,再用草绳或麻片绑扎。
4.如果是树根损伤,则先修剪坏根,用伤口涂补剂封口,促进其愈合,使养分不流失。
关键点:
1.预防为主。
2.及时处理并做好养护工作。
园林花卉常见病虫害的特点
一是自粉病。多危害花木嫩梢、嫩芽、嫩叶和花蕾主要危害蔷薇、玫瑰、月季、梅花等植物发病初期,受害部位出现褪绿斑点,以后逐渐变成自色粉斑,犹如覆盖1层自粉;后期病斑变成灰色受害植株日渐矮小,嫩梢弯曲,叶片凹凸不平,花少而小或小能绽放或花形畸变严重时叶片卷缩、干枯,甚至整株枯死应适当增施磷、钾肥,停止喷叶面水。
二是叶斑病。是球根秋海棠类植物普遍发生的一种叶部病害,也危害自兰、角尾葵、美人蕉、紫薇、贴梗海棠、日本海棠、桂花、杜鹃、风仙花、天竺葵、鸡冠花等花术病状为叶片上局部细胞坏死,因而表现出不同的斑点症状,常见的有角斑、条斑、圆斑,呈灰、黑、褐等色严重时叶片变黄、焦枯、脱落。
三是灰霉病。主要危害叶、茎、花和果实,多危害牡丹、仙客来、四季报春、翠菊、山茶等多种植物发病初期出现水渍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变成褐色或紫褐色病斑,天气潮湿时病斑上长出灰色茸毛,发病严重时整株死亡其他还有细菌性软腐病、根癌病、线虫病等。
二、虫害
一是蚜虫。俗名腻虫,种类繁多,常见为害花卉的主要有棉蚜、桃蚜、菊蚜、蔷薇蚜等,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危害许多种花卉,如菊花、三色堇、大丽花、月季花等蚜虫在嫩叶、嫩梢及花蕾上,刺吸组织内养分,引起叶片变色、萎缩、卷曲,严重时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蚜虫排泄的蜜露,使花卉生理功能受阻,同时蜜露又是霉菌的培养基,易诱发煤污病等病害此外,桃蚜又是病毒病的重要传毒昆虫,蚜虫危害较大,需及时防治。
二是红蜘蛛。个体很少,但危害范围很大,如菊花、大丽花、月季花、杜鹃花等这种害虫由于个体小,应及时发现,早做防治。
三是蛤壳虫。此类害虫种类很多,食性很广,能危害仙人掌、月季花、竹桃、桂花等多种花卉蛤壳虫的分泌物中也含有蜜露,能导致有害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叶片上出现黑色霉斑,影响花卉生长。
四是粉虱。个体很小,仅有1nm长,自色,繁殖速度快,因此危害严重,被粉虱危害过的植株,也能导致有害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叶片霉变呈黑色。
五是土蚕,又叫地蚕、地老虎。危害多种花卉幼苗,咬食嫩叶、嫩茎和嫩根,造成缺窝。
六是蛀干性害虫。这类害虫也有多种,钻入枝干蛀食,致使枝条、整株枯死。
猜你喜欢:
1. 园林绿化修剪方法
2. 园林文化论文
3. 居住区绿化设计及植物配置的分析
4. 园林景观实习周记
5. 什么是园林 园林的行业分析
C. 春天开花的植物有哪些,哪些植物春天开花(图)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随着冰雪的融化,万物开始生长。在这个季节,许多植物开始开花,装点大自然的色彩。下面是一些在春天开花的植物。
1. 迎春花
迎春花是落叶灌木,其细长直立或拱形下垂的小枝上,3片小叶复叶交互对生。它们在早春时期开放,花朵金黄色,带有红晕,花期从2月持续到4月。因其在百花中率先开放,而得名“迎春花”。
2. 金鱼草
金鱼草是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其类似金鱼的花朵而闻名,极具观赏价值。它的花朵可爱,适合作为家庭盆栽,且对光照有较强的向性。
3. 紫荆
紫荆有两种,豆科紫荆属落叶乔木或灌木。早春时,豆科紫荆的先花后叶,紫红色的小花朵布满枝干,非常艳丽。
4. 鸢尾
鸢尾科植物的鸢尾花,以其精致的花朵和独特的形状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它的块状根茎和剑形叶片,以及花瓣状的花序,都展现出高雅的风姿。
5. 樱花
樱花是许多人心目中美丽、浪漫的象征。它们的花期短暂,通常只有3到5天,但樱花选择在最辉煌的时候凋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6. 瓜叶菊
瓜叶菊是菊科植物,无论是作为园林配置植物还是家庭盆栽都很适宜。瓜叶菊品种繁多,颜色丰富,包括蓝色、紫色、白色、红色,甚至是混色,观赏价值极高。
7. 牡丹
牡丹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深受国人喜爱。春天时,牡丹盛开,色彩艳丽,被誉为“花中之王”,特别是在洛阳,牡丹盛开的景象闻名遐迩。
8. 紫玉兰
紫玉兰是木兰科的落叶性灌木,春天开花时非常惊艳。在叶片脱落之际,枝条上挺立的紫玉兰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是园林中不错的选择。
9. 葱兰
葱兰是石蒜科植物,因其叶片状似葱叶而得名。在园林中,葱兰常被用作地被植物,为春天的大地增添一抹绿意。
D. 植物群落的结构
植物群落的结构
(一)
垂直结构
植物群落结构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它的成层性,成层现象不仅表现在地上而且也表现在地下。通常热带雨林群落的结构最为复杂,其乔木层和灌林层都可各分为2~3个层次。相比之下寒带针叶林群落的结构就比较简单,只有1个乔木层,1个灌木层,1个草本层。草本植物群落的结构就更为简单了。对群落地下分层的研究,一般多在草本植物间进行,主要是研究植物根系分布的深度和幅度。一般采用形态法和重量法。形态法是指挖掘一定深度的土坑,然后把土坑壁暴露出来的根系按比例描绘在方格纸上。重量法是指在土坑壁上切出一20cm210cmX5cm(长X宽X厚)的砖形土块,然后从地表开始至35cm处各切一块,再在40~45cm,60~65cm和90~95cm处各切一块,总共10块,将每一土块中的所有根系洗出,分别称量粗根、中根和细根,最后根据这些数据制成地下部分分布图。
成层现象是群落中各种群之间以及种群与环境之间相互竞争和相互选择的结果,它不仅缓解了植物之间争夺阳光、空间(地上成层)、水分和矿质营养(地下成层)的矛盾,而且由于植物在空间上的成层排列,扩大了植物利用环境的范围,提高了同化功能的强度和效率。成层现象愈复杂,即群落结构愈复杂,植物对生态环境的利用愈充分,提供的有机物质也就愈多。群落结构的复杂程度是对生态环境的一种良好的指示,通常生态条件越优越,群落结构就越复杂,而在极端的生态条件下,群落结构则简单,如极地的苔原群落就十分简单。
(二)
水平结构
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不仅表现在垂直方向上,而且也表现在水平方向上。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特征就是它的镶嵌性。导致镶嵌性出现的原因是植物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不均匀,而分布的不均匀性又受到植物种的生物学特性、种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群落环境的差异等因素制约。如一个种在某个群落成单茎生长,但在另一个群落中又可能成丛、成堆或成斑块生长。林冠下光照的不均匀性,对林下植物的分布就有很大的影响。在光照强的地方,生长着较多的阳地植物(如在郁闭林冠中的林窗处,情况就是这样),而在光照强度弱的地方,只生长着少量的耐阴植物(如郁闭的热带雨林下的草本植物)。总之,群落环境的异质性越高,群落的水平结构就越复杂。群落的水平结构就如同在一个绿色的地毯上镶嵌了许多五颜六色的宝石一样,绿色的地毯就是某一植物群落类型,而五颜六色的宝石就是由不同生态因子形成的不同的小群落,正是它们构成了植物群落的水平结构。
(三)
时间结构——周期性和群落季相
如果说植物种类组成在空间上的配置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话,那么不同植物种类的生命活动在时间上的差异,就导致了结构部分在时间上的相互更替,形成了时间结构。在某一时期,某些植物种类在群落生命活动中起主要作用,而在另一时期,则是另一些植物种类在群落生命活动中起主要作用。如早春开花的植物,在早春来临时开始萌发,开花,结实,到了夏季其生活周期即已结束,而另外一些植物种类则正达到生命活动的高峰。所以在一个复杂的群落中,植物生长、发育的异时性会很明显地反映在群落结构的变化上。因此,周期性就是植物群落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年份内其外貌按一定顺序变化的过程,是植物群落特征的另一种表现。植物群落的外貌在不同的季节是不同的,故把群落季节性的外貌称之为季相。如北方的落叶阔叶林,在春季开始抽出新叶,夏季形成茂密的绿色林冠,秋季树叶一片枯黄,到了冬季则树叶全部落地,呈现出了明显的四个季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