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存储配置 » hbase存储格式

hbase存储格式

发布时间: 2024-11-21 21:23:39

‘壹’ Hbase和传统数据库的区别

HBase与传统关系数据库的区别?
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数据类型。关系数据库采用关系模型,具有丰富的数据类型和储存方式。HBase则采用了更加简单的数据模型,它把数据储存为未经解释的字符串,用户可以把不同格式的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都序列化成字符串保存到HBase中,用户需要自己编写程序把字符串解析成不同的数据类型。
2.数据操作。关系数据库中包含了丰富的操作,如插入、删除、更新、查询等,其中会涉及复杂的多表连接,通常是借助多个表之间的主外键关联来实现的。HBase操作则不存在复杂的表与表之间的关系,只有简单的插入、查询、删除、清空等,因为HBase在设计上就避免了复杂的表与表之间的关系,通常只采用单表的主键查询,所以它无法实现像关系数据库中那样的表与表之间的连接操作。
3.存储模式。关系数据库是基于行模式存储的,元祖或行会被连续地存储在磁盘页中。在读取数据时,需要顺序扫描每个元组,然后从中筛选出查询所需要的属性。如果每个元组只有少量属性的值对于查询是有用的,那么基于行模式存储就会浪费许多磁盘空间和内存带宽。HBase是基于列存储的,每个列族都由几个文件保存,不同列族的文件是分离的,它的优点是:可以降低I/O开销,支持大量并发用户查询,因为仅需要处理可以回答这些查询的列,而不是处理与查询无关的大量数据行;同一个列族中的数据会被一起进行压缩,由于同一列族内的数据相似度较高,因此可以获得较高的数据压缩比。
4.数据索引。关系数据库通常可以针对不同列构建复杂的多个索引,以提高数据访问性能。与关系数据库不同的是,HBase只有一个索引——行键,通过巧妙的设计,HBase中所有访问方法,或者通过行键访问,或者通过行键扫描,从而使整个系统不会慢下来。由于HBase位于Hadoop框架之上,因此可以使用Hadoop MapRece来快速、高效地生成索引表。
6.数据维护。在关系数据库中,更新操作会用最新的当前值去替换记录中原来的旧值,旧值被覆盖后就不会存在。而在HBase中执行更新操作时,并不会删除数据旧的版本,而是生成一个新的版本,旧有的版本仍旧保留。
7.可伸缩性。关系数据库很难实现横向扩展,纵向扩展的空间也比较有限。相反,HBase和BigTable这些分布式数据库就是为了实现灵活的水平扩展而开发的,因此能够轻易地通过在集群中增加或者减少硬件数量来实现性能的伸缩。
但是,相对于关系数据库来说,HBase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如HBase不支持事务,因此无法实现跨行的原子性。
注:本来也想来问这个问题,然后复制一下的。结果找不到,只好自己手打了,麻烦复制拿去用的同学点下赞呗。

‘贰’ 【HBase】HBase 自动拆分和预分区

[TOC]

HBase 中,表会被划分为1...n 个 Region,被托管在 RegionServer 中。

Region 二个重要的属性:StartKey 与 EndKey 表示这个 Region 维护的 RowKey 范围,当读/写数据时,如果 RowKey 落在某个 start-end key 范围内,那么就会定位到目标region并且读/写到相关的数据。

默认,HBase 在创建表的时候,会自动为表分配一个 Region,正处于混沌时期,start-end key 无边界,所有 RowKey 都往这个 Region里分配。

当数据越来越多,Region 的 size 越来越大时,达到默认的阈值时(根据不同的拆分策略有不同的阈值),HBase 中该 Region 将会进行 split,会找到一个 MidKey 将 Region 一分为二,成为 2 个 Region。而 MidKey 则为这二个 Region 的临界,左为 N 无下界,右为 M 无上界。< MidKey 被分配到 N 区,> MidKey 则会被分配到 M 区。

随着数据量进一步扩大,分裂的两个 Region 达到临界后将重复前面的过程,分裂出更多的 Region。

Region 的分割操作是不可见的,Master 不会参与其中。RegionServer 拆分 Region的步骤是:先将该 Region 下线,然后拆分,将其子 Region 加入到 META 元信息中,再将他们加入到原本的 RegionServer 中,最后汇报 Master。

执行 split 的线程是 CompactSplitThread。

在 2.0.5 版本中,HBase 提供了 7 种自动拆分策略:

他们之间的继承关系如下:

有三种配置方法:

0.94.0 之前的默认拆分策略,这种策略非常简单,只要 Region 中的任何一个 StoreFile 的大小达到了 hbase.hregion.max.filesize 所定义的大小 ,就进行拆分。

1)相关参数:

hbase.hregion.max.filesize

2)部分源码

拆分的阈值大小可在创建表的时候设置,如果没有设置,就取 hbase.hregion.max.filesize 这个配置定义的值,如果这个配置也没有定义,取默认值 10G。

3)拆分效果:

经过这种策略的拆分后,Region 的大小是均匀的,例如一个 10G 的Region,拆分为两个 Region 后,这两个新的 Region 的大小是相差不大的,理想状态是每个都是5G。

**ConstantSizeRegionSplitPolicy **切分策略对于大表和小表没有明显的区分,阈值(hbase.hregion.max.filesize):

4)创建表时配置:

该策略继承自 ConstantSizeRegionSplitPolicy,是 0.94.0 到 2.0.0 版本的默认策略,其 优化了原来 ConstantSizeRegionSplitPolicy 只是单一按照 Region 文件大小的拆分策略,增加了对当前表的分片数作为判断因子 。当Region中某个 Store Size 达到 sizeToCheck 阀值时进行拆分,sizeToCheck 计算如下:

如果表的分片数为 0 或者大于 100,则切分大小还是以设置的单一 Region 文件大小为标准。如果分片数在 1~99 之间,则由 min(单一 Region 大小, Region 增加策略的初始化大小 * 当前 Table Region 数的3次方) 决定

Region 增加策略的初始化大小计算如下:

1)相关参数:

hbase.hregion.max.filesize

hbase.increasing.policy.initial.size

hbase.hregion.memstore.flush.size

2)部分源码:

在默认情况,使用 策略拆分 Region 的过程是:

3)拆分效果:

和 ConstantSizeRegionSplitPolicy 一样,也是均匀拆分。

不同的是, 切分策略弥补了ConstantSizeRegionSplitPolicy 的短板,能够自适应大表和小表,并且在大集群条件下对于很多大表来说表现很优秀。

但并不完美,这种策略下很多小表会在大集群中产生大量小 Region,分散在整个集群中。而且在发生 Region 迁移时也可能会触发 Region 分裂。

4)创建表时配置:

2.0 版本默认切分策略。SteppingSplitPolicy 是 的子类,其对 Region 拆分文件大小做了优化,如果只有1个 Region 的情况下,那第1次的拆分就是 256M,后续则按配置的拆分文件大小(10G)做为拆分标准。

1)相关参数:

同 。

2)全部源码:

它的源码只有一个方法,优化了 getSizeToCheck 方法,其他都是继承 自 类。

3)拆分效果:

在 策略中,针对大表的拆分表现很不错,但是针对小表会产生过多的 Region,SteppingSplitPolicy 则将小表的 Region 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对大表的拆分也不影响。

4)创建表时配置:

KeyPrefixRegionSplitPolicy 是 的子类,该策略除了具备其父类自动调整 Region 拆分阈值大小、适应大小表的特点外,增加了对拆分点(splitPoint,拆分点就是 Region 被拆分处的 RowKey)的定义,可以保证有相同前缀的 RowKey不会被拆分到两个不同的 Region 里面。

1)相关参数:

在 的配置之上增加了一个参数。

KeyPrefixRegionSplitPolicy.prefix_length

2)部分源码:

先从父类获取拆分点,如果设置了 prefixLength > 0,就从父类拆分点中截取需要的前缀作为新的拆分点返回。

3)拆分效果:

KeyPrefixRegionSplitPolicy (SteppingSplitPolicy、、BusyRegionSplitPolicy (HBase-2.x Only))按照 RowKey 的前缀去拆分 Region,但是什么时候拆分,原 Region 容量的最大值是多少还是需要使用 的方法去计算 。

如果所有数据都只有一两个前缀,那么采用默认的策略较好。 如果前缀划分的比较细,查询就比较容易发生跨 Region 查询的情况,此时采用KeyPrefixRegionSplitPolicy 较好。

所以这个策略适用的场景是:

4)创建表时配置:

继承自 ,也是根据 RowKey 前缀来进行拆分的。不同就是:KeyPrefixRegionSplitPolicy 是根据 RowKey 的固定前几位字符来进行判断,而 是根据分隔符来判断的。

1)相关参数:

在 的配置之上增加了一个参数。

.delimiter

2)部分源码:

先找到分隔符下标位置,然后从父类的拆分点截取出来。

3)拆分效果:

根据 RowKey 中指定分隔字符做为拆分,显得更加灵活,如 RowKey 的值为“userid_eventtype_eventid”,userId 不是定长的,则 可以取 RowKey 值中从左往右且第一个分隔字符串之前的字符做为拆分串,在该示例中就是“userid”。

4)创建表时配置:

之前的策略都未考虑 Region 热点问题,考虑某些 Region 可能被频繁访问,负荷很大,BusyRegionSplitPolicy 策略同样继承自 ,但主要针对 Region 问题,是在 2.x 中新增加的拆分策略。

1)相关参数:

在 的配置之上增加了如下参数:

hbase.busy.policy.blockedRequests

hbase.busy.policy.minAge

hbase.busy.policy.aggWindow

2)部分源码:

在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拆分的时候,先调用父类的 shouldSplit 方法检验,如果需要则直接返回 true,否则需要判断当前时间是否比开始时间大于 minAge 值,如果是的,则计算请求阻塞率 blockedReqRate,如果阻塞率大于设定的阈值,则进行拆分。

阻塞率的计算如下:

主要的计算逻辑是:请求的被阻塞率(aggBlockedRate) = curTime - prevTime 时间内新增的阻塞请求 / 这段时间的总请求。

3)拆分效果:

如果系统常常会出现热点 Region,又对性能有很高的追求,那么这种策略可能会比较适合。

它会通过拆分热点 Region 来缓解热点 Region 的压力,但是根据热点来拆分Region 也会带来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因为不能确定下一个被拆分的 Region 是哪个。

4)创建表时配置:

DisabledRegionSplitPolicy 就是不使用 Region 拆分策略,将所有的数据都写到同一个 Region 中。

1)全部源码:

源码很简单,就是直接返回 false。

2)拆分效果:

这个策略极少使用。

即使在建表的时候合理的进行了预拆分,还没有写入的数据的时候就已经手动分好了 Region,但是随着数据的持续写入,我预先分好的 Region 的大小也会达到阈值,那时候还是要依靠 HBase 的自动拆分策略去拆分 Region。

但这种策略也有它的用途:

假如有一批静态数据,一次存入以后不会再加入新数据,且这批数据主要是用于查询,为了性能好一些,可以先进行预分区后,各个 Region 数据量相差不多,然后设置拆分策略为禁止拆分,最后导入数据即可。

3)创建表时配置:

已经有自动分区了,为什么还需要预分区?

HBase 在创建表的时候,会自动为表分配一个Region,当一个 Region 达到拆分条件时(shouldSplit 为 true),HBase 中该 Region 将会进行 split,分裂为2个 Region,以此类推。表在进行 split 的时候,会耗费很多的资源,有大量的 io 操作,频繁的分区对 HBase 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HBase 提供了预分区功能,让用户可以在创建表的时候对表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区。

假设初始 10 个 Region,那么导入大量数据的时候,就会均衡到 10 个 Region 里面,显然比初始 1 个 Region 要好很多, 合理的预分区可以减少 Region 热点问题,提升写数据的性能和速度,而且也能减少后续的 split 操作

首先要明白数据的 RowKey 是如何分布的,然后根据 RowKey 的特点规划要分成多少 Region,每个 Region 的 startKey 和 endKey 是多少,接着就可以预分区了。

比如,RowKey 的前几位字符串都是从 0001~0010 的数字,这样可以分成10个Region:

第一行为第一个 Region 的 stopKey。为什么后面会跟着一个"|",是因为在ASCII码中,"|"的值是124,大于所有的数字和字母等符号。

shell中建分区表

也可以通过指定 SPLITS_FILE 的值指定分区文件,从文件中读取分区值,文件格式如上述例子所示:

预分区后,可以从 HBase ui 页面观察到:

HBase API 建预分区表

为防止热点问题,同时避免 Region Split 后,部分 Region 不再写数据或者很少写数据。也为了得到更好的并行性,希望有好的 load blance,让每个节点提供的请求处理都是均等的,并且 Region 不要经常 split,因为 split 会使 server 有一段时间的停顿,随机散列加上预分区是比较好的解决方式。

预分区一开始就预建好了一部分 Region,这些 Region 都维护着自已的 start-end keys,再配合上随机散列,写数据能均等地命中这些预建的 Region,就能通过良好的负载,提升并行,大大地提高了性能。

hash + 预分区

在 RowKey 的前面拼接通过 hash 生成的随机字符串,可以生成范围比较随机的 RowKey,可以比较均衡分散到不同的 Region 中,那么就可以解决写热点问题。

假设 RowKey 原本是自增长的 long 型,可以将 RowKey 先进行 hash,加上本身 id ,组成rowkey,这样就生成比较随机的 RowKey 。

那么对于这种方式的 RowKey 设计,如何去进行预分区?

partition + 预分区

partition 顾名思义就是分区式,这种分区有点类似于 maprece 中的 partitioner,将区域用长整数作为分区号,每个 Region 管理着相应的区域数据,在 RowKey 生成时,将 id 取模后,然后拼上 id 整体作为 RowKey 。

1. HBase Region 自动拆分策略
2. hbase预分区

热点内容
java字符串byte 发布:2024-11-24 08:08:18 浏览:636
idc数据库 发布:2024-11-24 08:04:58 浏览:81
文件夹加密了怎么办 发布:2024-11-24 07:51:33 浏览:419
linux是实时系统吗 发布:2024-11-24 07:23:17 浏览:143
java数据挖掘算法 发布:2024-11-24 07:18:59 浏览:854
我的世界服务器怎么重开指令 发布:2024-11-24 07:14:13 浏览:156
python删除dataframe 发布:2024-11-24 07:05:38 浏览:735
安卓机蓝牙怎么传东西 发布:2024-11-24 06:58:34 浏览:109
android叠效果 发布:2024-11-24 06:58:33 浏览:992
富士通电脑服务器设置u盘启动 发布:2024-11-24 06:56:21 浏览:717